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液化计算模板
砂土液化判别计算表-最终版

临界值 Ncr 8.28
液化判定 ++ -
土层厚度 土层中点深度 权函数值
di (m)
H(m)
Wi (m-1)
3.00
10.00
6.6710.00来自液化指数 I lEi 5.51 0.00
1
细砂
-
10.00
0.00
ZK2
2
细砂
-
10.00
0.00
3
细砂
-
10.00
0.00
1
细砂
-
10.00
0.00
2
细砂
调整系数β: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0,第二组取0.95,第三组取1.05;
参数取值
土层厚度:与该标贯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贯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可简化理解为液化土单层厚度的一半), 但上限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
土层中点深度H:液化土顶板厚度H0+液化土自身厚度B的一半(H=H0+B/2)
饱 和 砂 土 液 化 判 别 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工程名称: XXX工程
孔号
标贯 序次
1 ZK1
2
地层层位
细砂 细砂
锤击数基准 值 N0
7
调整系数 标贯点深度
β
ds (m)
0.8
5.20
地下水位 dw (m) 0.52
粘粒含量 ρc 3
标贯击数 N 63.5 6.00
判别结论
液化判定:“+” 液化点 ,“-” 非液化点。
液化等级:0<IlEi≤6(轻微),6<IlEi≤18(中等),18<IlEi(严重)
别 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10液化判别表

砂土液化判别计算表(1)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名称:宁夏石嘴山红果子安能1×130T/h+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国标版砂土液化判别表计算A

BLJZK4
粉砂
9.30 12 3.0 2.90 0.8 7.0 9.3 不液化 1.75 7.13 0.00
BLJZK4
粉砂 11.30 11 3.0 2.90 0.8 7.0 10.2 不液化 2.00 5.80 0.00
BLJZK4
细砂 13.30 14 3.0 2.90 0.8 7.0 11.0 不液化 1.70 4.47 0.00
Y7 Y7 Y7 Y7 Y8 Y8 Y8 Y8 Y8 Y8 Y8 Y8 YLJZK1 YLJZK1 YLJZK2 YLJZK2 YLJZK2 YLJZK3 YLJZK3 YLJZK3 YLJZK4 YLJZK7 YLJZK7 YLJZK8 YLJZK8 YLJZK8 YLJZK8 YLJZK8 YLJZK9 YLJZK9 YLJZK9 YLJZK10 YLJZK10 YLJZK10 YLJZK10 YLJZK10 YLJZK10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土 粉土 粉土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土 粉砂 粉砂 粉土 粉土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土 粉土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土
8.80 14 3.0 2.90 0.8 7.0 9.1 不液化 1.50 7.47 0.00 10.30 11 3.0 2.90 0.8 7.0 9.8 不液化 1.75 6.47 0.00 12.30 13 3.0 2.90 0.8 7.0 10.6 不液化 2.00 5.13 0.00 16.30 9 3.0 2.90 0.8 7.0 11.9 液化 2.00 2.47 1.22 4.80 11 3.0 2.90 0.8 7.0 6.6 不液化 2.00 10.00 0.00 6.30 10 3.0 2.90 0.8 7.0 7.7 不液化 1.50 9.13 0.00 7.80 13 3.0 2.90 0.8 7.0 8.6 不液化 1.50 8.13 0.00 9.30 12 3.0 2.90 0.8 7.0 9.3 不液化 1.75 7.13 0.00 11.30 15 3.0 2.90 0.8 7.0 10.2 不液化 2.00 5.80 0.00 15.30 9 3.0 2.90 0.8 7.0 11.6 液化 2.00 3.13 1.42 17.30 10 3.0 2.90 0.8 7.0 12.2 液化 2.00 1.80 0.66 19.30 13 3.0 2.90 0.8 7.0 12.8 不液化 2.00 0.47 0.00 10.80 5 3.0 2.90 0.8 7.0 10.0 液化 2.00 6.13 6.14 13.10 11 3.0 2.90 0.8 7.0 10.9 不液化 2.00 4.60 0.00 5.90 6 3.0 2.90 0.8 7.0 7.4 液化 2.00 9.40 3.63 7.40 6 3.0 2.90 0.8 7.0 8.4 液化 2.00 8.40 4.73 13.30 10 3.0 2.90 0.8 7.0 11.0 液化 2.00 4.47 0.79 5.30 6 3.0 2.90 0.8 7.0 7.0 液化 2.00 9.80 2.84 7.30 8 3.0 2.90 0.8 7.0 8.3 液化 2.00 8.47 0.61 17.90 12 3.0 2.90 0.8 7.0 12.4 液化 2.00 1.40 0.09 16.50 10 3.0 2.90 0.8 7.0 12.0 液化 2.00 2.33 0.78 4.10 5 3.0 2.90 0.8 7.0 6.1 液化 2.00 10.00 3.56 11.80 6 3.0 2.90 0.8 7.0 10.4 液化 1.10 5.47 2.55 6.30 11 3.0 2.90 0.8 7.0 7.7 不液化 2.00 9.13 0.00 7.80 13 3.0 2.90 0.8 7.0 8.6 不液化 1.50 8.13 0.00 9.30 14 3.0 2.90 0.8 7.0 9.3 不液化 2.25 7.13 0.00 12.30 6 3.0 2.90 0.8 7.0 10.6 液化 2.00 5.13 4.46 16.30 5 3.0 2.90 0.8 7.0 11.9 液化 2.00 2.47 2.87 7.00 7 3.0 2.90 0.8 7.0 8.1 液化 2.00 8.67 2.40 8.80 7 3.0 2.90 0.8 7.0 9.1 液化 1.80 7.47 3.10 10.60 8 3.0 2.90 0.8 7.0 9.9 液化 2.00 6.27 2.43 3.80 8 3.0 2.90 0.8 7.0 5.8 不液化 2.00 10.00 0.00 5.70 9 3.0 2.90 0.8 7.0 7.3 不液化 1.75 9.53 0.00 7.30 9 3.0 2.90 0.8 7.0 8.3 不液化 2.55 8.47 0.00 10.80 9 3.0 2.90 0.8 7.0 10.0 液化 2.00 6.13 1.23 13.30 12 3.0 2.90 0.8 7.0 11.0 不液化 2.00 4.47 0.00 18.30 8 3.0 2.90 0.8 7.0 12.5 液化 2.00 1.13 0.82
液化指数计算表格

