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的定义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
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财政政策的定义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
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区别: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 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 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39Biblioteka (1)信贷配额管理: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资金 供求状况及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权衡轻重缓急, 对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加以合理的分配和必要 的限制。 (2)流动性比率管理:商业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在 其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 (3)利率上限: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存贷利率的最高水平。最常用的直接信用管制 工具。 (4)直接干预: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的业务范围、信贷政策、信贷规模等业务活动进行 干预。 (5)特种存款:中央银行为了控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利用过剩的超额准备金扩张信用,而采用行政手 段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减超额准 备金的一部分缴存中央银行的措施。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 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 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 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 利率。
34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涵义: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不动产以外的耐 ★在消费过度膨胀时: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些必
要的管理措施。 (1)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 限额 (2)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 (3)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2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广义: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 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影响货币 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 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 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 的总和。
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特定时期内所制定的与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等有关的控制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
但如果财政政策作用较弱,又或者需求拉动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时,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速受到影响。
再有就是物价上涨过快也会出现经济增速下降。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一个稳中有变的状态。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矛盾突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先后经历了“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
正确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科学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准确把握政策的基调,并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首先需要明确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4、证券市场业务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而言,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和信用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及社会融资总量,最终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2、货币政策的传导不顺畅3、货币政策操作效率不高4、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 1、作用于流通领域的银行信贷渠道2、作用于生产领域的投资信贷渠道3、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信贷渠道四、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中央银行所要实现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对象:是货币政策的操作主体和执行机构六、我国的货币政策: 1、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适度增长,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3、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自考金融学第十四章
)。
【例14-19 单选】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着眼于( )。 A.短期供求平衡 B.长期结构调整 C.短期结构调整 D.长期供求平衡 【答案】 B 教材 P320
【例14-20 单选】 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调节信贷结构的货币政 策工具是( )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再贴现政策 C. 公开市场业务
)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一)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早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突然间价水平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不发生显著的或剧烈的波动。 (二)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工作能力的且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找到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确定该项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在于: (一)它克服了“稳定货币”单一目标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它防止了“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相互冲突 (三)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例14-12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货币政 策的最终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工作,通常以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考察 是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衡量指标。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 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 (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在开放型经济中,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条件。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与中介指
货币政策
美国的量化宽松
QE1:2008年11月25日~2010年4月28日,美联储购买机构债和由两房、联邦
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共计1.725万亿美元
目的:购买国家担保的问题金融资产,重建金融机构信用,向信贷市场注
入流动性,用意在于稳定信贷市场
QE2:2010年11月4日~2011年6月,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
量化宽松的定义
量化宽松(QE):指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 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 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被简化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调控目标即锁定长 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 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 也较长。由于量化宽松有可能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政府通常在经历通缩时
货币政策的传统工具
4、再贴现政策:存款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央行请求贴现,以 取得央行的信用支持。就广义而言,再贴现政策还包括中央银行向存款货 币银行提供的其他放款业务。 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央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央行提 高再贴现率时,存款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 亦然。但是,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存款银行手中,因为向央行请 求贴现票据以取得信用支持,仅是存款银行融通资金的途径之一,存款银 行还有其他的诸如出售证卷、发行存单等融资方式。
欧盟的量化宽松
QE给欧盟带来的风险:
欧盟QE带来的欧元贬值效果,很可能成为欧盟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欧盟QE,将为欧盟的进一步分裂埋下祸根 欧盟选择QE,必会在世界博弈中处处受制,进而失去“战略主动权”
高中政治:货币政策
高中政治:货币政策
(1)含义: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2)货币政策对经济发挥的作用:
①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通货紧缩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量等;
②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上涨时(通货膨胀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量等。
【知识扩展】
(1)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①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②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第1页共1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即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
