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酶的基本性质
生物催化剂——酶-沪科版高中第一册教案
生物催化剂——酶-沪科版高中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原理和机理;2.掌握酶促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3.了解酶的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1.酶的催化原理和机理;2.酶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内容1. 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酶的定义和分类;2.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3.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4.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2. 酶的结构和特点1.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2.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3.酶的失活和再生。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提问相结合的方式;2.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的方式;3.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 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酶的定义和分类教师简要介绍酶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等,并从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引出酶的作用原理。
2.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介绍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包括亚基和活性中心、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
3.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讲解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包括酶对反应物和产物的选择性和特异性、酶对反应温度和pH值的敏感性等。
4.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介绍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包括酶浓度、温度、pH和反应物浓度等,同时教师通过中小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酶促反应的应用。
2. 酶的结构和特点1.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教师详细分析和介绍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包括多肽、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等,同时着重讲解酶的稳定性、催化效率和特异性等。
2.酶的失活和再生讲解酶的失活和再生,包括酶的热失活、酶的酸碱失活以及酶受酶抑制剂的影响等,并从中讲解酶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采用课堂讨论、实验演示和作业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估;2.通过学生的答案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3.通过老师的评估和反馈,来检测教学效果和优化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安全和规范,避免事故发生;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第2节一.教材版本及章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二.内容分析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多项生物化学反应的联系纽带。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个过程由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这些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
因此,本节内容即酶的三个特性是本章的基础。
即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本节的“科学·技术·社会”,通过多个侧面,体现出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酶的特性;理解酶特性的实质和意义;②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酶的特性的实践,使学生体验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通过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
四.教学重点酶的特性和实质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设计,实践,主动探究酶的特性,分析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
六.多媒体及实验器材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仪、powerpoint课件;试管、滴管、试管架、火柴、卫生香、酒精灯、试管夹、小烧杯、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玻璃棒、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热水、冰快、碘液、斐林试剂。
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教师提问,适当补充学生归纳总结,反馈练习结束开始新课导入酶的特性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回忆推理教师指导各代表组介绍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教师指导答疑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设计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三课时新课导入复习引入: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实验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目的】观察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原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生成的产物也就不同。
此外,激活剂、抑制剂也能影响淀粉酶活性,影响淀粉的水解。
