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
人格发展的七个阶段
人格发展的七个阶段人格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婴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七个主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人际关系。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更好地成长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期。
在这个阶段,婴儿是完全依赖他人的。
他们的人格和身份正在形成,通过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和满足基本需求来实现。
如果婴儿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将发展出积极的信任感。
第二个阶段是幼儿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探索世界,并发展出自主性。
他们开始学会自己做决策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他们得到了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他们将培养出适度的自信和独立性。
第三个阶段是学龄前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通过学习和社交来发展自己的人格。
他们开始建立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并且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和合作能力。
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
这是人格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情感上的许多变化。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与同伴建立更深入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非常重要。
第五个阶段是早期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进入了成熟和独立的阶段。
他们在职业选择、家庭建立和发展自我价值观等方面面临重大决策。
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管理技能。
第六个阶段是中年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思考和评估他们的人生。
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遗产和对社会的贡献。
关键是能够应对中年危机,寻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和满足感。
第七个阶段是晚年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回顾他们的一生,接受身体和认知能力的退化。
他们面临终生目标的重新定义,并寻找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幸福的新的理解。
晚年期对于接受生活变化、维持积极的心态和建立生活满意度非常重要。
每个阶段的人格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的,前面的阶段奠定了后面的基础。
在每个阶段中,个体都有机会发展其潜力、塑造自己的人格,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长大后性格的详细对应关系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来到我的治疗室。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
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
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
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
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
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
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
”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
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
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
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
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
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
”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
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
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
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
’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
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
【育儿】婴儿依恋类型左右着成人后的浪漫关系
【育儿】婴儿依恋类型左右着成人后的浪漫关系在前文【育儿】你是不是Caveman Parent(穴居人式父母)?中我们曾经提到过宝宝的安全型依恋,今天绘声绘色就带着大家去看看幼儿期依恋的具体类型,而这些不同的依恋类型如何影响到成人后的浪漫关系。
依恋理论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它能让孩子从正常的情绪状态变得高兴,也能让孩子从负面的情绪状态中得到缓和,每个人类个体婴儿期的依恋本质直接影响到他成人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式和倾向。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就是下面那位帅大叔。
鲍尔比认为,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依恋类型根据鲍尔比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评定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陌生情境测验是在一间实验性玩具室内观察婴儿、养育者(多为母亲) 和一名友好却陌生的成人在一系列情境中的行为与反应。
此操作程序的关键是婴儿与每个成人分离、重聚的标准顺序。
最初,母亲与儿童被邀请进入一间放有适当玩具的舒适的实验室,当儿童安静下来并开始玩玩具时,便有陌生人加入,以后,相继有母亲离去、陌生人与儿童相处、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母亲离去儿童独处等情境,在设计的8个情境中,儿童经历逐级增加的忧伤及对亲近的更大需要,整个过程约需20分钟。
儿童需要满足的程度及使用的方法被认为表明依恋的质量。
实验结果,儿童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①安全型依恋(Secure),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
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婴幼儿依恋类型及其长远影响
婴幼儿依恋类型及其长远影响婴幼儿阶段是人类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
依恋是一种情感纽带,它不仅影响个体在童年时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也对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婴幼儿期的依恋类型及其对个体长远发展的影响。
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
他认为,婴儿在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早期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其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
鲍尔比强调这种依恋关系在心理生理层面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是关系建立的基础,也是个体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中的重要保障。
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进一步研究了这一理论,通过“陌生人情境实验”,她识别出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以及后来的分类“混乱型”。
以下是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及其特征:安全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婴幼儿能够自由探索环境,同时会寻求照顾者的支持。
