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浅论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是社会科 学实 际运 用 中的认识 论方案 , 而且作 为一种 必然 的结果 , 反 思性 即是一 种视知识分 子为 占据被支
们把世界 看成一个 旁观 的场 景 , 一 系列有待解 释 的意 指符号 , 而不是 有待实践解 决 的具体 问题 。唯智主义 认为, 世 界在 我们 之外 , 我们 可 以通过 符号 去解 释世 界 。因此 , 实 践问题也 就成为 了符 号 问题 。这种偏见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3 理论 。 古尔德纳补充 了以上反思性观念 的缺 陷 , 他在 《 西 方社会学面临 的危机》 中指 出 , 反思社会学要求一 种 自 觉 的 自我指涉 , 它 以社会 学家对 自身及其 在社会世 界 中的位置 的知识 为基础 , 旨在创 造一种新 的文化 生产 者, 他们 能 够 生 产 出一 种具 有 政治 自由倾 向 的社 会 学 。但 布迪 厄认 为 , 其 忽视 了一些知识的局限 , 因为分 析者是 处于学 术场域的 , 并且在其中处于不 同的位置 , 这些都 是影响社会学研究的因素 。 ( 二) 影响社会 学研 究的三种偏 见 通过对 以上学者反思性观念 的考察 , 布迪厄认 为 , 有三种类型 的偏见影响 了社会学研究 。 第一种偏见是 由个体研究者 的社会 出身 和社会标 志( 阶级 、 性 别、 种 族等 ) 所引起 的。研究者在 自身社 会 化 的前提下进行 社会科学 研究活 动 , 必然会 受 自己的 社会 出身 与社会 经历 的影 响 , 所 以这 种偏 见比较常见 , 也 比较 明显 明显 , 通 过研究者 之间 的相互 批评 和研 究 者 的 自我批评 就可以得 到控 制和解 决 。 第 二种偏 见很少 为人所识别 和考虑 , 它与研究 者 在学术 场域 以及 在权 力 场域 中所 占据 的位 置密切 相 关 。这里的学术场域指 的是 由不 同的研究者所组成 的 公共的学术空间 , 在这个空间里 , 不 同的研究者 由于其 自身能力及惯 习等主客观 因素 的影响而处于不 同的空 间位 置。而且处 于场域 中不 同位置 的研究个 体 , 像 其 他所 有的文化 生产者一样 , 通过各 种策略 与手段进 行 着激烈 的竞争 , 以缩小 与对手之 间的差距 , 不 断实现支 配 者与被支 配者之 间角色关 系的转 变 。此 外 , 社会 科 学 家作为权 力场域 中被 支配 的一极 , 所 以容易受 到影 响符 号生产者的不同力 量的影响。 第 三种偏见是布迪 厄对反思性的理解 中独具特色 的部分 , 指的是 唯智 主义偏 见 。唯智 主义偏见诱 使我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社会实践理论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并探讨它如何揭示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强调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世界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行为。
他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结构,更是一个主观的、由行动者构建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会实践,这些实践又反过来塑造了社会结构。
布迪厄的理论体系包含三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
场域指的是一个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每个实践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逻辑。
惯习是行动者个人的行为倾向,它由行动者在场域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构成,指导着行动者的行为和思考。
资本则是行动者在场域中竞争和比较的优势和劣势的源泉,它可以表现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形式。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社会结构是由社会行动构建的。
人们的日常行为、交流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社会结构。
其次,社会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社会行动。
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会鼓励某些类型的行动,而限制其他类型的行动。
因此,布迪厄的理论强调了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为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此外,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不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表现为一种文化和社会资本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人们在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时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造成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总的来说,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通过对这个理论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逻辑,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和包容的社会提供参考。
首先,布迪厄的理论提醒我们社会行动者的主动性。
在传统社会学中,行动者往往被视为社会的被动承受者,而布迪厄的理论则强调了行动者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首先,场域是一个运作空间。每个场域都有 自身特有的运作逻辑,并且不可化约为其他场 域运作的逻辑,具有相对自主性,因此场域也 称为社会小世界。作为运作空间的场域是一种 人为的建构,是经过漫长的自主化过程后才逐 渐形成的产物。 其次,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 种位置的占有者利用各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 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 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
实践是场域和惯习之间辨证关系的产物,即 实践={(惯习)(资本)}+场域。一方面, 实践受惯习的指引。人们在惯习的指引下,运 用各种可得的资本,通过实践不断建构起场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再生惯 习本身;另一方面,惯习又受场域的制约,是 场域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内化,场域通过塑造 惯习而制约着实践。因此,实践既是被动的, 又是能动的。
(四)建构的结构主义/结构
的建构主义
场域和惯习的辨证关系:一方面是制约关系, 即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为某个场域固有的 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认 知建构的关系,即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 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 值得社会行动者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这种 辨证关系就是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 化。
