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方法
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是一门结合历史学与心理学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按现代西方史学中的研究方法划分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特别是精神分析学说,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进而推断社会未来的发展。 起源 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后由艾力克森(Erik H. Erikson)加以发扬光大,成为美国历史学界一个新的发展。迄至1970年代以来,约有三十多所大学开设有心理史学的课程,影响所及,借助精神分析学说撰写历史人物传记蔚然成风,也成为心理史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心理史学评论》(The Psychohistory Review)系其主要的发表重镇,为目前重要的心理学学术刊物。“心理史学”在华语社会中因著名科普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的科幻小说,及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的故事得以普及,但真正认识这门学说的人并不多。 运用 心理史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史学流派。佛罗伊德是西方心理史学的奠基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法后来成为许多历史学家进行心理研究的主要依据。佛罗伊德在1912年率先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写出了关于达·芬奇的传记《童年的回忆──达·芬奇》。他在书中指出,达·芬奇的性格非常奇特,他有时温柔得就像善良的女孩儿,有时又非常狂妄,怀疑一切,蔑视权威。他的绘画艺术本已达到很高水平,但却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与绘画毫无关系的科学研究活动,如研究鸟类飞行、植物的营养等。佛罗伊德认为这些矛盾反映了达·芬奇的心理变态,心理变态又根源于达·芬奇的童年。达·芬奇生于1452年,是一个公证人和一个农家姑娘的私生子,后来他的父亲抛弃了他的母亲,和一个出身高贵的姑娘结婚,达·芬奇便同母亲一起生活,直到5岁才回到父亲身边。
对西方心理史学的兴起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心理史学的方向是正确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马克思主义从不排斥从人类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历史,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历史发展的最终的决定的因素,但人的心理、情感等因素在历史上也起一定的作用。如恩格斯说:“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因此,历史科学是不能忽视人类的心理活动的;二是心理史学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把不被传统史学所注意的东西如童年经历、性格、情感、潜意识等等引人历史学领域,从而造成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有些什么?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心理学科,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心理分析,揭示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在动机和心理机制。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历史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历史文献、手稿、日记、信件等文本资料,揭示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文本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获取历史人物的言行和思想,是研究历史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
二、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历史心理学中比较新兴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手写字迹、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进行分析,揭示出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机制。
心理测量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客观地评估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是研究历史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
三、心理史料法心理史料法是历史心理学中比较特殊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遗物、遗迹、遗址等进行分析,揭示出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
心理史料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还原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是研究历史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
四、心理实验法心理实验法是历史心理学中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设计心理实验,模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心理机制和内在动机。
心理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实验条件,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心理机制,是研究历史心理学的重要手段。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内在动机和心理机制,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文本分析法、心理测量法、心理史料法和心理实验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内在动机和心理机制。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于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

关于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叶浩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南京210097)摘 要:历史编纂学是研究历史的方法和原理。
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探讨的是心理学史的编纂方法和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1)描述对反思;2)客观性对主观性;3)现在主义对历史主义;4)内在史观对外在史观;5)伟人说对时代精神说。
关键词: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时代精神说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6)03-0003-04 撰写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对心理学的历史事实进行客观地和无偏见地记载和叙述,它涉及到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处理,也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与评价。
怎样选择历史事实,从什么角度分析历史发展的线索,怎样组织材料,处理各种看似无关的档案和资料,这就是历史编纂学的有关问题。
简单地说,历史编纂学是历史学科的方法和原则。
记载历史事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是心理学史的任务,而怎样记载历史事实,为什么选择记载这些事实而不是那些事实,从什么角度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则是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工作了。
