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全国自考《中药化学》重点复习内容
全国自考《中药化学》重点复习内容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有效成分:有生物活性,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无一定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杂质)。
HMBC谱:通过1H核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它把1H核和与其远程偶合的13C核关联起来。
FD-MS(场解吸质谱):将样品吸附在作为离子发射体的金属丝上送入离子源,只要在细丝上通以微弱的电流,提供样品从发射体上解吸的能量,解吸出来的样品即扩散到高场强的场发射区域进行离子化。
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苷中苷元与糖连接的键称苷键;连接非糖物质与糖的原子称苷原子。
木脂素(lignans):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香豆素(coumarins):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
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泛指两个芳环(A环、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挥发油(volatile oil):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具有香味、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吉拉德(girard)试剂:是一类带季铵基团的酰肼,可与具羰基的萜类生成水溶性加成物而与脂溶性非羰基萜类分离。
酯皂苷:三萜皂苷中的酯苷,又称酯皂苷(ester saponins)。
次皂苷:当原生苷由于水解或酶解,部分糖被降解时,所生成的苷叫次皂苷或原皂苷元(prosapogenins)。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是由强心苷元与糖缩合的一类苷。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中药化学复习资料中药化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以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
掌握中药化学的知识,对于理解中药的药理学、药物代谢和药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药的来源、化学成分和药物代谢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中药的来源中药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个方面。
1. 植物药:植物药是指以植物全草、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例如,黄连、当归、枸杞等都是常见的植物药材。
植物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包括生物碱、黄酮类、皂苷、挥发油等多种物质。
2. 动物药:动物药是指以动物的身体组织、分泌物或器官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例如,鹿茸、牛黄、熊胆等都属于动物药材。
动物药的主要成分有多种蛋白质、多肽、多糖等。
3. 矿物药:矿物药是指以矿物质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例如,石膏、硫黄、朱砂等都是常见的矿物药材。
矿物药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质,如氧化物、硫酸盐等。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皂苷、挥发油等多种物质。
1. 生物碱:生物碱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
例如,鸦片中的吗啡、罂粟中的吗啡碱等都属于生物碱。
生物碱的结构多样,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2. 黄酮类:黄酮类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柴胡中的柴胡素、葛根中的黄酮苷等都属于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复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3. 皂苷:皂苷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当归中的当归苷、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等都属于皂苷。
皂苷的结构多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4. 挥发油:挥发油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驱虫、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薄荷中的薄荷脑、丁香中的丁香油等都属于挥发油。
挥发油的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中药化学 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中药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代表中药临床疗效的,能用分子式和结构表示,并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升华法等。
(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原理:溶剂穿透入药材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透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即,渗透扩散→细胞内部→溶解溶质→浓度差→浓度平衡2、溶剂按极性可分为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三类。
*3、常用溶剂极性由弱到强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4、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要的化学成分,溶剂的沸点应适中易回收,低毒安全。
·乙醇、甲醇是最常用的溶剂;种子类中药材富含油脂,宜先用石油醚或汽油脱脂;氯仿或乙酸乙酯可提出游离生物碱、有机酸、黄酮及香豆素;丙酮或甲醇(乙醇)可提出苷类、生物碱或有机酸盐类;水可提出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类等水溶性成分。
*相对密度比水大的溶剂(含Cl),如氯仿、三氯化碳*用有机溶剂重结晶时,不常用的溶剂是乙醇、乙醚、苯、三氯甲烷、石油醚,因其强亲脂性有机溶剂挥发性大。
*5、常用的溶剂提取法:(1)煎煮法:是在中药材中加入水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此法简便,大部分成分可被提取出来。
但此法对含挥发性、加热易破坏的成分及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不宜使用。
(2)浸渍法:是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
将中药粗粉装在适当容器中,加入溶剂浸渍药材一定时间,反复数次,合并浸渍液,减压浓缩即可。
此法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或含淀粉或粘液质较多的成分。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知识也是中医药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中药化学复习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药的化学成分1.生物碱:生物碱是中药与现代医学的桥梁,其有机碱性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紧密相关,常见的有麻黄碱、黄连素等。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重要化学成分,其常见类型有类黄酮、异黄酮等。
3.挥发油:挥发油是很多中药中具有药效成分的重要类别之一,常见的有薰衣草油、柠檬油等。
4.聚糖类物质:聚糖类物质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植物、菌类、动物体内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具有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中药提取及分离1.溶剂提取法:常见的有超声波提取。
该方法适用于分子量较低、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提取。
2.微波辅助提取法:常见的有水煎提取。
该方法适用于易破坏化合物的提取。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极少量的高价值化合物。
4.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可用于分离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液态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分析技术之一。
三、中药提取及纯化的质量控制1.纯度:纯度是指药物中有效成分占总量的比例,是衡量中药提取及纯化质量的重要指标。
2.特异性:特异性是指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对其他成分的影响较小的特点。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药物在贮藏、加工、运输等环节中不易分解、降解和失去活性的性质。
4.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是中药提取及纯化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应通过化学处理、物理分离等手段减少其含量。
以上即是中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以及中药提取及分离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打印
