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张先)最终版
张先《天仙子》全文翻译赏析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
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注:《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1〕。
水调:曲调名。
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2〕。
嘉禾:秀州别,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3〕。
倅:副职。
此处指判官。
〔4〕。
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5〕。
流景:流逝的年华。
〔6〕。
记省:清楚地记得。
〔7〕。
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8〕。
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译文]: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
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
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
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
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
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张先〔公元990-1078年〕,字子野,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词人,享年89岁,着有《张子野词》。
张先以小令闻名,他延续“花间词派〞传统,抒写的是男欢女爱、相思别离和闲适的诗酒生活。
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虚幻的美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
他的词追求韵味,擅长写景,词风清新明丽,往往能够写得传神、耐人寻味。
张先为人“善戏谑,有风味〞,他虽未居高官,但一生安享富贵,妻妾成群,80岁时,还纳一18岁小妾。
婚宴上,张先摇头晃脑,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前来参加婚宴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众人拍手叫好,从此,“梨花海棠〞就成为“老夫少妻〞的代名词!其实这句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
张先《天仙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张先《天仙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天仙子宋张先时为嘉禾小倅 [32] ,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 [33] ,午醉醒来愁未醒 [34] 。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35] ,往事后期空记省 [36] 。
沙上并禽池上暝 [37]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32]嘉禾:宋郡名,今浙江嘉兴。
倅:副职。
时作者任嘉禾通判。
[33]水调:大曲名。
听:念tìng。
[34]“午醉”句:中午醉酒,及酒醒而愁仍不已。
[35]流景:不知不觉过去的时光。
景,日光。
[36]后期:后会的期约。
记省:记得。
[37]并禽:双栖的鸟儿。
暝:暮色昏暗。
译文:时任嘉禾判官,因为感到疲惫,没有去官府上班。
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一觉醒来午间醉意虽消,愁却未曾消减。
送走了春天,春天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天黑后,鸳鸯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还没有停止,人声已安静,明天落花应该会铺满园中小径。
评析:“水调”为大曲,声节繁长,而曰“数声”,盖于午醉醒来,愁梦犹记之际,恍惚听之。
依时间顺序,当为“午醉醒来愁未醒,水调数声持酒听”,倒言则笔力雄健。
“送春”以下四句,由流光飞逝,春阑世易之慨,转至未赴府会,独自向隅,只能追忆往日、期盼后会的孤寂,隐藏着对人生离多会少、欢娱短暂的感叹。
过片二句,纯系想象之辞。
暝色四起时,沙禽双宿,本该万籁俱寂,而月穿云隙,花枝弄影,无情之物亦似有情之人,百无聊赖,不得不做些事体。
“重重”三句,始是实写,盖病眠之人,殊无挂起帘幕、走出庭院之兴,只愿拥灯而卧。
结句又转虚写,落花之满径,是因“风不定”而起之念,仍寓伤春感逝之悲。
作者简介:张先(990—1078),字子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尝知吴江县。
晏殊尹京兆,辟为通判。
张先――《天仙子》

张先――《天仙子》篇一:天仙子张先赏析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①,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③,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①水调:曲调名。
②流景:逝去的光阴。
景,日光。
③并禽:成对的鸟儿。
这里指鸳鸯。
译文: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想借听曲喝酒来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但愁意未减。
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来?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曳。
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明天园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赏析:作者张先,宋朝人士,因擅长用“影”字而被世人称作“张三影。
”这首词是作者的晚年,临老伤春而作。
第一句中的“水调”,即指一种曲调,“水调数声持酒听”,作者坐在家中,喝着小酒听着曲儿,心中却满是苦闷。
作者在苦闷之中睡去,醒来时酒已醒,可愁依旧未消。
一个愁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面前是笙歌之景,可作者并未因面前这貌似安逸的景象而快乐,而是更加重了愁闷。
于是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感叹便跟了出来。
这里两个春,“送春”和“春去”的含义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第一个“春”是原意上的春,即春光、春天,而第二个春则是青春大好年华。
在此作者感叹时光的易逝,以及作者对青春时代风流韵事的追忆与惋惜,自然而然地燃起了愁情。
这里就与后文的“往事后期空记省”相照应了。