因此可根据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加碘呈现的不同颜色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从而验证了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淀粉I2 【操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3.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结果及分析】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说明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篇二: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酶的催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 学习酶活力测定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酶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活力,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制剂- 底物- 水浴锅- 移液器- 计时器- pH计- 温度计2. 实验仪器:- 酶活力测定仪- 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 酶活力测定:- 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力。
- 将底物溶液和酶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反应。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 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酶活力。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在0℃、25℃、37℃、50℃、70℃等不同温度下测定酶活力。
- pH值:在pH值分别为3、5、7、9、11的缓冲溶液中测定酶活力。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底物浓度,测定酶活力。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酶浓度,测定酶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力测定结果:- 在不同温度下,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7℃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在不同pH值下,酶活力在pH值为7时达到最大值,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力降低。
-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温度: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酶失活。
- pH值:酶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不同酶的最适pH值不同。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六、实验结论1. 酶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2. 酶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酶的催化活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加深对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
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酶催化反应速率比无机催化剂快10^3~10^17倍。
2.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
3. 温和性:酶催化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2)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3)指示剂:碘液、酚酞等。
2. 仪器:(1)恒温水浴箱(2)试管及试管架(3)移液器(4)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碘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 酶的专一性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 酶的专一性实验: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而对蛋白质无催化作用,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NaOH溶液对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证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究酶的性质和功能,加深对酶作用的认识,并进一步了解酶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1. 酶的定义:酶是一种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的蛋白质。
2. 酶的特性: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可逆性。
3. 酶促反应:酶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反应速率得到加快。
三、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酶溶液、底物溶液、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显色剂等。
2.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并将其放入不同的试管架中。
- 步骤二:将试管架放入恒温槽中,保持温度恒定。
- 步骤三:同时开始计时器,并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取出试管,加入显色剂。
- 步骤四: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时间和变化情况。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秒)试管一颜色变化试管二颜色变化0 无变化无变化10 逐渐变淡无变化20 变得非常浅逐渐变淡30 几乎透明变得非常浅40 透明透明50 透明透明60 透明透明五、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酶的作用是加速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可逆性。
2. 本实验中,试管中的酶溶液通过与底物的特异性结合,催化反应,使底物的颜色变淡或透明。
3. 随着时间的增加,试管一和试管二中的底物都逐渐变淡或透明,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酶的性质和功能。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代谢和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进行酶的活性检测实验,通过观察底物的变化情况来评估酶的催化效果。
然而,本次实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如实验温度、酶浓度等因素。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更加精确地控制实验条件,以获取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之,通过认识酶的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酶的作用机制,提高了对酶的认识和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实验五溶菌酶的分离与活性测定
5.丙酮沉淀
向上述剩余悬液中逐滴加入冷丙酮,使丙酮终浓度 达33%,混匀后离心2min (8000r/min) ,弃沉淀。量 取上清液体积后,缓缓加入冷丙酮,使丙酮终浓度达50 %,混匀后立即离心10min (8000r/min),弃上清液。
