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模块 专题四 第五节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学科基础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基础
课程子系统

课程概念



课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课程设计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课程编制
馈 修 改
课 程 操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教学子系统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 学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学习心理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五)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五)

学习完本专题后,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学生评价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可以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义为:在学生评价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考试评价外,充分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质性评价工具和表现性或真实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身体发展素质、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素质、探究实践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基本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价值判断活动。

根据这一界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简单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全面评价。

即:在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除依靠笔试的手段外,还应依靠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进行评比,而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进程,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背景是什么?1、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我国传统学生评价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着诸多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1)在价值取向上,我国学生评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反映出过分追求分数、强调工具价值的倾向,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

表现在:无论高分学生还是低分学生,大多成为“分数的奴隶”。

学生、老师、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分”和能否靠“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能力的发展,这与基础教育中学生评价的宗旨是相悖的。

这种价值功能的偏颇,严重影响了学生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

(2)在评价功能上,学生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忽视了评价的发展功能。

具体体现就是“以考代评”,以测验分数为学生分等排序。

测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使大多数学生在成绩面前看到的是自己的失败,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1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解释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强调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性和价值1.2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概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介绍重要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和理论1.3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解释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章:课程设计2.1 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设计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2.2 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介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3 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提供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强调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三章: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教学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3.2 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择介绍常用的教学策略类型和选择原则强调教学策略的个性化和差异化3.3 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提供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案例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有效性第四章:课程评价与反思4.1 课程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4.2 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介绍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3 课程反思的实践与策略提供课程反思的实践案例和策略强调课程反思在教学成长中的重要性第五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5.1 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5.2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5.3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第六章: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6.1 课程标准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6.2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介绍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6.3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评估提供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实施与评估的案例强调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七章:课程资源与教学材料7.1 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强调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7.2 教学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介绍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强调教学材料的适宜性和有效性7.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案例强调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8.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介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案例强调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有效性8.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提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9.1 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与意义解释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9.2 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的关联介绍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的关系和方法强调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9.3 多元智能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提供多元智能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强调多元智能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十章:课程与教学论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趋势探讨课程与教学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10.2 课程与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创新和变革方向强调课程与教学创新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10.3 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角色探讨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强调教师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第十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11.1 特殊教育的概念与挑战解释特殊教育的定义和面临的挑战强调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11.2 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个性化教学和适应性课程设计的重要性11.3 特殊教育中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提供特殊教育中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案例强调特殊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第十二章: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12.1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跨文化教育在多元社会中的作用12.2 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探讨跨文化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强调跨文化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第十三章: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13.1 终身教育的概念与理念解释终身教育的定义和理念强调终身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13.2 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13.3 终身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终身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终身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第十四章: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14.1 在线教育的概念与特点解释在线教育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在线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14.2 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互动性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14.3 在线教育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在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强调在线教育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第十五章: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应用15.1 教育政策与改革的概念与目标解释教育政策与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强调教育政策与改革对教育体系的重要性15.2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15.3 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挑战与前景探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强调教育改革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内容、设计原则与方法、评价与反思、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等。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汇总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汇总

