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科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儿科小知识

健康宣教儿科小知识一、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随着儿童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染病对其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将有助于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
1. 保持手卫生正确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孩子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接触宠物后以及进食前后。
2. 注重食品安全饮食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家长应确保孩子摄入安全、卫生的食品,并教育他们不随地乱吃东西或进食未经烹饪处理的食物。
3. 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预防空气传播疾病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经常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家长应确保孩子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以增强其免疫能力。
二、如何应对儿童常见疾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是不可避免的。
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常见疾病,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1. 发热发热是孩子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感冒、咽炎等感染所致。
家长要及时测量孩子体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应用退烧药物。
2. 咳嗽儿童常因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咳嗽,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饮食。
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些温开水、水蒸气等缓解措施,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3. 腹泻腹泻可能由病毒、食物中毒或消化道感染引起。
家长应确保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并控制饮食,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易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与他人共用眼镜、洗脸巾等个人用品,并定期检查眼睛健康。
5. 鼻炎孩子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塞等。
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原,同时适当疏导孩子情绪,以预防鼻炎的发生。
三、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养成以下健康习惯:1. 规律作息孩子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
有规律的作息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是指针对儿童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一份典型的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以及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建议。
一、儿童营养健康教育1. 儿童饮食均衡:建议儿童每天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蛋类等多种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2. 控制零食摄入:提醒家长减少给儿童过多的零食,特别是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3. 喝水的重要性:教育儿童每天要喝足够的水,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
二、儿童运动健康教育1. 适度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户外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 避免长期久坐:提醒儿童避免长期久坐,特别是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保持良好的姿式。
3. 安全运动:教育儿童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如佩戴护具、遵守交通规则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三、儿童眼健康教育1. 用眼卫生: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用眼时间不宜过长,看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式,避免用眼疲劳。
2. 远离电子产品:提醒儿童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特殊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3. 定期眼保健操:鼓励儿童进行定期的眼保健操,如眼球转动、眼睛按摩等,以保护眼睛的健康。
四、儿童口腔健康教育1. 正确刷牙方法:教育儿童正确刷牙的方法,如每天早晚刷牙、牙刷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刷牙要注意用力均匀等。
2. 饮食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提醒儿童饮食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如少食糖分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等。
3.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儿童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保持口腔的健康。
五、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情绪管理:教育儿童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如学会表达情感、寻求匡助、积极应对压力等。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儿童与同龄人和家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儿科健康教育是针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素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在儿科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
一、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1. 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健康教育只是简单的疾病知识普及和宣教。
实际上,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过程,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实际操作中,儿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求。
这主要是因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状况、需求和兴趣了解不足。
3.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目前,儿科健康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座、宣传册等形式进行。
这些方式难以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兴趣,也无法实现互动和个性化教育。
4. 健康教育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
5. 家长参与度不高在很多情况下,家长对健康教育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健康教育方式不够吸引人。
二、应对措施1. 提高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如儿童营养、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
3. 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如互动讲座、游戏、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度和兴趣。
4. 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5. 鼓励家长参与健康教育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6. 建立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中,确保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 儿科患者要按时吃药呀,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重要呢!比如说小明生病了,妈妈按时给他喂药,他才能快快好起来呀。
2. 要让儿科患者多休息,这就好比汽车要加油才能跑更远,像小红生病后好好睡觉,精神马上就好多啦。
3. 注意儿科患者的饮食哦,可不能乱吃东西,这就像盖房子要选好材料一样关键呢!比如小军生病时吃清淡营养的,身体恢复得可快啦。
4. 要给儿科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呀,就像花朵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像小莉在舒适的房间里养病,心情都变好了。
5. 鼓励儿科患者多喝水呀,水可是生命之源呢,就像小树需要水分才能枝繁叶茂,比如小强多喝水,病好得也顺利呢。
6. 带儿科患者适当运动呀,增强体质,这就像给机器上油保养,让它更好工作,像小辉病好后适当运动,身体越来越棒啦。
7. 要关注儿科患者的情绪呢,他们心情不好病怎么能好得快呀,这就像阳光对植物的重要性一样,像小美生病时被关心情绪,恢复得可积极啦。
8. 按时带儿科患者复查哟,这可不是小事呀,就像车子要定期保养检查一样,比如小乐按时复查,医生能及时发现问题呢。
9. 教儿科患者讲卫生呀,这能预防很多疾病呢,就像给房子打扫干净能住得更舒服,像小阳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生病都少啦。
10. 家长们要多和儿科患者沟通呀,让他们不害怕,这就像给他们加油打气一样,像小俊生病时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鼓励,可勇敢啦!
