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性骨灰堂.
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建设方案
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设计指导思想1、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2、提倡生态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景观要求。
坚持“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3、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4、公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遵循“环保、舒适、经济、美观”的宗旨。
5、突出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尽量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依据法定图则展开设计工作,体现“安全适用、服务社会、尊重现实、整体协调、经济美观、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等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精心做好总体设计。
7、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有关强制性要求,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8、墓位布设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物、相交节点的实际情况,尽量避让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约工程投资。
(二)设计原则1、把握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本项目与各规划层面的协调关系。
2、做好总体设计,处理好本项目区域的各节点方案的衔接与协调关系。
3、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设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合理性、管理养护的方便性。
4、国家对殡葬业的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具体规定,及民政部门安排及具体要求。
5、体现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殡葬文明,文化品位,表现公墓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资源,求取园林与墓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与功能的多方面协调统一,突出自身的个性与风格。
6、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
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理念1、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有关要求,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2、总图布置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物、相交节点的实际情况,尽量避让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约工程投资。
3、在满足“安全、适用、耐久、经济"前提下,合理选择墓位形式布置。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和目标:农村地区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小,传统的家族墓地逐渐无法满足骨灰安放的需求。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骨灰安放的问题,建设一个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合适、便捷、经济实惠的骨灰安放场所。
市场调研:进行了对农村居民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土地紧张、家族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希望选择公共骨灰堂来安放骨灰。
目前,农村地区还没有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这个市场空白提供了建设公益性骨灰堂的机会。
资源需求和潜在风险:建设公益性骨灰堂需要可供安放骨灰的场地,同时还需要建设墓碑、道路、绿化等设施。
资金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资金、捐赠等方式筹集。
风险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观念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调研显示,农村居民对公益性骨灰堂的需求很高,市场潜力大。
2.技术可行性:建设公益性骨灰堂所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在城市地区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3.经济可行性:由于建设公益性骨灰堂是为了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可以通过政府资金和捐赠来筹集建设费用。
同时,农村地区的骨灰堂收费相对较低,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
4.管理可行性:为了保证公益性骨灰堂的顺利运营,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场地使用、墓碑维护、安全管理等。
项目推进计划:1.资金筹集:寻求政府的支持和社会捐赠,编制资金筹集计划,并建立专门的筹款渠道。
2.场地选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个适合建设公益性骨灰堂的场地。
3.设计建设:根据场地选择的结果,进行场地布局设计和建设方案制定。
4.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加农村居民对公益性骨灰堂的认识和接受度,解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问题。
5.运营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公益性骨灰堂的顺利运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结论: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全椒县制定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与管理办法
全椒县制定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与管理办法
近日,全椒县印发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与管理办法,规范农村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办法》规定,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是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国有建设用地,为村(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放)服务的非营利性农村公共殡葬服务设施,由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建设。
《办法》要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以骨灰堂为主,墓葬方式为辅,大力提倡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新建或改建的农村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不低于50%。
公墓建设规模按照20年骨灰安置总量确定,一次性规划,分批建设。
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面积不超过20亩,镇级公益性公墓不超过50亩;单穴面积不超过0.5平方米,双穴面积不超过0.8平方米;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面积不超过2亩,每个存放格位占用空间不大于0.25平方米,骨灰存放架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1.2米,骨灰寄存室的净高度不低于3.3米。
《办法》规定,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招聘。
