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案例分析:“完美太太”吓走丈夫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3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3篇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教师推举的,由北京高校心理学系资深心理询问师武志红著。
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
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顺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编写的目的是盼望通过这样一本温顺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
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
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安康的家庭系统,必需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知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
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气氛不会差,孩子在仿照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
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其次章讲的是分别。
他说,“分别是生命中永久的主题”。
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别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
然后是上幼儿园、学校、学校、高中、高校、工作、婚姻。
好似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别而开头的。
假设不能够很好的分别,那么肯定不能很好的成长。
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
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
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别就没有,没有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别,而是过渡分别。
有些家长始终在跟孩子“分别”,他们的“分别”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
他们赚了许多钱,许多名誉,但是却丧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别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许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别,要不就是不懂得亲热。
心灵鸡汤
武志红:你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婚姻重新发现你的父亲文/武志红前不久,和一个朋友C聊天,问她最近有什么变化没有。
她说有啊,结婚了。
我略略吃了一惊,接着为她高兴。
C已三十多岁,难听一点可以说是大龄剩女,尽管她从来不缺条件不错的追求者,但总是离婚姻有一段距离。
你的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问。
她津津有味地向我好好描述了一下她的先生。
听完她的描述,我隐隐有一种自得感,因为觉得她能有这份好姻缘,我有相当的功劳。
那是近两年前,我和她聊天,问到她的择偶标准。
她说,意识上,她希望是强有力的成功男人,但自己又总是对这样的男人没有兴趣。
的确,她的追求者中不乏成功人士,但她对这些成功人士总是不耐烦,甚至冷嘲热讽。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也有些纳闷。
不过看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追求她的这些成功人士对钱权太感兴趣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钱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似的,这让她觉得很没意思。
但是,她又恰恰想和这样的男人结婚。
真是矛盾!我请她说说她的爸爸,而她一说,我就明白症结出在哪里了。
首先看起来,她的父亲是成功人士的对立面,他温和、善良且人情世故简单得出奇,自她长大后,从不能为她遮风挡雨,每当遇到困难需要找一些人际关系去解决时,为她出头的总是妈妈,要不就是她自己去努力。
她曾经遇到过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时尚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她只好自己去找关系,遇到了很多挫折。
从此以后,她对父亲绝望到极点,也开始升起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找一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强有力的男人。
但是,再向前回忆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在她小时候,父亲带给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5岁前,她觉得父亲是完美无缺的。
她的父亲是一个美男子,并且爱好运动,她经常吊在父亲的胳膊和大腿上玩耍,她的什么需要爸爸似乎都能满足。
甚至,在她的家中,连换尿布这样的事情也是爸爸做的。
到了读小学时,爸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伟岸而迷人的。
她的爸爸在她的女同学中相当有名,她们经常去她家玩,而她有感觉,她们貌似是去找她,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去看她爸爸的。
武志红:情感勒索是一种谋杀
情感勒索是一种谋杀【导读】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死给你看,往往这样的戏码发生在亲近的人之间。
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积地发生在本应充满着爱和亲密的私人关系里,这就是情感勒索,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和我们亲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我们。
(来源心融网)“情感勒索”是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结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提出的概念。
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积地发生在本应充满着爱和亲密的私人关系里,让这位老练的心理医生也颇为惊讶。
情感勒索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和我们亲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惩罚我们。
”苏珊如此定义。
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你爱的人向你传递着一个信息: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在亲密关系中,各种情感勒索随处可见:关系破裂了,多情女子受不了,以自杀相威胁,试图阻止“浪子”匆匆离去的脚步,这种戏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结婚之后,丈夫对漂亮的妻子在外面闯事业很不放心,要求她呆在家里,刚开始不准她接触男性朋友,然后不准她接触所有男人,最后妻子成了“玻璃瓶”中的人。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一辈子念念不忘,每当吵架时,便会搬出来当做“压轴戏”,勒令“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丈夫服从她的命令……情感勒索让爱变质,变成了一滩臭泥塘,轻则令你陷在里面动弹不得,重则要你的命。