心理学史的编纂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60年代,心理学史的写作是由心理学家自己来完成的。
通常的情况是,心理学家在年轻的时候从事心理学的一般研究,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对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亲身的体验,加之体力衰退,不能再活跃于研究的第一线,因此转向撰写心理学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述心理学历史发展过程,如《实验心理学史》的作者E.G.波林(Boring,E.G.)。
波林早期是构造心理学家铁钦纳的学生,年轻的时候,在实验心理学方面曾经做过许多研究。
后期开始转向心理学史的研究。
他的《实验心理学史》成为美国大学心理学史的标准教科书,影响了几代心理学家。
心理学史的这种编纂方式优点是可以记载心理学许多研究的细节和鲜为人知的奇闻和轶事,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心理学家往往跳不出自己的圈子,仅仅从学科内部看待心理学的发展过程,过高估计心理学中“伟人”的作用,忽略了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因素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史学概论9之心理史学

在兰格的号召和埃里克森的鼓舞下,美国的新史学在60年代有了迅 速发展
一批年轻的学者逐渐成长,他们大都受过历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 双学位的训练,他们年富力强,成果卓著,比较著名的有洛温伯 格和科胡特等人。 美国心理史学还拥有两个专业刊物《心理史学杂志》和《新史学 评论》。其他刊物如《美国历史评论》、《现代史杂志》、《交 叉学科历史杂志》等还经常举办心理史学的专刊。 到70年代末,美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设心理史学的课程。可见, 新史学在美国也是一片兴旺景象。 当然,新史学在当代并不局限于美国,也波及了西欧所有的国家 和加拿大,如德国对路德和希特勒时代的心理研究,在世界上就 有一定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贡献
第一,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认为自我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 第二,强调人格的可变性,把人们从生到死的心理状态分成8个阶段, 人就是通过解决各个阶段的心理危机而向前发展的; 第三,在人的内在心理世界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关系上,注意到了外在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第四,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认为领袖所以成为领 袖,是因为他能克服内心的种种障碍;但领袖又是不能脱离群众的, 群众的心理往往对领袖的心理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埃里克森还写了其他许多心理史学方面的著作,如1963 年的《儿童期与社会》、1969年的《甘地非暴力主义的起源》等, 是公认的西方心理史学的权威。
但对西方心理史学我们也不能不加分析盲目 搬用,应当看到它的缺陷:
西方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和 心理学上特别是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到的价值,但用它来研究整个历史领域就显得 牵强附会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脱离了社会 关系总的结构,脱离了社会历史环境,仅仅从人的本能和心理活动去概括解释历史, 就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史学在西方的发展也限制了史学家的眼界,许多史学家只盯着 人的内心活动,而不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存在,这显然背离了心理史学应有 的发展方向;
关于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

关于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1、史料的收集:(1)定位史料的来源,一是博物馆、书店、图书馆等资料室本身的资料,建议或具体搜集相应的史料;二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实地考察资料、相关访谈等;三是从国内外史料出版机构获取相关的史料。
(2)对学术史料的编集和汇编,学术史料的编集是根据收集到的史料和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叙述,用作实证把握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重要凭证。
2、资料的梳理:(1)考证学术史料走向调查和检查,要梳理史料掌握历史线索,以便能清晰地对历史发展进行描述。
(2)整理资料,以达到将不同的史料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秩序编排,以把握时代性变迁的重要依据。
(3)有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几个突出的角色和生活环境,探究历史的文化内涵。
3、历史发展的记载:(1)将收集归纳整理的资料,有机结合述叙主题,保持了主题紧凑性,并按照时间先后叙述,做好历史发展逻辑性,保证了叙述的连贯性。
(2)以新颖与独到的语言表现历史发展的特征,将历史发展的过程描绘出来,强调的因素不一定只是传统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体现社会科学的特点。
4、总结叙述:(1)总结叙述是叙述者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并为后续解释和展望提供了基础。
(2)总结叙述不仅要总结历史发展的概述,而且要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特点,以此来彰显叙述者的学术素养。
(3)要在综述中突出科学先进性和前沿研究方向,以突出发展中心和主要路径,并从客观叙述中抽离出来,突出叙述的学术分析和思维定势。
5、提纲结构:(1)建立全局性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上的章节划分、章节内的概括与细节论证、研究成果的概念性综述等,对形成全局性的章节体系极为重要。
(2)以结构体系的形式,将收集的历史发展的叙述统一起来,使之更为紧凑、完整、连贯,以便把握整体脉络,以深刻的见解总结历史发展,清晰阐明发展变迁与时代脉络之间的联系。
历史学的方法之心态史学

(三)童年史和家庭史。一些心理史学 家认为,童年时代的经历和家庭环境对 于人的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展开了对养育方式、家庭模式、童 年和青年的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这一方 向,吸取上述两种研究的特点,并加以 深化、细化,成为心理史学研究的一个 新方向,促成了童年史、家庭史、一般 民众的日常生活史的兴起。
事例剖析:是童年创伤,还是“克林顿综合症”--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与前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绯闻案发生以后,专家、学者, 甚至总统夫人纷纷对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希拉里在接受《谈 话》杂志专访时透露,克林顿实质上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男人,他 对婚姻的不忠源于他曾经受到创伤的童年生活。克林顿出生于美 国南部阿肯色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3个月死于车祸, 出生5个月后便由祖母抚养,5岁时母亲改嫁。希拉里说:“在他4 岁时,他的母亲和祖母天天吵架。他从小就被各种辱骂吓坏了。” 她曾听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小男孩如果身处两个女人的矛盾之 间,那将是最糟糕的状况”。然而,精神病医生杰罗姆· 莱文则给 克林顿总统写了一本名为《克林顿综合症》的书,他认为,克林 顿总统患了一种叫做性瘾、按捺不住的性冲动、成功综合症,或 简称为“克林顿综合症”。患这种病症的男性,更多地是受一种 想要冒险的欲望和无法控制情感的作用的驱使,正是这种病症, 使得总统冒险与莱温斯基发生性关系。他分析说:克林顿在成长 过程中出现的可能促使他走向性瘾的几个因素:在一个充斥着上 瘾行为的家庭里长大(包括嗜酒如命的继父、一个吸毒的兄弟和 喜欢赌博的母亲)、从未见过亲生父亲以及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给 他造成的创伤。这些因素和克林顿在总统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加在 一起,可能推动了他进入了包括与莱温斯基有染在内在一系列危 险境地。