第一章:教学论概观第一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学论的学科特性第三节:教学论的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第二章:教学过程论第一节: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上)第二节: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下)第三节:教学过程本质的横向比较第四节:教学过程论的新发展第三章:教学模式论第一节:近代以来教学模式的发展第二节:现代国外教学模式的发展第三节:教学模式新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节:教学模式新发展的具体形式第四章:师生关系论第一节:主客体关系透视第二节:师生关系实质的分析第三节: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第四节: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第五章:课程概述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程第二节:课程的概念第三节:潜在课程的概念第六章:课程的基本问题第一节:课程研究内容述评第二节:课程论的基础第三节: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第四节:课程研究的取向第七章: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第三节:班级授课制的改革与发展第八章:教学艺术第一节:教学艺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节:教学艺术的特点与功能第三节:教学艺术研究的反思第九章:德国、美国教学论的发展第一节:德国教学论流派(上)第二节:德国教学论流派(下)第三节:美国教学论流派(上)第四节:美国教学论流派(下)第十章:前苏联与其他国家教学论的发展第一节:苏联教学论的方法论问题第二节:苏联教学论主要流派第三节:其他教学论流派第十一章:教学认识方式第一节:教学认识方式概述第二节:哲学——思辨教学认识方式第三节:科学——实证教学认识方式第四节:诠释——批判教学认识方式第五节:我国教学认识方式研究的现状。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知识是变化的动因” 西方与我国均开展了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逐渐孕育起课程文化学、教学文化学、课程社会学以及教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学研究 在西方,课程与教学文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文化分析”理论和多元文化理论。 劳顿:。。。。,班克斯。。。;
*
(四)“经验” 课程与教学
“经验” 课程与教学,又称“活动”课程与教学。萌动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脱胎而出,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60年代。急剧变革时期,强调“经验” ,是科目主题里成人的经验与儿童自身经验的有机结合;
在 “经验” 课程与教学里,教师,教材和课堂都不再是中心了,课程中各个科目的联络中心也变了, 杜威。。。。p29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2022
*
三、文化及社会基础的基本内涵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可以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我国与美国不同“从社会到个体”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
在美国“从个体到社会”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P40
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及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
第五节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为理解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提供了基础。而这两个过程对于课程工作来说多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学习并理解课程,获得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后课程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心理学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当代甚至决定这课程与教学质量的高低。 西方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 课 程 与 教 学 理 论
第一节历史基础:一,二,三;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课程编码:16A04051 学分: 1.0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刘欣,孙泽文,严权主编,《课程与教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让师范类专业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和基本策略,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掌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为从事教学工作奠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教学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等内容。

2、通过课堂讲授与观看优质课视频要求掌握说课的方法、掌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能形成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

要求学生完成说课的视频录制和作业,完成期末考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位,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素,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研究对象;要素;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授课内容]一、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与任务三、课程与教学论基本要素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六、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含义,了解课程的不同形态,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涵义及其不同取向,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的依据及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内涵1、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具体含义包括: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美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概念典型类型: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本质观);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课程即预定的教学计划(手段本质观);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目标本质观)3、课程概念的范围:最狭义的课程概念:指某门学科甚至某本教材;狭义的课程概念: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目的、内容、范围和比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概念:指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中规定的,有计划实施的显性信息,同时还包含由学校生活质量、教室态度、教学活动等所传递的隐性内容。

最广泛的课程概念:既包含校内正规教育内容,也包含校外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内容。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5、教学概念:1.教学即教授;2.教学即教学生学。

陶行知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3.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6 、教学概念的基本认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探究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

通过这个交往和探究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7、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

国外的四种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这种模式认为,课程与教学独居其位,两者没有“接触”,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课程与教学之间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

2、包含模式:一是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二是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课程与教学论讲解

课程与教学论讲解

课程与教学论讲解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讲解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重要事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行为目标之父)《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课程的表现形式:1)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2)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与课程相关的概念1)教学内容: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2)教学进程: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

教学进程还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

3)学科:指教学科目。

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4)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等。

科目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

5)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验:是学校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7)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8)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的动态意义。

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2、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现代课程形成于17世纪的原因:1)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科学知识大发展3)现代学制的确立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

课程与教学论讲稿

课程与教学论讲稿

第一讲课程论概论学习目标:1、记住课程论的研究对象2、明确划分课程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标准,识记课程论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3、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和性质4、识记课程论理论构建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阅读一篇代表作5、识记课程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一节课程论的旨趣一、课程论的研究对象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

课程问题: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课程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教育事实的存在,同时也是教育价值的存在,因此,课程问题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因为,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课程研究不可能盲目的、不分主次的对所有课程现象进行研究,而要透过现象找到本质,抓住其中最关键问题和最主要矛盾进行研究,才能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程研究的目的是要认识课程现象,探究课程问题,揭示课程规律,从而为课程实践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指导。

