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 北师大版(2014秋)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林州市直第八小学景云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7-------34页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结构体系。
2、经历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整理过程,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我能运用圆柱与圆锥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整体把握有关圆柱与圆锥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灵活运用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回顾,组织练习。
学法:归纳整理,自主建构。
【自学流程】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回顾本单元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图(知识梳理预习法)2、我的收获是:我的困惑是:学习过程:一、口算训练课前热身1、口算训练3.14×1= 3.14×2= 3.14×3= 3.14×4=3.14×5= 3.14×6= 3.14×7= 3.14×8=3.14×9= 3.14×10=【设计意图:在计算圆的周长、面积时会用到以上口算,学生熟记于心,可以提高做题效率。
】2、导入新课⑴同学们知道吗,论语中有句话是:“学而习时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去温习和练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再次认识圆柱与圆锥。
(板书课题)⑵揭示目标:师:这节课的复习目标是:①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结构体系。
②经历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整理过程,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③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我能运用圆柱与圆锥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下面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一)小组交流预习本上的内容组内先释疑解惑,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加以标注。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单位:科任教师:时间:2014年2月——2014年7月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11课时教学内容:面的旋转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二、活动二: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学生体验:线动成面三、活动三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周《整理与复习》教案
5、如上图。把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回顾与交流:
与同学交流,你有哪些收获
情
景
创
设
与
程
序
安
排
实践
与
创新
作业
有一种圆柱形水泥管,外直径6分米,管壁厚1分米,长2米。这种钢管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变化方向相同)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变化方向相反)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三、做教科书第61-62页的10、11、12题。
教师巡视。注意解答时有不同想法的学生。
四、全课总结
情
景
创
设
二、概念、公式复习
师:老师也把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1、圆柱、圆锥的概念、公式,与学生一起回顾、复习板书
2、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1份,圆柱是3份,相差2份。
圆锥是圆锥的3倍;圆柱比圆锥多2份;圆锥是圆柱的;圆锥比圆柱少。
(2)体积相等,高相等:圆锥底面是圆锥的3倍。
与
程
序
安
排
实践
与
创新
作业
小丽从家从门后去动物园参观,她先向北偏西45度方向走1000米,到达汽车站,又乘公共汽车向西行驶5000米,到达博物馆,再从博物馆转乘电车向正北行2000米,到中山广场,再从中山广场向东偏西30
度走500米,到动物园,请按1:50000比例尺绘出方位图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准备一堂关于《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的数学课,这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主要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七章《立体几何》中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学生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一些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通过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讨论: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做法和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的关键词,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计算下面两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
圆锥:底面半径为7cm,高为12cm。
答案:圆柱的体积为:π×5^2×10 = 250πcm^3圆锥的体积为:1/3×π×7^2×12 = 294π/3cm^32. 题目: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8cm,高为15cm,另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20cm。
请问两个图形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答案:圆柱的体积为:π×8^2×15 = 960πcm^3圆锥的体积为:1/3×π×10^2×20 = 2000π/3cm^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小学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体积应用教案
例4
师:当阀门打开时,大圆柱内水的高度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小圆柱内水面高度发生变化?
师:当水静止不动时,大、小圆柱中水的高度是怎样的?
师:水总的体积发生变化没有?现在水的底面积和原来水的底面积有什么区别?
例5:小组活动:
师:什么情况下小圆柱内才会有水出现?
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
1、在一个水深10cm底面半径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中
如果完全浸入一个底面半径4cm,高8cm的小圆柱,
水深将为多少厘米?
2、在一个水深30cm底面半径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中
如果完全浸入一个底面半径4cm的小圆锥,水面
上升了1cm,求圆锥的高为多少?
3在一个水深10cm,底面半径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中
三、知识点强化,逼近教学目标
例1
师:当物体完全沉入水中,水深有无变化?
师:上升水的体积与沉入水中物体体积有什么关系?
例2:
师:一般情况下,要求圆锥的高是多少,我们应知道哪些信息?(体积、底面积)
例3:
师:当圆插入水中时,水的高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水的体积有无变化?为什么?
师:这时水的底面是什么形状?