(二)群体心理的研究,随着历史研究 的对象由上层精英转到下层的一般民众, 心理史学的研究方向也由个别精英转向 普遍民众。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心理学 的方法来分析研究群体的心理现象,探 索它的产生、演变以及它对群体行为的 关系。这一方向所涉及的历史现象有种 族歧视、宗教狂热、反犹太思潮、法西 斯主义、专制主义、革命与暴力等等。
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论文

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论文心理史学是一种探究历史人物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则是将心理史学的研究成果与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从而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事件、历史时代和历史人物。
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合作研究。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测试和临床研究来探究人物的心理特征,历史学家则研究历史文献和历史事件来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通过两个领域的经验交流和共同研究,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更准确地推测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决策。
应用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心理史学的社会建构主义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个人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的。
心理史学家在考察人物心态时,也需要分析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物心态的影响。
例如,某一历史人物可能出于社会压力而作出某个决策,而不是基于个人的真实意愿和情感。
应用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
心理史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史料和心理学理论,推断历史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性格。
通过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 研究人员也可以了解人物真实的行为和决策,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例如,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可以通过分析某一国家领导人的性格和个人经历,推断出该领导人对某个政策的态度和未来可能的行为,从而帮助政治家或谈判代表更好地与该领导人交流和沟通。
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也有助于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心理史学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对人类文明、社会文化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审视人性的现状、文化的未来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例如,在研究某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化背景时,心理史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了解对当时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针对当今社会的心理问题进行更具指导性的治疗。
当然,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例如,在分析历史人物时,心理史学家太过关注人物的个人行为和思想,可能忽略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心理史学方法名词解释

心理史学方法名词解释
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又称“心理历史学”,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探究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从“心理”的视角丰富和完善历史认识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
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
心理史学的提出,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弗洛伊德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直接的联系。
弗氏等认为,运用该学说的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人格学说和性的理论等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历史认识的视野。
1910年,弗洛伊德撰有《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是一部体现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人物传记。
一些人认为,这是西方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完美结合,是心理史学一次成功的尝试。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有些什么?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关注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和心理学分析等。
文献研究是历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思想观念等,进而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可以通过分析古代人物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推测古代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心理学实验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可以模拟历史时期的情境和环境,研究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变化,从而了解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测量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心理测量工具,可以对历史时期的人们进行心理测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研究古代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了解古代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心理学分析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对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心理学分析,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心理学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推测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深入探究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和心理学分析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深入探究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心理史学方法

1970 课
记 学研究 学研究 . 国《 学评论》 学评论》(The Psychohistory Review)系 Review)系 发 镇,为 学学术刊 学学术刊 .