总之,这些儿科患者健康教育制度真的很重要呀,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儿科健康教育流程

儿科健康教育流程
概述
儿科健康教育是针对儿童以及其家庭所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儿童和家庭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儿科健康教育流程是指在医院或社区等场所开展的儿科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具体流程步骤。
儿科健康教育流程
第一步:制定教育计划
在开展教育之前,需先进行计划制定。
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发育状况及健康问题等情况,结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儿科健康教育计划。
第二步:开展健康评估
在开展教育之前,需先对儿童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卫生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方案。
第三步: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包括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讲座、健康体检、健康日志记录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
第四步:进行固化教育
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后,需对教育内容进行固化,包括对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或电话咨询,提供健康指导手册等。
第五步:开展后续跟踪服务
教育活动结束之后,需对儿童进行持续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健康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
儿科健康教育流程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儿童和家庭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水平,还能够健全儿童的身心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健康教育活动是儿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科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健康教育宣教内容1. 营养与生长发育
-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技巧
- 婴儿及儿童合理膳食
-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 体重、身高的监测与评估
2. 预防接种
- 疫苗接种时间表
- 疫苗的益处与可能副作用
- 建立完整的预防接种记录
3. 安全与意外伤害预防
- 家庭环境安全
- 儿童玩具与用品的选择
- 预防跌倒、烫伤、中毒等意外
- 交通安全教育
4. 口腔卫生
- 适龄开始刷牙的重要性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定期检查牙齿
- 控制糖分摄入
5. 行为习惯养成
- 睡眠卫生
- 合理膳食习惯
- 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
- 远离不良嗜好(电子产品沉迷等)
6. 心理健康
- 亲子关系的建立
- 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
- 培养良好品行与社交能力
- 识别儿童精神行为异常
7. 常见病症及处理
- 感冒、腹泻、皮疹等常见病症的预防与护理
- 发热病儿的家庭观察与就诊时机
- 家庭常备药品的使用
8. 就医指南
- 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 选择合适的就诊场所
- 做好就诊准备(病史、体征等)
- 遵医嘱,坚持治疗
儿科健康教育涵盖儿童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各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家
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儿科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向家长传授有关儿童健康养育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正确地照顾和培养孩子。
本文将从儿童饮食、睡眠、运动、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五个方面,分别介绍儿科健康教育的处方。
一、儿童饮食1.1 均衡营养摄入: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家长应确保儿童每日摄入适量的各类食物,避免偏食,尤其是要注重蛋白质和钙的摄入,以促进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升。
1.2 合理膳食搭配:儿童饮食应以谷类、蔬菜、水果和适量的蛋白质为主,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适量控制零食的摄入,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
1.3 饮食安全与卫生:家长应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避免给孩子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洁食物。
同时,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饭前洗手习惯,避免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二、儿童睡眠2.1 规律作息时间:儿童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根据年龄不同,睡眠需求也有所差异。
家长应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力。
2.2 舒适的睡眠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睡眠环境。
保持房间的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光线刺激,有助于孩子入睡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3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如定期洗澡、听音乐、阅读等。
避免孩子在睡前过度兴奋,限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有助于入睡。
三、儿童运动3.1 适量运动:儿童应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心肺功能。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运动伤害的发生。
3.2 多样化运动方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瑜伽、舞蹈、武术等。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一、呼吸道疾病预防
1. 注重手部卫生,经常洗手可以降低感冒、咳嗽的机率。
2. 空气质量对呼吸道健康很重要,室内应保持通风。
3. 孩子照料后记得及时落窗,避免室内过于潮湿。
4. 季节性感冒高发期注意给孩子补充维生素。
二、营养食谱
1. 儿童应均衡饮食,不宜剩饭剩食或吃太多零食。
2. 注重蔬菜水果摄入,给孩子丰富视野带来健康。
3. 必须族属食物不宜过食,防止营养过剩导致体重问题。
4. 营养安全宜多注意,禁止给儿童饮用含酒精或咖啡饮料。
三、日常安全
1. 温馨提示家长留意孩子生活细节,防止不同程度的创伤性事故。
2. 给孩子讲解基本安全常识,如不随意取食物、不动不明物体等。
3. 户外活动应配备安全设施,家长也要时刻注视孩子。
