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课后总结
第二章谓词逻辑2—1基本概念例题1.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设N(x):x是自然数。
I(x):x是整数。
此命题可以写成∀x(N(x)→I(x))例题2. 有些自然数是偶数。
设E(x):x是偶数。
此命题可以写成∃x(N(x)∧E(x))例题3.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母。
设P(x):x是个人。
M(x,y):y是x的生母。
此命题可以写成:∀x(P(x)→∃y(P(y)∧M(x,y))) 2-2 谓词公式及命题符号化例题1. 如果x是奇数,则2x是偶数。
其中客体x与客体2x之间就有函数关系,可以设客体函数g(x)=2x,谓词O(x):x是奇数,E(x):x是偶数,则此命题可以表示为:∀x(O(x)→E(g(x)))例题2 小王的父亲是个医生。
设函数f(x)=x的父亲,谓词D(x):x是个医生,a:小王,此命题可以表示为D(f(a))。
例题3 如果x和y都是奇数,则x+y是偶数。
设h(x,y)=x+y ,此命题可以表示为:∀x∀y((O(x)∧O(y))→E(h(x,y))命题的符号表达式与论域有关系两个公式:一般地,设论域为{a1,a2,....,an},则有(1). ∀xA(x)⇔A(a1)∧A(a2)∧......∧A(an)(2). ∃xB(x)⇔B(a1)∨B(a2)∨......∨B(an)1.每个自然数都是整数。
该命题的真值是真的。
表达式∀x(N(x)→I(x))在全总个体域的真值是真的,因∀x(N(x)→I(x))⇔(N(a1)→I(a1))∧(N(a2)→I(a2))∧…∧(N(an)→I(an))式中的x不论用自然数客体代入,还是用非自然数客体代入均为真。
例如(N(0.1)→I(0.1))也为真。
而∀x(N(x)∧I(x))在全总个体域却不是永真式。
∀x(N(x)∧I(x))⇔(N(a1)∧I(a1))∧(N(a2)∧I(a2)) ∧…∧(N(an)∧I(an))比如x用0.2代入(N(0.2)∧I(0.2))就为假。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3.5 前束范式
§3.6 谓词逻辑的推理
4
谓词与量词
个体词(individual)是一个命题里表示思维
对象的词,表示独立存在的具体或抽象的客体
具体的、确定的个体词称为个体常项,一般用
a, b, c 表示
抽象的、不确定的个体词称为个体变项,一般
用 x, y, z 表示
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称作个体域或论域
那么在解释2下该命题是真命题。
24
谓词公式及分类
类似于命题逻辑,也可以对谓词逻辑
公式进行分类:
设 A 为一个谓词公式,若 A 在任何解
释下真值均为真,则称 A 为普遍有效
的公式或逻辑有效式(logically valid
formula)
例
(x)
(P(x)∨P(x))
(x) P(x) P(y)
第三章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及应用》
第三章 谓词逻辑
苏格拉底三段论:
凡是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p∧q r
重言式?正确的推理?
2
第三章 谓词逻辑
为了克服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引入了
3
谓词和量词对原子命题和命题间的相
互关系做进一步的剖析,从而产生了
为谓词。这是一元(目)谓词,以
P(x), Q(x), …表示。
例
Human
(Socrates)
Mortal (Socrates)
7
谓词与量词
如果在命题里的个体词多于一个,那
么表示这几个个体词间的关系的词称
作谓词。这是多元(目)谓词,有 n
个个体的谓词 P(x1, …, xn) 称 n 元(目)
离散数学第五章__谓词逻辑详述
又如,在命题“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中,武汉、北京和广州是三个个体,而“…位 于…和…之间”是谓词,它刻划了武汉、北京和 广州之间的关系。设P:…位于…和…之间,a: 武汉,b:北京,c:广州,则
P(a,b,c):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定义5.1.2 一个原子命题用一个谓词(如P)和n 个有次序的个体常元(如a1,a2,…,an)表示 成P(a1,a2,…,an),称它为该原子命题的谓 词形式或命题的谓词形式。
注意:
1. n元谓词不是命题,只有其中的个体变元用特定个体或个 体常元替代时,才能成为一个命题。
例如,令S(x):x是大学生,这是一元谓词,不是命题; S(c):张明是位大学生,这就是一个命题。 2. 个体变元在哪些论域取特定的值,对命题的真值有影响。
例如,令S(x):x是大学生。若x的论域为某大学的计 算机系中的全体同学,则S(x)是真的;若x的论域是某中 学的全体学生,则S(x)是假的;若x的论域是某剧场中的 观众,且观众中有大学生也有非大学生的其它观众,则 S(x)是真值是不确定的。
例如,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苏格拉底推理: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根据常识,认为这个推理是正确的。若用命题逻 辑来表示,设P、Q和R分别表示这三个原子命题, 则有
P,Q┣ R
(P∧Q)→P, (P∧Q)→Q都是永真式