来,约 学开设 , 响 , 学说 写历 风, 为
学 传
二,心理史学兴起的背景
20世纪上半期西方社会的不稳定及民 20世 上半期西方社会的不稳 众力量的崛起.
�
一,心理史学定义
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 德(Sigmund Freud)开 德(Sigmund Freud)开 创,后由埃里克森(Erik 创,后由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加以发扬光 Erikson)加以发扬光 大,成为美国历史学界一 个新的发展.
心理史学是历 心理史学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 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它利用现代 合的跨学科研究,它利用现 西方心理学理论,特别 西方心理学理论,特别是精神分 析学说,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 析学说,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 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进而推动 象和历 程,进而推动 社会未来的发 社会未来的发展.
——————《 ——————《 记项 纪》
■项羽与项梁观看秦始皇游会稽 羽与项 渡浙江的仪 渡浙江的仪仗队伍,他竟说出: 伍,他竟说 "彼可取代也",令项梁吃惊不小. 彼可取代也",令项
现代研究的范例
家骥 家骥:《 能 : 则 与 》, 联鸣 公 1981年 ; 1981年 张 贤:《 开国君 开国君 格类 格类 》, 湾《 学报》 学报》1986 5 ; 张 :《 :《蒋梦 价值 价值 与 》,《 货》复刊 7卷(1977 11 ) 卷(1977
心理史学方法
一,心理史学的定义 二,心理史学兴起的背景 三,心理史学研究成果 四,对心理史学的批评
历史心理学:历史心理学研究和应用

历史心理学:历史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心理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理体验的学科。
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环境的研究,历史心理学试图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其对于我们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类行为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了解人类历史时期的心理现象。
其中,文献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的研究,历史心理学家可以了解人们在过去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
此外,口述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亲历者的访谈,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他们的体验、情感和态度。
心理学实验和统计分析也被用于研究历史时期的心理现象,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历史心理学家可以发现心理规律和趋势。
二、历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首先,历史心理学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揭示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体验和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其次,历史心理学对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同时,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应用于教育、咨询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
三、历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历史心理学在我们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历史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人性。
人类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是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历史。
其次,历史心理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揭示人类共同的心理规律和趋势。
最后,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当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
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为解决当前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心理历史学

心理历史学
心理历史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自然发展的学科,它利用历史文献和
其他文化来探索古代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表征。
因为任何科学的
概念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中产生的,所以心理历史学试图弄清楚不同文
化和时期如何产生不同的心理观念和现象。
这项学科的研究不仅覆盖
了好几个世纪,也涉及多种不同的文化,包括中世纪罗马和新兴的现
代精神分析,以及世界上其它每一个文化。
心理历史学不仅关注当代实践,而且也关注文化、宗教和社会性
别之类的因素如何影响心理学的发展。
例如,当中世纪时,由于宗教
和文化观念,人们对心理障碍更加宽容,而精神分析却被拒绝。
另外,性别对心理学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例如20世纪初,由于妇女权利的
受限,女性的心理受到忽视,并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病残”。
心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广泛的问题,从文本研究,分析古代
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到实证研究,探究如何应用历史数据,来探究某
种心理现象。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心理历史学家能够解读出文本背后
所代表的心理存在和经历,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怎样影响现代心理理
论和实践。
心理历史学还可以帮助心理学家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心理知识,比如怎样弄清楚神秘学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或者探讨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古代印度等文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心理史学方法与唯物史观关系探讨

