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测验题

合集下载

数据库第一章 绪论习题

数据库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C组成。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数据库管理员D.操作员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的阶段是D。

A.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阶段D.人工管理阶段4.在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C 。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度高D.数据独立性高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存储结构6.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 A 进行描述。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物理模式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D.三级模式8.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象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C.模式D.三级模式9.用户和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 。

A.模式B.物理模式C.外模式D.内模式10.在下列任务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员的任务是 D 。

A.定义完整性约束B.定义数据库模式C.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D.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11.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即描述信息世界。

这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是D 。

A.层次模型B.关系模型C.网状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12.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 B 的事物。

A.相互保持一致B.可相互区分C.相互依存D.相互包容13.一个实体可以用D 个属性来刻画。

试题《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试题《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射2.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4.反馈5.负反馈6.正反馈7. 阈强度8.内环境9.体液二、填空题1.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_______和_______。

血浆是_______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

2.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___完成的。

9.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___水平研究。

10.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___。

三、判断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四、各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 排尿反射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 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 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 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范围广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 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规律性的应答反应,称为反射.2.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是调节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系统,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体内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调节其功能活动,称为体液调节4.反馈: 在整体,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往往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即()。

A.组织B.群体C.团队D.集体E.文化2.组织的成员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这就是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相应的,能够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是()。

A.权力B.分工C.协作D.分工或协作E.分工和协作3.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写道:“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是在他的著作()。

A.《组织行为学基础》B.《组织行为学原理》C.《个性与组织》D.《企业的人的方面》E.《创造卓越》4.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B.方法C.对象D.内容E.规律5.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

A.内在依据B.外在依据C.外在表现D.内在表现E.运行基础6.在“霍桑试验”中总结的“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凸显出群体规范对个体工作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导致了管理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的研究者是()。

A.罗伯特・欧文B.泰勒C.西蒙D.梅奥E.麦格雷戈7.1960年,在《企业的人的方面》一书中总结了人性假设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 理论与Y理论的是()。

A.阿吉雷斯B.威廉大内C.西蒙D.麦格雷戈8.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来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称()。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E.问卷调查法9.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境,用文字如实记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模拟的具体管理情境的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B.实验室实验C.现场研究D.描述性研究E.问卷调查10.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境的研究,与实验室实验相比,它具有更强的()。

第1章 绪论自测题

第1章 绪论自测题

第1章绪论自测题第1章绪论自测题第1章测试题一、思考题1.1试从力学的角度,比较流体与固体的差别。

1.2气体和液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有何差别?1.3何为连续介质?流体力学中为何须要导入连续介质假设?1.4什么就是牛顿内摩擦定律?它的应用领域条件就是什么?1.5流体的动力表面张力系数与运动表面张力系数有何相同?1.6流体的动力粘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随温度是如何变化的?1.7流体的粘性力与固体的摩擦力有何本质区别?1.8何谓理想流体?引入理想流体模型的意义何在?1.9何谓不容放大流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流体的压缩性?1.10为什么通常把水看做就是不容放大流体?1.11按促进作用方式区分促进作用在流体上加哪两类力?1.12试述表面张力的定义,及其产生表面张力的机理。

1.13何谓附着力,何谓内聚力?先行分析水和水银在毛细管中下降或上升的现象。

1.14为什么玻璃上一滴油总是对数呈圆形球形?1.15测压管管径为什么无法枝节?1.16如何认识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二、选择题1.1在常温下水的密度为kg/m3。

(c)(a)10(b)100(c)998.2(d)10001.2在标准大气压之下200c时空气的密度为kg/m3。

(a)(a)1.2(b)12(c)120(d)12001.3温度增高时,水的粘性。

(a)(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能确定1.4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

(b)(a)变大(b)变小小(c)维持不变(d)无法确认1.5动力表面张力系数?与运动表面张力系数?的关系为。

(d)(a)??(b)(c)(d)??p1.6运动粘滞系数的是。

(b)(a)s/m(b)m/s(c)n.s/m(d)n.m/s1.7流体的粘性与流体的毫无关系。

(d)(a)分子内聚力(b)分子动量变换(c)温度(d)速度梯度1.8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

