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精选20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举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不异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不异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1(一)乘除四则运算1.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3.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小数四则运算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例如3×3=32(三)分数四则运算1.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一、整数1.0-100以内的数字2.数的大小比较3.表示数的大小:大于、小于、等于4.数的顺序排列5.数的相反数6.顺数和逆数7.填数题:填写正确的数8.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二、加法和减法1.物品的加法2.图片的加法3.数字的加法4.两位数的加法5.加法的交换律6.集合中的加法7.加法和自然数的性质8.集合中的减法9.数字的减法10.减法的交换律三、乘法和除法1.物品的乘法2.图片的乘法3.数字的乘法4.两位数的乘法5.乘法的交换律6.数0的性质7.除法的概念8.除法的性质四、分数1.分数的概念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简化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分数和整数的加法6.分数和整数的减法7.分数的乘法8.分数和整数的乘法9.分数的除法10.分数和整数的除法五、几何图形1.点、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2.角的概念3.直角、钝角和锐角的比较4.三角形的概念5.四边形的概念6.正方形和长方形7.圆的概念8.弧和弦的概念9.镜像的概念10.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六、单位和测量1.重量的表示和比较2.长度的表示和比较3.容积的表示和比较4.面积的计算七、时间和日期1.时间的概念2.秒、分钟和小时的关系3.日期的表示和计算八、图表和数据1.直方图的读取和绘制2.表格的读取和填写3.数据的统计和分析4.数据的比较和排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合集15篇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合集15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
5在()位上,表示()。
3在()位上,表示()。
6在()位上,表示()。
4、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6、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0个一百是()。
10000里面有()个百,1000里面有()个十。
7、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含二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含二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知识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14.1—6的乘法口诀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5.7——9的乘法口诀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1.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篇二】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二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例如:32 + 25,个位上2+5 = 7,十位上3+2 = 5,结果是57。
-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38+25,个位8 + 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上3+2+1 = 6,结果是63。
2. 减法。
- 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例如:57 - 23,个位7 - 3 = 4,十位5 - 2 = 3,结果是34。
-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例如:51 - 23,个位1 - 3不够减,从十位5退1当10,10+1 - 3 = 8,十位上5退1后是4,4 - 2 = 2,结果是28。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 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23+15+12,先算23+15 = 38,再算38+12 = 50。
- 连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75 - 23 - 12,先算75 - 23 = 52,再算52 - 12 = 40。
- 加减混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32+15 - 10,先算32+15 = 47,再算47 - 10 = 37。
二、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认识。
-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例如:三角板上有三个角。
-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 直角、锐角和钝角。
- 直角: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直角,直角是90度。
-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 钝角: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
三、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
-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 3×4 = 12。
-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3×4 = 12中,3和4是因数,12是积。
2. 2 - 6的乘法口诀。
-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
1.1 数的分类
整数、分数、小数、负数
1.2 数的大小比较
用大于、小于、等于号表示
1.3 自然数的认识
了解自然数的概念,认识自然数的符号“N”,序数概念
二、简单加减法
2.1 加法的性质
加数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单位元
2.2 减法的性质
减数、被减数、差的概念,了解减法的性质
2.3 加减混合运算
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口算
三、时间的认识
3.1 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单位:日、周、月、年
3.2 时间的计算
学会日、周、月、年的转换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
4.1 长度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度量单位的概念
4.2 面积的认识
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概念
4.3 体积的认识
认识立方厘米和立方米的概念
五、分数的认识
5.1 分数的定义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符号,学会数轴上的绘制
5.2 分数的大小
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口算练习
5.3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整数的加减、分数化简
六、图形的认识
6.1 二维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图形的概念,认识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6.2 三维图形的认识
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三维图形的概念
6.3 图形的计算
能够计算二维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以上就是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
1. 不进位加法。
-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例如:32 + 25,先算个位上的2+5 = 7,再算十位上的3+2 = 5,结果是57。
2. 进位加法。
-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36+27,先算个位6 + 7 = 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再算十位3+2+1(进位的1)= 6,结果是63。
(二)减法。
1. 不退位减法。
-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例如:56 - 23,先算个位6 - 3 = 3,再算十位5 - 2 = 3,结果是33。
2. 退位减法。
-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例如:51 - 24,先算个位1 - 4不够减,从十位5退1当10,10+1 = 11,11 - 4 = 7;再算十位5退1后剩4,4 - 2 = 2,结果是27。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 连加。
- 计算连加算式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如:28+34+23,先算28+34 = 62,再算62+23 = 85。
- 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连减。
- 计算连减算式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85 - 26 - 19,先算85 - 26 = 59,再算59 - 19 = 40。
- 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3. 加减混合。
- 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38+27 - 19,先算38+27 = 65,再算65 - 19 = 46。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24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的定义•数的分类•数的读法2. 数的比较•大小比较•数的大小顺序排列3. 数的拆分与合并•数的分离与合并•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数的应用1. 圆形的认识•圆、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的认识•用直线、绳子测圆的周长和直径2. 时间的认识•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概念•日历的使用方法3. 数的计算•计算数的加减法•简单的乘法4.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数学在量尺寸中的应用三、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图形的概念•图形的分类2. 直线和曲线•直线和曲线的认识•直线、折线、封闭曲线的区别3. 简单几何图形•这顶图形的边,角,面•正方形和矩形的认识4. 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几何图形在建筑中的应用四、草图和图表的认识1. 图表的分类•图形、表格、图表的区别•直方图、饼图、柱形图的认识2. 用图表表示信息•记录信息的方法•制作图表的基础知识3. 现实生活中的图表应用•柱形图应用于人口增长•饼图应用于植物的分类五、数学中的问题1. 算数解决的问题•算数式的变换•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一个数据的模式•通过图形和图表解决问题3. 探究数学的问题•探究几何图形的特性•探究数学中的算术模式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梳理,通过这个梳理对小学生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希望能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数的认识与计算
