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并对身体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样地,身体健康的状况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人们追求全面健康的重要方面。
一、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积极的心态和平和的情绪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运转,增强人体免疫力。
相反,长期的压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各种生理问题。
其次,心理压力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长期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紧张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
大量的研究证明,心理压力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还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进而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焦虑和抑郁的人往往会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的行为,这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另外,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直接导致人们滥用药物、酗酒或烟草等不健康的行为,进一步损害身体健康。
二、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对人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通常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身体状况不佳常常会引发人的负面情绪,如悲伤、沮丧和焦虑等,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长期慢性疾病、疼痛和残疾等身体问题可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抑郁和自尊心下降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身体健康问题还会限制个体的活动能力和社交交往,使其逐渐变得孤立和自卑。
在社交活动和个人发展中,身体健康的问题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其感到失去了控制感。
三、促进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方法为了保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通过学习积极思考的方式,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与亲友交流、进行艺术创作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
人民日报: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讲得透彻~
人民日报: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讲得透彻~这篇“情绪致病”文章是《人民日报》微信发表的,其中所说的道理深刻、明确,现在,摘录文字版本发给“国医大师健康”粉丝看看,看完后,对于疾病、痛苦大家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 《人民日报》发布原文据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200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关于情绪的地图。
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到情绪对身体器官的“攻击”。
“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爱得关节炎……如果您想不得病,就请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
生存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报警信号”。
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觉得怎么穿、怎么梳妆都不顺心,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头发爱出油、鼻翼出油、心烦冒汗,甚至下体分泌物异常或有味。
精神科专家表示,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长时间处在某种情绪中不能自拔,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情绪对应不同疾病不同的情绪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病。
比如恐惧、焦虑会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引发关节炎;压抑导致哮喘;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心理上的点滴波动它们都能未卜先知。
在所有的心身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名第一位的,比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全球约有10%的人一生中患过该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遇到紧张焦虑的状况就会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
司机、警察、记者、急诊科医生等患胃溃疡的比例最大。
其次是皮肤。
对很多人来说,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心理应激与健康结课论文——浅谈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应激与健康(结课论文) 题目:浅谈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院学科门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浅谈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摘要情绪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面情绪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负面情绪则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正确管理情绪将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阐述情绪的基本概述入手,重点阐述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了情绪的功能,最后阐明如何有效管理情绪,旨在对我们心理健康产生指导意义。
关键字:情绪心理健康培养调节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也就是说,一个人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
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说,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生理因素,身体上许多疾病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
中医认为七情过于波动,或波动持续过久,可使阴阳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如大怒伤肝,暴喜伤心等等;西医认为,心理的异常变化,如过分激动会使大脑皮层产生过度兴奋,从而使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机能失去平衡,引起的一系列病变[1].俗话说:“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不仅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生活水平。
可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强化情绪管理,通过进行自我安慰、学会适度宣泄、参加体育锻炼等途径来促进身心健康。
一情绪的基本概述1。
1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是多因素的组合,所有的心理问题最终都是通过不良的情绪所体现出来的。
情绪伴随着情绪活动有一系列的表情动作和生理变化,如紧张、激昂、烦躁、低沉、懒散、忧郁等等。