(c)(a)乌形变与速度(b)乌形变与剪切变形(c)乌形变与剪切变形速度(d)乌形变与应力1.9液体体积压缩系数是在条件下单位压强引起的体积变化率。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①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②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④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统计整理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①康令②阿享华尔③威廉·配第④斯廖采尔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①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②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客观性④总体性、工具性、科学性、综合性4. 总体()①是若干个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②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③都是无限总体④都是有限总体5.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①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②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③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④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6.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①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②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③某一高等学校④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7.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③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表现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8. 标志是()①说明总体的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③说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④说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9.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①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②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③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④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10 .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①每一个企业②所有60家企业③每一双鞋子④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11 .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可以有多个标志③只能有一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指标12.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①变量②指标③变量值④指标值13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①标志②指标值③指标④变量值.14 .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章 绪论

[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呈左、右方向水平轴,与矢状轴呈直角交叉的轴线是A.矢状轴B.冠状轴C.垂直轴D.横轴E.标准轴2.将人体纵切分为左右两半所形成的切面是A.水平面B.冠状面C.矢状面D.横切面E.纵切面3.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4.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5.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6.与人体的长轴平行,即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称为A.矢状轴B.冠状轴C.垂直轴D.横轴E.旋转轴7.下列哪些生命活动存在负反馈A. 血液凝固B. 分娩C. 排尿D. 排卵E. 动脉血压稳定8.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9.能比较直接而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 C.尿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1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脑脊液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二)填空题1.正常人体按照外形可分为、、和四大部分。

2.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

3.人体的基本组织可分为、、、四大类。

4.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产生的能力。

5.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调节、调节和调节。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三)名词解释1.组织2.兴奋性*3.阈值4.内环境5.稳态(四)判断题1.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称系统。

3.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向内,两足并扰,足尖向前。

4.由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呈垂直的轴,称矢状轴。

5.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的面为称水平面。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0.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的研究B.细胞水平的研究C.器官水平的研究D.系统水平的研究E.整体水平的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的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的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属于A.5%B.15%C.20%D.40%E.60%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2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的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26.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7.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8.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2 .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34.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的恶性循环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的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的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A.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状态B.各器官和细胞的活动规律和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

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A 型题 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 ) A.汉代 B.秦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 E.原始社会 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 ) A.雷敩 B.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E.李时珍 3.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 ) A.陈嘉谟 B.陈师文 C.张仲景 D.王好古 E.张元素 4.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 ) A.神农本草经 B.备急千金要方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汤液本草 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肘后备急方 D.雷公炮炙论 E.炮炙大法 6.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明代 E.清代 7.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炮制文献研究 B.炮制原理研究 C.炮制工艺研究 D.炮制设备研究 E.炮制品质量研究 8.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 ) A.炮制解毒理论 B.净制理论 C.炭药止血理论 D.归经理论 E.以上都不是 9.《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 ) A.李时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0.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 ) A.孙思邈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1.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 A.缪希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2.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 ) A.中医中药理论 B.五行学说 C.藏象学说 D.现代医药理论 E.归经理论 13.“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 ( ) A.李时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陶弘景 E.缪希雍 14.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 ) A.元代 B.明代 C.清代 D.梁代 E.现代 15. 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的是 ( )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五十二病方 E.修事指南 (二)B 型题 A.修治 B.炮制 C.制造 D.炮炙 E.修事 16.《金匮玉函经》证治总论例中药物炮制称( ) 17.《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药物炮制称( ) 18.《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 )

中药药剂学 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中药药剂学 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D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C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A.GMP B.GSP C.GAP D.GLP E.GCP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B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E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 E.2010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E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C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B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E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C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C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C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B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D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E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 E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 B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 D.加拿大,1961年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 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A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E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C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B[25~28]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 C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 E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 B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 A[29~32]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29.B.P.是 B30.J.P.是 C31.U.S.P.是 A32.Ph.Int是 D[33~36]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 B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 A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 D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 E[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A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B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C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E【X型题】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 AB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地方标准》 D.制剂规范 E.制剂手册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瞻性 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43.GMP适用于 BCD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 B.输液剂的生产 C.片剂、丸剂胶、囊剂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 E.中药材的生产44.药典是 ACE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 BDE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 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 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 BDA.板蓝根 B.板蓝根颗粒 C.丹参 D.丹参片 E.人参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主要收载中药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 ACDEA.配制理论 B.药理作用 C.生产技术 D.质量控制 E.合理应用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BCDE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 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D.药物本身的性质 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 ABCDEA.中药材 B.农作物用药 C.血液制品 D.动物用药 E.中药饮片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 ABCE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 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 D.适应药物的密度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 ABCD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使用单位 C.药品检验部门 D.药品管理部门E.药品使用对象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 CDEA.1965年版 B.1975年版 C.1985年版 D.1995年版 E.2005年版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 CEA.中药化学 B.中药药理学 C.工业药剂学 D.中药学 E.生物药剂学55.药品标准是指 CE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 B.地方药品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出口药品标准 E.局颁药品标准二、名词解释1.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建筑构造第一章绪论试题

