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

合集下载

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

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

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内容提要】模糊语言学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重要的边缘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的模糊集论。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评,以期读者对当代国外模糊语言研究的方法及现状有一大致的了解。

【摘要题】语言学【关键词】模糊集合/隶属度/模糊度/等级真值【正文】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模糊语言学把语言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不仅适应自然语言研究的发展,而且为解决形式语言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1965)的模糊集合论。

模糊集合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整个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

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空前的变革。

从此,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注意中心现象或精确想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

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

综观国外语言学者利用模糊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不同方法,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1. 模糊理论与语言研究伍铁平(1999)在其《模糊语言学》一书中谈到,早在zadeh 之前就有许多人提出“模糊”这一概念,为什么只有在zadeh 之后研究模糊才发展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包括正在形成的“模糊语言学”?伍铁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二是只有zadeh才适应现代科学的要求,将模糊理论形式化、数学化,从而使它能够广泛适用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方面。

zadeh(1965)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属于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二值之外,还可以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国内模糊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试图从理论建设、模糊语言语用交际功能研究、模糊语言修辞功能研究、中外模糊语言比较研究、模糊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并讨论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标签:模糊语言;成果;新动向引言模糊是客观世界中事物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

美国科学家L. A.Zade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客观世界如此,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必然会带有一些模糊性,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

由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展开了对模糊学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对模糊语言及其使用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研究的专著和学术期刊相关论文的总结分析,试图对国内模糊语言研究进行一个多角度的描述,并讨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国内很多学者对模糊语言投以热切的关注,发表数以百计的论文。

就内容而言,国内研究可大致分为六个方面:模糊语言学理论介绍和研究、模糊语言语用修辞功能研究、中外模糊语言比较研究、模糊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等。

1.模糊语言学理论介绍和研究国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著作包括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张乔博士的《模糊语义学》。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伍铁平,1999:47-48)。

多长算是长,多短算是短?很难说清楚。

这里的高和矮是相对而言的,即使这样,模糊语言并不影响我们传递思想的准确性和理解的明白性。

究竟什么是模糊语?国内外学者们做出了十几种不同的解释。

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通过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出特定的意义或情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神秘感,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发读者对于作品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就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含混不清的氛围,让作品更加深邃和神秘。

在许多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抽象的情感和思想,比如爱情、恐惧、孤独等,这些情感和思想往往是无法用直接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作者通过模糊语言来表达这些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思想的涌动,让作品更加震撼和感人。

英国诗人约翰·克兰夫特的《夜鹭》中写道:“细雨绵绵,晦暗人心。

狂风肆虐,掩盖星辰。

心中烦乱,难以安稳。

”这里的“晦暗人心”“心中烦乱”等模糊的词语,正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含糊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模糊语言还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虚幻的情境和意境,让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新奇感。

美国作家爱德加·爱伦·坡的《黑猫》中就充满了模糊的语言和情感,作者通过黑猫的形象和行为来引发读者对于幻觉和恐惧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模糊语言还可以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情感,让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晦涩的哲理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中间马洛基》中描述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模糊的语言和情感来表达对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让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

根据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特点来探讨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倡运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英语教学。

标签:模糊性;模糊语言学;英语教学0 引言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模糊语言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1965 年,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论, 模糊理论的提出衍生和发展了一系列与模糊概念相关的学科: 模糊诗学、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技术与模糊家用电器等。

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其理论运用于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明确和专一。

在我国, 率先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研究是伍铁平教授, 他于1979 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 学者们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研究。

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许多模糊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 其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使用的认识, 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概念、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与启发。

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特点1.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模糊语言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

没有模糊集合论,也就不会有模糊语言学。

所以国内外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基本方法都是以札德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对语言的模糊性展开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一般说来,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定性的研究,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定量研究(数理逻辑运算和实验统计测定)。

査德在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 )杂志1965年第8 期的论文《模糊集合》中明确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

在传统的集合论中,每一个集合的成员要么属于它(隶属度为1), 要么不属于它(隶属度为0)。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当今社会,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十分普遍,是作品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也是翻译作品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有两种典型的模糊语言:第一种是歧义(ambiguity),歧义的出现十分普遍,例如:“The man ran.”该句话会使人反复思索:这里的“man”是指某一特定的人还是普通男性;“ran”是指逃跑还是跑步?这种无法确定其意义的句子,称之为歧义句。