一位30岁的女研究生,因为学校拒绝她的母亲住在她的宿舍里,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
这是2009年的春天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惨烈故事。
女主人公杨元元的悲惨人生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制度、贫富差距大环境的拷问,然而杨元元和她母亲望春玲之间隐秘的情感勒索却鲜有人关注。
杨元元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家军工厂的工人。
在她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母亲望春玲一直以母爱和孝道的名义操纵着杨元元。
女儿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望春玲以考武汉大学可以省些路费为由,阻止了女儿做出这一选择。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篇1一、作为母亲应该进化爱的方式,更多地考虑儿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
回想我与儿子的相处,更多的时候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
总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大包大揽他的相关问题,没有听听他自己的想法。
殊不知,即便是十几岁的他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灵魂,应该让儿子展现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了,那也是他在对外界事物的做出的探索。
记得在儿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总是鼓励他尝试,在孩子懵懵懂懂初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是很有耐心。
为什么到现在,孩子才十几岁的时候,我却拿成人的眼界、标准来要求、约束他,不能等他慢慢成长。
最终是孩子要学会走路、吃饭、认识世界,适应周围。
我不能代替他成长,我要放手,慢慢培养他成长适应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原因。
听了老师的答疑解惑,忽然明白,孩子的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出相关原因。
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还在会将与父亲的相处方式延伸至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上来。
平时,在家我爱唠叨,当着儿子的面数落丈夫的不是,抱怨声声。
现在从儿子的形容动作里我可以看到我的影子。
通过孩子这一面镜子,我可以照出自己,原来真的不是孩子的原因,是我自己错了。
三、父母用转嫁压力的方式,控制住了孩子。
的确,儿子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的跟屁虫了,作为母亲的我没有及时成长,调整心态,潜意识里怕失去儿子,想依旧掌控他,就以爱的名义,转嫁压力给他,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控制他的目的。
不分析不知道,原来如此,我依旧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的需要。
四、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武志红讲心理学(案例分析,好!)【精选文档】
心理诊室:我为什么看他不顺眼?(武老师:你好!我是武汉一所高校的研二学生,从你的书和博客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解决了很多自己的问题,在这里先向您表示感谢.不过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事情,让我有些迷惑。
依照你很多文章的建议,遇到迷惑时,我会去察觉,一般也能找到答案,但这次不行。
事情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师弟M,我们认识半年多了。
一开始,我对他没什么感觉,但慢慢接触下来,我发现我对他有了很强的情绪,总是看他不顺眼,并想教育他。
M所持的观点比较极端,总是非黑即白。
一些他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他都会说得很肯定,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气.但奇怪的是,只要其他师兄弟们达成了一致的与他相悖的意见,他又会很快地转变自己的观点.我就觉得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要什么.比如上次导师生日,我们师兄弟8人坐一桌,他是唯一的研一的。
席间谈到以后的发展问题,他貌似自信地说:“我觉得要想在短期内有所成就的话,不能单干,得叫一帮同学去创业。
”此言一出,我们另外的7个人都笑了,对他轮番轰炸。
奇怪的是,在我们轰完之后,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开始向我们一个工作了的师兄请教社会经验,还抓起一杯酒敬了那个师兄。
另外,平时一起在食堂吃饭,他总是吃很少,甚至比不上同桌的师妹。
我们问他能不能饱,他说能。
但有一次,我一个同学S在吃完饭后又去买煎饼,还好心地帮M也买了一个,说看他吃得那么少,肯定吃不饱,我说人家都一再说吃饱了.让我意外的是,当S把煎饼递到M手里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过来吃了起来。
我心说,你不是说自己饱了嘛。
后来,他就很少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了。
还有就是,我觉得我在所有的师兄弟姐妹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或者叫认可,但是M除外。
我的话一般多少会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影响,但是M除外.所以,有时候我会禁不住攻击他,但是很快又无法继续,因为他的反应完全没按照一般的逻辑来。
对于他,对于我,我都有些困惑,请指教.小孟小孟:你好!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到,你很喜欢自省,这是很好的习惯,因为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其源头总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北大武志红:妈妈是照见孩子的镜子,母亲的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武志红在他的《为何家会伤人》里他谈到了孩子的存在感取决于母亲的关注度,母亲就像孩子的镜子一样照见了他的存在。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
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
反之也一样,你看着一个事物的那一刻,那个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
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
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若妈妈的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
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好妈妈的镜子从不吝于对婴儿打开。
有时,妈妈这面镜子总是没有光的,它不能注目婴儿,于是,婴儿就觉得,自己是不存在的。
若这面镜子偶尔才会打开一下,婴儿会在这一片刻形成一定的自我感,但这种自我感是破碎的。
在做“碰触你的内在婴儿”这个练习时,有人会说,他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婴儿,原因在此。
练习:碰触你的内在婴儿安静,闭上眼睛,花五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是婴儿时的你在你内心中的留影。
