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内容主题归纳
咏史怀古诗鉴赏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咏史怀古诗鉴赏 小结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 过江人士,每暇日常至新亭饮宴。元帝时, 丞相王导与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叹曰:“风 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对流涕。 惟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 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事见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导传》。
15 “天狼”表示敌人、战事; 16 “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 的情景…… 17 “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 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 18 “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 诗人自己深陷囹圄……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 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 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妓。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 若。”
பைடு நூலகம்
(1)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
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
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 原因。
(2)全诗除了使用典故之外,还用什么手法 阐明了什么道理?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用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 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直抒胸臆;拟人; 答题方法 一点三线法 :一个对接点,三条情感线
当堂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史怀古诗鉴赏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 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 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 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 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 忧君忧民。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汴河曲 [唐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 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 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咏史怀古诗鉴赏
• 【温故知新】 •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 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 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 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 景交融 •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 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什么?该诗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 原想象中的屈原。 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既有 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 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 凄婉 之慨。
⑴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 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 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 感慨(喻伤今之意)。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 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 的斥责。
⑵ 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 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别加以说明。
咏史怀古诗鉴赏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美丽的自然风物;( ;(2分 美丽的自然风物;( 分)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分) 分 注意:颔联,颈联的内容要概括,单纯翻译诗句 注意:颔联,颈联的内容要概括,
咏史怀古诗鉴赏
怀古诗基本主旨 怀古诗基本主旨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 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昔盛今衰,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 慨;昔盛今衰,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多 今昔对比的手法) 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2,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 ,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 志难酬的悲怆.( 志难酬的悲怆.(借古伤已) 3,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感时伤 ,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世. (借古讽今)
汴河怀古 汴河曲
皮日休 李益
�
台 城
刘禹锡
(1)亡国之音 隔江犹唱后庭花 ) (2)借陈后主的奢侈荒淫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借陈后主的奢侈荒淫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讽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讽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运用了借古伤今,对比的手法 运用了借古伤今, (补充说明: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陈 补充说明: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 后主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 后主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 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 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不理朝 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 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诗以台城 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伤今的无限感慨.)
(2) 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 ""绿水""嫩黄花""新红 ) 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 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 ""滔 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 ""有些蝶飞""无个人瞧 有些蝶飞""无个人瞧" 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 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答题方法 找准连接点
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 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
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赤壁、隋堤、马
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
妃祠、乌江亭、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
史之乱等。
咏史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 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 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 人无心倾听。 渲染苍凉的气 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理想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许身社稷,志在救国
付出 结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不同 协助先主立业开基 辅佐后主守成济美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 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 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 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 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 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
诗类点击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 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
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 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 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拓展阅读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人伤己 分
类
怀古伤今
怀 人 伤 己
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 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 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 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
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
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 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 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 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 新亭对泣: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藉卉(同“借”凭借、依靠;卉,花草的总称) 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乌衣巷:东晋高门大族的居住区。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 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鼎盛时代的 朱雀桥上衣冠往来车水马龙繁华一时。 王谢: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谢安。
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刘禹锡咏史怀
刘备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 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 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 情。全诗含蓄委婉,寓意精神,意味悠长。
西
塞
山
刘 禹
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锡古
背景
1、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 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 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 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 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危机四伏的时代。 2、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 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诗篇。
翻译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 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 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 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 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小结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借西晋灭吴的 历史事件,抒发了对唐统一的渴望之情;
“山形依旧”“故垒萧萧”两句借古 伤今,写山河依旧,人事不同,表达了作 者对历史兴亡的伤感之情;
同时也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兴废 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要吸收六朝灭亡的 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练习2
怀古诗总结
咏史怀古诗知识总结一咏史怀古诗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典型咏史怀古地点:1、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①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
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
②台城,古城名,本来是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时改建,遂成为南朝台省和宫殿所在地,所以叫台城。
咏史怀古诗知识总结
04
咏史怀古诗的创作技巧与方法
引用典故与借鉴前人
借助历史典故
咏史怀古诗常引用历史典故或前人诗句, 以表达作者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慨、怀 念或评价。
VS
借鉴前人技巧
一些咏史怀古诗还通过对前人诗歌、文笔 技巧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表达方式。
运用修辞与表现情感
运用修辞手法
咏史怀古诗中常常运用对比、象征、用典、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审美享受
咏史怀古诗作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 美价值。在赏析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 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意象的优美、韵律 的和谐等,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THANK YOU.
