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必备心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化学传导_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
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
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额叶__;__顶叶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
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
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2、诱因: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景和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3、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4、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给被试提供满意快活的刺激,就叫做正强化;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因此而消失,就叫做负强化.5、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固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6、归因: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原因,这种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就称为归因。
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9、学习定式: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愿望、态度等都能构成其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10、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1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
12、注意:指心理活动队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柑橘赫尔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
1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15、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德尔心理过程。
16、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17、情绪智力: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18、气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饿、稳定的心理特征。
大学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全!)
心理学第一章现代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的感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现象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3.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4.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差异心理过程的稳定特征:能力,气质,性格4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6.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学派名称与年代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观点构造主义1879-1900 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基本要素机能主义1890-1930 詹姆斯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精神分析学派1900-至今佛洛伊德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西蒙,皮亚杰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至今罗杰斯人类缩独有的特殊经验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心理现象(个体心理)1。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第二节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心理学代表人物:W。
冯特和E。
B.铁钦纳2、机能心理学代表人物:W.詹姆斯3、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s- r刺激-反应4、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5、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柯勒、考夫卡、韦特海默6、精神分析代表人物:西格蒙特。
弗洛伊德(潜意识)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二、心理学研究方法1。
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4.个案法:搜集单个被试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三、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没有人脑,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有主观能动性。
3、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一、什么是知觉㈠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㈡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知觉的基础知觉的直接反映整体感觉的深入一、感觉的基本规律(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用来度量的感觉性的大小的指标叫感觉阈限。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心理学》复习范围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整个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
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皮层。
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大脑皮层上虽然有各种机能区域的划分,如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等等,(二)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
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三)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1、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像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
3、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
第二节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
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二、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三)认知理论取向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
大学心理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行为以及心理过程。
对于大学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学心理学必考知识点的大全,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
正文:一、认知心理学1.感知与知觉:介绍感知的过程、感知错觉的原因以及知觉的各个阶段。
2.注意与思维:探讨注意力的类型和注意力的分配,以及思维的类型和思维过程。
3.记忆与遗忘:解析记忆的过程、记忆误差和记忆提取等内容。
4.学习与智力:介绍学习的类型、学习的条件和智力的评估方法。
5.语言与沟通:探索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并阐述沟通的要素和技巧。
二、发展心理学1.婴儿期发展:介绍婴儿期的生理、感知和认知发展。
2.儿童期发展:探讨儿童期的身体、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
3.青少年期发展:解析青少年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发展。
4.成年期发展:介绍成年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
5.老年期发展:探究老年期的身体、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三、人格心理学1.人格理论:解析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2.人格评估:介绍不同的人格评估方法,如MMPI和MBTI等。
3.人格与情绪:探讨人格类型与情绪的关系。
4.人格发展:解析人格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5.人格障碍:介绍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及其特点。
四、社会心理学1.自我概念与自尊:解析自我概念和自尊感的形成和发展。
2.认知失调:探讨认知失调理论和认知失调解决策略。
3.社会认知:介绍社会认知的理论和影响因素。
4.人际关系:解析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研究方法。
5.群体行为:探讨群体行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五、临床心理学1.心理评估:介绍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精神疾病:解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及其症状。
3.心理治疗: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4.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保持方法。
5.心理危机干预:解析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干预方法。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大学生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人们最熟悉的、时常可感受到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特别关心并不断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现象之一。
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一)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是不断变化的、短暂性的心理现象。
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体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性格是核心)个体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他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格式塔心理学4.行为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说6.认知心理学7.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1.基础研究领域:普通/发展/实验/生理/社会/比较/变态心理学2.应用领域:教育/管理/医学/工业/军事/司法/运动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性质和意义一、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心理事实: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心理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版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复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大脑结构和功能:大脑结构、大脑功能、左右脑半球功能差异。
神经传递与神经化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
感觉与知觉:感觉器官、感觉传递和感觉整合。
三、学习与记忆经典条件作用:强调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条件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操作条件反应:操作条件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学习过程。
记忆过程: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和遗忘曲线。
四、认知与智力思维与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概念层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语言与思维:语言的认知功能、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
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的定义和分类、智力测试的方法和应用。
五、情绪与动机情绪与情绪表达:情绪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情绪的表达方式和与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
动机与需求: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需求层次理论。
六、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青少年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成人发展:成人的身心变化和发展任务、老年期的身心发展。
七、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经典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如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发展:人格形成的因素和过程、人格变化和发展。
八、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常见的精神疾病。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九、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的特征和因素、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的过程和影响、社会行为的类型和解释。
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权威和从众行为。
以上是心理学复习资料的完整版,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和内容。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复习资料1、三大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第一势力:行为主义。
强调客观和实证,提高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把人视为动物。
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第二势力:精神分析。
以潜意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如自由联想、梦的解析、过失行为的分析等。
把人视为精神病人。
心理玄学。
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强调研究美好的人性。