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得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写道:“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
”有来访者说,别人随便一个批评,他都觉得自己瞬间破碎。
另一位来访者的意象是,一个小球在追着一个大球转,小球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一不留意,大球就不见了。
大球就是他的妈妈,而小球就是他自己。
这三个故事都显示,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
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篇)
《为何家会伤人》〔精选8篇〕《为何家会伤人》〔精选8篇〕《为何家会伤人》篇1 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
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气愤,拿孩子出气。
再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愤怒。
家本来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很多心理真相。
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诲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形式。
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
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
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别人的关系形式上,比方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形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
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
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
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
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认的。
猜测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
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外表没有对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
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别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
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形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
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
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害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
可如今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角色,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身边的人建立关系。
在维护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遭受挫折,这时候,家庭就成为了温暖的避风港。
但有时,家庭反而会成为刺痛我们的那把剑,比如新闻中时常看到的,因学习成绩不满足父母要求,苦苦挣扎,以至于轻生的学生;为逃避父母催婚,宁愿承担高房租,也要到大城市孤独流浪的年轻人;以及,遭受感情伤害,不得不最终离婚的男男女女。
都说社会是残酷的试炼场,但有时,就连家也会伤人。
为什么本当充满爱的家庭会反过来伤害我们呢?我们是又是如何被伤害的?又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伤害,让家庭变得更温暖而健康呢?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咨询个案与经验。
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次经验梳理。
书中深刻剖析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与情感模式,并告诉我们,由于亲密关系的错位,带来的诸多家庭矛盾是如何伤人的,以及怎样通过充足的爱与适当的分离,来构筑健康的家庭关系,让家不再成为伤人的利器,而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依靠与心灵的皈依场所。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来学习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中国式家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出了他本人的解决之道。
在拆解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讲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式家庭中夫妻、亲子和婆媳之间亲密关系的错位;然后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即父母要学习爱与分离。
只有在爱与分离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才会成长为成熟的配偶、父母与公婆,才能停止中国式家庭的轮回链条,让家不再伤人。
2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国式家庭?它又有哪些特点?在作者看来,中国式家庭,其实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婚姻模式,这样的婚姻过分注重安全感,进而更少地考虑双方的感情需求。
如果夫妻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就会很容易忽视对方的感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篇1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我一直有个疑惑我为什么想要得到妈妈的爱。
看完好像明白了。
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
妈妈生下我以后家族再盖房子,当然妈妈肯定去干活去了。
我呢就放在摇篮里,因为奶奶养了很多猪,我听妈妈说摇篮放在桌子上的。
所以我小时候0到三岁应该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关爱的,因为妈妈没时间。
去干活去了。
我跟弟弟相差三岁。
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间其实还有个小孩子的,是个妹妹,送人没多久就去逝了。
家族里呢,我好像是没有得到关爱,小时候也不爱去亲戚家走动。
看见了应该要和谐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后就很长时间就没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有人喜欢我,才会有跟别人旗鼓相当。
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
想让家里变好,我花了十年的时间让家里兄弟姐们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对原生家庭的关系。
但是我发现我姐姐找了一个比自己条件差的人时候我是气氛的,因为我觉得我姐应该找一个条件好些的。
因为我姐在市里有房子。
男的一无所有,还涨的不好看。