4. 监督孩子勿任意上网,保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希望对家长子女健康教育有所帮助!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是指医生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给予家长一份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
通过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家长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运动方式、预防疾病的方法等,从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正文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1 儿童生理发育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发育经历了多个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等。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儿童的生长发育。
1.2 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了解他们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儿童是否健康发育,并及时采取措施。
2. 合理的饮食习惯2.1 营养需求: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了解他们的营养需求。
比如,婴儿期需要母乳或配方奶,学龄前期需要均衡的膳食,青春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2.2 饮食均衡:教育家长如何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也要教育家长避免给儿童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3. 科学的运动方式3.1 运动的重要性:介绍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心肺功能等。
3.2 合适的运动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力状况,指导家长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避免运动过度或不足。
4. 预防疾病的方法4.1 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介绍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以及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等。
4.2 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家长如何预防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如防止跌倒、烫伤、溺水等,提供安全防范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总结:综上所述,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运动方式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照顾儿童的身心健康。
同时,医生在制定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时也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以确保儿童得到最佳的健康教育。
儿科健康教育意义是什么

儿科健康教育意义是什么
儿科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提供儿童和家长所需的有关儿童健康的知识和信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儿科健康教育的几个重要意义:
1. 提高健康意识:通过儿科健康教育,儿童及其家长可以了解到有关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和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良好卫生习惯、免疫接种、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这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保持健康,从而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2. 预防疾病:儿科健康教育可以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帮助家长和儿童认识到避免疾病的重要性,如正确的手卫生、预防传染病、合理用药等。
这可以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3. 促进健康行为:通过儿科健康教育,可以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和少食高糖、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等。
这有助于培养儿童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4. 促进家庭互动:儿科健康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健康知识,同时也是向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和沟通,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提高家庭健康意识。
综上所述,儿科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儿童和家庭对健康的
认识和理解,预防疾病,培养健康行为,促进家庭互动,从而帮助儿童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发育。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1. 常见的儿科疾病说到儿科疾病,家长们一定是心里五味杂陈。
小孩子天真无邪,怎么能让这些病痛来捣乱呢?不过,咱们得知道,这些小病虽然烦人,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咱们就能轻松应对!1.1 感冒感冒,哎呀,真是“家常便饭”了。
孩子们的抵抗力还在磨练中,感冒就像那不速之客,随时都有可能来拜访。
看孩子打喷嚏、流鼻涕,那真是让家长心疼得不行。
这个时候,别着急,首先要多给他们喝水,保持水分。
其次,适当的休息是关键!让他们多躺在床上,妈妈可以给他们讲故事,顺便帮他们捶捶背,孩子心里也舒坦。
最后,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去医院看看,别让感冒变成大病。
1.2 腹泻腹泻也是常见的“小麻烦”,特别是在夏天,孩子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就开始闹情绪。
大人们常说:“肚子不舒服,真是难受得要命!”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补水,喝点电解质溶液,给肚子“喝个痛快”。
注意饮食,暂时别给孩子吃油腻的东西,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等。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高烧或者腹痛加剧,千万别掉以轻心,赶紧就医!2. 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门。
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慌不忙,反而能镇定自若。
2.1 预防为主“预防胜于治疗”,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比如说,感冒可以通过勤洗手、注意饮食来预防;腹泻可以确保食物的干净。
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能少生病,未来长大后也是受益无穷哦!教育孩子定期做健康检查,让小身体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能像小超人一样,去追逐梦想。
