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及其鉴别诊断
5、周期性发热常见疾病:布氏杆菌病、 疟疾、脂膜炎、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等。
6、发热伴腹痛的常见疾病:急性腹膜炎、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肝脓肿、急性阑尾 炎、肠炎等。
7、伴有发热的耳、鼻、喉疾病:急性扁 桃腺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喉炎、腮腺炎 等。
一、发热的定义:
正常温度:口腔:36.3-37.2℃
直肠:约高0.3-0.5℃
腋下:约低0.2-0.4℃
发热是指机体对致热因子的反应所造成的机体内 部体温的增高。
腋 下 超 过 37℃ , 口 腔 超 过 37.3℃, 直 肠 内 超 过 37.6℃.一昼夜波动在1℃以上。
二、热型:
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热型,鉴别诊断有意义。
4、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以上,伴 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经 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是为间歇热,见于疟疾,也见于化脓性局灶 性感染。
5、波状热: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 发,呈波浪式起伏可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 淋巴瘤等。
出血性皮疹
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败血症、流脑、流行性出 血热、重症肝炎
血液病 :白血病、淋巴肉瘤、
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病
皮肤及软组织的化脓病灶:提示发热原因, 败血症的来源
药 物 性 皮 炎 : 发 生 于 及 药 后 5~20 天 , 一 般 6~10天为多。
皮肤出现黄疸:肝胆疾病、溶血、中毒性肝 病。
发热及其鉴别诊断
一、发热的定义 二、热型 三、发热的临床分组
(一)急性发热 (二)急性发疹性发热 (三)伴有肺部病征的急性发热 (四) 周期性发热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及超高热。
高热指体温超过39.1℃。
一、诊断(一)病史询问要点详细询问病史,要注意:1. 诱因: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痈史;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1个月内有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
皮肤外伤及疖痈是诊断败血症的线索。
有传染病疫区逗留史,考虑急性传染病;腹部手术后发热应考虑腹腔、盆腔感染如膈下脓肿、肠间隙脓肿、空腔脏器瘘等。
2. 发病季节:冬春季节发病,多见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夏秋季节发病,多见于乙型脑炎、疟疾、伤寒、痢疾、中暑。
3. 热型:(1)稽留热: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2)间歇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
(3)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渗出性脑膜炎、化脓性炎症等。
(4)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鼠疫热等。
(5)波状热: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腹膜炎等。
(6)不规则发热:见于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
(7)消耗热:见于脓毒血症、败血症等。
(8)双峰热: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4. 体温升降方式: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用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
5. 伴随症状(1)发热伴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鹦鹉热、天花、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伴咽痛,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伴咳嗽、咳痰,见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
(3)伴胸痛者,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梗死、肺脓肿等。
(4)伴腹痛、恶心、呕吐者,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等。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多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
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4.临床诊疗时需监测体温,完善血、小便、大便三大常规检查,血生化、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免疫学、风湿三项、狼疮细胞、骨髓穿刺等。
二、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1.外感发热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
发热的程度(体温)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2.内伤发热,病因为内伤因素,虚证居多;发热特点为起病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临床表现为以低热为主,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发热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
发热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1、发热是指体温高于多少度? [单选题]37°C(正确答案)37.5°C38°C38.5°C2、最常见的导致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癌症感染(正确答案)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3、下列哪项不是发热的常见症状? [单选题]寒战出汗咳嗽(正确答案)皮疹4、哪种类型的发热通常表现为稽留热? [单选题]风湿热伤寒(正确答案)结核疟疾5、发热时,哪种检查方法常用于确定感染源? [单选题] 血常规(正确答案)尿常规粪常规脑脊液检查6、发热伴有明显寒战,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题]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正确答案)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7、发热伴有皮疹,应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单选题]麻疹(正确答案)流感肺炎风湿热8、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发热特点? [单选题] 高热持续性波浪热无规律性(正确答案)9、关于非感染性发热,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 通常由药物引起体温通常不会超过38°C(正确答案)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中枢性发热10、发热伴有关节疼痛,应首先排除哪种疾病? [单选题] 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折(正确答案)流感11、发热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题] 支气管炎肺炎(正确答案)胸膜炎上呼吸道感染12、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热不是主要症状?