(二)实践的逻辑 布迪厄从未对“实践”这一概 念做出清楚而明确的界定,只是 始终强调了实践的几个特性。
实践的紧迫性
该特性源于实践的现实要求,是指行动者往 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迅速地作出决定, 必须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这种紧迫性预先就 排除了许多在理论上完全可能的未来,这一特 性是实践与理论的一个重要差别。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的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结构主义色彩的人类学阶段,代 表作为关于阿尔及利亚卡比尔人房屋的研究。 第二阶段为实践理论的形成阶段,代表作为: 《实践理论大纲》(1977年)。 第三阶段为反思社会学阶段,代表作为: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一、引言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社会现象、揭示社会规律。
从孔德、涂尔干到马克思、韦伯,众多社会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其中,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探讨其理论创新、方法论突破以及对我国社会学的现实意义。
二、布迪厄的贡献: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突破1.理论创新: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理论”、“惯习理论”、“资本理论”等,丰富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体系。
2.方法论突破:布迪厄倡导实践社会学,强调实证研究与理论构建的结合,提出了“反思社会学”的方法论。
三、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核心观点1.场域理论:社会现象是各种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竞争性和规律性。
2.惯习理论:惯习是人们在特定场域中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既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也是个体行为的动力。
3.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等在不同场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4.反思社会学:研究者应关注自身在社会研究中的位置,反思自身阶级、性别、文化背景等对研究的影响。
四、社会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案例分析以教育、媒体、艺术等领域的案例为例,分析布迪厄反观社会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五、布迪厄反观社会学在我国的现实意义1.研究我国社会现象:运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
2.指导社会实践:布迪厄的理论可为我国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促进我国社会学发展:借鉴布迪厄的反观社会学思想,推动我国社会学理论创新和方法论突破。
六、总结布迪厄反观社会学是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和突破,为我国社会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从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读《实践
从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读《实践一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中,反思既是一个基本的理论概念和范畴,也是一个有效的实用技艺和武器。
它不仅使之与以前的社会学区别开来,而且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特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思性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出类拔萃的单一特征”。
在中国的古藉中,反思一词与反省、反躬的含义相近,系指自我省察,反身自省,反求诸已,如反躬自问。
在《礼记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这样的反思主要用于的修身养性。
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中,反思的概念使用很广。
洛克曾经使用过反思概念,把对意识的内在活动的观察称作内省经验。
在黑格尔那里,反思更占据了其哲学的特殊地位,反思就是自我意识,专指思想本身进行的反复思索,即思想的自我运动。
到了近代,倡导反思性观念,提出“反思社会学”的学者也不是布迪厄一人,有现象学和阐释学的,有民族方法学或常人方法学的,还有其他“后现代”形式的。
但在反思的主体、反思的对象、反思的目的、反思的作用、反思的方法等方面,都与布迪厄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反思的主体来看,与仅仅把(“私人”或“主我”)作为反思主体的其他学者不同,布迪厄的“反思性回归自身”,既把作为反思的主体,又认为反思社会学是一项集体事业(第44页),反思性概念所要求的“返回”超出了经验主体的范围,而要延申到科学的组织结构和认知结构,因而,“反思的主体最终必然是要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科学场域”(第48页)。
从反思的对象来看,与反思的主体相对应,“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对象不是个别分析者,而是植根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无意识”(第44页)。
因为,每一个社会科学家不仅受到他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即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的影响,而且为其在学术场域中的位置所左右,同时,每都带有天生的唯智主义偏见,这种偏见一方面会使学者在构建自己的研究对象时,不自觉地将其与对象的关系投射到对象之中,另一方面又使其陷入“学究式的谬误”之中,对深深嵌入我们对世界的思考的事实中的、内化于概念、分析工具和经验研究的实际操作中的预设缺乏警醒,以至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和否定实践的逻辑。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实践是场域和惯习之间辨证关系的产物,即 实践={(惯习)(资本)}+场域。一方面, 实践受惯习的指引。人们在惯习的指引下,运 用各种可得的资本,通过实践不断建构起场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再生惯 习本身;另一方面,惯习又受场域的制约,是 场域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内化,场域通过塑造 惯习而制约着实践。因此,实践既是被动的, 又是能动的。
布迪厄认为有四种主要的资本: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每一种资本 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则,并且不同的资本可以相 互转化(可兑换性)。
➢经济资本是指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的那种资本 形式,它可以制度化为产权形式。