2.2 家长的角色家长在孩子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不仅是他们的“保姆”,还是他们的“健康顾问”。
与其等孩子生病了才想办法,不如平时多和他们聊聊健康知识,像是在“埋下种子”,让他们慢慢吸收。
比如,带他们一起参加健康活动,教他们认识各种水果,了解营养知识,这些都是让孩子爱上健康的好办法。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标题: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儿科健康教育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方式和健康知识。
本文将从儿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内容、方法、时机和工具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儿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1 儿科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的认识水平,增强养育能力。
1.2 儿科健康教育可以匡助家长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1.3 儿科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儿科健康教育的内容2.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健康知识。
2.2 儿童饮食营养和运动锻炼指导。
2.3 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培养。
三、儿科健康教育的方法3.1 定期参加儿科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
3.2 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健康教育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3.3 通过家庭医生或者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健康咨询和指导。
四、儿科健康教育的时机4.1 孕期儿童健康教育,包括孕前保健和孕期营养指导。
4.2 新生儿期健康教育,关注新生儿生长发育和喂养指导。
4.3 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儿童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
五、儿科健康教育的工具5.1 健康教育手册和宣传资料。
5.2 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和手机应用程序。
5.3 家庭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结语:儿科健康教育是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惟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儿童健康教育,才干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希翼本文所介绍的儿科健康教育处方能够匡助家长更好地关爱和呵护孩子的健康。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标题: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是指针对儿童健康问题提出的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下面将从预防疾病、营养健康、心理健康、运动锻炼和安全防护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一、预防疾病1.1 定期接种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日程表,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1.2 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3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有毒化学品、尘埃等有害物质,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危害。
二、营养健康2.1 合理膳食:保证儿童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2 喝水注意:饮水要卫生、安全,不喝未经过滤的生水,防止水源污染。
2.3 饮食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平衡。
三、心理健康3.1 关注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变化,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3.2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儿童参与各种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3.3 家庭关系: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运动锻炼4.1 合理运动量:根据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4.2 多种运动方式:多种运动方式结合,如户外活动、游泳、球类运动等,促进全面发展。
4.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儿童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五、安全防护5.1 安全教育:教育儿童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提高安全意识。
5.2 预防意外伤害:注意儿童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5.3 安全用药:家长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建议使用,避免药物误服或滥用。
结语: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儿童健康问题,积极配合实施儿科健康教育处方,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儿科健康教育处方是指为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和预防儿童常见疾病而制定的一系列健康教育措施。
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儿童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一、饮食健康1. 儿童饮食要均衡,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畜禽鱼肉、奶类及其制品等,以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2. 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如糖果、巧克力、油炸食品等,以预防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3. 饮食要有规律,每天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饱腹或过度饥饿。
二、运动锻炼1. 儿童每天应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球类运动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 避免长时间久坐,应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如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等,以预防久坐引发的健康问题。
三、睡眠充足1. 儿童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
2.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定时上床睡觉、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等,以提高睡眠质量。