我各种跟我妈妈闹,认为我妈妈并没有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确实妈妈没读书,我觉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
当我这样指责时,妈妈扔了一句,以后家里的事情你管,你去说,我不管了。
我流泪了,又陷入了情绪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
其实这里面有家庭关系的错位,我的沟通问题。
我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到别人身上。
我一直不断的跟自己说放下放下,分割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想这就是成长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课。
放下对原生家庭有责任的执念。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篇2因为卖房子的事,周三我们请假回了一趟家乡。
一下火车面对二十年没变的场景,我跟Charles先生说,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我爸希望我留在这个城市?难道仅仅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他说他们没走出过这里,所以内心有一种抗拒改变的力量,未知带来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希望,所以宁愿固守原状。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
为何家会伤人我们常说要接纳孩子、包容孩子,为什么这种接纳和包容并不是溺爱呢,因为我们接纳的不是行为,而是感觉,溺爱是对行为的放纵,而接纳是对感觉的倾听和理解.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1。
不要将亲人当爱的工具,再亲密的人也是另一个人2。
缘分= 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常常是他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重要,要相信对方的感受。
家里讲感觉,需要的是爱、理解和接受。
1)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如其所是”的理解对方,即按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常见错误有揣测、评价、出主意。
2)不要把工作中的权力规则带回家,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就是因为家庭成员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P49 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 让珍惜成为主旋律。
4. (***p51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常见的两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结。
1)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是那个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身上。
要想很好的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的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
并且,绝对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那种一点就灵、一说就通的绝招,你必须用头脑和智慧去解决这个难题。
2)你的家庭你做主。
健康家庭第一定律--- 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在原生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在他的新家庭,他们夫妻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该有太多发言权。
3)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给配偶。
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
家为何伤人100读后感7篇
家为何伤人100读后感7篇读后感写作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性,一篇有深度的读后感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前来阅读和思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为何伤人100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家为何伤人100读后感篇1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写的《为何家会伤人》,我用了1个多月,终于看完了!书里梳理了很多现代家庭所具有的典型代表案例,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中国式家庭。
在第一章节中,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中的支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
要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爸爸的最爱,而你排在第二位,以后会有人像爸爸爱妈妈一样,去爱你!还有很多人找自己的另一半,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父母的样子去找的,例如从小父亲在外忙碌,不顾家,那么女儿就有可能找一个事业有成,能力强但又顾家,在家里是暖男的那种。
第二章节中,父母要大胆的放手,让孩子独立的在天空中翱翔!随着年纪的增加,孩子在长大,作为成人,他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太多的干涉不仅不会帮助,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不同的一代人,思想观念一定不一样,所以适度的尊重与距离,会让孩子懂得感恩!在不做违反原则性的前提下,尽量把孩子推出去,并且说孩子,你真棒!大胆的去做吧,我们是你最铁杆的粉丝!这样,孩子会有很大的成长,并且亲子关系也会很和谐!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这一章节,其实在说父母们不应该将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更多的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素质提升!有时候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是家长把焦虑、压力转嫁给了孩子!在最后一章节中,作者深刻的剖析了当前中国式家庭中,存在的最尖锐的问题。
1、我们都爱我们的父母,但是爱的表达方式不一定是全部听父母的话,也就是常说的愚孝。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自己成长的速度赶得上父母年老的速度!能够让父母安度晚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孝!毕竟,时代不同、认知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不要愚孝!2、我们要活出自己,有一段很有智慧的话,人生有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毁掉一段关系,拼命付出就够了
“嗯 ,是 的。”丽 娜 回答 说 ,“对 我 的 父母 、他 的 父 母 、他 的朋 友 ,我 都 尽 力做 到 最 好。”
心 理 医 生 捕 捉 到 了 这 句 话 中 的 问题 ,于 是 问 : “你 对 人 很 好 ,他 对 人 一 般 ,那 么是 你 的 朋 友 多 ,还 是 他 的朋 友 多?”
听 到 这 个 问 题 ,丽 娜 有 点 吃 惊 ,她 呆 坐 在 咨 询
室 里 ,好 一 会 儿 才 反 问 :“我 没 有 多 少朋 友 ,他 朋 友
很 多 。 你 是 说 ,我 人 太好 ,不 仅 不 受他 欢 迎 ,也 不 受
别 人欢 迎 吗 ?”
