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泰罗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特征“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拉尔夫泰勒的贡献拉尔夫泰勒"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原理"的实质(深层价值取向):"技术兴趣(技术理性、工具理性)"。

核心是控制,对环境的控制它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划一性的模式。

学科结构运动代表人物:布鲁纳学术结构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追求解放兴趣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派纳,著作《理解课程》,美国课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

是围绕"泰勒原理"展开的。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解放兴趣(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

"解放兴趣"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自称“教学论者”。

夸美纽:《大教学论》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确立。

原理(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

两层含义:第一,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

第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第一次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是——裴斯泰洛齐(瑞士),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赫尔巴特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一:明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第⼀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

《⼤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类,⽽⼤教学论就是把⼀切事物教给⼀切⼈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段;2.该书依据观念⼼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兴趣理论和学⽣的注意⼒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法;4.依据多⽅⾯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主义三⼤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操作活动来进⾏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童中⼼、经验中⼼、活动中⼼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20世纪五六⼗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模式,在教学⽬的⽅⾯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段⽅⾯重视新技术⼯具的使⽤。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汇总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汇总

第一章:教学论概观第一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学论的学科特性第三节:教学论的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第二章:教学过程论第一节: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上)第二节: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下)第三节:教学过程本质的横向比较第四节:教学过程论的新发展第三章:教学模式论第一节:近代以来教学模式的发展第二节:现代国外教学模式的发展第三节:教学模式新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节:教学模式新发展的具体形式第四章:师生关系论第一节:主客体关系透视第二节:师生关系实质的分析第三节: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第四节: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第五章:课程概述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程第二节:课程的概念第三节:潜在课程的概念第六章:课程的基本问题第一节:课程研究内容述评第二节:课程论的基础第三节: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第四节:课程研究的取向第七章: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第三节:班级授课制的改革与发展第八章:教学艺术第一节:教学艺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节:教学艺术的特点与功能第三节:教学艺术研究的反思第九章:德国、美国教学论的发展第一节:德国教学论流派(上)第二节:德国教学论流派(下)第三节:美国教学论流派(上)第四节:美国教学论流派(下)第十章:前苏联与其他国家教学论的发展第一节:苏联教学论的方法论问题第二节:苏联教学论主要流派第三节:其他教学论流派第十一章:教学认识方式第一节:教学认识方式概述第二节:哲学——思辨教学认识方式第三节:科学——实证教学认识方式第四节:诠释——批判教学认识方式第五节:我国教学认识方式研究的现状。

2024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2024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目录•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与教学环境•课程与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与性质定义性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是揭示课程与教学的内在规律,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与发展早期课程与教学思想01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02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创新03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

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实践性开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类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对应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同时注重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原则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具体化03020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讲授法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效率高,但学生参与度低。

案例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讨论法实验法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能够最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pdf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pdf

1.1 5三年级数学课与四年级数学课所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模式中学习经验的(A)a 纵向组织b 连续组织c 横向组织d 序列组织1.2 5杜威用来消解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但硬对立的是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 Ba 经验概念b 连续性原则c 主动作业方法d 课程教学概念1.3 5下列不属于泰勒提出的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的是( B)a 连续性b 实践性c 序列性1.4 5“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 Aa 忠实取向b 实践取向c 创生取向d 相互适应取向1.5 5教学设计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这一观点属于 Ba 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b 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c 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d 实践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1.1 5目标游离评价是下面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A )a 斯克里文b 泰勒c 布卢姆1.3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是下列哪位学者首先提出的( C )a 斯克里文b 斯腾豪斯c 斯太克d 泰勒1.4 5第四代评价在本质上认为评价是( D )a 测量b 描述c 判断d 协商1.5 5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这一观点属于( B )a 课程开发研究b 课程理解研究c 课程评价研究d 课程实践研究1.6 5“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

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这句话中体现的是哪位教育家的何种策略 Aa 卢梭,消极教育b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c 杜威,问题解决教学d 布鲁纳,发现教学1.7 5下列不属于课程变革过程的环节的是 Ba 课程计划b 课程选择c 课程实施d 课程评价1.8 5下列哪种课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Da 相关课程b 融合课程c 广域课程1.9 5“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重点整理-硕士博士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重点整理-硕士博士

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对“课程论”和“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分值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国外学者提出: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国内学者提出: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从历史的角度看,早期课程问题是被放到教学论中研究的,但当下课程论已经逐步从教学论脱离出来。

不同的国家体制对课程与教学的管理体制不同,中央集权的国家,课程由中央政府控制,所以就会没那么重视课程论。

从教育角度看,课程与教学是紧密相连的。

课程解决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解决教育性是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研究课程问题时要关注教学,研究教学问题时要联系课程。

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价值问题(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可行途径),技术问题(实现形式、活动程序、操作方法)解释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3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3.1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们主要基于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经验提炼而来。

