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1)
中图版高二上学期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计划模板:第一章
中图版高二上学期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教学计划模板:第一章
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为大家编辑了中图版高二上学期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参考教案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参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1.4 教学资源相关案例资料。
地图和图像资料。
1.5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讲解概念:解释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第二章: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农业活动对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农业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退化等。
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利用、水污染等。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破坏。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农业活动的环境影响。
2.4 教学资源相关农业活动的案例资料。
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图像资料。
2.5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讲解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释农业活动对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农业活动的环境影响。
第三章: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工业活动对空气、水质、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工业活动对空气的影响:空气污染、雾霾等。
工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工业活动对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问题。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设计思路】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和规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从而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自然灾害频率变大,破坏性变强,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这些本课将在复习自然资源一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读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构建】需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和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知道如何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针对社会热点和近年高考特点,需重点掌握主要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分布及开发利用特点。
随着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增大,自然灾害也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
不仅要掌握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危害,还要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合理解释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分析,认识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认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特点及原因,学会分析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原因、意义和区位条件。
3.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和我国地形分布特点,掌握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考试说明本课的重点一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二是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一是分析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条件;二是如何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形成。
【课前准备】在导学案中请学生列表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对学生做过的导学案进行认真批阅,了解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认知状况,分类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导学案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教师再寻找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案例或例题,并设计好整个教学步骤,以便在最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案例或例题呈现。
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影响 - 教案
教案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影响教案1引言1.1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1.1.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人类居住、生产、交通等活动的影响。
1.1.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通过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改变地形、水资源、气候等。
1.1.3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多层次的。
2知识点讲解2.1地理环境的概念与构成2.1.1地理环境的定义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总和。
2.1.2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形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人文要素。
2.1.3地理环境的特点具有空间差异性和时间变化性。
3教学内容3.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1.1农业活动的影响农业活动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1.2工业活动的影响工业活动对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1.3城市化活动的影响城市化对土地使用、交通、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
4教学目标4.1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1.1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1.2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4.1.3分析具体案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4.1.4能够描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复杂性。
5.1.2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机制。
5.1.3学生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理解。
5.1.4分析具体案例时所需的批判性思维。
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地球仪或地图,展示不同地理环境。
6.1.2环境变化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
6.1.3具体案例分析材料,如新闻报道、研究报告。
6.1.4教学PPT,包含关键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1.2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7.1.3简要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中图版必修三
(探索导入)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较而言,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英国南部的终年温和,俄罗斯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目的保温御寒;英国民居的墙体轻薄,
利于通风透气。
(讲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思考》人类的生存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类活动极大地依赖再燃自然环境,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生息比较活跃。
2、农业社会阶段
《思考》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类活动有什么特点?对自然的依赖有何变化?
作物和饲养的禽畜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社会阶段
《思考》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其发展的原因是否相同?
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区形成工业区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促成工业区
4、后工业化阶段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有何变化?
