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浅谈怀古咏史类诗歌的鉴赏要点
浅谈怀古咏史类诗歌的鉴赏要点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容古诗:就是指因驻跸古地游览、瞻仰古迹,缅怀追忆,触景生情,抒写感叹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下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就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即为容什么和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鉴赏思路】(1)所描绘的古人、追忆就是怎样的(弄清楚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抒发 (分析技巧手法)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尼里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等,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掩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够尘土飞扬,长安不见使人愁。
【备注】①一水:亦并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够尘土飞扬”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后)【解题步骤】1.介绍诗人笔下的古人、和古事、古迹就是怎样的? (作者"容"什么"和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 运用什么手法去整体表现?(特别必须特别注意分析典故)【答案】(1)颔联写下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容什么和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盛衰的感叹。
咏诗怀古诗歌鉴赏
综合拓展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 • 咏赤壁 李 白 •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 赤壁诗 杜 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3 分) •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 曹的史实。 •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 烟灭的结果。 •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 在读者面前。 •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 贬倾向性。 •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 史的影响。 • 答:(1)C E (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 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 杜诗没有“对曹军兵 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 • • •
大致主旨方向
•
• • •
1).缅怀前贤,表达敬仰 2).类比,对比,寄托伤感 3).借古讽今,哀叹兴衰 4).总结经验,以古鉴今
鉴赏指导
• 1、弄清史实、了解作者; • 2、分析写法 ; • 3、揣摩意图 ;
具体展开
•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 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 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 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 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 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 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 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 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 实原因。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 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 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 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他的《石头城》,寄托的是国运衰 微的感慨。
咏史怀古诗鉴赏总结 上课
——咏史怀古诗鉴赏总结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 ,兴亡贤愚而已。”
概念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 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对比手法。六代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荒凉形成鲜 明的对比,抒发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 2、借古讽今。热闹、繁华的万千门 户已是杂草丛生 ,只因为一曲后庭花,揭示出统治者荒淫误国,借 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n 3.用典 怀古伤今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 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 怀才不遇的感伤。
昔盛今衰,怀古伤今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 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 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不满、警戒。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批判,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多忧国伤时和怀古伤今的 忧患思想。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
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化用前人诗句二、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三、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
高考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
高三复习—咏史怀古诗【知识链接】(一)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咏史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来感慨兴衰、托古讽今的诗歌。
怀古诗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来抒发感慨、寄托哀思而创作的诗。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
——长于情景交融(二)咏史怀古诗的特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2、思路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咏史怀古诗的写作对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4、思想内容及情感: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A、寄寓朝代兴替,昔盛今衰,自然永恒,物是人非的感慨;B、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规劝统治者吸取前人教训;C、怀古伤今,流露出对时事浓重的感伤情绪;D、怀古伤己,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逝,而自己却功业未成的感慨(对比失落)或古人与自己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不得志(同病相怜);E、置身事(史)外,对历史事件作冷静理性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5、艺术手法:借景抒情、用典、对比、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解题指导】明确: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手法)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知识点1:关于词。
课内基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抛砖引玉: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58字以内);⑵中调(59字~90字);⑶长调(91字以上)。
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
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20-2021 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作家、作品简介辛弃疾(1140-1207 年),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 轩诗文钞存》。
二、写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三、重点字词1.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
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2.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3. 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4.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5. 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过关训练)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过关训练)一、(陕西省汉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借代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答案】C【解析】运用的手法是比喻不是借代,用山和海比喻自己的胸怀,不是表明志向。
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1)该句运用了用典故的手法。
(1分)(2)诗人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从而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2分)(3)这两句卒章显志,突出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分)【解析】作为咏诗怀古类诗歌,用典故是最常用的手法,而且作为一首表达自己志向的诗歌,曹操要表达的是求贤若渴的心情,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在诗歌的结尾表现出的是为实现统一大业而渴望贤才的急迫心情。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一)题材特征1.内涵: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2.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内容情感1.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2.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三)常用手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哀情。
【规律总结】鉴赏咏史怀古诗步骤: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知识点1:用典故课文基点:1、《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惟君故,沉吟至今”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引用《诗经》《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嗣,继续。
音,声问。
嗣音,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领,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2、《短歌行》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谢公“谢公宿处今尚在……身登青云梯。
”中诗人为何提到“谢公”的原因: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
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抛砖引玉: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①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作家、作品简介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二、写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三、重点字词1.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
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3.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4.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