➢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 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即身体化的形式、 客观化的形态和制度化的形态。文化资本的传承 是阶级再生产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资本比经 济资本更顽固。
➢结构主义是客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它过于强调结 构对行动的制约,而忽略了实践的现实性、紧迫性与 时间感。
➢理性选择理论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它过于强 调人的主观理性,而忽略了选择背后社会结构因素。
布迪厄认为,实践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实践原则应该在各种外在约束(它们往往为选 择留下了可塑性非常大的余地)和各种性情倾 向(它们是各种经济和社会进程的产物)之间 的关系中去寻找,即,要到结构和惯习的交织 作用中理解实践。布迪厄称这一立场为“建构 主义的结构论”或“结构主义的建构论”。
➢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 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 拥有的资源。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量不仅取决 于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 网络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本的数量。社会资本 实际上是有彼此之间有来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义 务构成的。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讲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思想渊源1、巴升拉、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关于语言作用的看法2、早期在阿尔及利亚做的田野研究经验3、20世纪30年代来的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潮4、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5、批判性的吸收了经典社会学研究(韦伯)主要观点一、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二、实践理论:习性与场域三、教育社会学四、反思社会学一、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他把涂尔干及其社会事实理论、索绪尔和列维ˉˉ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及马克思置于客观主义的阵营。
客观主义采用一种社会物理学的方法透视社会,将社会看作一种客观的结构,可以从外部加以把握,可以无视处于其间的人们的各自看法而从物质上观察、测量和勾画这种结构的关联接合。
客观主义立场的优点是破除了“社会世界透明性的幻觉”,并与常识理解划清了界限。
这样这种立场就有能力发现男女众生在“生产他们的社会存在”时不得不涉入的“决定关系”(马克思语)。
借助统计学、民族志描述或形态学等方法,外在的观察者可以对“未成文的音乐总谱”破译和解释。
客观主义的危险一是没有考虑这些“音乐总谱”或“客观规律”的生成原则,从而往往将这些自己构建的各种结构看作自主实体,赋予它像真实的行动者那样“行为”的能力,使原本抽象的结构概念物化了。
二是没有行动的概念,不能说明社会行动者的能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某些惰性的并且可以互换的物质颗粒,而是可以区分的具有辨别力的行动者---正是他们完成了无以记数的圣职授任(ordination)活动,社会秩序正是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再生产,并不断变革。
”也就是说,社会秩序并非自然秩序一般的自动过程,不通过行动者的复杂的互动是不会自发实现的。
主观主义及其危险主观主义认为具有认知能力的社会行动者通过日常生活里有组织的、富有技巧的实践持续不断地建构他们的社会世界,而社会现实就是这些持续不断的权宜行为所成就的。
在这种社会现象学的透镜里,社会就像是从这些个人的决策、行动和认知中产生出来的;而世界对于这些个人来说是意义充满的。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追问社会现象的深层 底蕴的同时,热切关注社会现象本身 。
● 研究兴趣广泛,如农民生活、工人失业、学校教 育、法律诉讼、宗教信仰、阶级冲突、党派斗争, 甚至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居民住房等。
● 思想综合多种学术资源:马克思主义,现象学, 解释学,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人类学,政治学, 当然还有社会学,哲学。
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获得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社 会网络关系。
● 社会资本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关系,不是亲朋关系, 而是工作关系、组织关系。
● 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利用时,它能以某种能量或资 源发挥作用,此时它是现实的社会资本;如果社会 网络未被利用,它仅仅是静态的网络关系,是潜在 的社会资本。
●布迪厄认为,经济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应纳入其 场域理论或实践理论中。
文化资本
●具体化状态的文化资本:与个人身体直接关联的文 化资本,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储存于个人 身体之中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修养。
●客观化状态的文化资本:是以文化商品形式存在, 是文化资本的物化形式。
●体制化状态的文化资本:经过某种权威制度确认的 文化资本,典型形式是通过毕业证、职称证、资格 证等,来确认学术资格、文化程度。
“惯习” 的特征
• 第一,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它塑造、组织实践。 • 第二,惯习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那些在社会世
界中占据相同位置的人们会具有相似的惯习。 • 第三,惯习可以将社会环境不断演化的影响铭刻在
身体中,可以互换位置,从一个场所转换到另一个 场所。
• 第四,惯习生产着历史,同时惯习本身又是历史的 产物,是人们后天获得的生成性系统。
• 一方面,只有在场域中才有社会资本,只有在场域 中社会资本才能发挥支配力量。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使人们将这些意义都视为合法之物。现代社会中,最能体
现符号暴力运作过程的就是各种教育行动—传播式教育、
家庭教育、制度化教育。
•
教育行动强加的是文化任意性,这种强加又是由教育
权威这种任意性权力通过教育工作来完成的。教育权威是
教育行动中进行的各种文化再生产活动的社会条件,同时
也是行使符号暴力的权力
•
• (4) 学术场域与符号权力
•
要避免将符号关系化减为沟通关系,仅仅注
意到沟通关系总是权力关系还不够,还必须认识
• 到“符号系统”既作为知识工具,同时也是支配 的手段。
•
符号权力在教育场域、学术场域、权力场域
等都有具体体现。
• (3) 教育: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
任何一种权力都要行使符号暴力,即都力图强加各种
意义,通过掩盖那些作为自身力量基础的权力关系,来促
• (5) 权力场域
• 权力场域是受到不同形式的权力—即不同资本 形式之间的关系状态—结构性决定的一个力量场 域,也是拥有不同权力的个人之间权力斗争的一 个场域,还是各种行动者、制度彼此对立,运用 策略来维持或改变这些权力关系的游戏空间。
• 权力场域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各种不同权力之间 的争斗,其焦点是各种不同资本的兑换率。
• •