环境优越地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区
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逐渐变小
二、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航海技术落后阶段:海洋不被重视
航海技术进步以后 1沿海经济超过陆地2资源开发领域拓宽 2、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工业化前:经济落后 工业化后:
1利用港口优势经济发达2利用旅游资源潜力巨大3岛屿归属权引起重视
(二课时)。
人类活动如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教案
人类活动如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的活动方式2. 掌握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3. 学会运用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二、教学重点1. 区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特点2.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四、教学内容一、人类活动受气候条件影响1. 热带雨林地区生活方式2. 温带典型农业地区的生活方式3. 地中海型气候区的生活方式二、人类活动受地形条件影响1. 山区生活方式2. 平原地区生活方式3. 沿海地区生活方式三、人类活动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1. 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生活方式2. 沙漠或荒漠地区的生活方式3. 水资源丰富地区的生活方式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1. 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对环境的影响2. 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3. 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五、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小组讨论法,互相交流阐述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学习达成共识及接受不同观点。
3. 画图法,辅以图片和图表,让学生通过对图片和图表的解读来推断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方式及其特点。
4. 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方式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展开环境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讨论。
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者应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以及讨论情况,撰写教学报告,评估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以及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
口头评估:通过老师的问答,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熟练度,以及对课堂讨论话题的反应。
书面评估:通过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材料分析和论证题,并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表达质量进行评估。
七、教学实施本教案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比较直接的影响,以及即使在特殊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作息都难以取代,正是这些奇妙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们的文化多样性更加丰富和美好。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案
教案:讲解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区域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3. 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地理环境的定义及其影响2. 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3.讨论四、学生评价标准1. 了解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与重点难点一、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1. 地理环境的定义及其影响介绍不同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地势、水资源、土壤等。
2. 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针对不同地理环境,介绍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气候: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类活动的适应性和发展水平(2)地势:山区、平原、海岸线等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3)水资源:水资源缺乏或充足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发展及其影响(4)土壤:不同土壤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影响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介绍现代人类活动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经济活动:工业化、农业化、城市化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能源开发:石油、煤炭、气体等能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四、讨论讨论地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六、教学资源1.地理图册2.影像资料3.网络资源七、教学评估1. 提供题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文章。
2. 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概述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案例介绍。
2. 图片资料: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图片。
第二章: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2. 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3.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案例。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案例介绍。
2. 图片资料:展示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图片。
第三章: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工业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 工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3. 工业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案例。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案例介绍。
2. 图片资料:展示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图片。
第四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3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课题】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对课标的理解:“某区域”既可以是课本中的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学生所在地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区域;“比较”既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体会、新闻热点、历史史实,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的方法,又要求学生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的差异,即区域环境动态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及原因。
同时要求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国土开发、利用、维护权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重点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与下一节学习的角度正好相反,这两节课使学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因此,本节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章重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维度分别介绍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再介绍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不光理解陆地、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制约因素不同:采集和狩猎阶段受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农业社会阶段受作物栽培的自然条件制约;工业社会阶段受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已成为人类活动最理想的区域。
学完这四个阶段,还要让学生总结出这一变化的本质:人类活动的发展,不断对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新的需求及因科技进步,区域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
海洋环境分为海洋和岛屿两个方面,二者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海洋因人类科技的发展,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上升。
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章区域地理环境和⼈类活动第⼆节区域地理环境对⼈类活动的影响 第1课时 陆地地理环境对⼈类活动的影响学习⽬标 以某区域为例,⽐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类⽣产和⽣活⽅式的影响。