情感反常、喜怒无常,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和新陈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水平,而身体健康状况则反过来影响着心理的状态。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情绪、意识和思维的良好管理和调节能力。
当一个人心理状况良好时,他的思维能力更加敏捷,对问题的应对能力更强,情绪稳定。
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个体的抵抗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反,当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出现心理问题时,如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系统: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使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
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会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引发感染、炎症等身体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2. 心血管系统:心理压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容易保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消化系统:心理紧张和压力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问题。
长期的焦虑和压力还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 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导致失眠、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为身体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恢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促进:1.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合理的压力管理和应对策略,如寻求社会支持、进行身体锻炼、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2. 平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并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增强身体机能。
情绪与人的健康
情绪与人的健康作者:陈楠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4期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渗透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中。
影响情绪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如气候、环境、噪音等。
有社会因素,如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状况等;有自身因素,如疾病、思想修养等等。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人的健康。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种过度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消极情绪。
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等。
持久性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目前,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不良情绪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一方面,这种情绪的出现,可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另一方面,会造成人体生理机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躯体疾病。
人体情绪的产生是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共同活动所得结果,所以它必然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神经调节功能和免疫力的变化等,从而对人体的全身功能发生影响。
在过度的情绪反应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影响。
如突然而强烈的紧张情绪的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打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确判断力减弱,甚至可能使人的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
许多反应性精神病就是这样引发的。
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病和精神病。
据调查,现在人们比较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以及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大多与不良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通曼所言,情绪在变态行为或精神障碍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不良的情绪,不仅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危害,而且会损害人的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有关于不良情绪影响人的生理功能的论述。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关系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关系抑郁症和焦虑症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交功能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
然而,抑郁症和焦虑症并非孤立存在的心理疾病,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关系,并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
1.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定义和特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持续感到低落、沮丧或绝望。
常见的症状包括失眠、食欲改变、疲劳和缺乏兴趣等。
焦虑症则是一种焦虑和恐惧感的持续存在,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焦虑情境,如社交场合、特定物体或情境等。
常见症状包括紧张、不安、心悸和呼吸困难等。
2.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共同特征抑郁症和焦虑症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特征。
首先,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情绪调节障碍,会对个体的情绪状态造成明显的消极影响。
其次,这两种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社交功能有一定影响,导致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出现困难和不适应。
最后,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具有慢性化的倾向,患者需通过长期治疗和心理干预来缓解症状。
3.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虽然抑郁症和焦虑症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它们在临床表现和症状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的低落、无助和绝望,伴随着对事物的兴趣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
而焦虑症则主要表现为对不确定的恐惧和担忧,患者常常感到紧张和不安。
此外,焦虑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身体症状,如心悸、胸闷和头晕等。