第一章绪论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部位: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3、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各类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AA-MA):合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MVA):合成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桂皮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氨基酸途径:生物碱复合途径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溶剂的选择:相似相溶,最大限度提取所需化学成分,沸点适中易回收,低毒安全。
作用原理: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出细胞膜。
溶剂:亲脂性、亲水性、水极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酸水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挥发性成分(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4)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压榨法、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正丁醇-水极性中等的—乙酸乙酯-水极性小的—氯仿(乙醚)-水沉淀法(可逆):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液体沸点不同):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分子蒸馏膜分离法(高分子膜)(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升华法:小分子生物碱、香豆素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
选择适宜的结晶溶剂: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应有显着差别,与被结晶的成分不产生化学反应,沸点适中。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a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b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2)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原理):葡萄糖凝胶SephadexG亲水性、羟丙基葡萄糖凝胶亲水性亲脂性(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凝胶。
中药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沉淀法:基于有些中药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一种方法。
2.香豆素:是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3.有效成分:中药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代表临床疗效的,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4.低聚糖:又称寡糖,是由2~9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糖,能被水解为单糖,如蔗糖和棉子糖。
5.盐析法:在混合组分的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最常用的是氯化钠,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某些重要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来。
6.苷类化合物: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7.萜类化合物:为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8.三萜苷类化合物:三萜与糖结合而成的苷类,多数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
9.甾体皂苷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甾体苷类,其水溶液经振摇后多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水溶液样的泡沫,故称甾体皂苷。
10.植物甾醇为甾体母核C17为侧链是8-10个碳原子链状侧链的甾体衍生物。
11.鞣质是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
问答题:1、化学鉴别:黄酮显色反应 P138\A B C2、游离醌类的分离方法P81酸性: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依次填入大黄酸或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原理:采用ph 不同的碱性水溶液(碱性由小到大)进行萃取、蒽醌依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被萃取出来,再酸化得到沉淀。
3、a 、槐米的主要有效成分:芦丁b 、用碱溶酸沉提取该有效成分的的原因:芦丁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较多酚羟基,具弱酸性,易溶于热碱中,酸化后又析出。
中药化学复习总结
中药化学1、pH梯度萃取法:以pH成梯度的酸水(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酸性)2、成梯度的成分,使各成分依次分离的方法。
3、系统溶剂萃取法:将混合物(浸膏)分散于水依次以正己烷或石油醚、氯仿或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分别回收有机层,得到相应极性的中药成分;剩余水层浓缩至干,用甲醇或乙醇处理,得到可溶及不溶部分。
4、苷类: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又称“配糖体”。
非糖部分称“苷元”或“配基”;连接的键称“苷键”;中间的原子称“苷原子”。
5、香豆素: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化合物的总称。
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6、黄酮:(1)经典含义:以2-苯基色原酮衍生的化合物的总称(2)现代含义: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7、萜的含义和分类: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 )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8、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IPP和DHAPP称“活性异戊二烯”)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作为判断萜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则。
9、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萜类化合物是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的一类化合物。
10、单萜类: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11、环烯醚萜: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
12、倍半萜:由3 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13、二萜:14、二倍半萜:15、三萜:16、薁类:(鉴识:溴化(Sabety)反应、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环骨架。
17、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
18、酸值: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的含量。
以中和1克挥发油中含有游离羧酸和酚类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中药化学题型一、选择二、填空三、结构配对四、简答五、流程题复习要点整理(分四大块进行;1、4在电脑中整理,2、3在笔记本中整理)一、小知识点汇集二、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结构式、生物活性三、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流程四、简答题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有效部位: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4、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T 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与液体相似、黏度与气体相近。
5、分级沉淀:在混合组分的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能互溶的溶剂,通过改变加入溶剂的极性或数量而使沉淀逐步析出的过程。
6、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7、二、填空题1、中药化学主要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
2、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糖类、苷类、醌类、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生物碱、甾体类、三萜类、鞣质等。
3、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脂肪酸、酚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桂皮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氨基酸途径:生物碱复合途径:黄酮类4、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