“临晚镜,伤流景”这句是由杜牧的“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而出,但把“晓”改成了“晚”。
这个晚,指的是天色已晚,衬出一片悲凉;更是指年岁已高,已到了生命的黄昏。
流景之伤,让作者的愁更深了一层。
“往事后期空记省”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来?只能让已如老境的作者黯然神伤。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代: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标签婉约、宋词三百首、伤春译文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
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注释水调:曲调名。
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逝去的光阴。
景,日光。
后期:以后的约会。
记省:记志省识。
记:思念。
省(xǐng):省悟。
并禽:成对的鸟儿。
这里指鸳鸯。
暝:天黑,暮色笼罩。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
弄,摆弄。
落红:落花。
赏析这是北宋词中名篇之一,也是张先享誉之作。
而其所以得名,则由于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
据陈师道《后山诗话》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各家评论,都说张先所创的词中以三句带有“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人们誉之为“张三影”。
这首词下有注云:“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说明词人感到疲怠,百无聊赖,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敢兴趣,这首词写的就是这种心情。
作者未尝不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
但在这首词里,作者却写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
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
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
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这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
只不过冯是在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
这就逼出了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感叹来。
这首词乃是临老伤春之作,但伤春的内容却依然是年轻时风流缱绻之事。
天仙子全文翻译及赏析

天仙子全文翻译及赏析天仙子全文翻译及赏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北宋词人张先的《天仙子》《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赏析这两句的是北宋词人张先的佳作 ,出自《天仙子》因这首词,张先被宋祁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全词是“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上片写送春伤别、低徊往事的心绪。
听歌饮酒欲解愁,愁不可解,而惜春伤别情绪愈益增重,末句点出原委。
“空”字写出襟怀之寥落孤寂。
下片以周围环境和景物予以烘染。
禽鸟成双,而作者却形单影只,孤寂萧索,则隐然暗示出对青春年华情侣燕尔的'往事之追忆。
花月弄影,由反面衬跌;垂帘挑灯,风紧人静,作正面渲染。
收拍绾合惜春伤离,余韵不尽。
“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下字精美,意境高妙,一向传诵人口。
这首词是作者在故乡吴兴度寒食节所作,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于生活情趣;下片末二句写景之工,向为论者所称道。
全词充满着春天的旺盛生机,若非自注写作时间,难以令人相信是一个86岁的老人所作。
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
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
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
分析这两句的时候,可以先将这一句诗分成两部分,云破月来,讲云与月的关联,云散开显出了月,花弄影,花与影相关,花在摇晃,好像在逗弄影子,破、来、弄三字将云、月、花、影四种意象动态的串联起来,表现出一种活力。
在这一句中还隐含着一个意象--风,因为有风,所以云会散开,花会摇摆。
这句词中有两个字用的极妙,“破”“弄”.云实际上没有破,只因月来,感觉仿佛云朵破裂;花也不曾弄影,月光透过云层,影子自然有了变化,实则花不曾动。
张先天仙子

的留恋。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 所以才会对着明镜,
消逝的光景伤心( 临晚镜 伤流景 伤流景” 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 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 瞻望将来,则 作者回首过去 则往事成空 瞻望将来 则后期 无定,流光堪悲 人事就更堪悲了 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 无定 流光堪悲 人事就更堪悲了。“空记 想也无益。 省”,想也无益。 返 回
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 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想借听曲喝酒来 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 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但愁 意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 意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 再回来?向晚临镜自照,值此人生暮年, 再回来?向晚临镜自照,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 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 阻碍,晚风吹起花枝, 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 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 曳。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 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 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明天园 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返 回