向此沉淀中加入5.0mL Tris pH8.8缓冲液,使沉淀 溶解,再离心5min (8000r/min),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 记录体积、弃去沉淀。上清液即为部分纯化的碱性磷酸 酶液,此为D 液。 吸取D液0.1m1置于编号为DE 的试管中,供测酶活 性用。 吸取D液0.1m1置于编号为Dp的试管中,供测蛋白质 浓度。
其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 即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被碱性磷酸酶水解后产 生游离酚和磷酸盐,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 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可生成红色的醌 衍生物,根据红色的深浅就可测定酚的含量,从 而计算出酶的活性大小。
酶活性单位表示:在37℃下保温15分钟产 生1μg酶者为1个酶活性单位
(二)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测定
[原理] 比活性是指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样品中所含的酶活性 单位。因此,随着酶被逐步纯化,其比活性也随之逐 步升高,所以测定酶的比活性可以鉴定酶的纯化程度。
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比活性用每毫克 蛋白质具有的酶活性单位来表示。因此测定样品的比 活性必须测定: (1)每毫升样品中的蛋白质毫克数。 (2)每毫升样品中的酶活性单位数。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从肝匀浆 中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简称AKP)。 先用低浓度醋酸钠(低渗破膜作用)制 备肝匀浆。 醋酸镁则有保护和稳定AKP 的作用。 匀浆中加入正丁醇可使部分杂蛋白变 性,释出膜中酶,过滤后,以去除杂 蛋白。
酶的化学本质结构和特性
C3H
丙酮酸
2.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催化基团的转移
AR+ B
A +BR
例:谷丙转氨酶(GPT)(EC 2.6.1.2,L-丙氨酸: 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3.水解酶类(hydrolases)
AB + H2O
A·OH + BH
4.裂合酶类(lyases)
从底物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或逆反应
Thomas Cech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SA
1983年美国S.Altman等研究RNaseP(由20%蛋 白质和80%的RNA组成),发现RNaseP中的RNA 可催化E. coli tRNA的前体加工。
Sidney Altman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Cech和Altman各自独立地发现了RNA的催 化活性,并命名这一类酶为ribozyme(核酶), 2人共同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1.Cell vol 31, 147~157,1982年。
2.Sci. Amer. Vol 255, 64~75,1986。
3.抗体酶(abzyme)
例: 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葡萄糖+O2+H2O 葡萄糖氧化酶 葡糖酸+H2O2
四、酶的作用动力学(kinetics)
什么是动力学? 什么是酶作用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米氏方程的提出
中间复合物学说:
第一步: E+S
ES
第二步: ES→E+P
V∝[ES]
1913年Michaelis和 Menten推导了米氏方程
教案:酶的作用和本质
教案:酶的作用和本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3. 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重要性4.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1. 酶的定义和特性酶的定义:什么是酶?酶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生物大分子?酶的特性:酶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如何解释酶的催化作用?2. 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酶的作用机理:酶如何催化化学反应?其催化机理是什么?酶的作用特点: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解释酶的专一性?3. 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重要性酶的应用:酶在医学、工业、食品等领域有哪些应用?酶的重要性: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酶的定义、特性、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酶的定义、特性、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内容。
2. 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重要性。
3. 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酶的作用和本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酶的作用和本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酶的分类和命名1. 酶的分类:根据酶的作用底物和反应类型,将酶分为六大类。
2. 酶的命名:介绍国际上通用的酶命名规则,如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的命名原则。
七、酶的活性测定1. 酶活性的定义:解释酶活性的概念及其单位(单位通常为每分钟转化底物的量)。
2. 酶活性测定方法:介绍常见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如动力学法、比色法、比浊法等。
3. 酶活性测定实验操作:演示酶活性测定的实验步骤,包括样品制备、酶反应、结果分析等。
酶的一般知识
五、 别构酶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往往是具有四级结构的多亚基的寡聚酶,酶分子中除有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也称催化位点(catalytic site)外;还有别构位点(allosteric site).后者是结合别构剂(allesteric effector)的位置,当它与别构剂结合时,酶的分子构象就会发生轻微变化,影响到催化位点对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若别构剂结合使酶与底物亲和力或催化效率增高的称为别构激活剂(allostericactivator),反之使酶底物的r亲和力或催化效率降低的称为别构抑制剂(allostericinhibitor)。酶活性受别构剂调节的作用称为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作用.别构酶的催化位点与别构位点可共处一个亚基的不同部位,但更多的是分别处于不同亚基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具催化位点的亚基称催化亚基,而具别构位点的称调节亚基。多数别构酶处于代谢途径的开端,而别构酶的别构剂往往是一些生理性小分子及该酶作用的底物或该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故别构酶的催化活性受细胞内底物浓度、代谢中间物或终产物浓度的调节。终产物抑制该途径中的别构酶称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说明一旦细胞内终产物增多,它作为别构抑制剂抑制处于代谢途径起始的酶,及时调整该代谢途径的速度,以适应细胞生理机能的需要。别构酶在细胞物质代谢上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故别构酶又称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
