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西客运专线八标段无砟轨道工程编号:ZQ8-轨道-01 桥梁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2年3月5日发布 2012年3月5日实施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工程概况 (1)4、技术要求 (2)5、作业准备 (3)5.1内业技术准备 (3)5.2外业技术准备 (4)6、施工方案的选择 (4)7、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7.1施工程序 (4)7.2工艺流程 (5)8、施工要求 (6)8.1施工准备 (6)8.1.1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6)8.1.2机械设备和模具的检查验收 (6)8.1.3工艺性试验段施工 (6)8.2底座板施工 (7)8.2.1梁面处理 (8)8.2.2测量放线 (8)8.2.3连接钢筋安装 (9)8.2.4钢筋加工与安装 (9)8.2.5模板安装 (10)8.2.6混凝土浇筑 (11)8.3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13)8.3.1隔离层土工布铺设 (13)8.3.2凹槽弹性垫板安装 (13)8.4道床板施工 (13)8.4.1施工设备 (13)8.4.2施工准备 (15)8.4.3测量放线 (16)8.4.4道床板底层钢筋加工与安装 (16)8.4.5轨排组装和运输 (17)8.4.6轨排就位 (18)8.4.7轨排粗调 (19)8.4.8顶层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 (21)8.4.9纵横向模板安装 (22)8.4.10轨道精调 (23)8.4.11混凝土浇筑 (26)8.4.12混凝土养护 (28)8.4.13轨道排架的拆除和配件清理 (28)9、桥梁地段轨排组合说明 (29)10、质量控制及检验 (31)10.1质量控制 (31)10.2质量检验 (32)10.2.1混凝土底座 (32)10.2.2隔离层、弹性垫层 (33)10.2.3轨排组装、调整 (33)10.2.4混凝土道床板 (34)11、材料要求 (36)12、物流组织方案 (40)12.1无砟轨道施工物流组织方案 (40)12.2施工过程中消耗材料与周转材料物流组织要点 (40)12.2.1消耗材料及其运输存放 (40)12.2.2周转材料及其倒运 (41)13、安全控制要点 (42)14、环保控制要点 (42)15、附件 (43)大西客运专线八标段无砟轨道工程桥梁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⑴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一般简支梁,大西原运施轨02);⑵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预埋件设计(大西原运施轨03);⑶《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⑷《大西客专CPⅢ控制测量评估工作流程》(大西铁工管(2012)19号);⑸《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⑹《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⑺《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⑻铁三院轨道施工图设计交底。

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轨排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轨排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床板钢筋、轨排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河南段项目部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的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齐全。

标准和规范:《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3.技术要求道床板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相关规定,应为微合金化工艺生产的HRB400钢筋且其碳含量不应大于0.5%。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清理→施工放线→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钢筋接地焊接→模板安装。

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核对道床板所用钢筋的规格及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钢筋各项性能指标检验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

5.2 施工放线首先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直线地段每 5m 放出线路投影中线,中线应用明显颜色标记,并根据几何关系用墨线弹出一侧轨枕边线和模板边线。

用水准仪每 5m 对应测量出对应点的实际高程。

5.3 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5.3.1 钢筋加工道床板钢筋集中加工,钢筋加工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加工好的钢筋采用平板拖车运输,运送过程中钢筋保持平直,不允许扭曲或扭弯。

钢筋运输时没有严重的锈蚀和油污及其他杂质的污染,因轨排框架影响,凹槽纵向钢筋在加工过程中顶面直角弯钩先不弯折,待轨排放置后采取后弯成型的方式。

5.3.2 铺设纵向底层钢筋桥梁地段土工布及限位凹槽四周弹性垫板铺设完成,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根据道床板钢筋布置图在土工布上画出道床板底层钢筋网边线及钢筋位置控制点。

根据钢筋网边线及控制点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和限位凹台钢筋。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轨排框架法施工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轨排框架法施工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法特点采用轨排框架将工具轨、轨枕、扣件系统连接成整体,能有效的控制轨排的稳定性、可靠度,利用框架自带的高程调节螺杆和轨向调节螺杆来调整轨道的几何形态,易于调节且精度较高。

(1)轨排框架集成化程度高,通过制定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过程控制容易,实现了“提高一级精度控制”的目标。

(2)可以使用高效率的粗调测量系统进行轨排框架粗调,然后用轨检小车测量工艺进行精调和复测,提高了施工过程中轨道调整速度和控制精度。

(3)将轨排框架做为工具用于现场组装轨排,集成化性能好;排架及其支撑系统使轨距、中线、水平、轨面高低、三角坑均可精确控制;轨排组装、吊运、定位机械化,混凝土运输灌注等全作业过程为平行流水式,施工程序容易掌握、各工序衔接紧凑有序,环境污染小,安全性好,利于工序质量控制和现场施工管理使用范。

(4)通过对框架轨向锁定器的改进,使其支撑在支撑层或者底座上,把以前仅运用于隧道中的框架法,运用于路基及桥梁中。

二、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适合于高精度的无砟轨道铺设,尤其是连续长段落路基、桥梁的无砟轨道施工。

三、工艺原理1、根据偏差逐步消除的原则,轨排框架调整分为准确就位、粗调和精调三个工步;准确就位目的是减少粗调工作量、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减少排架的变形;粗调目的是使轨道分级逐步接近设计位置,精调目的是使轨道结构达到精确的三维定位、整体趋于均匀和平顺。

2、轨道排架主要部件有:托梁、工具轨(60Kg/m钢轨线上一级轨)、楔形夹板、中心标、螺柱支腿和轨向锁定器等。

螺柱支腿进行轨道排架的高低、水平的调整;轨向锁定器进行轨道排架的横向调整和固定。

配属专用制式吊具的龙门吊吊铺排架,粗调测量系统控制粗调、轨道检测小车控制精调和固定轨道,泵送混凝土入模,道床板施工采取多次抹面收光、分阶段养护等综合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减少表面裂纹。

四、施工工艺本工程中采用的单梁轨排框架长度为6.45米,根据双线的特点,配属2台双线龙门吊,轨排直接在施工作业面进行组装;首先委托有资质和经验的工厂按照精度要求制作单梁轨排框架;轨排进场时需对其进行检验、编号,并按工装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作业指导书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作业指导书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4标DK1348+827~DK1349+827段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

2、工程概况本段无砟轨道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60kg/m、U71Mn(G)、100m 定尺长无孔螺栓新钢轨、WJ-8B型扣件、LX-I型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宽2800mm,厚度为260mm,采用C40混凝土,分单元现场浇筑,单元板道床标准板为19.5m。

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1)支承层已经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2)CPIII点已经埋设,CPIII点控制网已经测设完成,并经过评估可以使用。

(3)混凝土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

应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原材料检测合格可以使用,并保持适度储备。

(4)轨排框架等设备已经进场并经验收合格可以使用。

4、技术要求(1)无砟轨道施工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等,主要包括:①《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②《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③《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⑤《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⑥《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⑦《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铁集成[2006]220号);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⑩《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2009)。