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会感到不安,但当其归来时,能很快得到安慰并再次积极探索。
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通常在社交和情感表达上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适应性。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对照顾者的反应显示出一种独立性,但这种独立往往是因为他们难以信任他人。
而他们在遇到压力时,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倾向于内化情绪。
这种类型的儿童往往在人际关系中显得孤立,不容易建立深厚的人际联系。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儿童通常表现出对照顾者高度依赖。
他们在面对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并可能会出现哭闹、愤怒等情绪反应。
而在照顾者归来后,虽然迅速获得安慰,但由于过度关注他人的反应,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可能表现得不自在、紧张。
混乱型依恋此类型儿童常常表现出矛盾和无序的行为。
在回避和亲近之间频繁摇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照顾者之间的不安全感。
这种混乱常源于照顾者本身的不稳定性或者无条件支持缺乏,使得孩子缺乏明确的依恋行为模式。
早期经历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
早期经历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
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
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
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
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对我们自身的启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对我们自身的启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个体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任务和挑战。
这些阶段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了解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启示。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出生至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建立对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信任感。
如果他们得到了适当的关爱和满足基本需求的照顾,他们将会发展出信任感。
如果他们经历了忽视或虐待,他们可能会形成不信任的态度。
这告诉我们,早期的关爱和关注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并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阶段:自主与怀疑(1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自主性。
他们开始独立地探索世界,并形成自己的意愿和决策。
如果他们得到了适度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将会发展出自主性。
如果他们遭遇到过度的限制和批评,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给予他们适度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性。
第三阶段:倡导与罪恶感(3岁至5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参与社会和文化的规则和价值观。
他们开始形成道德意识,并学会分辨对错。
如果他们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将会发展出良好的道德观念。
如果他们受到了过度的批评和惩罚,他们可能会感到罪恶和不安。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和引导他人时,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分辨对错。
第四阶段:勤劳与自卑感(6岁至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参与各种活动和任务。
通过努力工作和取得成就,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劳品质。
如果他们在这个阶段受到了失败和挫折,他们可能会形成自卑感。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他人参与各种活动并努力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勤劳的态度。
第五阶段:身份与角色的困惑(12岁至18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引言艾利克森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被称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这个理论描述了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生命中,人类的人格会如何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利克森的八阶段论,并探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在婴儿期,个体对于世界还一无所知,主要通过感官和身体来理解和探索周围环境。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基本的信任与依赖,这是一个婴儿与主要关系对象(通常是母亲)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阶段。
婴儿期的特点:•对探索和发现感兴趣•对照顾者的依赖性较高•开始建立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婴儿期的意义:•建立了以信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培养了个体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在幼儿期,个体逐渐开始认识和掌握自己的身体能力,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社交技能。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环境、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建立适当的自控能力。
幼儿期的特点:•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达幼儿期的意义:•学习了适应社会规范和交往技巧•培养了个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5岁)在学龄前期,个体开始接受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包括语言、数学、音乐、美术等。
他们逐渐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价值观,并开始与同龄人互动。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学校和集体生活的基础,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资源。
学龄前期的特点:•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快速发展•规则和价值观的接受和内化•情绪表达和控制能力的提升学龄前期的意义:•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培养了个体的协作精神和社交技巧第四阶段:儿童期(6-12岁)在儿童期,个体开始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他们开始自主选择兴趣和活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尊和自信,并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关系。
儿童期的特点:•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提高•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增强•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儿童期的意义:•培养了个体的学习和专注能力•提升了自尊和自信,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第五阶段:青春期(13-19岁)在青春期,个体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重大变化,开始经历性别角色的转变,并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和爱情关系。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1.孩童期(0-12岁):-心理特点:孩童期是个体人格的形成时期,孩子开始发展基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他们具有天真、直接和乐观的特点,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影响。