5、溶剂提取法:原理:根据中药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溶剂:按极性分类:水、亲水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亲脂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按极性大小排列: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正丁醇不与水混溶氯仿密度比水大固体药材按极性递增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
中药化学复习提纲
黄酮类化合物
O
黄酮苷类
酚羟基
OH
O
有5’-OH,无3-OH
IR vmax(KBr)cm-1: 3520,3470,1660,1600,1510,1270, 1100~1000,840。
羟基、羰基、苯环
O
OH O
UVλmaxnm:
OH
OH
RO
O
MeOH 252, 267(sh), 346
NaOMe 261, 399
H O H 2C
O glc
OH
O
HO
O
HO H
C H2O H
一、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特殊萜类的性质 加成反应
二、挥发油 定义、通性、化学组成、提取方法 三、中药实例
第八章 三萜及其苷类
H
HO
HO
H
COOH
一、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显色反应、皂苷的特性
二、 提取分离方法 三、 氢谱特征 四、中药实例
二、提取分离方法 三、中药实例
代表中药中生物碱的特殊理化性质 及提取分离方法
第十一章 鞣质
HO HO
HO
coo CH2O CH2OOC
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HO
HO
HO
CO OCH2
HO
HO COO O
HO CO
OH
O
HO
O O CO
CO
CO O
O
O O
OH CO
OH
CO
CH2O O CO
OH
OH
OH
OH
HO
O
HO
O
OH O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中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药物形式,具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独具特色的优点。
作为中药的基础学科,中药化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本文就中药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复习,讲解中药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
一、中药化学基础知识1.中药的组成中药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体系。
中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萜类、多糖类、挥发油等。
其中,生物碱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黄酮类是中药中常见的抗氧化物质,萜类则是中药的香气成分。
2.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能够对人体各个器官有不同的作用。
典型的例子包括苦杏仁,可以消积除痰、止咳定喘;枸杞子,具有补肾强腰、明目益智的作用;大黄,能够疏通经络、止痛泻火等等。
3.中药的提取与纯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通常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才能发挥最好的药理效果。
目前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方法。
而中药的纯化则主要是通过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实现。
二、中药的化学分析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是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色谱分离能力强等优点。
通过在色谱柱中加入不同类型的固定相材料,可以实现对中药中个别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检测。
2.气相色谱(GC)GC则是一种适用于挥发性物质检测的方法。
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GC可以将中药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和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质谱(MS)质谱是一种分析检测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化学成分中的分子与电荷分离并离子化后进行检测,可以准确鉴定中药的化学成分,推测它们的分子结构和主要药理作用。
4.红外光谱(IR)IR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红外光进行分析。
在中药的化学成分中,每种化学基团都可以通过红外光谱进行检测,从而确定中药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5.核磁共振(NMR)NMR是另一种分析中药化学成分的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它可以将分子中的质子和化学键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测,并推测分子的结构及其三维构成。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部位—-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各类化合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分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氨基酸途径:生物碱符合途径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3、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4、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5、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6、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7、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
溶剂提取法:(1)溶剂的选择(相似相容)溶剂的极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2)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压榨法取代基极性大小: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
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8、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致方法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正丁醇-水极性中等的—乙酸乙酯-水极性小的—氯仿(乙醚)-水沉淀法(可逆):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沸点不同)膜分离法升华法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溶剂的选择:a 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应有显著差别b 与被结晶的成分不产生化学反应a 沸点适中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队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2)凝胶果绿色谱(分子筛原理)(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分解离度)(4)大孔树脂色谱(5)分配色谱(分配系数):正相: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分离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反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物质)固定相:十八硅基硅烷、C8键合相流动相:甲醇-水、乙睛-水4、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定(1)物理常数的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比重(2)分子式的确定(3)化合物的结构骨架语官能团的确定5、中药有效成分的波谱测定(1)IR: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2)UV: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目(3)氢核磁共振:质子类型、氢分布、核间关系炭核磁共振:质子类型、炭分布、核间关系二维核磁共振:化学结构间不同位置H之间的关系(4)MS: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化学合物类型、推导碳骨架(5)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糖和苷的定义,构型,分类和显色反应;苷键裂解的方法:酸水解法,酶解法和氧化开裂法;苷的提取方法和注意事项;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一)糖类化合物1、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2、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3、结构类型:Fischer式(C1-OH与原C5或C4-OH):相对构型—顺式为α,反式为β绝对构型--向右为D型,向左为L型Haworth式(C1-OH与C5或C4上取代基之间的关系):相对构型--同侧为β,异侧为α绝对构型--向上为D型,向下为L型(二)苷类化合物1、苷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苷元—苷中的非糖部分苷键—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苷键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2、苷的分类1)按苷键原子分类:氧苷、氮苷、硫苷、碳苷(溶解度小,难溶于水)氧苷: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苷。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精选复习资料
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