【天仙子】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明日落红应满径。
3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作者:张先原文: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跨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府满径。
注释:1、时为嘉禾小悴(cuì):嘉禾,宋时郡名,今浙江嘉兴市。
悴,副官,张先此时在嘉兴做判官。
2、【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音调悲切,唐宋时很流行。
3、流景:流年。
意为似水年华。
景,通“影”。
4、后期:后会的期约。
记省(xǐnɡ):清楚地记得。
5、并禽:成对的鸟儿,此处指鸳鸯。
6、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得句于此,并自建花月亭。
翻译:乐伎弹奏着“水调”的乐曲,我一面喝酒一面品听。
在乐曲声中,我因不胜酒力而昏昏入睡,午睡醒来,酒醒,愁却未醒,依然觉得烦闷满胸。
年年柳送春归去,绝春天去后几时才会回来?傍晚对着镜子,更加感伤年华如流水,留待以后回忆和反省。
来到庭院中四处观望,沙滩上,鸳禽双栖交颈,水池上一片昏暝。
忽来一阵轻风,浮云被吹破,皎洁的明月露出头来。
花枝在微风中摇曳,柯佛在卖弄她的倩影。
回到卧室之中,我放下帘幕,一层又一层,密密地遮住那盏小灯,人们都开始安静休息了,跨却还在吹个不停,明天清晨,一定有许多花瓣被风吹落,铺满院间的小径。
赏析:这是一首临老伤春之作,突出一个“愁”字。
上阕写作者感叹已近暮年,愁闷无聊至极;下阕专写晚景,道出“送春”之意。
这是北宋词中名篇之一,也是张先的享誉之作。
张先的词《天仙子》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张先的词《天仙子》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张先的词《天仙子》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天仙子①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②,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往事后期空记省④。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天仙子:唐教坊曲名。
②《水调》:曲调名。
③流景:流水年华。
④期:期约。
②小倅:副职。
这里指判官。
③天仙子:唐教坊曲名。
来自西域,本名《万斯年》,后用为词牌。
固唐皇甫松有“懊恼天香应有以”句,遂取以为名。
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
④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
⑤后期:瞻望未来。
⑥记:思念。
⑦省(xǐng醒):省悟。
⑧弄:摆弄。
⑨落红:落花。
⑩水调:曲调名。
⑾流景:浙去的光阴。
景,日光。
⑿并禽:成对的鸟儿。
这里指鸳鸯。
《译词》《水调》歌声响起,我把盏饮酒倾听。
醉后午觉醒来,心中忧愁仍旧。
送别春天,春去几时才能回来?当黄昏时照镜,会感伤那流逝的光景,往事和以后的期许,枉然都是浮云。
虽池上昏暮,沙岸却有鸳鸯并栖。
月光破云而出,花影摇曳不停。
有重重帘幕低垂,密密遮住了房间的灯影。
风儿飘忽不定,我心才开始平静。
想必到明日,看那飘落的红花,铺满花间的路径。
【译文】手持酒杯细听那《水调》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
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径。
【评点】此篇为暮春伤怀之作,是张先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词中描写词人醉酒销愁,为春光流逝、往事成空、后会无期而感伤。
上片主要写词人的思想活动,颇具平淡之趣。
前两句写词人原本想借听调喝酒排遣心中的愁闷,但结果却是“醉醒来愁未醒”,醉意虽然消除了,但心中的愁却没有减去一分。
张先最有名的一首诗

张先最有名的一首诗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千秋岁·数声鶗鴂(宋)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宋)张先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宋)张先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
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青门引·春思(宋)张先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宋)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江南柳·隋堤远(宋)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题西溪无相院(宋)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宋)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
张先《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2。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3。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4。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1.嘉禾:宋时秀州的别称,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作者于仁宗庆历元年(1014)任秀州通判。
病:这里指酒醉如病。
2.水调:曲调名。
叶廷圭《海录碎事》:“隋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
”唐代极流行。
杜牧《扬州三首》:“谁家唱水调?”持:拿、握。
3.流景:逝去的光阴。
景:日光。
记省(xing):清楚地记得。
4.并禽:成对的禽鸟。
暝:暮色苍茫。
花弄影:指月光下花影摇曳。
【译】手持酒杯,边饮边听,水调歌头,传来几声。
午醉酣梦醒来,愁绪依然似梦。
唉!我送春行情万种,春儿却不似我多情,——几时踏归程?面对镜中的面容,感伤流逝的光景,往事历历,空留在他那记忆的心灵。
沙上的禽鸟双飞双栖,难分雌雄,飘逸的云朵在碧空的清澄为月儿造型,风吹花动,花儿摇首弄姿,起舞清影。
帘幕密密能遮灯,灯影微动、帘波重重。
此时的风儿不定,人儿不静。
明天的落花应飘落满径。
【赏析】张先以写影称名于世,有“张三影”之谓。
“‘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此外,还有“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浮云断处见山影”等。
其中又以此首之“云破月来花弄影”为著,以至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之称,与宋祁之“‘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并闻于世。