-认知发展:孩童期的认知发展非常快速,他们开始理解基本的概念和逻辑,能够逐渐掌握语言和符号系统。
他们的思维常常是具体的、直观的和非逻辑的。
-情感发展:孩童期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感受到爱和被爱的需要,但也容易受到拒绝和孤立的影响。
-社会发展:孩童期是习得社会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和分享资源。
2.青少年期(13-19岁):-心理特点:青少年期是个体逐渐独立和成熟的时期,具有探索、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特点。
他们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和对自我和他人的怀疑。
-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逻辑和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开始能够思考理论和概念,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对未来做出决策和制定目标。
-情感发展:青少年期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探索。
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面临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探索的挑战。
-社会发展:青少年期是建立独立和自主的重要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权力和责任,并与同伴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3.成年期(20-39岁):-心理特点:成年期是个体进入社会和建立家庭的阶段,具有稳定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成年人面临许多责任和挑战,如事业发展、婚姻和子女抚养等。
-认知发展:成年期的认知发展表现为更加成熟和复杂的思考方式。
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够预测和规划未来。
-情感发展:成年期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建立稳定和亲密关系,如婚姻和亲子关系。
他们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对家庭、事业和社会责任有更深的体验。
-社会发展:成年期是建立社会网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冲突。
4.老年期(40岁及以上):-心理特点:老年期是个体陷入身体和认知衰退的时期,但也可以是智慧、总结和个人成长的时期。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详述: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
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时间约从出生到1岁。
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吮乳。
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健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母亲的育儿态度是受社会影响的,如果社会贬低育儿者的地位,则母亲可能抱怨自己承担的角色,对孩子采取消极的态度。
如果社会赞赏母亲的地位,其结果则恰好相反,导致对孩子积极的态度。
因此,在发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社会经验。
在艾里克森看来,若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
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
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
这种人际关系的经验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若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基本不信任感,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怀疑,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这种恐惧和怀疑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过程。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
人格发展八阶段范文
人格发展八阶段范文人格发展八阶段是由心理学家埃里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个体的一生中,存在着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和挑战,个体需要成功地解决这些任务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八个阶段及其特点。
1.婴儿期(0-1岁)婴儿期是人生的起点,个体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这需要依赖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照料和关注。
如果婴儿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们会发展出安全感和可依赖感。
相反,如果婴儿被忽视或遭受虐待,他们可能会发展出不信任感和疑虑。
2.幼儿期(1-3岁)幼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和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
他们需要有机会做出选择和决策,以培养自信心。
如果幼儿在此阶段受到过度限制或压抑,他们可能会发展出怀疑和羞愧。
3.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阶段,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属于哪个性别。
他们开始模仿和学习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性别行为和价值观。
如果孩子的性别角色认同被贬低或限制,他们可能会内心困惑和不安。
4.小学期(6-12岁)小学期是发展自尊和自尊心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通过成功完成学习和社交任务来建立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
如果个体在学业或社交方面遭受失败或受挫,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并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5.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个人身份和角色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独立思考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他们还面临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问题,并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别身份。
如果个体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失望。
6.青年期(18-35岁)青年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阶段,个体需要建立稳定且健康的恋爱和友谊关系。
在这个阶段,个体还需要开始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做出独立决策。
如果个体在这些领域遭受挫折或失败,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分离。
7.中年期(35-55岁)中年期是个体追求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阶段。
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
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摘要:文章对成人依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有外依恋理论概述、成人依恋理论概述、成人依恋理论测量和国内依恋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依恋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关键词:依恋;成人依恋1.成人依恋概述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得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2]。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历有关,童年在依恋关系中的经验会让个体形成独特的心理表征,而这种心理表征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改变,会影响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的维持和人格特征的形成。