四、个人卫生1. 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食物、接触动物或外出后。
2.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2次,使用适量的牙膏,保持口腔清洁。
3. 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五、心理健康1. 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关注,与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鼓励儿童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3. 若发现儿童出现情绪异常或行为问题,及时与专业人士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六、预防接种1. 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为儿童接种各类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期带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七、安全教育1. 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 防止儿童意外伤害,如家庭中使用锐利器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儿童接触。
3. 教育儿童防止溺水,不要单独在水域玩耍,避免溺水事故发生。
儿科健康教育内容

儿科健康教育内容儿科健康教育内容:1.预防传染病:教育家长和孩子们正确洗手的方法,并强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病人、动物和污染的食物或水。
2.良好的营养:强调儿童需要食用均衡的饮食,包括五大类食物:谷物、蔬菜、水果、奶制品和蛋白质来源。
教育家长们要给孩子提供全面的饮食,并限制过多的糖分和盐分摄入。
3.适当的锻炼:鼓励孩子进行适当量的体育活动,如户外运动、游泳、跳绳等。
提醒家长们减少孩子在电子设备前的时间,以免久坐不动导致缺乏运动。
4.睡眠健康:教导家长们建立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包括每晚规律的睡觉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缺乏睡眠会导致儿童体力不足,影响学习和发展。
5.安全教育:强调儿童的安全意识,如过马路时要牵手、远离危险物品和场所、正确使用安全设备等。
家长要监督孩子的活动,并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6.心理健康: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导家长们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7.眼睛保健:教育家长们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提供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8.口腔卫生:教育孩子正确刷牙的方法,并强调定期的口腔卫生检查和清洁。
9.预防意外伤害:提醒家长们注意儿童的家庭安全,避免家中潜在的危险,如锐器、化学品、高处等。
教育孩子们如何避免受伤,包括正确使用玩具、防护设备等。
10.免疫接种:强调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保护他们免受可预防疾病的侵害。
以上内容是儿科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点,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并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关注。
儿科健康教育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儿科健康教育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患儿康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儿科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完善健康教育体系(1)制定儿科健康教育计划,明确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责任人。
(2)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健康教育实施情况。
2.丰富健康教育内容(1)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特点等,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2)开展疾病预防、饮食营养、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3.创新健康教育形式(1)利用宣传栏、海报、宣传册等传统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2)开展线上健康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发布健康教育知识。
(3)举办健康讲座、义诊活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意识。
4.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1)选拔、培训具有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医护人员担任健康教育讲师。
(2)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三、工作成效1.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素养,降低了疾病发生率。
2.增强了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3.改善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促进了患儿康复。
4.提升了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部分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改进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创新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健康教育吸引力。
2.存在问题: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改进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医护人员担任讲师;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五、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儿科健康教育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素养,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1.深化健康教育内涵,拓展健康教育领域。
2.加强健康教育与临床工作的结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形成健康教育合力。
4.积极探索创新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儿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儿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儿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儿科专科疾病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针对这些儿科专科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对于儿科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预防知识:通过宣传和教育,向家长和孩子介绍常见儿科专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比如,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法进行预防;过敏性疾病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等方法进行预防。