王国维亦将宋祁此二句并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人间词话》)春本不解“闹”,而花何曾如人般“弄”,将人之主体情感外射于自然外物,遂使万物均有人气,这种通感拟人的手法,正是境界顿出的妙诀。
通感,即联觉,是感觉的挪移。
张先《天仙子》原文和翻译译文

张先《天仙子》原文和翻译译文1、张先《天仙子》原文和翻译译文张先《天仙子》原文和翻译原文:《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水调》歌曲一声声,不禁端起酒杯仔细倾听,午间醉后醒来可愁闷却未醒。
送别春天,春天要去多少时日才能返回?夜里照一照明镜,感伤流失了光景,旧日的事待到以后,只是徒劳的记省。
沙滩上并立一双飞鸟,池塘上呈现苍暝,浮云撕破,月儿探出头来,花儿舞弄自己荫影。
重重叠叠的帘幕密密遮住青灯,随着风儿摇曳不定,人们正入睡乡万籁寂静,明日的落花定将铺满路径。
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
3、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王充《论衡》原文: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张先天仙子全词翻译及赏析

张先天仙子全词翻译及赏析导读: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 夜已深沉,人声才刚刚寂静下来,风却依然不停地吹袭着。
明天,被风吹落的红花一定又是布满了整个路径。
[出自] 北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水调:曲调名。
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嘉禾:秀州别,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倅:副职。
此处指判官。
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流景:流逝的年华。
记省:清楚地记得。
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译文1: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
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
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
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
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
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译文2:欣赏《水调》的歌声,高举着酒杯倾听,从中午的醉意中醒来,可是愁闷的心情还未醒。
春天呵,我送你归去,你什么时候再次回归?傍晚我面对着铜镜,感伤那流逝的光景,过去的往事与后会的约期,都是白白地篆刻在心中。
沙滩上栖息的鸟儿成双对,池塘上降临的暮色农农,谁把云层剪破露出明月——花儿在夜风中舞动美丽身影。
竹帘帷幕一重又一重,严密地遮掩着闪闪的灯光,风儿风向不定,人儿刚刚安宁,到明日看那凋落的红花,应铺满了路径。
赏析:此词细细品来,居然有种深沉的愁绪隐在其中,通过资料,加上我们的想像可以知道,那时的张子野正在嘉禾任通判一职,且生病,闲居在家,别人正在宴会上饮酒欢歌,而他却在水边亭上临风把酒,或许他听到的是酒宴上飘过来的《水调歌头》,一时不知是醉是醒。
于是他借这首词明写的是伤春叹时之情,实乃词人寄情于景,慨叹自己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意,颇有韵致。
张先的诗词《天仙子

【导语】《天仙⼦•⽔调数声持酒听》是宋代⽂学家张先的代表词作。
下⾯就和⼀起来详细了解下张先的这⾸诗词,欢迎阅读! 《天仙⼦•⽔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初静,明⽇落红应满径。
【赏析】 这是⼀⾸伤春嗟⽼之作。
作者持酒听⼈唱《⽔调歌》,本想排解闲愁,谁知那哀切的歌声不仅没有遣愁,反⽽使词⼈更加烦闷。
饮了⼏杯闷酒便昏昏睡去,醒后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
作者禁不住感叹:“送春春去⼏时回?”春天归去,⾃然是明年回来,这是⼈⼈都知的⾃然规律,词⼈偏偏问道,你⼏时回来,其中包含了多少留恋与不舍之情。
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意思不尽相同:上⼀个“送春”指季节变换,⽽下⼀个“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的追忆和惋惜。
这种感情只有临⽼的⼈,才会表现得愈加强烈。
“临晚镜,伤流景”两句,反⽤杜牧“⾃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诗句,以“晚”易“晓”,这个“晚”既是天⾊之晚,也隐指年岁已晚。
这两句是词⼈对⾃⼰精神状态的真实描述,表现出⼀种⽆可奈何的伤感。
词⼈临晚对镜,蓦然发现镜中的⾃⼰已经⽩发苍苍,憔悴不堪。
“伤流景”之“流景”指逝去的光阴,也可理解为暮春之景⾊,词⼈上句刚刚抒发了暮春的伤春之情,再看到镜中⽩发苍苍的⾃⼰,很容易有美⼈迟暮之感。
接着,词⼈由时光易逝,想到⼈事之⽆凭,流光堪悲,⼈事亦堪悲,不禁惆怅满怀。
“往事后期空记省”之“后期”,有两层意思。
⼀是说往事悠悠,已成过往;⼆是指失去了机会或错过了机缘,有⾃悔之意。
这件“往事”,难以遗忘,难以开解,这也是词⼈产⽣愁绪的原因之⼀。
⼀个“空”把词⼈的这种苦闷和彷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句把词⼈⾃怨⾃艾、⾃⽢孤寂的⼼情写得格外惆怅动⼈,含⽽不露,⼗分蕴藉。
扩展阅读:张先的⽣平简介 张先之⽗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
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张先)

“送春春去几时回”, 表面上是问自 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 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 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
第一个:季节,大好春光。 第二个:易逝的年华,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
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 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又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 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 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 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 红应满径”。
著有《安陆集》 (又名《张子野词》)。
绰号来历
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