1.自然数及其表示方法
2.大数与小数的概念
3.数的比较与排序
4.数的顺序与位置
5.十进制的理解和运算
6.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7.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8.加减法的应用
9.乘法的概念和运算
10.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11.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二、计数与测量
1.计数的方法和应用
2.整十的认识和应用
3.整百和整千的认识和应用
4.较大数的读法和书写
5.读写简单分数
6.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7.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8.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9.日历的使用和理解
10.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11.温度的认识和计量
12.重量与质量的比较和测量
13.容积与体积的认识和测量
14.面积的认识和计算
三、几何与形状
1.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点、线、面的认识和区分
3.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4.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和表示
5.直角和角的认识和判断
6.顶点、边和底面的认识和区分
7.立体图形的认识、分类和表示
8.简单的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9.图形的变换和改变
10.图形的拼贴与组合
四、数据与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表示和读取
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数据的统计和图示
5.运算符号的使用和解读
6.有关数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7.数据的综合运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1. 数字的认识与归纳2. 数字的大小比较3. 数字的进位和退位4. 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5. 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 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 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10.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数字是用来计数的符号,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其他数字可以由这些数字组成。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大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大;小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小;等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相等。
三、数字的进位和退位进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超过9,需要将进位后的数值加到高位上。
退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小于0,需要从高位借位。
四、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算式是由数字和算术符号组成的式子,如2+3=5。
算术符号有加号“+”、减号“-”、乘号“×”和除号“÷”。
五、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过程,如2+3=5。
加数+被加数=和数。
六、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减法是指用一个数值减去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5-2=3。
被减数-减数=差数。
七、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的过程,如2×3=6。
乘数×被乘数=积数。
八、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除法是指用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6÷2=3。
被除数÷除数=商数。
九、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分数是指一个数值分为若干等份中的一份,如1/2、2/3等。
分子代表被分的份数,分母代表总份数。
十、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时间是指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如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表达时间可用数字、时钟、日历等方式。
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在这一部分学习中,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方法,以及如何组合数字和对数字进行排序等基本操作。
二年级所有的知识点
二年级所有的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 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例如:32 + 24,先算个位2+4 = 6,再算十位3+2 = 5,结果是56。
- 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如38+25,个位8 + 5=13,向十位进1,十位3+2+1 = 6,结果是63。
- 减法:- 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例如:56 - 23,个位6 - 3 = 3,十位5 - 2 = 3,结果是33。
- 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如43 - 27,个位3减7不够减,从十位4退1当10,13 - 7 = 6,十位3 - 2 = 1,结果是16。
2.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如:3 + 3+3+3 = 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 = 12或4×3 = 12,其中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 2 - 6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 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 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 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3. 认识除法。
-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上面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可以写成12÷3 = 4,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4. 表内除法(一)-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如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二、图形与几何。
1. 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 1米=100厘米。
(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比较物体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不是,则应在比较前统一单位。
比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在三角尺上比较直角(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一、整数的概念和运算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的加法:正整数加法、负整数加法、零的加法4. 整数的减法:正整数减法、负整数减法、零的减法5. 整数的乘法:正整数乘法、负整数乘法、零的乘法6. 整数的除法:正整数除法、负整数除法、零的除法7. 整数的综合运算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概念和读法:零点五、十点七、百分之二十五等2. 小数点的位置和作用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5. 小数的四舍五入和估算三、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和读法:二分之一、三分之四等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5.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四、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4.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五、图形的认识和分类1.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3. 四边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矩形等4. 三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5. 圆的认识和特点六、时间和日历1. 小时、分钟和秒的认识和换算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3. 年、月、日、星期的概念和读法4.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5. 日历的运用和计算七、数据和统计1. 数集和数据的分类2.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用表格、柱状图等形式3.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八、几何图形的移动和变形1.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和操作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判断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能力,并在数学学习中建立扎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一、数据收集整理1.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既方便又快捷。