代表厚度 0.7 1.75
权函数计算
权函数计算
临界值计算
该标贯点深度 水位深度 5.6 8.5
临界值
2
8.527912354
4
9.889013166
公式的第一行即蓝色标注行勿动,红色标注指需要自动填写。如要计算只能用第二行黑
计算只能用第二行黑色标注计算。请逐格自行填写,切忌整行删除。
标贯点在该层顶部时
孔号 土层 试验点深度 水位深度 代表厚度 权函数 实测值 临界值
1 中粗砂
5.4
4 1.25 7.6805
6 9.889013
标贯点在该层中部时
孔号 土层 试验点深度 水位深度 代表厚度 权函数 实测值 临界值
1 中粗砂
5.8
4
0.8 7.6805
7 9.889013
标贯点在该层底部时
9.6148 7.6805
标贯锤击数基准
值
调整系数
6.5
7
临界值计算
0.95 0.95
此处以上中每个公式的第一行即蓝色标
层第一个标贯点代表厚度计算
该土层顶面深度 5 5
代表厚度 1.2 1.25
层中间标贯点代表厚度计算
上一个标贯点深度 2.9 8.2
代表厚度 0.1 0.8
层底部标贯点代表厚度计算
该土层第一个标贯点代表厚度计
该标贯点深度 下一个标贯点深度
5.6
6.8
5.4
7.1
该土层中间标贯点代表厚度计算
该标贯点深度 下一个标贯点深度
3
3.1
5.8
9.8
该土层底部标贯点代表厚度计算
该标贯点深度 上一个标贯点深度10.8987.15.4
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计算公式

