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汉字教学的研究动态

合集下载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字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外汉字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不够丰富
许多学生反映,现有的对外汉字教材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他们希望教材能够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不同主题、不同难度等级的教材,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许多学生认为,现有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他们希望教师能够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游戏、互动等,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许多学生反映,现有的对外汉字教学资源不够充足,如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丰富教材内容
学校应该加强对外汉字教材的研发和更新,开发更加丰富多样的教材,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灵活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游戏、互动等,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提供充足教学资源
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对外汉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汉字对外教学研究综述

汉字对外教学研究综述

汉字对外教学研究综述一、国内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1)学科发展概述中国的汉字教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内的汉字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记忆法为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70年代以后,汉字教学逐渐重视理论研究,同时开始形成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研究,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80年代以后,国内汉字教学进入繁荣期。

教学研究已经日臻专业化、学科化。

国内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教学专家,如珞珈山汉字研究所的沈自尹、王力卓教授等。

(2)主要研究内容国内的汉字教学研究重点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

其中,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识读、书写、用法等方面。

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从传统教学方法到现代教学方法的探索,从基础识字教学到汉字文化教育的研究,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教学效果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学习者的识字量、识字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海外,中国文化的普及和汉语国际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

与此同时,大量的汉字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开始出现。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抢救传统汉字,到后来的新汉字运动,发现海外对汉字的关注和研究逐步升温。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育机构在汉字教学方法、汉字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论文和著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单纯记忆外,还提供了其他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如基于形式、形音代码等方面的研究。

二、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 主要问题(1)教材单一化:国内外很多教材大量重复、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深度,把汉字教学降低为信息传授,在口语教学中扮演了次要角色。

(2)教学模式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汉字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汉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难度高,汉字学习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学生容易出现记忆混淆,错写错读等等问题。

2. 展望与建议(1)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在教材编写上,应充分考虑同学们的学习水平,不仅要重视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汉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作为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地位。

作为世界第一语言,汉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汉语教育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是国际汉语教育研究概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汉语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汉语已由国内单一的传统文明语言走向世界性的文化语言,这标志着汉语的进入跨文化交流的阶段。

在国际汉语教育方面,部分国家在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日本汉语教育已成长为一个发展良好、高质量的机制,美国汉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校都开设汉语课程。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也对汉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特点。

首先,研究和实践的深度不一,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应该加强汉语教育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最后,汉语教育的客观性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是国际汉语教育的未来拓展方向。

首先,要进一步增加汉语教育的资源,增加对汉语教育的投入,以促进汉语教育的发展。

其次,应加强汉语教育的定位,立足于中国文化传播,强调中国文化的客观性,以汉语为媒介,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氛围。

此外,应积极推进和发展国际学术研究,探索国际汉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开拓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本文就国际汉语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展望了国际汉语教育的未来拓展方向,而作为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正在国际殿堂中日渐扬名。

国际汉语教育应继续加强研究和实践,以更加准确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push Chinese culture to go further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外国人对中国字的研究

外国人对中国字的研究

外国人对中国字的研究以外国人对中国字的研究为题,我们将探讨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国字的看法。

中国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字之一,一直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起源与发展、结构与形态、语义与语法等方面。

早在19世纪末,外国学者就开始对中国字进行系统的研究。

比如,德国学者狄尔斯提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字的分类方式,并通过对古代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后来,法国学者马热、美国学者卡拉瓦约夫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多关于中国字的学术理论。

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成果也涉及到中国字的独特之处。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形态复杂、结构严谨、内涵丰富。

相比于其他文字系统,中国字的形态更为复杂多样,包含了许多独特的结构元素,如象形、会意、形声等。

这使得中国字不仅可以表达具体的物质概念,还可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中国字还具有丰富的内在含义,同一个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义项,这为中国文化的深刻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还包括对汉字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和应用汉字。

外国学者通过对汉字学习者的调查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汉字的建议和方法。

他们认为,学习汉字需要注重理解其内在的结构和规律,同时也需要注重实践和运用,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汉字水平。

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也涉及到对中国文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字,外国学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们认为,汉字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外国学者对中国字的研究涵盖了字的起源与发展、结构与形态、语义与语法等方方面面。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书法在校园中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学者关注书法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他们研究如何将中国书法融入到学校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中国书法为基础的整合性艺术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一些学者探讨了书法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他们发现,通过学习和练习中国书法,学生的专注力、耐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此外,还有学者对书法教育的评价和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他们发现学生对书法教育持积极态度,并认为通过书法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

