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制把握重点立德树人工作要以人为本

合集下载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难予以帮助,及时疏导他们在思想上出 2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 现的困惑。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在的挑战 除了要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量,其发展的好坏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还应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 2.1 社会整体氛围不足
未来有着直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 思想情感。三是要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
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校教育不 实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 展除了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
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承担起引导学生 会有不同层次和方向需求。其中包括被 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造成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 人尊重和肯定、自我能力提升以及自我 了一定影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意
任,以保证大学生既掌握精湛的专业知 价值实现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学 识和自主意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
识技能,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1]。因 校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应加强 生的价值观念。此外,经济发展所带来
此,高校教育工作要始终把“立德树人” 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需求的重视程度, 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高校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解放思 的就是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就是源源 后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接触
想,勇于探索和改革工作思路,以保证 不断的人才资源。为此,广大教师要深 国外价值观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会在
更好的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不 文化层次上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并对他
· 135 ·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
们的道德意识造成影响。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

为了积极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需要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机制,确保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注重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的路径和策略。

一、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构建立德树人机制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灵活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首先,要完善学校自治权和管理权的结合机制,将校园内的决策权更多地交给学校自身。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级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并实行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

最后,要重视学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任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需要开展全面、深入的改革探索。

首先,要推进课程改革,突破大纲约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最后,要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从简单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美育等方面的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影响立德树人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研修工作,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对教师的业绩和贡献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注重评价机制建设评价机制是立德树人的保障和导向,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确保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和持续发展。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和个性化评价,减少对分数和排名的过分追求。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实践中,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在学校教育中,工作领导机制是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本文将从立德树人与工作领导机制的关系、工作领导机制的内容和构建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立德树人与工作领导机制的关系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而工作领导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办法。

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相互支撑的关系。

工作领导机制是立德树人的有力保障。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领导机制,有利于形成一支高效、专业、有力的教育工作队伍,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强保障。

工作领导机制能够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立德树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立德树人是工作领导机制的价值追求。

工作领导机制应当是服务立德树人,推动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构建健全的工作领导机制,形成科学规范、运转顺畅的办学治校体系,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立德树人和工作领导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作领导机制的内容1.坚强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力量。

坚强的领导班子具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优秀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领导班子要注重合理配置各类人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决策机制。

2.紧密的工作机制学校工作涉及教学、管理、生活等多方面,需要建立紧密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教学工作机制要求形成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管理工作机制要求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校育人模式实现路径研究

坚持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校育人模式实现路径研究

WISDOM EXCHANGE区域治理坚持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校育人模式实现路径研究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戈瑶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根本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必然路径选择。

高校人才培养核心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工作者要坚持德育的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三全育人外化于行。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多主体协同并举,同向发力,通过创新“党建+育人”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生吸引力,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提升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践工作做实。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212-0002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百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三全育人落实过程,让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行动逻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锋密切,斗争依旧深刻且复杂,思想意识渗透方式出现了新变化,凭借新媒体夹带“私货”,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推崇价值观、使人们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追求。

由于大学生特性,求知欲强,善于接触新鲜事物,擅长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因此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冲击,如果不加以适切引导,容易丢失个人政治信仰。

面对严峻形势,高校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以夺取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阵地为重要任务。

二、立德树人理论渊源以及三全育人现实意蕴立德树人核心在“德”,关键在“树”。

“德”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古代关于“德”的论述中,作为评价人的品性的最高标准,《易经》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作者:林源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完善师德建设体系等途径,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学养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新要求。

《左传》中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和养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

[1]一、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建立师德评价长效机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职责要求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德育水平。

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完善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确立,形成人文培养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效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高校学生工作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现路径和机制上做出考量,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日常管理教育,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搭建实践平台与素质拓展平台。

标签: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路径和机制;以生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指向意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立德树人的提出,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回答。

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神圣使命,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育人的根本宗旨。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遵从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及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立德树人,即树立德行,培养人才。

“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意思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虽然时间逝去久远也不会磨灭,这就是不朽。

古人把立德摆在人生最高目标之首位,足见树立德行的重要性。

《管子》中“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是“树人”的传统解释,这表明古代先贤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非常深刻。

