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介绍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厂被建立,电厂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生产过程中,电厂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例如机器故障、电器故障、泄露等。
如果这些缺陷不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电厂设备损坏,生产停滞,甚至人身安全问题。
因此,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制度内容缺陷分类及登记电厂设备缺陷需要分类登记,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追踪。
缺陷分类应该根据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缺陷类型和维修周期等因素进行划分。
所有缺陷需要登记到制定好的缺陷管理系统中,记录缺陷的性质、位置、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等信息。
缺陷评估和处理对于登记的缺陷进行评估和处理是制定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
缺陷评估需要基于评估标准,对缺陷进行严格的评定,以确定缺陷的优先级和紧急性。
紧急缺陷需要立即处理,而一般缺陷可以根据维修周期安排时间进行处理。
缺陷处理需要明确指定责任人,对缺陷进行分析、定位,并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同时,要跟踪处理过程,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处理结果需要记录并不断更新,以提高管理效率。
缺陷预防缺陷管理不仅是对已知缺陷的处理,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预防和控制。
制度应该规定缺陷预防措施的实施,例如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维修记录和归档维修记录是缺陷处理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历史数据以进行后续的评估和决策。
维修记录需要包含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维修用品等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存档。
制度执行和监督制度执行和监督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应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制度执行人员应确保缺陷及时登记、评估和处理,并监督整个过程,确保规范化和有效性。
如果有发现违规行为,需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整改。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对于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制定这个制度需要全面考虑电厂设备的特性和缺陷处理经验,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2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劣化、自然老化,或由于装置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情况。
二、按照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二类:1、紧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
三、发现缺陷的处理与汇报1、紧急缺陷从发现后____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无法停电处理的应采取紧急措施(转移负荷或限制负荷)并立即通知电气负责人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紧急和重要缺陷未处理好前,应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成事故。
五、任何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簿内,对于在操作、检修、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减少设备缺陷对工作的影响,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配电室设备运行规程以及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配电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条基本要求1. 配电室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巡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进行记录、处理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修复。
3. 配电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
第二章设备缺陷的分类和报告第四条分类设备缺陷按照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严重缺陷:对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产生直接危害或有可能引发事故的缺陷。
2. 一般缺陷:对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引发事故的缺陷。
3. 次要缺陷:对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影响较小,可以延缓修复的缺陷。
第五条报告要求1. 发现任何设备缺陷的人员,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表,详细描述缺陷的性质、位置、状况等,并签字确认。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制度适用于所有配电室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
二、职责和义务1.电力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配电室操作人员负责及时发现、报告和记录配电室设备的缺陷。
3.电力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配电室设备缺陷的维修和处理。
三、缺陷报告和记录1.配电室操作人员应及时发现配电室设备的缺陷,并立即向电力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2.缺陷报告应包括设备名称、缺陷描述、缺陷影响、发现时间等信息,并尽可能附上照片或视频等相关资料。
3.电力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收到的缺陷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缺陷处理和维修1.电力设备管理部门收到缺陷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2.判断缺陷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于无法立即修复的缺陷,应制定临时措施来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五、缺陷跟踪和验证1.电力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处理和维修过的缺陷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2.定期对配电室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缺陷。
六、缺陷分析和改进1.电力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缺陷的统计分析,找出常见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2.根据缺陷分析结果,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3.建立经验库,记录和分享缺陷处理和维修的经验和教训。
七、培训和宣传1.电力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配电室操作人员的设备缺陷管理能力。
2.定期发布设备缺陷管理的宣传材料,提高员工对缺陷管理的重视和意识。
以上制度旨在确保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及时处理配电设备的缺陷问题,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配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规范操作,加强巡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配电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1. 设备缺陷分类:a. 严重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重大风险的缺陷,应立即停用设备,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b. 一般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一定风险的缺陷,应及时整治,并记录。
c. 轻微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影响较小的缺陷,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处理:a. 严重缺陷: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停电、维修和检修,并在修复后经过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运行。
b. 一般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维修。
c. 轻微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维修。