国外学者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一些学者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书法在国外学校中的应用。

他们发现,通过学习中国书法,国外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并培养对中国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中国书法在国外教育环境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他们提出了一些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书法的技巧和精髓。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书法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其次,对书法教育效果的评价尚缺乏一致性和客观性,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此外,还有学者呼吁加强对中国书法的国际交流和推广,提高国外学生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近二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2 01 5

的 支持

写作 过 程 中 得

2 89
国 际 汉 语学 报第

卷第



六 书 为 基 础 还 是 以 现 代 汉 字 构 形 学笔 画 部 件 整 字 为 基础 ? 声 旁 与 形 旁 在 教 学 中 的




5 4 多 媒 体 等 现 代科 技 手段 现 有教 材对 汉 字 教 学 的 安 排是 否 妥 当 ? 位 置 究 竟 如 何处 理 ? 6 外 国 人 对 汉 字 与 字 母 文 字在 认 知 上 究 竟 能 否 / 如 何 为 汉 字 教学 的 改 革 提 供 有 力 支 持 ?


有 举足 轻 重 的 位置 是 制 约 整 个 对 外 汉 语教


学 效 率 提高 的 瓶 颈 和 关 键 因 素
对 外 汉 语教 学 界 多 年 来

直 不 间 断 地 对 汉 字 教 学 模 式进

行探索 取得


可观的 研究 成 果
本 文 从 对 外 大 纲 研

而 国 内 母 语 教学 中 对初 学 者 的 汉 字教 学是 在 学 习 者 已 经 具有 几 千 口 语 词
, ,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以 书写 为 主 要 内 容 而 且 学 习 者 对 汉 字 的 各 种
性 总 体 上 把握 形 成
时 间 相 对 比 较 漫长 约 需


年 左右



尉 万 传 男 语 言 学 博 士 现为 教 育 部 人文 社 科 重 点研 究 基地广 东 外语 外 贸 大 学 外 国 语 言 学 及应 用语 言 学研 究 中 心 在 站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

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本文以第一届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

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

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

”(《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

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

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

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

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

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

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

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导语: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成新的国际强势语言。

当然,现在第一强势语言是英语,但汉语正在逐渐地朝着这个地位上升。

下面YJBYS店铺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欢迎参考!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正持续升温。

据报道,现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都已经把汉语列入高考外语考试任选科目之中。

因此,今天的汉语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也是世界性的事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中国必然会更快更深地融入世界,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各国人民交往的桥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基本上沿两条途径展开,其一是“引进来”,就是招收海外学生来国内学习汉语;其二是“走出去”,就是直接到海外搭建汉语教学平台,开展汉语教学。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全球汉语热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至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海外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走出去,全方位开展海外的汉语教学工作。

(2)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几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素质。

(3)改革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内容,除了开设普通汉语课程以外,还应创设有特色的对外汉语课程,如文秘汉语、经贸汉语、科技汉语、中医汉语,等等。

(4)整合各高校的办学实力,规划建设对外汉语网络远程教育大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

(5)形成汉语培训课程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扩大对外汉语教学规模。

综上所述, 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是海外的汉语教学,而不仅仅是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

海外要求学习汉语的人更多,海外办学也更能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更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更好地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现在汉语教学的重点要转向国际的汉语教学,而不仅仅是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引言: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探讨目前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日益活跃。

首先,研究者对书法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其次,研究者也关注到书法教育的实践与应用问题。

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书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将书法融入学科教学中。

此外,还有学者对书法教育的评估与改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书法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些研究者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中西方书法教育的异同,并对中国书法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他们认为,中国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此外,在一些国际学校和文化交流项目中,中国书法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研究问题与展望:在当前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对于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其次,书法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如何将传统的书法技法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研究。

结论: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为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研究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时代。

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动态

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动态

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动态
1. 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研究表明,书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字写习惯,提高字形和结构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其语文习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增强审美能力: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养:书法教育注重细致入微、一笔一划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自律和专注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4.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总的来说,书法教育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研究的肯定。

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品德素养和文化认同感。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书法教育的实践和推广是有益的。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对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增长,国际中文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中文教学的新动态、新领域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这为促进中文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态可以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中体现。

以往,中文教学主要着重于汉语拼音、基础词汇和语法,但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渴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因此,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中国文化、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

这种变化使得中文教育更具吸引力,也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国际中文教育的新领域在于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过去,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和商务应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重视中文的学习和应用。