图说明这三个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均有一个袋形结构,糜蛋白酶该处能容纳芳香基或非极性基;胰蛋白酶袋子底部稍有不同其中一个氨基酸残基为天冬氨酸取代,使该处负电荷增强,故该处对带正电荷的赖氨酸或精酸残基结合有利;弹性蛋白酶口袋二侧为缬氨酸和苏氨酸残基所取代,因此该处只能结合较小侧链和不带电荷的基团.说明酶的催化特异性与酶分子结构的紧密关系。
生化实验六 酶的基本性质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指导老师: 史影 成绩: 实验名称: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激活剂和抑制剂、最适温度 同组学生姓名: 陈莞尔,潘盛警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 一、实验目的1.了解酶的专一性。
2.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基本原理酶是具有高度专一性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促反应要比无机催化反应快数十倍。
酶催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一种或一类底物其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可分成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
一种酶能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用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 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铜沉淀。
Na 2CO 3+ 2H 2O 2NaOH + H 2CO 3 CuSO 4+ 2NaOH Cu(OH)2+ Na 2SO 4专业:____生物工程 姓名:_____陈传鑫 学号:___3090104963 日期:____2011.3.22_ 地点:_生物实验楼306实验报告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Cu2O + 2H2O + 糖的氧化产物(黄色或砖红色)淀粉和蔗糖无半缩醛基,无还原性,与Benedict试剂无显色反应。
溫度對酶活性影響实验报告
溫度對酶活性影響实验报告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遵义县团溪中学黄定梅“新陈代谢与酶”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探究酶的活性及其特征,为此,我先后尝试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研究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实验效果不佳,于是我对此实验作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具体实验方案如下:一、实验目的1、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方法。
2、探索a—淀粉酶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紫色复合物,a—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12支,试管刷1把,试管架1个,刻度吸管2支,恒温水浴箱2台(水温分别保持在60℃、100℃)、塑料烧杯1个(冻冰),铅笔1支,1%淀粉溶液,0.1%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蒸馏水。
四、实验准备1、实验前教师应配制好1%淀粉溶液和0.1%的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
2、课前90min,打开2个温水浴箱,并调好温度。
五、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六、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a-淀粉酶的活性不同,低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全部释放,高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
从以上实验表格可知,在2℃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低,几乎没有活性,在60℃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即60℃为最适温度,在96℃时,a-淀粉酶活性完全丧失。
七、说明:1)对照组均为深蓝色,实验组中冰水组颜色为深棕色,60℃时为黄色,100℃时为深蓝色。
2)水浴箱水温100℃时,敞开盖后只能维持96℃。
所以测定的是96℃下酶的活性,但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3)水浴锅要保持水温60℃时,应设定在61℃,敞开盖时的实际温度为60.1℃左右。
篇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教学设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会相关的操作技能。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实验一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2药品:铁粉(可用Fe3O4代替)、H2O2、蔗糖、可溶性淀粉、5水硫酸铜、枸橼酸钠、1水碳酸钠、纯净水、氯化钠、设备:滤纸、马铃薯、脱脂棉或、一次性纸杯研钵、漏斗、电炉、试剂瓶、药匙、玻棒、量筒、容量瓶、烧杯内容:过氧化物酶的高效性,唾液淀粉酶专一性实验二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淀粉、纯净水、氯化钠、KI、I2、标签纸、滤纸、脱脂棉或、一次性纸杯漏斗、电炉、试剂瓶、药匙、玻棒、量筒、容量瓶、烧杯不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实验三不同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pH对酶活力的影响 2淀粉、枸橼酸钠、1水碳酸钠、纯净水、氯化钠、KI、I2、磷酸氢二钠、枸橼酸、滤纸、马铃薯、脱脂棉或、一次性纸杯漏斗、电炉、试剂瓶、药匙、玻棒、量筒、容量瓶、烧杯实验四酶的激活与抑制作用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激活与抑制 2淀粉、5水硫酸铜、纯净水、氯化钠、KI、I2、滤纸、马铃薯、脱脂棉或、一次性纸杯漏斗、电炉、试剂瓶、药匙、玻棒、量筒、容量瓶、烧杯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实验五马铃薯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测定4NaH2PO4、Na2HPO4、愈伤木酚、过氧化氢、纯净水、滤纸、标签纸试管架、试管、移液管、移液管、量筒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25ml、烧杯50ml、烧杯100ml、漏斗、离心机(低速)、离心管(低速)、721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秒表、研钵实验六柱色谱法分离色素4中性氧化铝(100—200目)、碱性氧化铝(100—200目)、95%乙醇、亚甲基蓝、荧光黄、石英砂、纯净水、滤纸、脱脂棉、石英砂、标签纸25毫升滴定管、分液漏斗(250毫升)、烧杯、滴管、试剂瓶、药匙、玻棒、容量瓶、烧杯柱色谱法分离色素实验七大蒜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2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仿、丙酮、HCl、纯净水、大蒜研钵、试剂瓶、分析天平、药匙、离心机、玻棒、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容量瓶实验八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测定 