另一种模糊语言是不清楚(unclear),诸如:“It was something.”此句无法明确其含义,既可以指物体,也可以是抽象概念,但无法从句子中明确推断其含义。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但也让翻译者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此,翻译者必须借助多种翻译策略,以保持作品的艺术性,但不会引起歧义或其他问题。

翻译策略可以分为四大类:语义模糊、代词模糊、句法模糊和语用模糊。

首先,语义模糊是采用双关语、比喻等,来表达内容的一种模糊方式,翻译者可以模仿原文句子的内容来实现此类模糊,但必须确保双关语不会导致歧义。

其次是代词模糊,无法确定代词指向的一种模糊方式,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预测原文中代词指向,以保持其原有的意思和语义。

紧接着,句法模糊是指文章使用异形句、分句表达等等,可以使文章有着更多的意象空间。

例如:“Goodbye, mylove.”翻译者可以采用作抒情的句式,表达某种文学情调。

最后,语用模糊是指句子中使用隐喻、暗示语等等,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例如:“He had been here for a long time, but he was still a stranger.”翻译者可以采用带有文化内涵的写法来呈现意义。

模糊语言的使用会使文学作品的翻译变得更加困难,但也给文学作品增添了艺术性。

模糊语言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析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

模糊语言,是指语言表达式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或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

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

本文从模糊语言的含糊功能、委婉功能、礼貌功能和缓和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这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用功能;模糊性一、引言模糊语言研究是在美国学者查德( lofti zadeh,1965)的模糊集理论( fuzzy-set theory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语言研究领域。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模糊语言学作为研究模糊语言的主要学科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1]。

著名的语言学家汤姆斯(j. thomas)认为,语言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之意的现象。

王希杰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可能性,这便是模糊语言。

归根到底,模糊语言的含义不够细致精确,让听话人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想和推测[2]。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或指语言表达式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

在交际中,语言有时虽然是模糊的,但它并不影响有效的交际,其丰富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往往可起到精确语言所不能及的表达效果。

二、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语言的模糊性并不会妨碍交际,事实上,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需要大量的模糊词语,正如波兰语义学家沙夫指出:“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来似乎是奇怪的。

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相互交际的那种工具遭了损害(《语义引论》中文本: 355)”[3]。

事实上,语言的模糊性并不影响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模糊性在交际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相关理论概述•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技术•具体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与意义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模糊语言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探究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语言的模糊性在交际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国内模糊语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较于其他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从简单描述向深层次分析转变,涉及了语义、语用、修辞、认知等多个层面研究对象从个别语言单位向连续的语言过程发展,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等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揭示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完善语言学研究理论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交际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为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拓展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学科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02相关理论概述由美国科学家札德于1965年提出,是研究模糊现象和模糊事物的基本理论。

核心是模糊集合及其运算、隶属函数、近似推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模糊集合论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研究模糊性思维和模糊推理的逻辑方法。

是传统二值逻辑的重要补充,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VS是指语言中存在模糊性,不能确定或精确表达意思的现象。

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含蓄性等特点。

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分支,研究模糊现象和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在模糊逻辑、模糊语言、模糊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模糊数学03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现状模糊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模糊语言的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以及与精确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研究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包括表达不确定性、避免冲突、委婉表达等。

模糊语言浅论

模糊语言浅论

模糊语言浅论[摘要]模糊语言在人类语言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被广泛的用于交际中,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及哲学家研究的重点。

模糊手段的表现形式、特征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语言中特定的审美和语用效果,已经成为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目的。

本文结合模糊语言学运用的实例和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深入探讨了模糊语言在维系人际关系、提高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运用,比较全面综合论述了模糊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模糊语言人际交流一、模糊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它的发展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模糊语言学把语言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的模糊集合论。

1965年,Zadeh在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Fuzzy Sets”,最早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

文章指出,对现实的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经常找不到精确定义的资格判据。

这种被称为“模糊集”的现象,表明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一种模糊的特性, 它们的存在, 对人们的抽象思维和信息传递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糊集合论的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

具体地说,语言的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没有确定的外延,但有一定的内涵,它表达某些事物时是朦朦胧胧的,既指定一些事物,又不十分明确。