公墓和骨灰堂收费标准由价格部门按照非营利并兼顾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核定,收入全部用于公墓和骨灰堂建设、维护与管理。
对选择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且不留硬质墓穴和墓碑的,免除全部费用;对去世后进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安葬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减免部分费用。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村地区的青壮年人口外流,导致农村地区安放亲人的公墓越来越多。
然而,传统的公墓建设需要占地较大且形成负担重的墓地费用,与人们对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期望相违背。
因此,本项目旨在研究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可行性,解决农村公墓建设中的问题,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二、市场需求分析1.人口结构变化:农村地区老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其子女集中在城市工作生活,因此对于老年父母的骨灰安放需求增加。
2.从地域的角度看,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集中,公益性骨灰堂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选择。
3.公益性骨灰堂在农村地区的需求也主要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居民有希望能够在公益性骨灰堂安放骨灰以示对故人的尊重。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设内容:建设一座具有公益性质的骨灰堂,包括骨灰墙、骨灰室、告别厅、纪念堂等设施。
2.建设规模:根据辖区内的人口数量,确定其建设规模。
初步规划建设面积为500平方米,容纳100个骨灰墓位。
3.建设成本估算:初步估算建设成本为100万元,包括土地购置、建筑物建设、设备安装等费用。
四、项目投资回报和效益分析1.投资回报:假设项目建设完成后价格为每骨灰墓位5000元,每年提供寄存和管理费500元,全年使用率60%,预计回报率为15%。
2.社会效益: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方便居民进行骨灰寄存和参观;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五、项目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可能存在政府对公益性骨灰堂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项目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影响。
2.市场风险:可能会遇到竞争对手的垄断,导致项目的发展受限。
3.技术风险:可能会出现施工、设备安装等技术问题,导致项目的正常进行受到影响。
六、项目可行性评价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投资回报和效益的评估,本项目在农村地区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工作规划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工作规划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工作规划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地区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空闲墓地的问题逐渐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地区的骨灰堂设施和管理并不完善,急需加强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1. 提供便利的骨灰存放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2. 强化骨灰堂的管理机制,确保公益性骨灰堂的正常运行。
3. 增强农村居民的骨灰存放意识,提倡文明骨灰存放方式。
三、主要工作内容1. 骨灰堂设施的建设规划新建骨灰堂设施,确保座位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整洁。
同时,对已有的骨灰堂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2. 骨灰堂服务管理制定详细的服务管理标准,明确骨灰堂的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服务。
加强对骨灰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 骨灰存放管理鼓励农村居民选择公益性骨灰堂进行骨灰存放,提供相关政策和信息,增强居民的骨灰存放意识。
对农村墓地进行合理规划,推行集中、公益化的骨灰堂建设,提高存放效率。
4. 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广告、媒体报道等方式,加强对公益性骨灰堂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骨灰堂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开展骨灰存放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提倡文明骨灰存放方式,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工作重点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
2. 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骨灰堂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3. 建立健全的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公益性骨灰堂的认知度。
五、工作措施1. 成立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分工。
3.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4. 加强与社区、村委会的合作,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村居民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六、预期效果完成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便利的存放服务,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公墓解决方案亟需得到改进,以满足农村人民的需求。
本报告将就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1.项目背景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人们对于丧葬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农村墓地资源紧缺,丧葬服务缺乏标准化管理,给农村居民带来了不便。
因此,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解决农村丧葬服务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
2.项目意义-提供农村公益性丧葬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规范农村丧葬管理,推进农村现代丧葬文化建设。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农村丧葬服务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作为一种便捷、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将会受到农村居民的欢迎。
按照现有农村人口统计数据以及丧葬服务需求预测,项目的市场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2.资源与环境分析-骨灰堂公墓项目所需土地资源相对较少,能够在农村实现集约化利用,符合农村土地开发政策。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保问题,采取合理的排污处理措施,确保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技术可行性分析-骨灰堂公墓建设技术相对成熟,且在其他地区已经得到应用。
通过借鉴成功案例,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可以确保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4.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的确定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成本控制,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