尤溪隧道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

尤溪隧道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

尤溪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新建向莆铁路《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向莆施(轨)-02);2、《客运专线无咋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5、《客运专线无咋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咋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85号);9、《尤溪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向莆铁路FJ-2标段尤溪隧道进口段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1、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组成,结构高度为515米米,如图1所示.2、施工工具轨采用60千克/米的新轨,其质量符合《250千米/h客运专线60千克/米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5]298号)及《客运专线和350千米/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科技[2005]402号)的要求.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08] 2251-I》),配套采用WJ-8A型扣件.过渡段轨枕采用《通线[2008] 2201》,基本轨采用WJ-7A型扣件,铺助轨扣件采用研线0607,轨枕间距为650米米.图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断面图4、扣件系统应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的规定.5、隧道内道床混凝土连续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等级为C40,直线地段结构尺寸为:宽度 2800米米,厚度 260米米.隧道内若有结缝,道床板应在结构缝处断开.6、曲线超过设置在道床板上,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在缓和曲线内按线性完成过渡.本隧道进口段曲线段里程DK370+042.31~DK370+536.81,长度494.50米,曲线半径为10000米,缓和曲线按照允许速度 200千米/h设置曲线超高,超高为35米米.7、排水系统设置:本隧道为双线隧道,直线地段在道床板顶面设置0.7%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利用超高后的坡面进行排水.8、综合接地系统:无砟轨道中接地钢筋利用道床板内结构钢筋,取道床板上层钢筋设置3根钢筋(中间一根和两侧各一根)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3根纵向钢筋与横向结构钢筋及轨枕桁架钢筋间采用绝缘卡绝缘,每100米断开一次,每接地单元内取一根上层Φ16横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与3根纵向接地钢筋进行焊接后在线路外侧引出接地端子并用连接导线与贯通地线“T”型连接,横向接地钢筋与其余纵向结构钢筋采用绝缘卡绝缘.9、连接钢筋在隧道基底范围采用RE500锚固胶固定.锚固胶主要性能指标:劈裂抗拉强度≥13米pa、抗拉强度≥94米pa、抗压强度≥99米pa.四、无砟轨道施工及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根据无砟轨道施工要求,备齐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向莆公司下发的有关无砟轨道施工通知和技术要求等施工文件,并对所有设计文件进行复核无误方可使用.2、进行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验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进行,按照无砟轨道沉降评估实施方案进行隧道基础沉降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沉降趋于稳定、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米米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大于15米米).3、测量、检测、试验设备检定合格,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复测隧道洞内设计院提供的 CPI、CPII、CPIII控制点,并报审复测成果报告审批使用.4、对隧道二次衬砌、底板等砼质量进行地质雷达检测,对检测发现的缺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确保隧道达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5、根据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编制无砟轨道施工卡片和施工技术交底,并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6、根据设计工程数量,提报材料计划,并考虑运输方案 ,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正常供应.提前进行市场调查,选择质优的原材料,需要通过招标综合比较,保证合格产品准时到场.7、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进场并验收合格,满足精度控制要求.(二)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主要包括轨道施工测量、工具轨排法施工、道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其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图2 隧道内双块式无咋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2、CPIII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测设CPIII平面控制网主要为铺设无砟轨道提供控制基准,是在CPⅠ、CPⅡ加密控制网基础上采用后方交汇法施测.每个自由测站以4~6对CPⅢ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点被测量3次.高程控制测量每一测段应至少与3个二等水准点进行联测,形成检核.CPⅢ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增设线路基标.基标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是铺设和调整轨道的依据.控制基标直线60 米设一个,曲线30 米设一个.加密基标直线6.25 米一个,曲线每3.25 米设一个.如图3图3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网形示意图3、施工步骤及施工内容3.1隧底凿毛、冲洗、放样道床板施工前,将道床板施工范围内前方200~300米隧底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废碴清除干净,然后对隧底混凝土底板表面进行凿毛,见新面不应小于50%,凿毛后,采用高压水枪和钢丝刷将混凝土碎片、浮砟、尘土等冲洗干净.浇注混凝土前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表面应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湿2小时以上且无多余的积水,经过质检人员检查后应作好记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线路资料,采用全站仪直线地段每10米、曲线地段每5米放出线路投影中线,中线应用明显颜色标记,并根据几何关系用墨线弹出一侧轨枕边线和模板边线.同时用水准仪每10米、5米测出对应点位的实际标高.道床板下部无浮渣、灰尘及杂物;中线偏差不超过2米米;模板内边线偏差±2米米.3.2铺设底层钢筋隧道底板凿毛冲洗验收合格按设计间距铺设道床板纵向底层钢筋,道床板底层钢筋在加工场内完成下料制作,下料尺寸和弯折情况应设计相符.底板钢筋除纵、横向接地钢筋间按规定进行焊接外,其余纵、横向钢筋的交叉点均要设置绝缘卡.底板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方式连接,相邻钢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70㎝,相邻搭接接头中心错开距离不小于100㎝,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下层纵向钢筋距道床板底面的净保护层不小于35米米,曲线地段下层纵向钢筋与桁架钢筋保持最小 20米米的净距.施工过程中纵横向钢筋布置均匀,间距及搭接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吊卸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变形.3.3铺设轨枕、组装工具轨排、锚固销钉采用人工、机械配合铺设双块式轨枕.测量人员应根据线路基桩在线路中线位置做出标记,即在混凝土支承层上每10米在轨枕中心位置标出一个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墨线连接起来,作为散布轨枕的中线.为方便施工,中线向两侧1.4米弹出立模位置.轨枕铺设位置允许偏差±1厘米.采用人工安装工具轨法进行轨排组装,利用双向同步电动扭力扳手紧固扣件,组装工具轨轨排,轨排组装的工序为:散枕→固定铁垫板→铺设钢轨→固定钢轨→轨排检查.轨排组装时铁垫板应居中,扣件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工具轨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的 60千克/米新钢轨.工具轨进场后应对工具轨进行检验;在使用、拆卸、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工具轨的保护,防止工具轨变形、污染,并经常对工具轨进行检验,确保工具轨能满足施工要求.对不合格工具轨禁止投入使用.当铺设调整好轨枕后,在路隧过渡段钻孔并安装钢销钉.钻孔后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清理孔洞.埋设销钉时应绝对保证销钉孔钻在轨枕钢筋网格之间,且中心要垂直于支承层表面,并用植筋胶进行封锚.轨排组装完成后,在每隔3根(曲线地段2根、工具轨接头处)轨枕之间的钢轨上各放置一对螺杆调整器.螺杆调整器安装位置要正确,螺杆必须始终竖直的位于轨道外侧,通过竖向螺杆调整轨排高低,通过水平调整螺栓对轨排方向进行调整.3.4轨排粗调根据测量班在水沟侧壁标注的高程、弹线以及当前仪器测量控制,使用全站仪和人工配合起道机进行轨排粗调.利用道尺、方尺、垂球和3米小钢尺对轨排进行初步调整,实现轨排方向和标高处于正确位置,中线和标高均控制在5米米以内.调整原则为先高程后中线.高程误差宁低勿高,中线误差越小越好.每5米根据设计轨面高程减去实测地面高程算出该点的差值(起道量)作为高程控制的依据.将道尺置放于轨排上,并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水准泡居中),用3米的小钢尺进行测量轨道高程.在25米或12.5米轨排范围内均匀布置4对起道机,根据测量结果,将轨排依次均匀顶起,当3米小钢尺上读数接近起道量时(一般低3~5米米为宜),停止起道,然后将道尺放在轨排上,利用水平关系调整另一股钢轨到位.此时安装好调节器螺杆,拧紧螺杆使之受力后拆除起道机.最后利用轨距(1435米米)将方尺分中,并将垂球一端固定在分中心处,另一端自由下垂找线路投影中心点,将起道机安装在轨腰侧面顶推轨道,当垂球中心与线路投影中心重合时重新调整螺杆并使之受力,然后拆除起道机.为确定轨排位置,必须给出轨排支撑螺杆调节器处每一横断面的里程.施工水准仪测量轨面高程,起落竖直调整装置,使轨顶标高满足设计值.3.5绑扎上层钢筋、安装模板3.5.1上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在钢筋制作场下料加工,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绑扎施工.上层纵向钢筋搁置在双块枕的桁架钢筋上,横向钢筋通过通过纵向钢筋进行定位.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方式连接,相邻钢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70㎝,相邻搭接接头中心错开距离不小于100㎝,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交底力度和过程控制,确保钢筋施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综合接地系统及绝缘设置符合要求.进行钢筋施工时要按设计做好接地钢筋的施工,道道床板内纵向接地钢筋每100米单元用绝缘卡进行绝缘搭接,100米单元内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长度单面焊不小于200米米,双面焊不小于100米米,焊接厚度不小于4㎜.道床板在隧道变形缝出断开以后,道床板长度小于100米时,在道床板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当几个道床板组成一个不大于100米的接地单元时,同一接地单元内的相邻道床板接地端子应进行C型连接,最后每一接地单元再与隧道预留的接地端子进行连接.3.5.2道床板模板道床板模板采用厂制大块钢模板,模板厚度不小于4米米,考虑施工质量,每块模板长度不小于8米.模板进场后先进行试拼,试拼合格方可使用.模板定位先由测量人员根据纵断面设计标高,每隔5米放出模板固定点位置.放样点必须用红油漆标识,便于工人施工时察看.模板安装前必须彻底清洁、除锈,并涂抹清洁机油或脱模剂,模板与钢筋之间设置同标号的 C40混凝土垫块.模板每次使用,必须严格验收,在安装过程中,注意模板变形,如有变形,立即修整或更换.模板加固通过三角固定架固定,作为独立的加固系统,禁止同工具轨等进行接触.模板的内侧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要跟踪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加固.伸缩缝处的模板安装,应先经行测量放线,确定隧道内变形缝的实际里程,使伸缩缝模板位置与变形缝里程保持一致.根据伸缩缝位置,调整前后轨枕轨距,是伸缩缝位置处于轨枕间距内.3.6轨排精调及固定⑴轨排精调轨排精调是关键工序,对轨道的几何尺寸最终位置能否达到设计及验收标准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施工中应结合气温决定最终线形调整时间.一般情况下,最终线性调整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大约 1.5~2h开始进行.调整长度比当班计划浇筑段长度保持不少于75米的距离.具体的调整方法: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使用钢轨调整器及测量系统进行轨道精确调整.根据测量显示数据,调整螺杆或螺旋调整器.①通过转动钢轨调整器竖向螺杆,垂直调整轨道高程,通过转动调整器水平装置,实现水平调整.②垂直调整:通过竖向螺杆进行垂直调整.在曲线地段,调整时可能产生水平位置和高度的冲突,因此必须在垂直及水平双方向同时进行调整.③水平调整:通过钢轨调整器水平调节装置进行水平调整.作用是基板的移动带动轨排的移动.④轨道精确调整阶段应由质检人员检查,并做详细记录.⑤精调前对轨排所有螺杆调节器和扣件进行检查,确保螺杆调节器内侧的螺钉拧紧,螺杆与钢筋之间有足够间隙,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轨道精调时先将钢轨上浮尘、泥点等擦洗干净.测量时每站测设距离为60~80米最佳.使用至少8个控制点自由设站,检查CPⅢ控制点是否有损坏,确认无误方可使用.第一遍先将高程调至2米米内(一般均低于内轨面);第二遍时调中线和轨距,中线调至±2米米(左线时尽量向左,右线时向右),轨距调至0.3~0.7米米;第三遍则将高程,中线,轨距调至1米米内.然后安装道夹板.在第三遍调节时轨道会在螺杆调节器的调节下发生移动.移动量最大的是螺杆调节器本身所在的位置,螺杆调节器前后某一距离内的轨道也会发生微小的移动,所以每根螺杆调节器都要调整两次,以将轨道调整到其设计位置.⑵轨排固定考虑到在浇注道床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对已经调整好的轨排产生位移或上浮的情况,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轨排就位后,与模板固定架及螺杆调节器错开,每隔五个轨枕安置一个轨排固定架,以保证轨排的稳定性.轨向调节杆一端与钢轨顶紧,另一端顶紧在落地的三脚架上,三脚架与隧道铺底用膨胀螺栓连接牢固.3.7浇注道床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器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部位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先用电阻仪及兆欧表测试接地及绝缘性能;其次用塑料薄膜将工具轨顶面及侧面进行覆盖,用塑料袋将螺杆调节器及轨距撑杆包裹严实,并在轨枕上放置防护罩;然后对轨枕四周及土工布进行洒水润湿,以保证混凝土与轨枕粘贴密实.道床板混凝土采用拌和站拌合、罐车运输、龙门吊装、机械振捣方法进行施工.浇注之前,先对拌和站进行计量校核,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应先做混凝土坍落度及其他性能指标试验,实验数据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输送于道床板的中心.捣固时从中心往两侧振捣,防止出现因混凝土冲击力大而引起钢轨向低处偏移.轨枕下面应将振动棒斜向深入轨枕底部振捣,以确保道床板混凝土密实;振捣棒应配备至少4台(包括备用一台),左、中、右侧各一台进行振捣,振捣时振捣棒严禁碰撞工具轨及螺杆调节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收面,并按设计直线地段预留0.7%的排水坡,同时要控制好道床板顶面的标高.3.8松螺杆调节器、扣件及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当用手指压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时(或者用一重2千克、直径约75米米的铁球轻轻放在混凝土表面,静置片刻,然后将铁球拿起,测量混凝土表面压痕,当直径压痕在30~33米米时,即可开始拧松竖向螺杆1/4圈.正确的时机应通过试验检测后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应及时松螺杆调节器和钢轨扣件,释放钢轨应力,同时将螺杆调节器松1/4圈(转90度 ),钢轨扣件必须彻底松完(用手可以转动螺栓),使钢轨处于不受约束状态.并松开鱼尾板的螺栓.一般在松解螺杆调节器后约1小时就可以适当松开扣件.正确的时机应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灵活掌握.在螺杆调整器取出之后,立即使用毛刷进行清洁并涂油,以便下次使用.要及时进行混凝土的覆盖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养护保湿,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道床板混凝土洒水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养护过程中做好记录.当昼夜环境平均气温连续3日低于5℃或环境最低温度低于-3℃时,混凝土成型后应立即防寒保温.3.9拆除模板、轨排固定架、螺杆调节器及工具轨混凝土浇筑完成2~3d后工具轨拆除之前,重新紧固全部扣件,对轨道几何参数进行复测,通过整理、分析复测数据,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以便在下一步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施工精度 .在螺杆调节器拆除之后,要及时用无收缩混凝土对留下的空洞进行封堵,同时要对螺杆调节器清洁和涂油,比便下次再用.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需拆除模板.侧向模板和横向模板均采用人工拆除,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米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5米Pa后,即可拆除全部模板、钢轨及支撑架,利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往前倒用.工具轨、模板及钢轨支撑架使用运输钢轨的自卸卡车倒运.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 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和碰撞轨道部件.4、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1)应严格控制隧道底板或仰拱回填层顶面高程,施工误差应控制在-20㎜~0㎜,无砟轨道施工前应进行下部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2)双块式轨枕和工具轨进场后应进行检测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3)混泥土在搅拌、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超过30℃;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4)采用龙门吊输送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米,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应小于1米,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现象.浇注道床板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扣件,防止扣件受到污染.(5)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处理,在纵横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用塑料带绑扎牢固,绑扎后剪去多余的塑料带.并对绝缘性能测试,绝缘电阻不得大于2米Ω.(6)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 6 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钢轨长度 12.5米时),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五、劳力组织及机械设备配置1、劳动力配置表(按每天施工单线150米进度配置)2、机械设备配置六、质量控制及检验1、轨枕的进场检验(1)I型双块式轨枕进场后应按批检查轨枕的证明文件;(2)轨枕外观质量应下表要求:(3)轨枕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4)轨枕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试验后其周围没有可见裂纹.(5)轨枕桁架钢筋位置正确,无明显锈蚀、扭曲变形,并不得有开焊或松脱现象.(6)轨枕外表面应有永久标志及临时标志.永久标志包括制造厂厂名代号和制造年份,应按设计要求打在混凝土表面.临时标志包括规格代号和制造年、月、日.2、工具轨进场检验(1)施工工具轨采用60千克/米的钢轨,其质量符合《250千米/h客运专线60千克/米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5]298号)及《客运专线和350千米/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科技[2005]402号)的要求.(2)工具轨进场后应检查钢轨的出厂合格证等证明文件;(3)工具轨的各项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3、过程控制标准及检验(1)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2)钢筋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4)轨排组装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5)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6)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进度应满足下表要求:六、安全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①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出点保护器,场地平整、整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一行工人注意安全.②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③交叉施工的过程项目,在施工前了解交叉施工工作内容、施工时间、安全注意事项等,必要时派专人进行协调、防护,确保安全.七、环保措施1、避免废水排放的措施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备有临时污水汇集沉淀设施,生产中污水、泥浆等废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规定,才能排放.2、避免废油排放的措施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械、车辆安装防漏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维护,避免在车辆停放、维修时漏油污染.3、避免扬尘及有害气体的措施①主要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洒漏和扬尘.②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灶炉等设置除尘装置,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③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 ,防止道路扬尘.④车辆开出工地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图、不扬尘.⑤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气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⑥机动车辆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①采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与加工工艺,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区,对空压机、发电机等主要噪声源集中规划,布置在远离生活区的偏僻位置,机房的墙体采取各省措施,必要时采用障壁防噪.②减振降噪:对来自震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③改革施工工艺和设备,机械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以摩擦压力代替机械振动降低噪音,以低噪音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音的工艺和设备.④进入施工现场不高声喊叫、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