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了空前的变革。

二、模糊语言的运用及意义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模糊语言指的是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

外延不明确的概念叫模糊概念。

模糊语言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社团一切成员所使用的共同语言中。

模糊语言在人类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模糊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模糊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研究

模糊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研究

模糊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研究作者:刘贺来源:《经济师》2013年第02期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也成为了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方向。

西方学者很早就对模糊语言学展开了研究,文章着重就几位重要的西方学者对模糊现象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他们的观点,并指出了将来模糊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模糊语言学西方学者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7-02一、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背景自然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模糊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早已引起人们注意。

但直到本世纪60年代札德提出模糊集(fuzzy set)理论,人们才找到适当的科学手段描述这种模糊性,开拓出模糊语言学这个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西方,特别是英语国家,模糊语言是现代语言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札德认为,人类思维和语言中都存在着“其界限不是泾渭分明地确定好了的类别,模糊集是指该词类中的成员向非成员的过渡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

模糊集中的成员属于集合的隶属度虽然在正常的模式中是0和1两个值,但也可取0和1之间的模糊值。

而传统的集合论中,每一个集合的成员要么属于它(隶属度为1),要么不属于它(隶属度为0)。

譬如,“高个子和矮个子”、“外貌的美与丑”,如果按照传统的二值逻辑,就无法解释具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定,因为具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的人对这些定义的认识是不同的。

而模糊集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正如多值逻辑的基本理念,把这些无穷多值看成一个模糊集合,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允许一个连续的取值范围(一个介于0与1区间的实数取值范围),因此可以反映出真值的大小区别。

语言哲学家总是试图从形式语言(数字),即,用数学公式来解释语言的变化与发展,模糊集论正是用形式语言(数字)来表示模糊性,解释模糊话语,强调的是范畴取值中隶属度的连续性。

二、国外学者对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现状1.罗素论模糊性。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摘要】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多样性,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索。

本文从定义、应用、功能和效果、批评与争议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阐释作者的意图。

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总结了模糊语言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独特影响和价值,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定义、应用、功能、效果、批评、争议、影响、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为文学作品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深度的韵味。

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令人深思。

在英美文学中,模糊语言常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共鸣和震撼。

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模糊语言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是一种让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手法。

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的艺术之美,探讨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模糊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模糊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多重解读方式使得这种语言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深入研究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对模糊语言的功能和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并拓展对作品的多重解读可能性。

对模糊语言的批评与争议进行探讨,可以揭示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局限性和可能带来的误解,从而引起更多关于文学表达方式的讨论和思考。

最重要的是,研究模糊语言对读者的影响,可以揭示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解读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对读者情感与思维的影响,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模糊语言存在于当代语言环境中,但它在语用分析中不太常见。

通常,模糊语言是指在一个语句中,其中某些词语的定义准确度低,可能导致中性或不确定的定义,从而引发歧义。

模糊语言的研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研究者们正在努力研究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针对具体的文本及语境进行语用分析。

模糊语言的出现有许多原因。

首先,由于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语言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及词汇的丰富性,导致模糊语言在语言使用中更加普遍。

其次,模糊语言能更好地表达细微的情感变化,能更好地表达个体的主观感受,而不局限于具体话语。

此外,模糊语言也能充分体现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影响语言理解。

因此,模糊语言是一种语用性更强的语言表达方式。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模糊的概念表达、含糊的意义表达和定义不确定的词语表达。

首先,模糊的概念表达是指用一些模糊的概念符号代表一个概念,通常由一些文字、象征或言语表达方式组成,因此可能导致歧义;其次,含糊的意义表达也可能会导致歧义,在这种情况下,语用分析者不仅要考虑到所使用的词语模糊程度,还要关注语句的上下文和语境;最后,定义不确定的词语表达时,词语本身的定义准确度低,可能产生歧义,但一般的歧义大多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见和文化背景引起的。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索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的使用特点及其在语用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语用分析的方法,学者们可以深入地剖析模糊语言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有效地研究如何避免歧义发生并正确地理解模糊语言。

此外,语言行为的研究也可以为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提供有用的结论和理论支持。

从本质上讲,模糊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话题,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表达,也关乎文化的传承,还关乎个体的情绪体验。