然而,(P∧Q)→R并不是永真式,故上述推理形 式又是错误的。一个推理,得出矛盾的结论, 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就在于这类推理中,各命题 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体现在原子命题之间,而 是体现在构成原子命题的内部成分之间,即体 现在命题结构的更深层次上。对此,命题逻辑 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研究某些推理时,有 必要对原子命题作进一步分析,分析出其中的 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的 逻辑关系、正确的推理形式和规则,这些正是 谓词逻辑的基本内容。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在命题函数前加上量词(x)和(x)分别叫做个体变元x 被全称量化和存在量化。一般地说,命题函数不是命题, 如果对命题函数中所有命题变元进行全称量化或存在量化, 该函数就变成了命题。这一结论在例2.3中得到验证。
为假。 ⑵ 如果5大于3,则2大于6。 解:设G(x,y): x大于y a:5,b:3,c:2,d:6 该命题符号化为:G(a,b)→G(c,d) G(a,b)表示5大于3,它是真命题。G(c,d)表示2大于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是个假命题。所以G(a,b)→G(c,d)为假。
(3) 2 是无理数, 而 3 是有理数 解 :设F(x): x是无理数, G(x): x是有理数 符号化为 F( 2) G( 3) 真值为 0 (4) 如果2>3,则3<4 解:设 F(x,y): x>y, G(x,y): x<y, 符号化为 F(2,3)G(3,4) 真值为1
谓词:刻划个体性质或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叫做谓词。谓 词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叫做谓词标识符。
例如可以用F,G,H表示上面三个命题中谓词: F:„是优秀共产党员。 G:„比„高。 H:„坐在„和„的中间。
第2章 谓词逻辑
一元谓词:与一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F。 二元谓词:与两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G。 三元谓词:与三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H。
返回章目录
第2章 谓词逻辑
课外作业
• 教材P59-60页: 练习题(需要做在练习本上) (1) (2) a)、c) 、d)、e)、 f)、i)、k)、l)
返回章目录
离散数学 谓词逻辑
例1 给定解释I1如下:
(1)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N; (2)N中的特定元素a=0; (3)F(x,y):x大于或等于y. 在解释I1下,求下列各式的真值: (1)(∀x)F(x,a);(2)(∀x∃y)F(x,y) 解 在解释I1下,公式分别解释为: (1)任何自然数都大于或等于零, 为真命题.
(2)对任一自然数x,都存在一自然数y使得x≥y, 为真命题.
4
例子
[例2-1.1] 张明是位大学生。 解:设S(x):x是大学生,c:张明, 一元谓词:表 则原句的谓词形式为S(c)。 示客体性质 [例2-1.2]我坐在张三和李四中间。 解:设S(x,y,z):x坐在y和z之间,i:我,z:张 三,l:李四, 多元谓词:表 示客体间关系 则原句的谓词形式为S(i,z,l)。
★从以上两命题的符号化可以看出,同一命题在不同个体域下 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同。
11
这里,M(x)称为特性谓词。应该注意 的是,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符号化时,引入 特性谓词时的形式是不同的。 用全称量词 符号化时,特性谓词作为条 件式的前件; 用存在量词符号化时则作为合取式的一 项。
12
对于任一给定的实数x,都存在着一个实数y,使得 x+y=0。 如果取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 x ∃ y H(x, y ) 然而 ∃ y ∀ x H(x, y ): 存在着一个少数y,对于任一实数x,使得x+y=0
3
谓词的表示
客体词有两种:客体常元和客体变元。客体常 元表示具体的或特定的客体,一般用小写字母 a、b、c等表示;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客体的 词称为客体变元,常用小写字母x、y、z等表 示。 谓词,通常用大写的字母A、B、C等表示。
谓词填式:单独一个谓词不是完整的命题, 把谓词字母后填以客体所得的式子。
《离散数学课件》谓词逻辑
A(a, H(b)) →F(a,b)
非一阶谓词 26/44
例3 符号化:我送他这本书。
解:令 A(e1,e2,e3)表示“e1送e3给e2”; B(e)表示“e为书”; a表示“我”; b表示“他”; c表示“这”;
则原句译为: A(a,b,c) B(c)
27/44
例4 符号化:这只大红书柜摆满了那些古书。
32/66
例 计算机学院的有些老师是青年教师
解: 设 C(e)表示e为计算机学院的人; T(e)表示e为教师; Y(e)表示e为青年.