依恋关系的研究最初是针对婴幼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是依恋联结却是会持续存在并影响个体的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会成为个体与人交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
Bowlby强调,尽管依恋行为在儿童早期比较突出,但是在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中都存在依恋,他认为“依恋可能会持续一生,在依恋关系形成、保留和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现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这一影响的存在,人们发现成人与亲人、朋友等亲密对象也会产生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随着个体的成长,依恋关系中的核心因素会被保留,并逐渐嵌入到成人与同伴的关系中,依恋的对象也会随之发生转变,母亲的角色会逐渐被同伴代替[3]。
目前研究者对于成人依恋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发展和认知学派与人格和社会学派。
虽然两派都是在Bowbly和Ainsworth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两派在对成人依恋的界定、研究方法和分析重点上存在差异。
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人格和社会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因此发展和认知学派主要研究成人与父母的关系,而人格和社会学派主要研究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4]。
因此发展与认知学取向主要从心理学和家庭的角度,分析父母养育方式对成人依恋类型的影响,人格和社会学取向重点研究成人依恋在个体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人类个体在生命周期内经历的八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称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了人类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并且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社会挑战。
以下是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的简述。
1.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出生至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学会依赖他人,建立了对环境的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得到了足够的关爱和关注,他们将发展出基本的信任感。
然而,如果他们遭受到忽视或虐待,他们可能会形成不信任和怀疑的态度。
2.自主与怀疑阶段(1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如果他们能够自主地做出决策并获得支持,他们将发展出自尊和自主的特质。
相反,如果他们受到过度限制或过分批评,他们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感觉。
3.倡导与罪恶感阶段(3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他们得到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将发展出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
然而,如果他们受到太多的严厉批评或惩罚,他们可能会产生罪恶感和内疚感。
4.勤奋与劣等感阶段(6岁至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接受社交和学校的要求。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并得到肯定,他们将发展出自信和成就感。
相反,如果他们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并且没有得到支持和鼓励,他们可能会产生劣等感和不足感。
5.身份与角色混乱阶段(12岁至18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并面临着对自我和他人的角色期望的压力。
如果他们能够探索并建立自己的身份,他们将发展出自知和自信。
然而,如果他们无法解决身份危机,他们可能会陷入身份迷失和混乱的状态。
6.亲密与孤独阶段(18岁至40岁):在这个阶段,成年人开始建立亲密的关系和爱情关系。
如果他们能够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并与他人建立联系,他们将发展出爱和关爱的能力。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主要内容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主要内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生命周期内会经历八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这八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1. 婴儿期(出生至1岁):婴儿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起点,此时个体主要是通过满足生理需求来建立信任感。
若婴儿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可能会形成基本的不信任感。
2. 幼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是个体开始探索自我认同的阶段。
幼儿开始发展自主性和意志力,他们会尝试独立做出决策和行动。
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阶段获得适度的自主权,他们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否则可能会出现自我怀疑和依赖他人的倾向。
3. 学龄前期(3岁至6岁):学龄前期是个体开始建立社交技能和对外界规则的理解的阶段。
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同时也开始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有所意识。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对社会规则的遵守。
4. 小学期(6岁至12岁):小学期是个体开始培养自主性和学业能力的阶段。
子女开始独立处理学习任务,并与同龄人建立友谊。
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阶段获得成功和认可,他们会形成积极的自尊心和能力感,否则可能会出现自卑和成就感不足的问题。
5. 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青少年期是个体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并与同龄人进行深入的交往。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阶段建立起身份认同和职业规划,他们会形成稳定的自我身份,否则可能会出现自我迷失和身份危机。
6. 青年期(18岁至40岁):青年期是个体建立亲密关系和事业发展的阶段。
个体开始建立长期的爱情关系,并尝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如果他们能够平衡好爱情和事业,他们会形成成熟的关系和事业发展,否则可能会出现亲密关系和事业发展的困难。
7. 中年期(40岁至65岁):中年期是个体开始关注遗产和对下一代的贡献的阶段。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网络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于心有戚戚焉。
也看过很多关于童年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从没有象这篇文章一样,从里面看到了自己。
转载这篇文章出来,不是为了要批判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而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和自己最匹配的另一半。
希望人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都能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心理退行与社交能力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