• (2) 反对实体论:关系论的思维方式
• 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 种关系。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 系,这种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 主体际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 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愿”而存在的客观关系。把 社会现实的实质理解为社会关系,在对各种社会 关系的理解中形成各种概念,这是布迪厄超越古 典社会学或传统思维方式的出发点。
布迪厄提倡反思想反思社会学是利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社会问题进入
布迪厄提倡反思想反思社会学是利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社会问题进入社会学诞生于西方现代转型期,是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反思的产物。
相较于其他学科,社会学天然地带有反思精神,不仅反思社会,而且反思其作为学术之一部分的责任。
然而,伴随社会转型期的结束和战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学渐渐丧失了反思精神,失去了反思的动力。
在一片沉寂中,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等人重启了社会学的反思之路,引发了关于社会学自身的反思。
作为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的理论建构始于对以往各种社会学二元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在此基础上,他构建出实践理论,并借助这一理论,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反思社会学。
揭示各种二元论唯智主义偏见的社会性原因,是布迪厄的重要贡献。
另外一些思想家则指出,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和伴随简化智慧而来的反思缺乏,亦往往是导致种种偏见产生的重要因素。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通过构筑场域、惯习等富有弹性的概念,借以消弭诸多二元主义虚假对立,这一努力只能获得部分成功,因为它自身也无法克服人类认知本身的局限。
对社会学自身进行检验在布迪厄看来,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机械论与目的论、结构必然性与个人能动性等为人们所熟知的对立,都是人为的和虚幻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在于三个因素:个体研究者不同的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性别、民族等)所导致的观点分歧和偏见;研究者在学术场域以及权力场域所占据的位置;整个学术场域和研究者群体的集体性科学无意识。
社会学家个人构成了反思性的关键——既是反思性的对象,又是反思性的主体,这一点业已被其他倡导反思性的学者提出,其重要性也为布迪厄所承认。
但是,在他看来,关键在于后两个因素,制造和加剧社会学研究混乱的,正是研究者身处其中的整个学术场域和学术体制,以及整个研究者群体的集体无意识。
所以,构成社会学反思对象的,更应该是整个学术场域和研究者群体,反思社会学应该成为一项集体事业。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
1、反思社会学
* 在社会学中,倡导反思性研究,提出“反思 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的学者早已 有之。如在现象学、阐释学(阐释学是一门对 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起源于古 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常人方法 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后现代社会学等 诸多理论中,先后都有社会学者提到“反思 社会学”的问题。
例如,古尔德纳 (A.Gouldner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代表人物 之一) 在其1970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一书中,就曾 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反思社会学”,并将理论的产生和理论家的生活 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旨趣,倡导社会学要认识自己(know itself), 认为理论的建构受到了理论家的个人生活经验以及个人价值判断的强烈 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他认为真正的 社会学认识必须以反体制化的创造力为标准,对一切体制化持批判态度, 甚至社会学自身也要反省 。
反思社会学思想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反思社会学 二、实践逻辑与学究式谬误 三、学术场域与知识的社会属性 四、反思社会学实践 五、小结 制作人——王少昆
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学的反思?
在社会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个体”与“整体”、
“主体”与“客体”、“微观”与“宏观”等各种各样的二 元对立命题。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思想家,布迪厄一生都致 力于批驳和扬弃这些二元对立思想,如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知识模式的对立、符号性分析与物质性分析的分离、理论研 究与经验研究的长期脱节等等。 在布迪厄看来,上述二元对立中的一元选择体现了对社会现 实的常识性知识,正是这种常识性知识妨碍了社会学的活力。 因此,他认为社会学的危机正是正统社会学的危机,而要进 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就必须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 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为此,从社会实践的主客统一性出 发,在对语言交流和文化现实的反思性批判中,通过实践理 论(praxeology)来建立一门反思社会学已显得十分必要。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课件
布迪厄的反思性与其他学的反 思性的区别
布迪厄的反思性与上述学者的反思性的 根本区别就是反思性的对象不同。 布迪厄的反思性不仅关注对进行分析的 个别研究者本身的反思, 而且更关注那些 作为研究者工作的一部分的所进行的各 种行为和操作之间的联系,以及深刻地 体现在这些研究工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关 注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联系、社 会科学成为可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 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的反思。
布迪厄的反思对社会学学科进步的作用 1.反思有利于增强社会学科学的自主性。 2.反思有利于推动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 3.反思有利于科学而独立地建构起自己的 研究对象。 4.反思有利于消除幻觉, 使知识分子获得 更大的自由。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启示
