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676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a.png)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被誉为“全球学前教育典范”?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B2. 在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以下哪个阶段属于基础阶段?A. 3-5岁B. 5-7岁C. 7-11岁D. 11-14岁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A. 瑞典B. 俄罗斯C. 法国D. 韩国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以“五大领域”为核心?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英国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龄前阶段2. 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基础阶段、第一关键阶段、第二关键阶段3. 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注重实践、注重环境、注重自主性4. 日本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言、健康、社会、自然5. 瑞典学前教育的目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提高幼儿创造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答案: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学龄前阶段。
婴儿阶段主要针对0-2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情感发展;幼儿阶段主要针对3-5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学龄前阶段主要针对5-6岁的儿童,注重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
2. 请简要介绍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2020春东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答案
![2020春东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907640b4c2e3f5627633c.png)
离线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2.撰写摘要的要求有哪些?答:(1)简洁。
摘要一般要有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所以摘要要排除相关学科领域内常识性的内容,要力避引证和举例,要准确使用名词术语、恰当使用缩略语等。
(2)完整。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摘要本身有论点、有论据、有结论,合乎逻辑,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文,读者不读论文全文、仅读摘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课题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3)准确。
摘要的内容与论文的内容要对应、相称,不要在摘要中传达论文未涉及的信息,也不要让摘要丢失论文的重要内容,以保证摘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论文的主旨。
(4)平实。
摘要无需对论文进行评价,尤其不能对论文进行拔高评价,如“本文超越前人的研究”“本文全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之类的话语就不能出现在摘要中,因为对论文的评价不是由摘要说了算的。
故摘要的主语不能是“本文”“该文”“本文作者”“笔者”之类,而应以论文研究的对象为主语,如论文研究的对象是“素质教育”,那么摘要的主语就首选“素质教育”。
(5)求新。
摘要应将论文中原创的、最具新意的部分凸现出来,论文有什么新观点、用了什么新论据、采用了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新结论等要在摘要中着重反映出来,因为人们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主要就是依据论文是否提供了什么新东西。
3.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有哪些?答:(1)直接法:就是直接从有关的一次文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检索方法。
其优点是简单、快捷,缺点是费时、费力,很难查全,比较分散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毕业论文开题阶段或写作初期,仍在凭借浏览获取文献信息,获取对象范围不确定的时期可采用该检索办法。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资料1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726bb01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8.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2-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B.>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D.>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正确【答案】:C2.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B.>访问谈话<C.>问卷调查<D.>筛选法正确【答案】:D3.下列哪个不是按照评价的功能或评价的功能与运行时间分类的?(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我评价正确【答案】:D4.()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理想效应<B.>近因效应<C.>类群效应<D.>成见效应正确【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幼儿教师队伍的评价、幼儿教师能力的评价、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等属于中观评价。
<B.>教育目的的评价、对教育结构的评价、对学前教育制度的评价、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等属于中观评价。
<C.>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等属于宏观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6492b3805087632301212f1.png)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实验室观察法答:实验室观察法是在实验室中,在控制有关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获得材料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条件下,影响被试的有关条件受到控制,被试的言行等方面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也需经观察而被实验者感知到。
实验室观察法服从于实验法的特点和要求,广义上属于教育实验法的范畴,但也可视为教育观察法的一种类型。
2。
解释性假设答: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在研究中,处于解释这一层次的假设,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3。
追踪法答: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
文献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5.应用性研究答:应用性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主要类型之一。
应用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
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
6。
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答: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生态化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内容、条件不再受实验室控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虽然也有一定的条件控制,但是也不像实验室那样,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仍然是现实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表现真实自然,这样研究者就能获得最客观真实的资料。
生态化的研究将严格的实验控制应用于自然环境,能同时保证研究的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be703aba1aa8114431d9a7.png)
东北师范大学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卫生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学前儿童的眼睛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特点:
(1)儿童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
保护:
(1)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
(3)为儿童提供的书籍,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儿童测出视力。
(5)教育儿童不要揉眼睛,毛巾、手卷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要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儿童,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往远处看。
(8)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B1、B2、D、鱼肝油。
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维持基础代谢。
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第三,动作的需要。
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
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eb589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8.png)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20分)1. 形成性评价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行旳过程中进行旳评价, 又称为“过程中旳评价”。
2. CIPP模式答: 是指为鉴定决策所做出旳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旳过程。
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 专家会议法答:对已拟出旳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 结合权集, 经记录后取平均值, 以确定权重旳措施。
4. 强度答: 指抵达指标体系项目规定旳程度或多种规范化行为旳优劣程度。
简答题(每题10分, 共50分)1. 评价中评价者轻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答: (1)准备过程旳心理现象: 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旳心理现象: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成果处理过程旳心理现象: 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 指标旳三个特性是什么?答:(1)在某首先反应目旳旳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旳目旳;(3)通过实际观测和测定, 可得出明确旳结论。
3. 学前教育评价旳功能是什么?答: 学前教育评价旳功能重要有: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鼓励功能;交流功能。
4. 教育评价信息汇总旳条件是什么?答: 教育评价信息旳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旳信息进行综合。
1.5.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旳原则是什么?答: (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旳互相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旳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旳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2.论述题(每题15分, 共30)3.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旳特点及局限性。