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说:“有 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 曰:‘何不日之为张三影?’客不晓。 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 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 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天 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 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 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作者简介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 江湖州)人。以尝知安陆, 故人称张安陆。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 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 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 言工巧。
“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 达的情感。
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 还可以看到“花弄影”,大风 之后,明天所见到的,惟有 “落红满径”,表达伤春之情。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
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 寂寞的处境。
上片:重抒情
下片:重写景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 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
天仙子-张先字子野-北宋

艺术特色
一、移情于景
如“沙上并禽池上暝”,是所见之 景,并禽,成对的鸟,在沙上并立, 池上睡觉,用鸟雀的成双对比自己的 孤单。
一、感情径直激动,有一种郁结于胸的 自伤和怅惘之情 二、炼字。影子传神,作者善于通过影 字来开拓美学境界。 三、动静结合。
天
仙 子
张先
张先(990-1078), 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 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 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 知县,因此人称“张安 陆”。天圣八年进士,官 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 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 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 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 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 字,世称张三影。
接着他的思绪与作为就是“临晚镜, 伤流景”,对着傍晚的镜子,也可以 说对着人生晚年的镜子,悲伤着流逝 的景致,感到“往事后期空记省”。 往事成空,后期无定,后事迷茫,所 以是“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
按照时间的顺序,下片写晚景。“沙上并禽 池上暝”,是所见之景,并禽,成对的鸟,在沙 上并立,池上睡觉,用鸟雀的成双对比自己的孤 单,第二个景是“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是张先 为人称道的名句,好在什么地方呢?正如清人刘 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 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艺概·诗 概》)以影写花,尽得花之风流体态。此句之妙, 还不仅在“影”字,动词运用亦得神髓。王国维 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 话》)“弄”字借景物以传情思。使朦胧花影传 达出朦胧的情思,暗示出此叹老嗟卑伤春之人沉 重的人生之感,生命之悲。”
下面点明:“送春春去几时回”, 是送春之愁,春去几时回?问得没有 道理,诗词中有这种无理而妙的写法, 而这儿还不仅如此,而是有他的苦衷, 这不是年轻人的送春,而是老年人的 送春,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与留恋,又 有来日无多的感慨,这样,春就不仅 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而且是指人生的 青春年华的逝去了,这样来问,就有 他的道理了。
张先天仙子张先天仙子

张先天仙子-张先天仙子2016年8月18日 - 张先《天仙子》课件天仙子张先天仙子_张先【精品】飞天仙子课件md 【精品】天仙子张先张明生【精品】天仙子张先【精品】张先天仙子【精品】...August 18, 2016-”zhang” henbane courseware henbane henbane _ zhang zhang flying fairy courseware md henbane henbane zhang zhang zhang ming born zhang congenital fairy ...wang deng klippe this poem2016年3月29日 - 图书婉约词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 (柳外轻雷池上雨)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剪牡丹(野绿连空)千秋岁(数声■■)更漏子(锦筵红)晏殊浣溪沙(玉碗...March 29, 2016-introduction of subtle word library, book reviews, forums and the recommended... (willow light outside theperimeter rain on) a congenital fairy (“there were a number of” holding the water to make the wine sounds) cut peony (wild green even empty) chiaki years (there were a number of ■ ■) more funnel (kam and feasts of the red) yan shu huan xisha (bowl...a congenital famous fairy张先天仙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青门引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张先【天仙子】赏析

这首词有两个艺术特点: 这首词有两个艺术特点: 第一是感情激切。 第一是感情激切。
有一种郁结于胸的自伤和怅惘之情, 不吐不快。
第二是“ 第二是“影”字传神。 字传神。
词人善于抓住“影”字来开拓美学境 界。