1.反思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要求研究者不仅 对理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理解, 而且对理论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 “谱系学”具有批判性的把握。 2.反思社会学家自身所处的生存条件和社 会境况现状一时还难以改观。 3.社会学的学术场域中还存在大量的失范 现象。 4.受常识性知识的影响,社会学家的科学 惯习令人担忧。
在社会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个体"与"整体"、" 主体"与"客体"、"微观"与"宏观"等各种各样的二元对 立命题。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思想家,布迪厄一生都 致力于批驳和扬弃这些二元对立思想,如主观主义与 客观主义知识模式的对立、符号性分析与物质性分析 的分离、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长期脱节等等。因为 在布迪厄看来,上述二元对立中的一元选择体现了对 社会现实的常识性知识,正是这种常识性知识妨碍了 社会学的活力。因此,他认为社会学的危机正是正统 社会学的危机,而要进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就必须 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摘要:一、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背景1.布迪厄的生平及学术成就2.布迪厄对社会学的贡献二、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观点1.场域理论2.惯习理论3.资本理论三、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应用与启示1.对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启示2.布迪厄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局限性与挑战1.理论过于抽象,难以操作2.西方中心主义倾向3.面对现代社会变革的适应性正文: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作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对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仅丰富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还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背景、核心观点、应用与启示以及局限性与挑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背景皮埃尔·布迪厄,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生于1930 年,逝于2002 年。
他的学术成就丰硕,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
布迪厄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被誉为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
二、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庞大,其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包括场域理论、惯习理论和资本理论。
1.场域理论:布迪厄认为,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竞争场域的空间,每个场域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惯习。
个体在这个空间中通过竞争获得资源,实现地位的提升。
2.惯习理论:布迪厄将惯习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个体或群体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而具有的潜在能力”。
惯习是人们行动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个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3.资本理论:布迪厄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
各种资本在不同场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它们都是个体在社会竞争中争取优势的资源。
三、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应用与启示布迪厄的理论对我国社会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运用布迪厄的理论分析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现象,揭示社会不平等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
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08级思想政治教育083135303 王华丽摘要: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以反思性的基本原则,去分析人类的思想、行为和思维。
他的反思社会学在反思的主体、基本对象及目的上均有其特点,他对社会学理论的改革和创新值得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布迪厄;反思性;学术场域皮埃尔·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积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改革和创新,并试图打破社会学传统上的“主观”和“客观”、“结构”和“个人”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创建了“建构的结构主义”的独特思想风格和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布迪厄在方法论上对整个社会科学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他的反思性社会学。
可以说,布迪厄是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去分析人类的思想、行为及思维的。
因此,本文意在分析什么是反思性、如何进行反思,并进一步探讨布迪厄反思社会学中的意义。
一、反思性回顾从20世纪70年代,就有不少社会学者提出了反思性社会学,包括现象学、阐释学、常人方法学以及后现代社会学派等。
很多社会学家提倡反思,可意念所指和具体含义各有不同之处。
比如布卢尔将反思性等同于学科性的自我指涉,他曾说,“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应该运用于社会学本身”。
而伯杰认为反思性促进了自我意识,有助于确定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类学家和作为分析学者的人类学家之间的角色距离。
他将反思性定义为:借以超越于他人取向和角色承担的一两个心理步骤,因为反思性与众不同的关注点就是质疑他人取向和角色承担的过程;一个人对在自己身上进行他人取向和角色承担的过程所产生的后果有所意识,而反思性就是对这样的意识作出思考,逐渐接近社会科学的梦想:成为完全超然的观察者。
常人方法学家认为反思性与索引性一样,是社会行动至关重要的构成性特征,是一种可被纳入有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可被诘问的现象”。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使用反思性时指涉行动、科学、社会三个范畴。
而布迪厄把反思性作为社会学认识论的根本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必需和特定形式,反思性即为一种视知识分子为占被支配地位的支配形式的操纵者的理论。