2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tris、碳酸氢二钠、碳酸二氢钠、EDTA、肾上腺素液、邻苯三酚、HCl、纯净水、大蒜试剂瓶、分析天平、药匙、离心机、玻棒、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容量瓶实验九酵母细胞的固定化4干酵母、Cacl2、海藻酸钠、蒸馏水、蔗糖、注射器、尿糖试纸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天平、药匙、滴管、玻棒、容量瓶、酒精灯、注射器、电炉、尿糖试纸实验十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2考马斯亮蓝G-250、95%乙醇、85% H3PO4、牛血清血蛋白(BSA)、NaCl、纯净水、鸡蛋、移液枪头分光光度计、移液管(10mL)、试剂瓶、移液枪、药匙、试管及试管架、玻棒、容量瓶、烧杯实验十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上的应用 2食品级果胶酶、抗坏血酸、纯净水、新鲜苹果(或其他应季水果)分光光度计、天平、试剂瓶、榨汁机、药匙、水浴锅、玻棒、压榨机或离心分离机、容量瓶、烧杯生化分析实训1.蛋白质等电点及两性性质2.酶的基本性质测试3.柱色谱法分离物质4.酶活力的测定5.还原糖含量测定6.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生物化学实验(食品)
电磁炉水浴锅
电子天平
需冷藏、冷冻试剂和材料放在冰柜和冰箱
注意
生物材料及试剂在冰箱中,取完放回原处。 请勿将固体物质扔进水槽,台面上有垃圾盆。 水槽上有蒸馏水管,节约使用。 用过器皿立即用水洗净。 做完实验清理台面,将实验用具清洗后放入 洗涤柜。
实验报告
一、目的
二、原理(必须写清楚!)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结果与分析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作。
管号 0.5%淀粉 pH 5.0 pH pH 6.8 pH 8.2 稀释唾液(滴)
取试管5支,编号, 按下表操
1 2 2 2 2 10 10 10 2 2 3 2
现象
摇匀,37℃水浴中保温。每隔l分钟从pH 6.8的管中(2 号)取出1滴于白瓷板上,加碘液1滴,观察淀粉水解的程度。 待颜色不变时,向各管中加碘液1-3滴。观察颜色,比较水 解程度,做出解释。
2、酶促反应
试管 号 1 2 1.5%琥珀酸 1%丙二酸 蒸馏水 心脏提取 液(滴) 钠(滴) 钠(滴) (滴) 5 5(煮沸) 5 5 —— —— 25 25 0.02%甲烯 现象 蓝(滴) 2 2
3 4
5 5
5 25
5 5
20 ——
2 2
加好混匀,立即在各管中加入一层(约8滴)液体石蜡油,置 37度恒温水浴保温30分,观察各管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然后用力 振摇1号管,观察变化记录并解释。
沉淀
醇醚混合物洗2次
沉淀
晾干,鉴定
清液
弃掉
2、酪蛋白的性质鉴定
(1)溶解度观察
溶液
H2O 10%NaCl 0.5%Na2CO3 0.1M NaOH 0.2%HCl 饱和Ca(OH)2
酶
酶作用的 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
绝对专一性 旋光专一性
几何专一性
目录
族专一性:可作用于一类或一些结构很相似的底物。
O 酯酶:R—C—O—R′ + H2O
CH2OH
RCOO- + R′ OH + H+
CH2OH
5
α-葡萄糖 OH 苷酶 OH
5
O
1
O
1
O R
+H2O
OH
OH
+ ROH
OH
OH OH
绝对专一性:只能作用于某一底物。
k1
E+S
K-1
ES
k2
E+P
+
E (enzyme)
+
E (enzyme) 酶
S (substrate) 底物
中间产物
P (product) 产物
目应速度的影响,并 加以定量的阐述。
影响因素包括有 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
抑制剂、激活剂等。
※ 研究一种因素的影响时,其余各因素均恒定。
目录
酶的活性中心的一级结构
应用化学修饰法对多种酶的活性中心进行研究发现,在酶 的活性中心处存在频率最高的氨基酸残基是:丝氨酸、组氨 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如果用同位素 标记酶的活性中心后,将酶水解,分离带标记水解片段,对 其进行一级结构测定,就可了解酶的活性中心的一级结构。 对各种蛋白水解酶进行类似的分析,功能类似的酶在 一级结构上有惊人的相似性。
2H2O2 2H2O + O2
1mol过氧化氢酶 5×106molH2O2 1mol离子铁 6×10-4molH2O2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实验类型:分离鉴定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酶的专一性。
2.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103-1017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2h2o2naoh+h2co3cuso4+2+na2so4还原糖(—choor—c=o)+2cu(oh)2cu2o(砖红色或黄色)+2h2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氨基酸的纸层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点样、平衡、展层、显色、鉴定)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来表示的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试剂及配置1.扩展剂将20ml正丁醇和5ml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15ml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
2.氨基酸溶液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分浓度为0.5%)3. 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四、实验器材层析缸;毛细管;喷雾器;层析滤纸五、实验操作1.取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cm处用铅笔画一直线,在直线上每隔2cm做一记号2.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五个位置上,干后再点一次,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mm3.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将滤纸直立于层析缸中。
待溶剂上升15-20cm 时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自然干燥或用吹风吹干。
4.显色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中烘烤5min(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示出各层析斑点。
5.计算各氨基酸的Rf值六、思考题何谓Rf值?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注意:做纸层析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带铅笔和直尺。
实验二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显色反应实验目的1.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2.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尿素加热到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⑵0.1%淀粉溶液