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季铵碱,常在提取脂溶性生物碱后的碱液中用沉淀法或溶剂法进行分离。
(一)沉淀法
利用水溶性生物碱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从水中沉淀析出,与留在滤液中的水溶性杂质分离,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水溶性生物碱或其盐。
(二)溶剂法
利用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溶于极性较大而又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如正丁醇、异戊醇或三氯甲烷一甲醇的.混合溶剂等)的性质,用这类溶剂与含水溶性生物碱的碱水液反复萃取,使水溶性生物碱与强亲水性的杂质得以分离。
含生物碱的中药黄连
黄连为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为临床常用的重要中药。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一)黄连中主要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二)小檗碱的理化性质
(三)小檗碱的鉴别反应
(四)小檗碱和甲基黄连碱的提取分离
(五)黄连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六)黄连生物碱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药化学资料
•1.何谓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二者有何区别?•2.中药二次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其合成的化合物包括哪些类型?•3.简述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及性能特点。
•4.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方法都有哪些?•5.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中药化学成分的特点及适用范围•6.简述溶剂提取法的关键及选择溶剂的依据。
•7.色谱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有何应用。
•8.何谓亲水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9.何谓亲脂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10.水作为常用的提取溶剂,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的特点如何•1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依据为何?怎样选择萃取溶剂。
•12.何谓系统溶剂分离法,它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有何意义。
•13.何谓铅盐沉淀法,其分离特点如何•14.简述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15.简述碱提酸沉法和酸提碱沉法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16.聚酰胺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在化学成分分离方面的特点•17.比较硅胶与氧化铝在化学成分鉴别方面的特点如何•18.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那些类型,在化学成分分离方面有何特点•19.大孔吸附树脂在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面有何特点•20.简述葡聚糖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及适用范围•21.简述结晶法分离、精制化学成分的工艺流程,并指出其关键所在•22.单体化合物纯度判断的一般方法•23.四大光谱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特点•24.核磁共振氢谱在结构测定方面能提供的信息参数有哪些,各自代表的意义如何?苷类思考题:1、掌握苷的组成特点(含义)。
2、熟悉糖的分类,掌握重要糖的结构及构型(绝对、相对构型)的判断方法。
3、熟悉苷的分类方法,掌握重要的分类方法及代表化合物。
4、熟悉苷类的一般性状、旋光性,掌握其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5、熟悉苷类裂解的一般方法。
6、掌握酸水解的原理、关键及影响酸水解的因素(水解规律)。
7、熟悉二相酸水解的方法,掌握该法在苷键裂解中的意义。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题(含规范标准答案)
函授《中药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强心甘: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管体化合物。
2菇类及挥发油:菇类是指具有(C5H8) 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
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储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3苯丙素化合物: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 - 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4碱性皂和酸性皂昔:①管族皂昔,其皂甘配基是螺管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著薪皂甘)。
这类皂昔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藤科植物中。
②三菇皂昔。
其皂甘配基是三菇(见菇)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
三菇皂昔分为四环三菇和五环三菇。
这类皂昔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
三菇皂甘又叫酸性皂甘。
5PH梯度萃取: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碱性、两性成分常用的手段。
其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6生物碱: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在存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7多糖:多糖是由糖昔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 n表示。
8糅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9香豆素:学名-苯并比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大一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化合物的母核。
10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药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它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等。
1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
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默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A.生物碱、B.黄酮、C.香豆素、D.木脂素、E.甘类、F.强心甘、G.二菇、H.三菇、( )(E 、F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 .昔类根据昔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 氧昔、 氮昔、 硫昔、碳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第一节绪论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极性小→极性大)(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4)提取方法: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
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
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特点: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⑤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
⑥适于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⑦萃取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
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连用及IR、MS联用,高效快速的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2.非溶剂提取法(1)水蒸气提取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升华法:具有升华性质的成分提取。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结晶及重结晶法利用不同温度可引起物质溶解度改变的性质来分离物质。
选择结晶溶剂的原则是:对要结晶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不溶或冷热都易溶。
另外要求结晶溶剂不与待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沸点较低、易挥发;无毒或毒性很小。
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
(1)晶型均一,色泽均匀。
(2)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熔距应在2度以。
(3)TLC或PC分别用三种以上溶剂系统检识,同单一圆整斑点。
(4)HPLC或GC检查呈现单峰。
2.沉淀法(1)在溶液中回入另一种溶剂以改变混合的极性,使一部分物质沉淀析出。