因此,从语用分析的角度深入研究模糊语言,探究它在语言使用中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模糊语言,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国外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研究

国外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研究

国外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研究ﻭﻭ语义核心代表词汇的基本意思和词的基本意思都是相对确定的,语义边缘词汇就涉及到语言的模糊性,这给英美文学的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例如下面这些表示类属概念不清词:city/town、untain/hill等,每组词语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明确清晰的界限.虽然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的翻译中会遇到众多困难,但被翻译得十分出色的作品依旧会如同原文一般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而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ﻭ1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翻译原则(1)忠实于原文内容与精神对于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来说,译者绝对不能背离原文内容和原文主旨思想,离题万里地凭空捏造一些原文没有的西。

英美文学翻译作品中的语言都是原文中固有的表现出来的形象加之译者对模糊性语言的到位翻译共同作用而得来的结果。

这样的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既要保持对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忠实,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又要注重将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恰到好处的保留,使译文不致失去原文具有的意蕴美感,如此一来,译者翻译的作品才会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与再次创造。

(2)保留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原作的意象之美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要深刻理解原著对模糊性语言的运用技巧并加以充分利用,用保持了原文意蕴的译文去再现作品中要表达、要体现的任务或者意象的模糊之美。

ﻭ(3)注重翻译模糊语义的特点模糊语义的翻译的难点就在于一些词语或句子所表示的含义往往不是大家平日里常见的,这就要求译者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治、地理等等各个方面有较为涉猎,能够根据整部原著的及背景、所处时代及时代背景、治背景等等选择最为恰当、最能体现出语言模糊性带来的美感的意义。

总之,蕴涵在文学语言中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模糊语言的艺术。

这样具有模糊性的语言表达赋予了原文作品以意蕴之美.意象之美,也给予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与再创造空间。

为了保持这种原文作品带来的艺术价值,翻译工的翻译工作要争取在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原文精神的基础上运用这种语言的模糊性。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叙述模糊、暧昧的语言,这种模糊语言让读者觉得有些含糊不清,但同时也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和意义。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表达情感和情绪。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一些情感和情绪难以用具体的词语和语言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传达这种意境。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凯茈的诗《暗夜骑士》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表达主人公对生活的困惑和迷茫,这种模糊语言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增加了诗意的美感和深度。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多重解读性。

当读者面对一些模糊的语言时,他们不会立刻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析和理解。

这种多重解读性使得作品的意义不断延展和丰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经验去理解作品,从而产生不同的感悟和情感。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意志的坚定,这种模糊语言让读者可以对作品进行多重解读,产生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为作品增添一种神秘和超脱的意境。

有时候,作者会故意运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渲染作品的氛围和意境,使得作品显得更加神秘和超脱。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通过大量运用模糊的语言来描绘架空社会的荒诞和恐怖,这种模糊语言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超脱感,更让读者对作品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是一种艺术手法,可以为作品增加深度和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

模糊语言所传递的,并不是模糊和含混的信息,而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应该欣赏和理解模糊语言的魅力,去感受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和意义。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指在作品中出现的意图不明确、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隐喻、暗示、双关语等方式构建的。

这种模糊语言经常被文学家用来表达深层次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和感受。

本文将从语言形式及修辞手法两个方面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语言形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通常体现在作品的语言形式上,如句式、词汇及表达方式等。

其中,句式的运用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例如,通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主语或者宾语可能会被省略或隐藏,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想象和联想。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说:“To be or not to be”,这里的主语和谓语被省略了,但是依然让读者觉得句子生动有力,并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矛盾和苦闷。

此外,词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词汇的多义性和双关语的运用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品味。

比如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中,用“色情的果实”表示对知识的渴求,而“性爱的亵渎”则表示直接的暴力冲突,并动摇了主角亚当与夏娃的关系。

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模糊语言的体现。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在叙述方式上往往用隐晦和含蓄的方式,这种以锦上添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人性和道德的表现手法,能够给读者带来难以言表的震撼和共鸣。

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由于误会和尊崇占了更多篇幅的描写,而直接表达的爱情则被淹没在波澜壮阔的情感宏观之中。

修辞手法模糊语言在修辞手法上的应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著名的隐喻、比喻、暗示等手法,经常被用来表达笼罩在人性和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内心感受。