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2、心理现象框架图●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注意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阶段)●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及其关系总:揭示心理的本性和规律运用这些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主要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它们之间是层次递进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正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合乎预测的控制。
4、感觉的定义和规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和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相应刺激的感受能力。
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分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增加的刺激量和原有的刺激量的比是一个常数。
感觉的适应:感觉器官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视觉(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味觉(厨师做菜、喝茶、辣椒)感觉的相互影响:感觉的对比(同时和继时),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拔牙)感觉的补偿:盲人的听觉和触摸觉、空间障碍知觉5、知觉的规律●选择性: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征、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
●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动它。
●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任然保持相对不变。
大一心理学复习资料
大一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一心理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感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等。
意志过程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该流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流动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反对研究意识,认为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潜意识和性本能的作用,主张通过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方法来揭示人的潜意识。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成长,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潜能。
大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知识点)
青少年心理学复习(重点看第三到第五章,即思维、情感、人格)一、概念1.第161页,心理断乳:青少年这种要求在心理上摆脱父母的控制的现象被称为心理断乳。
2.第104页,情绪:代表着感情现象的反映过程和状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征)。
3.第124页,人格: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总和。
4.第77页,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5.第80页,自我中心:指主体在思考问题或进行判断时受自己需要和情感强烈影响的倾向。
青少年的思维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
6.第78页,逻辑思维:是指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各种规律或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过程。
7.第78页,形式逻辑思维: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矛盾运动性,片面、静止地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本质或普遍性。
8.第78页,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它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在思维中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的矛盾运动,以形成对事物全面、灵活、抽象和具体的认识。
9.第135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认识。
10.第140页,性别角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和群体文化对男性、女性的不同期望而形成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是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特征(不同性别上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11.第90页,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2.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
13.第276页,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是指自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管仲的心理学思想2、孔子的心理学思想3、荀况的心理学思想4、朱熹的心理学思想古希腊的心理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2、亚里斯多德:《灵魂论》3、柏拉图:《理想国》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人类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学的实验工作。
冯特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柯夫卡和柯勃所创立):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他们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学习以后的结果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1.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必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 2.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3.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基础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2、实验心理学3、生理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6、认知心理学7、人格心理学8、变态心理学9、动物心理学10、心理测量学应用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2、临床心理学3、咨询心理学4、工业心理学5、管理心理学6、广告心理学7、消费心理学8、环境心理学9、法律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0.1实验室实验0.2.自然实验)观察法通过对人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叫观察法。
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个性、社会关系等方面。
对于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掌握。
1.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对于事物特征的认知。
感知过程包括感觉、注意和理解等环节。
2.记忆: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过去经历的信息的存储和回忆。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类型,其中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思维:思维是指人类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等。
思维是人类高级智能的核心。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1.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是研究青少年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的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份认同、自我价值感等心理问题。
3.成年人发展:成年人发展是研究成年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成年人面临着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群体行为以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2.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
群体行为受到个体心理和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影响。
大学心理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大学心理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既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奥秘,又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
在大学心理学的学习中,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并介绍大学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学习过程的学科。
在大学心理学考试中,以下几个知识点是重点考查的:1. 注意力:注意力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和持久注意等几个方面。
大学生应该了解注意力的特点、类型和影响注意力的因素。
2. 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记忆策略对知识获取和记忆保持的影响是必须掌握的。
3. 思维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如概念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
大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思维方式的本质和运用。
4. 语言与沟通: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了解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结构以及语言障碍对人类沟通的影响是必要的。
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在社会中表现和互动的学科。
在大学心理学考试中,以下几个知识点是常见且重要的:1. 人际关系:人类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大学生应该了解人类的社交需求、人际关系的类型和发展,并了解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过程。
了解社会认知的各个方面,如人类对他人的印象形成、社会归因和社会决策等是必要的。
3.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群体的形成、发展和解散等过程。
大学生需要了解群体行为的原因和特点,并理解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 感知与态度:人们的感知和态度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感知过程和态度形成的原理,以及这些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影响是必考的。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胎儿时期到晚年时期发展过程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填空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4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4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4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5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5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5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5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6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6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6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6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6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6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68、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
7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7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7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7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7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7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76、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7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78、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7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8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81、创造性——是产生独特非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
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
8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3、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84、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85、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8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87、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88、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89、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90、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
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
91、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92、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帮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二、简述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