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计算公式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计算公式目录1.Introduction2.相关计算公式及解释–饱和度计算公式–相对密度计算公式–孔隙比计算公式–有效应力计算公式3.示例解释4.结论1. Introduction砂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物理状态指标可以通过一系列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砂土物理状态指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解释其应用。
2. 相关计算公式及解释- 饱和度计算公式饱和度(Saturation)是描述砂土中的水分含量与孔隙容积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物理状态指标。
饱和度计算公式如下:饱和度(%)= (水分体积 / 孔隙体积) × 100其中,水分体积是指砂土中已经含有的水的体积,孔隙体积是指砂土中所有孔隙的总体积。
- 相对密度计算公式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是描述砂土的紧密程度的物理状态指标。
相对密度计算公式如下:相对密度(%)= (实际干重 - 水饱和重) / (最大体积 - 水饱和重) × 100其中,实际干重是指砂土的实际干燥重量,最大体积是指砂土的最大容积,水饱和重是指砂土在完全饱和状态下的重量。
- 孔隙比计算公式孔隙比(Porosity)是描述砂土中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比例的物理状态指标。
孔隙比计算公式如下:孔隙比(%)= (孔隙体积 / 总体积) × 100其中,孔隙体积是指砂土中所有孔隙的总体积,总体积是指砂土的总体积。
- 有效应力计算公式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是描述砂土中颗粒间有效作用的物理状态指标。
有效应力计算公式如下:有效应力(kPa)= 总应力 - 水压力其中,总应力是指作用于砂土上的总应力,水压力是指由于水分存在形成的压力。
3. 示例解释假设我们有一块砂土样本,测得以下参数:•水分体积:100 cm³•孔隙体积:200 cm³•实际干重:500 g•最大体积:800 cm³•水饱和重:700 g•总体积:1000 cm³•总应力:1000 kPa•水压力:200 kPa我们可以通过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出以下砂土物理状态指标的值:•饱和度:(100 / 200) × 100 = 50%•相对密度:(500 - 700) / (800 - 700) × 100 = -20%•孔隙比:(200 / 1000) × 100 = 20%•有效应力:1000 - 200 = 800 kPa根据以上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砂土样本的饱和度为50%,相对密度为-20%,孔隙比为20%,有效应力为800 kPa。
液化计算表

d i (m)
公式 0.15 1.55 1.30 1.20
N (击) Ncr (击)
输入 7 9 7 13 公式 9.27 12.67 14.13 15.81 公式 是 是 是 是
d zh (m)
公式 3.08 3.93 5.35 6.60
Wi
公式 10 10 9.77 8.93
I le
公式 0.37 4.49 6.40 1.90 公式
c (%)
调整 系数
β 输入 0.95 0.95 0.95 0.9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o
输入 10 10 10 10
输入 3.00 3.00 3.00 3.00
①
6.75
1(2)
13.5
16.7
4.85 5.85
0.7 0.7 0.7 0.7 0.7
12 12 12 12 12
3.00 3.00 3.00 3.00 3.00
求和
13.17
-8.15 1.00 1.00 1.00 8.35
8 10 11 14 13
13.57 14.80 15.88 16.86 17.74
是 是 是 是 是
4.18 5.85 6.85 7.85 7.78
10 9.43 8.77 8.10 8.15
-33.46 3.06 2.70 1.37 18.20
深度大于5米。否则,层位影响权函数为10。从场地整平标高起算。
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表(20m)(GB5011-2010)
楼号 (勘探 土层编号 点编 号) 试验点 水位 土层顶深 土层底深度 深度 埋深 度(m) (m) d s (m) d w (m) 输入 3 输入 7.2 输入 2.15 4.15 5.25 输入 0.5 0.5 0.5 0.5 标贯击 数基准 值 粘粒 含量 ρ
副本标贯试验液化判定计算书(最新2010版)1