陆地地理环境对⼈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类的⾐⾷住⾏极⼤地依赖于①地理环境,⽣存和发展受⾃然界②⽓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类活动分布区:少数③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④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们主要的⽣活来源。
⑤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壤、便利的河⽔灌溉、适宜的⽓温、充⾜的⽇照,是农业社会的⾃然基础。
(2)⼈类活动分布区:⑥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域冲积平原、⑦三⾓洲、盆地。
3.⼯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属资源、⑧交通状况,是⼯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⑨⾃然资源与有利的⾃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业区。
a.资源型⼯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⑩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些⼯业基地往往分布在 矿产地附近b.临海型⼯业基地⽆⼤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 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附近4.后⼯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 新技术的兴起,⽣活资料与⽣产资料对⼈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都要求四季温差⼩,温度、 湿度适中,空⽓清新,⽆污染或污染很⼩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员定居,提⾼科研效率,从⽽形成 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基础达标练考查点 陆地地理环境对⼈类活动的影响 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的⾐⾷住⾏极⼤地依赖于地理环境b.⼈类的⽣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类的繁衍⽣息⽐较活跃d.⼈类改造和利⽤⾃然的程度较强答案 a解析 采集和狩猎阶段,⼈类改造和利⽤⾃然的程度差,⾐⾷住⾏极⼤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存发展受⾃然界⽓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
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案
第2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一|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2)不同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航海技术落后阶段。
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洋不被人们所重视。
②航海技术发展阶段。
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开始向沿海地带集中。
③航海技术进步阶段。
使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和加深,开始开发海底矿产,如海底锰矿和石油等。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拓展延伸]1.沿海国家享有的海洋权益(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 000平方海里。
(1海里=1.852千米)(2)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新生的岛礁,便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属权。
(3)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均是从领海基线向海洋延伸的距离。
2.海岛的合理开发(以海南岛为例)受地势高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海岸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及山地丘陵带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各环带资源特色不同,因此开发其资源需要充分研究、认识各环带资源和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
具体如下表所示:考法1 结合区域演变图示,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2019·重庆模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B.丝绸纺织C.奶酪生产D.甘蔗制糖2.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B 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时间内桑树种植较多,因而该乡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丝绸纺织业。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
第2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情分析]以区域发展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示意图、景观图,探讨区域要素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收集等活动,描述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并探讨这种区域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5页考点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特点: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2.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因素分布典例人地关系采集和狩猎阶段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依赖自然农业社会阶段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四大文明古国改造环境、驯化禽畜、栽培作物工业社会阶段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德国鲁尔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山东东营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德国南部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1.在现代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相对东北平原来讲,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逐渐丧失。
由于耕地面积减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粮食不断减产。
面对这些问题,请你为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调整农业结构,减少传统作物的比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及花卉果蔬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如下:(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减小,表现如下: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2
本 的生活来源。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
课
栏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
目 开
大河流域 冲积平原 、三角洲、盆地,形成了古代农业
关 文明。其形成的共同自然基础为 平坦 的地形、 肥沃 的
土壤、便利的 河水 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如
图所示:
互动·探究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栏 20 世纪 60 年代后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
目
开 (3)农业社会阶段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关
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资源
丰 富 的 地 区 和 具 有 优 越 _______
互动·探究区
第二节
(3)工业社会阶段
影响因素 结果
具体表现
典型事例
在 矿产资源 山东省东
丰富的地区形 营,辽宁省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丰富的自然 成工业基地
能源资源、传统工 资源与有利 金属资源 业和商 的自然条件 等,交通状 品贸易 空间组合紧
鞍山、本溪; 美国的匹兹 堡等
条件⑮ 空间组合紧密的 的地区。
自主·学习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
组合状况
质量
本
课
栏 目
b.临海型工业基地
开
关
海运
矿产资源
第二节
矿产地
自主·学习区
第二节
4.后工业化阶段
本
(1)影响因素:由于○21 新技术 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
课 栏
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22 环境质量 对
目 开
社会的影响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
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因此,在有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英国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例如: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
主要的五个工业区:京滨(东京与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与神户)、濑户内海(福山与广岛)、北九洲。
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等。
)——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环境条件较差,那么这一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
如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这与西部的地理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
)板书:4、后工业化阶段:(这个时期新技术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环境质量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何影响?(1、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2、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哪些?(如:美国硅谷、德国南部、日本九州等。