⑶1.0%氯化钠溶液
⑷1.0%硫酸铜溶液
⑸1.0%硫酸钠溶液
⑹碘化钾-碘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1.试管及试管架
2.量筒
3.漏斗
4.脱脂棉花
5.点滴板
6.吸量管
7.恒温水浴(37℃)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号试管呈紫红色,2,3,4,5,6,7,8号试管均呈棕黄色,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为1 min。
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的呈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和抑制现象。
淀粉+碘→蓝色
淀粉+淀粉酶Cl-或Cu2+水解产物 + 碘液 → 颜色变化
水解的程度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之变化来判断的。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1:200稀释)
2、实验试剂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
1
2
3
4
0.1%淀粉溶液(ml)
3
3
3
3
1%CuSO4溶液(ml)
1
1%NaCl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混匀,37℃水浴1分钟
KI-I2溶液(滴)
1
1
1
1
记录观察结果
七、讨论、心得:
1、本实验中,试管1是为了验证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2是为了验证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3是为了排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试管4是作为对照的。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1、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
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它还可以用来测定水果果实(如苹果等)的淀粉含量。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
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
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
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
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 000~160 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
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
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
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表 2-1 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在pH=4时最稳定,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2、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
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酶的性质研究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因此也叫生物催化剂。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多样的酶,从而使生物体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完成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酶有的是单纯蛋白质,有的是结合蛋白质。
因此,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叫做辅酶或辅基。
习惯上,将与蛋白质结合的紧而不易分离的非蛋白部分称为辅基,辅基不能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而将与蛋白质结合的不紧而易分离的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酶,辅酶可以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
目前许多酶已经能够制成结晶。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特异性)。
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作用称为酶的激活作用,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一些物质称为酶激活剂;能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作用称为酶的抑制作用,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一些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激活剂与抑制剂常表现某种程度的特异性。
,
物质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在机体中了解温度对没活性的影不断进行着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绝大多数都是在酶的影响下进行的。
所以,生活机能在某种程度内可以说是由机体内酶类的含量及活性决定的。
食品、发酵、制药、制革、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以及临床检验等都和酶有密切关系。
因此,酶的研究在生物化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进一步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二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
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就加快一倍左右,通常用温度系数表示,一般情况下的温度系数约等于2,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
另一方面,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
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
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的最适温度。
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映速度逐渐降低。
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
但是,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反应时间增长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
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一般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在的形式有关。
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持数月以至一年,在低温下保存的时间更长,因此,酶制剂一般以冻干粉状在低温下冷冻保存。
溶液中的酶,一般不如固体的酶稳定,且易为微生物所污染,通常很难长期保存而不丧失其活性,溶液状态的酶,在保存时都要加入等体积的甘油,并贮存在4℃冰箱中,酶活性可保持两周至几个月。