心理退行与社交能力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心理退行与社交能力: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心理退行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或挑战时,出现一种回避现实、退回到过去状态的心理现象。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社交经验在童年时期的获得对成人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心理退行与社交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安全感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和社交互动对个体的情感安全感有重要影响。
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会培养出积极的情感安全感,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并且更能够适应社交环境的变化。
相反,童年时期缺乏父母陪伴、关爱或者遭受到虐待、冷漠的孩子,由于缺乏情感安全感,可能会在成年后表现出心理退行的特征,对社交关系产生困扰。
二、人际沟通能力童年社交经验对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交往,孩子们可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且发展出适应社交场合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
在童年时期获得良好的人际沟通经验的个体,通常在成年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挑战,减少出现心理退行的可能性。
三、解决冲突能力童年时期经历的各种冲突和争吵是培养个体解决冲突能力的重要机会。
当孩子能够在儿童阶段学会处理和解决冲突时,他们在成年后通常会更具有适应性、成熟度和自我控制力。
然而,如果在童年时期缺乏积极解决冲突的经验,个体可能会面临心理退行的风险,遇到困难时常常选择逃避或采取消极的态度。
四、自尊和自信童年社交经验对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有重要影响。
童年时期所接受的社交反馈和评价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遭受到同伴的嘲笑、排斥、歧视等负面体验,个体可能会在心理上受到伤害,降低自尊和自信水平,进而影响到其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在讨论童年社交经验对成年人心理退行与社交能力的影响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干预。
人格障碍与亲密关系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和情侣治疗建议
人格障碍与亲密关系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和情侣治疗建议人格障碍与亲密关系引言: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不仅会对患者的个人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对其亲密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情侣应对人格障碍。
第一部分: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人格障碍可能对亲密关系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沟通困难: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有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关注度低等特点,这使得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难以与伴侣进行有效沟通。
缺乏有效的沟通将导致误解、争吵、甚至关系破裂。
2. 情绪不稳定:某些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和爆发。
这种情绪的波动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情绪稳定性,还会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使得伴侣在情感上难以适应。
3. 控制欲强: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对亲密关系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他们倾向于控制、操纵伴侣的言行。
这种行为会破坏关系的平衡和平等性,使得伴侣感到被束缚和压力。
第二部分:情侣治疗建议面对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挑战,情侣可以尝试以下建议来改善关系:1. 系统性治疗:建议患有人格障碍的一方接受系统性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
通过专业治疗,患者可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改善沟通能力。
2. 改善亲密关系的沟通:情侣双方可以尝试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注意语气和方式。
同时,双方也可以共同制定相应的沟通规则,以促进更健康的沟通。
3. 建立边界和平等:亲密关系中的个人边界对于维持健康关系非常重要。
情侣可以共同规划并尊重对方的边界,保持个人的独立性。
同时,要确保关系中的权力平衡,避免一方过度掌控的情况发生。
结论: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构成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亲密关系无法得到改善。
通过专业治疗和情侣共同努力,可以缓解人格障碍对关系的负面影响。
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尊重彼此的边界和平等,是改善亲密关系的关键。
参考使用的资料: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2013.2. Linehan, M. M. Skills Training Manual for Treat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Press, 1993.3. Dattilio, F., & Padesky, C. A.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with Couples and Families: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Clinicians. Guilford Press, 2021.注:本文仅以提供信息为目的,不可替代专业心理咨询。
早期依恋关系对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影响
早期依恋关系对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影响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那么,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一个好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是从哪里学到的呢?心理学家认为,在生命的早期,人类与主要的养育者之间建立起来的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对日后人际关系的影响非常重大。
这份特殊的情感联结,也被称作依恋(attachment)。
年幼的哺乳类动物,尤其是人类,天生就有跟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主要的养育者身体接触的需求。
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带给他们情感上、精神上的舒适、安全和温暖感;如果母亲不在,就会尝试与别的物种建立联结。
上个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过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在实验室为年幼的猴子制作了两个圆柱体作为幼猴的“代理妈妈”,一个上面围上铁丝网,另一个上面覆盖上了一层柔软的毛圈织物。
8只幼猴都在两个“代理妈妈”的陪伴下,关在笼子里饲养。
两个“妈妈”的胸部都装有可以喝奶的管子。
幼猴们会把哪个“代理妈妈”当成妈妈呢?结果显示,所有的小猴子几乎都一直黏着“软布妈妈”,挤进“软布妈妈”怀里,只有在饥饿时才去吸吮“铁丝妈妈”的奶管。
哈洛的实验说明了年幼的哺乳类动物,生来就有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的养育者身体接触,并由此获得精神、情感抚慰的需求,人类的婴儿也是如此。
他们喜欢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感到最大的舒适和愉快;反之产生分离焦虑。
在陌生情境中,母亲的出现会感到最大的安全和抚慰;当饥饿、寒冷、疲倦、厌烦和疼痛时,喜欢寻找母亲。
美国精神病学家卡巴尼斯将依恋定义为在时空上联结一个人与某一特殊他人的持久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远近亲疏,都与这条无形的情感纽带有着或大或小的联系。
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真正的依恋出现在婴儿在6个月之后,那时婴儿会表现出“寻求接近行为”——跟随或黏住一个特定的人,这个人通常是妈妈。
一直到两岁,婴儿会把这个人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
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阶段,你都发展好了吗?1.婴儿期,0岁到一岁半,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而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良好的照顾和爱抚婴儿。