2. 疾病识别与早期干预:家长和孩子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儿科专科疾病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比如,了解儿童过敏症的症状,可以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 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是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儿科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向家长介绍常见儿科专科疾病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用药注意事项。
家长应该明确用药的剂量、频率和疗程,遵医嘱用药,不滥用或乱用药物。
4. 专科疾病的心理疏导:儿童患有专科疾病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和疏
导。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孩子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儿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疾病预防知识、疾病识别与早期干预、合理用药指导和专科疾病的心理疏导。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儿科是关注儿童成长健康的科学领域,常见疾病是儿科医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为了提高家长对儿童常见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1. 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感冒的人接触等。
同时,注意儿童的饮食和休息,及时治疗感冒症状,缓解儿童不适感。
2. 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冷、过饱和不新鲜的食物。
孩子腹泻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饮用含有电解质的口服液,防止脱水。
3. 儿童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
家长要教育孩子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适宜并补充充足的水分。
同时,正确使用退热药,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和其他不适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
4. 儿童过敏:儿童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鼻塞、流涕等。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减少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
空调房内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网,屋内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通风。
过敏性鼻炎等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5. 儿童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手、足的疱疹。
家长应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注意手洗净、勿用他人物品。
同时,避免与患病的儿童接触,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及时治疗症状。
以上是对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儿童的健康。
留意疾病早期症状,若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不好转,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

儿科健康教育处方一、引言儿科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向父母和监护人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匡助他们正确照应和养育儿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儿科健康教育处方,详细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建议。
二、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
为预防感冒,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增强儿童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
2.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
为预防腹泻,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儿童饮食卫生,避免生吃海鲜和未煮熟的食物;- 勤洗手,避免细菌感染;- 饮食均衡,多喝水,补充盐分。
3.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主要症状包括鼻塞、喷嚏、咳嗽等。
为预防过敏性疾病,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等刺激。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
为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 定期消毒玩具和常用物品。
三、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建议1.营养均衡儿童的身体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家长应确保儿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建议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等。
2.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确保儿童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定时作息、睡前放松等。
3.合理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有益处。
家长应鼓励儿童参预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并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
儿科健康宣教内容

儿科健康宣教内容在现代社会,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儿科健康问题依然屡见不鲜,如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等。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们的育儿知识,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儿科健康宣教内容,帮助家长们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营养膳食1. 均衡饮食:孩子每天摄入的食物应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和豆类等。