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新建铁路《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施(轨)-02);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85号);9、《铁路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标段隧道进口段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

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1、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组成,结构高度为515mm,如图1所示。

2、施工工具轨采用60kg/m的新轨,其质量符合《250km/h客运专线60kg/m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5]298号)及《客运专线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科技[2005]402号)的要求。

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08] 2251-I》),配套采用WJ-8A型扣件。

过渡段轨枕采用《通线[2008] 2201》,基本轨采用WJ-7A型扣件,铺助轨扣件采用研线0607,轨枕间距为650mm。

图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断面图4、扣件系统应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的规定。

5、隧道内道床混凝土连续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等级为C40,直线地段结构尺寸为:宽度2800mm,厚度260mm。

隧道内若有结缝,道床板应在结构缝处断开。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作业指导书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双块式无碴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实施日期:受控状态:(盖章受控)发放编号:发送给:中铁XX局集团二公司武广客专XXTJⅠ标项目部编制概况编制部门:编制人:日期:审核人职务:姓名:日期:批准人职务:姓名:日期:1、编制目的保证武广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使之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及验收标准的规定,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武广客运专线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

3、概述DK-DK1无碴轨道轨道施工全长67.8m,其中路基施工约88.78m,桥面施工约79.02m;双块式无碴轨道道床板施工流水作业,工艺复杂、技术标准新、质量要求严等工程特点。

4、双块式无碴轨道道床设计要求4.1 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

路基地段道床板构筑于水硬性支撑层上,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而成,宽2800mm,厚260mm。

道床板内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臵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道床板连续设臵,但在路桥连接处,设臵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宽20mm,用20mm厚泡沫板填充,并用密封胶封面。

桥上道床板在6140~6730mm范围内设横向伸缩缝。

横向伸缩缝宽100mm。

4.2 双块式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应采用绝缘卡绝缘,凸型挡台处的钢筋应采用涂层钢筋进行绝缘。

