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四、防治措施
• 1.选用高产、抗病、早熟品种 生产上抗性较好的品种主要有汕优36、汕优452、 嘉湖5号、矮粳23和双糯4号等。 • 2.清除菌源与种子处理 • 3.加强栽培管理 • 4.药剂防治 爱米、润苗,络氨铜、可杀得(铜制剂使用宜早 不宜迟,破口期后使用易发生药害)、苯乙锡铜 (瘟曲克敌)、三唑酮、烯唑醇等。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 茎秆 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 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 • 穗部 受害部呈湿润状,青黑色,重者全穗枯死。 • 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及 扁球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菌核。后期病部偶尔 可见白粉状霉层(担子和担孢子)。
• 典型症状是在叶鞘和叶片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和菌 核。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造 成 串 顶 纹枯病病株呈“bird’s nest”状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稻纹枯病田间危害状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3. 化学防治
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15%,或拔节到孕穗
期丛发病率达20%的田块,需药剂防治。
药剂有常用药剂是润苗(井冈霉素)。其他有效药剂
有爱米、纹霉清、丙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菌 核净、禾穗宁等。
4.生物防治
木霉菌、镰孢菌、青霉菌、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
www..noposion.com
纹枯病稻穗受害状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二.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染再 侵
菌核
漂浮接触 田间稻蔸
菌丝菌核
病株 菌核
菌核在土壤中 菌核或菌丝在病残体 或其他寄主上越冬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
俗称“烂脚瘟”.居“三大病害”之首。 稻瘟: 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带。 白叶枯: 间歇性,地区性。 纹枯: 各稻区,无论什么品种均发病。 纹枯病呈上升趋势原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多种作物种植;氮肥用量增加,p,k肥减少;引种 频繁,忽视抗性.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2.选用抗病品种
合理利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良种。 赤块矮3号、汕优桂33号、金号6号、广二矮5号、闽晚6 号、汕优4号、四优4号、包胎矮、珍龙13、三农3号
3.防虫防病
重点防治早栽早发田,稻苗生长嫩绿旺盛易诱集介体昆 虫迁入传病的田块。 防治黑尾叶蝉:乐果、马拉松、巴丹、速灭威、叶蝉散。 防治飞虱:吡虫啉、扑虱灵。
www..noposion.com
三、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 菌源数量:
越冬菌核决定初发病程度和分布相,进而 影响后期病情扩展蔓延。
2. 气候条件:
本病属高温高湿病害。 温度在25~31℃, 湿度达90%以上,发病严重。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 稻曲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用混有稻曲病粒的稻谷饲养 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内脏病变,严重中毒时, 甚至导致死亡。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一、 症状
• 该病仅在穗部发生。 • 病菌侵入谷粒后,破坏病粒内部组织,逐渐膨 大成墨绿色或橄榄色的孢子球,包裹颖壳,近 球形,体积可达健粒数倍。最后孢子座表面龟 裂,散布墨绿色粉末状的厚垣孢子。 • 发病后期,有的孢子座两侧可生2~4粒黑色、 稍偏平、硬质的菌核。菌核易脱落在田间越冬 。
www..noposion.com
三、发病因素
• 1. 水稻抗病性 :水稻不同类型间对稻曲病的抗性 有显著差异。一般粳、糯稻和籼粳亚种杂交后代较 感病,而籼稻较抗病。 • 2.气象条件 :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 期的温度、湿度、降雨和光照密切相关,其中以湿 度和降雨对病害影响最大。 • 3. 栽培管理 :过多施用氮肥,尤其是过多施用穗 肥的田块发病重。长期深灌水,植株过密,发病重。 感病品种连年种植,田间菌量积累,均会加重病害 发生。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三. 发病规律(Epidemic factors)
1.越冬毒源
越冬介体、寄主杂草毒源基数大,发病重
2.稻田虫口密度及带毒率
3.气候条件
冬春雨水偏少、天气晴热,越冬存活率高,有利于黑尾叶 蝉的发生;冬春雨水偏少有利于灰稻虱的越冬,夏季高温,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稻稻曲病症状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二、病害循环
5 1 6 1 4 1 1
2 1 3 1