酶在高温下就更不稳定了。
酶的活性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基质在酶作用前后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淀粉酶作用于其作用基质——淀粉,并用碘液来检查酶促淀粉水解程度,来说明温度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
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逐步水解成各种不同大小分子的糊精及麦芽糖。
它们遇碘各呈不同的颜色。
直链淀粉(即可溶性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
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使整个反应系统呈现出加入的碘液的颜色。
由于在不同的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低不同,,则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可由酶反应混合物遇碘所呈现的颜色来判断。
三操作步骤
取3支试管,依次编号,按照下表所示的数据,依次加入各种试剂,混匀。
四仪器和设备
(一)仪器
1.移液管:1ml×2,2ml×1
2.试管3支,试管架
3.恒温水浴锅(37℃、0℃、100℃)
(二)试剂
1.1%淀粉溶液(含0.3%的NaCl):将1g可溶性淀粉及0.3gNaCl,混悬于5ml蒸馏
水中,搅动后缓慢倒入6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搅动煮沸1分钟,凉至室温后加蒸
馏水至100ml,置于冰箱中贮存。
2.淀粉酶液:每人用自来水漱口3次,然后取20ml蒸馏水置于一小烧杯中,向烧杯
中吐入一口唾液,摇匀,纱布过滤,取滤液加水至20ml,制成1∶20稀释的唾液
淀粉酶液,备用。
3.pH7.0的磷酸缓冲液(PB):取772.5ml 0.2M Na2HPO4·12H2O(称取Na2HPO4·12H2O
71.64g,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和227.5ml 0.1M柠檬酸溶液(称取柠檬酸10.505g,
加蒸馏水至500ml)混匀,即可得到pH7.0的PB。
4.碘液:称取2g KI 溶于5ml蒸馏水中,随后加1g 碘,待碘溶解后,加蒸馏水295g,
混合均匀贮存于中色试剂瓶中。
或碘试剂(KI-I溶液):将KI 20g及碘10g溶于
100ml蒸馏水中,使用前做10倍稀释。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目的
了解pH对酶活力的影响及pH的概念,学习测定最适pH的方法。
二原理
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极为显著。
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
一种酶表现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
酶在最适pH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活力。
低于或高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pH能影响底物和酶分子的解离状态,而酶只能和某种解离状态下的底物形成络合物。
在最适pH时,酶分子上的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最适于与底物结合,此时底物分子本身含有的解离基团也处于最佳解离状态,酶和底物的结合力最大。
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发生变化,酶和底物的结合力降低,因而酶反应速度降低。
酶处于强酸或强碱的环境下时,会使酶发生完全变性,使酶完全丧失其催化活性。
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大多数酶的最适pH在4-8的范围内,动物酶的最适pH大多在pH6.5-8.0之间,植物和微生物酶多在pH4.5-6.5之间,但也有例外,例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 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是8,精氨酸酶的最适pH是10.0。
酶的最适pH受底物和缓冲液的性质性质的影响。
如唾液淀粉酶的pH约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在醋酸缓冲液中则为5.6。
本实验在不同pH条件下使淀粉酶作用于其作用基质——淀粉,并用碘液来检查酶促淀粉水解程度,来说明pH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
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逐步水解成各种不同大小分子的糊精及麦芽糖。
它们遇碘各呈不同的颜色。
直链淀粉(即可溶性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
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使整个反应系统呈现出加入的碘液的颜色。
由于在不同的pH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低不同,,则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可由酶反应混合物遇碘所呈现的颜色来判断。
三操作方法
四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1.移液管5ml×3,1 ml×2,吸耳球
2.试管3支,试管架
3.恒温水浴
4.白瓷反应盘,胶头滴管
(二)试剂
1.1%淀粉溶液(含0.3%NaCl):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唾液淀粉酶液: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碘液: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缓冲系统:
(1)0.2M Na2HPO4·12H2O 1000ml
称取Na2HPO4·12H2O 71.64g,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2)0.1M柠檬酸溶液
称取柠檬酸10.505g,加蒸馏水至500ml。
酶的激活和抑制
一目的
1.了解酶促反应的激活和抑制。
2.学习检定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酶反应的方法和原理。
二原理
酶的活性常受某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作用称为酶的激活作用;而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降低的作用称为酶的抑制作用。
例如,NaCl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SO4为其抑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具有特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是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例如,NaCl达到1/3饱和度时就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三操作方法
取3支试管,依次编号,按照下表所示的数据,依次加入各种试剂,混匀。
四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1.移液管5ml×1,1 ml×4,吸耳球
2.试管3支,试管架
3.恒温水浴
(二)试剂
1.1% NaCl 100ml
2.1% CuSO4
3.0.1%淀粉溶液:称取淀粉1g溶于1000ml沸水中,搅动煮沸1分钟,凉至室温后,
于冰箱中贮存备用。
4.蒸馏水
5.唾液淀粉酶: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6.碘液: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