因而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信的。
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也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儿童早期,一岁半到三岁,自主感对羞耻感。
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儿童渴望,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反之,如果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
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
3.学前期,三岁到六七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前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喜欢尝试探索新环境,承担并掌握新的任务。
此时父母或教师认可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恰当的指导。
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获得发展。
反之,如果父母嘲笑儿童的探索,或过多干涉,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
4.学龄期,六七岁到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这个时期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开始体会到能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教师和长辈的认可和赞许。
如果儿童在学习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将助长儿童的信任感,胜任感,有利于形成进取和勤奋的人格。
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成就遭受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往往是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
5.青春期青年期,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亲密关系三要素模型
亲密关系三要素模型想要获得健康美好的亲密关系,这篇文章你必须看一看,源自著名心理学家罗兰·米勒教授《亲密关系》第一章。
影响婚姻亲密关系的3大要素:成人间的依恋类型、人格特质和自尊水平01 小时候的依恋类型影响,但不能决定成年后的依恋类型巴塞洛缪提出了成人间4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的人: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他人依赖,他们都感觉很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他人接纳-焦虑型的人:希望在亲密关系当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是经常发现,对方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样亲密,没有亲密关系会让焦虑型的人不安,有时还会担心伴侣不会像自己那样看重自己-恐惧型的人: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会让自己感到不安,感情上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信任他人或者依赖他人,他们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反而自己会离不开对方,因此会受到伤害-疏离型的人: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他也能很安心,他们非常独立和自给自足,而且比亲密关系更重要,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者让别人依赖认知的误区儿童期,个体与抚养者的依恋类型,不会完全决定成年后亲密关系当中的依恋类型,因为依恋类型还受到我们成年后经历的影响。
如,本来与父母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人,如果成年后经过了一次非常悲痛欲绝的分手,她的依恋类型可能会不再是安全型再如,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够慢慢让原来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所以说婚姻是第2次让自己有机会修复原有依恋类型的重要机会备注:只有大起大落的经历才有可能让人类的依恋类型有所改变,大部分的概率会保持十多年以上。
比如恐惧型的人,如果坚持孤僻,回避相互依赖,他们就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有些人是可以信任的,不会发现亲密也可以让人心安,如此,反过来也会加重他们的恐惧型依恋02 人格影响亲密关系,神经质越弱的夫妇越幸福影响人际关系的第2个要素就是人格特质,根据大五人格理论,神经质是人格特质当中对亲密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原理:神经质的人容易愤怒和焦虑,这些不良倾向往往会引起人际冲突,悲观情绪和争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
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
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
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
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
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
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
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
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
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
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
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
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
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
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
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
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
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
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
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
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
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
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
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
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
”“回来,那儿会摔倒的。
”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
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
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
而距离儿童则不同,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人:回避型人格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
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电视。
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
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
“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
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
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
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
”迫使对方离开自己。
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
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