主张和潮流 , 由此产生 了“ 史学 ” 新 。这种 “ 史学” 新 强调对 普通大众进行研究 , 注他们的存在 、 关 活动 、 喜爱及生活方式
的 一切 方 面 。但 是 , 于 如 何 表 现 平 民 大 众 的 历 史 , 无 成 至 既
学方法 , 心理史学的兴起却是在 2 但 0世 纪 以 后 , 发 展 主 要 其
6 、O年 代达 到 鼎盛 时期 , 现 出埃里 克森 、 夫顿 、 因 07 涌 李 海 茨、 克胡特等杰 出代表人 物 , 中埃 里克 森为领 军人物 。埃 其
里克森 发展 了弗 洛伊 德的 “ 心理分 析” 理论 , 服弗 洛伊德 克 理论体 系的本能决定论的缺陷 , 强调 自我对外界变化的适应 在个性形成 和发展 中的作用 , 并且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个性 的影 响。其代表作《 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 的研 究 》 被誉为心理史学的典范之作。在该书 中, 过对路德青 , 通 春期 的生活经历与 中年期的宗教改革 的心理分析 , 导出路 推 德在走 向社会 的过程 中的心理矛盾 诱导 了他 的宗教改革 思 想 的论点 , 并且认 为路德 的心 理和思想代 表 了 1 6世纪德 意 志社会普遍 的心理需求。 心理史学方法强调意志 、 意识 、 欲望等心理作用 , 因此有 人据此认为这 与强调 物质 决定作 用 的唯物 史观 是对 立 的。 这种错误观念曾长期统治人们 的头脑 , 造成 心理史学方法 在 我 国现代的史学研 究 中几 乎处 于空 白状态 ( 仅有极 少数 论 著, 如彭卫著 《 历史的心镜 : 心态史学》 ) 等 。
心理史学方法 是 2 0世纪 中期在 西方 伴随 “ 史学 ” 新 发
从心理学史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转变

从心理学史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一、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方法中国心理学史从创建到发展,历经20余年,其基本的方法体系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新世纪来临之时,中国心理学史面临着往何处发展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中,方法的改革又是一个关键。
若继续停留在老的方法上,势必会影响中国心理学史这门学科的发展。
因为从某种意义说方法毕竟决定了它的内容。
方法贫瘠,内容也不可能丰富。
那么,中国心理学史这门学科的生命力是有限的。
如何让它成为一门贯穿古今,横跨东西,切实指导人们实际生活,不断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使之成为一门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学科,正是中国心理学史应努力的方向。
故此,在近两年以来,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提出以下新的研究方法。
1、从义理诠释到实证诠释,从哲学诠释到心理学诠释冯特曾说:科学的进展是同研究方法的进展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整个自然科学的起源都来自方法学上的革命。
这句话,同样适宜人文科学,适宜中国心理学史。
中国心理学史发展了20多年,其研究方法当然也在不断地扩展深化,从最初的排比归类等到最近的义理诠释,目前,已有的各种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论著对某种心理学思想的阐发,也都是义理诠释,以阐发古代心理学思想之精微。
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原有的方法又慢慢变得难以适应新的内容了。
正如同心理学中的实证诠释,它所有的实证工作都仅仅是为了达到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理解,把它用在中国心理学史中,这个目的同样没有改变,实证是工具,诠释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作用才是目的。
2、从挖掘到转换转换是指在符合形式逻辑规则前提下,一个符号或命题可被另一个符号或命题替换。
对于心理学史研究来说,转换是大有必要的,因为,许多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必须转换成现代的科学知识,才能为现代人所用,否则,挖掘、整理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就失去其价值了。
有时,甚至还必须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或实证方法进行验证之后,证实它是有科学价值的,然后再转换成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体系,这样,才可能真正作为现代人的知识,而为现代人服务。
历史心理学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的?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人物心理的学科,它试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行为、言语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揭示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考过程。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状态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
在历史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
其中,心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心理分析法是一种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它试图揭示历史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动机,以及这些情感和动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影响。
心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人的行为是由内心的情感和动机所驱动的。
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揭示他们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除了心理分析法之外,历史心理学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
例如,历史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来了解历史人物的心理。
历史文献中往往包含了历史人物的日记、信件、演讲稿等,这些文献可以提供有关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考过程的重要线索。
历史心理学家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肖像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分析来了解他们的心理。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历史人物的个人心理,还包括历史事件和社会心理。