如:水提醇沉法(除去多糖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或叶绿素);醇提乙醚沉淀或丙酮沉淀法(使皂苷沉淀析出)(2)pH法: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
酸提碱沉法(使生物碱类成分沉淀)。
碱提酸沉法(使黄酮、蒽醌等沉淀);等电点法(使蛋白质沉淀)(3)盐类沉淀法:通过加入某种沉淀试剂,使生成水不溶性的类沉淀。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1.分配系数KK=C u/C LK:表示分配系数;C u:表示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 L:表示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浓度。
K越大越容易分离。
2.分离因子β分离因子β可定义为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β=K A/K Bβ越大越容易分离。
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若100>β>10,则须萃取10~12次;β≧2时,要想实现分离,须做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完成;β≈1时,则K A≈K B,意味着两者极其相近,即使作任意次分配也无法实现分离。
3.分配比与pH对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都具有游离型和解离型,二者可互相转化,故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不同。
一般而言,pH<3时,酸性物质多呈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呈解离状态(BH+)存在,PH>12时,则酸性物质呈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呈非解离状态(B)存在。
4.纸色谱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原理与液-液萃取法基本相同。
5.分配柱色谱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一般选择极性相对较小的有机溶剂,称为正相分配色谱;反相分配色谱。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1.物理吸附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及附硅胶、氧化铝是极性吸附剂,遵循“相似者易于吸附”的经验规律。
活性炭为是非极性吸附剂,与硅胶、氧化铝相反。
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则宜用氧化铝进行分离。
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官能团决定3.吸附色谱法应用4.聚酰胺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氨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
聚酰胺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物。
(1)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
(2)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
易形成分于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对减弱。
(3)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一般情况下,各种溶剂在聚酸胺术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可大致排列成下列顺序: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5.大孔吸附树脂(1)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子材料。
吸附性是由于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2)影响吸附的因素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影响吸附的3个重要因素。
(3)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4)洗脱液的选择洗脱液可使用甲醇、乙醇、丙醇、乙酸乙酯等。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可用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等分离。
1.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也叫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系利用分子筛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Sepadex-G)以及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
Sephadex G只适于在水中应用。
Sephadex LH-20既可在水中应用,又可在由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应用。
2.膜过滤法膜过滤法主要包括渗透、反渗透、超滤、电渗析、透析、液膜技术等。
透析法多用于水溶性的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如蛋白质、酶、多糖分离过程中的脱盐。
按照孔径大小,可将透析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米膜。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1.离子交换法分离物质的原理离子交换法系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以水或含水溶剂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包括阳离子(强酸型和弱酸型)交换树脂和阴离子(强碱型和弱碱型)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阳离子(强酸型和弱酸型)交换树脂和阴离子(强碱型和弱碱型)交换树脂。
3.离子交换法应用:(1)用于不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如中药水提物中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的分离。
(2)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
(六)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是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判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如挥发油和一些液体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六)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练习题A型题: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A.乙醚B.乙酸乙脂C.氯仿D.正丁醇E.甲醇[答疑编号111010301]『正确答案』E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A.EtOHB.Et2OC.Me2COD.CHCL3E.H2O[答疑编号111010302]『正确答案』EB型题: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连续回流提取法1.不加热而浸出效率较高的方法是[答疑编号111010303]『正确答案』B2.以水为溶剂加热提取的方法是[答疑编号111010304]『正确答案』C3.有机溶剂用量少而提取效率高的是[答疑编号111010305]『正确答案』E4.自中药中提取含挥发性成分时不宜采用方法是[答疑编号111010306]『正确答案』C5.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单的方法是[答疑编号111010307]『正确答案』AX型题:结晶法精制固体成分时,要求A.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B.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小,冷时溶解度大C.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不溶D.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易溶E.固体成分加溶剂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后的母液要迅速降温[答疑编号111010308]『正确答案』ACD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第一章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如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敏锐的熔点。
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开剂。
一般,只有当样品在三种展开系统中呈现单一斑点时方可确认其为单一化合物。
GC和HPL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断,或基本骨架——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推断并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构型、构象)。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一)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分子式的测定可用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峰度比法和高分辩质谱(HI-MS)法。
(二)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
(三)红外光谱(IR)特征官能团。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共轭体系。
(五)核磁共振谱(NMR)1.氢核磁共振(1HNMR)化学位移、峰面积、信号的裂分及偶合常数(J)。
2.碳核磁共振(13CNMR)第二章生物碱第一节基本容一、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大多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