三、配电设备巡查与维护1. 电网设备巡查:a. 巡查人员应定期巡视配电设备,注意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上报。
b. 巡查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声音等异常情况,并记录。
2. 电网设备维护:a. 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紧固、润滑、防腐等。
b. 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违规操作。
四、设备缺陷上报和处理流程1. 巡查、维护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收到设备缺陷报告后,应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并按照缺陷分类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缺陷处理计划,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修复工作。
4. 维修和修复工作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维修和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和监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并落实相关责任人。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设备缺陷管理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3. 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支持,确保制度执行。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为规范和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设备缺陷是指运行和备用中的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可能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影响设备经济运行以及对文明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设备缺陷管理应采用闭环式管理方式,对设备缺陷的发现、登记、消除、验收、统计、考核进行全过程管理,以实现科学统计、公平考核和闭环管理。
重视和强调发现缺陷的及时性和消除缺陷的快速性。
职责与分工运行部门为设备的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状态管理及设备缺陷的发现、登记等。
运行人员应熟悉系统及设备,掌握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和设备分工管理标准。
运行人员在运行、巡回检查或定期切换试验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汇报主值,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如果运行班无法消除缺陷,应立即通知相关检修班组,并将缺陷登记缺陷管理系统。
如果检修人员因设备分工等问题拒绝接受,缺陷单可转发给生产技术科专工,由其审核后再发送给缺陷所属单位。
当发现一类缺陷及后果严重的缺陷时,应立即采取临时监护措施,汇报值长及车间领导。
运行人员应督促检修人员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积极配合检修消缺,及时办理隔离措施和工作票,并对检修防护措施进行确认。
对于不需做隔离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定额为20分钟,需做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定额为1小时,需做特殊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由值长(生产技术科专工)认定,需要停用设备才能处理的缺陷,应经值长批准、及时停用或切换备用设备,创造条件尽快消缺。
配合检修诊断设备、分析原因,为处理缺陷提供依据。
运行人员在接到检修人员的验收申请通知后,须在60分钟内完成缺陷验收与工作票终结,对检修现场卫生情况进行确认并对验收质量负责,而后验收人签名。
设备需要试转验收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如果运行人员对缺陷验收无法确定,可汇报车间领导请求技术支持,由车间进行验收确定。
2.1.5 设备缺陷情况是运行交接班主要内容之一。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1篇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据。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发电厂缺陷管理工作,提高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障发电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发电厂的缺陷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的管理和处理。
三、主要内容1.缺陷管理责任主体(1)发电厂总经理对缺陷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缺陷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门的主管负责日常的缺陷管理工作。
(3)发电厂全体员工有义务对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报告。
2.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任何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发现任何设备缺陷,都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或者主管报告。
(2)缺陷确认:设备管理部门接到缺陷报告后,应当派人对缺陷进行确认,确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和编号。
(3)缺陷分析:对确认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缺陷处理: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缺陷的性质、影响以及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排除缺陷隐患。
(5)缺陷跟踪:对处理后的缺陷进行跟踪,确保缺陷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稳定性。
(6)缺陷总结: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处理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缺陷等级和处理时限(1)根据缺陷的性质、影响和紧急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可以分为A级、B级和C级,A级为最严重的缺陷,C级为一般性的缺陷。
(2)根据缺陷等级,制定不同的处理时限,A级缺陷应在24小时内解决,B级缺陷应在72小时内解决,C级缺陷应在1个月内解决。
4.缺陷记录和归档(1)对所有缺陷进行登记和编号,并建立缺陷台账,记录缺陷的发现、确认、处理和跟踪情况。
(2)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归档,包括问题描述、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等内容,存档备查。
5.缺陷管理的质量控制(1)加强对缺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质量。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缺陷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原则: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是综合管理、预防为主、维修为辅、及时处理、全员参与。
二、缺陷管理的流程和责任:(一)缺陷的识别:发电厂设备缺陷的识别可以通过设备巡检、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统计等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登记、记录和报告。
(二)缺陷的评估和分析:对于登记、记录的设备缺陷,应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缺陷的危害程度、优先级和处理方式。
(三)缺陷的处理和跟踪:对于评估和分析确定的设备缺陷,应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四)缺陷的总结和改进:对于设备缺陷处理的结果和教训应进行总结,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制度中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缺陷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一)设备巡检和检修: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缺陷,防止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检修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及时恢复和正常运行。
(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缺陷和故障问题。
(三)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对于重要设备和故障较为频繁的设备,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设备故障的潜在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经验分享和培训教育:对于设备缺陷管理经验的分享和培训教育是提高缺陷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内部讨论会、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进行。
四、缺陷管理的考核和改进:(一)考核指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停机时间指标、故障处理效率指标等。