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脑膜炎急性心肌梗死(正确答案)胆囊炎13、长期低热伴有夜间盗汗,应考虑哪种疾病? [单选题] 结核(正确答案)疟疾风湿热伤寒14、发热伴有肝脾肿大,应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单选题] 急性肝炎(正确答案)急性肾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15、哪种类型的发热常见于恶性肿瘤? [单选题]稽留热间歇热驰张热不规则热(正确答案)16、发热伴有意识障碍,应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单选题]流感肺炎脑膜炎(正确答案)风湿性关节炎17、下列哪项不是发热鉴别诊断的常用方法? [单选题]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评估(正确答案)18、发热伴有腰痛和尿频尿急,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题] 肾结石肾盂肾炎(正确答案)膀胱炎前列腺炎19、关于发热的鉴别诊断,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 发热伴寒战常见于细菌感染发热伴皮疹可能是病毒感染长期低热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热常见于所有感染性疾病(正确答案)20、发热伴有咳嗽和胸痛,应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单选题] 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正确答案)肺结核。
最新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PPT
调定点学说
发热的机理
•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原(pyrogene)作 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外源性致热原:LPS、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 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尿酸结晶等
内生致热原(EP):IL-1、IL-6、IF、TNF等
发热的机理
分析举例
反复出现一过性畏寒、 寒战,继之高热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菌血症
询问、寻找“定位”线索
局部感染灶
如牙龈红肿、溢脓、皮肤疖肿;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改变及罗音、腹部压痛等
病例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重肝患者,每日午后 高热,伴菌血症表现, 血像明显升高
有局灶感染
未发现病灶
两次 B 超检查 腹腔感染可能性大
(一)起病姿态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 伤寒、结核等除外
•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 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 病,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
★ 不能以发病的急缓作为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二)热 型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热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发热的机理
密集的温觉感受器
散热反应
前部 下 丘 脑
刺激
少数冷觉感受器
产热反应
后部
神经“情报”整合处理的部 位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热定义、病因及相关辅助检查)
功能性发热
•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多为 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他表现
– 原发性低热 – 感染治愈后低热 – 夏季低热 – 生理性低热
临床过程及特点
• 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 苍白、畏寒或寒战等
–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到39-40℃,伴寒战, 小儿易发生热性惊厥
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发热的病因
•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按照有无病 原体侵入人体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
• 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 虫等
• 各种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均可引起相应的疾 病,不论急性、慢性、局灶性还是全身性 均可引起发热
• 心脏扩大或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提示风湿 热
• 有心瓣膜病,病程中杂音性质改变:感染 性心内膜炎
肺部检查
• 一侧肺局限性叩浊、语颤增强、湿罗音提 示大叶性肺炎
• 下胸部或背部固定湿罗音提示支气管扩张 伴继发感染
• 一侧肺下部叩浊、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提示 胸腔积液;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 气管向健侧移位
• 多发性肌肉显著疼痛见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
神经系统检查
• 发热伴意识障碍或脑膜刺激征见于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其他 肿瘤
• 有许多全身感染性疾病、内分泌代谢障碍、 结蹄组织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也有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应注意鉴别
发热患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可补充病史及体检 的不足
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黏膜检查
✓软腭、腋下条索状或抓痕样出血点见于流行性 出血热,耳廓、掌指关节等处结界为痛风石, 见于痛风患者;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紫癜见 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恶性组织细 胞瘤;大片瘀斑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发热的鉴别诊断
发热的鉴别诊断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它也可能是疾病的一种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热的情况,而正确判断发热的原因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发热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发热。
一、基本检查1. 体温测量:检查发热的第一步是测量体温。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窝或直肠等部位测量。
正常体温的范围在36.5°C至37.5°C之间。
如果体温超过37.5°C,就被认为是发热。
2. 病史询问: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发热的起始时间、症状的表现、伴随的其他症状等。
这有助于初步了解发热病人的病情。
二、鉴别发热的病因1. 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发热原因是感染。