4.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相互影响抑郁症和焦虑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方面,抑郁症可能导致患者对生活感到绝望和无助,进而引发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焦虑症患者长期的紧张和担忧会进一步加重其抑郁状态。
因此,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和处理两者的症状。
5.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针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
而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不良情绪和消极思维,并培养积极的心态。
情绪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很重要
而消散,因此,肺结核也被称之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类型。
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更要抓好肺结核的科普工作,公众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肺结核的严重性,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
2.肺结核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肺结核的主要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潜伏期的表现,称之为潜伏性结核感染,这一阶段对人体基本不造成显性伤害,不会有任何的肺结核症状产生,也不具备感染性,这是因为健康人具备自身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力,免疫系统会限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侵入,让其在这一阶段丧失感染性。
另一类就是活动性肺结核阶段,活动性肺结合就代表患者已经出现了肺结核症状,该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染性,首要的便是患者会开始持续性的咳嗽和咳痰,持续时间大约在两个星期以上,大部分的患者在前期肺结核患病阶段并不会出现其他更为严重的显性症状,因此,咳嗽和咳痰这类较为常见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
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咳血的情况,伴随着发烧和咳嗽,多数的患者在肺结核患病期间其精神力会大幅度的下降,食欲出现影响,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深,患者的体重会大幅度的下调,并影响患者的抵抗力和身体的综合素质,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还有个别患者会出现气短和胸闷,这些症状均为肺结核的显性症状表现在患者的患病全进程之中。
3.肺结核该如何预防?首要的是要控制住肺结核的传染源,每一个肺结核病人都是移动的传染源,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发现并控制病人,最终治愈病人。
在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肺结核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就应该向其科普相关的疾病状况和注意事项,首先就是因为该疾病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不能或者是尽量的少去公共场所,若必要情况下,患者需要佩戴口罩进入公共区域,对于家人也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和保护措施,家里尽量定期进行通风,并做好安全防护和清理消毒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飞沫中若仍能检测出结核杆菌,说明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处于活动期,因此,患者在这一阶段要积极的尽心治疗,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服药,尽量在短时间内完后疾病的治愈。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两者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如何影响身体健康,以及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反作用,通过科学研究、案例分析以及生活实例来体现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压力与生理反应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
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时,会导致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例如,长期的压力会促使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加,这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二、情绪状态与免疫系统心理状态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
而经常处于负面情绪中的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快乐和满足感可以提高人体内抗体的生成,有助于抵御疾病。
三、饮食与生活习惯心理健康还影响到个体的饮食选择和生活习惯。
当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他们更可能保持均衡的饮食,并参与规律锻炼。
相反,情绪低落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高热量、低营养价值的食物,且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四、睡眠质量睡眠与心理健康也是息息相关。
失眠常常被视为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而精神压力过大又会进一步加剧睡眠障碍。
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对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而持续疲劳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体力活动与情绪调节身体健康能够积极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规律的运动被证明能够促进正面情绪,并有效预防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刺激内啡肽(“快乐激素”)和多巴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愉悦感。
二、身体形象与自尊心身体健康还在个人形象和自尊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保持良好的身材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
这种自尊感又反馈到心理健康,使得个体更容易应对各种生活挑战。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分析如何保持两者的平衡。
1. 健康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往往更容易保持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反,负面的情绪如压力、抑郁和焦虑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2. 心理健康问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疾病会对身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睡眠不足、食欲失调和身体疲惫等身体问题。
长期下去,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加重,如心脏病和糖尿病。
3. 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锻炼身体、均衡饮食和规律的睡眠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运动可以促进脑部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提升情绪和增强自尊心。
此外,健康的身体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症状。
4.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平衡为了保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平衡,一些关键的策略可以采取:a. 寻求支持:与朋友和家人分享问题,寻求心理支持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b. 积极应对压力: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如放松训练、冥想和深呼吸。