则原句译为:
x(C(x)T(x) Y(x))
此例中:x就取值于全总个体域U, 谓词C(x)限定x取值范围。
33/66
例 个体域I为人类集合,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凡人都呼吸。 (2) 有的人用左手写字。
21/44
一元谓词变元
A(x)
其中x为变量符号项、A为谓词变元。 此式表示x具有性质A。 注意:x,A分别在两个域上变化。
22/44
二元谓词变元
A(x,y)
其中x, y为变量符号项、A为谓词变元。 此式表示x和y具有关系A。 注意:x,y,A分别在三个域上变化。
23/44
二、谓词语句的符号化
例1 将命题符号化 要求:先将它们在命题逻辑中符号化,再在一阶
1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 TF
2 谓词数目:
14/44
个体域{a,b}上的一元谓词
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3 A4 a TFTF b TTFF
22
谓词数目:
15/44
个体域{a,b,c}上的一元谓词
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推理
证明: (1). (x(P(x)S(x)))
(2). (3). 西 华 (4). 大 (5). 学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规则
(1)E P(c)S(c)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P(c) (3)I S(c) (3)I x(P(x)(Q(x)R(x))) P规则 P(c)(Q(c)R(c)) (6)全称量词消除规则,使用(3)中个体c Q(c)R(c) (4) (7)I x(P(x)(Q(x)S(x))) P规则 P(c)(Q(c)S(c))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使用(3)中个体c Q(c)S(c) (4) (11)I Q(c)S(c) (11)I Q(c) (12) (5)I R(c) (13) (8)I P(c) R(c) (4)和(14)的合取 x(P(x)R(x)) (15) 存在量词的引入
// 前提
(2). P(a)Q(a) //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举例: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西 华 B 大 学
指出下列推导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x P(x)Q(x) // 前提 (2). P(y)Q(y) //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量词 x 的辖域为 P(x) ,而非 P(x)Q(x) ,所以不 能直接使用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x(P(x)S(x))
前提:x(P(x)(Q(x)R(x)))、 x(P(x)(Q(x)S(x)))、 x(P(x)S(x))、 (x(P(x)S(x))) 结论:x(P(x)R(x))
一阶逻辑的永真蕴涵式
西 华 大 学
推理定律是一阶逻辑的一些永真蕴涵式,重要 的推理定律有: [1]. 附加律:A(AB) // 或称为析取的引入 [2]. 化简律: (AB)A, (AB)B // 或称为合取的消除 [3]. 假言推理: (AB)AB // 或称为分离规则 [4]. 拒取式: (AB)BA [5]. 析取三段论:(AB)BA [6]. 假言三段论:(AB)(BC)(AC) // 或称为传递规则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以《离散数学谓词逻辑》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离散数学谓词逻辑(Discrete Mathematics Predicate Logic)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数学抽象思维方式,它是用来描述关系的基本逻辑形式。
例如,假设我们有三个人,分别叫做张三、李四和王五,我们可以用离散数学谓词逻辑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假设张三、李四和王五是同学,则可以用这样一个谓词逻辑来表示:S(x,y):表示x和y是同学,x代表一个人,y代表另一个人。
根据谓词逻辑S(x,y),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张三和李四是同学,即S(张三,李四);2、李四和王五是同学,即S(李四,王五);3、王五和张三不是同学,即~S(王五,张三),其中“~”表示“取反”,即不成立。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是由著名数学家许渊冲和英国数学家华罗庚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复杂系统中的关系和行为规律。
这种数学谓词逻辑是数学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将用谓词表达式描述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给出关系的结论。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的有点在于,它可以用很详细的方式来描述事实,而且它也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复杂的系统中的关系和行为规律。
另外,它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推理工具,可以用来检验某种行为是否符合逻辑规则,从而推断结论。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机器人A,它可以根据程序执行以下动作:当检测到红色条件时,机器人A会移动到目标地点。
为了模拟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定义一组谓词来表示:R(x,y):表示x处有红色条件,y代表一个位置;M(x,y):表示x可以移动到y,x代表一个对象,y代表一个位置。
根据上面的谓词表达式,如果给定以下情况:当机器人A检测到位置a处有红色条件时,它应该移动到第b位置,那么我们可以用谓词逻辑来表示:R(a,b)∧M(a,b),其中“∧”表示“与”,即同时符合R(a,b)与M(a,b)的条件才行。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不仅可以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关系和行为规律,而且还可以用于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推理,它在计算机科学中尤为重要。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内容导航
CONTENTS
第 3章 谓词逻辑
7
1 历史人物 学习要求