感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温曲线、血常规和临床表现等,可以初步判断感染是否为发热的原因,但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和病毒学检验是必要的。
2.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发热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导致体温升高。
诊断这类疾病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一系列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3. 药物反应:一些药物可能引起发热,如抗生素、抗癌药等。
当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后出现发热时,需要考虑药物反应的可能性。
4. 肿瘤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也可以引起发热,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当患者有体重下降、全身不适等症状时,需要排除是否存在肿瘤性疾病。
5.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鼠标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热,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三、其他辅助检查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
在发热病人中,血象常常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和分类左移。
这提示机体正在进行炎症反应。
2. C-反应蛋白检测:C-反应蛋白是一种常用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它在感染和炎症反应中明显增高。
发热的鉴别诊断
发热的鉴别诊断
1. 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持续高热可能暗示有严重感染或炎症,而轻微的发热可能与常见的感冒等轻微感染相关。
2. 其他伴随症状: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疼痛、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病因。
3. 医学史和既往疾病:了解患者的医学史和既往疾病情况,包括手术史、慢性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这些信息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4. 年龄和性别:某些年龄段和性别在特定疾病的发病率上有一定差异,对于发热的鉴别诊断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5.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可以帮助检测出一些发热相关的体征,如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在实际鉴别诊断中,以上的几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结合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原因。
值得提醒的是,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为一般性参考,具体的鉴
别诊断需要由专业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指导。
请注意,根据互联网性质,此回答中引用的任何内容都应谨慎
核查并验证其真实性。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90% 3.86% 2.42% 5.31% 2.42% 0.40% 0.40% 5.03% 5.03 0.97% 1.93% 3.38% 0.45% 0.48%
真菌感染
3
1.45% 1.45%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由于组织坏死、组织蛋白分 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 所致的无菌性炎症而导致 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 (absorption)。 absorption)。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
心力衰竭 心输出量 尿量 皮肤散热 水肿组织隔热
发热
李庆兴等[1]对706例发热病人进行了分析,其中非感染性疾病107例,占15.78% 706例发热病人进行了分析,其中非感染性疾病107例,占15.78% 非感染性疾病 1.免疫血管性疾病 1.免疫血管性疾病 47(43.93% 47(43.93%) 4.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1.87% 2(1.87%) 系统性红斑狼疮 10 (9.35%) (9.35% 内分泌系统疾病 2(1.87% 2(1.87%) 风湿热 4(3.74% 4(3.74%) 甲亢等 2(1.87% 2(1.87%) 类风湿性关节炎 6(5.61%) 5. 其他 其他免疫结缔组织疾病 15(14.02%) 功能性低热 10(9.35%) 结节性多动脉炎 1 (0.93%) 药物热及输液反应 2(1.87%) 过敏性皮炎 2(1.87%) 中暑 成人still病 成人still病 6(5.61%) 吸收热等 5(4.67%) 白塞病 1(0.93%) 脂膜炎 1(0.93%) 脱髓鞘病变等 1(0.93%) 2.肿瘤性疾病 2.肿瘤性疾病 12(11.21%) 肺癌、肠癌、肝癌及恶性 肿瘤广泛转移等 3. 血液系统疾病 29(27.1%) 恶性淋巴瘤 13(12.15%) 恶性组织细胞病 9(8.41%) 白血病 4(3.7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0.93%)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徐晓玲)
实验室检查
1、全血计数、分类计数 (1)白细胞增多在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显著,极度升高见于白血病与类白血
病反应;大多数病毒感染和某些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 等)、某些原虫感染(疟疾)降低。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与中毒性变化 • 核左移见于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骨髓功能受抑制,白细胞总数减少,并 有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左移(变质性左移),见于流感、伤寒、副 伤寒、布鲁菌病;白细胞总数增多,并有各阶段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增 多的左移(再生性左移),见于细菌感染、白喉、钩端螺旋体病、乙脑 等。 • 中毒性颗粒见于严重细菌性感染,也可见于中毒和恶性肿瘤。
(3)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见于急性寄生虫感染、过敏性肺 炎等。轻度升高见于猩红热、霍奇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药 热等。减少或消失是诊断伤寒的有力支持点。
(4)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性增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 日咳、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等;相对性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 (如急性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 副伤寒、恶性网状细胞病。
虫病。
急性发热的检查与诊断
需特别注意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急缓和轻重程度及伴随症状 急性起病、病情重提示重症感染 伴随症状提示主要受累器官 2、热型:特殊的热型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如稽留热见于大叶性肺炎、
