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生物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导学案(2)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血液循环过程,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采用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血液循环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如何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
2.开展小组竞赛:鼓励团队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血液循环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血液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意义。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意义。
2.血液成分的作用及其在人体内的运输过程。
针对这些目标和要求,我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还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自主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4.列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5.通过实际问题的考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掌握出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4.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联系实际,关爱他人。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勤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4.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2.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4.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突破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引导学生课前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复习课打好基础。
2.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学习要点知识要求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3.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要求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应用于生活实际。
3.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4.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5.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尝试调查的方法,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体验血液、心脏、血液循环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2.爱护小鱼,关爱生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理解心脏的功能,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4.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学习指导本章的学习包括血液、血管、心脏三部分内容,其核心内容是血液如何通过心脏这个泵,在血管中流动实现物质的循环。
本章的图片、实验和调查比较多,学习时要充分进行观察和思考,获得生物学概念。
你应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各种图片,认识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分辨血管的种类,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观察人的心脏模型和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并能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联系生活实际,能读懂血常规化验单,理解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帮助家人测量血压,认识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积极参与献血的宣传活动。
认真学习血循环发展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血管疾病的防治,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和最新动态,进一步体验血液、心脏、血液循环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的涂片,我们看到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2. 血液是由()A.血浆和红细胞B.血小板和血浆C.血浆和血细胞D.血浆和白细胞3.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A.血小板B.白细胞和红细胞C.红细胞D.白细胞4.下列各项中,形成血红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编号 备课 日期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二次备课 日期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尝试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5、 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学生 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壁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被人体吸收 后,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 组织细胞中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这些 都是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知识后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因此《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的学习就顺理成 章地展开了,这部分内容既与前面所学内容相呼应,也为第五章的学习做铺垫。 设置情境教学法、资料分析法、情感认同法、引导讨论法。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法、知识迁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1.收集相关的素材。 2.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
(二) 、梳理知识 落实双基 学探 导学 导引 诱思
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尝试独立完成 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 纠正。 目标 1: 观 察血液循环图并描 述 血 液 循 环 的 过 程
肺循环
展示 交流 质疑 深化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 1 、体 循 环 : 二 氧 化 碳 或减少),颜色变得 循环:氧气 少),颜色变得 3、 流 经 含营养物质最丰富; 流经 含废物最少; 流经 含氧气最丰富。
教学 重点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 导学案设计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明确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描述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务与静脉血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涂片,能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特点2.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3.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能区分三种血管,并能描述它们结构和功能特点。
4.通过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能灵活地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学习活动】梳理知识(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成分:水、无机盐、 、 、 等血浆 功能:运载 ,运输营养物质和1.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2.血液只所以呈红色,是因为 的缘故,它的特性是3.贫血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和 都低于正常值,你采取缓解贫血的措施是 。
位置:部侧心壁:主要由构成,的壁最厚左心房:与连通:与主动脉连通结构四腔:与肺动脉连通左右相同1.心脏右心室:与连通房室瓣:位于和之间保证血液按的方向瓣膜流动:即只能从动脉瓣:位于和之间流向;从流向功能:输送血液的:左右两个“泵”同时工作的途径:→→→→2.血液体循环意义:由血变成血循环途径:→→→→肺循环意义:由血变成血3.输血应输入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时,也可输入的异型血,但也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以防凝集。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应当积极参加献血。
右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C.图中虚线为体循环路径,实线为肺循环路径D.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答案:B 解析①是肺部的毛细血管②是组织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是,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案)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案
主备人:马 翠
学习目标: 1、理解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掌握心脏结构和功能
4、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起止部位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5、说出ABO 血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重点、难点:1、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0—70,认真填写下列各题、并熟记
( )
1、血液的组成 ( ) ( ) ( ) ( )
2、血液各成分的特点及功能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60-62,观察心脏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重点知识)
1、心脏分为几个腔室?名称是什么?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名称?
(绘制心脏结构图、展示并讲解)
2、心脏中存在哪种特殊的结构,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左心室壁与其他三个腔壁有什么不同,分析原因?