c.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养分,促进身体健康。
d. 锻炼身体:定期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或游泳,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e.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提高身体健康的抵抗力,而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寻求适当的支持,我们可以保持这种平衡,获得全面的健康。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1.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相反,当我们经历负面情绪时,如焦虑、抑郁或愤怒,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2. 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情绪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3. 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情绪问题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4. 情绪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情绪问题还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出现胃溃疡、消化不良等问题。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干扰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胃酸分泌增加等问题。
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1. 寻求支持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时,寻求他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亲朋好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我们缓解负面情绪。
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锻炼、良好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情。
3.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
例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4. 寻找乐趣和放松寻找一些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放松的活动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可以尝试参加兴趣小组、阅读、旅行等活动,让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享受生活。
结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情志与疾病关系
情志与疾病关系情志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疾病又会影响人的情绪。
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以及养生之道等方面,探讨情志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一、身心健康情绪的好坏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而消极的情绪,则容易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容易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情志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人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而消极的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形成恶性循环。
三、免疫系统情绪状态对免疫系统起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力,对抗病原体的侵袭;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免疫力,导致机体易受感染。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长期的抑郁情绪会使人们更容易患上感冒、感染等疾病。
四、心脑血管系统情绪和心脑血管系统密切相关。
情绪异常会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发生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的焦虑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
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调节心跳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养生之道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养生方法来调节情绪。
例如,运动可以促使身体产生快乐激素,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法可以帮助减压,改善情绪状态;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寻求心理支持也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总结起来,情志与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此外,更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一)什么是情绪?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
当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
例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样是秋景,但因为内心的需要与客观事物的不同造成了情绪体验的相差。
再如“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
”等等。
当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的关系如何,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二)情绪的分类1情绪的维度、两极性简单的说情绪的维度就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动力性,激动性,强度,紧张度等等。
这些特征变化的域的极端,通俗的讲就是对立的状态。
2情绪维度的理论。
(1)冯特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构成。
他认为三个维度是彼此独立而不同的,每一个情感都是这三个维度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
并且情感是动态的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当你身体痒时,刚用手挠是会感觉舒服愉快,但随着瘙痒程度加深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紧张,甚至是痛苦。
(2)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述祖、沈德立提出。
他们认为情绪从根本上说,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这是因为需要的多种多样,引起的愉快与不愉快就有了错综复杂的配合。
我认为愉快与不愉快就像是一个闭区间的两个端点,也就像在一个数轴上,各种不同的情绪就在这个区间内不同的位置上,因为个体需要的不同,由此在数轴上产生不同的情绪。
3情绪的状态。
从情绪的强度与稳定程度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是指一种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一定弥漫性。
(2)激情是一种时间短暂但爆发力很强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比如愤怒时,人会肌肉紧张,双目怒视,咬牙切齿。
(3)应激是指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