伤寒、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间歇热是疟疾的特点。 3、寒战:以细菌性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罕见于结核病、伤寒、副
常见感染性疾病
• 病毒感染:流感、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性肝 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风疹、流 行性腮腺炎、水痘、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全身性巨 细胞性包涵体病。
• 细菌感染:扁桃体炎、呼吸系统感染、尿路感染、血流 感染、伤寒或副伤寒等。
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和处理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普通感冒: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或轻度增高,伴 或不伴血小板减少 。
普通感冒:影像学检查
大部分病人无异常胸部影像学得表现。少 数继发细菌感染者出现肺病部浸润
对证治疗为主,主要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利
巴韦林等可试用 。
细菌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肺炎:影像学检查
典型得细菌性肺炎表现为叶或段得实变或 大片渗出性阴影,可以伴有胸腔积液。吸 入性肺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出现空 洞。
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青霉素、头孢霉素、 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新氟喹诺酮类。
其她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学特征(1)
包括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等。
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1)
肺炎衣原体肺炎症状可轻可重,初起为上 呼吸 道感染得症状如咽痛、声嘶、流涕 和与此相应和咽炎、喉炎及鼻窦炎,其中 以咽痛最为常见,1~4周后出现肺炎,表现 为发热和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体检可发 现干湿罗音。
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2)
病程较长,可出现持续得咳嗽和不适,有些 病人可出现喘鸣和诱发哮喘,病程甚至长 达几月。一般来说老年人病情较重,可同 时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
禽流感: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2、0~18、3×109/升,淋巴 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部分患者ALT 升高 。
禽流感:影像学检查
半数患者胸部X线摄像显示单侧或双侧肺 炎,少数伴胸腔积液。
对症治疗和抗流感病毒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
多发生在集体居住得工棚及野营账篷中。 国内疫区有河湖低洼地、林间湿地和水网 稻田等处,以前者为最多。
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2)
发热的鉴别诊断
发热的鉴别诊断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它常常伴随着其他不适症状。
然而,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发热病例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发热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1. 详细询问病史病史采集是确定发热原因的重要步骤。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疾病发病时间、发热特点、伴随症状、病程等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
常见的感染疾病有肺炎、扁桃体炎、腹腔感染等,此外还应关注有无接触传染源的可能。
2. 仔细检查体格体格检查应着重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状况等方面。
体温持续性增高可能提示慢性感染,而体温波动性增高则可能与药物热、周期热等因素有关。
此外,皮肤状况的异常也可能为某些特定疾病的信号。
二、常见的发热相关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URTI)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和鼻塞。
这类病毒感染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发热持续一周以上时需要仔细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 大肠杆菌感染(UTI)大肠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病症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等。
对于存在发热的尿路感染病例,需进一步鉴别是否存在肾周围炎等严重并发症。
3. 肺炎肺炎是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
除了标准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和胸闷等,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往往表现得不典型,因此需要进一步仔细鉴别确诊。
4.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细菌感染疾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
对于长期发热伴有咳嗽、盗汗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以排除结核病可能。
5.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发热可能是疾病活动性的表现,因此需要区分与感染引起的发热。
三、辅助检查与确诊1. 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是评估发热病例的基础检查,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中性粒细胞比值等指标了解感染程度。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4、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长程发热伴感染中毒症状,心脏可闻及2-3 级以上杂音, 贫血、皮肤粘膜可见出血点(Roth 点),手掌及指掌面Osler结节, 可出现心、肺、 肾脏、胃肠道栓塞的表现,脾肿大。外周血WBC 升高,N升高,血培养阳性等。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 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寄生 虫性脑膜炎等。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内容提要
一、发热的定义、机制、类型 二、发热查因的概念、病因、特点 三、发热查因的诊断思路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处于高温环境中
发热的机理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 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机体 克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 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
3.厌氧菌 Anaerobe
• 1)多为复数菌感染 • 2)10~40%患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 3)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和迁徙性脓肿