立德树人的合用,既是中国文字的精妙之用,也是历代教育经验理念的凝结。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立德树人,并非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新时代的今天,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一理念,引领教育、引导社会,共同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关爱上。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因此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

教育应该关注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要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学习的学生应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生活空间,避免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

二、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做到心怀感恩、努力奋斗、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立德树人,也需要教育机构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家庭应该成为孩子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三、立德树人,推进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更需要推进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能要求不断提升,我们需要推动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立德树人,也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关注人的品德修养、心灵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责任精神的人才,让每个个体都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一、本文概述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1、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在探讨“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时,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取,更重视人的品格、情感、道德、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德育作为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融合德育元素的全人教育,首先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创新。

学校应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德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科学课程中,可以强调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科研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魅力。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道德讲堂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价值。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道德故事,用生动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全人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成为他们道德成长的引路人。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元素。

家庭和社会也是实现融合德育元素的全人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则应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程设计创新、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师的师德引领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可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充满德育氛围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既有知识才华又有高尚品格的新一代青年。

立德树人机制和实施情况报告

立德树人机制和实施情况报告

立德树人机制和实施情况报告立德树人机制和实施情况报告导读: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任务和永恒主题。

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对立德树人机制的意义、实施情况以及个人观点进行全面探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并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立德树人工作。

一、立德树人机制的意义立德树人机制是指以德育为核心、全面发展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教育实践,培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1. 强化道德教育:立德树人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等途径,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2. 培养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知识、智能、体质、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拓展才能和兴趣,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3. 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立德树人机制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通过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机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让他们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二、立德树人机制的实施情况立德树人机制的实施情况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系统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以下挑战:1. 机制建设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立德树人机制的建设程度不平衡。

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在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上相对较好,而一些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教师培训不足:立德树人机制需要依托优秀的教师队伍进行实施,但目前一些教师在道德伦理与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 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立德树人机制的实施需要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

然而,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考核评价更注重学科成绩和经济效益,对德育成果的评价不够充分,容易导致应试教育倾向和功利主义思维。

德育工作机制

德育工作机制

德育工作机制一、指导思想德育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坚持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3. 坚持知行合一。

德育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道德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 坚持分类指导。

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坚持协同育人。

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 坚持创新发展。

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遵循以上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我们将全面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具有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积极人生态度、健康身心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优良品质。

(2)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具备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一、综述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立德树人”是指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旨在培养具有坚定信仰、高尚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

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德育教育。

国内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

“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德育教育体系。

各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如加强课程建设,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等。

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确保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整合,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鼓励教师开展德育研究,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将德育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自觉践行“立德树人”。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出发,构建和完善有效机制,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1. 什么是“立德树人”在当今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

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

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一、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1. 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三个”:(1)三个基本原则: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2)三个重点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

(3)三个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校合作。

2. 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三步走”:(1)第一步: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在第一年,要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第二步:全面推进,精心实施。

在第二年,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注重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3)第三步: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在第三年,要对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工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工作模式。

三、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水平。

2. 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

4.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合力。

四、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预期效果1. 学生德育素质明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2. 教师德育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3. 家校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形成育人合力。

4.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形成社会共育合力。

五、结语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德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全面贯彻落实德育三三三实施方案,共同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探讨①花莲(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200)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伟大复兴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贯彻,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由此可见,在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工作中,立德树人已经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高校作为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非常重要的场所,非常有必要构建“立德树人”以及“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全育人”的内涵一般来讲,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全育人”并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育人指导的原则,在其中涵盖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相关内容,但是从当前阶段来看,我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不够清晰,但是在对“三全育人”内涵进行诠释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简单地将其与德育指导思想画等号。

“三全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中涵盖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政治思想内容,其内涵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方面,还在向更为广阔的方向进行延伸。

从另一方面来说。

“三全育人”作为一个育人的原则,对高校的育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更好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帮助师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此外,“三全育人”作为一项机制,其内涵相当丰富,相比于之前的一些育人模式,这一模式更容易被掌握和运用,能够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

毋庸置疑,“三全育人”是在我国一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它不仅展现了我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当前阶段高校育人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变。