张先对“影”字情有独钟。据记 载,当时人们送张先一个美称: “张三中”,谓能道得心中事、 眼中景、意中人也”。 他自己却说:“何不曰:‘张三 影’,‘云破月来花弄影’、 ‘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 影’,吾得意句也。”
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 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 好的 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 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能不引起词人的思 考吗? 考吗?
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 其中的“ 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中的“风”字 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 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 因为“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 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 散浮云, 才得以重现;因为“ 残花月下始弄“ 因为“ 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 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 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 反用杜牧诗句: 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 主要在于写实。 “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 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 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 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 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 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 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 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 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 用一个“ 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 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 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天仙子词十首

天仙子词十首1.《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朝·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2.《水仙子·次韵》元朝·张可久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
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3.《水仙子·田家》元朝·贯云石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
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半日清闲。
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直吃的老瓦盆干。
4.《双调·水仙子·夜雨》元朝·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5.《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元朝·宋方壶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6.《水仙子·相思》元朝·刘庭信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
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
7.《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元朝·刘庭信虾须帘控紫铜钩,凤髓茶闲碧玉瓯,龙涎香冷泥金兽。
绕雕栏倚画楼,怕春归绿惨红愁。
雾濛濛丁香枝上,云淡淡桃花洞口,雨丝丝梅子墙头。
8.《水仙子·重观瀑布》元朝·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9.《水仙子·幽居》元朝·任昱小堂不闭野云封,隔水时间涧大舂、比邻分得山田种。
宦情薄归兴浓。
想从前错怨天公:食禄黄虀瓮,忘忧绿酒钟;未必全穷。
10.《水仙子·咏竹》元朝·马谦斋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曲】:天仙子?送春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水调》:曲调名。
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②流景:流逝的年华。
③记省(xīng):清楚记得。
【翻译】:手持酒杯细听那《水调》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
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径。
【赏析】:此篇为暮春伤怀之作,是张先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词中描写词人醉酒销愁,为春光流逝、往事成空、后会无期而感伤。
此词上阕写春愁无限及人生遗憾,五句话写五件伤怨的情事:《水调》歌怨声哀切,醉醒愁未醒,送春归去不知何时能回;临镜而伤年光飞逝,回忆往事历历,只有空怀旧梦;下阕通过“并禽”写自己孤独,月弄花影烘托出人生之无奈;以“落红应满径”暗喻作者情绪的低落。
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调子沉郁伤感,情蕴景中,用语精准,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上片主要写词人的思想活动,颇具平淡之趣。
前两句写词人原本想借听调喝酒排遣心中的愁闷,但结果却是“醉醒来愁未醒”,醉意虽然消除了,但心中的愁却没有减去一分。
这两句与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有些相似,都是写欢乐过后容易生出无尽的哀情。
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冯词所写的是酒尽人散之后确实产生的萧索情怀,而本词中,词人想到酒尽人散后可能产生的哀愁,便根本没去参加宴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仙子