(2021年整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咏史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知识点及训练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咏史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知识点及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咏史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知识点及训练的全部内容。
及训练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咏史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知识点及训练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咏史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知识点及训练〉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归纳思想内容:1。
感慨盛衰无常 2.感慨壮志难酬 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 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羡慕英雄业绩,感慨年华易逝 7。
感慨物是人非、昔盛今衰表现手法: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⑴“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答:⑵“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新)答题套路及技巧
物是人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南京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 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 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 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 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过历史后,在夜 深人静之际,还会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依然彻夜 照耀。
咏史怀古诗情感基调及常用手法:
情感基调: 苍劲悲凉、悲壮深沉、含蓄沉郁
常用手法: 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对比、寓情
于景、侧面烘托、虚实结合、拟人、
咏史怀古诗主题
把握咏史怀古诗主题的方法:
1、找到一个接点 2、熟知三条线索
一个接点
读懂咏史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 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 与作者的遭遇经历的相似或相反点。
写景之中,寄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 物是人非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借古讽今
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 生,退回江东。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 来讽刺南宋当权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苟且 偷生的无耻行径。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人古事来影射讽刺现实,为现实社会提供经验教训。
昔盛今衰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前三句分写勾践灭吴凯旋、战士还家 荣耀、美女如花的繁华富丽;结句突然一 转,说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如今所剩下 的只是几只鹧鸪在飞。全诗通过昔时的繁 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了人事变化 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咏史怀古诗鉴赏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物是人非
感概朝代兴衰、人世沧桑。
常见情感主旨
二、借古讽今
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 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常见情感主旨
三、怀人伤己 1、对比失落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 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 从而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手法
用典、对比 (古今)、想 象、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比 喻、夸张
寻丞相祠堂— — 绘景象— —评诸葛亮
赞美惋惜诸葛 亮, 报国无门
乐景衬哀情、 用典
《乌衣巷》朱 王雀谢桥燕、乌衣巷、
(临巷口) ——绘景象 (融感慨)
世事沧桑、国 运衰微的感慨
斜阳草树、寻常 《永遇 巷陌、佛狸祠、 乐·京口 神鸦社鼓 北固亭怀 孙权、刘裕 古》
觅孙仲谋处— 绘景象—抒己 志
怀才不遇
用典、对比 (古今)、
融情于景
用典、对比 (古今)
如何鉴赏咏史怀Βιβλιοθήκη 诗歌?如何鉴赏? 咏史怀古诗?
1、眼前景(品读意象意境) 2、古人事(弄清史实,找到联系) 3、心中情(品悟情感)
(分析手法)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知识点1:关于词。
课内基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抛砖引玉: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58字以内);⑵中调(59字~90字);⑶长调(91字以上)。
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
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飞快的从萌芽到了鼎盛了。
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特征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调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片与片之间(或阕与阕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
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蒙元时期,词与曲是两相和的,因为元曲与词差不多,只是曲没有阙,词有阙。
)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8.字声配合更严密。
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
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知识点2:咏史怀古类诗歌课文基点:一、写作背景:作者一定是处于困厄的境地,并且心怀报国之志,却遭遇了壮志难酬的不幸,也就只能以词来感慨。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写作背景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今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
关于“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其中有一段讥讽新法之辞:“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yīn堵塞)微。
议论阔疏,文学浅陋。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
”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
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
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
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
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
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
乌台即御史台。
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作背景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
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
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宁宗喜泰三年(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侂胄起用。
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
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二、词的写作思路1、《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所见----所想-----所忆-----所慨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所慨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阙写孙权(英雄)-----------惋惜事业后继无人刘裕(挥戈北伐)---------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下阙写刘义隆(草率北伐)--------警告统治者烽火扬州(惨痛尤存)----------谴责偏安廉颇(尚能吃饭)------------表明壮志三、咏史怀古类常采用的艺术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景的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是借景抒情。
解析:( 1 )淘。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
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
(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 2 )穿。
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 3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
老师想到了柳永的《望海潮》中也有一个“卷”字。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一个“卷”字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可谓有声有色。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就是景物描写,作者就是借景抒情。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2、用典故:“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指的是刘裕。
是用典故的艺术手法。
刘裕:宋的开国皇帝,原名刘道成,字德舆。
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
不过后来,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年轻时从军,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
不久,东晋将领桓玄起兵反晋,攻破晋都建康。
于公元403年篡晋称帝,改国号为“楚”。
公元404年二月初一,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第二年,打败了桓玄,拥护晋安帝司马德宗重新作了皇帝,司马德为了感谢他,把它的职位封为了类似于今天的国家总理这样的职务。
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成为权顷天下的显赫人物。
此后,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公元420年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晋称帝。
3、对比衬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几处用典故的地方:(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在此处提到,“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说“斜阳草树”。
两相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初尽管刘裕那么英武非凡,军队那么威猛、武器那么精良,扫平了北方,建立了刘宋。
但是直到今天,他当年丰功伟绩也都如当初的舞榭特台都化作了破败的荒园一样随着历史的风雨飘摇而去。
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向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治者表达了一种自我推荐,要收复失地的愿望。
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
“但使卢成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用宋文帝北伐失败的典故影射张浚北伐的失败,那么用宋文帝北伐的失败后果来影射谁呢?自然是张浚北伐失败后造成的“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当初魏武帝拓跋涛对汉族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寻欢作乐得行宫,如今却已变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