答: 1. 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旳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原则旳评价。
2. 绝对评价是指根据某种需要或规定设定客观原则旳评价。
3.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原则旳评价。
局限性:(1)评价人员不能预先理解学前教育方案旳预期目旳, 只对实际旳学前教育方案旳成果进行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学前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247396941ea76e59fa044e.png)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请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答: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
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
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
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
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
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经验总结后的推广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答:推广的方式有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两种。
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
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
3.编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编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标题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标题和图号均位于图的下方。
②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
横轴一般为基线,表示被观察对象,尺度要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学习资料]-答案5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学习资料]-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1bf36ee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c.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2答案5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评价中被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不包括().【A.项】应付心理【B.项】迎合心理【C.项】自卫心理【D.项】首因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D2.鉴定性评价模式存在的局限不包括()【A.项】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
【B.项】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C.项】评价强调对教育过程的鉴定,而相对忽视了对教育效果(如儿童发展状况)作出判定。
【D.项】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此题正确选项是】:D3.下列哪个不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范畴?()【A.项】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B.项】对某种教育思潮的评价【C.项】对教育目的的评价【D.项】对学前教育制度的评价【此题正确选项是】:A4.下列关于定性评价的表述错误的是()【A.项】运用测量、统计、模糊数学、数字描述等方法进行评价都属于定性评价。
【B.项】园长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后,写出简短评语,这种评定法是定性评价。
【C.项】现代教育评价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这样能更为合理地把握教育有关现象的价值。
【D.项】系统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属于定性评价。
【此题正确选项是】:A5.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
这是()【A.项】角色心理【B.项】近因效应【C.项】逆反心理【D.项】类群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C6.()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项】理想效应【B.项】近因效应。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5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9fcce63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b.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1答案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项】教育测量是一种价值判断。
【B.项】教育测量的结果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
【C.项】教育评价必然包含教育测量的过程,但仅进行测量不能称之为评价。
【D.项】教育测量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评价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此题正确选项是】: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项】问卷的答案时间一般应控制在40-60分钟内。
【B.项】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属于宏观评价。
【C.项】在评价的准备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模式效应等。
【D.项】在评价的结果处理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等。
【此题正确选项是】:D
3.()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
【A.项】晕轮效应
【B.项】首因效应
【C.项】理想效应
【D.项】近因效应
【此题正确选项是】:B
4.()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A.项】泰勒模式
【B.项】外貌评价模式
【C.项】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D.项】CIPP 评价模式
【此题正确选项是】:A
5.下列哪个不属于中观的教育评价范畴?().
【A.项】对教育目的的评价
【B.项】对幼儿教师队伍的评价
【C.项】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
【D.项】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2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250ef0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b.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1答案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不包括()【A.项】哲学分析方法【B.项】系统分析方法【C.项】逻辑分析的方法【D.项】分类的方法【此题正确选项是】:D2.()是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项】晕轮效应【B.项】心理定势【C.项】参照效应【D.项】理想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项】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B.项】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C.项】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D.项】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此题正确选项是】:B4.()是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考的类群关系影响评价客观性的一种现象。
【A.项】首因效应【B.项】近因效应【C.项】成见效应【D.项】类群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D5.CIPP模式的局限不包括()【A.项】回避评价者的价值判断,只提供信息,要求决策者根据资料作出判断,其最终效能依赖于决策者的观点与水平。
【B.项】某些内容只能是描述性的,而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C.项】如要全面展开,则实施困难,费用较多。
【D.项】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此题正确选项是】:D6.下列哪个不属于微观的教育评价?()【A.项】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B.项】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C.项】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D.项】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此题正确选项是】:C7.下列关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项】个体内差异评价充分照顾到了个体间的差异,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压力。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20秋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20秋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b02de650e52ea54189899.png)
10. 幼儿教师的情感特征 包括: 【选项】: A 对幼儿真诚的热爱 B 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C 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D 正确的动机 E 教学效能感
【答案】:A 对幼儿真诚的热爱 |B 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C 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
【答案】:B 正确 |
22. 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心理教育。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正确 |
23.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正确 |
24. 学前教育评价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评价。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D B9CD 年 |
4. 蒙台梭利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要影响,她的主要著作有: 【选项】: A 《蒙台梭利教育法》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童年的秘密》 D 《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 E 《爱弥儿》
【答案】:A 《蒙台梭利教育法》 |C 《童年的秘密》 |
5. 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要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作用,具体做法为:( ) 【选项】: A 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B 幼儿参与墙面布置,放置幼儿作品 C 符合幼儿视线水平 D 符合幼儿的美感特点,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答案】:B 正确 |
16. 体能指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比例、姿势等。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错误 |
17. 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为形象的道德感、意识性的道德感和无意识性的道德感。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错误 |