3.1 自然语言的谓词符号化 3.2 谓词公式与解释 3.3 谓词公式的标准型——前束范式 3.4 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 3.5 谓词逻辑的应用 3.6 作业
3.1 自然语言的谓词符号化
第 3章 谓词逻辑
8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从语法上分析,一个陈述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学习要求
重点
1 自然语言的谓词符号化 2 谓词公式的解释 3 特性谓词识别与翻译 4 基本等价规律 5 量词去掉/添加规则 6 谓词逻辑的推理
第 3章 谓词逻辑
6
难点
1 自然语言的谓词符号化 2 谓词逻辑与命题逻辑的联系与区别 3 谓词翻译的两条原则 4 合式公式的解释 5 量词去掉/添加规则的正确使用
历史人物
第 3章 谓词逻辑
4
1848-1923,德国数学家、 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1906-1978,美籍奥地利数学家、逻 辑学家和哲学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 逻辑学家之一
内容导航
CONTENTS
第 3章 谓词逻辑
5
1 历史人物 学习要求
3.1 自然语言的谓词符号化 3.2 谓词公式与解释 3.3 谓词公式的标准型——前束范式 3.4 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 3.5 谓词逻辑的应用 3.6 作业
(x)(P(x)∧C(x))
谓词符号
变量符号
提出问题
第 3章 谓词逻辑
22
符号化“李兰的母亲是高级工程师”
设M(x,y):x是y的母亲,
设g(x):x的母亲;
P(x):x是高级工程师;
P(x):x是高级工程师;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33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例5:凡是实数不是大于0,就是等于0或者小于0。 设R(x):x是实数。 P(x,0):x大于0。 Q(x,0):x等于0。 S(x,0):x小于0。 (x) (R(x) → ( P(x,0) Q(x,0) S(x,0) ) )
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设M(x):x是人。S(x):x是会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S(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S(x) )
例:有一些人是不怕死的。
设M(x):x是人。F(x):x是不怕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F(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F(x) )
定义:在反映判断的句子中,用以刻划客体的性质或 关系的即是谓词。
5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客体,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 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张明,计算机,精神等。
表示特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常元,以a,b,c… 或带下标的ai,bi,ci…表示;
表示不确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变元,以x,y, z…或xi,yi,zi…表示。
4. 谓词中通常只写客体变元,因此不是命题,仅当 所有客体变元做出具体指定时,谓词才成为命题, 才有真值。
12
第二章 谓词逻辑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4 变元的约束 §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6 前束范式 §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13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2-2.6 命题的符号化
在谓词演算中,命题的符号化比较复杂,命题的 符号表达式与论域有关系。例如 1.每个自然数都是整数。 (1).如果论域是自然数集合 N,令 I(x):x 是整数,则命题的表达式为 xI(x) (2).如果论域扩大为全总个体域时,上述表达式xI(x)表示“所有客体都是整数”,显然这是假的命题,此 表达式已经不能表达原命题了。因此需要添加谓词 N(x):x 是自然数,用于表明 x 的特性,于是命题的符 号表达式为: x(N(x)→I(x)) 4
则 E(a)∈{T,F}。
• 2-2.2 原子谓词公式
定义:称 n 元谓词 P(x1,x2,...,xn)为原子谓词公式。例如 P、Q(x) 、 A(x,f(x))、B(x,y,a) 都是原子谓词 公式。
2-2.3 谓词合式公式 (WFF)(Well Formed Formulas)
定义:谓词合式公式递归定义如下: 1.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 2.如果 A 是合式公式,则A 也是合式公式。 3.如果 A、B 是合式公式,则(A∧B)、(A∨B)、(A→B)、(AB)都是合式公式。 4.如果 A 是合式公式,x 是A中的任何客体变元,则xA和xA也是合式公式。 5.只有有限次地按规则(1)至(4)求得的公式才是合式公式。 谓词合式公式也叫谓词公式,简称公式。 下面都是合式公式: P、(P→Q)、(Q(x)∧P)、x(A(x)→B(x))、xC(x) 而下面都不是合式公式: xyP(x) 、P(x)∧Q(x)x • • 为了方便,最外层括号可以省略,但是若量词后边有括号,则此括号不能省。 注意:公式x(A(x)→B(x))中x 后边的括号不是最外层括号,所以不可以省略。
2-2.4 量词的作用域(辖域)
定义:在谓词公式中,量词的作用范围称为量词的作用域,也叫量词的辖域。 • • 例如 xA(x)中x 的辖域为 A(x). x((P(x)∧Q(x))→yR(x,y))中 x 的辖域是((P(x)∧Q(x))→yR(x,y)) y 的辖域为 R(x,y)。 • 一般地, • • • 如果量词后边只是一个原子谓词公式时,该量词的辖域就是此原子谓词公式。 如果量词后边是括号,则此括号所表示的区域就是该量词的辖域。 如果多个量词紧挨着出现,则后边的量词及其辖域就是前边量词的辖域。 xyz(A(x,y)→B(x,y,z))∧C(t)
离散数学_谓词逻辑
(3) 当个体域为全体整数的集合时: 令P(x): x是正的。N(x): x是负的。则(3)符 号化为 (x)(P(x)∨N(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I(x): x是整数。则(3)符号化为 (x)(I(x)(P(x)∨N(x))).
全称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例】设 P 表示命题:张辉是工人。 Q 表示命题:李明是工人。 仅仅从命题符号 P 和 Q 看不出张辉和李明 都是工人这一特性。 【例】 x=3 ? x+y=z ? f(x)=0 ?