)(第2课时)板书: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板书:1、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海上交通、海洋资源<渔业、矿产、能源、空间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障碍、疆界、海域不被重视。
(2)航海技术发达阶段:交通通道、人口与城市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渐超过内陆原有经济中心地区。
目前,世界上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有一半分布在沿海地带。
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3)海洋开发技术进步阶段: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海洋权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解决海洋权益纷争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解读图1-2-10上海港的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货物运输中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金属容器。
使用集装箱,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并运送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换车船时不必从箱中取出换装,减少货物搬运次数,节省了时间,节省了包装材料和费用,有利于实现杂件货物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输,是交通运输专业化的表现。
)(解读图1-2-12海底石油和锰结核的分布)(石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西北太平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几内亚湾、东北大西洋沿岸。
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底部大洋中,以太平洋的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占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解读阅读材料:领海和大陆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按照本公约规定的从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的界限为止。
领海海域是沿海各国领土的一部分。
大陆架:沿海国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可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者海床上不能移动或者其躯体须与海床或者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中国在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中国的大陆架最宽处达400海里。
东海2/3的海底是中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
)[补充: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1.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a)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b)本公约有关条款规定的对下列事项的管辖权:⑴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⑵海洋科学研究;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板书:2、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岛屿对人类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岛屿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港口、旅游景观资源、周围海域的归属权等)——在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呢?(1)工业化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岛上居民、文化、技术传入;旅游地。
(2)工业化后:利用港口发展经济(如日本、英国);利用海洋旅游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获取专属经济区权益。
例如:“冲之鸟”是太平洋上的一处珊瑚礁,地处我国台湾省东南部“冲之鸟”,从前在涨潮时可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但由于海水长年冲蚀,现在在涨潮时只有北露岩和东露岩两块岩石勉强露在海面之上。
“冲之鸟岛”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日本政府担心该“岛”被海浪侵蚀,特意在两块岩石上浇铸水泥,以保证可按日方一贯主张,以此岛为中心划定半径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域。
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冲之鸟”的消失,从1988年开始花费近500亿日元,以铁制设施及水泥等防护工事将“冲之鸟”加固加高,并设置了气象观测装置,造成“岛”被使用的景象,但是目前无人驻守。
日本如此煞费苦心地保持“冲之鸟”的存在,并坚持其为“岛屿”的用意非常明显。
因为,如果“冲之鸟”是岩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岩礁不具备主张专属经济区的条件(那么日本在资源开发与海洋调查的主权范围仅限于其周围的40平方公里);如果“冲之鸟”是岛屿的话,那么以此为圆心的方圆200海里内(约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全部专属经济区面积的10%,比日本陆地面积还要大)都将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
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化——本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象)?(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类生产活动方式的差异)——三个地区分别为何种生产方式?三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三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巩固练习1.2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欧洲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是丘陵和平原的联结地带,夏季高温多雨,非常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该地区有这样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即在一个大园中,把土地划分为三块,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并把种田的地也划成几块,实行轮作(既一部分土地种植谷物,一部分土地休耕),这种生产方式叫“三圃制”。
据些回答1—2题:1 有利于欧洲发展“三辅制”农业生产方式的人文地理环境是()A 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B 平坦广阔的地形C 较小的人口压力D 合理的产业结构2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种农业的生产方式属于混和农业B 这种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形式比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更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C 该地种植的谷物是水稻D 这种生产方式利于水土保持及土地肥力的恢复3 有关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环境B 区域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大要素C 区域地理环境不包括工业区D 环境不能容纳人类的废弃物4 下面哪个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A 采集和狩猎阶段B 农业文明时期C 工业文明时期D 信息社会5 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环境因子有()(1)平坦的土地(2)适宜的气候(3)肥沃的土壤(4)广阔的草原(5)充足的日照(6)便利的灌溉水源A(1)(2)(3)(4)(5)(6) B (1)(2)(3)C (1)(2)(3)(5)(6)D (1)(3)(5)(6)6 生活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阶段的人们,选择的理想居住地是()A 山清水秀,飞禽走兽成群结队B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秀丽B 沃野千里,土壤深厚灌溉便利 D 交通便利,矿产丰富人口密集7 下列关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古文明时期,海洋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海洋深受人们重视B 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影响工业布局的唯一条件C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沿海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了内陆D 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不断下降读右图,回答8~10题:8、图中所示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美国北硅谷B、②-俄罗斯新西伯利亚C、③-日本北九州D、④-英国慕尼黑9 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优越B、高等院校密集C、有大量廉价劳动D、靠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10、③所示国家在工业社会阶段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区,主要不是凭借()A、优越的地理位置B、丰富的自然资源C、发达的海运D、先进的科技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D、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12 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A 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 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 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13 在下列海洋矿产资源中,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深海底部的是()A 锰结核B 天然气C 煤炭D 石油14 海底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的大洋是()A 印度洋B 太平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15 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