4.真菌 Fungus
• 1). 近年来发生率增高 • 2). 患者常有免疫受损 • 3). 一般为重叠感染且常为基础疾病掩盖 • 4). 部分患者尸检才确诊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局灶感染
淋巴结受累 •有些病例肿大的淋巴结甚至可以一过性自行缩小,
易误诊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发热的高低不一定呈正比 •病理诊断困难:淋巴瘤,淋巴结核,组织坏死性淋 巴结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及超高热。
高热指体温超过39.1℃、ﻫ一、诊断ﻫ(一)病史询问要点详细询问病史,要注意:1、诱因: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痈史;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1个月内有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
皮肤外伤及疖痈就是诊断败血症得线索。
有传染病疫区逗留史,考虑急性传染病;腹部手术后发热应考虑腹腔、盆腔感染如膈下脓肿、肠间隙脓肿、空腔脏器瘘等。
ﻫ 2. 发病季节:冬春季节发病,多见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夏秋季节发病,多见于乙型脑炎、疟疾、伤寒、痢疾、中暑、3、热型: ﻫ(1)稽留热: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2)间歇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
ﻫ(3)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渗出性脑膜炎、化脓性炎症等。
(4)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鼠疫热等。
ﻫ(5)波状热: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腹膜炎等。
ﻫ(6)不规则发热:见于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7)消耗热:见于脓毒血症、败血症等、(8)双峰热: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4。
体温升降方式: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用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
5、伴随症状(1)发热伴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鹦鹉热、天花、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ﻫ(2)伴咽痛,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伴咳嗽、咳痰,见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
ﻫ(3)伴胸痛者,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梗死、肺脓肿等。
ﻫ(4)伴腹痛、恶心、呕吐者,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等。
(5)伴头痛者,见于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ﻫ(6)伴肌肉痛者见于肌炎、皮肌炎、旋毛虫病、军团病、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等、(7)全身关节痛,见于结缔组织病、痛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ﻫ(8)伴神经障碍者,见于脑炎、脑膜炎、感染中毒性脑病、脑出血、中暑、颞动脉炎、红斑狼疮脑病等。
(9)发热伴明显中毒症状见于严重感染,尤其就是败血症、(10)就是否伴有皮疹及出疹时间:发热1日出现皮疹见于水痘;2日出现皮疹,见于猩红热;3日出现皮疹,见于天花;4日出现皮疹,见于麻疹;5日出现皮疹见于斑疹伤寒;6日出现皮疹见于伤寒、ﻫ(二)、体格检查ﻫ应做全面得体格检查,但应注意:1、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黏膜检查,注意全身营养状况。
恶病质提示重症结核、恶性肿瘤、注意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斑疹见于丹毒、斑疹伤寒;面部蝶形红斑、指端及甲周红斑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形红斑见于风湿热;丘疹与斑丘疹见于猩红热、药物热;玫瑰疹见于伤寒与副伤寒。
睑结膜及皮肤少许淤点,指端、足趾、大小鱼际肌有压痛得osler小结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软腭、腋下有条索状或抓痕样出血点,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皮肤散在淤点、淤斑、紫癜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恶性结缔组织病。
大片淤斑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皮肤疖肿者要考虑败血症与脓毒血症、2. 注意全身淋巴结有无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质软,有压痛,考虑相应引流区域有炎症。
局部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可能为癌肿转移或淋巴瘤。
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ﻫ3、头颈部检查: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出血热、斑疹伤寒;扁桃体肿大,其上附有黄白色渗出物,考虑化脓性扁桃体炎;外耳道流出脓性分泌物为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红肿压痛为乳突炎;颈项强直见于脑膜炎、脑膜脑炎;甲状腺肿大伴突眼伴高热见于甲亢危象。
ﻫ4. 心脏情况:心脏扩大,新出现收缩期杂音提示风湿热。
原有心脏瓣膜病,杂音性质发生改变,要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5。
肺部检查:一侧肺局限性浊音,语颤增强,有湿罗音,提示大叶性肺炎;下胸部或背部固定或反复出现湿罗音,见于支气管扩张伴继发性感染,;一侧肺下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语颤减低,提示胸腔积液、6。
腹部检查:胆囊点压痛,Murphy征阳性伴皮肤、巩膜黄染,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发热、中上腹明显压痛,肋腹部皮肤灰紫色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Gullen征),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右下腹或全腹压痛,有时伴腹块,腹壁或会阴部有瘘管,全身营养差,考虑克罗恩病(Crohn病)、肝肿大,质硬,表面有结节或巨块,提示肝癌发热。
肝脾同时肿大,可见于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季肋点压痛,肾区叩击痛,提示上尿路感染、ﻫ7。
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杵状指伴发热,见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感染性心内膜炎、关节红肿压痛见于风湿热、红斑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克氏征或布氏征阳性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ﻫ(三)、实验室检查ﻫ因发热得病因很多,应根据病因做针对性检查,但应作下列常规检查: ﻫ1.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中性粒细胞增加伴发热,常见于细菌感染、大出血、组织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急性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播散性结核、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见于药物热、血清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