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就业水平。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
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三)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如在经济萧条时,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刺激投资;经济高涨时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金融基础教案】货币政策教案
备注:教学环节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需要调整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1.投影仪2.多媒体
参考资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组织
导入新课
知识准备
总结归纳
视频中提到的货币政策是指什么?它具有哪些特征?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控制和
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方针和措施的
总称。
货币政策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供给会对商品和劳务形成购买力,货币作为一般社会财富的代表,对商品和劳务的追逐形成社会总需求。
利率水平是通过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调节来影响社会总需求。
(三)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
货币政策对金融宏观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以达到间接调节经济变量,实现金融宏观调控。
(四)货币政策是长期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都不是在短期内能实现的,是长期政策目标。即使采取一些短期措施,也是为实现长期目标而服务的。
1.货币政策的概念;
2.货币政策的特征
出示视频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炼要点
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课后习题
一是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操作工具,即货币政策工具;
三是执行货币政策所达到的政策效果。
二、货币的政策的特征
(一)货币政策是金融宏观调控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金融变量的调控,来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状况和就业水平等金融宏观运行情况产生影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金融学:货币政策
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既统一又矛盾);
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币值稳定 :(1)通胀率高于 外国,若汇率固定,将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 际收支趋向逆差;(2)外国通胀率高于本国,则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向顺差。(3)国 内外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国际收支 状况不变。若汇率可变,两者关系就很不确定,国 际收支状况取决于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程度 的比较情况。
R↑→MS↑→i↓→I↑→y↑→P↑
托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q 理论)
q = 企业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
当q值很高时(q>1),表明企业可以发行较少 的股票买到较多的投资品从而使投资支出增加。相 反,如果q值很低(q<1),企业不会购买新的投 资品,因此,传导机制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购买需求增加,进而会提高股票 的价格Ps,使q值上升,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 币政策目标的行为。 (2)内容: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 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选取操作机构;确定交 易方式 (3)特点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操作具有弹性 ;具有较 强的可逆性 ;告示作用较弱 ;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领域(部门)的政 策调控工具。
其他中介指标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组成部分,可以 直接观测和调控;与货币政策相关,存款准备金增 加,意味着信贷规模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减少,货 币政策紧缩。局限性 :存款准备金总额中的超额 准备金部分,中央银行是难以准确控制的。
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可直接观测, 并可通过多条渠道进行调控;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 创造信用的基础,央行通过对其的操纵,改变货币 供应总量,影响利率、价格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优点;极易控制、监测和操作。缺点:远离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详细分析
(3)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
一是按照“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 构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在建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 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对小 企业的金融服务,做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外包、 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 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创新,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信贷结 构调整和优化,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改进考核机制,合理安排贷款投放 节奏,防止贷款在季度、月度间大起大落。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 长。 1、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稳定币值的关系, 把经济发展速度掌握在适度的范围内。 2、防止单纯数量型的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要有侧重点。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 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 量的手段。 分类: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内容框架
一、货币政策类型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工具 四、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五、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 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 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增加货币 供给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 求上升。 萧条时期采用。 (2)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 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用。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三、直接信用控制 四、间接信用指导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也称为“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局限性: 局限性:
① 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 对经济的震动太大, 常调控的工具; 常调控的工具; ② 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大小不一致。 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大小不一致。
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 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
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率; 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率; 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央行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法; 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央行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法; 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至下节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回本章
至下节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 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 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 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 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 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二)再贴现政策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
涵义: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 涵义:
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场利率和投资成本, 工具。 工具。
作用: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回本章
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 ①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②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 ③ 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 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 ④ 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不足: 不足: ①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公众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 和商业银行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和商业银行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②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对货币供给量的 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 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