5.社会影响分析-骨灰堂公墓建设可以提高农村丧葬服务质量,增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兼顾当地风俗习惯。
四、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内容-建设骨灰堂公墓,配套丧葬服务设施。
-制定丧葬服务管理规定,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尊敬的领导:一、项目背景和意义目前,农村地区的公墓多为传统的土葬,由于土地有限和资源有限,无法为足够多的乡村居民提供安放骨灰的场所,更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的公益性需求。
因此,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势在必行。
1.解决农村公墓不足的问题:农村人口的快速流失现象导致了对公墓空间的需求增长,传统的土葬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2.保护生态环境:土葬方式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较大,同时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骨灰堂的建设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并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3.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有助于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农村居民对逝者的孝心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二、项目目标和建设内容1.项目目标:(1)建设一批新的公益性骨灰堂,满足农村居民对骨灰安置的需求。
(2)改善农村公墓的现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3)推动尊老爱老传统文化,弘扬社区凝聚力和文化共识。
2.建设内容:(1)选址:根据农村居民的居住分布情况,选取合适的位置,方便居民前往。
(2)建筑设计:设计简约、大方的公益性骨灰堂,包括骨灰堂大殿、附属设施等结构。
(3)设备设施:配备骨灰盒、鲜花摆设、祭拜用具等设备设施,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供农村居民祭拜和悼念逝者。
(4)管理机制:建立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机制,确保骨灰堂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1.项目实施计划:(1)确定项目需求:调查农村居民的公墓需求,并核实具体的建设地点。
(2)筹措资金: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项目资金。
(3)招标和施工:根据农村公墓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进行项目招标,并组织施工。
(4)设备设施采购:根据项目需求,购买所需的设备设施并安装调试。
(5)管理机制建立:建立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机制,包括管理规定制定、人员配备等。
2.预算:(1)土地费用: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价格情况,预计需要XXX万元。
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建设方案
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合理规划和利用公共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灰安放需求也随之增加,建设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具有切实的社会需求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概述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是指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骨灰存放设施,旨在解决城市骨灰存放难问题,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三、建设目标1.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骨灰存放设施,解决城市骨灰存放难问题;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3.利用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公共资源;4.打造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四、建设内容1.地点选择:根据城区人口密度和公墓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建设。
地点应尽量接近市区,方便市民前往。
2.设施规模:根据城市规模和需求预测,确定建设规模。
兼顾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确保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
3.设施设计:骨灰堂的设计应简约大方,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使用和管理。
同时,要有一定的美化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
4.环境建设:建设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需要注重周边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包括道路、绿化、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的建设,确保使用便利和环境美观。
5.设备选择:选择高品质、低能耗的设备进行安装。
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维护成本,选择易于维护和更新的设备。
6.管理策略:建设阶段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运营后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市民满意度。
7.宣传推广:建设完成后,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市民使用意识和参与度,使项目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五、投资与回报1.投资规模:根据城市规模和需求预测,确定建设规模。
3.回报机制:根据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可以采用工程回报、收费标准以及其他服务项目的收益进行回报。
六、项目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选择地点、进行可行性研究,招标选定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方案等。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XXX领导:针对农村骨灰堂建设项目,我公司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特编写本建议书,旨在为该项目提供具体的方案和举措。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的骨灰存放场所,满足农村居民对于尊重逝者、传承文化的需求。
以下是关于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的详细内容: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对于逝者的尊重和传统文化的重视日益增加。
然而,在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因为缺乏合适的骨灰存放场所,只能选择将骨灰长期保存在家庭中,这不仅存在卫生隐患,也无法实现有效的祭祀和缅怀。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可供农村居民存放逝者的骨灰,并提供相关的祭祀和纪念服务,以满足农村居民对于文化传承和尊重逝者的需求。
三:项目内容1.选址: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和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骨灰堂的建设。
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地方,方便居民前来扫墓、纪念等活动。