历史事件往往是由历史人物的行为所引起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历史人物的心理也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状态。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学科,它试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进行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社会心理的内在机制。
通过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
简述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一、绪论一、简述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是什么?1.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2.前人对心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3.前人对心理学理论的各种争论;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学科、临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5.关于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传统特点。
二、简述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是什么?1.提高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水平;2.充实心理学知识的学习;3.增加对心理学各种学派的了解;4.明确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5.总结各国心理学的历史经验。
三、心理学史的学习方法在总结与评价中提高分析水平:学习心理学史根本目的在于借鉴历史经验,得到思想启发,有助于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为今后从事心理学专业工作打好认识基础。
二、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填空、判断及选择古希腊人信奉万物有灵论。
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乐的永生。
阿尔阜斯秘教的影响最大。
泰勒士(米利都学派):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自然现象的基础不是物质的始源,而是数及其关系。
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
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
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
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只有人三者齐备,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了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是整数。
爱弗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是对立的。
前者是古代西方辩证法思想的代表;后者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代表。
赫拉克利特(爱弗斯学派)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以火代表万物的根源;万物由火生成。
并认为人的身体是土,而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认为只有思维、逻辑才能达到真理。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他认为土、水、火、空气是不能自动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
他称这种物为爱、憎。
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
浅议历史心理分析方法

浅议历史心理分析方法历史心理学家认为,历史心理分析是一种深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上的个人、社会和文化事件、趋势和模式的研究,以了解人们如何影响彼此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些重要的社会历史问题,如为什么一些文化偏好在某些时期流行,以及为什么一些社会习俗在另一些时期被视为违反常规。
本文将介绍历史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一些历史心理学家使用的常见研究方法。
一、历史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历史心理分析基于心理学和历史学的观点,以探究历史上的个人、社会和文化事件、趋势和模式。
它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一系列有关人类行为的问题,如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
历史心理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趋势和模式都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心理背景的影响,而这些背景又受到历史上先前发生的事件和趋势的影响。
因此,要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就必须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心理背景,以及这些背景是如何影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趋势和模式的。
二、历史心理分析的常见方法历史心理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1)典型案例研究:典型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历史上某些特定的事件和趋势,比如某一时期的文化偏好或某一文化习俗的流行情况。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历史上某一特定的事件,以发现当时社会文化和心理背景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影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趋势和模式的。
2)历史访谈:历史访谈是一种深入的研究方法,用于获取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的细节信息。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采访当时的受访者,以获取关于当时社会文化和心理背景的信息,以及这些背景是如何影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趋势和模式的。
3)历史统计分析:历史统计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偏好、社会习俗和其他类似的事件、趋势和模式。