第12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影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的过程。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 到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并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特点
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 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 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 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 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 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M↑→Ps↑→V↑→D↓→C↑→Y↑ 式中:V代表金融资产的价值;C代表耐用消费
品支出;D代表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其他符号含 义同前。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恒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不是 凯恩斯提出的三种需求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由于“恒 久性收入”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对 利率变动就不敏感,所以货币供应量对总收入影响很 大。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2)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
影响不一致,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 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存款利率的组合。提高基准利率意味着收缩信贷,降低社会流动性,提高信贷成本,缓和经
济发展速度。反之亦然。
•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 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国债)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 目标。
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给存款的指导性利率,是
央行用于调节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货币政策之一。商业银行会根据这个基准利率制定
基本类 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积极的)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性的)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从紧的)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 财政政策①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②财政支出(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 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12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 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而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并已连续四次加息。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1.下调利率 96.5.1……99.6.10, 2002.2.11,8次降息。
a
34
2.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98.3.21)。
①调整存款缴存范围;
②合并帐户;
③调整准备金率(13%→8%→6%);
按99年未存款余额计算,相应增加金 融机构可用资金7000亿元。
④下调准备金存款利率(98.3为5.22%, 99.6.10为2.07%)。
a
18
(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M→E→Y 若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则:
M↑→E↑→Y↑
a
19
(三)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A 货币政策工具
B 操作目标
C 中介目标
D 最终目标
1.公开市场政策 1.准备金
1.利率
1.稳定物价
2.存款准备金政策 2.基础货币 2.货币供应量 2.充分就业
3.再贴现政策
③货币结构合理,要使M0与M1、M1与 M2保持合理的比例;
④调控方式要转变,直接→间接为主, 注重微调、预调。
a
28
(二)效应——经济“软着陆”
即经济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位运行 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96年P′为 6.1%,n′为9.8%。
a
29
二、关于“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核心内容 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 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 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多重目标论”。
a
7
(二)中间目标
1.功能 测试功能、传导功能、缓冲功能 2.条件 可控性、相关性、可测性、抗干扰性、 适应性
a
8
3.内容 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市场利率、 货币供应量
a
9
(三)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①主要内容(基础、比例、构成、时间) ②作用途径(影响货币乘数、超额准备 金、宣示效果)
①双紧(需求扩张、通货膨胀) ②双松(需求不足、通货紧缩) ③紧财政松货币(财政赤字较大、经济 发展受阻); ④松财政紧货币(经济繁荣,而财政投 资不足)
a
26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a
27
一、关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一)含义
①货币政策目标要适当,使物价增幅 低于经济增长率;
②货币供应要适度,既要控制物价涨 幅,又要使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
3.其他
3.其他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a
20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一、主要影响因素
1.货币政策时滞 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 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内部时滞(认识、行动时滞)、外部时滞
a
21
2.货币流通速度
a
22
3.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或效应高低构成挑 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似 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 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 到预期效果。
a
10
③评价(有自主权、作用快,对松紧作 用较公平;弹性小、作用猛、政策效果受 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a
11
(2)再贴现政策
①主要内容(调比率,规定票据种类与 申请机构)
②作用途径(借款成本效果、结构调节 效果、宣示效果)
③评价(灵活性强、调总量与调结构、 风险较小;主动权在商业银行)
a
12
(3)公开市场业务
a
5
三、构成要素
(一)最终目标 1.西方国家的 (1)内容: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 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关系:对立统一。 (3)选择:统筹兼顾、有所侧重; “菲利普斯曲线”。
6
2.我国的
(1)95年以前:“发展经济、稳定货 币”。
(2)95年以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①作用途径(影响利率、影响银行存款 准备金)
②条件(央行与商行都持有相当数量的 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完善、信用制度健全)
a
13
③评价(主动性强、灵活性好、连续性 好;时滞较长、受干扰因素多)
a
14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证券 市场、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a
15
3.其他工具(利率高限、信用配额、规 定流动比率、直接干预、窗口指导)
a
30
三是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发挥货 币政策保金融稳定的作用;
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 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 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a
31
(二)经济背景
a
32
(三)具体措施
联系实际分析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是 如何“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努力发挥 货币政策作用”的?
a
a
16
四、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在货币供求理论 的基础上,探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就业、 产量、收入及价格等实际因素产生影响的 方式、途径或过程。
a
17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 制理论
M→R→I→E → Y
(货币供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产出)
若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 M↑→R↓→I↑→E↑→Y↑
a
35
3.运用央行再贷款,增加基础货币供应 97央行增加外汇占款资产2764亿元,98—99 受东南亚危机影响,只增加440亿、1031亿 元,为此扩大再贷款,99年+1221亿元。
a
36
4.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98.1.1)。
5.加大再贴现力度 下调再贴现利率,扩大再贴现对象(财务公司、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
第十章 货币政策
本章共三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征;货币政策 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的条件与内容;
a
1
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一般性货币 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及其评价;货币政 策的效应以及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我国“适度从紧”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的基本涵义、经济背景及主要措施。
a
23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一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看发挥效力 的大小。
a
24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一)二者的区别 ①主体不同(货币当局、国家财政); ②调控方向不同(横向、纵向); ③调控范围不同(货币的扩张与收缩、财 政的收入与支出); ④传导时滞不同(长、短)
a
25
(二)配合模式
a
2
第一节 货币政策构成要素与 传导机制
一、含义与特征
指货币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种方针和措 施的总称。
a
3
是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 求的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是长 期连续的经济政策。
a
4
二、类型 扩张型与紧缩型、调节型与非调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