2.建筑设计:骨灰堂建筑应与农村环境相协调,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材料,给人以庄重和肃穆的感觉。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逝者纪念活动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活动空间和设施。
3.设施设备:骨灰堂应设置合适的骨灰存放柜和纪念物展示区,供农村居民存放逝者的骨灰,并展示逝者的相关纪念物。
同时,还应配备祭祀用的桌椅、烛台等物品。
4.管理运营:骨灰堂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骨灰堂的安全、卫生和秩序。
运营过程中,可以考虑邀请专业团队提供适当的服务,如骨灰存放管理、纪念活动组织等。
四:项目预算根据初步的估算,该项目的预算为XXX万元。
具体的费用包括选址费用、建筑设计费用、设施设备费用、管理运营费用等。
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预算,并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五:项目效益1.文化传承:该项目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农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2.社会效益:该项目满足了农村居民对于骨灰存放的需求,为逝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管理场所,改善了现有的骨灰存放环境。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对于丧葬方式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土葬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为了推进农村丧葬改革,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节约土地资源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传统的土葬方式需要大量的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的不断扩张会占用越来越多的耕地,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建设骨灰堂可以将骨灰集中存放,大大节约土地资源。
2、保护环境土葬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而且墓地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骨灰堂的建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推动丧葬改革农村传统的丧葬观念较为陈旧,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可以引导农民树立文明、节俭、环保的丧葬新风尚,推动农村丧葬改革的深入开展。
4、满足群众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丧葬服务的质量和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骨灰堂可以提供整洁、安静、庄重的存放环境,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三、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1、建设地点建议选择在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但又便于群众祭扫的地方,如村庄周边的荒地或山地。
2、建设规模根据当地农村人口数量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骨灰堂的规模。
一般来说,建筑面积应在____平方米以上,可容纳____个骨灰存放格位。
四、项目建设内容1、主体建筑包括骨灰存放室、祭祀厅、办公室、休息室等。
2、配套设施停车场、道路、绿化、消防设施、给排水系统等。
3、骨灰存放设施采用多层式骨灰存放架,材质要坚固耐用、防火防潮。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约为____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____万元,设备购置费用____万元,配套设施建设费用____万元,其他费用____万元。
2、资金来源申请上级财政补助____万元,地方财政配套____万元,社会捐赠____万元。
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包括骨灰堂
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包括骨灰堂)
一、事项名称:
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包括骨灰堂)
二、审批事项类别:
行政许可
三、设定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2001年修订版)
四、审批对象:
本区村民委员会
五、实施机关:
区民政局
六、办理科室:
殡葬管理所,联系电话:6964 0875
七、收费依据及标准:
不收费
八、受理方式:
现场受理
九、受理地点:
怀柔区北大街26号
十、受理时限:
20个工作日
十一、申请材料:
1.村民委员会建设公益性墓地申请书;
2.设施用地或者经营场所的权属证明;
3.建设公益性墓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建设资金来源证明;
5.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书;
6.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十二、审批流程:
受理--审查--审定
十三、审查内容:
1.村民委员会申请书;
2.土地使用证;
3.镇乡证明材料。
十四、审查标准:
提交材料真实、有效、齐全
十五、批准形式:
审批文件
十六、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6964 0875。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农村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农民家庭通常都有独立的墓地用来安置亲人的骨灰。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墓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二、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研究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1.政策分析:对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项目的影响和支持作用。
2.需求调查:调查当地农村居民对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需求和意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动机。
3.市场分析:分析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竞争对手,预测项目的市场需求和收入情况。
4.技术可行性分析:分析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技术和设备,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5.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的投资、运营和收益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对相关政策文件、研究论文和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2.调查问卷: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农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数据。
3.实地调研:到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和困难。
4.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呈现。
五、预期结果1.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支持力度。
2.农村居民对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需求和意愿。
3.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市场前景和竞争状况。
4.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5.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六、结论和建议1.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对农民具有较大吸引力,需求较高。