例如,一些外国企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希望能够与中国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中国的旅游业也在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希望通过学习中文来更好地体验中国的文化和风情。

在这些新的领域中,国际中文教育正积极寻求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的创新上。

传统的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教科书和黑板来进行教学,但现在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中文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例如,一些在线语言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出现,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中文学习。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也为沉浸式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通过全景视频、虚拟场景等方式更好地体验中国的文化环境。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不仅提高了中文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动态、新领域和新方法不断涌现。

这些变化使得中文教育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文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学生和企业家认识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并参加各种中文教育项目。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中文教育的战略意义,并积极推动中文教育的发展。

因此,今天我想介绍一些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态、新领域和新方法。

首先,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在线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提供在线中文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中文。

同时,一些新的教育形式也出现了,比如游学项目、暑期班和寒假班,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中文学习。

除了学生,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开始学习中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中文来加深对中国文化和商业的了解。

其次,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领域。

传统的中文教育主要侧重于语言的教学,但现在的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传播。

比如,在中文课堂上教授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当代社会现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

此外,一些学校还提供商务中文、旅游中文、医学中文等专业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最后,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方法。

在传统的中文教育中,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但现在的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例如,教师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现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

同时,一些学校还引入了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将中文学习变得有趣和生动。

总的来说,国际中文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将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今天我介绍的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态、新领域和新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中文,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希望未来国际中文教育能够继续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中文的机会。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引言: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国内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在国内,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逐渐兴起。

首先,一些研究者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中国书法在校园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通过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积极作用。

其次,一些文化学者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书法在校园中的教育意义。

他们认为,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校园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对中国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研究,如将书法与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教学的效果。

二、国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在国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兴起。

首先,一些研究者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书法在国外学校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

他们发现,通过引入中国书法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其次,一些艺术教育学者从艺术教育的角度,研究中国书法在国外学校中的教学效果和意义。

他们认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和文化意识,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三、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的比较通过对国内外对中国书法进校园的学术研究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和差异。

共性方面,无论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中国书法在校园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差异方面,国内研究者更加注重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强调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而国外研究者则更加注重中国书法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强调其在国际教育中的价值。

国内外学术对汉字的研究

国内外学术对汉字的研究

国内外学术对汉字的研究汉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汉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内外学术对汉字的研究。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汉字是象形文字,通过描绘物体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结合体,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写系统。

国内学者通过考古发现和甲骨文的研究,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发现,汉字的形态和结构与自然界的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认知。

同时,汉字的演变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二、汉字的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家对汉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汉字的结构、发展和语义。

他们通过对汉字的组成部分和构造规律的分析,揭示了汉字的内在逻辑和语言规律。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汉字的发展历程,追溯了汉字的演变轨迹。

在语义方面,学者们通过对汉字的词义和义项的解析,揭示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义。

他们发现,汉字的词义往往与其形态和结构有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描述。

三、汉字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家对汉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汉字的认知和记忆。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了人们对汉字的认知过程和记忆机制。

研究发现,汉字的认知过程涉及到形、音、义的综合分析。

人们在阅读汉字时,不仅需要识别字形,还需要理解字义和解码音节。

同时,汉字的记忆也受到字形、字义和字音的影响,不同的因素对记忆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四、汉字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家对汉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汉字的输入、识别和处理。

他们通过开发汉字输入法和汉字识别技术,实现了对汉字的自动处理和分析。

研究发现,汉字的输入和识别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字形、字义和字音的匹配和判断。

计算机科学家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断提高汉字输入法和汉字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汉字的教育与国际交流

汉字的教育与国际交流

汉字的教育与国际交流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系统之一。

汉字的教育与国际交流是当今世界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汉字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国际交流中的汉字推广和应用以及汉字教育与国际交流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汉字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汉字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汉字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大量的笔画,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现今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也给汉字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更加依赖拼音输入法和手写输入法,对于汉字的书写认识和技能缺乏,影响了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应对汉字教育面临的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汉字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开发适合现代教学需求的汉字教育工具和教材,如汉字学习app、在线教学资源等。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场景。

二、国际交流中的汉字推广与应用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和使用汉字。

在国际交流中,汉字的推广和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其次,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往。

最后,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汉字推广活动。

首先,设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向世界各国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

其次,组织了汉字书法展览、汉字文化节等活动,向世界展示汉字的美和历史文化价值。

再次,开展了国际汉字水平考试(HSK)和国际儿童汉字绘画比赛等汉字教育评估和交流活动。

三、汉字教育与国际交流的互动关系汉字教育与国际交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国际交流促进了汉字教育的发展,通过与外国人员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汉字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汉字的推广和应用。