社会学是一门武术?——浅谈布迪厄理论与对社会学的反思
社会学是一门武术?——浅谈布迪厄理论与对社会学的反思作者:李蕊,中山大学社会学研一学生资本是布迪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资本代表一种权力,界定了个体社会行动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区分于他者阶层的机遇,更主要的是,资本成为阶级再生产的重要基础,对跨越阶级的实现,往往取决于所持有的资本丛的力量。
布迪厄也谈到了知识资本,他认为只是实践社会学远不够,必须从自我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中继承知识资本。
布迪厄谈到自我曾靠资本过活,在阿尔及利亚冒险研究时,除了言行和头脑之外,没有其他的保护。
巨大的知识资本成为唯一的依靠,这种资本被体现为观点资本和问题资本。
置于当今,在我看来知识资本似乎也可以被视为“信息资本”的代称词。
“信息资本”与知识资本密不可分,都是从社会场景继承的产物,但“信息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它代表着信息、流通和跨越。
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本”意味着视野的扩大,并帮助个体走出“不抬头看路”的情形。
但是,在一个信息化的场域中,“信息资本”同等地承载着权力和地位,与经济资本密不可分。
信息化场域下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交互着,经济资本、权力、地位的优势者,往往可以同向获取“信息资本”,促成新的不平等——信息不平等的现实状况。
一种延续的不平等,又被变相地再生了。
在布迪厄关于资本的理论视域中,经济资本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经济资本被看成其它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根源,经济资本转换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表现为直接性和透明性,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表现为间接性和模糊性,其中劳动时间始终作为转化得以实现的根据[endnoteRef:0]。
这段论述中经济资本的基础作用被一再强调,这是否构成了一些国家几近全民都去追逐经济资本的状况呢?我无法回答,只有一种主观的知觉,并在此尽量避免作出道德化的判断。
我想引入的是布迪厄关于“幸福的经济”,或言“幸福的新经济”的概念。
根据主流定义,经济是考虑成本的,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但这抹去了一些无法量化的成分。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
布迪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布迪厄的背景和贡献
2.社会学的邀请对布迪厄的影响
3.布迪厄对社会学的反观
4.布迪厄的反观对社会学的意义
正文
皮埃尔·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实践理论”和“反思性社会学”等概念,挑战了传统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使社会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然而,社会学的邀请对布迪厄的影响并不只在于他的理论贡献。
社会学的邀请,对布迪厄来说,是一种反思和反观的过程,他通过对社会学的反思,深入挖掘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逻辑。
布迪厄对社会学的反观,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学方法论的批判和反思。
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更加开放和多元,不仅要有定量的方法,也要有定性的方法,甚至要包括艺术、文学等形式。
他提出的“实践理论”和“反思性社会学”,就是他对社会学方法论反思的结果。
布迪厄的反观对社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丰富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也为社会学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他的反思和反观,也为社会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使社会学更加接近现实,更具有解释力。
总的来说,布迪厄的反观社会学的邀请,不仅是他对社会学的一种回应,也是他对社会学的一种反思和反观。
第1页共1页。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作者: ————————————————————————————————日期:《反思社会学导引》读书报告正如华康德在前言中所说,“本书并非一种总结或概述,相反,它是一种‘invitation’,邀请或导引读者与布尔迪厄一起思考”1,在这种思考中,我们驱散萦绕在日常生活乃至传统社会学表面的迷雾,打破主观与客观、宏观和微观等等二元对立的表象,发现一个未曾探索和关注的、各种场域相互交织的关系的世界。
这就像是电影“极地快车”中那一张金色的车票,有了它,你就有了准入钥匙,去打破人们认为“圣诞老人不存在”的常识,到达一个奇幻与现实相交融的崭新世界。
但是,正如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心中充满疑虑的孩子即使拥有车票,也往往因为犹豫和迟疑错过了列车,如果你始终沉醉与徜徉于传统社会学所赋予社会学家的虚拟的独立性与泡沫般的无限荣光之中,传统社会学惯习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内化到你的行为准则之中,甚至已经转化为你的一种科学迷信,那么即使你拥有此书,也只会因认为其荒诞不羁而错过了新的世界。
车票虽然金光闪闪,但仅仅是通往圣诞世界的一个媒介,车票的意义并不在于本身,而是其为进入圣诞世界提供了一个准入标记,正如华康德所说,这本书“是意在被阅读,而非被研究”2,如果读者在本书中仅仅关注布迪厄所提出的各种概念的工具性的应用,甚至断章取义地去理解布迪厄的具体学说,而不能依托本书培养一个关注社会学的新的反思性的视角,来探索世界的本质,那么也只能说这位读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未能把握此书的真正内涵。
《反思社会学导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华康德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整体上的总结,“勾画出布迪厄有关知识、时间和社会的理论结构及学术图景的轮廓”3;第二部分是布迪厄与芝加哥大学研讨班学生之间精心构思的对话,便于对布迪厄理论中的貌似矛盾与晦涩之处的更深刻地理解;第三部分是布迪厄在巴黎研讨班上的导论性质的发言,布迪厄主要分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产生社会学创造力的一般性倾向”4。
浅论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浅论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作者:高小波来源:《世纪桥》2014年第11期摘要:反思社会学作为布迪厄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是通过对其他学者关于反思性的理解批判而建构起来的。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旨在超越各种形式的二元对立,通过对社会学建构自身研究对象的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完成社会学的自我反思,进而揭示出社会结构及其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
另外,通过对关系的关注、彻底的质疑、两种约束的超越和参与性对象化等四种途径来实现其反思社会学的实践,这形成了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布迪厄;反思性;反思社会学;场域从作为有意识的主体觉醒以来,社会行动者总是在不可避免地使用其理性的反思能力。