东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评价》14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评价》14秋在线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d88d7ad51f01dc281f12f.png)
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14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1. 将幼儿园各方面工作达标程度进行比较,考察其所长所短。
这是()A. 个体内差异评价B. 绝对评价C. 相对评价D. 宏观的教育评价?正确答案:A2. CIPP 模式的局限不包括()A. 回避评价者的价值判断,只提供信息,要求决策者根据资料作出判断,其最终效能依赖于决策者的观点与水平。
B. 某些内容只能是描述性的,而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C. 如要全面展开,则实施困难,费用较多。
D. 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D3. 下列哪个不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A. 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B. 对教育目的的评价C. 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D. 对某种教育思潮的评价等?正确答案:A4. ()是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考的类群关系影响评价客观性的一种现象。
A. 成见效应B. 类群效应C. 晕轮效应D. “趋中”趋势?正确答案:B5. 在幼儿刚入园时,幼儿园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这是()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相对评价?正确答案:A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认为教育评价必须考察预期效果。
B. 当适当的评价与适宜的奖励制度相结合的时候,评价可使被评对象在认识自身成绩、缺点的同时,引起其改进和完善的内在的需要与动机,能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
C. 教育评价在许多方面具有模糊性,而且往往涉及间接观察和推断,对把握事实的精确性造成较大困难。
D. 失去了原则的评价就是盲目的评价,那样的评价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正确答案:A7. 下列关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个体内差异评价充分照顾到了个体间的差异,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压力。
B. 个体内差异评价既不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又不与其他被评价者进行比较,很容易使被评价者自我满足。
东师离线作业学前教育评价
![东师离线作业学前教育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b34d04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c.png)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形成性评价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
2.CIPP模式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2.绝对评价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局限性:(1)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2)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https://img.taocdn.com/s3/m/e5b910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5.png)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育评价是作为客体的教育对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A.正确B.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访谈开始时,要设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
B、访谈法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C、全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
D、对幼儿进行评价,可以访问教师、家长,但不允许与幼儿本人谈话。
3.CIPP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A、使用范围广,综合性强,可在课程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
B、形成评价的系统方法为决策提供持续往复的信息,并对先前决策的明显效应提供反馈。
C、对行政决策人员有广泛的服务性功能。
D、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心目标,还关心目标是怎样筛选出来的。
4.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属于微观评价。
()A.正确B.错误5.布卢姆提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有()A.目的、职能或期望的用途不同B.报告听取人不同C.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D.结果概括化程度不同6.教育评价实质上是评价者的主体需要与被评价对象的客观属性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运动。
()A.正确B.错误7.定量评价是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就是收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作出定量结论的评价。
()A.正确B.错误8.权重指权数的大小,权数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
()A.正确B.错误9.下列关于心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晕轮效应指在观察某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些品质或特征看来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和评价B.参照效应是指某些评价对象的“形象”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C.成见效应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先后不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D.成见效应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10.教育评价研究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并称为世界教育科研的三大领域。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教育评价》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教育评价》离线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e2782551810a6f52486bc.png)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本卷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诊断性评价
[[正确答案是]是]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2、二次量化技术
[[正确答案是]是]对不能直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得其数量信息的许多教育活动或现象,先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对自然语言进行定量刻划,其实质是模糊评判法。
3、特尔斐法
[[正确答案是]是]特尔斐法是一个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4、鉴定性评价模式
[[正确答案是]是]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按已定的标准,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进行达标鉴定式评价的过程,是对教育机构的系统较大规模的评价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是什么?
答:优点:
(1)评价的重点已不是计划或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是实际教育活动的全部效应
(2)局限是评价活动已从主要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愿转向反映”群众”的意愿,从而具有更大的”民主性”。
局限:
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940206edb6f1aff001fa8.png)
离线作业考核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24分)
1. 分析法
[参考答案]:
分析法是“综合法”的对称。
把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成许多简单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研究的方法。
2. 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
[参考答案]:
是指美国现代早期教育的课程模式。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盖塞尔的成熟论为理论基础设计。
3. 克鲁普斯卡娅
[参考答案]:
全名叫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女,苏联杰出的教育家,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的夫人和亲密战友。
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科学,并担任苏维埃教育领导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被誉为“苏联国母”以及“苏联第一夫人”1939年2月27日因病辞世,享年70岁。
4. 先行教育得分
[参考答案]:
教育先行,亦称教育超前,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77913]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77913]](https://img.taocdn.com/s3/m/cb9acdd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e.png)
学前教育评价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心理定势
答案:D
2.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B.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C.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D.教育评价主要用来鉴别学生,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答案:D
3.由近因形成的新印象所产生的效果属于()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先后效应
D.时尚效应
答案:A
4.下列哪个方法不属于定性评价的方法?()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哲学分析法
D.智力测验
答案:D
5.() 是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晕轮效应
B.心理定势
C.参照效应
D.理想效应
答案: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性评价是“过程中的评价”。
B.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基本不包括问卷调查。
C.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交流功能。
D.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
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
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50分)
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三、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
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
2.绝对评价 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 作者:
———————————————————————————————— 日期:
ﻩ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形成性评价
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