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张先)最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仙子

张先

【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词。

2、理解本词先抒情后写景的结构。

3、重点赏析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手法及意境。

4、了解作者伤春即自伤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

二、短序的作用:

小序交待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当时的身份,同时也交待了作者借病闲居,不想入府。这两点说明当时已经五十二岁的张先因性格孤傲,仕途失意,只做了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他年老位卑,他叹卑嗟老。这一短序,可以成为解读此词的一把钥匙。

三、译文:

饮着美酒听着《水调曲》。午间喝醉后已经醒来,可心中的愁苦却不曾排遣。送走了春天,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晚上对镜自照。惋惜青春年少、似水流年。往日相约,白白记得很清楚,后来却如同云烟。

沙滩上双宿的鸳鸯鸟已栖息。风吹走了流云,月光下花儿孤影自怜。一层层的帘幕密密的遮住了灯光,风儿在依旧吹。人声却渐渐地安静下来。明天的小路上一定是落满了花瓣。

四、赏析词文:

1.结合词序内容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

由词序可知,一是位卑(时为嘉禾小吏),二是老病(病眠)。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位卑老病的感叹。

2.这首词所写内容时间跨度。

从中午到夜晚。

3.开头即写持酒听歌,歌是《水调》,传为隋炀帝所作,其音悲伤。这样,他所持酒听歌就不是高兴的事,而是悲哀的事。接下来继续写这种愁,“午醉醒来愁未醒”,酒醉了,睡觉了,而睡醒后愁还未醒,可见起其愁的深长。那么,是什么样的愁,如此深长呢?(是送春之愁)

4.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春去几时回?问得没有道理,诗词中有这种无理而妙的写法,这儿还不仅如此,而是有他的苦衷,这不是年轻人的送春,而是老年人的送春,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与留恋,又有来日无多的感慨,这样,春就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而且是指人生的青春年华的逝去了。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送春春去几时回”, 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空记省”,想也无益。

后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

杜牧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感到“往事后期空记省”。往事成空,后期无定,后事迷茫,所以是“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

【上片小结】

此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所听之歌为水调歌。此歌是隋汤帝凿汴河时所制,其声韵悲切。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不复返了。“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

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5.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也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6.“沙上并禽池上暝”为什么要写“并禽”?

并禽,是所见之景。成对的鸟,在沙上并立,池上睡觉,用鸟雀的成双反衬自己的孤单。“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

7.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大家赏析“弄”字的妙处。

形象生动优美,有画面感。“云、月、花、影”四个意象集于一句之内,再用“破、来、弄”三个动词连接,动静结合。用拟人手法,使“云、月、花、影”有生命感。这种动景也恰好反衬了周围环境的寂静。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8.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内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

9.“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达的情感。

好景无常,刚才还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又有自嗟迟暮的愁绪。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10.【下片小结】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

五、讨论探究:这首词的“词心”是“春恨”,结合词作的语句来分析“春恨”的具体内涵。

上阕“送春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所以才会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

下阕“沙上并禽池上暝”和“明日落红应满径”两句,烘托了词人伤春的自伤之情。“沙上并禽”,反衬出词人孤单寂寞的自伤情怀。“落红”、“满径”,流露出词人的伤春之情。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完成导学案。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