4.3 本段线路设计曲线半径为9000m ,曲线超高设臵为130mm ;路基地段超高在支撑层上实现,桥梁超高在保护层上实现。

5、无碴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5.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5.1.1 工艺说明为确保现场顺利施工、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按照工艺流程操作,严格控制好每一步骤。

8.1.横向钢筋的运存 13.1.水的运输16.1.砂浆制运12.1.混凝土的运输 10.1.纵模板运存9.1.横模板的运存 7.1.螺杆运存 6.1.工具轨、调节器的运存 进入下一个循环 16.填塞螺杆孔 15.拆除螺杆调节器、工具轨 14.拆除纵向 (横向) 模板 13.混凝土养护 12.浇注混凝土 11.轨道精调 10.安装纵向模板 9.安装横向模板 8.钢筋绑扎,接地焊接 7.轨道粗调,安装螺杆 6、铺工具轨,安装螺杆调节器托盘5.散放轨枕4.放置纵向钢筋3.轨道中线放样 2.下部结构清洗 1.轨枕纵向钢筋的运输存放 施工准备布设精测网、安装设备5.1.2精测网布设根据施工线路图、复核CPⅠ、CPⅡ以及水准点的数据,必要时加密CPⅡ。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架站到发线线路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2、作业预备2.1内业技术预备2.1.1工程部下发本作业指导书,并组织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学习长轨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标准,并进呈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2.1.2安质部依据现场状况,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展安全培训。

2.2外业技术预备2.2.1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和底座板为现浇混凝土构造,对混凝土材料、协作比设计、施工工艺、物流组织与运输、质量把握有更高要求。

2.2.2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焊接点及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穿插点加绝缘垫片外,其余道床板内纵横向钢筋、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交点搭接处均设置绝缘卡。

2.2.3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顶面留有两个限位凹槽,底座内钢筋按绝缘设计,全部钢筋搭接及穿插处均设置绝缘卡,底座与桥面间承受连接钢筋连接。

3、设计标准道床板承受C40 钢筋混凝土构造,依据连接段长度分块设计,每块长4~7m,宽2800mm,厚度约380mm,道床板顶面由中间向两侧设2.0%的横向排水坡,道床板间设100mm 的伸缩缝。

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焊接点及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穿插点加绝缘垫片外,其余道床板内纵横像钢筋,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交点搭接处均设置绝缘卡。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与底座间设中间分隔层,其中限位凹槽四周设置8mm 厚的弹性垫层,其余范围铺设4mm 厚的土工布,弹性垫层及土工布使用寿命均为60 年,其质量应符合双块式无砟轨道弹性垫层及土工布相关技术条件。

4、施工前预备工作4.1施工前技术预备工作(1)施工前应依据施工内容猎取相关施工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文件〕。

(2)施工文件包括定型图〔标准图〕、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线下施工单位供给的中桩表、水准点表、线路基桩表等。

无砟轨道CRTSI型施工作业指导书

无砟轨道CRTSI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适用范围.................................................. - 0 -二、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0 -2.1设计概况 .................................................. - 0 -2.2编制依据 .................................................. - 0 -三、作业准备.................................................. - 1 -3.1内业技术准备............................................... - 1 - 3.2.外业技术准备.............................................. - 1 - 2.3技术要求 .................................................. -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2 - 4.1总体施工 .................................................. - 2 - 4.2主要工艺流程............................................... - 2 - 4.2.1桥面底座板施工准备....................................... - 5 - 4.2.1.1梁面处理............................................... - 5 - 4.2.1.2测量放线............................................... - 5 - 4.2.1.3连接钢筋安装........................................... - 5 - 4.2.1.4钢筋加工与安装......................................... - 5 - 4.2.1.5模板安装............................................... - 6 - 4.2.1.6混凝土浇筑............................................. - 7 - 4.2.1.7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 8 - 4.2.1.8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 9 - 4.2.1.9底座及凹槽外表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 10 - 4.2.2桥梁道床板施工.......................................... - 10 - 4.2.2.1施工现场准备.......................................... - 10 - 4.2.2.2施工技术准备.......................................... - 11 - 4.2.2.3道床板施工............................................ - 12 - 4.2.2.3.1测量放线............................................ - 13 - 4.2.2.3.2道床板底层钢筋加工与安装............................ - 13 - 4.2.2.3.3纵横向模板安装...................................... - 14 -4.2.2.3.4轨排组装和运输...................................... - 14 -4.2.2.3.5轨排就位............................................ - 15 -5.2.2.3.6轨排粗调............................................ - 15 - 4.2.2.3.7顶层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 - 17 - 4.2.2.3.8轨排精调............................................ - 17 - 4.2.2.3.9混凝土浇筑.......................................... - 18 - 4.2.2.3.10混凝土养护......................................... - 19 - 4.2.2.3.11轨道排架的拆除和配件清理........................... - 19 - 4.2.2.3.12夏季混凝土施工..................................... - 20 - 4.2.3路基过渡段无砟轨道施工施工.............................. - 21 - 4.2.3.1底板施工.............................................. - 21 - 4.2.3.2路基道床板施工........................................ - 23 -4.2.4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卡控要点................................ - 24 -四、安全措施................................................. - 25 -4.1.危险源辨识............................................. - 25 - 4.2.安全措施............................................... - 25 - 4.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 26 - 4.4.模板倒运安全措施....................................... - 27 - 4.5.物流运输安全措施....................................... - 27 -4.6.夜间施工措施............................................. - 27 -五、劳动组织................................................. - 27 -5.1.劳动组织方式............................................. - 27 - 5.2.人员配置................................................. - 27 - 5.3.材料要求................................................. - 29 - 5.3.1钢筋 ................................................... - 29 - 5.3.2水泥 ................................................... - 29 - 5.3.3细骨料 ................................................. - 29 - 5.3.4粗骨料 ................................................. - 29 - 5.3.5外加剂 ................................................. - 29 -5.3.6水 ..................................................... - 30 -5.4.机械设备配置............................................. - 30 -六、质量控制及检验........................................... - 30 -6.1.质量控制................................................. - 31 -6.2.施工检验标准............................................. - 32 -七、环水保要求............................................... - 34 -XCZQ11标-1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西成客专XCZQ-11标段跨西宝客专特大桥、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桥上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全面]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全面]