高热伴贫血见于急性溶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
ﻫ2。
寒战高热时应作血培养,血涂片检查。
血涂片检查:对诊断疟疾、回归热、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钩端螺旋体病等很有帮助、ﻫ3、高热超过1周,应作肥达反应及外斐反应、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4。
怀疑呼吸系统疾病,应做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检查,做痰培养,痰涂片检查。
5。
怀疑肝脏疾病,应做肝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
6。
有出血倾向,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等。
7.怀疑泌尿系统感染,应做尿培养。
8、有关节痛者,应做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及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血沉、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9。
高热原因未明,用抗生素无效者,有必要做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
蛋白等检测。
ﻫ10. 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阳性,见于伤寒、副伤寒;外斐反应阳性,考虑斑疹伤寒;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考虑布氏杆菌病;嗜酸性凝集试验阳性,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冷凝集试验阳性,考虑支原体肺炎等、ﻫﻫ二、鉴别诊断ﻫ(一)感染性疾病1。
败血症ﻫ致病菌通过破损得皮肤、黏膜或由其一感染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及静脉进入血液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常见得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前者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热型多呈弛张热,以多形性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关节肿痛、心内膜炎及迁徒性化脓病灶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常为弛张热、间歇热或双峰热,可伴相对缓脉、坏死性皮疹、肝脾肿大及感染性休克。
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可以不高、多次血培养及骨髓培养有助于致病菌得检出,通常认为最好得取血时间应当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及寒战高热出现时。
鲎溶解2。
结核病物试验(LLT)阳性提示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存在,但也有假阳性与假阴性者。
ﻫ(1)粟粒性肺结核可有高热、寒战、气促及全身中毒症状,胸片示弥漫性小结节影。
(2)浸润性肺结核ﻫ可有发热、咳嗽、咳血痰,乏力、纳减、消瘦、盗汗,痰液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胸片示一侧或双侧上肺斑片或斑点状阴影,同时可有纤维化与钙化。
ﻫ(3)肺外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结核、淋巴结结核、肾结核等。
临床有全身中毒症状及相伴症状。
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增高,可有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诊断性治疗有效。
ﻫ3、伤寒起病缓慢,体温呈梯形上升,稽留型持续高热,伴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典型病例在病程1周末可有脾肿大及肝肿大、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培养分离出伤寒杆菌。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伤寒得不典型病例增多,并发症增多且类型复杂,应予重视。
ﻫ4。
流行性出血热ﻫ鼠类就是传染源,春夏季与秋冬季可流行。
临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
发热期起病急骤,体温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热为多,伴有头痛、眼痛、眼眶痛、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颜面及眼眶区充血,上胸部潮红,腋下可见散在出血点。
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数下降、胸片可出现弥漫性渗出性改变。
5。
疟疾ﻫ夏秋季发病率高,高热前有明显寒战,体温可达40℃以上,伴大量出汗,可有脾肿大及贫血,血白细胞计数偏低。
对于疑为疟疾得患者,如多次血涂片或骨髓涂片中始终未找到疟原虫,可试用氯喹作诊断性治疗。
6。
感染性心内膜炎原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瓣膜病者,或于心脏手术后,出现原因不明高热伴有全身乏力、进行性贫血及栓塞现象,体检于皮肤、黏膜、甲床等处可见出血点,心脏听诊出现新得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或伴有心律时常,需考虑本病得可能性,反复作血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7. 艾滋病(AIDS)高危人群如存在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者,应考虑艾滋病可能:(1)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2) 全身淋巴结肿大;(3) 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4) 体重下降10%以上;(5) 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单纯疱疹感染;(6) 口咽念珠菌感染。
ﻫ进一步确诊需作HIV抗体与HIVRNA检测以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等。
8、流行性感冒冬春季好发,易暴发流行。
多以高热起病,伴头痛、乏力、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逐退,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血丝痰或合并细菌感染者为脓痰,少数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或消化道症状。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减少或略增加,淋巴细胞比例可增加。
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原体可能为一种新型得冠状病毒,传染源为其患者与潜伏期病原携带者,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与密切接触为传播方式、其临床过程急骤,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在38℃以上,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或肌肉痛,可有干性咳嗽,严重者有气促甚至呼吸窘迫。
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片呈不同程度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网状改变。
本类“非典型肺炎”与已知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及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得非典型肺炎不同,具有传染性强、聚集性、临床表现较重、病情10、军团病进展快、危害大等特点,尤以年龄大于50岁或合并有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