2.根据市场分析,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3.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的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
4.从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的丧葬问题愈发凸显。
传统的土葬方式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对环境造成隐患。
因此,建设公益性骨灰堂成为解决农村丧葬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益性骨灰堂可提供骨灰安放、祭扫、悼念等服务,方便家属前来祭扫,也有利于统筹土地资源利用。
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为农村地区提供一种文明、环保的丧葬方式,解决传统土葬方式存在的问题,保护环境,提升农村丧葬服务水平。
建设项目内容1. 选址和规划:通过调研选址,确定建设骨灰堂的地点,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确保骨灰堂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2. 建筑设计:设计公益性骨灰堂建筑风格简约、大方,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兼顾美观性。
3. 设施建设:建设陵园、休息设施、祭祀用品销售点等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
4. 运营管理:制定骨灰堂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管理责任等,确保骨灰堂正常运营。
项目优势1. 环保节地:公益性骨灰堂可以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符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 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丧葬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对文明丧葬的需求。
3. 社会效益:骨灰堂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丧葬方式,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确定项目组织结构,成立项目组,开展选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
2. 建设阶段:按照规划方案,完成建筑设计、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启动。
3. 运营管理:建设完成后,组建运营团队,制定详细的运营管理方案,确保骨灰堂正常运营。
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共计X万元,具体预算分配如下:建筑设计:X万元设施建设:X万元运营管理:X万元其他支出:X万元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影响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和运营。
2. 资金风险:资金不足或资金投入过大可能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3. 市场需求风险:市场需求不足可能导致项目运营困难。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制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制度一、总则农村公益性骨灰堂是指由政府出资或者社会团体兴建、用于存放和管理农村居民骨灰的设施,为农村村民提供供骨灰安放和祭拜的场所。
为了规范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机构由村委会或者政府指定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并设立骨灰堂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委会代表和骨灰堂工作人员组成。
三、基本功能1.管理农村居民的骨灰安放和祭拜事务;2.维护和管理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设施和财产;3.安排和指导祭祀仪式,保护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祭祀秩序;4.管理骨灰的入灵和批准骨灰出灵的程序;5.向社会公布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事项;6.其他与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相关的职能。
四、安全管理1.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火灾防范,安装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2.加强对骨灰堂物品的保护和保养,防止损毁和丢失;3.保障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五、财务管理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1.设立骨灰安放费用标准,并进行公示;2.明确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收费项目和标准;3.及时公开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六、服务管理1.提供骨灰安放、祭拜等相关服务;2.定期开展骨灰堂的清洁和维护工作;3.配备专业人员为村民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
七、法律法规和制度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县级政府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
八、监督管理1.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2.村委会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监督,定期检查和评估其管理情况;3.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举报或者建议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情况。
九、宣传教育1.定期举办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知识讲座,向村民宣传有关法规和制度,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2.通过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事项。
《殡葬管理条例》问题解释
《殡葬管理条例》问题解释二、关于骨灰堂性质的问题《条例》中所称“骨灰堂”,是指乡村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而骨灰塔陵园等设施属公墓范畴,应纳入公墓的管理,严格控制其发展。
四、关于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
”这一规定是指:按《通知》要求,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墓穴(含骨灰堂骨灰存放格位)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使用周期。
五、关于强制执行范围问题《条例》第五章第二十条规定:“将应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
”这一规定是指:(一)在火葬区将应当火化的遗体进行土葬的;(二)在火葬区的公墓和公益性墓地以外埋葬骨灰并修建坟墓的;(三)在土葬改革区公墓和公益性墓地以外埋葬遗体并修建坟墓的。
对于上述行为,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
相关阅读:《殡葬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
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实行火葬的具体规划,将新建和改造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纳入城乡建设计划。
骨灰堂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骨灰堂内骨灰存放安全,维护骨灰堂正常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农村、城市公益性骨灰堂。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坚持“以人为本”,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骨灰堂安全稳定。