目录一、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 1 -1 适用范围 ........................................... - 1 -2 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1 -3 验收标准 ........................................... - 2 -3.2混凝土外形尺寸标准................................ - 3 -4 作业准备 ........................................... - 3 -5 技术要求 ........................................... - 5 -6 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 5 -7 施工要求 ........................................... - 6 -8 劳动组织 .......................................... - 10 -9 材料要求 .......................................... - 11 -10 机械配置 ......................................... - 12 -11 质量控制及检验.................................... - 12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14 -二、桥上底座作业指导书.................................. - 16 -1 适用范围 .......................................... - 16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16 -3 验收标准 .......................................... - 17 -4 作业准备 .......................................... - 18 -5 技术要求 .......................................... - 19 -6工艺流程........................................... - 20 -7 施工要求 .......................................... - 21 -8 劳动组织 .......................................... - 32 -9 材料要求 .......................................... - 33 -10 机械配置......................................... - 34 -11 夏季施工措施 ..................................... - 34 -12冬季施工措施...................................... - 37 - 13质量控制及检测.................................... - 37 -14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 40 -三、桥上隔离层、弹性垫层作业指导书 ..................... - 42 -1 适用范围.......................................... - 42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42 -3 验收标准.......................................... - 43 -4 作业准备.......................................... - 43 -5 技术要求.......................................... - 43 -6工艺流程........................................... - 44 -7 施工要求.......................................... - 45 -8 劳动组织.......................................... - 46 -9 材料要求.......................................... - 47 -10 机械配置......................................... - 49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49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 49 -四、轨枕组装、调整作业指导书(简易轨排法) ................ - 51 -1 适用范围.......................................... - 51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51 -3 验收标准.......................................... - 51 -4 作业准备.......................................... - 53 -5 技术要求.......................................... - 54 -6工艺流程........................................... - 54 -7 施工要求 .......................................... - 55 -8 劳动组织 .......................................... - 67 -9 材料要求 .......................................... - 68 -10 机械配置 ......................................... - 69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70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71 -五、道床板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简易轨排法) .............. - 73 -1 适用范围 .......................................... - 73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73 -3 验收标准 .......................................... - 76 -4 施工作业准备 ...................................... - 77 -5 技术要求 .......................................... - 78 -6 工艺流程 .......................................... - 80 -7 施工要求 .......................................... - 80 -8 劳动组织 ......................................... - 101 -9 材料要求 ......................................... - 101 -10 设备机具配置 .................................... - 102 -11 质量控制及检测................................... - 103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 107 -六、桥上轨枕组装、调整作业指导书(轨排框架法) ........... - 109 -1 适用范围 ......................................... - 109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109 -3 验收标准 ......................................... - 109 -4 作业准备 ......................................... - 111 -5 技术要求 ......................................... - 111 -6工艺流程.......................................... - 112 -7 施工要求......................................... - 113 -8 劳动组织......................................... - 124 -9 材料要求......................................... - 124 -10 机械配置........................................ - 125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126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 127 -七、道床板作业指导书(轨排框架法) ...................... - 128 -1 适用范围......................................... - 128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128 -3 验收标准......................................... - 131 -4 施工作业准备 ..................................... - 132 -5 技术要求......................................... - 133 -6 工艺流程......................................... - 134 -7 施工要求......................................... - 135 -8 劳动组织......................................... - 153 -9 材料要求......................................... - 153 -10 设备机具配置 .................................... - 154 -11 质量控制及检测 .................................. - 155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 - 158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2 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2.1设计概况路基上混凝土支承层直接在基床表层上铺设.采用水硬性混合料而成,困难条件下可采用C15混凝土浇筑而成,支承层底面宽度为3400米米,厚度300米米,支承层两侧边设置3:1的斜坡.混凝土支承层连续铺筑,每隔2~5米设一处不小于105米米的横向伸缩缝,伸缩缝位置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正中间设置,误差不超过30米米,且在混合料(混凝土)初凝前对道床板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进行纵向拉毛处理.路基地段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支承层顶面应平整,左右线间填充级配碎石,要求K30≥150米Pa/米,其顶面采用10厘米厚的C25素混凝土封面,且不远于3米切一横缝,缝深30米米,宽10米米,C25素混凝土封面与道床板接触面采用20×50米米(宽×深)热熔改性沥青封闭.图1 直线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横断面图2 曲线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横断面图2.2编制依据1、长昆客专(长玉段)《路基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51—2010);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9、铁路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规程;10、建设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3 验收标准3.1 模板安装验收标准支承层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模板牢靠,接缝严密,不漏浆.表3.1模板在安装时允许偏差和检验标准3.2混凝土外形尺寸标准支承层在浇筑完后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无疏松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表3.2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支承层施工完成后,每隔2~5米切一道横向伸缩缝,缝深105米米,宽不大于5米米.切缝时间根据支承层材料和天气等具体情况确定,最迟不得晚于浇筑后12小时.伸缩缝位置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中间设置,避免伸缩缝位置处于轨枕块的下方,误差不超过30米米.4 作业准备4.1 内业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设备和材料的工艺性试验.(4)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和CPⅢ测量网的测设得到评估通过,并具有相关的评估报告,利用CPIII控制网放出支承层的边线及水准,用于立模浇注.(5)各种标准、制度完善齐备,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分工明确,施工方案等需批复的文件已批复完备.4.2 外业准备(1)配备足够数量的搅拌和运输设备,模板机具等按照施工要求配置齐全到位,使用的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在校验期内.(2)路基处施工的接触网基础、过轨管道、综合接地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3)路基处排水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施工排水需要.(4)基床表层验收完成.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表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表面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5)应配备足够数量用于支承层养护需要的物资材料.(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标准符合表4-2-2规定表4-2-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标准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 V2,采用E V2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120米Pa且E V2/E V1≤2.35 技术要求(1)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或C15混凝土,底宽度为3400米米,厚度为300米米.采用模筑法施工,轨道超高由路基基床表层解决.(2)混凝土支承层连续铺筑,每隔2~5米设一处横向切缝,伸缩假缝位置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中间设置,误差不超过30米米.(3)支承层顶面应平整,平整度要求为7米米/4米,高程误差为+5米米,-15米米;支承层的密实度应不小于98%,厚度误差为±20米米,宽度误差为±15,0米米.(4) 路基地段左右线间填充级配碎石,要求K30≥150米Pa/米,其顶面采用10厘米厚的C25素混凝土封面,且不远于5米切一横缝,缝深40米米,宽20米米,并用热熔改性沥青填缝,C25素混凝土封面与道床板接触面处采用热熔改性沥青封闭20×50米米(宽×深).(5)直线地段利用线间C25混凝土封层上的人字坡向线路两侧排水;曲线地段利用线间集水井进行排水.(6)支承层摊铺或浇筑完成后应喷雾或洒水并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7)本着“样板引路,实验先行”的原则.6 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C15混凝土支承层采用立模施工,两侧模板按设计断面支立,侧模用30厘米高的钢模,3米~6米一节,便于施工倒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模板顶部设振捣梁.6.1支承层施工程序(1)支承层施工顺序支承层施工顺序为单线或双线推进,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具体安排.(2)混凝土支承层模板调配支承层施工根据连续作业,循环利用模板的原则,配置模板.(3)支承层施工的物流组织路基段落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上线马道和线上通道做为物流通道.6.2支承层施工工艺及流程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配合比→搅拌→运输→摊铺与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支承层施工工艺流程图7 施工要求7.1施工准备施工前将路基表层松散级配碎石及杂物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但无多余的水,并至少保湿2小时以上.7.2支承层的测量放样根据原线路坐标及CPⅢ的布置,由测量人员按施工精度要求放出支承层边线,每隔5~10米打上钢钎,并在钢钎上用红油漆标上支承层顶面高程位置,再由施工员弹出墨线用来指导模板定位.7.3支承层模板支承层模板为加工好的定型钢模板,采用螺栓连接人工支模的方法施工,在两模板间夹软橡胶板,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模板顶部每块模型上设置2道横向拉杆,横向拉杆采用【10槽钢,拉杆与模板采用螺栓连接.侧向模板安装根据测量放样出的边线进行安装,侧模安装采用模板外侧每隔1米进行路基基床表面钻眼,孔径25米米、孔深10厘米,孔内插入Φ20钢筋头,并用树脂胶泥固定,锚固钢筋、外侧三角架(两根Φ20钢筋与模板顶与底焊接)、模板三者连接牢固.模板加固完成后应符合《表3.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标准》,复测模板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做好报验记录.7.4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按施工配合比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输送至现场.在混凝土浇筑注时,采用喷雾器人工将路基表层表面充分湿润,并不得积水.混凝土运输车进入正线后倒退模板尾端溜槽卸料浇筑,应一次布料到位,并且卸料高度不得大于1.0米,及时采用φ70米米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捣固以混凝土表层出现液化状态为宜,不得过振,避免漏振.支承层尽量做到连续施工,因外界因素而中断后应设施工缝.施工缝要设端模版,留直茬,但表面一定要粗糙,对接缝表面进行凿毛,并保持湿润,在下次浇筑混凝土前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的松散骨料,再次湿润,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能更好的粘结.7.5混凝土的浇注⑴混凝土模板温度宜在5~35℃;入模温度应为5~30℃.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雨雪天气时,采取暖棚保温措施,按冬季施工处理.⑵浇筑前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温度等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并制作标养及同条件养护试件.⑶混凝土入模后首先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然后用振动梁振动表面,提浆整平.7.6支承层顶面排水坡混凝土初凝之前用木抹子抹面,同时采用特制小刮尺做出两侧30厘米的16%排水坡.7.7支承层顶面拉毛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采用长柄塑料拉毛器也可采用毛刷横向或纵向拉毛,深度达到1.5-2.0米米.拉毛包括整个轨道板范围(2.8米),两侧30厘米范围进行压光处理.7.8支承层的横向切缝支承层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切缝,间距2~5米,支承层厚度30厘米,切缝缝深不小于105米米,宽不大于5米米,切缝断面应垂直于轨道中心线并且切缝不要与轨道板缝重合.7.9施工缝处理施工段落之间的施工缝应设在切缝处,或与其相距2.5米处,施工缝必须做成直立面,并且垂直于轨道轴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端模,及时进行人工修整凿毛;当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应中断浇筑,留作施工缝,再次浇筑时,将施工缝处的松散骨料剔除,将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将接触面湿润.7.10支承层养护、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及时进行湿润养护,浇筑一段、养护一段.养护采用覆盖潮湿的粗麻布、无纺布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塑料布进行封闭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7d.混凝土在养护强度未达到75%之前,严禁在表面行走车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米pa后,开始拆除模板.拆模时严禁强拉硬拽的方式拆除模板,防止混凝土表面受损和模板变形,拆下的模板派专人进行清理,倒运至下一循环使用.拆模的过程中不得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浇注完成的支承层在7d内不得受冻,当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7.11 支承层混凝土的修补支承层混凝土拆完模型后,应对其外形尺寸按表3.2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麻面和气泡采用同等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对麻面或气泡较深的部位,要用抹刀将水泥砂浆填充饱满并压实,初凝后再进行一次抹面收光.混凝土结构存在空洞或蜂窝麻面时,要用钢钎将蜂窝部位或空洞周边的混凝土按规定形状全部凿除,直到混凝土密实部位,同时在外露边缘用切割机切割深度不小于2厘米的接触面.清除完毕后安装模板,采用不低于原标号的混凝土填补,振捣密实收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采用裂纹修补剂处理,先用水泥粉填充裂缝,然后用裂缝修补剂进行表面涂刷,最后用湿麻布遮盖养护.7.12混凝土冬季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按冬季施工执行.(1)进入冬季施工前应作好如下准备工作a、掌握施工地区的冬季气象资料,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气象变化情况.b、备齐冬季施工所需的工程材料、防寒材料、燃料及必要的机具设备等.(2) 冬季施工混凝土灌注a、冬季施工采用“暖棚法”施工,暖棚四周围护严密,不得漏风.暖棚内应采用有效加热设备升温,确保棚内温度不低于5℃.b、应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环境负温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8 劳动组织劳动力组织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架子队组织机构图表8.1 路基支承层施工单个工作面人员配置表根据施工组织、机械设备和工期要求配备施工人员.