第二章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谓词:用来刻划个体的性质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词。 例如在下面命题中: (1)张明是个劳动模范。 (2)李华是个劳动模范。 刻划客体的性质 (3)王红是个大学生。 (4)小李比小赵高2cm。 (5)点a在b与c之间。 刻划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6)阿杜与阿寺同岁。 (7) x与y具有关系L。 “是个劳动模范”、“是个大学生”、“…比…高2cm”、 “… 在…与…之间”、“…与…具有关系L”都是谓词。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当个体域为人类集合时: 令G(x): x活百岁以上。则(2)符号化为 ( x)G(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M(x): x是人。则(2)符号化为 (x) (M(x) ∧ G(x))
存在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这里有一些人,Exist x,用反写 — 存在变量词, 用于表示个体域中的某些客体 (1)(x)(N(x) P(x))
(2)(x)(M(x) R(x)) (3)(x)(M(x) E(x))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统称为量词,每个由量词确定的表达式, 都与个体域有关,如: (x)(M(x) H(x)) M(x)是用于限定H(x)中的个体域, M (x)称为特性谓词,限定客体变元变化范围的谓词 当限定范围为M(x)中时,可简写为:(x)(H(x)) 此命题对于论域为人类时,是正确的,而对于自然数则是FALSE, 因为我们是讨论带有量词的命题函数时,必须确定其个体域,把 特性谓词写出来。并且,为了方便,我们将所有命题函数的个体域 全都统一,使用全总个体域。对变化范围用特性谓词加以限制。 一般地,对全称量词,将特性谓词作为前提条件,命题通常写成 条件式,对存在量词,常将之作为合取项。
定义:H是n元谓词,a1,a2,a3……an是n个客体,H(a1,a2……an)所代 表的式子是一个命题,称为谓词填式。(当ai是客体时,A(a1…an) 才是命题。)
3 除了谓词,我们今后还要用到函数这一概念 例:老张是小张的父亲。 小张的父亲=老张
f:….的父亲; a:小张; b:老张; 则b=f(a)
所以 (x)(M (x) F(x))也就是(x)(M (x) F(x))
(5)肖阳的爸爸到北京去了。 “…到…去了”是谓词。F(x,y): x到y去了。a:肖阳, f(x):x的爸爸, b:北京 所以F(f(a),b) (6)谢世平和他的父亲及祖父三人一起去看演出。
F(x,y,z): x,y和z一起去看演出
H(1,c) H(c,1) :张三、李四一样高
例3:P(x): x是大学生 x的个体域:某大学中某班 P(x)永真 x的个体域:某中学中某班 P(x)永假 x的个体域:某剧场中观众 P(x)有真有假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
则xP和xP都是谓词公式
(5)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4)所得到的
式子是谓词公式
二、谓词公式的概念
谓词公式是命题公式的扩展,约定最外层圆括号可 以省略,但量词后面若有括号则不省略。
例如 (P(x,y)→(Q(x)→R(y,z)))
P(x,y,z)∧(P(x,y,z)→Q)
y((A(x)∧A(y))→F(x,y,0))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2.2.6 翻译命题
甲村人与乙村人都同姓。
解 设A(x):x是甲村人。 B(y):y是乙村人。 P(x,y):x与y同姓。 (1)全总个体域 xy((A(x)∧B(y))→P(x,y)) (2)x的论域:甲村人 xy(P(x,y)) y的论域:乙村人
1.令F(x):x是金属。G(y):y是液体。H(x,y):x可以溶解在y 中。则命题“任何金属可以溶解在某种液体中。”可翻译 为( )。 A.x(F(x)∧y(G(y)∧H(x,y))) B.xy(F(x)→(G(y)→H(x,y))) C.x(F(x)→y(G(y)∧H(x,y))) D.x(F(x)→y(G(y)→H(x,y))) 2.令F(x):x是火车。G(y):y是汽车。H(x,y):x比y快。则命 题“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可翻译为( )。 A.y(G(y)→x(F(x) ∧H(x,y))) B.y(G(y)∧x(F(x)→H(x,y))) C.xy(G(y)→(F(x)∧H(x,y))) D.y(G(y)→x(F(x)→H(x,y)))
由一个谓词常量或谓词变量A,n(n≥0)个个体变量 x1,x2,…,xn组成的表达式A(x1,x2,…,xn) 注意:0元谓词是命题,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 展。