这 是 问题 的关 键 。
04
将 内疚 转 嫁 给 了丈 夫 夫 妻 关 系 和 朋 友 关 系 一 样 ,是 相 对 平 等 的 关 系 ,是付 出和 接 受相 对 平衡 的关 系 。 相 反 ,孩 子 和 父 母 一 般 不 是 平 等 关 系 ,要 么 是 成 年 的 父母 向幼 年 的孩 子 多 付 出 而 少 接 受 ,要 么是 ;}士年 的孩 子 向老 迈 的 父母 多付 出而 少接 受 。 所 以 ,当丽 娜 一 贯 地 扮 演 “付 出者 ”的 角 色 时 , 她 在亲 人 中受 到 了欢 迎 。 但 是 ,因 为 她 习惯 性 地 拒 绝 接 受 ,所 以 在 讲 究 平衡 的 配偶 和 朋 友 关 系 中遭 遇 到 了挫 折 ,对 于她 这 样 的 “付 出者 ”,她 的 朋 友 和 她 的 丈 夫 罗峰 一 样 ,都 有点 想 避 而远 之。 单 纯 的 “付 出 者 ”一 点 都 不 伟 大 ,他 们 不计 得 失 的付 出 ,从 根 本 上来 说 是 一种 自恋 。
妻子的爱为何让丈夫逃离
23养生大家谈2016.10马志国说心理诊断:完美主义带来的伤害从以上案例来看,她是一个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人。
完美主义人格的背后往往是不安全感,是童年的家庭生活在内心埋下的一颗不安全的种子。
因此,这样的人做事总是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就是为了把自己保护起来,免遭别人的轻视和伤害,以此满足内心对安全感的需要。
完美主义确实会给人带来某些好处,其目标会让人不断进取并实现目标。
但是,生活总会有达不到目标的时候。
于是,完美主义者总难免受伤。
对策:让目标多一些弹性与她沟通后,她问道:“难道追求完美错了吗?”为了促进反思,我请她列举几个自己感觉完美的人或事物。
她尝试思索着,最后说:“没有,找不到纯粹的完美。
”我进一步促进她的思考:“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如果总想靠达到完美的目标来获得心灵的安全感,那就意味着……”“意味着内心总要受伤。
”她转而问道,“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我坦言:“首先是换个心态看完美。
人生向往完美不是错,问题在于怎样让自己的生活完美。
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生活,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
因为他们翻因为果了。
事实上,只要把自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心调整好了,晴天是一种美,阴天也可以是一种美。
如此,内心也就会少受伤。
”其实就是换个心态看目标。
很多人有偏执性目标,缺少弹性,凡事喜欢“我必须”,让自己很受伤。
她之所以一会儿“目标”一会儿“标准”,就是其心里的目标太标准,太完美,太偏执,缺少弹性。
所以,调整自心,就是要学会把硬性的目标换成弹性的目标,把“我必须”换成“我希望”,让目标多一些弹性,让内心多一些弹性,就会对现实的自我多一份接纳。
这样调整了内心,也就多了一份安然。
编辑:静宜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42016.10马志国说心理个人的早期家庭生活,往他了,太依赖他了,让他受不了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冬读书笔记
立冬读书笔记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在这个寒冷渐至的时节,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泡上一杯热茶,窝在温暖的角落,翻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
近日,我读了几本书,它们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和思考的启迪。
首先要说的是一本名为《平凡的世界》的长篇小说。
这本书以中国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持与挣扎,都让我感同身受。
孙少安在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敬佩;孙少平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又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与追求。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着,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家人的幸福。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另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这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人类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到如今的科技社会,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宏大的历史观和深刻的洞察力,探讨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书中提到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等重要的历史节点,以及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让我深思的是,赫拉利指出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战争冲突等。
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继续追求无限的增长,还是应该寻找一种更加可持续、更加和谐的发展方式?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过去和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以上两本,我还读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为何家会伤人》。
心病需心医《解读疯狂》读后感
心理疾病只能心理治疗——《解读疯狂》读后感暑期读了广州日报心理健康版编辑武志红的著作《解读疯狂》,订阅这本书开始只是书名吸引我:古今中外,潮起潮落,多少文士武人历经沧桑,或情绪,或理性,或沉稳,或疯狂。
出于对历史的喜欢,我拿到了这本书。
但是本书写的却是当今热点话题人物的心理分析。
由于媒体的发达,网络的兴起,社会上许多喜剧、闹剧甚至惨剧此衰彼兴,社会学伦理学相互争辩,让我们近于麻木。
但是,武志红老师却从心理学的微观视角去解读、理解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的解读非常精彩,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击中要害。
"他们如此“疯狂”,只因心灵曾经受伤。
“疯狂”掩盖不了生病的心。
"武老师的核心观点:一切都是关系,社会是关系,家庭是关系,归根结底我们每个生命都要面临自我和外部的关系。
心理疾病绝大多数是因为情感上尤其是童年时的情感上受伤太重,社会出问题,根源是家庭出了问题。
“家庭失和,社会之痛”。
心理学认为,如果1岁前的婴儿得不到好的照料,容易成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譬如精神分裂症或人格障碍;3岁前的幼儿得到虐待,容易成为人格障碍;4-6岁的儿童如果发展不好,则容易成为神经症患者。