它可以通过收集历史上的统计数据,以及分析这些数据,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和心理背景,以及这些背景是如何影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趋势和模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心理史学方法本节主要介绍西方心理史学方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发展的一般情况,对其存在的局限进行一些分析,并对如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心理史学方法提出一些构想。
一、心理史学方法的产生1、定义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进程和社会集团或历史人物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作出心理学上解释的一种新的史学方法。
2、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产生,是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为开端的。
它是在社会发展进程和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一些特征,通过弗洛伊德[链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 1856——1936年)是奥地利医生,神经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父母都是犹太人。
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曾长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
代表性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
]等人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
(1)社会背景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其前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影响着西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另一方面。
普通民众不仅在两次大战,特别是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显示了巨大威力,而且社会的变动使许多下层群众上升为“中间阶层”,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所有这些变化引起了历史学家对政治之外的其他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普通民众的历史作用的重视。
这种社会历史观的变化促使新一代史学家摈弃了19世纪的西方传统史学,形成了所谓“新史学”。
这种“新史学”关注的是全人类,要说明人类的存在、活动、爱好和生活方式的一切。
但困难的是,历史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留下自己过去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实际活动的文字记载。
所以,新史学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并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现和方法,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是心理史学兴起的大背景。
(2)直接原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流行,是心理史学方法兴起的直接原因。
弗洛伊德曾长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精神分析学说最初是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归纳出的一种医学理论。
但这一理论很快被发展为一种“一般心理学”,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和哲学等领域,最终发展为当今西方世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
弗洛伊德发现,精神病的发生与病人在幼年期就已经有了的、无法得到实现的“性”的愿望有关。
他进而认为,每个人的个性结构都由“无意识”和“有意识”两部分组戍,其中与生俱有的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的各种行为和精神活动的最终源泉。
这种本能冲动可以转移和升华,使其能量释放于非性的乃至高尚的事业。
弗洛伊德1910年出版了《列昂纳多·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这是他将其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历史研究的最主要的一次尝试。
弗洛伊德的主要推论依据是达·芬奇[链接: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哲学家。
出身于佛罗伦萨附近芬奇镇一公证人家庭。
早年学习绘画,为创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广泛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力学、地质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及数学等到多种学科,还通晓建筑术,设计过多种机械,其中包括飞行器。
后死于法国,身后留下手稿七千多页。
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童年的一个记忆:“我似乎注定与秃鹫有缘,我想起我最早的一个记忆,那时我躺在摇篮中,一只秃鹫朝我飞落下来,以其尾撞开我的嘴巴,并以尾多次撞我的嘴唇”。
弗洛伊德认为:在古埃及的神话中,秃鹫是母亲的象征,达·芬奇想必知道这个神话。
秃鹫以尾撞开小芬奇的嘴巴并反复冲撞其嘴唇的动作象征着母亲对他的哺乳和亲吻。
这些动作因为能刺激幼儿的口欲快感,所以充满了性方面的含义。
一般幼儿从三岁开始作性的探索,小芬奇由于有母无父,他的性探索的冲动更强烈。
五岁以后至青春期到来之间是性压抑时期,这时某些具有特殊素质的人,由于性欲动力的升华而使探索本能益发增强,为后来的智力活动提供巨大动力。
达·芬奇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对绘画的炽热追求,便是这种性欲冲动和升华的结果。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作的推论。
在弗洛伊德的带动下,本世纪20、30年代有关重要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在西方风行一时。
学者们应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了凯撒、拿破仑,路德和林肯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托尔斯泰、莫里哀、歌德、达尔文和尼采等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具有明显的泛性论倾向,它把性本能理论从解释精神病扩延到解释一切人的行为,并把本能、欲望作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原动力,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行为所起的重大作用。
20世纪前期西方社会的巨变不仅影响了历史学家,也影响了精神分析学家。
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复杂化使精神病患者日增,这些病人的病因主要不是性压抑,而是社会经济文化处境所致。