春秋战国:儒家(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墨家、法家先秦时期:《礼记·学记》(儒家,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以儒家思想做为课程和教学的价值标准和思想前提古希腊:西方课程与教学思想(培养目标强调理性、课程设置重视和谐、教学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主张启发教学)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演说家培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中世纪:基督教的课程与教学思想14-17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身心和谐发展、尊重儿童天性、加强人文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3.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标志:17-19世纪,163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度的优越性,主张采取集体教学的新形势。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1、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有三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看下)p73、什么是课程:p304、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

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

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

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5、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一、外部因素:(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第二、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6、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

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7、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8、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材料分析)(1)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2)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确、具体和可操作。

“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最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练习答案(精校版)

最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练习答案(精校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一般说来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论述题1.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内部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等等;此外,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2.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教授法”阶段。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1.形象性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

(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

(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

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

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

(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

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

应变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显著标志,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艺术?(一)导入艺术1.导入艺术的基本形式与方法(1)释题入课法。

有些文章透过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围绕课题提示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

比如《将相和》,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十分自然的引出课题,接着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运用释题入课,可以引发学生注意和发人深省。

(2)设置悬念法。

在新课开始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课程》一书的出版。

2、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3、查特斯的‘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4、‘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八年研究’是‘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5、学科结构的两个基本涵义:○1它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它是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

6、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7、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施瓦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8、课程审议: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9、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1)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课程既包括儿童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获得的未受指导的经验,也包括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受指导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5个步骤:○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

10、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课程开发的方法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的过程有7个步骤:○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序排列次序○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解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它们。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 师范必学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     师范必学

课程余教学论一)名词概念解释❖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结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地设置,所以又被称为“分科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的必要环节,是验证和发展课程的重要形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阶段和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序言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教学论研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第二,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三,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第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第六,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教学论的教育家。

4.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教育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A. 不能把学过和真正掌握画等号。

B.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C. 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的基本方式。

D. 真正全面掌握是个长期的过程。

6.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A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B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C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 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型:课程:即1教学科目;2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预期的学习结果;4学习经验;5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社会改造。

3.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

4.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A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计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用主义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识记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课程》2.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3.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4.八年研究5.学科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

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涵义的统一。

6.“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7.课程审议: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领会1.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课程发展的贡献与局限博比特基本内容:教育的本质、课程的本质、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查特斯基本内容:两者的贡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

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低,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

2.“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班,它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与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历史地位:P164.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实践兴趣: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怎样评价实践课程?优点:在实践课程开发理论中,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的尊重,课程开发过程不再被视为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过程。

缺点:由于“实践兴趣”缺乏自我反省的特性,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即使经过公开辩论和审议,人的思想倾向性也会受到蒙蔽。

四.概念重建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概念重建主义者”把自博比特、查斯特等人的早期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到“泰勒原理”的种种课程研究观点统称为“传统课程理念”。

对传统课程理念的深刻批判是“概念重建主义者”对课程理论的重要贡献。

“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至少存在三大缺陷: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2.传统课程理论受“技术理性”的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通型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

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是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1.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以理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

2.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

(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解放兴趣”,即“解放理性”。

“解放核心”的核心是“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以达成解放。

五、课程的涵义及发展趋势(一)课程的涵义1、课程作为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测结果或学习的预先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把课程定义视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二)课程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阴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六、教学的涵义(一)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

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1、教学是教育学的统一。

首先,教不同于学,教是一种外化的过程,学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其次教与学之间互为基础、互为方向。

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交互主体的作用。

2、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一方面,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

七、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模式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规划课程实施、制定课程评价原则等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课程开发主要模式有两种: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一)目标模式目标模式亦称工艺学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1.泰勒模式1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结果。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四个问题的关系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结果这四个问题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

泰勒模式评价优点:作为基本框架,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

囊括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系统模式。

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

缺点:是非常理性的框架, 带有科学至上的时代印记。

将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忽视了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追求“技术理性”,指向对师生的控制。

(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的。

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

1975年,斯腾豪斯出版著作《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系统建构了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不宜从详细描述的目标开始,而应从程序原则与过程,然后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予以改进调整,此即“过程模式”。

强调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空间。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控制者。

强调学生是积极的行动者,教育的功能则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自主行动。

过程模式的评价优点: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否定了目标模式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肯定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

缺点:过程模式虽诊明了目标模式的“病症,但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时,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八、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归结为四种:“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教学领域,成为课程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特点: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优点: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局限: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行为目标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优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便于教师将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便于准确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局限:①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②将“完整的人”及学习分割,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③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

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特点:过程性、情境性、开放性优点: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局限: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临诸多实践挑战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表现性目标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预期获得的行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

特点:描述性、多元性、情境性优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比较:由“普遍性目标”取向和“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