我们平常家庭一般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失衡,6岁前,尤其3岁前父母对婴孩无尽的爱将成为他或她将来自爱和爱他的源泉。
武老师说北欧国家刚生育的妈妈产假长达3年,俄罗斯的妈妈也如此自发的做着。
相比之下,我们社会产假少得可怜,而且我们社会如今拥有大量留守儿童,一定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隐患。
一个残酷的结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多数发生在家里。
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
我们起步太晚,发展太慢。
从影视剧中,我发现了一个欧美发达国家奇特的现象:警察律师多,心理医生多。
细想之下很有道理:警察律师关注法律秩序,心理医生关注家庭个人,二者相辅相成,促进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繁荣。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钟杰博士深信:只要能进行及时而合理的干预,绝大多数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完美妻子吓走丈夫
完美妻子吓走丈夫作者:武志红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第11期武志红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标准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
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
但他这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还提出了离婚,原因是压力太大。
“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但我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
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
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待。
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来说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不计得失地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
“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
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会在关系中犯错,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让另一方总有亏欠感。
简单而言,“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
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
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
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
【期刊名称】《健康人生》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表面上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武志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溺爱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2.家庭溺爱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影响及矫治
3.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中的受众心理机制——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为例
4.后真相时代下新闻反转的受众心理分析
——以"小凤雅事件"为例5.后真相时代基于受众心理的田径文化传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风与家训
家风与家训家风与家训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
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互联网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但是有些人的认知不够,目光短浅,就会出现乱贴标签,道德绑架,情感勒索,迁怒于人等等扭曲的心理疾病,和扭曲畸形的三观来传承家族的歪理邪说的家规,继续毒害着下一代。
我就是一名资深的受害者。
叹气,和唏嘘。
我的堂哥是靠自己的拼搏成功移民致澳大利亚成为当地的居民,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骄傲,因为我的堂哥特别优秀,他的教养方面也是非常绅士,三观是非常正确,非常明主和客观,对待祖国,他也永远都是有爱国主义之心的人,针对这次的新冠状病毒传染病的严重的事件,我堂哥义不容辞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放到哪里都是正当的话,三观正确的。
但是到了我妈姓高的家门,凡事正三观,从她们的嘴里说出来,都是变了另一种味道,犹如下水沟的臭蛆遗臭万年,流芳百世。
她们心理阴暗加上狭隘,唯心主义,恶意中伤加诋毁我堂哥,像高美珍心怀鬼胎之人。
像这种类型的人,两面三刀,总喜欢在人的背后指指点点道!此外,高美珍,拥有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病态心理疾病,喜欢出国的人都是卖国贼,汉奸,移民都是不爱国的表现!纯属以强人所难,道德绑架,还有恶意诽谤贴标签来抬高自己多么的不可一世。
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被害妄想症等等来平衡高家门自己是崇刁的事实,抹黑他人,让他人背黑锅,来用血口喷人的恶心手段,来掩盖高家没有教养的罪行。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笔记赏析感悟(2)篇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笔记赏析感悟(2)篇真正解决婚恋和家庭难题的心理学读本!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代表作,中国式家庭问题第一书!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
该书出版七年以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
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
作者用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笔记赏析感悟第(1)篇任何不可理喻的背后都有迹可循。
或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创伤吧,但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个时候自愈就是一场自我救赎。