应激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如血压,心率等会出现明显得变化。
(三)情绪的功能。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最近非常火的一个段子劝解大家不要和不做家务、不会做家务的男人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男人结婚之后每日只会等着妻子做饭吃,不会主动帮你扫地、拖地,甚至吃完饭之后都不会洗碗,认为这些家务都是女性本职工作,久而久之,女性在婚姻中就会生一些闷气,殊不知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其实最后这一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段子。
具体有哪些科学依据,看下文吧!一、情绪和疾病的关系上文所说的:“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潜在信息是说不良情绪会引起一些疾病。
下文给大家讲解一些和消极情绪有关的疾病:(1)情绪波动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病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以往说的“气死”也是这一原理。
注意此处说的情绪波动不仅是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有积极情绪,一旦大喜大悲过度就会有可能引起疾病。
(2)情绪波动过大会引起消化系统病症。
于此同时,大多女性在高兴时或者不开心时都要吃食物来排遣,不开心时化悲愤为食欲,而高兴时吃食物则是庆祝,这种状况会引起肥胖,进而增加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3)生殖领域的学者认为心理情绪会影响女性怀孕,但现今这一说法还没有被证实。
二、生气为什么会让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呢?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女性会提升乳腺癌的发生率。
这一说法和很多基础研究结果相同,说明女性真的会被气出疾病。
中医也指出女性长期处于愁、虑、怒、忧等负面情绪中会伤及肝脏,让肝气淤结,临床表现为两肋胀痛,而肝经和乳房健康息息相关。
当女性长期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会面临繁忙的工作、竞争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过度劳累、心情压抑等一些精神因素时,会让卵巢排卵功能出现障碍,孕酮也会降低,进而让雌激素水平异常增加,引起乳腺增生。
为此,女性日常应学会放松。
女性出现乳腺增生时,会出现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现象,一般会在情绪波动大或者月经前期加重,行经之后症状会减轻。
乳房肿块质地和大小会随着女性月经来潮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经前肿块比较大,质地也比较硬,月经之后肿块会缩小,质地有一定韧性但是不硬,触摸之后,会感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和周围的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
情绪与疾病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
情绪与疾病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经历的各种情绪,如愉快、悲伤、愤怒等,都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实际上,研究发现,情绪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并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不良情绪会增加患病风险。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使得身体变得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感染病菌,发生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此外,慢性压力还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其次,情绪对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病程有着明确的影响。
例如,抑郁情绪与心脏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已被广泛研究。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随有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等症状,且其心脏病的发展速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而焦虑情绪则与胃肠道疾病紧密相关,焦虑状态下的人容易出现胃痛、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
因此,情绪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情绪不仅影响疾病的发生和病程,还会对人体的康复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促进人体康复。
与悲伤和焦虑相比,乐观锻炼后的身体反应更为积极,养成乐观的心态能加快康复进程。
此外,情绪的积极性也与肿瘤发展和生存率有关。
乐观的人更容易接受治疗,并且对恶性肿瘤的生存率更高。
情绪管理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学会自我观察和情绪认知。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认知自己情绪的来源和造成的影响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要学会应对和释放情绪。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式,如运动、减压训练、冥想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紧张和焦虑情绪,缓解身心压力。
此外,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有人陪伴和倾吐心声可以减轻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
总之,情绪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不良情绪会增加患病风险,影响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同时也会干扰康复进程。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那些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那些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因素:生理需要、健康状况、体能状况、荷尔蒙水平等都可以影响情绪。
例如,缺乏睡眠、饥饿或疾病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或烦躁。
2. 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以及社交活动对情绪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可以提高情绪的积极性。
3. 环境因素:环境的安全、噪音、气味和景色等也会影响情绪。
例如,处于安静、美丽的环境中可以提高情绪的正面感受。
4. 心理因素:个人的信念、态度、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也会对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积极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情绪。
5. 经历和情景:过去经历和当前情景对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过去经历的创伤或负面事件可能会导致情绪困扰。
6. 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对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人们通常会感到积极和快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和影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影
响情绪的具体因素在每个人中可能有所差异。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关系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关系抑郁症与焦虑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从定义、症状、原因和治疗等方面,详细讨论抑郁症与焦虑症之间的关系。