比如在代表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老人与海》当中,海洋代表着生命,而老人则象征着旧世界不断失去的崇高信仰和精神信念。

这种隐喻的使用方式,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哲学和人类历史的深层次感受,十分耐人寻味。

暗示也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手法,它通过暗示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组合信息与情感,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阐述模糊语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功能.doc

阐述模糊语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功能.doc

阐述模糊语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功能模糊语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功能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模糊语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功能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模糊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模糊语在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繁,它具有多种不同的语用功能,恰当使用模糊语可以使话语委婉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从而更好地维系和改善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

本文以外交语言为例,外交语言中模糊语的特点及其语用功能,从而表明外交事务中,人们常用模糊策略来实现诸如礼貌、委婉、自我保护或留有余地等各种语用功能。

关键词:模糊语外交语言语用功能1. 引言模糊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以便达到某种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

何自然(1988)认为语用模糊指语言运用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可能性、模棱两可和笼统性[1]。

他还指出“说话人有意含糊其辞,使用模糊语或模糊限制语,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是一种“间接礼貌策略”[2]。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适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将话语说得不确定,以便留有回旋的余地,避开与听话人的想法或意愿直接相悖,从而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在日常语言中,模糊语比比皆是,从而使得我们的日常语言丰富多彩,委婉含蓄。

由于模糊语独特的语义特征和丰富的语用功能,对它的研究对于指导人们之间的有效交际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政治外交用语为例,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外交语言中模糊语的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2.外交语言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政治外交用语的一大特色就是使用模糊限制语。

外交用语的表达和时事政治观点的阐述通常代表着某个政党,某个政府的政策、法令和决定以及时事政治的变幻莫测,模糊语的巧妙使用则体现了外交发言人的睿智及其语言的灵活。

2.1 外交语言的特点外交语言的模糊在外交界誉被誉为为“建设性模糊”。

政治外交的一个技巧手段便是巧妙使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研究

模糊语言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研究

模糊语言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研究1. 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模糊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不确定性,如含糊、模糊、多义等。

具体来说,模糊语言学认为:任何一个语言符号都是不确定的。

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符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语义关系,而语义的确立大多依赖于语言交际的特定背景和语境的影响。

因此,能否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经验、背景以及对语境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2.1 在发音和语调的掌握方面英语发音和语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需求,因为它们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技能。

模糊语言学通过研究语音学中的模糊现象,如同音、同调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发音和语调规律,并在实际语境中获得更好的发音和语调应用技能。

2.2 在表达和交际技能的提升方面模糊语言学强调义理的模糊,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多义、隐含和引申含义等,从而更准确地读懂语言交际中的各种语言符号和构造。

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英语语境中的各种语言符号和构造,可以更好地掌握表达和交际技能,从而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 模糊语言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音的特点和语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3.1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符号。

3.2 利用有趣且妙趣横生的语言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恰当号召孰留,充分运用英语语言符号。

3.3 鼓励学生在做口语练习时注重语境、语言交际、节奏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英语语言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模糊语言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和语境,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

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

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一、概述模糊限制语,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模糊限制语,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能够对语言表述的精确性进行调整和限制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这些词语在日常交流、文学创作、科技文献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外语言学界,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和角度。

学者们从语义、语用、认知、心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使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也逐渐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深度。

在国外,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而在国内,虽然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内学者结合汉语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理论。

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一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挑战。

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相信我们会对模糊限制语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 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重要性在《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一文的“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重要性”段落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用以修饰或限定某些概念、命题或行为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使其表达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

这些限制语有助于说话者在表达时更加灵活、含蓄,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求。

模糊限制语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模糊性。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表达的意义往往不是绝对精确和固定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内容提要】模糊语言学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重要的边缘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的模糊集论。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评,以期读者对当代国外模糊语言研究的方法及现状有一大致的了解。

【摘要题】语言学【关键词】模糊集合/隶属度/模糊度/等级真值【正文】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模糊语言学把语言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不仅适应自然语言研究的发展,而且为解决形式语言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1965)的模糊集合论。

模糊集合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整个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

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空前的变革。

从此,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注意中心现象或精确想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