建筑构造第一章绪论试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1M=(100mm)。

5、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楼梯和电梯)、(饰面装修)、(屋盖)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它的( 燃烧性能)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震级)和(烈度)。

国家规定(6级及6级以上)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1-3低层4-6层多层7-9中高层10以上高层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 )三、选择题1、C2、B3、C4、C5、A6、C7、A8、B9、C 10、B1、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A25~50年B40~80年C50~100年D100年以上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5、下列()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历年真题(单选、多选、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历年真题(单选、多选、填空题)
C
单项选择题
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的中心是( ) A,疾病 B.病人 C.健康 D.社会需求
A
单项选择题
《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A
单项选择题
1887年,在上海妇孺医院开办护士训练班,并被视 为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的麦克尼奇来自 ( ) A.英国
B
单项选择题
通过调查历史的护理教育资料或由研究对象回顾历 史护理教育事实,从中寻找某一护理教育现象的特 点及其相关因素。这是调查法中的( ) A.前瞻性调查 B.回顾性调查 C. 纵商调查 D.横向调查
B
多项选择题
有关教学和智育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并且是唯一途径 B.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不是教学的唯一 任务 C.智育是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 D.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 育等任务 E.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 技能
单项选择题
标志着教育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出现质的飞跃的是 () A.原始状态教育形式的出现
B.脑体的分工 C.人们经验、技能的积累 D.学校教育的产生
D
单项选择题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属教育基本要素中的( ) A.受教育者 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 D.教育者
B
单项选择题
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首先获批准开设 护理学专业硕士教育项目的学校是( ) A.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
AB C
填空题
古代教育以学校教育的产生为界,
可以划分为
的教育和
教育。
原始状态
古代学校
空题
在教学的定义中,教学的本质包含 三个方面: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 活 动和 活动。

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 绪论

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系统C.政治协商会议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狭义的行政组织的含义,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在我国,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系统。

2.行政组织的主体和核心是A.人员B.经费C.组织目标D.物资设备【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中的目标。

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人员、经费和物资设备。

其中,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和核心,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行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资设备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基本功能的是A.人员配备B.权责结构C.组织目标D.物资设备【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精神要素。

行政组织的精神要素包括目标、权责结构和人际关系。

其中,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

它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

4.从社会管理角度看,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是A.人民团体B.事业单位C.行政组织D.企业组织【解析】C 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

5.下列中属于组织结构建立的依据的是A.人际关系B.权责关系C.职能目标D.经费【解析】C 职能目标属于组织结构建立的依据。

6.从组织过程来看,行政组织的性质具有A.静态性B.动态性C.生态性D.心态性【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从动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就是一个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知识、环境等因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联系和配置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称为正反馈。 15. 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未到达之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
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二、填空题 16.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17.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18. 组织液,血浆 19.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 20. 反射,反射弧 21. 闭环,负反馈,正反馈 22. 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23. 整体,细胞和分子,细胞生理学(普通生理学) 三、选择题 24. A 25.A 26.D 27.E 28.B 29.E 30.B 31.A 32.B 33.E 34.D 35.D 36.B 37.A 38.E 39.D 40.ABCE 41.ABC 42.ABDE 43.AB 44.ABCE 45.ABC 46.ABCDE 47.ABCD 48.ABCD 49.ABCE 四、问答题 50.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即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 整体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和影 响因素等,所获知识和理论称为器官生理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 含大分子的活动规律,所获知识和理论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整体水平的研究:以 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协调的规律。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对于阐明生物体功能活动的 规律都是不可缺少的。 5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种 动态平衡,即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一方面外环境变化和细胞新 陈代谢不断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另一方体内的各种调节使内环境恢复平衡状态。稳态的维持 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可以认为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稳态被破坏,必然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活动,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2.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 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其基本过程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完成的调节。体液调节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第一章 绪论 自测题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第一章 绪论 自测题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第一章绪论自测题第一章绪论自测题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既有大众媒介,又有群体媒介和人际媒介;既有符号媒介(掌声、姿态、图画等),也有实体媒介(公共关系礼品、象征物、购物袋等)和人体媒介(社会名流、新闻人物、舆论领袖等)。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内部公众主要指组织的员工,还包括组织的股东和员工家属。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从表面上看,庸俗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解决问题或获取利益。