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需经过培训上岗,在架子队长的组织安排下从事现场的各项工作,各工种互相协调,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9 材料要求对进场水泥及粉煤灰、外加剂、砂石料收料员必须查看出场检验报告,试验室取样检测各项性能,并出具试验报告.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在进料、检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对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支承层材料为低塑性水泥混凝土,其性能应满足表9-1要求.表9-1 支承层材料的技术要求表9-2 现场支承层材料的检验要求10 机械配置机械设备按照科学合理、满足要求、略有富余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置.表10.1路基支承层施工单个工作面施工机械配备表11 质量控制及检验11.1 质量控制(1) 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且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 仔细放样、复核模板平面位置及顶面标高,且现场交底给操作工人,严格要求依照交底执行.(3) 模板安装时要涂刷隔离剂,对安装好的模板逐一检查高程、轴线位置、尺寸、垂直度等技术要求,防止漏浆、错缝等出现.(4) 混凝土在浇筑前必须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提前2个小时在桥面上进行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5) 混凝土在拌合站拌合前,试验室严格测定原材料的含水率,选定施工配合比.搅拌站按照配合比投料拌合.试验员在现场测定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在进行浇筑.(6)混凝土振捣过程遵循快插慢拔的方式,不得漏振,收面按照7米米/4米的验收标准收面,及时进行覆盖养护.(7)结构尺寸放样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位置进行放样,支护时按照放样的纵横向边线进行支模,保证模板垂直度、线型、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8)混凝土浇注前,混凝土应拌合物应均匀,色泽一致,确保拌合有无结团,塑性坍塌等不良现象.11.2 检测(1) 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米3为一批,当不足400米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混凝土在拌制前,试验员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并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当遇到雨天,应增加含水率的检测次数,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一次.混凝土检测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 米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试件.模板在拆除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的缺陷.坍落度与含气量检测在每拌制50米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少于一次.(2) 检查模板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模板平面位置及顶面高程,使用测量仪器逐标记点检查;检查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应满足振捣时不会影响模板的稳固.表11-1 支承层的检验表(3)支承层的外形尺寸要求按照表3.2内容每20米检测一处.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1)按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的各级机构或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其安全工作职责范围,将施工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的各级机构和部门.(2)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专职安检人员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3)每月一次分层次开展安全检查评比活动,并进行通报,奖优罚劣.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并监督落实.(4)现场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严禁穿拖鞋上岗.(5)在施工便道边按照公路交通标识设置一些指路标志、减速标志、危险标志、安全标志等,使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行人有标识可依,行为规范化.(6)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保证沿线居民房屋、树木、农作物不受损害;避免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7)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机械设备布置合理,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二、桥上底座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2.1设计概况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和底座板及凹槽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及底座板沿线路纵向在梁面上分块构筑,分块长度为5.0米~7.0米,每块道床板与底座间设置两个限位挡台,限位挡台周围内设置弹性垫层,相邻道床板及底座板缝均为100米米.道床板宽2800米米,厚度为260米米.底座板设置于桥面以上、道床板以下,通过梁体预埋套筒安装桥面连接钢筋的方式与桥面连接,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座板宽度2800米米,直线地段靠近线路中线侧轨下厚度为210米米.底座板地面设置隔离层,隔离层采用4米米厚的聚丙烯土工布.对应每块底座板设置两个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呈四棱台型,倾角为1:10,上下面的尺寸分部为1022米米×700米米、1000米米×678米米,高为110米米,凹槽侧面设弹性垫层,曲线地段无砟轨道超高在桥梁底座上设置,采用外轨抬高方式,缓和曲线范围内曲线超高根据直线和圆曲线超高按照线性内插计算确定.2.2 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纸;(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7)、《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9)、建设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3 验收标准4 作业准备4.1 内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2 外业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⑴对施工图的审核已经完成.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要求各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底座板施工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并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⑵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和施工配合比,并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确保底座板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均能得到保证.⑶复测CPⅢ控制点,对桥梁中线、高程、梁缝进行复核.同时通过CPⅢ控制点测出底座和抗剪凹槽的平面位置.⑷整理出完整一套混凝土底座施工所需的各种表格,包括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和检验批表格,要求技术人员熟悉表格并理解填写内容及要求.⑸施工前根据施工段落的划分以及钢筋种类、数量情况,提前计划好钢筋加工及存放场地的分布.⑹根据汽车起重机、混凝土灌车等施工机械的行走和停放要求,进行桥下施工便道拓宽;桥上施工电缆、电线拉设到位.⑺对于大于2千米以上桥梁沿线路方向每隔1千米跨搭建一处上桥通道,便于作业人员上桥施工.⑻按照工程量和进度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5 技术要求桥梁地段道床板支承结构为底座板,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上,并与桥面混凝土间采用预埋套筒连接,底座板钢筋设计均为HRB335-φ12,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40;底座板的净保护层厚度为35米米,限位凹槽处的净保护层厚度为25米米.钢筋按照不绝缘设计.底座板结构宽度为2800米米,长度分5050米米、5100米米、5625米米、5750米米、6400米米、6825米米六种类型,厚度直线段为253米米和197米米,按曲线超高175米米为例,曲线地段左线506米米、125米米,右线450米米、181米米,缓和曲线采用内插法计算不同段落底座板厚度.底座板设计图如图5-1.底座板顶面设置4米米厚的聚丙烯土工布,每块底座板底座设置2个1022米米×700米米×110米米限位凹槽,凹槽侧面铺设4块8米米厚的弹性垫板,其中2块规格为900米米×60米米,另外2块为600米米×60米米,弹性垫板四周使用泡沫板填平,并使用胶带粘贴牢固.32米梁上底座板由2块6825米米,2块6400米米,1块5750米米,组成,24米梁上底座板由2块6400米米,2块5750米米,组成每块底座板间设置100米米伸缩缝.靠近。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 -1 适用范围............................................................ - 1 -2 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1 -3 验收标准............................................................ - 2 -3.2混凝土外形尺寸标准 ................................................ - 3 -4 作业准备............................................................ - 3 -5 技术要求............................................................ - 5 -6 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 6 -7 施工要求............................................................ - 7 -8 劳动组织........................................................... - 10 -9 材料要求........................................................... - 11 -10 机械配置.......................................................... - 12 -11 质量控制及检验.................................................... - 13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15 -二、桥上底座作业指导书.................................................. - 17 -1 适用范围........................................................... - 17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17 -3 验收标准........................................................... - 18 -4 作业准备........................................................... - 19 -5 技术要求........................................................... - 20 -6工艺流程........................................................... - 21 -7 施工要求........................................................... - 22 -8 劳动组织........................................................... - 33 -9 材料要求........................................................... - 34 -10 机械配置.......................................................... - 35 -11 夏季施工措施...................................................... - 35 -12冬季施工措施 ...................................................... - 38 -13质量控制及检测 .................................................... - 38 -14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41 -三、桥上隔离层、弹性垫层作业指导书...................................... - 43 -1 适用范围........................................................... - 43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43 -3 验收标准........................................................... - 44 -4 作业准备........................................................... - 44 -5 技术要求........................................................... - 44 -6工艺流程........................................................... - 45 -7 施工要求........................................................... - 46 -8 劳动组织........................................................... - 47 -9 材料要求........................................................... - 48 -10 机械配置.......................................................... - 50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 50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50 -四、轨枕组装、调整作业指导书(简易轨排法).............................. - 52 -1 适用范围........................................................... - 52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52 -3 验收标准........................................................... - 53 -4 作业准备........................................................... - 54 -5 技术要求........................................................... - 55 -6工艺流程 ........................................................... - 55 -7 施工要求........................................................... - 56 -8 劳动组织........................................................... - 68 -9 材料要求........................................................... - 69 -10 机械配置.......................................................... - 71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 71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72 -五、道床板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简易轨排法)............................ - 74 -1 适用范围........................................................... - 74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74 -3 验收标准........................................................... - 77 -4 施工作业准备....................................................... - 78 -5 技术要求........................................................... - 79 -6 工艺流程........................................................... - 81 -7 施工要求........................................................... - 82 -8 劳动组织.......................................................... - 103 -9 材料要求.......................................................... - 103 -10 设备机具配置..................................................... - 104 -11 质量控制及检测................................................... - 105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 109 -六、桥上轨枕组装、调整作业指导书(轨排框架法) ......................... - 111 -1 适用范围.......................................................... - 111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111 -3 验收标准.......................................................... - 112 -4 作业准备.......................................................... - 113 -5 技术要求.......................................................... - 114 -6工艺流程 .......................................................... - 114 -7 施工要求.......................................................... - 115 -8 劳动组织.......................................................... - 126 -9 材料要求.......................................................... - 127 -10 机械配置......................................................... - 128 -11质量控制及检测 ................................................... - 129 -12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 130 -七、道床板作业指导书(轨排框架法)..................................... - 132 -1 适用范围.......................................................... - 132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 - 132 -3 验收标准.......................................................... - 135 -4 施工作业准备...................................................... - 136 -5 技术要求.......................................................... - 137 -6 工艺流程.......................................................... - 138 -7 施工要求.......................................................... - 140 -8 劳动组织.......................................................... - 157 -9 材料要求.......................................................... - 158 -10 设备机具配置..................................................... - 158 -11 质量控制及检测................................................... - 161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 164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五、技术要求 (2)六、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七、施工要求 (4)八、劳动力组织 (10)九、材料要求 (10)十、设备机具配置 (18)十一、质量控制及检验 (18)十二、安全及环保要求 (19)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操作要求及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操作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西客专渭南轨枕场SK-2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施工作业。