因此,课程规律也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论的学科地位课程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隶属于教育科学,是教育科学系统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因为,他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大多数研究者承认的学科创始人,代表作和理论体系,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等。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观点一: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教学论是课程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观点二:教学论包含课程论,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观点三: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都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

观点四:课程论与教学论有机整合成一门新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论与教学论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课程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相关,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2、课程实施也不能等同于教学。

课程实施所涉及的范围比教学要广,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的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五章-课程概论与教学概论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五章-课程概论与教学概论PPT课件

《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由清末管学大臣 主 持拟定, 1902年8月15日 颁布,详细规定了各级 各类学堂的目标、性质、 年限、入学条件、课程 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 " 壬寅学制"虽已公布,但 尚未施行。 1903年"癸卯 学制"颁布后废止。
18
.
"壬寅学制"虽已公布,但尚未施行。于是,张百熙会同 张之洞、荣庆二人共同历经半年之久,七易其稿反复修订 之后,于1904年1月13日上奏所拟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 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附通儒院、初级师范学堂、优 级师范学堂、任用教员、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附实业补习 普通学堂及艺徒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高等农工商 实业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的十个章程,实业学堂、各学 堂管理的两个通则,学务的一个纲要,共7章72节。这是大 学堂的第三个章程,称为《奏定学堂章程》。由于该年为" 癸卯年",所以又叫"癸卯学制"。这个章程对学校系统、课 程设置、学校管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它不仅使大学堂办学 逐步走向正规,而且改变了原有的官学、私学、书院等旧 形式,为我国实行现代的新式学制开了先河,并且,它一 直沿用到清朝终结的1911年,对后世影响较大。
19
.
第八次课程改革
2001年我国启动了解放以后规模最大、深度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 我们都知道叫做“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它的标志就是2001年颁布 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改造课程:跨学科的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科世界的整合 变革学习方式:接受到探究 改变学业质量观念
新的学业质量:学生,是否能够综合在学科里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学科特有的认 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有意义的真实性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三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 指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确定课程目标,选 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制定课 程评价的工作过程。
(二)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有不同的教育哲学和心 理学基础,代表不同的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 过程。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过程模 式
斯滕豪斯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 论》 ,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 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过程模式的 课程理论。
斯滕豪斯认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应当是 按照某些事先决定的行为目标制定出一套 “方案”,然后再加以评价,而应当是一个 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 的研究、开发、评价不是公开的、独立的, 而是一体的,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程实践当 中,且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博比特强调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目标来自社 会,课程目标应精确,具体。
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功用分析模式)
查特斯同样从分析成人活动入手,同样重视 课程目标的作用。
他认为,功用分析就是“弄清某一功用和实 现这种功用而形成的结构之各个部分之间的 逻辑关系的分析”,课程目标是由逻辑地对 应起来的功用和完成该功用的结构两部分组 成的。
原则为依据
(2)过程模式的思想基础
①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②发展心理学
评价
贡献: 1、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 2、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 ,否定了目标模式
在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 3、提倡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重视发现
和探究的学习。 4、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 …
局限: 1、缺乏具体明确的课程开发方案和步骤。 2、课程开发仅局限于对学科体系的抽象和

课程与教学论 学习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学习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专题一课程与教学论概述专题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专题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专题四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专题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专题六课程组织与专题组织专题七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专题一课程与教学论概述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分析(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1、明确研究对象的意义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课程与教学中的现象/问题,揭示课程与教学的规律课程与教学的现象:是课程和教学中所发生的情景和事实。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是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

课程与教学的规律:是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课程与教学中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的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

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听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

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

教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 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 “老师,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

”老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 “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在让这个学生坐下以后,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

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

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问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是对的吗?、、、、、、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过程1、教学是认知的过程----教学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

----教师认知的特殊性: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其的特殊性。

----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尊重儿童认知方式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使儿童认知获得充分发展。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3. 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1.1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1.2 教学的概念与过程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1 课程与教学的相互依存性2.2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3.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 课程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1 目标模式3.1.2 过程模式3.2 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2.1 传递-接受教学理论3.2.2 自主学习教学理论4.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4.1 课程与教学论的起源与发展4.2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5. 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5.1 课程编制与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5.2 教学评价与改进的问题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