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教案基本模式王诗泽
第单元
课题
圆柱圆锥体积应用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科目标:1、熟练应用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同时目标:1、计算方法的优化。
教学内容
1.知识点:圆柱、圆锥
2.相关知识:体积、容积、连通器。
3.相关技能:分析法
4. 审美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水的形状变化。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选择;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2. 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3. 圆柱、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通过实例演示公式的应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圆柱、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2. 板书内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重点、难点提示,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圆锥在工程、生产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圆柱、圆锥的其他性质,如切割、拼接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公式和定理;•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合理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抽象和推理,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性质和公式;•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及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圆柱的概念和性质1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圆锥的概念和性质1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圆柱和圆锥的应用22.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圆柱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圆柱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讲解圆柱的体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三课时: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性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第四课时:圆锥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圆锥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圆锥的底面积、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五课时: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讲解圆锥的体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第六课时: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过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化学生的理解;•进一步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第七课时: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带着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整理考察结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八课时:圆柱和圆锥的应用•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能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3.能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1.将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将数学概念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实际问题的应用(如:求圆锥的高度或底面积)。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3.引入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4.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5.练习巩固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和准备教学资源1.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准备1.事先准备好讲解用到的数学公式和实物模型。
2.老师需提前准备好讲义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并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2.介绍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运用和计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1.练习基本计算和推导公式。
2.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锥的高度或底面积等。
第四步:总结概括本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度。
六、教学评价1.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3.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七、拓展教学1.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了解圆柱和圆锥在人类发展中的应用。
2.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其他属性和应用,如醇瓶的设计和玩具的创意设计。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引入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提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远东二小岳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结束后的一节整理复习课,《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内容的最后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与表面积及体积的基本计算,重在应用。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和综合实践应用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又比较复杂,在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对算法和应用的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将单元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解并熟练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在复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知识的梳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柱1.定义和性质2.底面积、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相关应用题目练习2. 圆锥1.定义和性质2.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相关应用题目练习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来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相关性质。
2.课堂讨论法。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解释来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圆柱和圆锥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1.圆锥的计算方法。
2.相关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圆柱的教学过程(1)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柱的定义。
2.教师讲解圆柱的性质,并且进行实物展示。
3.学生进行圆柱的实物观察,探究圆柱的性质。
(2)圆柱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圆柱底面积、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给学生提供相关例题,进行解题演示。
(3)圆柱应用题目的练习1.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并且与教师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2. 圆锥的教学过程(1)圆锥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定义。
2.教师讲解圆锥的性质,并且进行实物展示。
3.学生进行圆锥的实物观察,探究圆锥的性质。
(2)圆锥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圆锥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给学生提供相关例题,进行解题演示。
(3)圆锥应用题目的练习1.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并且与教师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七、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建议。
2.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 圆柱与圆锥
复习《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圆柱与圆锥》。
教材分析:在整理与复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两部分内容,包括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
教材每一节内容都按照“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本模式,从图形的基本认识深入到相关面积及体积的计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
而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要使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识的归纳整理。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开心多:请大家用最自信的声音告诉自己:我自信我成功!同学们你们玩过我来描述,你来猜的游戏吗?怎么玩?请这位同学给大家描述,其余学生猜,直接抢答,看谁猜得快又准。
(课件出示:)圆柱体水杯、铅笔、冰激凌、圆锥体草帽。
教师小结过渡:这几位同学都能抓住物体的特征给大家描述,描述得很恰当,其他同学能根据特征猜,猜得很准确。
看得出来大家玩得很开心。
上课吧!二、板书课题、明目标:这一节课我们复习圆柱与圆锥。
(板书课题)想一想我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特征、表面积、体积。
一起来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自主归纳整理圆柱、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谁给大家读学习目标?三、归纳整理,清思路:请同学们回顾在圆柱圆锥单元中我们到底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把它们归纳整理出来,要求知识点全面、成串、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独立完成,开始!小组汇报,补充,展示,交流。
教师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用画智慧树,列表格,画大括号,画集合圈等独具自己风格的形式归纳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圆锥的定义及常见图形;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常见图形;2.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圆柱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圆柱的常见图形;3.圆锥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圆锥的常见图形;5.圆柱和圆锥的应用举例。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常见图形及计算公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个人作业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3.实际应用法:通过实际应用题目,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第二步:讲授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常见图形;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3.强调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场景。
第三步:练习1.课堂练习: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2.个人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规定的练习册上的练习;3.小组合作: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复杂的应用题目。
第四步:实际应用老师提供一些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真实场景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第五步: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听课、回答问题、课堂测验表现等;2.练习成绩:平时练习、作业等;3.实际应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计算器、黑板、白板等。