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尽量避免让孩子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和零食。
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定时定量地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细细咀嚼,以利于消化吸收。
二、运动锻炼1. 每天保证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骨骼健康。
2. 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如游泳、跑步、跳绳、球类等。
3. 家长陪伴孩子运动: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运动活动,陪伴孩子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三、视力保护1.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合理安排孩子的娱乐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减轻眼睛疲劳。
2.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育孩子阅读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与书本保持30厘米的距离;看电视时,与屏幕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3.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每年为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四、心理健康1.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自信心。
3. 保持家庭和谐: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4. 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一个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受的。
5. 教育孩子处理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面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外科健康宣教目录1、小儿肠套叠2、急性阑尾炎3、先天性巨结肠4、胆道闭锁5、肥厚性幽门狭窄6、甲状舌骨囊肿7、梅克尔憩室8、嵌顿疝9、血管瘤10、肾母细胞瘤11、斜颈小儿肠套叠一、什么是肠套?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领进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
二、病因:原发性: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系膜固定不完善。
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如喂养不当、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继发性:肠管机械性原因(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肿瘤、腹部紫癜)三、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全身症状四、治疗原则:手术治疗:病情严重、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空气灌肠复位法: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患儿安静、无哭闹、无呕吐腹部包块消失口服碳片6-8 小时后排出黑便五、手术前注意要点:1、抽血检查2、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3、测体重、生命体征4、观察患儿神志、哭闹、呕吐及全身情况六、术后注意要点:1、去枕平卧6 小时,注意患儿术后有无呕吐。
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腋温》38 C给予退热处理。
3、术后需继续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炎。
4、因手术及禁食,患儿术后可能比较哭吵,需家长耐心安抚。
5、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儿术后第一天大便可能有血便,请告知医护人员6、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7、拔除胃管后可少量饮水-母乳或奶粉,注意患儿进食后有无呕吐。
七、出院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要有规律,进食易消化、少刺激、少量多餐,婴幼儿暂缓添加辅食,特别在夏季(避免肠功能紊乱,再次肠套发生)。
2、观察有无呕吐、腹痛、便血等再次肠套叠的症状出现,必要时及时就诊。
3、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减少肠套叠的诱发因素。
4、术后如有不适,延迟预防接种。
5、术后7 天门诊换药、拆线。
急性阑尾炎一、概述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以5 岁以上的儿童多见。
二、病因阑尾管腔阻塞细菌侵入三、临床表现1、腹痛:以转移性的脐部、右下腹痛为主。
2、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3、全身症状:乏力、体温升高为》38 °C左右,如有穿孔会更高。
四、手术前注意要点: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2、如腋温》38C,给予退热处理3、给予禁食、补液、抗炎治疗4、观察患儿神志、腹痛、呕吐、大便及全身情况。
五、手术后护理要点:1、术后去枕平卧6 小时,偏向一侧,注意患儿有无呕吐。
2、注意体温、呼吸、脉搏情况,患儿如体温》38 C,给予退热处理。
3、术后需继续禁食、补液、抗炎治疗。
4、术后 6 小时后,鼓励患儿在旁人的帮助下,翻身或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5、可进食患儿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6、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渗液多给予换药。
7、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可能会发生多次的便秘,给予肛门护理,必要时给予温盐水保留灌肠或开塞露纳肛。
8、出院前阑尾炎术后病人复查血常规或 B 超。
六、出院健康指导: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勿碰撞伤口。
伤口一般术后7 天拆线。
2、饮食有规律,进食易消化、少刺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
3、注意劳逸结合,可散步,做操,但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打球、跑步、跳高、跳远等或撞击性运动)。
4、如有呕吐、腹痛,便秘等肠梗阻,肠粘连症状需及时就诊。
先天性巨结肠一、概念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二、诊断方法钡剂灌肠X 线摄片肛门直肠测压粘膜与粘膜下层活检直肠全层活检三、临床表现1、间断或进行性腹胀、排便困难。
2、腹胀明显、可见肠型、左下腹扪及粪块。
3、全身情况差、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延迟。
4、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治疗方法1、温盐水灌肠2、结肠造瘘3、巨结肠根治术五、术前护理要点(一)饮食:高热量、高蛋白无渣饮食,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二)肠道准备:1、口服肠道抗生素(灭滴灵)术前三天。
2、术前一日禁食饮水,术前晚灌肠后禁食、补液3、巨结肠灌肠:(1)目的:①清除肠道内淤积粪便和肠道内毒素,减轻腹胀。
②有利于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结肠内溃疡愈合。
③有利于增进食欲,改善全身营养。