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

综观国外语言学者利用模糊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不同方法,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1. 模糊理论与语言研究伍铁平(1999)在其《模糊语言学》一书中谈到,早在Zadeh之前就有许多人提出“模糊”这一概念,为什么只有在Zadeh之后研究模糊才发展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包括正在形成的“模糊语言学”?伍铁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二是只有Zadeh才适应现代科学的要求,将模糊理论形式化、数学化,从而使它能够广泛适用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方面。

Zadeh(1965)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属于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二值之外,还可以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

由此可见,模糊集合理论比较适合定义模糊语言,它对模糊语义的处理比较切合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G. Lakoff就将模糊理论引入语言研究。

他指出,语义界限有一定的模糊性,以“鸟类”为例,知更鸟为典型的鸟类,蝙蝠则不大属于此类。

他把鸟类有关成员按其属于“鸟类”的不同程度排列起来,排列的标准以每一成员与“鸟类”典型成员的相似度为衡量尺度,如:(1)知更鸟鹰鸡、鸭、鹅企鹅、塘鹅蝙蝠这个排列比较真实地描述了“鸟类”意义。

Lakoff还将等级排列概念由隶属度引至真值制定上。

与例1排列相对应的等级真值可由下列表示:(2) a. 知更鸟属于鸟类(绝对真)b. 鹰属于鸟类(没有a真)c. 鸡属于鸟类(没有b真)d. 企鹅属于鸟类(没有c真)e. 蝙蝠属于鸟类(假,或与真相距甚远)f. 母牛属于鸟类(绝对假)(Lakoff 1973,1982)这个例子只能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理解。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a, b, c, d属全真,而e, f属全假,企鹅不是典型的鸟类这一事实,并不使“企鹅属于鸟类”的真值为真的程度降低。

Lakoff(1973)还提出,制定隶属度至少可依据四项标准:定义、主要标准、次要标准和临时特征。

前三项标准对隶属度的不同等级的制定有作用,最后一项虽无此功能,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Lakoff的结论是:模糊概念逻辑是可以系统地建立起来的,模糊概念本身有其内部结构,在自然语言中,真值是一定程度上的真值,而不是绝对真值。

他还指出,代数函数在限制词义的研究中起一定作用,限制词的研究表明形式语义学是自然语言逻辑的正确处理方法,公理理论是不完善的,因为公理方法对模糊概念是无能为力的。

Lakoff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认知语言学,他曾对模糊集理论运用于语言学抱有很大希望,但他认为模糊集理论用于认知语言学有局限性,因为模糊集理论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可以度量的语义特征,而很难解决语言认知过程、语境对语言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Lakoff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模糊集理论可以运用于语境影响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如在度量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必要的语义参数,可以处理若干认知过程和语境影响等问题(张乔1998)。

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McCawley(1981)对语言中的模糊性及模糊集理论的运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语言学家总想知道但却难以启齿去下问的逻辑》一书中,全面考察了模糊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在讨论模糊概念时,他的例子是:(3) a. 胖子都是讨人喜欢的。

b. 有些高个子令人讨厌。

如用模糊集概念解释,公式可为:(4) a. minx |(胖x, 讨人喜欢x)|b. maxx|∧(高x, 令人讨厌x)|McCawley(1981)认为,公式与直觉不太吻合。

例如:|Kissinger胖|=0.3,|Kissinger讨人喜欢|=0.2,那么,|(Kissinger胖,Kissinger讨人喜欢)|=0.2,也就是说,例4a的真值不能超过0.2,这看来是不符合直觉的。

Kissinger至多不过是例3a的一个反例,但它的存在却使例3a的真值低很多。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量化表达式的真值应该和定义域中的各个元素有关。

McCawley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引进“模糊度”概念。

举个例3a的反例,“有一个胖子一点也不讨人喜欢”。

对“所有胖子都讨人喜欢”来说,Kissinger作为反例的程度是0.3×0.1=0.03,即Kissinger对例3a的真值为0.97,这一结果较接近人的感觉(McCawley 1981)。

用小数点表示模糊度有很大任意性,带有一定主观性的缺点,但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伍铁平1999)。

另外,McCawley还讨论了等级真值问题。

他指出,用0与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真值可以正确处理模糊概念,这些中间值的运用可以避免人为地划出不切实际的界限。