一、定义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的心情持续低落,并伴有失去兴趣和愉快感、自我价值感降低、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等症状。
而焦虑症则是一种焦虑障碍,患者常常感到紧张、担心和害怕,伴随着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身体反应。
二、症状抑郁症和焦虑症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两者患者都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易入睡、食欲改变等共同的身体症状。
然而,焦虑症患者更多表现出焦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而抑郁症患者则更多表现出无助感、自卑和绝望的情绪。
三、原因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涉及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然而,研究表明,两者都与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抑郁症的发生与血清素水平的下降密切相关,而焦虑症则与γ-氨基丁酸(GABA)的不平衡有关。
此外,遗传因素、个体经历的创伤以及社会环境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抗抑郁药物常常被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而焦虑症的治疗则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CBT)。
另外,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改变对于两种疾病的康复也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抑郁症和焦虑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抑郁症和焦虑症在症状、原因和治疗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只有了解并正确诊断患者的病情,才能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早日走出困境,重获健康和幸福。
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是一个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领域。
在医学心理学中,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医学心理学认为,健康和疾病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体生理状态、心理过程和社会环境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2. 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医学心理学倡导通过心理干预和行为改变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它强调人们的行为、态度和情绪对健康的重要性,提倡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3. 应对和适应:医学心理学关注个体在面临健康危机和疾病时的应对和适应过程。
它研究疾病对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应对疾病的心理机制和应对策略。
4. 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强调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来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5. 疾病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探索了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和康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综上所述,医学心理学认为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倡导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心理方式,并关
注疾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心理治疗的作用。
免疫力与心情的关联
免疫力与心情的关联近年来,免疫力和心情的关联性越来越被重视和研究。
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免疫系统与心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心情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揭示免疫力与心情之间的关联,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提升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心情的影响当我们身处愉快的心情时,身体会释放出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物质被称为“快乐激素”。
这些激素能够提升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另一方面,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的情绪中时,身体会分泌出一些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免疫力与心情的互动免疫力和心情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的关系。
良好的心情能够提高免疫力,而强大的免疫力又能够维护良好的心情。
研究表明,那些经常处于愉快心情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状态,他们的免疫系统较为活跃,疾病发生率较低。
相反,那些经常感到疲惫、抑郁、焦虑的人免疫力较弱,易患疾病。
如何提升免疫力和改善心情提升免疫力和改善心情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释放出大量的快乐激素。
每周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改善心情。
2.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对于免疫力和心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坚持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健康的蛋白质源,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于身体健康和心情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3.良好的睡眠:足够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心情和提高免疫力的关键。
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晚上规定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如果出现失眠问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听音乐等。
4.减压放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是影响心情和免疫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学会放松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放松方式,如阅读、旅游、瑜伽、花园种植等。
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心态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免疫力:良好的心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对心理因素很敏感,当人们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时,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相反,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增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平静和理性。
同时,良好的心态也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3.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良好的心态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创新力。