“三全育人”思想的提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它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能够将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方面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进而形成良好的互动。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共同构建更为科学的育人新格局。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和整体效应。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路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校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

任何社会都强调“德”的重要性。

“立德”为我国古代“三不朽”之首。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这三不朽中把“立德”摆在第一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方面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1]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因此,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需要加强道德规范的教育。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学术文献、实践案例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专家访谈的意见和建议,对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
02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现状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背景下,探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
研究生导师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为先
研究生导师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协同创新
研究生导师要关注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生导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悉心指导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导师需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加强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研究生导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4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构建原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生导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

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

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汇报人:日期:•立德树人工作背景与意义•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构建策略•立德树人工作实施路径与方法目录•立德树人工作保障措施与建议01立德树人工作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时代背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立德树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030201背景介绍立德树人工作是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品德立德树人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提高素质立德树人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升。

促进发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创新等。

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立德树人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如政策支持、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方法的创新等。

机遇当前立德树人工作的挑战与机遇02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构建策略制定工作计划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步骤、时间安排、责任人等。

完善工作计划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立德树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

建立组织架构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建立责任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立德树人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

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

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创造一个全面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美感和劳动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这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应该积极落实政策和规划,创造一个全面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美感和劳动能力。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基础。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二、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核心。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和未来。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行为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三、注重智力教育智力教育是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四、注重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注重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

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

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为着力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优化立德树人学校环境,现制定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有效衔接、整体推进的原则,突出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着力建成“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工作措施(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

加强幼儿园立德树人课程建设,落实中小学分学段、学科课堂教学指南,推进“达标课堂”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育人目标落实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达标的重要标准。

定期开展省级优质课评选,将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作为重要评选标准。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指导学校开发基于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设立学生自主选课学习日。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将道德品德启蒙教育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各种游戏中,发挥好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六大行动”,定期遴选推广示范课例,培养一批课程思政名师。

推动建立区域内一体化备课机制,开设思政“同城大课堂”,每年评选思政“金课”、举办1次教学大赛或展示活动。

建立其他学科教师会同思政课教师、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专题研讨。

制定学生学业述评和学情会商实施办法,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情况作为其首要内容。

(S)培养健康心理品质。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2023年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建立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

从小学开始,面向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县(市、区)或者学校为单位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是指在组织中建立起一套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工作领导体系,在这个体系下,领导者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员工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整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的构建不仅要求领导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更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就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展开阐述,以明确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如果企业只重视短期利益,忽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潜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建立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员工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领导者的指示,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强调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员工不再仅仅是执行者,而是能够自主思考、创新工作的合作者,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造力。

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的建立还有助于形成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

团队是企业的基本单元,团队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氛围和效率。

通过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领导者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并倡导团队合作、共同进步的理念,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

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团队文化,员工才能在温暖的工作氛围中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

要实现立德树人工作领导机制,首先领导者本身就必须成为立德树人的榜样。

领导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端正的工作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领导者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在实践中影响和指导员工,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o1
摘 要 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建立健全良好的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推动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建立机制 心理疏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学校德育教育是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将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1 高唱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始终高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认真挖掘、研究和提炼中华文化的精髓,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地之间莫过于民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革故鼎新、因事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传统美德等等,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组织观看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录像带、爱国主义影片,教唱爱国主义歌曲,开展“学历史、知国情、爱祖国”等征文竞赛和组织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学习观。

学校要依据实际,聘请校内外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或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到校作报告,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机遇。

2 建立新机制,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2.1 建立引导机制,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每届新生入校时,学校应及时组织学习《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利用“尊师爱校月”开展教育活动,倡导弘扬“崇德重学”的好校风,让学生牢记校训,遵守守则,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2.2 引导学生学雷锋、争先进
要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广泛宣传雷锋事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新途径,让学生通过学雷锋等先进人物,自觉认真学习,勇争先进。

2.3 对学生建立约束机制
学校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师生考勤制度”、“学校课堂常创造机制 把握重点 立德树人工作要以人为本
余丹艳
(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利用专题法规法制及纪律教育活动,广泛进行遵纪守法和安全教育,举办遵规守纪竞赛,对个别违纪生教育要到位、有效。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应成为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