液化 影响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化 不液度di (m) 中点深度(m)
11.35 11.76 12.14 12.49 12.82 8.13 8.36
计算:
复核:
1:粉土 2:砂土
1 1 1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1 1 1 2 2 2 2 2 1 1
工程名称: XXXXXXX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调整 标贯深度 水位埋深 粘粒含量 系数 (m) (m) (%) 基准值 实测值 临界值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8.3 9.3 10.3 11.3 12.3 13.3 14.3 15.3 16.3 17.3 18.3 19.3 8.8 9.8 10.8 11.8 12.8 13.8 14.8 17.8 18.8 8.8 9.8 10.8 11.8 12.8 13.8 14.8 16.8 18.8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8.4 8.3 6.2 3.0 3.0 3.0 6.5 8.2 12.7 12.0 12.6 12.5 7.4 8.1 7.4 3.0 3.0 3.0 3.0 12.5 12.7 12.5 12.4 3.0 3.0 3.0 3.0 3.0 8.2 8.4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12 13 16 16 20 20 23 13 5 7 10 9 12 15 17 18 20 23 24 10 11 12 14 16 16 17 20 22 11 10 6.09 6.42 7.75 11.56 11.95 12.32 8.60 7.85
砂土液化结果计算表

临界值Ncr
i点土层层 面埋深(m)
i点土层层 底埋深(m)
i点土层厚 权函数值wi 度di(m)
28# 33# 26# 45# 46# 55# 55#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496.50
1# 2# 3# 4# 5#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不判断液化 5.4 7.2 3.6 12 不判断液化 不判断液化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484.55 484.55 484.55 484.55 484.55 484.55 484.55 484.55 备 注
轻微液化 轻微液化 轻微液化 轻微液化 轻微液化 轻微液化 中等液化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1.5 0.7 1 0.8 0.6 0.7 1.55
2001)
液化指数 ILE
5.44 5.65 6.09 5.48 5.71 5.76 5.76 303.30 303.30 303.30 303.30 303.3 303.3 303.3 303.3 303.3 303.3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5.50 4.70 5.00 4.80 4.60 4.70 5.55
水 位 dw(m) 2.99 2.73 3.20 2.82 2.63 2.55 2.55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1 砂土液化评价
小区划场地内河漫滩、Ⅰ级阶地地质时代为全新世。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结果,场地仅有钻孔ZK21揭示有粉土与粗砂层,粉土埋深在1.3~3.2m ,粗砂埋深在3.2—4.0m 。
按照当地水文资料,荥河历史最高水位为751m ,相应地下水位埋深为2.15m ,部分粉土及全部粗砂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图8.2.1-2)。
8.2.1.1 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分析方法
本次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饱和粉土及砂土进行液化评价。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土: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 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粉土的粘粒(粒径小0.005mm 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9度分别不小于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根据《颗粒分析成果表》,场地内分布的粉土、粗砂,粘粒含量(粒径小0.005mm 的颗粒)百分率为3~9.97%,在7度、8度设防烈度下,初步判定为液化土。
(2)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计算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对场地内的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
在地面下20m 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
0ln 0.6 1.50.1w cr s N N d d β=+-⎡⎤⎣⎦N 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β: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0,第二组取0.95,第三组取1.05; N 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设计地震加速度0.10g 时,N 0取7,
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 时,N 0取12); d 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 d w :地下水位(m );
ρc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①50年超越概率10%情况下,钻孔内饱和粉土、粗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计算见下表(表8.2-1):
表8.2-1 场地勘察钻孔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及粉土液化判别(50年超越概率10%)
②50年超越概率2%情况下,钻孔内饱和粉土、粗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计算见下表(表8.2-2):
(3)液化指数计算及液化等级评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3.5 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液化指数按下式计算:
i w i d cri
N i
N n i lE I )1(1-∑== I lE :液化指数;
n :在判别深度范围内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 Ni 、Ncri :分别为i 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 di :i 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 );
wi :i 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
本次勘察钻孔内液化饱和细砂的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评定见表(表8.2-1、表8.2-2):
8.2.1.2液化判别结果
场区内位于河漫滩地带及I 级阶地地质时代为全新世,钻孔内的粉土、粗砂,粘粒含量为3%,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判定如下:
在Ⅶ度及Ⅷ度地震力作用下,钻孔内粉土、粗砂液化指数分别为4和5,均轻微液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