回避亲密,尽管很爱彼此,还是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总是不愿意把心打开,让爱流进来。
你觉得对方是爱你的,但你又不完全相信,总是在寻找对方不爱的证明,只要对方有一点没有符合你的要求,你就会开始在心里嘀咕,“看吧,他果然还是不爱我,以前我认为的爱都是错觉”。
之所以从来不与对方进行心的交流,就是怕自己半信半疑的不爱得到了证明,与他保持距离,这样也是一种逃避心理,是对自己的一种逃避,也是对被爱的一种逃避。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总是容易把他化身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存在,正如大家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看到的他,并不是真实的他,你所看到的只是你的一个幻象,其实是根本存在的。
在一段感情中,维持两个人亲密关系的武器一定是注重对方的感受,而不是秩序。
一开始我们很有可能会抱着我要改变他的想法去与对方相处,这样的感情,又怎能走到最后呢?一开始就抱着自己可以通过爱去感化通过努力去改变对方,这样会有两种情况,但最后都只有一种结果。
你改变了的对方,你最终会对对方失去兴趣,因为你已经达到了你的目的,他已经不能满足你的征服欲,所以你会放手,这样的行为对对方也是一种伤害。
要么,对方因为受不了你的专制强势,最后选择了离开,还落下一个渣男的骂名,然后到你数落对他的种种不满。
武志红考试焦虑来自别人的焦虑
重要的焦虑多源自关系。
所谓的考试焦虑,其实主要是孩子对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的焦虑,他们不是在担心考试,他们担心的是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无论你怎么样,我们都一如既往地爱你认可你,那么孩子的焦虑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镇静是建立在对生活的信心基础上的,我们可以从可靠的关系中获得这种信心。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高考在即,中考在即,考试焦虑又成了时髦的话题,我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也讲一讲简明的关于焦虑的理论,希望能对考生和家长有些帮助。
压力是自己找的1988年,我升初三,年级8个班中一下子退下来200多名复读生。
那是一所镇中,声源全是农村的,大家都渴望考中专师范,以期望“鲤鱼跳龙门”,一步完成从农村户口到城镇户口的转变。
如果考不上中专师范,就复读再考。
我们班也分了三十来名复读生,有“初四”“初五”的,还有很恐怖的“初九”的,那是一个女生,初三毕业时差几分没考上中专,复读,“初四”还是差几分,再复读,“初五”就差了十几分还是几十分。
这一次信心彻底被打垮了,于是回到初一,重新彻底地读了一次初中,没想到“初八”还是不行。
再复读,就是初九了。
她挺聪明,也很用功,相信初中的那些课本,她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吧。
这200多名复读生,一下子给我们那些应届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但至少有一个人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那就是我。
初二毕业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55名,这次考试只有应届生,没复读生。
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是,初三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我仍然考了全年级第55名,但前面54名,清一色是复读生。
换句话说,我已然是应届生第一名了。
这个结果令我很吃惊,我考虑了很久,最后自己得出一个结论:我的应试水平并没有明显上升,之所以成了应届生第一名,是因为排在我前面的那54名应届生,都被涌来的复读生给吓坏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觉得自己是找到了一个真理,于是信心大增。
后来,每次重大考试我仍然是应届生第一名,而总排名也能前进10名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志红案例分析:“完美太太”吓走丈夫案例:“完美太太”吓走丈夫
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标准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
但他近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提出了离婚,原因是压力太大。
“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但我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
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
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
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待。
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罗峰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来说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去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
本上是一种自恋。
“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
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让另一方总有亏欠感。
简单而言,“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
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
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
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郑爽与张翰的分手,也有一部分内疚的因素,所以分道扬镳。
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
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个关系的冲动。
这正是罗峰为什么想离开“无可挑剔的妻子”的缘故。
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
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
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
那么,相应地,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殊不知付出者自己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
假如你没有一点儿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