国内外识字教学现状

国内外识字教学现状

国内外识字教学现状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和全球化的发展,识字教育在国内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识字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信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探讨识字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识字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识字教育,通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全面推进普及全民识字工作。

各级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师资水平,改善了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中国的识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中国的识字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国外识字教学的现状也值得关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识字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并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熟的教学模式。

这些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这些国家还注重与家长的合作,鼓励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识字教育,形成教育共同体。

识字教学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智能设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

因此,识字教学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国内外识字教学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国内,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

在国外,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时,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识字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国内有关汉语本体的研究较多,成果也比较丰富,从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看,以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献较多。

总结而言,国内对汉语本体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这是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对汉语本体研究中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

如陆俭明曾对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汉语本体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其多年对汉语本体研究的过程中,探讨了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本体研究的含义差异1;分析了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关系2;从学科建设角度探求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支撑学科研究现状3;同时,他还在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世纪汉语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分析4,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有关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应用研究中的,出版的专著也比较多,如赵金铭5、李开6、肖奚强7、罗青松8等对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汉语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手段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可实施途径。

2.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对于汉语本体研究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沈光浩9就语言学本体研究和语言的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他认为这两个方面同属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这与陆俭明有关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10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蔡伟、张先亮11和邵敬敏、罗晓英12几位学者选取了汉语本体研1陆俭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2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58-623陆俭明,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C],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应用语言学大会,2007年4陆俭明,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5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6李开,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7肖奚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8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9沈光浩,语言学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年第3期10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58-6211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12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究的一个部分--汉语语法的研究,并探讨了在具体应用中,汉语教学的语法教学策略及汉语语感的培养,通过设定的教学手段,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田小琳13从汉语本体研究及教学双赢的角度进行切入,他认为汉语本体研究是汉语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而汉语教学的实践也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因此,在现实教学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以达到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的双赢。

近二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概述

近二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概述

近二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概述一、总体态势首先我们从数量上进行考察。

八类期刊中所刊载的有关对外汉字教学的总数是186篇,国际汉语研讨会论文是18篇。

通过对八类期刊上的对外汉字教学篇目数占总篇目数的比例来看,学界对汉字的研究极少。

平均占有率还不到万分之三,其中《语言研究》的比例是最小的,仅为十万分之八;而《语言文字应用》中所占比例稍多,也仅有万分之五。

另外,笔者对八类期刊中对外汉字教学的论文进行了一下统计。

《汉字文化》中对外汉字教学所占篇目最多,为33篇。

而《语言研究》篇目最少,仅有2篇。

从对外汉字教学20年来(1992-2022)的学术趋势来看,对外汉字教学的关注度分别在1994、1997、1998及2007年有极其显著的提高,而从2022年开始,又有小幅度地降低。

1994是对外汉语学界重要的一年,在1994年1月,在南开举行了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

而在1997年6月,国家汉办在湖北宜昌召开了首次汉字和汉字教学研讨会。

1998年2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法国汉语教师协会联合在巴黎举办了国际汉字教学研讨会。

这两次研讨会对汉字教学的地位、任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人热烈的讨论。

但由于汉字和汉字教学研究的难度较大,对外汉字教学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直至2007年才有了起色,汉字教学关注度自07年起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趋势。

二、近二十年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成果根据近20年的期刊论文和研讨会的论文发表状况,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汉字字形教学研究;汉字教学模式研究;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另外,也有对汉字教材的编写、汉字的国别教学、文化与汉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此,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探讨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的教学方法是对外汉语学界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因此论文也比较多。

如:柯彼德(1993)《关于汉字教学的一些新设想》、郝恩美(1994)《现代汉字教学法探讨》、卞觉非(1999)《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王晓光(2002)《在甲级字解析基础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构想》、黄雪梅(2004)《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关于汉字教学的研究动态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刘北北在1996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法国汉语教师协会主席白乐桑在题为《汉语教材中的文、语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的发言中指出:“目前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危机。

汉语教材虽然有一方面的改进,可是因为大部分教材没有抓住汉语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怎样处理“字”这一语言教学单位),可以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仍然处在落后的状态。

他还说:“无论在语言学和教学理论方面,在教材编写方面,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地处理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特有关系。

正是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所在。

200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由世界汉语教学会,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举办的“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会”上原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吕必松在发言中提出:就当前而言,改革汉字教学和加强书面语言教学是关键。