2. 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 除法算式的读法: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例如:12÷4 = 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4.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5.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三、图形的运动(一)1. 对称现象: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 平移: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3.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表内除法(二)1.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时,会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五、混合运算1.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 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1.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 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千是一万。
2. 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4. 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八、克和千克1. 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2023年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5篇)
2023年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例:写法:9÷4=2……1(知道各部分的名称,9是被除数、4是除数、2是商、1是余数。
)读法:9除以4商2余1.例:①19÷9=2……1读作:()19是(),9是(),2是(),1是()。
②41÷5=8……1读作:()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③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2)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①除数是4,商是8,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②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3、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较)例:列竖式计算。
①21÷5=②19÷6=③48÷9=4、解决问题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份,还剩()根。
算式为()。
②搭一顶帐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顶帐篷?③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④有58个茶杯,每7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二、万以内数的认识1、“千”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例:①()个10是100;()个100是1000。
②1000里面有()个100,()个10,()个1。
.③比299大1的数是()。
2、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800读作:(),组成()。
808读作:(),组成()。
880读作:(),组成()。
3、“万”的认识。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4、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例:①在2371中,2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表示()。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竖式除法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知识点: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知识点: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知识点: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知识点: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知识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3、1米=100厘米或1m=100cm4、1米=10分米或1m=10dm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知识点: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1米=10分米或1m=10dm;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精选20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1篇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2篇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1厘米101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巩固练习)(1)小明身高1(米)30(厘米)(2)练习本宽13(厘米)(3)铅笔长17(厘米)(4)黑板长2(米)(5)图钉长1(厘米)(6)一张床长2(米)(7)一口井深3(米)(8)教学楼高25(米)(9)学校进行101(米)赛跑(10)跳绳长2(米)(11)宝宝身高80(厘米)(12)一棵树高3(米)(13)一把钥匙长5(厘米)(14)门高2(米)(15)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16)讲台高90(厘米)(17)教室长12(米)(18)筷子长20(厘米)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3篇复习的方法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
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
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
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商讨或请老师解决。
复习还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数学认知结构。
复习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手和脑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极好机会。
数学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习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怎样应用它等。
作业的方法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
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所以它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或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
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
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
其次,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它们的结果或方法,可否引进适当辅助元素后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与该题有关的一个特殊问题或一个类似问题,考察解决它们对当前问题有什么启发;能否把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变更,再重新组合,以达到所求结果,等等。
这就是说,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引入辅助元素、类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法,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
第三,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
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每步推理或运算是否立论有据,答案是否说尽无遗;思考一下解题方法可否改进或有否新的解法,该题结果能否推广(事实上中学课本中不少题目是可以推广的)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4篇一、相反的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5篇知识点: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练习题:一、填一填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二、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轴对称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对称轴 )2、长方形有( 两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四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移动 )现象。
二、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6篇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
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
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乘法的运算定律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7篇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练习题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10、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
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8篇一、计算下面各题。
(1)4厘米+35厘米=()(2)90厘米-55厘米=()(3)37米+40米=()(4)101米-38米=()二、填空。
(1)33厘米-10厘米=()厘米(2)()厘米+9厘米=39厘米(3)()厘米-5厘米=38厘米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