例如:“高”表示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如何形式化表示“x很高”,Zadeh提出,|x很高|=|x高|[2]。

McCawley认为Zadeh的公式确认|x很高|≤|x高|是正确的,但它同时也确认一个人既可以“很高”,也可以“高”;一个人可以“不很高”,也可以“不高”,因为1[2]=1,0[2]=0。

所以,McCawley用|x很高|=|x′高|,高度(x′)=高度(x)-3″这一公式来表示。

由于引入高度这一概念,如果想很高,必须比“高”还要至少高3″。

这个任意选择的数字3″可以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McCawley 1981; Zadeh 1972)。

McCawley对语言中的模糊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在国外有较大影响。

2. 自然语言方面模糊语言学在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是以自然语言中的实验数据为基础,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

这种研究立足于实际语料,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而得出结论。

其代表人物有英国语言学Channell。

Channell(1994)的研究兴趣是语言学的实际应用,她在《模糊语言》一书中,考察了英语如何提供不同形式的模糊方法。

她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描述模糊语言的不同形式,说明它们的语用价值。

Channell的结论基于实际语言材料,而不是纯理论研究。

她主要讨论了两种模糊词语:数量模糊,如“大约十个人”,和模糊范畴标志,如“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

在讨论模糊量词时,Channell认为:语言中存在着一些词语,它们的作用是使语义模糊化,如“大约”;而模糊数量语义则是由一个连续的数字域来表现的,如“大约二十”;不同的模糊量化修饰语将控制数字域的制定,如“大约二十”和“二十多”等。

同时,Channell还认为,含有精确数字的词语也可能表示模糊语义,比如,“我今天下午两点去你家”,句中的“两点”就可能是一个模糊词语,即“两点左右”,不一定就是两点整,并非两点钟声一响人就到。

在讨论“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种模糊词语时,Channell把“类似……之类的东西”叫做“标签”。

这类“标签”可以促使形成一个模糊范畴,这个范畴的制定与语义和语用有关。

某个范畴以典型元素为中心而构成,比如,“电影”就是“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一模糊范畴的中心成分。

她认为语言使用者需要分析语用信息以识别某一模糊范畴。

而语用范畴则包括:语境,文章或会话的目的、人们的知识等(Channell 1994)。

Channell认为,研究模糊语言在交际方面的功能有一定理论意义。

第一,模糊语言是客观存在;第二,人们使用模糊语言并不感到特别困难,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对付模糊概念。

Channell的研究方法实用性很强,她利用语言实验的科学方法加强语义研究,弥补了纯理论方法的欠缺,使语义研究的范围扩大。

另外,美国语言学家Prince等(1980)在自然语言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限制词,其调查的方法是通过医生之间的谈话和开会记录收集语言材料。

他们最初假设医生们对医学技术问题的交流应该没有问题,但在讨论医德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正规训练。

这一假设最终与事实不符。

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在谈论技术问题时,医生们的语言也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如,His weight was approximately three point two kilograms,which is essentially what his birth weight Was. 可见,即使讨论医学问题,医生们也用模糊限制词。

Prince等称这种限制词为制造模糊的词语。

他们认为,限制词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使词语模糊化,一种是语义本身模糊,另一种是说话人和语义之间的模糊,即指说话人对命题真值作出承诺的程度。

Prince等人列出两大类限制词:近似化词和遮掩词。

近似化词影响命题内容。

影响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限制词”,词语变得非典型,如“很多”中的“很”;二是通过“模糊限制词”,精确词语含有模糊意义,如“大约三十”中的“大约”。

遮掩词影响说话人承诺的程度和类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表示说话人的不完全性许诺:一是说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如I think;二是说话人自己无直接知识,只是间接地引用别人的判断,如according to his estimates等。

他们认为,近似化词将语义本身模糊化,而遮掩词并无这种影响。

因此,“燕子是一种鸟”和“我想燕子是一种鸟”的语义真值应该没有太大差别,其不同仅在于后句的说话人对真值不太肯定。

由此可见,近似化词与语义研究紧密相关,改变它们所修饰的词语的语义隶属度;而遮掩词则属于语用学研究对象。

Prince等人还指出,由于缺乏精确的概念标准,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不得不使用模糊词语(Prince et al. 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