他认为,目前的汉字教学,是把字作为词的附属品加以处理的,而没有把字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没有按照字的规律进行教学,这是造成汉字难学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汉语书面语言滞后的原因之一。

他还提出,应该建立专门的汉字教学系统,把汉字作为融形音义为一体的语言单位,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这样做,可以使汉字学习化难为易,同时提高书面语言的教学效率。

在汉字教学与策略方法方面,借鉴国内汉字教学方法运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上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汉字的本体是字形,汉字教学须从字形出发,因此(朱志平 2002)从汉字构形说、汉字学习和习得规律三个方面论证了汉字构形学说作为汉字本体理论与汉字教学的密切关系。

除此以外(邓琳、李雅琴2007)也提出了主张利用汉字构形规律开展汉字教学。

(叶德明 1999)对在台湾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做的一项汉字识记和书写策略探讨结果指出,有一半的
受试者会采用多练习,利用字的象形,形声字来认记汉字。

(赵徳麟 2007)认为学生在掌握了汉字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周而复始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具备应有的汉字能力,可以提供网络自学工具和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这是学生熟悉汉字的最重要部分。

在汉字认知方面,主要有(彭聃龄 1997)《汉字识别中的两种加工机制》主要是通过实验来了解汉语学习者的汉字认知心理历程,进行一些汉语汉字信息加工方面的研究。

(冯丽萍 1998)《汉字认知规律研究综述》从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对外汉字教学应该遵循的一些教学原则。

(徐子亮 1999)《汉字认知及教学方法》根据留学生中的两个群体,汉字背景与无汉字的背景学生的认知汉语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在汉语与汉字教学上的方法。

(张积家2001)《汉字认知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指出,汉字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影响汉字整体与部分认知的重要变量。

(万业馨 2003)《从汉字识别谈汉字与汉语的认知的综合研究》也说明了特征分析,字形的视觉信息检测存在着整体优越性,汉字的轮廓框架会传递较多的信息。

这些特征都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重要特征。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符号体系的基本面貌并在此基础之上掌握和运用一定数量的汉字,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目标,而影响汉字认知的诸多要素中汉字约定俗称的本质特征的了解和思考;对汉字读音情况以声旁字与形声字的关系为线索的分组,是引导外国学习者认知汉字读音乃至把握汉字符号体系的重要途径。

在释字图画相关方面的研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中比较少涉及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是很难发现相关的文献资料的。

只有(肖莹 2008)从心理学出发研究图片和汉字的实验。

这实验是采用模糊图片和模糊汉字双字词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模糊条件下的记忆是否优于汉字记忆。

他们认为,图片的判断标准较松,汉字的判断较严厉。

这种研究都是基于图片优势效应,指记忆实验中,图片记忆优于单词记忆。

还有(陈翠宝2010)研究利用原型对汉字和图画进行比配,从实验结果中了解汉字字形和图画
配对带出汉字的原型模式对学习者在认记汉字的作用。

结果表明透过图画和汉字字形匹配所形成的原型模式启动了学习者对汉字的学习和认记机制。

(聂爱情 2005)汉字存在显著的项目记忆与声音来源提取旧/新效应,声音来源提取比项目记忆旧/新效应的头皮分布广,且持续时程长。

汉字与图形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旧/新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表明材料是影响旧/新效应的重要因素。

在国外,有关图片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有,Snodgrass,Vanderwart于1980年做了一项英语单字的图片命名测试,他们设计了一组520幅图片的测试。

测试的结果表明图片记忆优于英文单字记忆,大力支持图片优势效应。

此后,(Barry 1997)研究中指出,图片的命名的长短,速度,完整命名等项目和习得年龄,字词频率和统一命名有关。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图片运用于对外汉字教学上有一定的发展。

虽然,在国内有许多小学的识字教学也提倡利用图片来辅助汉字教学,(梅瑞苗2007)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是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着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依据。

汉字的独特和鲜明的特点使得它和绘画的结合更加妥贴和便利中国儿童更应该把识字教学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但目前,这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实际操作性普遍偏低。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许多理论都需要借助其他成熟的理论加以发展。

比如说心理学、教育学等等。

汉字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研究汉字作为小学而出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学理论方面国人也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

但究竟如何让古老的汉字重获生机,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是汉字不再成为瓶颈,而是成为学习汉字的动力,长时间地引导汉语学习者自己培养学习兴趣。

我认为依靠释字图画来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是个好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