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族舞之孔雀舞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中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中国很多民间舞蹈常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情之所至,即兴发挥,因而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中国民族舞中,孔雀舞可谓是一大亮点。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孔雀舞有丰富多样的手形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肢和躯干的各个关节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匀颤动,形成优美的“三道弯”舞姿。孔雀舞的美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它能由身致心的给人一种陶醉,给人以安详,让人静静地享受那躯体表达的柔和,让人深深感到心灵上的触动。它所宣扬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的共鸣,给人过目不忘的感受。

孔雀舞流传广泛,学者众多,其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广为人知,《雀之灵》是杨丽萍自编自演的女子独舞。这部长达一百分钟的舞蹈,

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首演于1986年。杨丽萍最初编创的这个舞蹈中的孔雀,是一只远离人间万人仰望的神鸟。简单看去,《雀之灵》也不过是拟人化的孔雀,但是,它同人们看惯了的傣族孔雀舞着明显的不同。《雀之灵》这个题目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要求。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因为在课堂上欣赏到《雀之灵》,课后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此舞蹈我又在网上找来欣赏,我想舞蹈艺术家舞台魅力不是华丽的词藻所能诠释的,那灵动的柔绵的身资和孔雀的灵魂是联系在一起的,她所存在的那种如流水般细软的身资是她人模仿不来的,那是只属于她的舞台魅力。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

伴着那动人的背景音乐,杨丽萍用她的身体绽放生命独特的美丽——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高贵优雅的孔雀!她舞动起来了!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左手指尖柔韧的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旋转,踩点,仰视,升华!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音

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开屏阔步的走着。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她又开始踏步,她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们带进了幻虚幻实的境界·····

细长的手臂,传递着孔雀的灵动;柔软的腰肢,舞出了孔雀的婀娜;飞旋的裙摆,展现出孔雀的华丽;精致的头饰,散发着孔雀的高贵。眼中的杨丽萍渐渐成了一只体态轻盈的孔雀,在舞台上舞蹈,舞蹈……音乐轻轻地回荡在耳畔,泉水叮咚,鸟鸣声声,仿佛还有风吹,花在摇摆……百花丛中,一只“孔雀”在细细梳妆,时而啄啄鲜艳的羽毛,时而坐在草丛中休息。那天籁之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安详柔和,伴随着杨丽萍柔韧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随着一阵柔和优美的音乐的流动,白孔雀也动了起来:忽而昂头,似乎在张望;忽而低头徘徊,似乎在寻找;忽而转头啄啄身子,似乎在梳理……她在灯光下,显得独一无二。每位观众都凝视着,不希望遗漏了这曼妙的舞姿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杨丽萍把手举起,旋风般疾转,那婀娜的身段把这只白孔雀显得更高贵、优雅。那美丽的裙子似满池的荷叶,随风摇曳着。杨丽萍展开双手,肩微微颤动,一阵一阵柔韧的蠕动,从肩膀传向指尖,犹如流淌的河水,轻轻地泛起涟漪……在她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我能体会到她的热情,却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见杨丽萍用她的手指,手腕等关节灵活地配合着,把孔雀昂首引颈的姿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优美的音乐和舞着生动的表演融为一体,使人身临其境,这已不是一个舞台,而是在云南的竹林,眼前一只孔雀时而梳理羽毛,时而伸颈饮泉,时而伫立,杨丽萍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只顾使出浑身

解数,用她的灵动熟练的四肢五官,来演绎着舞蹈的神韵。孔雀的一次眨眼,一丝笑意都被杨丽萍表现得淋漓尽致。静静的音乐,静静的舞姿,没有安塞腰鼓的磅礴,也没有印度舞蹈的火烈,但那种别具一格,典雅的美却芳香四溢……

我不得不说自己文笔粗糙,无法细致描绘出我所见到的高贵的美。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募地,音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她开屏阔步着。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们带进了幻虚幻实的境界。这里只有一只孔雀,却有无数个想成为孔雀的人!亦真亦假,似实似虚。飞扬的活力在释放高傲的能量。忘怀的舞者在尽情欢跃!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浓缩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华丽的舞蹈,静下来,立成了一尊高贵的雕像,却又真实地轻颤着。

《雀之灵》犹如一个蓝色的梦境,一个无限纯净的世界,在那个神秘的境地,生命之河在流淌,洗涤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1986年,雀之灵首次演播直到现在,观者无不为之而陶醉,每一次观看,都会被其深邃的诗情画意所感动。《雀之灵》有着傣族舞蹈的风格,有着其内在的旋律和美感,但却又超越其外在形态的模仿,将孔雀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于观众眼前,创生出一个精灵般高洁的生命形象。

在动作编排上,杨丽萍充分发挥了其舞者的艺术表现能力,她通

过手指、腕、臀、胸、腰等关节的运动,塑造了一个超然、灵动的艺术形象。用其修长、柔韧的臂膀和灵活的手指变幻,把孔雀昂首引颈的静态美和细微的动态感表现的栩栩如生,让观看者体会到了孔雀生命的活力和其蓬勃向上的精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闪烁和舞动。

舞蹈《雀之灵》并没有生搬硬套傣族舞蹈风格和动作,而是抓住了其内在的动律和审美,依据情感和舞蹈形象的需求,大胆创新,吸收了现代舞充分发挥肢体能动性的优点,创编出新的舞蹈语汇,动作灵活多变,富有现代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总的来说,这是孔雀形象创造艺术上的一次大的飞跃。

《雀之灵》之所以吸引了许多观众,不仅是其舞蹈旋律的优美,尤其是作品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杨丽萍曾经说过,“舞蹈是我的生命的需要”。而她,正是在用“心”而舞,用肢体表现着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情、思索和追求。

“雀”之“灵”,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是身心合一的舞蹈。

舞蹈中,杨丽萍把自己完全融入在那翩翩起舞的孔雀中,似乎忘记了自己,放佛自己已化成一个精灵,跃动着,放飞了自己的生命,完全摆脱了矫揉造作的外在情感,真正地反映民间舞之“魂”。

《雀之灵》给了广大舞者很深的思索。它之所以久演不衰、家喻户晓地活跃在舞台上,是因为它已震撼了人的灵魂,对生命的赞美,深深地热爱渴望、撼动着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美得那么别致,那么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