但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等等。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公共关系学里,公众与“大众”、“群众”是没有区别的。

在公共关系学里,公众与“大众”、“群众”是没有区别的。

是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人或大多数人。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而必须与一定的环境发生关系。

公共关系意义上的环境又称社会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各种社会条件以及各类公众。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边缘公众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绪论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2.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D.威廉·配第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这样的基础(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7.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8.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条件的学说C.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的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9.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B.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发展不断加剧的阶级斗争B.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C.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的继承者领导革命的实践D.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二、多项选择题1.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影响较大的是()A.康德B.费希特C.黑格尔D.费尔巴哈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西斯蒙第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圣西门B.欧文C.莫尔D.傅立叶4.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阶级斗争理论6.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微生物学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学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Leewenhoek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Watson3.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D. 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4.细菌学的奠基人是()。

A. Louis PasteurB. Robert KochC. van DyckD. van Leeuwenhoek5.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 抨击了进化论D. 确立了生命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6.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A. 进化论B. 病原菌学说C. 生物学细胞论D. 报酬递减论7.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8.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A. 证实病原菌学说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C. 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 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9.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噬菌体B.白色念珠菌C.新冠肺炎病毒D.炭疽杆菌10.微生物学形态学时期的开创者为()。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科赫D.沃森11.微生物学生理学时期的开创者为()。

A.Leeuwenhoek和WatsonB.Pasteur 和KochC. Watson和CrickD.Koch 和Crick二、简答题1.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2.简述科赫法则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4.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测验题
一.填空题
1. 从聚合的聚合反应的机理看,聚乙烯的合成属于 连锁聚合 ,按照聚合物的主链
结构,聚乙烯属于 碳链高分子 。

2.按照聚合物的主链结构,聚合物可以分为碳链高分子 , 杂链高分子 , 元素有机
高分子 , 无机高分子 。

3.该聚合物的名称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合物链中1为 结构单元 2为 或
重复单元 。

n 称为 聚合度 ,记作 DP 。

C C O
O OCH 2CH 2O n
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式是_____,英文符号_____,商品名_____。

二.名词解释
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高聚物)
单体,重复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单体单元
平均聚合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三.选择题
1.提纯高聚物的主要方法有(C ):
A .精馏
B .重结晶
C .溶剂萃取
D .物理分离
2. 聚乙烯醇的单体是:(C )
A 、乙烯醇
B 、乙醛
C 、醋酸乙烯酯
四.判断题
1. 高聚物的分子量是指其统计平均值,它的表示方法有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粘
均分子量等。

( √ )
2.一般高分子化合物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

(√ )
3.在大分子链上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以重复的最小单元称作结构单元。

(√ )
4.按照聚合物主链结构,PET 属于杂链高分子。

( √ )
5. 连锁聚合反应中,存在基元反应,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差别不大。

( )
五.问答题
1.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特点?
⑴ 相对分子质量方面的特征
① 相对分子质量巨大•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04~106;
② 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
③ 相对分子质量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表示。

⑵结构方面的特征聚合物存在着多重结构,即所谓一次结构、二次结构和三次结构。

⑶聚集态特征
聚合物没有气态,只有固态和液态。

2.何谓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写出PET的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

聚合物大分子中那些以共价键相互连接重复出现的结构单位称为重复结构单元(简称重复
单元或链节)。

重复单元中小的不可再分的与单体结构有关的结构单位称为结构单元。

原子种类
与数量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称为单体单元。

PET的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
3.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
单元,并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1CH2=CHCl
○2CH2=C(CH3)2
○3NH2(CH2)6NH2+HOOC-(CH2)4-COOH
4.高分子按用途分为哪几类?
六.计算题
1.某聚合物试样由下列级分组成,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
分布指数
级分重量分率分子量
1 0.5 1×104
2 0.2 1×105
3 0.2 5×105
4 0.1 1×106
七.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简式
PET,PVC,合成天然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丁基橡胶,尼龙-610,维尼纶,聚异丁烯,PAN,尼龙-6,PS,P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