合作探究(二)阅读教材P63-64,观察血液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合作突破难点知识)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大致路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2、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大致路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小 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案[002]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案[002]](https://img.taocdn.com/s3/m/719f3aec4693daef5ef73d50.png)
主备人:李爱兵备课组长:审核: 湘波中学七年级生物科导学案任务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是为什么?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分别是什么?课题: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型预习、展示备课日期: 20130320 班级:学习小组小主人【学习目标】:任务2、认识血常规检查化验单: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RBC是指,正常数值是,否则则患病;出血液的功能。
2、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
(重点)。
WBC是指,正常数值是,否则则患病;3、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Hb是指,正常数值是,否则则患病;内流动的情况。
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PLT是指,正常数值是,否则则患病;4、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任务3、人在大量出汗或者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5、会列举出ABO血型的类型,特别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学习时间】:四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三、反馈练习(每题2分,总计得分分)一、自主学习(必背)) 1、血浆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快速阅读课本P50——P54,完成下列填空:2、血液的组成()1、血液是由和血细胞构成的。
其中血细胞又包A、血浆和红细胞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血红蛋白和血浆括。
3、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
2、血浆中90%是,还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细胞A、铜 B、铁 C、钙 D、锌排出的,此外还有。
主要作用是运载,运4、在血常规化验单上有一项检查项目是RBC,其意义是()输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学设计

2.讨论主题:
a.心脏结构与功能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b.血管的特点及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c.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在经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后,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心脏、血管、血液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对气体交换的过程理解不透彻;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依赖教师的讲解。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在运动时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引入新课: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章主题——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强调学习本章内容对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分类及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气体交换等知识点。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展示、板书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个知识点。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不断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复习教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2.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3.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考点侧重】1、注意关注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突出考查循环模式图的理解和识别。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章的复习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教学准备】有关本章的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节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通过复习前两章内容导入,引入今天复习课题,呈现中考考纲要求二、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学生利用有限时间《导学精炼》上的“知能要点导析”三、延伸拓展、难点释疑依据《导学精练》,教师结合课件,突破重难点,师生互动。
四、知识小结,当堂检测(1)课件上有针对性的习题(2)《导学精练》上的“知能巩固导练”(让学生合作探究,再提出问题共同研讨)课后反思:复习摘要: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等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结构四个腔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心脏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途径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与血型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血液传播疾病的宣传单,提高大家对血液健康的认识。
(要求:内容丰富,有针对性,语言简练,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5.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一次家庭血液循环知识小测试,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增进家人间的交流。
3.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总结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运输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念;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章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血液循环的小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血液循环知识,尤其是心脏、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意义。
3.通过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输血、急救等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关注血液污染、血管健康等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理解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七年级生物下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_导学案_七下四单元4.3心脏 (2)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左心房:与()相通
左心室:与()相通
心脏四个腔右心房:与()相通
右心室:与( )相通
房室瓣:只能朝向()开
瓣膜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动脉瓣:只能朝向()开
五.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方案相应的内容。
六.下节课预习指导: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62到68的内容:血液是怎样循环流动的?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提升:
心脏中的血液为什么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出现倒流?
“导、学、悟”高效学习课堂学案主备人:
班级:______姓名:小组号:_________等级:_________
课题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
目标
展示
1.理解心脏的外形和位置。
2.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Biblioteka 难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一.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
读课本61页心脏解剖图,回答以下问题。
八.教后记: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学习难点: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自主探究:一、血液有哪些成分?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层的特点。
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1.血液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血细胞包括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2.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失的成分?二、三种血细胞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名称形态结构功能异常情况红细胞呈两面的圆饼状, 富含,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运输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时:血红蛋白含量低也会有此症状白细胞比红细胞 , 细胞核细菌,对人体有和作用有时,数目会血小板个体最 ,形状不规则,细胞核有加速和作用。
过少时:过多时:2.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思考讨论问题:(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判断它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低倍显微镜下能否看见血小板,为什么?三、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项目”和“测定值”这两栏)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说明英文缩写中文名称RBC 红细胞计数男:(4.0~5.5)×1012个/L女:(3.5~5.0)×1012个/L人体在运动、饱食或缺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
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
WBC 白细胞计数(4~10)×109个/L 人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等,以及女子月经、妊娠和分娩期,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