理性中所蕴涵的这种反思性也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被不断地运用到社会科学的发展之中。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布迪厄通过对不同学者关于反思性的考察,揭示了影响社会学正常发展的三种偏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他独具特色的反思社会学理论与实践。
一、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布迪厄并不是唯一一个倡导反思性观念的社会研究者,不同学者对反思性有不同的理解。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就根基于其对其他学者关于反思性观念的批判。
(一)不同学者对反思性的理解反思性概念的范围一般包括自我指涉、自我意识等。
布卢尔将反思性看作学科性的自我指涉,认为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可以运用于社会学自身。
伯杰则认为,反思性促进了自我意识,并有助于确定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类学家和作为社会分析学者的人类学家之间的角色距离。
对于常人方法学家来说,反思性与索引性一样,是社会行动至关重要的构成性特征,指的是:因为人们普遍采用、而且必须采用各种“常人方法”来赋予日常事务中的实践以意义,所以,社会行动必定是可说明的,并且对现实的说明和现实本身互为对方的构成要素。
吉登斯则在三种意义上使用包括三个指涉范围的“反思性”概念,即行动、科学和社会。
如果一个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拥有反过来针对自身并监控自己行动的能力,那么他们即具有反思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被赋予一系列内化的图式,以便感知、关注、理解、欣赏、评价和应对社会世界。正是通过这些图式,人们既生产他们的实践又感知和评价这些实践。这将我们引导到习性与社会世界的辩证关系,习性既为社会世界所产生又生产社会世界。一方面,它是一个“结构化了的结构”(structuredstructure),即它是一个为社会世界所组织所塑造的结构。另一方面,习性是“起结构作用的结构(structuˉringstructure)”,即它是一个将社会世界组织起来的结构。布迪厄还将这一过程的两面说成是“外在性的内化和内在性的外化的辩证法”。
客观主义的危险
? 一是没有考虑这些“音乐总谱”或“客观规律”的生成原则,从而往往将这些自己构建的各种结构看作自主实体,赋予它像真实的行动者那样“行为”的能力,使原本抽象的结构概念物化了。
? 二是没有行动的概念,不能说明社会行动者的能动作用。“人类社会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某些惰性的并且可以互换的物质颗粒,而是可以区分的具有辨别力的行动者---正是他们完成了无以记数的圣职授任(ordination)活动,社会秩序正是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再生产,并不断变革。”也就是说,社会秩序并非自然秩序一般的自动过程,不通过行动者的复杂的互动是不会自发实现的。
习性是活化的制度和制度的人格化。
? 习性乃是制度将它的特殊逻辑反复灌输施加于身体的产物,因此习性能使行动者生活于制度之中,在实践中占有制度,从而使制度保持活力、生机和效力,不断地使它们摆脱无效和衰竭状态。其方法是使得被置于其中的意义复活,及对制度加以修正和改变,因为修正和改变是重新活化之补偿和条件。“习性更是制度借以得到充分实现的东西:身体化能发挥身体的本领,认真对待以言行事的社会魔法,其功效能使国王、银行家和教士成为人格化的世袭君主政体、金融资本主义或教会。物占有其所有者,化为一个生成结构,生成种种完全符合其逻辑和要求的实践活动”,即如马克思所说的“长子”是土地继承制度的人格化,而“资本家”则是资本的人格化。
主观主义及其危险
? 主观主义认为具有认知能力的社会行动者通过日常生活里有组织的、富有技巧的实践持续不断地建构他们的社会世界,而社会现实就是这些持续不断的权宜行为所成就的。在这种社会现象学的透镜里,社会就像是从这些个人的决策、行动和认知中产生出来的;而世界对于这些个人来说是意义充满的。这一立场的长处是,在社会持续不断的生产过程中,那些世俗的知识、主观的意义和实践的能力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强调了能动作用,强调了“社会认可的类型化与相关的体系”的重要性,正是透过这一体系,人们才赋予他们的“生活世界”以意义。
? 第一,社会学总论是社会实践,分论是客观结构与心智结构的关系,或场域与习性的关系,或事物与身体的关系。这些分论都是对同一个社会实践的展开和表述,是互相说明和彼此对应的,关键是在社会实在的决定论和社会实在的建构论的实践关系中把握社会世界:社会世界是其所是,也是被社会世界的行动者表象和建构为是其所是。
主要观点
? 一、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
? 二、实践理论:习性与场域
? 三、教育社会学
? 四、反思社会学
一、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
? 他把涂尔干及其社会事实理论、索绪尔和列维ˉˉ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及马克思置于客观主义的阵营。客观主义采用一种社会物理学的方法透视社会,将社会看作一种客观的结构,可以从外部加以把握,可以无视处于其间的人们的各自看法而从物质上观察、测量和勾画这种结构的关联接合。客观主义立场的优点是破除了“社会世界透明性的幻觉”,并与常识理解划清了界限。这样这种立场就有能力发现男女众生在“生产他们的社会存在”时不得不涉入的“决定关系”(马克思语)。借助统计学、民族志描述或形态学等方法,外在的观察者可以对“未成文的音乐总谱”破译和解释。
? 社会现象学至少有两大问题:
? “首先,它将社会结构理解为只是个人策略和分类行为的聚合,从而无法说明社会结构的韧性;
? 其次,无法解释现实的社会生产过程本身得以被生产的缘由及其所遵循的原则”,社会行动者作为个人和身体,建构着社会现实,但行动者并没有建构那些他们在其建构活动中所运用的范畴,这一点正是互动论者和常人方法学家经常忽视的。
? 其次,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结构构建其行动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即各种性情倾向)的范畴。
? 布迪厄将他自己的理论取向名之为“建构主义者的结构主义”,或结构主义者的建构主义。他肯定或者说至少部分地肯定结构主义的观点,但这是不同于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索绪尔等人的理论聚焦的是语言和文化,布迪厄则强调结构也存在于社会世界本身之中。布迪厄认为客观结构独立于行动者的意识和意志,它们能引导和制约行动者的实践或他们的表象。同时,他接受并始终运用建构主义的分析。这使他既能解释社会结构的起源,也能解释认知模式、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的起源。
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一讲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思想渊源
? 1、巴升拉、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关于
? 语言作用的看法
? 2、早期在阿尔及利亚做的田野研究经验
? 3、20世纪30年代来的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潮
? 4、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
? 5、批判性的吸收了经典社会学研究(韦伯)
? 第三,布迪厄以“心智结构”、“身体结构”、“习性”、“关注原则”、“划分原则”等概念表述传统二元论中主观主义一极的行动者概念,通篇没有“主体”、“意识”等概念。布迪厄采纳建构主义,但却是明确反对传统的“意识哲学”和“主体哲学”的。他肯定“实践活动总是要让建构现实的行为介入进来,这就要调动复杂的认知结构”,但同时,“这项认知活动根本不可能等同为对自身有意识的智力活动。实践认识调动某些主导性图式,这些图式参照某些实践机能组织感知,并且建构实践的结构”。它们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非目的论的智力或意识活动。
何谓“习性”?