2.4 要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
为了减少社会环境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学校应制定并督查学生贯彻落实好“学生寒假活动要求”、“学生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等,对学生校外学习生活提出具体的约法要求,帮助学生提高做社会人的意识,促其做文明公民。

2.5 要建立激励机制,多鼓励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将结果记入学籍档案,作为就业推荐、评优的依据。

要经常利用班会、校会、宣传优秀学生事迹专栏等,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激励竞争机制。

2.6 利用重要节日开展教育
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要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国爱民、尊敬老人。

3 加强针对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运用心理学来推进学校育人工作,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学生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团结稳定、促进校园和谐的重大课题。

教育工作者应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始终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注入育人全过程之中,学校德育教育才更有成效。

3.1 加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育人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师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

同时,引导师生树立合理竞争、共同促进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要高度重视师生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师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师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师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师生人人都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要注重观察和正确处理师生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通过校园内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及文学艺术活动等, 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师生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调
2012.No1
摘 要 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教育科研遍地开花,可教育科研成效并非硕果累累,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之路还很漫长,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教育科研 实效性
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创办特色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人才的窗口和途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分析
农村学校,交通不便,设施设备落后,师资配备差,工作任务繁重......要进行教育科研,的确是难上加难。

所以,许多学校虽然都在搞教育科研,但收效甚微。

一是,领导定位出现偏差。

为应付上级的考核、检查而搞科研的学校屡见不鲜。

学校要出名,要被关注,就要搞教育科研,否则这所学校只能是默默无闻。

因为上级部门对学校的
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思考
雷学芬
(巴南区百节小学)
各种评估、验收等,必须要有课题的硬性指标,如国家级的课题、省级的市级的有几个,如果一个都没有,恐怕就难以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考核。

二是,教师个人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学校采取的激励性措施有待商榷,如: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奖励300元,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奖励500元等。

评高级职称要有课题......凡此种种,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态度已经变味,导致研究的效果大大降低。

三是,重视“两端”,忽视过程。

学校课题重视开题和结题,开题轰轰烈烈,结题隆隆重重。

过程松松垮垮。

四是,重理论,忽视实践。

研究重视论文的写作、发表,研究报告的撰写,忽视这些在实践中的作用,一年结题不少,可推广的极少。

五是,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农村的教师教学任务重,科
节师生的情感和心理,让师生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轻松。

3.2 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促进师生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帮助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寻求心理和谐。

学校各机构部门均应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学校组织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师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3.3 巧妙运用正面的心理效应,有效提高学校育人效能
(1)巧用“霍桑效应”,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设备完善、福利优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按常理说工人安居乐业、生产效率高再自然不过的了,但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不理想。

对此,美国科学院组织了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对工作条件、生产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为期八年的研究。

结果发现,生产效率与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福利待遇并无直接的关系,而是员工良好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宽松、友善的人文氛围能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这就是著名的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给学校立德育人工作的启示有两点。

一是转变观念。

学校育人应以师生为本,营造师生共同成长和相互发展的人文氛围,学校领导与师生之间应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激励人。

二是多方鼓舞师生“士气”,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学校育人的成效既取决于工作条件和方法,取决于师生的情绪和态度,即“士气”,学校应积极营造轻松、愉快、有效的人文
氛围,让师生在无碍、无防、无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酣畅地发挥和主动地学习。

(2)巧用“天使效应”,多方赏识和多方鼓励师生。

你把别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会处处遇到天使;你把别人想象成魔鬼,你就可能时时碰到魔鬼;若你老是用怀疑和排斥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则别人也会用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你: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天使效应”。

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如果教师只看到学生的短处,时时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学生,那么教师与学生间的摩擦就会产生并愈演愈烈。

对学生赏识,体现着教师的谦谦雅量。

对失败者帮其找出失败的原因,给予他再次展示能力、发挥特长的机会;对自卑者及时给予鼓励,帮其不断增强自信;对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工作和学习的学生,要经常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对学生的赏识。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教育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师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在促进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发挥出德育工作的特殊功能,提高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心理在线——《趣谈霍桑效应》[2]人际关系学——《天使效应》[3]教育心理学[3]党的十七大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