离散数学题型梳理-第7章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常考题型梳理第7章谓词逻辑一、题型分析本章主要介绍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与方法等.经常涉及到的题型有:7-1谓词公式的翻译7-2求辖域、约束变元、自由变元、变元换名7-3在有限个体域下消去量词7-4谓词推理演算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要清楚地知道:1.谓词用以描述个体的性质或个体间关系的语法模式称为谓词.谓词命名式是谓词与个体和个体变元结合的表示形式.谓词命名式也简称为谓词.谓词一般用大写字母P、Q、R等表示,个体一般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个体变元就一般用小写字母x、y、z等表示.谓词可以写成P(x,y)、H(x,y,z)、F(x)等形式.2.量词将表明个体取值量上的词“任意”、“所有的”、“全部”、“凡是”、“一切”等称为全称量词.全称量词用∀表示.将表明个体取值量上的词“存在”、“有的”、“有些”、“至少有”等称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用∃表示.在书写谓词时,通常将个体变元的个体域定义为全总个体域,然后根据需要对各个不同的个体应用描述个体特性的谓词(称为特性谓词)来加以约束限制.在谓词形式中,特性谓词的加入有两条规则:(1) 对全称量词,特性谓词作为蕴含式(条件式)的前件加入.(2) 对存在量词,特性谓词作为合取项加入.即在命题符号化时要注意:使用全称量词∀,特性谓词后用→;使用存在量词∃,特性谓词后用∧.设G(x)是一元谓词,个体域为D.则命题∀xG(x)的真值:∀xG(x)取1值当且仅当对任意x∈D,G(x)都取1值.∀xG(x)取0值当且仅当有一个x0∈D,使得G(x0)取0值.命题∃xG(x)的真值:∃xG(x)取1值当且仅当有一个x0∈D,使得G(x0)取1值.∃xG(x)取0值当且仅当对任意x∈D,G(x)都取0值.3.谓词公式谓词公式可由下述各条规则组成:(1) 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2) 若A是合式公式,则⌝A是合式公式.(3) 若A与B均是合式公式,则(A∧B),(A∨B),(A→B),(A↔B)是合式公式.(4) 若A是合式公式,x是A中出现的任何变元,(∀x)A与(∃x)A均是合式公式.(5) 仅有限次应用规则(1)至(4)构成的公式为合式公式.由上定义知,命题演算公式也是谓词合式公式.4.变元的约束对于(∃x)P(x) 或(∀x)P(x) 形式的公式,∃或∀后面所跟的个体变元x称为相应量词的指导变元.紧接于量词之后最小的子公式称为量词的辖域.在量词的辖域内指导变元的一切出现均称为变元的约束出现.约束出现的变元称为约束变元.在公式中,变元的非约束出现称为变元的自由出现.自由出现的变元称为自由变元.约束变元的换名规则:对约束变元进行换名,即将量词辖域中出现的某个约束变元和相应的指导变元,换成另一个辖域中未曾出现过的变元符号,公式中的其余部分不变.自由变元的代入规则:对自由变元进行代入,即对自由变元用与原公式中所有变元不同的符号去代替,并且处处代替.5.在有限个体域下消去量词当个体域为有限集合{a1,a2,…,a n}时,消去量词的规则为:(∀x)P(x)⇔P(a1)∧P(a2)∧…∧P(a n)(∃x)P(x)⇔P(a1)∨P(a2)∨…∨P(a n)6.推理理论谓词演算的推理是命题演算推理的推广和扩充,命题演算中的基本等价式,重言蕴含式以及P规则、T规则、CP规则在谓词演算中仍然适用.谓词逻辑中几个常用的等价式:⌝(∀x)P(x)⇔(∃x)⌝P(x)⌝(∃x)P(x)⇔(∀x)⌝P(x)(∀x)(A(x)∨B)⇔(∀x)A(x)∨B(∀x)(A(x)∧B)⇔(∀x)A(x)∧B(∃x)(A(x)∨B)⇔(∃x)A(x)∨B(∃x)(A(x)∧B)⇔(∃x)A(x)∧B(注:子公式B中不出现约束变元x)(∀x)(A(x)∧B(x))⇔(∀x)A(x)∧(∀x)B(x)(∃x)(A(x)∨B(x))⇔(∃x)A(x)∨(∃x)B(x)谓词逻辑的推理演算新增加了添加与消去量词的四条规则:(1) 全称指定规则(全称量词消去规则),表示为US,即:(∀x)P(x)P(c)此规则是对量词约束的变元任意指定一个个体,其逻辑含义是,如果(∀x)P(x)成立,则可以任取个体域中某个任意的个体c,而P(c)也是成立的.(2) 全称推广规则(全称量词附加规则),表示为UG,即:P(c)(∀x)P(x)此规则是对使得谓词P成立的个体c进行推广,其逻辑含义是,如果对于个体域中任意的个体c,有P(c)成立,则(∀x)P(x)也成立.(3) 存在指定规则(存在量词消去规则),表示为ES,即:(∃x)P(x)P(c)此规则是对量词约束的变元指定一个个体,其逻辑含义是,如果(∃x)P(x)成立,则个体域中有某个个体c使得P(c)成立.(4) 存在推广规则(存在量词附加规则),表示为EG,即:P(c)(∃x)P(x)此规则是对使得谓词P成立的个体c进行推广,其逻辑含义是,如果对于个体域中存在某个个体c,使P(c)成立,则(∃x)P(x)也成立.二、常考知识点分析常考知识点1:命题公式的翻译(历年考核次数:5次,本课程共考过6次;重要程度:★★★★★)(2008年7月试卷第13题)将语句“有人去上课.”翻译成谓词公式.[解题过程]设P(x):x是人,Q(x):x去上课.则语句“有人去上课.”翻译成谓词公式为x P x Q x∃∧.()(()())易错点:有同学会误表示为(∃x)(P(x)→Q(x)).提示:用存在量词“∃”来表明个体的取值量,对各个不同的个体应用描述个体特性的特性谓词P(x)来加以约束限制时,特性谓词作为合取项加入.(2009年1月试卷第13题)将语句“所有的人都学习努力.”翻译成谓词公式.[解题过程]设P(x):x是人,Q(x):x学习努力.