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减少Hb 血红蛋白男:120~160 g/L 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女:110~150 g/L 少PLT 血小板计数(100~300)×109个/L 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导学案(2)【学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组成血液的各种成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2.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5.掌握安全输血的原则。
复习重难点: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复习过程:一复习任务三心脏和血液循环1.心脏的结构包括哪四个腔?它们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2.在心脏结构中流动脉血的腔及血管是?流静脉血的腔及血管是?3.心脏内的瓣膜有哪些?其作用是?4.说出体循环的路线、意义及血液成分的变化?5.说出肺循环的路线、意义及血液成分的变化?6.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考点训练】1.下图为心脏与其相连的血管结构图,据图回答:(1)心脏构成及功能: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的,因此可以推测心脏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心脏的四腔中,_壁最厚的【】____________。
(2)左心室与【】__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相连通;左心房与【】__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相连通;右心室与【】__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相连通;右心房与【】__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相连通;(3)心脏左侧(流_______血)的血液流动方向:肺静脉→__________→左心室_→__________ 心脏右侧(流_______血)的血液流动方向:_______静脉→__________→右心室→__________ (4)心脏内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图中的【10】和【13】是________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图中的【11】和【12】是________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此外在四肢的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瓣。
(5)取一个猪的新鲜的心脏,扎紧血管5,若从6注入红墨水,则红墨水将从[ ]______流出;若从7注入蓝墨水,则蓝墨水将从[ ]______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6)某人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2.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体循环的路线:_________→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________→各级_______→_______→右心房。
在________________处,血液由_______血变为_______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心房。
在________________处,血液由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血。
(3)体循环的血液是从心脏【】__________ 出发流回到【】__________ ,肺循环是从心脏【】__________ 出发流回到【】__________ ,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经。
(4)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要通过_________循环来完成。
(5)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吸氧和点滴青霉素,其中氧气是靠血液中的________ 运至全身的,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流人心脏的_________。
3.下图是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示意图(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A与C之间、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 。
(2)在血管1,2,3,4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中[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___ 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原理实现的。
(4)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_ 血变成了_________血。
复习任务四:心率和血压;血型和输血1、什么是心率?什么是血压?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多少?一次失血超过多少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3、血型分为哪几种?输血的原则是什么?如果输入的血型不合会发生什么现象?【考点训练】1.若该战士是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A、A型B、B型C、O型D、AB型2.一个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400毫升,其结果是( )A.对身体毫无影响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很快恢复C.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D.危及生命3.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A.损失200--300ml 的血液,人体丝毫没有影响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4.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红输血,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可能是()。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B.爸爸O型、妈妈A型、小红B型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B型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A型【当堂检测】1.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C、静脉管内、动脉管内D、动脉管内、静脉管内2、下列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到心脏的血管。
B、动脉血就是含氧气和养料多的血。
C、静脉血就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静脉血就是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血3、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为( )A、主动脉、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肺动脉C、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肺静脉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循环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室→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房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5、李明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青霉素到达肺部细胞所经过的途径是(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⑥左心房⑦右心房⑧左心室⑨右心室⑩肺部毛细血管A、①⑦⑧④⑩B、②⑦⑨④⑩C、①⑥⑧③⑩D、②⑥⑧③⑩6、将葡萄糖注入人体臂静脉后十分钟,舌感觉有甜味,该过程中葡萄糖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A、只经过体循环而不经过肺循环B、先肺循环,后体循环C、先体循环,后肺循环,再体循环D、先肺循环,后体循环,再肺循环7、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
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
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A、高血压B、低血压C、贫血D、坏血病8、下列有关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A、主动脉、肺静脉B、主动脉、肺动脉C、肺动脉、主动脉D、肺动脉、肺9、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10、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毛细血管D、组织11、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12、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B.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D.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13.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当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处于_______ 状态时,气体入肺。
(4)②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__ 部位被利用。
(5)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含_____ 丰富的_________血。
【拓展提升】1、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 ,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
(2)消化淀粉的器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被吸收入血液后,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⑨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1~5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6~9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请回答:(1)淀粉经过①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a,a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乙图的途径是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经过消化直接通过甲图②过程进入A系统的是______。
(2)人体在进行甲图所示的过程④时,膈顶部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中还必须要经过哪些结构?______。
(3)心脏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当心房和心室舒张时,相关瓣膜的开闭情况是______。
(4)甲图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器官是:肾小球→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链接中考】1.手放在耳后轻压,可感受到血管的”跳动”。
引起这种“跳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胸廓的扩大与缩小B.心脏的收缩和舒张C.动脉的收缩和舒张D.静脉的收缩和舒张2.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3.右图是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示意图。
其中 a、 b 表示某物质或血液, M 表示相应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 a 表示脂肪, b 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则 M 表示胃B.若 a 表示蛋白质, b 表示氨基酸,则 M 表示口腔C.若 a、 b 均表示静脉血,则 M 可表示小肠D.若 a、 b 均表示动脉血,则 M 可表示肾小球4.你体验过吗?在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