2. 规范管理,服务至上。
建立健全骨灰堂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丧属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
3. 严格执法,依法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确保骨灰堂安全有序。
四、安全管理措施1. 骨灰堂建筑及设施安全(1)骨灰堂建筑应符合国家建筑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水、抗震、抗风等基本功能。
(2)骨灰堂内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3)对骨灰堂内电气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2. 骨灰存放安全(1)骨灰存放格位应坚固耐用,防潮、防腐、防尘。
(2)定期对骨灰存放格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对存放骨灰的容器进行编号,确保骨灰存放有序。
3. 人员安全管理(1)骨灰堂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熟悉骨灰堂安全管理制度。
(2)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加强工作人员值班巡逻,确保骨灰堂安全。
4. 日常安全管理(1)制定骨灰堂日常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加强对骨灰堂内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定期对骨灰堂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卫生。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当地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村骨灰堂管理制度
村骨灰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村骨灰堂管理,加强对村骨灰堂的监督和管理,依法保障骨灰安葬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权利保障1.村骨灰堂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并合理公开。
2.骨灰安葬权利和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骨灰安葬权。
3.社会公益性骨灰管理机构应当为骨灰安葬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
第三章村骨灰堂的建设管理1.村骨灰堂建设、维护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民需求,建设和管理过程应当合法、透明。
2.村骨灰堂的建设和维护基金由村集体财务拨款,必须进行专项管理,并由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
3.村骨灰堂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不得违反国家土地规划、城乡建设和环保法律法规。
4.村骨灰堂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安全、卫生、整洁。
第四章村骨灰堂管理组织1.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是村级骨灰安葬管理的组织形式,由村委会成立。
2.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任,其他成员包括工作人员、公共安全、环保、宗教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应有骨灰安葬管理专家和骨灰安葬服务代表。
3.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村骨灰堂的建设、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负责确定骨灰安葬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第五章村骨灰堂管理制度1.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村骨灰堂管理制度,包括骨灰堂使用管理制度、骨灰堂维护管理制度、骨灰堂安全管理制度、骨灰堂服务管理制度等。
2.村骨灰堂管理制度应当明确骨灰堂使用申请程序、服务流程、维护措施等规定,以保障骨灰安葬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安全。
3.村骨灰堂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对管理违规的人员进行处罚,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赔偿。
第六章骨灰安葬服务和管理1.村骨灰堂提供的骨灰安葬服务必须合法、公开、公正。
对附近居民的骨灰安葬请求,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必须进行审核,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村骨灰堂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骨灰安葬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并且应当定期对骨灰堂的服务标准和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上街区民政局法人代表:1.1.3项目拟建设地点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村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接受,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后,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1研究依据1、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5、《郑州市殡葬管理办法》商发[2008] 号6、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1.3.2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区火化率居商丘市前列。
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
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有着占地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水、电和采暖),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等优点。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彻底解决农村骨灰寄存难问题,有效遏制农村骨灰二次土葬,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全区实际情况看,城居民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
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殡仪馆(公墓)较远,把骨灰寄存到殡仪馆(公墓),祭祀不方便,往返时间长,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花费也较高。
因此,全区农村每年有近3000具骨灰用或大或小的棺材进行“二次土葬”,使耕地里出现大量坟头。
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
“二次土葬”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但减轻了区殡仪馆或公墓骨灰寄存的压力,解决了农村群众骨灰寄存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祭祀,从根本上也解决了散埋乱葬和骨灰装棺二次土葬问题。
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1.5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上街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规划,全区共建设80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
一般2-3个连片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集中的地址建有一所公益性骨灰堂(公墓),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0平方米折合15亩),其中骨灰堂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2000个格位。