? 我们的考察从《实践感》第三章中布迪厄关于习性的定义开始。
? 条件制约与特定的一类生存条件相结合,生成习性。习性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是一些已结构化的结构(structuredstructure)。(《实践感》P80)
习性是社会世界之结构内化的产物。
? 事实上,习性即为“内化的具体化的社会结构”,它们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客观划分,如年龄群体、性别和社会阶级等。获取一种习性,乃是长期占据社会世界中的一个位置的结果。因此,习性也将随人们在这一世界中的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习性。
习性是被忘却的历史和无意识的自发性。
? 作为身体化的、内化为第二天性的以至于被忘却的历史,习性乃是历史赖以产生的全部过往的有效在场。据此,习性使实践相对独立于直接现时的外在决定因素。这种独立性是使动的和能动的过往的独立性,以累积的资本形式发挥作用,它在历史的基地上生产着历史,从而确保变化过程中的恒定性,而正是这一变化过程造就了作为世界中的自成一个世界的个别行动者。“习性是既无意识也无意志的自发性,因此习性不只对立于机械论中无历史之事物的机械的必然性,同样也对立于唯智论中'无惯性'之主体的反思的自由。”
? 第四,布迪厄超越二元对立的立场并非不偏不倚,如果说吉登斯多少偏向于建构论的话,布迪厄则更倾向于结构论。他的确认为,将人们依据其在社会空间的地位来感知和建构社会世界的方式包括进他的社会学至关重要。然而,对社会世界的感知和建构是为结构所塑造的,并受结构的制约。在前面的引文中,他讲习性和场域都来自社会制度,在决定论的意义上,是肯定认知结构来自世界的结构,而不是相反。这里的关键是,行动者感知和建构世界所秉持的所有观点、利益和关注原则“是由他们在这个他们企图改变或者维护的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会表象”并举,并非社会实践是无表象的,而是想强调社会表象“不只是反映社会关系,还有助于构建这些关系,因此,在一定限度内,人们就可以通过改变世界的表象来改变这个世界”。社会表象理论不仅是布迪厄对经典实践理论的重要贡献,更被认为是布迪厄社会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社会表象发展的“符号权力”、“象征暴力”等分析构成布迪厄社会批判的主要篇章。
习性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组织实践的生成性能力。
? 习性是按照历史产生的图式,形成个人和集体的因而也是历史的实践活动;它确保既往经验的有效存在,这些既往经验以感知、思维和行动图式的形式储存于每个人身上,与各种形式规则和明确的规范相比,能更加可靠地保证实践活动的一致性和它们历时而不变的特性 。
? 由于习性即为社会系统的身体化结构,即外在性的内在化,也就“无须在外在于身体的系统先前状态的力量和内在力量即当时产生于自由决定的各种动机之间作出选择;内在行为倾向,亦即外在性的内在化,能使外在力量起作用,但必须遵循内含这些外在力量的机体的特殊逻辑,也就是以持久的、系统的和非机械的方式起作用……产生习性的结构借助习性支配实践行为,但途径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通过原初为习性的生成物规定的约束和限制……(同时)习性是一种无穷的生成能力,能完全自由地(有所限制)生成产品---思想、感知、表述、行为,但这些产品总是受限于习性生成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习性所确保的受条件支配的和有条件的自由不同于无法预期的创新,也有异于仅仅是原初条件的机械再生产”。
习性与习惯的区别
? 让我们采用布迪厄在《国家精英》中的研究实例来体会习惯与习性的区别,以作为理解习性理论的初步教程。人们喜欢读哪家的报纸、偏爱去怎样的餐馆、是常去球场看比赛还是喜欢去剧院听歌剧,说的是习惯或个人的趣味。但透过这些行为,布迪厄看到的是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消费偏好、文化资本的类型与审美趣味的差异,这些性情倾向的系统就是习性,习性也许不能告诉你为什么某人喜欢足球而某人喜欢篮球,但习性确实可以揭示为什么这群人更爱去球场、那群人却更喜欢上剧场。简言之,习性的分类进而指向社会人群的分类,而且正是社会类别及其实践塑造了行动者的不同习性。布迪厄在学校的类别和学生的习性之间发现了具有社会分层和社会再生产意义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