在这一背景下,40年代之后在西方出现了以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
该学派虽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仍然坚持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夭潜能的主导作用,但它强调自我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的,并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的这种发展,帮助铺平了心理史学方法应用和发展的道路。
总之,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是在社会历史进程和历史学家的社会历史观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发展及其与历史学的相通之处,通过弗洛伊德等人的初步尝试,到20世纪中期作为一个新的史学方法而兴起的。
二、心理史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局限1、在美国的流行心理史学虽然是在西方总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但在德、英、法等国,主张和实践心理史学的人一直很少,只是在美国,心理史学方法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美国心理史学萌芽于20世纪早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在学术组织、研究力量、专业刊物等方面构成了一个新的史学流派。
美国史学界最早尝试应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是P·史密斯,他于1913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以精神分析观点看路德的早期发展》一文。
巴恩斯于1919年发表了《心理学与历史学》一文。
1922年他又在《论新史学》中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增添精神分析心理学,因为这门科学深刻地说明了行为的不自觉动机…,这是理解任何个人行为内幕根源所必需的”。
1935年,威廉·兰格(Willian L.Langer)在《帝国主义外交史》一书中,用心理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思想。
二战时期,许多受心理学影响的学者把注意力转向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其中最主要的是1943年沃特·兰格(Walter C.Langer)向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一份战时秘密报告——《阿道夫·希特勒的心态》。
1957年,威廉·兰格向美国历史协会发表“主席致词”。
他指出,当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社会史、经济史、心态史、科学史等方面的时候,它的任务已不再是扩大研究的广度,而是向研究的深度发展。
因此,他敦促美国历史学家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历史学家“今后的任务”。
1958年,埃里克森出版了《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一书,此书被认为是心理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西方学术界一般把这两件事视为心理史学正式产生的标志。
60、70年代是美国心理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美国历史学家的各种组织、刊物和历史学会年会讨论中,它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其中,埃里克森、李夫顿和海因茨·克胡特是美国心理史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埃里克森为心理史学所下的定义得到了后二者的赞同,即认为心理史学实质上是用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
这种观念代表了西方心理史学的主流。
2、埃里克森的研究埃里克森是心理史学方法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埃里克森的研究情况。
埃里克森的主要著作有《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甘地的真理》、《儿童时代与社会》和《新同一的范围》等。
我们这里重点考察一下他对马丁·路德(链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出生于一矿主家庭。
1501年进入爱尔福特大学,攻读法学,并与人文主义者有所接触。
1507年成为教士,1512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
1517年10月31日公布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
1520年又接连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等论文。
其主要信条:教士不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教徒只凭信仰,灵魂就可得救,而不必通过由教士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强调《圣经》的权威,轻视教皇颁布的赦令、通告和宗教会议通过的决议,并主张每个教徒都可以读《圣经》,主张建立廉俭教会,反映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研究。
埃里克森企图在路德青春期的生活经历与中年期的宗教改革思想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进而说明路德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的心理矛盾是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每个人在生命周期的青春时期都用残存不忘的童年记忆和对未来成年期的希望为自己创造某种重要的观点和方向,在这一时期,路德象在临床实践中观察过的其他青年一样也必然经历过一场认同危机。
其证据是,传说路德20多岁时,在一次修道院唱诗班的唱诗活动中突然昏厥,并口呼“我什么也不是”。
这表明路德在社会化过程中迷失了。
埃里克森推论说,路德有一个专制、贪婪、欲望强烈的父亲和一个动不动就打人的母亲,这使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压抑。
另外,学校又盛行体罚,社会上则是恃强凌弱。
所以,青年路德周围到处都是权威,“唱诗班中的发作”便是其压抑心情的表露。
为了摆脱压抑,解决心理危机,他便遁入空门,对社会进行消极反抗。
然而,修道院并非净土。
随着压抑愈来愈大,逆反心理也愈来愈强烈,路德神学的产生便是他长期受压抑的逆反心理的爆发。
而路德的思想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则是因为成千上万的孩子和路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路德只是“被呼唤出来把他忍受的痛苦提到普遍的痛苦的层次上,并为所有人解决单靠自己所不能解决的事情”。
所以,在埃里克森看来,路德及其思想“代表了一个运动中的社会的、经济的阶段,表现了一种北欧意识和16世纪早期的一种信仰危机”。
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的心理史学理论和实践有了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