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为9200平方米,安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占地不超过1.2平方米,墓碑要小型化,尺寸不大于40CM×60CM。
具体到每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其主要建设内容为:1、骨灰堂占地800平方米,骨灰堂主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2、大门:主入口设计为一座仿古牌楼,牌楼高3.5m宽4m。
2、祭祀炉2个3、门卫室,面积8平方米3、绿化工程:绿化率大于40%。
4、服务设施:设置消防和电子防盗等配套设施,以保障寄存骨灰安全。
5、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村级公墓(骨灰堂)要按“五个一”的建设标准建设,即一个大门、一条道路、一个醒目的标志或标志性建筑、一个规范的名称、一个明晰的界线(四边)。
四边可以建砖石围墙,也可以栽种花椒树、冬青树、槐树等组成篱笆墙。
公墓应当保持整洁肃穆,墓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墓穴排列整齐,标准统一,做到墓区规划合理,环境园林化;骨灰堂外观上要区别于居民住房,设置祭奠台,骨灰存放架要摆放整齐,院内要美化绿化。
选用废荒瘠地及村庄改造废弃地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上在瘠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选址,不得在河流堤坝、铁路、公路两侧和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选址。
,提倡以卧碑为主。
1.6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对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期间应加强管理,对物料堆放点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多余土方及时清运,要采取设标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群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1.7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区民政局。
为做好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3年。
附件:郑州市殡葬管理条例(2003年8月29日郑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8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殡葬管理,推动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殡葬活动及其管理应当遵循实行火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原则。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研究处理殡葬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
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殡葬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殡葬管理的日常工作。
公安、卫生、土地、民族事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人员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公民破除丧葬陋俗。
公民从事殡葬活动应当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第六条市民政部门应当拟定殡仪馆、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公墓等殡葬设施的建设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建和改造殡仪馆、骨灰堂等殡葬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由民政部门建设的,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建设殡葬设施,按下列规定审批:(一)农村为本村村民设置的公益性公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市)、区民政部门批准;(二)殡仪馆,由市、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和省民政部门备案;(三)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由市、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四)新建、扩建的经营性公墓,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部门审批;(五)利用外资建设的殡葬设施,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建设殡葬设施应当依法办理征地、用地等有关手续。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建设骨灰堂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可以利用荒山、瘠地、沙丘地建设公益性公墓。
公益性公墓安葬骨灰的单人或双人合葬的每个墓穴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一平方米。
禁止利用公益性公墓对外从事经营性活动和埋葬遗体。
经营性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禁止恢复、建立宗族墓地;禁止为活人建墓。
第三章火葬管理第十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死亡的人,除有土葬习俗的少数民族的人以外,遗体必须就近火化。
户籍在本市的人在异地死亡的,应当就地火化。
第十一条在医院死亡的人,遗体由殡仪馆统一接运。
对私自转运遗体的,医院应当制止;制止不听的,及时报告民政部门。
在医院外死亡的人,遗体由殡仪馆或者殡仪服务站接运,也可由丧事承办人运送。
第十二条殡仪馆、殡仪服务站或者丧事承办人接运遗体,应当对遗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对于患烈性传染病死亡的人,应当将遗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第十三条办理遗体火化手续,应当持下列证明:(一)正常死亡的,持医疗机构或者死者单位、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死亡证明;(二)非正常死亡的,持死亡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三)无名、无主遗体,持当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确认证明;(四)被依法处决的,持有关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
遗体火化后,殡仪馆应当向丧事承办人出具火化证明。
第十四条运至殡仪馆的遗体应当在七日内火化。
丧事承办人在七日内未办理火化手续的,殡仪馆应当书面通知其限期办理。
因特殊情况需延期火化的,丧事承办人应当报经市、县(市)殡葬管理机构批准;延期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丧事承办人逾期未办理或者延期期满后未办理火化手续的,殡仪馆报经市、县(市)殡葬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火化遗体。
遗体存放费、火化费由丧事承办人承担。
第十五条经公安机关确认的无名、无主遗体,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机关通知县(市)、区民政部门送殡仪馆火化;属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机关通知县(市)、区民政部门送殡仪馆存放。
除因办理案件特殊需要外,公安机关应当在三个月内出具允许火化证明。
在医院正常死亡的被遗弃的遗体,自运至殡仪馆之日起三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凭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火化遗体。
遗体存放费、火化费由民政部门承担或先行垫付。
第十六条遗体火化后,殡仪馆应当通知丧事承办人领取骨灰;超过三个月不领取的,可以自行处理。
无名、无主死者的骨灰,有人认领的,由认领者承担相应费用;超过六个月无人认领的,由殡仪馆自行处理。
第十七条骨灰的处理方式包括:(一)平地深埋,不留坟头,不设墓碑;(二)存放于骨灰堂;(三)安葬于公墓;(四)树葬、花葬等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