3. 课程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相关教材。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

3. 网络资源:教育类网站、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三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上)第四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下)第五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六、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续)6. 课程与教学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6.1 社会变迁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2 学生差异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3 策略:课程调整、教学方法创新、个性化教学七、课程开发与设计7. 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步骤7.1 课程开发的理念基础7.2 课程开发的实际操作步骤7.3 案例分析:成功课程开发案例研究八、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与应用8. 教学策略的类型及其特点8.1 信息加工教学策略8.2 社会constructivist 教学策略8.3 情境教学策略8.4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九、课堂教学管理9. 课堂管理与教学效率9.1 课堂管理的要素与原则9.2 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技巧9.3 课堂纪律管理及应对策略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0. 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0.1 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10.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10.3 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实践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1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11.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1.3 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十二、课程改革与实践12. 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12.1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12.2 课程综合化的实践探索12.3 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应对十三、教学技术应用1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3.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13.2 教学设计与教学平台的应用13.3 数字时代的教学策略创新十四、多元文化与课程教学1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14.1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4.2 课程教学中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14.3 策略:跨文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十五、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展望15.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15.1 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15.2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15.3 未来教育:虚拟现实、与课程教学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续)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续)11.4 行动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11.5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伦理considerations 11.6 研究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二、课程领导与政策12. 课程领导与教育政策的关系12.1 课程领导的概念与角色12.2 教育政策对课程领导的影响12.3 课程政策分析与案例研究十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13. 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13.1 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流程13.2 教学资源的类型与整合13.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十四、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 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14.2 课程改革案例研究14.3 教学创新案例研究十五、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 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5.2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15.3 未来教育挑战与课程教学论的回应教学反思与总结:安排在课程的阶段,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增补版】《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教学文案

【增补版】《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教学文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本章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

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行为?结合某一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一、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

教学规范: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遵守教学常规,但不拘于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可变的规矩,不适用于对创造型教师的培养。

教学常规是导引性规范,不适用于成熟教师。

教学常规是道德常规,不适用于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二、创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敢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勇于思考。

敢说: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敢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师生。

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回馈优化教学行为
教学效能的持续提升来自教学效果的回馈。

教学回馈给教师教学效能的改进提供信息,它是教师调控教学的风向标。

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不断被优化。

教师成长= 经验+反思,有效教学行为= 教学探索+回馈+反思+改进。

四、科学选用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需要选用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各有利弊。

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活动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使教学行为目的更容易实现。

教学手段选用的依据具有多样性:科学搭配、优势互补、效果最优。

五、灵活变换教学方式
有效教学行为需要多样化、变动中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在变化中吸引学生。

教学方式的创新实际上是变化。

六、增强教师的自控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我的教学缺陷。

七、积极创建个性化教学
最优化教学行为是一种个性化教学行为。

个性化教学行为是教师展现自我风格与个性的空间。

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有独特的见解与认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行为?
答: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要改变以往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老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老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执行的现象。

(一)全方位的指导向适时指导转变
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老师的指导关系要处理的好:首先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30分钟的活动思考时间,每个阶段老师讲2-3分钟,学生活动思考7-8分钟,才是真正把学生的位置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指导的适时,太早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现机会,太晚又会使得学生处于无助的状态。

(二)只研究教材向教材、学生双研究转变
过去备课时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所以,现在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

(三)面向个体向面向全体转变
以往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也就只有一些好的学生才能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很少发言的学生,给予他们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在学习中参加探究。

3、谈谈一位初任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效能?
答:中学教育阶段是介于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于特定的阶段。

学生的知识和和心智发展水平对今后进入大学深造进而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而中学阶段的学习必然又受到社会环境等复杂的因素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发展,具有适合学生进步的教学操作范式和较为全面的教学策略。

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

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有效性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