则语句“所有的人都学习努力.”翻译成谓词公式为(∀x)(P(x)→Q(x)).易错点:有同学会误表示为(∀x)(P(x)∧Q(x)).提示:用全你量词“∀”来表明个体的取值量,对各个不同的个体应用描述个体特性的特性谓词P(x)来加以约束限制时,特性谓词作为条件式的前件加入.常考知识点2:量词辖域、约束变元、自由变元(历年考核次数:3次,本课程共考过6次;重要程度:★★★)(2008年9月试卷第16题)设谓词公式)yxzQyzxPx↔→∃,试∀∧∀yRy,,))(),()Fz(y(,((1)写出量词的辖域;(2)指出该公式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解题过程] (1)量词∃的辖域为)),,(),((z x y zQ y x P ∀→,第1个量词∀的辖域为),,(z x y Q ,第2个量词∀的辖域为),(z y R .(2))),,(),((z x y zQ y x P ∀→与)(y F 中的y ,以及),(z y R 中的z 为自由变元. )),,(),((z x y zQ y x P ∀→中的x ,),,(z x y Q 中的z ,以及),(z y R 中的y 为约束变元.易错点:求辖域容易出错,要注意式中括号的配对.提示:紧跟量词后面的个体变元为该量词的指导变元,在该量词的辖域中与指导变元相同的变元为约束变元,与指导变元不同的或不在任何量词的辖域中的变元为自由变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转换前束合取范式 (1) 将谓词公式(x)[(y)P(x)(z)Q(z,y) (y)R(x,y)]化为 与之等价的前束合取范式 第一步,取消多余量词: (x)[P(x)(z)Q(z,y) (y)R(x,y)] 第二步,约束变量换名: (x)[P(x)(z)Q(z,y) (w)R(x,w)] 第三步,消去条件联结词: (x)[(P(x)(z)Q(z,y)) (w)R(x,w)] 第四步,将深入: (x)[(P(x) (z)Q(z,y))(w)R(x,w)] (x)[(P(x)(z)Q(z,y))(w)R(x,w)] 第五步,将量词提前: (x)(z)(w)[(P(x)Q(z,y)) R(x,w)] (x)(z)(w) [(P(x)R(x,w))(Q(z,y) R(x,w) ) ]
(6)有唯一的偶素数 设:Q(x):x是偶数,P(x):x是素数, E(x,y):x=y 命题符号化为: (x)(Q(x)P(x)y(Q(y)P(y)E(x,y))) (7)对平面上任意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通过这 两点 设 P(x):x是一个点, L(x):x是一条直线 R(x,y,z):z通过x,y, E(x,y):x等于y 命题符号化为 (x)y(P(x)∧P(y)∧﹁E(x,y)) →z(L(z)∧R(x,y,z)∧u((L(u)∧R(x,y,u))→E(u,z)))
(2)xy(P(x)∧Q(x,y)) D= {1,2}, P(1) P(2) Q(1,1) Q(1,2) Q(2,1) Q(2,2) F T T T F F
真值为F
3.判断下列公式是不是永真式,并加以说明 (1)(xP(x) →xQ(x)) ↔ x(P(x) →Q(x)) 解:不是永真式,取解释如下 D= {1,2} P(1) P(2) Q(1) Q(2) F T F T 在该解释下xP(x) 为T,xQ(x)为F,所以xP(x) →xQ(x)为F;而(P(1) →Q(1))为T, (P(2) →Q(2))为T, 所以x(P(x) →Q(x))为T;综上该公式不是永真式
(1) 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① 存在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可能的。 ② 只要是人,必然犯错误。 设 M(x): x是人,F(x):x犯错误 命题符号化为① ┐(x)(M(x)∧┐F(x)) ② (x)(M(x)→F(x)) (2) 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① 不是发光的东西都是金子。 ② 存在着发光的东西不是金子。 设 L(x):x是发光的东西,G(x):x是金子。 命题符号化为 ① ┐(x)(L(x)→G(x)) ② (x)(L(x)∧﹁G(x))
(5)小杨、小刘和小林为高山俱乐部成员,该俱乐部的每个成员 是个滑雪者或登山者。没有一个登山者喜欢雨。而所有滑雪者 都喜欢雪。凡是小杨喜欢的,小刘就不喜欢。小杨喜欢雨和雪。 试证明该俱乐部是否有个 是登山者而不是滑雪者的成员。如果有,他是谁? 设:M(x):x是高山俱乐部成员。H(x):x是滑雪者。 D(x):x是登山者。L(x,y):x喜欢y。 a:小杨;b:小刘;c:小林;d:雨;e:雪。
2.讨论在给定解释下谓词公式的真值 (1)x(P→Q(x))∨R(a) D={-2,3,6} , P:2>1,Q(x):x≤3, R(x):x>5,a:5 (2)xy(P(x)∧Q(x,y)) D= {1,2}, P(1) P(2) Q(1,1) Q(1,2) Q(2,1) Q(2,2) F T T T F F
(3) 一切人都不一样高 设 F(x):x是人, H(x,y), x与y相同, L(x,y): x与y一样高, 命题符号化为 (x)(F(x)y(F(y)H(x,y)L(x,y))) 或 (x)y(F(x)F(y)H(x,y)L(x,y)) (4) 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比火车快 设 F(x):x是汽车, G(y):y是火车, H(x,y):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x)y(F(x)G(y)H(x,y)) 或 (x)y(F(x)G(y)H(x,y))