三、编制依据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3. 《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通线[2011]2351-Ⅰ5. 相关规范和标准四、混凝土施工前准备4.1施工准备:混凝土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搅拌机、运料架、布料机、振动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准备,还包括组织混凝土施工从拌合、运输、灌注和振捣的协调一致,以及突发事件状态下保证灌注顺利进行的应急措施等。

4.1.1每套模具为2×4联,为8根,共75套模具。

生产总任务为440730根,单根混凝土用量0.089方,混凝土总方量为39225方。

灌注前,首先由质检员对桁架钢筋、环形箍筋、模具等工序进行检查整修、签证,确认无任何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灌注。

同时调度、相关部门、班组人员必须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4.1.2取得签认手续齐全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确认本次浇注混凝土的骨料、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等已到达拌合站,并均已检验合格。

GQZH-1标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GQZH-1标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广清城际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2.1 内业准备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的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2 外业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齐全。

标准和规范:《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3.技术要求3.1 桥梁地段道床板采用分块浇筑,分段长度一般为 5~7m,路基、隧道地段道床板采用连续浇筑,道床板宽度 2800mm,厚度 260mm。

3.2 路基、隧道上连续浇筑道床板采用双层配筋结构,桥台上整体道床采用三层配筋。

3.3 道床板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纵横向钢筋须进行绝缘处理,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清理→施工放线→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钢筋接地焊接→模板安装。

4.2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理施工放线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钢筋接地焊接模板安装道床板钢筋工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核对道床板所用钢筋的规格及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钢筋各项性能指标检验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

5.2 清理清除道床板范围内的下部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

5.3 施工放线首先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直线地段每 5m 放出线路投影中线,中线应用明显颜色标记,并根据几何关系用墨线弹出一侧轨枕边线和模板边线。

其次用水准仪每 5m 对应测量出路基支承层(隧道仰拱填充层表面)、桥梁防撞墙侧引点的实际高程。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二Ο年月日目录一、编制原则 (1)二、适用范围 (1)三、作业内容 (1)四、作业标准 (1)五、作业流程 (2)六、人员组织(一个班组) (3)七、工具配备 (3)八、作业细则 (3)九、注意事项 (6)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原则本作业指导书根据《无砟轨道验收标准》及沪昆公司相关要求编制,在保证轨道平顺性的前提下,确保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运长昆湖南段CKTJIII—2标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工作。

三、作业内容1、长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对轨道的重新测量,对测量资料汇总整理和模拟调整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统计扣件更换/调整的种类和数量并提取物资需求计划。

2、根据模拟调整文件报表,现场核对调整位置和调整项目,确认无误后更换相应种类的扣件。

3、扣件更换结束后,按规定扭力上紧螺栓,同时检查轨道调整效果和平顺性是否达到要求。

4、清理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并分类存放,同时清理干净道床污染物。

四、作业标准1、重新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要素数据输入是否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轨枕无空吊现象,焊缝平顺(<0。

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2、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3、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调整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另外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控制。

一般轨距控制在±1mm以内;水平控制在1mm以内;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以内,连续两根轨枕各指标的变化率控制在0。

5~0.7mm。

CRTSI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模板

CRTSI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模板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蚌福联络线双凤特大桥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四局合肥枢纽1标四分部12月12日中铁目录一、目的.................................................... - 3 -二、编制依据................................................ - 3 -三、适用范围................................................ - 4 -四、作业准备................................................ - 4 -4.1、技术准备............................................ - 4 -4.1.1、内业技术准备................................... - 4 -4.1.2、外业技术准备................................... - 4 -4.2、人员配备............................................ - 5 -4.3、机械设备及工具配备.................................. - 6 -4.4、材料配备............................................ - 6 -五、技术要求................................................ - 7 -六、操作工艺流程............................................ - 9 -6.1 主要施工程序 ......................................... - 9 -6.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 9 -七、施工要求................................................ - 10 -7.1钢筋加工与安装......................................... - 11 -7.2底座板模板制作及安装................................... - 13 -7.3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 14 -7.4混凝土顶面收光......................................... - 15 -7.5混凝土顶面刻纹......................................... - 17 -7.6混凝土养护............................................. - 18 -7.7拆模................................................... - 18 -八、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要求.................................. - 37 -8.1劳动组织............................................... - 39 -8.2 施工进度要求 .......................................... - 40 -九、主要材料要求 ........................................... - 40 -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 41 -10.1质量控制 .............................................. - 41 -10.2质量检验.............................................. - 42 -10.2.1 钢筋............................................ - 42 -10.2.3 模板............................................ - 43 -10.2.4 底座板混凝土.................................... - 45 - 十一、安全及环保要求......................................... - 46 -11.1 安全要求............................................. - 46 -11.2环保要求.............................................. - 47 - 十二、成品保护............................................... - 48 -CRTSI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对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枢纽1 标四分部特大桥桥上CRTSI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工序进行控制, 确保工序的最终产品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 (2)1。

1编制依据 (2)1。

2编制目的 (2)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2)2。

1 桥梁底座概述 (2)2。

2 桥梁底座施工工艺 (3)2.3 桥梁底座施工方法 (3)2.4 施工作业标准 (5)三、人员配置 (10)四、底座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10)五、施工安全与劳动保护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各工序作业注意事项 (11)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1.1编制依据1、《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兰乌二线施(轨)10;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一收标准》(TB10754-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等相关规范双块式施工内容;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1.2编制目的明确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1 桥梁底座概述桥梁地段道床板支承结构为底座板,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上,并用连接钢筋与桥面混凝土间采用预埋套筒连接,当连接钢筋无法拧入预埋套筒时,需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40.结构宽度为2800mm,长度分6400mm、6375mm、6625mm、5100mm 四种类型,底座板顶面设置4mm厚的聚丙烯土工布,每块底座板底座设置2个限位凹槽,顶面尺寸为1000mm×700mm,底面尺寸为978×678mm,凹槽侧面铺设8mm厚的弹性垫板,弹性垫板四周使用泡沫板填平,并使用胶带粘贴牢固。

32m 梁上底座板由3块6400mm、1块6625mm、1块6376mm组成,24m梁上底座板由3块6400mm,1块5100mm,组成.每块底座板间设置100mm伸缩缝.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排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

2.编制依据2.1兰新线无砟轨道施工图及设计文件2.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3.适用范围兰新铁路第二双线CRTS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

4.施工控制要点4.1前期准备阶段4.1.1熟悉并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细则、指南等。

4.1.2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和无碴轨道铺设前质量评估。

4.1.3组织技术、测量试验和施工人员岗前培训。

4.1.4配合设计院进行CPⅠ、CPⅡ、CPⅢ精密测量控制网布设,完成新网下的线路拟合;组织对CPⅡ、CPⅢ测量成果进行复测,报设计院确认。

4.1.5选定混凝土配合比。

4.1.6原材料进场检验、标识存放。

4.2过程控制阶段包括组装工具轨排,钢筋工程施工,电阻测试,轨排就位、粗调、精调和轨道几何位置复测,灌注道床板混凝土,道床板养护、封堵螺栓孔等。

4.2.1钢筋绝缘情况采用目测检查和电阻测试,灌注混凝土前的精度复测,灌注混凝土等重要工序监理全过程旁站。

4.2.2建立内部各工序交接验收管理办法,各工班之间办理签字交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2.3在施工的各阶段,根据测量统计分析数据,在施工现场定期(不长于1个月)召开由技术负责人、测量、安全、试验、物资设备、质量人员和工班长等参加的各类分析、探讨和阶段性总结会,适时增补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质量管理要求。

4.3后期综合整理阶段首先,对铺设长钢轨后的轨道进行复测;然后根据精调和复测后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轨道综合调整方案。

5.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1《工具轨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具轨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技术和质量控制点6.1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的进场6.1.1工作内容①按方案备齐材料及器具;②工具轨的验收;③轨枕现场存放。