在积极的心态下,人们更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4.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心态能够让人更加自信、开朗和包容,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他人相处时,积极的心态能够传递正能量,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5.预防心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陷入消极情绪的漩涡,减少心理问题的
发生。
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工作与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态度,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病,是因为情绪能量在身体堵塞
2014-07-27 阅读 (18) 身心能量整合
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人体都会表现为某一部位能量通道阻滞,而按摩则是“一个和身体对话的全过程”。
对话好了,经络畅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
找到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体能量阻塞区域,通过按摩改善这通道,形成通畅的能量供应通道,有炎症的就会消失,有损伤的也就自动修复了。
为什么身体通道会出现阻塞呢?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情绪,小部分才是因为外力造成的。
人生气时会觉得心理难受,就是因为情绪影响内动力,损害五脏里的精力,引起身体能量的内燃耗,就是内耗。
情绪比外界的环境不好更影响我们的身体。
所以,体内环保还需从情绪入手。
身体像是我们历史的记事本,藏着所有的记忆,创伤和故事,它通常以疾病的形式提醒着我们。
情绪以一种信息形式在神经和经络传导,当某种情绪过大,传导神经就会受到破坏,堵在那里,从而形成一个记忆。
我们身体的背部肌肉对应着不同的脏器,通过按摩可以了解身心内在状态。
比如:
⊙肩颈板硬、酸痛,通常是愤怒积压而成的。
⊙左侧肩胛骨与背椎间板硬,易导致心脏问题,主要由伤心、委屈等情绪累积。
⊙右侧肩胛骨板硬主要由于抱怨、不满等情绪积压所致,易导致胃部炎症。
⊙后背部板硬的人通常具有讨好性人格,会出现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并且容易得糖尿病。
⊙腰椎板硬主要受恐惧的情绪影响,易导致肾虚、肾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低椎僵硬的人要注意抑郁症的倾向,因为经常会独自生闷气。
为什么会如此神奇,一摸一个准呢?中医一直讲致病的几个大因素,无非是六淫七情,六淫是我们可以抵御的,风邪寒暑燥湿,通过我们的皮肤进入我们的身体。
热了可以找个阴凉地,冷了多穿一些,只要我们起居有节,能按四时而生,符合自然规律,就可以抵御外界之病。
七情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复杂。
哈弗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病来自我们的内在,来源于我们的情绪,大部分癌症病人与父母关系不好,负性情绪过多,抱怨消极情绪在生命中占大多数。
黄帝内经里有五脏与五志之说,每种脏器代表一种能量,代表一种情绪。
其实,情绪就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长期处于情绪当中,它会形成一种物质留在我们的身体里,阻碍我们吸收正常的身体养分,造成身体器官功能失衡,从而破坏身体内部平衡系统,造成疾病。
打个比方说,当一个人心中有委屈和害怕的时候,心里会听到一个「木」的声音,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这伤的就是胃经和肾经,人时常会有吐的感觉,腰常会很不舒服,皮肤会很粗糙,而且长向心肉,肚子大,腿很细,当这样的情绪起来的时候,人想喊。
农村中,有一种病,就是疯了。
中医有一句话,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逃。
经常想喊,动作却不受控制,不穿衣服,到处乱跑。
过去,我们会把这类人送精神病院,吃药,这样,就会把一个人害了。
其实,这类病症,是胃经和肾经萎弊。
胃经,是从我们的第二个脚趾,沿一定的路线,通过心包,到我们的脸上。
当我们受到很大委屈,堵住我们的胃经的时候,一,是影响我们的胃,二,是影响我们的心脏。
在中医中,心脏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神明。
当心包受到伤害,被萎弊的时候,人就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认知。
而关于肾经,当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脊椎从后脑
处嗖的一下凉了下去,会一直凉到我们的肛门和骶骨。
中医中说,恐使气下。
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感觉我们的气从后脑处,一下向下,聚集到我们的肾经上。
所以,刚才我们所讲的这种症状,就是我们的胃经和肾经,被堵塞了。
容易焦虑的人,身体的体型是如何的?容易焦虑,就是思虑过度,就会伤脾,人的体型就会背齁着,背隆起,因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会挛缩。
相由心生,当你的情绪是如何的时候,身体体型就会变化,会按照你的情绪去塑一个型出来。
这样的人,肺经和脾经就会出现聚结,背部就会隆起。
思伤脾,脾为土,土生金。
思虑过度,会生忧,忧伤肺,而肺则主皮毛。
所以,长期思虑过度的人,会容易得皮肤病,有很多牛皮癣患者,就是思虑过度。
在治疗很多皮肤病人的时候,需要去了解一下病人的情绪,大部分的皮肤病人,都与其情绪有关。
有些传统中医,认为牛皮癣是湿热引起的,所以,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反而会引起尿毒症。
其实许多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素毒。
中医里面,五毒为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我们人是通过谷、果、畜、菜为养的。
尽量不要吃药。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不是一部医书,更多的是一本养生学,其中就说到,上医治胃病,圣人治未乱。
就是在危急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先把它解决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养生,如何防止病的产生,我们就已经恢复健康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医生,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带着一个医生。
我们绝大多数的病,都是我们后天得的,都是我们自己买来的。
在我们的五脏当中,我们的肝是藏血,补血作用的,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五脏比作一个国家的话,肝就是一个将军,肝起到了保护我们身体的作用,肝补血,身体是依靠血液中的营养生存的。
脾主土,就如一个国家的皇后,母仪天下。
起到蕴化的作用。
心主火,属于一个国宝的皇帝,心脏,是不受邪的,心包经就是代替君主受邪的。
(而如果心脏受邪,比如风湿性心脏病,那就是内邪的,就
无法救治了)。
心包经最后走到檀中穴,当我们感觉心中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檀中穴部位有感觉,会觉得这个部位纠到一起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心包受邪。
这也是为何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后背左侧心俞会隆起,因为隆起的部位,对应前面的部位就是心包经。
经常焦虑,得皮肤病的人,除了背部隆起外,这个部位是不通畅的(下腰部分椭圆形),焦虑后,会造成恐惧,肺为金,金生水,所以接下来就会伤害肾经,所以,这个部位就会不通畅。
大家要注意,每一个情绪是互相转化的。
容易被激惹,容易暴怒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弱小的。
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所以才会发怒。
他底层的情绪,就是恐。
而真正厉害的人,其实内心是平缓的,是如如不动的。
我们的肾,就是我们的要根。
农村中流行有句话,十个胖子九个富,就怕胖子没屁股。
其实,人的屁股代表人的肾,如果这个人很胖,但他的屁股是尖的,上半部是瘪进去的,没有弹性,那他的内分泌是有问题的,肾肯定是虚的。
这样的人,他的承担能力就差,他的内心的稳定力就差。
还有一句话,十个瘦子九个贫,就怕瘦子没精神。
精神来源于肾,如果这个人瘦,但精力很充沛,这样的人,就有财富。
肾在生活中,代表财富,在生命中代表了根本。
道德经里面记载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尼」。
雄,就是生长,生发,雌,就是根本,知道发展,同时要懂得守根本,这样的人,就如天下的溪流,周围所有的水都会流入溪流中,就会长期得到,恒常德性就能始终存在,最终回归婴儿的状态。
每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身体才能健康,健康和我们的行为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