张先
【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词。
2、理解本词先抒情后写景的结构。
3、重点赏析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手法及意境。
4、了解作者伤春即自伤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
著有《张子野词》。
二、短序的作用:
小序交待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当时的身份,同时也交待了作者借病闲居,不想入府。
这两点说明当时已经五十二岁的张先因性格孤傲,仕途失意,只做了个掌管文书的小吏。
他年老位卑,他叹卑嗟老。
这一短序,可以成为解读此词的一把钥匙。
三、译文:
饮着美酒听着《水调曲》。
午间喝醉后已经醒来,可心中的愁苦却不曾排遣。
送走了春天,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晚上对镜自照。
惋惜青春年少、似水流年。
往日相约,白白记得很清楚,后来却如同云烟。
沙滩上双宿的鸳鸯鸟已栖息。
风吹走了流云,月光下花儿孤影自怜。
一层层的帘幕密密的遮住了灯光,风儿在依旧吹。
人声却渐渐地安静下来。
明天的小路上一定是落满了花瓣。
四、赏析词文:
1.结合词序内容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
由词序可知,一是位卑(时为嘉禾小吏),二是老病(病眠)。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位卑老病的感叹。
2.这首词所写内容时间跨度。
从中午到夜晚。
3.开头即写持酒听歌,歌是《水调》,传为隋炀帝所作,其音悲伤。
这样,他所持酒听歌就不是高兴的事,而是悲哀的事。
接下来继续写这种愁,“午醉醒来愁未醒”,酒醉了,睡觉了,而睡醒后愁还未醒,可见起其愁的深长。
那么,是什么样的愁,如此深长呢?(是送春之愁)
4.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春去几时回?问得没有道理,诗词中有这种无理而妙的写法,这儿还不仅如此,而是有他的苦衷,这不是年轻人的送春,而是老年人的送春,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与留恋,又有来日无多的感慨,这样,春就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而且是指人生的青春年华的逝去了。
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
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
“送春春去几时回”, 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
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
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
“空记省”,想也无益。
后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
杜牧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
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感到“往事后期空记省”。
往事成空,后期无定,后事迷茫,所以是“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
【上片小结】
此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
词人把酒听歌,所听之歌为水调歌。
此歌是隋汤帝凿汴河时所制,其声韵悲切。
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
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
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不复返了。
“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
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5.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
也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6.“沙上并禽池上暝”为什么要写“并禽”?
并禽,是所见之景。
成对的鸟,在沙上并立,池上睡觉,用鸟雀的成双反衬自己的孤单。
“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
7.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大家赏析“弄”字的妙处。
形象生动优美,有画面感。
“云、月、花、影”四个意象集于一句之内,再用“破、来、弄”三个动词连接,动静结合。
用拟人手法,使“云、月、花、影”有生命感。
这种动景也恰好反衬了周围环境的寂静。
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8.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
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内的。
“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
9.“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达的情感。
好景无常,刚才还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园中的小路上了。
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又有自嗟迟暮的愁绪。
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10.【下片小结】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
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
“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
“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
五、讨论探究:这首词的“词心”是“春恨”,结合词作的语句来分析“春恨”的具体内涵。
上阕“送春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
所以才会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
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
下阕“沙上并禽池上暝”和“明日落红应满径”两句,烘托了词人伤春的自伤之情。
“沙上并禽”,反衬出词人孤单寂寞的自伤情怀。
“落红”、“满径”,流露出词人的伤春之情。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完成导学案。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