1.越冬菌核及厚垣孢子 2.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 3.子囊孢子 4.健株 5.病株 6.厚垣孢子再侵染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纹枯病茎秆危害状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稻纹枯病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纹枯病叶片病斑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返回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第四节 水稻病毒病
Rice viral diseases
全世界报道的水稻病毒病及类似病害(含植原 体)有20多种,我国已知的有12种。主要分布在 华南、华东和华中等稻区,黄矮病和普矮病发生 较为普遍。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近年来在部 分稻区又有流行趋势。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1.病株 水 稻 黄 矮 病 2.病叶前期 3.病叶后期 4.黑尾叶蝉 (传毒昆虫)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 稻 普 矮 病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水稻条纹叶枯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二.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水稻黄矮病病 害循环特点, 除传毒介体不 经卵传毒外, 与普通矮缩病 基本相同。
图1-10 水稻普通矮缩病病害循环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稻条纹叶枯病 除经卵传毒外, 其传染循环与 黑条矮缩病相 同 图1-11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循环
返回
Leabharlann Baidu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3. 栽培管理
长期深灌有利于发病;氮肥施用量过大、迟 施或偏施,往往会加重病情。种植密度高低与 病害发生有一定关系。
4. 品种和生育期
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 感病,糯稻最感;生育短、早熟比生育期迟熟的 品种发病重。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四、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对灰稻虱发生则不利。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4.耕作制度
黑尾叶蝉虫口密度以早、中、晚稻混栽区最高, 纯双季稻次之,纯一季稻区则较低。田间作物布 局、轮作复种情况,综合影响到灰稻虱的发生量、 迁移传播时期和寄主的感病时期。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一、症状(symptoms)
• 纹枯病主要引起鞘枯和叶枯,称为花脚秆、烂 脚秆。
•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 扩大后形成椭圆形或云形病斑,条件适宜时,病 斑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扩展迅速,天气干 燥时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发病叶鞘 因组织坏死,引致叶片枯黄。 • 叶片病斑和叶鞘相似。
1. 清除菌源
水稻收获时 “齐泥”割稻,减少田间菌核基数;插秧前 打捞混杂于“浪渣”中的菌核,可以减少菌源,有效地减 轻前期发病。
2. 栽培管理
–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施磷钾肥,使水 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 – 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 的原则,提高水稻抗病力。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一. 症状(symptoms)比较
黄矮病
株型 矮
普矮病

分蘖 叶色 症状
不增多 黄绿相间 叶平摆、 错位,黑根
增多 浓绿
黑条矮缩 病 矮 增多 浓绿
条纹叶枯病
正常
不增多 黄绿
心叶下垂,枯 心,黄角斑
病叶及叶 叶鞘有腊 鞘的叶脉 白,黑短 间可出现 线条 乳白色虚 线状条点
返回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第五节 水稻稻曲病
• 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 • 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美洲和非洲许多国家也有报道。国内 目前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 四川、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均有发生。1980年代以来长江 中下游稻区发生较为普遍,在一些地区已上升为水稻主要病 害。
四. 防治措施(Control methods) 1. 农业防治
(1)稻田合理布局
品种连片种植,避免套作间作,以阻止 传毒介体在不同熟期寄主上迁徙传毒。同 时,秧田应远离虫源田,减少苗期感病机 会。
制造稳定可靠 传播稳定可靠
www..noposion.com
(2)改进耕作栽培技术
压缩单季中稻和单季晚稻种植面积, 减少传毒介体的转株危害。先栽抗病(虫) 品种,后栽感病品种,加强本田期肥水管 理,增施磷钾肥,适时排水搁田,铲除田 边、沟边杂草,减少昆虫介体栖息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