5.推理证明:
(1) (x)(P(x)∨Q(x) (x)P(x)∨(x) Q(x) 因为(x)P(x)∨(x) Q(x) (x)P(x)→(x) Q(x) ⑴ (x)P(x) P(附加前提) ⑵ (x) P(x) T⑴E ⑶ P(a) ES ⑵ ⑷ (x)(P(x)∨Q(x) P ⑸ P(a)∨Q(a) US ⑷ ⑹ Q(a) T ⑶⑸I ⑺ (x) Q(x) EG ⑹ ⑻ (x)P(x)→(x) Q(x) CP
பைடு நூலகம்
x(A(x)→(B(x)→C(x))),x(A(x)∧D(x)) C(a)∧D(a) A(a)→B(a) ⑴ A(a) P(附加前提) ⑵ x(A(x)→(B(x)→C(x))) P ⑶ A(a)→(B(a)→C(a)) US ⑵ ⑷ B(a)→C(a)) T ⑴⑶I ⑸ C(a)∧D(a) P ⑹ C(a) T ⑸I ⑺ B(a) T ⑷⑹ I ⑻ B(a) T ⑺ E ⑼ A(a)→B(a) CP
(2) xP(x)∨xQ(x) x (P(x)∨Q(x)) (1) x (P(x)∨Q(x)) P(假设) (2) x(P(x)∨Q(x)) T(1)E (3) (P(c)∨Q(c)) ES(2) (4) P(c)∧Q(c) T(3)E (5) P(c) T(4)I (6) xP(x) EG(5) (7) x P(x) T(6)E (8) xP(x)∨xQ(x) P (9) xQ(x) T(7)(8)I (10) Q(c) US(9) (11) Q(c) T(4)I (12) Q(c) ∧Q(c) T(10)(11)I
(4) 所有有理数是实数,某些有理数是整数,因此某些实数是整 数。 设Q(x):x是有理数 R(x):x是实数 I(x):x是整数 (x)(Q(x)→R(x)), (x)(Q(x)∧I(x)) (x)(R(x)∧I(x)) ⑴ (x)(Q(x)∧I(x)) P ⑵ Q(a)∧I(a) ES⑴ ⑶ Q(a) T⑵I ⑷ I(a) T⑵I ⑸ (x)(Q(x)→R(x)) P ⑹ Q(a)→R(a) US ⑸ ⑺ R(a) T ⑶⑹ I ⑻ R(a)∧I(a) T ⑷⑺ I ⑼ (x)(R(x)∧I(x)) EG⑻
谓词逻辑习题课
第九周 2014.11
I. 命题符号化 II.讨论在给定解释下谓词公式的真值
III.判断公式是不是永真式,并加以说明
IV.转换前束合取范式 V. 推理证明
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2) 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3) 一切人都不一样高 (4) 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比火车快 (5)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6)有唯一的偶素数 (7)对平面上任意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通过这 两点
M(x):x是高山俱乐部成员。H(x):x是滑雪者。 D(x):x是登山者。L(x,y):x喜欢y。a:小杨;b:小刘;c:小林;d:雨;e:雪。
命题符号化为: M(a), M(b), M(c), (x)(M(x)→( H(x)∨D(x))), (x)(D(x)∧L(x,d)), (x)(H(x)→L(x,e)) (x)(L(a,x)→L(b,x)), L(a,d)∧L(a,e) ⑴ L(a,d)∧L(a,e) P ⑵ L(a,e) T⑴ ⑶ (x)(L(a,x)→L(b,x)) P ⑷ L(a,e)→L(b,e)) US ⑶ ⑸ L(b,e)) T ⑵ ⑷ I11 ⑹(x)(H(x)→L(x,e)) P ⑺ H(b)→L(b,e)) US ⑹ ⑻ H(b) T ⑸ ⑺ I12 ⑼ (x)(M(x)→(H(x)∨D(x))) P ⑽ M(b)→(H(b)∨D(b)) US ⑼ ⑾ M(b) P ⑿ H(b)∨D(b) T ⑽ ⑾ I11 ⒀ D(b) T ⑻ ⑿ I10 ⒁ D(b)∧H(b) T⑻⒀
(5)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需要考虑问题:
①只是限制黑猫白猫,还是包含其它颜色的猫? ②是指至少抓住一只就可以,还是抓住所有的?
设 C(x):x是猫,W(x):x是白的,B(x):x是黑的
G(x):x是好的,M(x):x是老鼠, K(x):x抓住y 命题符号化为 (x)y(C(x)∧M(y)∧(B(x)∨W(x))∧K(x,y))→G(x))
(3)每个大学生不是文科生就是理工科生,有的大学生是 优等生,小张不是理工科生,但他是优等生,因此如果小 张是大学生,他就是文科生。 设 A(x):x是大学生, B(x):x是文科生, C(x):x是理工科生,D(x):x是优等生, a:小张 x(A(x)→(B(x)→C(x))), x(A(x)∧D(x)) C(a)∧D(a) A(a)→B(a)
(1)x(P→Q(x))∨R(a) D={-2,3,6} , P:2>1,Q(x):x≤3, R(x):x>5,a:5 x(P→Q(x))∨R(a)(P→xQ(x))∨R(a) (P→(Q(-2)∧Q(3)∧Q(6)))∨R(5) (T→(T ∧T ∧F ))∨F(T→F)∨FF∨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