6.1.2设备配置专用吊架、汽车吊。

6.1.3储存工具轨存放在已整平硬化的场地上,搭设临时防护棚,避免由于暴晒等造成轨排产生温度变形。

6.1.4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①轨排检验标准见表1。

②模板检验标准见表2。

表2 模板质量检验检查表③螺杆调节器检验标准见表3。

表3螺杆调节器验收检查表6.2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钢筋进场6.2.1工作内容①提出轨枕、钢筋用料计划;②轨枕的验收;③轨枕的现场堆放。

6.2.2工艺步骤①提出轨枕、钢筋用料计划根据设计及施工进度情况,计算确定所需的轨枕及钢筋数量。

所需轨枕、钢筋应在施工两周前运抵工地,根据洞口场地和施工进度情况,分批次进料。

②轨枕的验收a、在轨枕卸车前,质检人员重点检验轨枕的以下项目:运输中损坏、裂缝、钢筋变形、伸出的钢筋长度等。

b、如果轨枕垛中有若干轨枕不合格,该垛轨枕将拒收并退还。

③轨枕的现场堆放轨枕层间用10×10 cm方木支撑,枕木垛应绑扎牢固,使用汽车吊卸载轨枕。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载轨枕垛,轨枕垛按相应标记卸车垛放。

6.2.3设备配置专用吊架、汽车吊。

6.2.4储存轨枕存放在已平整硬化的场地上,钢筋按型号分开,存放在钢筋棚。

轨枕层间用10×10 cm方木支撑,枕垛应绑扎牢固。

每垛存放6层,每层6根。

钢筋堆放前,底部垫枕木,避免钢筋与地面的直接接触。

6.2.5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①质量缺陷超标的轨枕必须标记并取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轨枕。

轨枕应在生产厂完成检查,现场进行外观检测。

对有损坏的或者有潜在损坏的轨枕,应在其端部竖面用黄漆标注,不得使用。

②使用专用吊具装卸轨枕,不得用绳索直接起吊,以免轨枕产生永久性变形。

③两轨枕垛之间要求的间距不小于0.5 m。

④轨枕外型尺寸:a、横向中心距1514±2㎜;b、单块中心偏差±1㎜;c、轨底坡1/35~1/45㎜;d、承轨槽平整度1㎜;e、两承轨台之间的相对扭曲<0.7㎜。

⑤预埋套管:a、套管中心距382+1.5㎜,-0.5㎜;b、孔道不垂直度<0.5㎜;c、套管内径30㎜;d、套管与砼表面高差<1㎜;e、套管内不允许堵塞。

⑥钢筋桁架:a、上下层钢筋间距100±3㎜;b、上层钢筋距轨枕顶面距离105±3㎜。

⑦外观质量检查是否存在外观质量缺陷(棱角缺损等) ,对不合格的轨枕确认后单独堆放标识、退货处理。

轨枕按照表4进行验收。

表4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6.3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线6.3.1工作内容①工作面清理;②施工放线。

6.3.2工艺步骤①工作面凿毛、清理人工采清除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

②施工放线a、每块道床板按图纸起止里程分别测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位置;b、以中线为基准弹出道床板的纵向模板内侧边线;c、标记轨枕控制边线及每隔20根标定一次轨枕里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

6.4底层钢筋布设6.4.1工作内容①按测量放样位置和轨枕下纵向钢筋设计数量,将纵向钢筋依次散铺到线路上;②绑扎底层钢筋,做好绝缘处理。

6.4.2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①根据全站仪放样点,在底板顶面上用钢卷尺量出底层钢筋间距,粉笔标记;按梅花型布置预制好的砼垫块;布置纵、横向钢筋,安装绝缘卡子和绝缘扎丝固定。

②吊卸过程中防止钢筋变形;维持物流道路的通畅,满足货物运输要求。

6.5布枕6.5.1工作内容①布枕前应对轨枕进行检查,伤损掉块、桁架变形的轨枕不得使用。

②轨枕采用人工散布,每4人一组,分区段按放样标识放置轨枕,专人对所摆放的轨枕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标识线吻合。

③每散布4组轨枕,控制散布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作出相应调整。

④同组轨枕间距误差不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两组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并应保持轨枕基本平顺,与线路中心垂直。

6.6轨排组装6.6.1工作内容①工具轨安装完成后,采用方尺对枕距进行精调,通过方尺,调整轨枕方向垂直于钢轨。

②在工具轨上作出每根轨枕中心标识,并在控制扣件螺栓上作出中心点标识,按中心标识采用方尺、垂球控制轨枕间距,起道机、撬棍调整枕距。

③调整完成后安装绝缘垫块,初拧扣件螺栓,拧紧程度以手拧不动为宜,施拧时先同步拧钢轨内侧两螺栓,然后同步拧钢轨外侧两螺栓。

④轨枕间距调整完成后进行扣件螺栓施拧,形成轨排。

扣件螺栓施拧必须采用双头内燃机扳手对称施拧(扭矩在150KN.m~160KN.m),施拧时绝缘垫块和钢轨必须完全落槽,采用塞尺检查工具轨与垫块、挡块和扣件间三点是否密贴,间隙不得大于0.5mm, 否则,需加大扭矩施拧。

⑤轨枕调整好后,利用轨距尺及轨距撑杆调整轨距,轨距调节后必须为钢轨的真实轨距,避免钢轨扭曲或倾斜,造成轨距合格的假象,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6.7轨排粗调6.7.1工作内容在底层钢筋布设、轨排就位以后,开始对轨排进行粗调作业。

粗调的目的是将组装好的轨排抬起至设计标高,并对轨道中心进行调整。

①粗调前对轨排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枕距、轨距及轨道落槽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②利用起道机抬升轨排,每轨排每侧3~4个,利用方尺初步控制起轨高度。

③轨道中心调整:可在方尺上作出轨道中心位置标识,利用垂球对中轨道中心点,对轨道中心进行调整,起轨时可通过调整起道机的位置角度及松紧顺序来使轨道对中。

④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螺杆调节器在轨道左、右轨对称安装,固定在两轨枕中间位置,并应大致垂直于轨道方向,第一根轨枕需要配一对,每间隔3根轨枕安装1对。

⑤安装螺杆调节器螺杆:安装螺杆前先对螺杆涂抹黄油,安装事先准备好的波纹管(略高出砼结构面),旋入螺杆,采用扳手拧紧,最大扭矩不应超过5KN.m(与手动拧紧力量大致相当),施拧时要注意两边用力相等。

为防止起道机松轨后螺杆下沉导致轨排变形,在螺杆下面安装50mm×50mm×4mm钢板垫片,垫片中间设防滑凹槽。

⑥轨道粗调调整原则:利用起道机、螺杆调节器完成轨排的粗调工作,调整原则以“先标高、后中线,再复核标高、中线”的顺序循环进行。

粗调时要求逐一对每一对支撑螺杆处的轨排进行调整。

粗调后中心线偏差应在3mm内,高度应低于设计标高约3~5mm。

设站及调整工艺: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后方交法测设,测量测站附近8个CPⅢ基桩控制点棱镜,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x、y、z坐标。

改变全站仪测站,需要重新确定新测站坐标时,必须至少观测后方8个控制点。

同时对已完成调整的最后一组轨排进行复测,偏差大于2mm需重新设站。

全站仪架设好以后,配合轨检小车逐一对每一对支撑螺杆处的轨排进行粗调调整。

待一组轨排调整完成后,紧固支撑螺杆,螺杆顶端高出钢轨顶面不得超过70mm。

重复测量,确认轨排准确定位后,安装鱼尾夹板,纵向连接轨排,必要时再次进行调整。

6.8钢筋绑扎、接地焊接6.8.1工作内容①钢筋绑扎;②接地焊接;③钢筋绝缘及接地检测。

6.8.2工艺步骤①钢筋绑扎a、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

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b、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②接地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 mm。

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焊接时应保证其端口紧贴道床板砼侧面。

③钢筋绝缘检测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欧姆表。

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 MΩ。

6.8.3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①接地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100 mm,外端联接点须高出设计道床板面约5mm。

②接地单元长度不大于100 m。

③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质量检查项目:按图安装钢筋;按图进行焊接;接地连接位置;混凝土保护层两侧和顶部最小厚度符合图纸要求,允许偏差±5 mm。

④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⑤防止接地端子污染。

6.9安装横向、纵向模板6.9.1工作内容①模板抽检及设备就位;②安装横向模板;③安装纵向模板。

6.9.2工艺步骤①模板抽检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模板平整度;复核基底砂浆带的位置及强度;模板清洗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

②安装模板纵、横向模板安装时,相邻模板间拼接要严密。

6.9.3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①模板安装不能扰动已粗调完的轨排。

②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项目:纵向模板干净(无混凝土污染);脱模剂涂刷情况(仅能使用脱模剂),油膜应分布均匀;损坏或弯折的模板不得使用;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目测纵向模板与下部结构顶面保持垂直;模板安装后,检查下部结构表面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