④灌肠使扩张肠管充盈度减低,利于扩张肠段肠管部分复原,使术中保留更多结肠,发挥生理功能。
(2)灌肠需注意:①第一次灌肠前家属了解灌肠的目的后签灌肠知情同意书,最好能由医生插肛管,且需要有腹部平片结果。
②常用的灌肠液为温的0.9%生理盐水。
③灌肠时请家属协助患儿尽可能放松腹部。
④灌肠前请勿予患儿饮食,防止灌肠中患儿呕吐,引起窒息。
⑤灌肠过程中若有灌肠液注入受阻或抽吸不畅时应检查有无粪块阻塞。
⑥灌肠后请给患儿换干净的衣裤,防止污染。
⑦灌肠后观察大便排出情况及有无腹胀、呕吐等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⑧如有需要可给予静脉补液。
六、术后护理要点1、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儿术后生命体征。
2、请家属尽量配合好各引流管的固定,不要让导管拉扯出事或扭曲。
3、如果有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4、随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或含碘棉球清洁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5、禁止经肛门进行任何操作。
6、术后 2 周可进行扩肛治疗。
七、出院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功能紊乱及肠炎发生,饮食有规律,半年内以软食及含纤维素低的食物为宜。
2、手术后在短时间内可能并发症较多(便秘、腹泻、污粪、失禁),是要训练患儿定时排便,建立排便反射,注意患儿大便的性状。
3、如有腹痛、便秘、腹胀、呕吐、发热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就医。
盆腔感染:术后3-5 天起高热、腹胀、肛门有脓性分泌物。
结肠炎:大便次数增多、腹胀、稀水便伴有粘液、体温升高。
4、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减少诱发因素。
5、出院后1 个月门诊随诊。
6、定期扩肛:术后因切口瘢痕挛缩,可导致肛门不同程度狭窄,需定期以扩肛器进行肛门口的扩张。
指导并教会家长扩肛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出院后一个月先每日扩肛一次,每次10 分钟。
扩肛时,扩肛器(或手指)一定要通过吻合口处,以后可隔日扩张一次,持续1周后改为大一号扩肛器扩张,坚持扩肛3-6 个月,至排便基本正常,防止术后肛门狭窄。
胆道闭锁一、胆道闭锁入院宣教:什么是胆道闭锁:因肝内或肝外胆管中断、纤细、狭窄或闭锁呈条索状,至胆汁排出障碍。
临床表现为黄疸、大便呈陶土色,偶有淡黄色,小便颜色深,皮肤、巩膜、粘膜黄染,腹部膨隆、肝脾肿大。
晚期大多因肝硬变、门脉高压、肝昏迷死亡。
二、病因:1、先天发育畸形2、炎症、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3、代谢异常(胆汁酸)三、病理类型:1、肝总管闭锁2、肝管闭锁3、肝门部闭锁(最严重)四、临床表现:1、皮肤巩膜黄染患儿出现黄疸时间不一,早的在1-2 天内出现黄疸,经常被视为生理性黄疸,随年龄增加皮肤、巩膜黄染加深,甚至为暗黄色。
2、大便异常胎粪排净后,出现由正常大便颜色转为淡黄色,甚至为陶土色。
3、小便异常小便呈深黄色,直至为浓茶色。
五、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六、手术后注意事项:1、做好皮肤、口腔护理:①保持皮肤清洁,皮肤瘙痒明显可涂润肤露,防止指甲抓伤皮肤引起溃疡激素及抗生素应用易患鹅口疮,预防主要以保持口腔清洁,进奶后可喂少量温开水,治疗主要以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
精品文档②激素的治疗使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兴奋、激惹、夜间烦躁,这是药物的正常反应,不需担心,需要家属的耐心护理。
一旦停药,症状会逐渐消失。
③术后常规静脉抗生素、保肝药2周:出院后在当地医院继续静脉用药2周;术后4 周开始口服抗生素、保肝药、激素及维生素AD 等药物(详细根据出院小结)。
2、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3、术后1-2 周复查肝功能及生化指标。
4、胆道闭锁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胆管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大便颜色变白、血白细胞升高、血清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黄疸加重。
5、胆管炎的主要治疗:①及时就医治疗。
②静脉抗生素、保肝药。
③降温,注意体温变化。
④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皮肤巩膜黄染情况。
⑤注意胃纳及精神状况变化。
七、胆道闭锁出院健康指导1、家属注意观察和记录患儿黄疸及大便色泽的变化。
2、注意患儿体温、胃纳、体重、营养及精神状况。
3、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4、低脂饮食,少量多餐。
患儿四个月后可按添加辅食原则来添加辅食。
5、按出院小结上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6、按出院小结上时间规定门诊随诊复查肝功能、B 超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7、病情不稳定时可延迟预防接种。
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什么是幽门肥厚:由于幽门肌层增生肥厚,至幽门狭窄引起机械性梗阻,使奶液不能顺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引起呕吐。
二、临床表现:1、呕吐:多在出生后3-4 周开始及进行性加重,每次喂奶后15-30 分钟发生呕吐,呈喷射状。
2、少尿、便秘、消瘦、脱水、营养不良3、右上腹触摸到橄榄样肿块三、治疗原则:诊断确定后,手术解除梗阻。
四、幽门肥厚手术前注意要点:1、抽血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等)。
2、胃肠钡餐检查后需温盐水洗胃。
3、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
4、测患儿体重、体温、呼吸、脉搏。
5、观察患儿神志、呕吐、尿量及全身情况。
五、手术后注意要点:1、术后需去枕平卧 6 小时,注意患儿术后有无呕吐。
2、注意体温、脉搏、呼吸情况。
腋温》38C予退热处理。
3、术后需继续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炎治疗。
甲状舌骨囊肿一、什么是甲状舌骨囊肿?甲状舌骨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由于甲状舌管退化不完全所引起,囊肿因感染破溃或手术切开后形成瘘。
多出现于5岁以前,未发生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临床表现:1、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骨下甲状软骨部位,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2、囊肿不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但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上下移动,有时可触及一条索带自囊肿连向舌骨。
3、形成瘘管后,在瘘口深部可扪及向上潜行的索状组织通向舌骨。
三、治疗方法:1、确诊后宜早期手术。
手术应切除全部囊肿与瘘管,并应切除囊肿附着处部分舌骨,以免术后复发。
2、对并发急性感染者,应先切开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四、术后注意事项:1、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呼吸情况。
如伤口有皮片引流者,渗血渗液多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更换。
2、因手术给予禁食,患儿术后可能比较哭吵,需家长耐心安抚。
3、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4、拔除胃管后可少量饮水-母乳或奶粉,喂奶时少量多餐,避免呕吐再次发生。
喂奶后竖抱拍背排气。
5、注意患儿进食后有无呕吐,如继续反复呕吐需再次禁食。
五、出院健康指导1、喂奶后拍背,少量多餐,逐步添加辅食。
2、观察患儿营养改善及体重增长情况。
3、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