本节课主要针对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进行讲解,通过巩固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圆柱与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新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小组讨论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分享一个实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条理分明,突出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七、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附件:板书设计图(此处可根据实际需要插入板书设计图)附件:练习题(此处可根据实际需要插入练习题)附件:课后反思记录表(此处可根据实际需要插入课后反思记录表)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序、高效地传达给学生。
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201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峡口镇左溪小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内容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
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个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7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
,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三、教学质量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并理解其推导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圆柱的体积计算: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底面积乘以高,以及其推导过程。
2. 圆锥的体积计算:复习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以及其推导过程。
3. 圆柱和圆锥的应用题:解决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锥的体积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其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
2. 学具:计算器,用于帮助学生进行复杂的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详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其推导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板书设计1. 圆柱的体积公式:V = 底面积× 高2. 圆锥的体积公式:V = 底面积× 高÷ 33. 相关的实际问题: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锥的体积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挑战题: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一)》主要包括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负数、圆柱和圆锥等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加深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负数、圆柱和圆锥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负数、圆柱和圆锥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负数、圆柱和圆锥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负数、圆柱和圆锥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负数的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
4.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和练习题目。
2.学生准备:回顾和复习所学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7页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圆锥和圆柱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把学生每十人分一小组,投影片。
【回顾导入】教师: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新的图形——圆柱和圆锥。
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呢?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并在小组中议一议,也可以翻书看一看。
每个小组委派一人代表回答。
教师引导有次序地归纳。
【复习讲授】(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形体特征有哪些?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圆柱是立体图形,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37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答案:第1、2、6是圆柱,3、4、5是圆锥。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指名其中一小组的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归纳,教师板书: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面积×2。
(3)完成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答案:(从上到下)282.6dm2 10.676m23140cm2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教师板书:底面积×高;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一”
教学设想:
《练习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巩固与应用的。
备课中,对于练习一的中的试题如何处理既能达到巩固与应用,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我做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思考知识的整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回顾梳理,交流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结成网,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计算公式和算理的本质,以达到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思考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有兴趣的进行巩固练习。
深思之后,决定抛开书中练习一的试题,换一种新的方式来教学。
整理知识这块,课下先让学生自主整理,课堂上交流补充,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又能使整理成为知识的唤醒、积累和升华的过程。
练习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借助一根圆柱形的木头,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再解答,从而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总之,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对形体的范围的认识,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了路径。
他们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校孩子见多识广、个性张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他们喜欢探索,敢想敢做。
在教学中,孩子们会的不教,孩子们能学会的不讲,让他们通过回忆、整理、交流、拓展等实践活动等拓宽他们的探索空间,让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
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等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3.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与回顾
师: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我们学习过的那块知识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
二、再现与交流
1.知识整理分享、方法的小结
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这一单元知识进行整理,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整理的成果?指明学生说,其他学生认真听。
师:有补充吗?
师:听完他们的补充,谁能更完整的把这一单元整理的知识给大家整理一下?指一名学生,再次为大家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师:老师这里还收集了几位同学对知识的整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在欣赏时想一想他们都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整理知识的?(课件依次播放)指名学生说
师板书
板书:框架式表格式思维导图式
师小结: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将我们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样我
们在运用这些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
2.重点知识回顾,数学思想的提炼
师:下面我们就借助课件再次重温圆柱侧面积、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和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
想想在推导这些知识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师演示课件,学生静静观看、回忆。
师:谁来说一说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学生说,教师板书。
板书:数学思想:化曲为直转化
师小结:这些数学思想可以将不会的知识转化为会的知识。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是复习课的特点,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知识的能力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全班一起分享,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应用与实践
1、展示生活物品,引发学生思考。
师:继续回到这根圆木上,今天老师想换一种方式考考大家对知识的掌握。
接下来你明白要做什么吗?2、组织学生讨论,渗透学法指导。
师:这是一块圆柱体木头,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不能对这块木头进行一个改造,使它变成一个另外的物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改造呢?(学生卡壳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
师生共同出改造归纳方案:刷——锯——挖——削。
师:如果从这四方面,你能提出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根据提示,师生共同归纳步骤并板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开展活动,展示交流
同桌探讨要提出的问题,并分析解答,全班同学共同交流:
(1)刷——给这块木头刷油漆。
有几种情况:
①全刷。
课件演示,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②部分刷。
部分刷:
A、只刷一个底和侧面。
师:生活中有只求一个底和侧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后要求学生只列综合式子不计算)
B、只刷侧面。
(举生活中的例子)
C、只刷一个底面。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2)锯——把这块木头锯开。
有几种情况:
①横锯。
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课件演示,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如果再锯一次、两次,表面积又增加几个面呢?师:这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师反问:按着这样的规律,如果老师锯n次,表面积增加多少怎么算?
②竖锯。
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课件演示。
师: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让学生列式解答)师小结:开来今后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角度来思考了。
(2)削
(3)同桌探讨要提出的问题,并分析解答,全班同学共同交流:
①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
学生分析解答
③深入研究。
(出示图片)
师:如果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陀螺,怎样求它的体积?学生分析解答
师:如果这种木料每立方厘米的重量是0.8克,你能算出这个陀螺有多重吗?(4)挖——把这块木头挖成一个容器
①课件出示图,同桌合作,探讨所要的数学问题。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的想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板式子
②深入研究(课件演示)
师:如果将这个容器装满水,再将这些水一滴不漏地倒入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2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能否装得下呢?同桌交流想法,指明学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木头进行“刷——锯——挖——削”的改造,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改变以往的纯粹的代公式练习,进一步利用求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使之生活化,实践性加强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应用的意识拓展到学生的生活领域。
4、拓展延伸
师:老师也借助这根圆木提了一个问题,想看吗?你会解答吗?赶快试试
指明学生边演示边说。
问题一:如果木头浮在水面上,正好一半露出水面,这根木头与水接触面的面积是多少?
指明学生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呢?体积呢?
四、布置作业: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对于书中的练习一有信心做好吗?完成练习一五、总结与延伸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在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数学的天地里,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
板书:
圆柱和圆锥
--- 整理与复习
整理:框架式表格式
思维导图式数学思想:化曲为直
转化应用:提出分析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