02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内容
怀古伤今与感慨往事
怀古伤今
诗人通过咏史抒发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表达对过 去的怀念和感伤。
感慨往事
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抒发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和对过去的追忆。
借古讽今与批判现实
借古讽今
诗人通过咏史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借古喻今,表达对社会现象的 关注和警示。
06
咏史怀古诗鉴赏与赏析方法
背景了解与作者研究
背景了解
咏史怀古诗往往与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了解诗歌 背后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对于理解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研究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艺术特色等,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解读与意象分析
主题解读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通常为抒发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慨和思考,把握诗歌主 题对于理解诗歌情感和主旨有重要作用。
2023
咏史怀古诗知识总结
contents
咏史怀古诗鉴赏
二、“虚”与“实”的关系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之一:相反相成形 成对比 【表达效果】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 处和某处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突出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慨。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 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 愁听清猿梦里长。
二 鉴赏方法指要
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 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 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 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 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 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 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 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 惋再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 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 “空城”,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 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 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 感。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 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 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 人意识。
①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 、感伤兴衰、抒发感慨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 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物换星移、 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 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 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 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 个专题。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观照自我:表达像古人那样建 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悲叹 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 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 判, 3.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 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 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 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品读与探讨
1.诵读《与诸子登 岘山》,想一想,诗 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 泪下沾襟? 2.颈联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有何作用?
岘山萧条、凋零、邈远 的景象,烘托出作者低 沉、伤感的心境。
教材诗歌赏析之
诗类点击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 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与诸子登岘山 教材诗歌赏析之 孟浩然
咏史怀古诗归纳
③“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
④南唐在中主李景的后期就面临周、宋的威胁,国势日弱,终至委靡不振。这些没落小王朝的君臣,既不能励精图治,振作有为,即使还强欢作乐,苟且偷安。李煜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终于在九七八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⑤隋宫 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5.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句采取夸张的手法,说炀帝已把萤火虫搜光了。
《隋宫》3陈 恭尹
谷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宫树不曾秋。 十年士女河边骨,一笑君王镜里头。
月下虹霓生水殿,天中丝管在迷楼。繁华往事邗沟外,风起杨花无那愁。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咏史怀古诗归纳
咏史怀古诗归纳一咏史怀古诗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典型咏史怀古地点:1、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①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9年级语文-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及手法
篇目
《登幽州台歌》
《南乡子·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 怀古》
《赤壁》
主题
手法
篇目
《登幽州台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赤壁》
主题
手法
抒发怀才不遇之恨(伤己)
对比、用典
表达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刺世) 发壮志难酬之恨(伤己)
触景生情、用典、借古 讽今
昔盛今衰(伤时) 对百姓悲惨命运的同情 对统治者的不满(刺世)
梦 境
九年级语文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及手法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
• 伤己(古人) • 感时(古地) • 刺世(古事) • 论史(古史)
1.伤己: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类比(同病相怜):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 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
(2)对比(对比失落):用古人的一展抱负、建功立业与自 己的不被任用做对比,表达了对古人的倾慕,以及自己不得志的 苦闷。
抒发对赤壁之战和英雄人物的 看法(论史)
触景生情、今昔对比 想象、虚实结合
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 手法: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4.论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褒贬评论
“论史”是以诗论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褒贬评论, 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理性反思,启迪世人。
铜东自折 雀风将戟 春不磨沉 深与洗沙 锁周认铁 二郎前未 乔便朝销 。,。,
·
赤
唐
杜壁
牧
赤壁 唐·杜牧
反面落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拿起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 军队决战的地方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归纳一咏史怀古诗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典型咏史怀古地点:1、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①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咏史怀古诗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古伤今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 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 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怀古伤今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贾生
唐·李商隐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怀人伤己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1、昔盛今衰型 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 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 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 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 运。
怀古伤今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一)怀的主题归纳
1、对比失落型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 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 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怀人伤己
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2、同病相怜型
咏史怀古诗
一、咏史怀古诗特点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 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等 2、写法上 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 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一、咏史怀古诗特点
3、诗歌的内容一般为: 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 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4、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 统一 ;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 强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诗内容主题归纳
咏史怀古诗内容主题归纳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一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主旨:怀古迹而伤今。
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
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或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
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借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
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二思古人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
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
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
“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
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故地重游,联想古人,
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
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
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
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
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
写诸葛亮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
写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
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