(二)改进措施:对于缺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和跟踪,不断优化和改进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汇总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汇总摘要在电力行业中,以现代科技为支持的设备对电厂运营的影响日益增加,对设备进行缺陷管理以及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1. 设备缺陷管理的必要性设备缺陷管理是指针对设备出现故障、缺陷等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针对电力行业,设备缺陷管理尤为重要,理由如下:1.1 减少停电时间在电力行业中,电厂的设备故障会导致电力生产的停机,进而引起经济损失。
减少设备故障,对缩短电力生产的停机时间有较大作用,从而减少损失。
1.2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如果设备缺陷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就能够避免设备进一步损坏,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1.3 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及时处理设备缺陷能够防止设备损坏愈加严重,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设备的更换和更新成本。
1.4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电力行业涉及到的重要设备很多,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境地。
通过设备缺陷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2.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1 设备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随时随地关注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以人为本,完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积极配合设备维修单位,共同维护设备健康运转。
2.2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涉及的主要方面•不同类型设备的缺陷管理规定;•确定设备缺陷等级、处理流程及相关责任人;•缺陷的发现、记录和报告的流程;•缺陷分析和改进措施;•设备修理质量检查和验收流程;•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及评估;•缺陷管理经验。
3.在电力行业中,设备缺陷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从设备缺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相关规章制度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要想实现设备缺陷管理的效果,需要每个电力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电力缺陷管理制度
电力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电力缺陷管理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电力系统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输配电设备、变压器、开关设备、继电保护设备等。
三、缺陷管理责任1. 电力公司负责建立完善的缺陷管理制度,明确缺陷管理的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
2. 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缺陷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加强监督,确保缺陷及时发现并消除。
3. 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缺陷管理制度,发现缺陷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协助处理。
四、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故障报告:员工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上报相应部门,详细描述故障情况。
2. 缺陷确认(1)部门接收:相关部门接收故障报告后,进行初步确认。
(2)现场检查:派遣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故障情况。
3. 缺陷分析(1)原因分析:对故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故障原因。
(2)评估影响:评估故障对供电系统的影响,确定紧急性和重要性。
4. 缺陷处理(1)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确定处理措施。
(2)实施维修:按照制定方案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5. 缺陷监督(1)跟踪检查: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跟踪检查,确认故障已经修复。
(2)记录管理:对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五、缺陷管理要求1. 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故障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4.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重大故障,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故障的规律和趋势。
六、缺陷管理评估1. 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 加强缺陷管理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发挥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保障生产稳定运行。
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华能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三、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1)设备运行人员在日常巡检、操作、维护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需要进行缺陷处理时,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
(2)设备维修人员在维护作业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应当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停机处理。
2.缺陷确认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确认缺陷后,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停机处理。
3.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分为A类、B类、C类缺陷。
A类缺陷为重大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B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在计划维修时处理;C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持续关注及跟进。
4.缺陷处理(1)A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修复,并确认处理结果。
(2)B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在计划维修时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C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持续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并定期检查、跟进,确保设备不影响生产运行。
5.缺陷验证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验证,确认设备已经修复完毕,并恢复正常运行。
6.缺陷记录和报告对所有发现的缺陷,都应当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
7.缺陷分析和改进对重大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缺陷,遵守缺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缺陷,按照规定程序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设备管理人员: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逐渐增加,小型发电站作为一种灵活的供电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小型发电站的过程中,设备的缺陷问题常常出现,给生产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型发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制度,以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处理设备缺陷问题,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缺陷的定义和分类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功能故障或工作不正常的状态。
根据不同的缺陷特征和影响程度,可以将设备缺陷分为以下几类:1. 设备故障: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遭遇的突发故障,造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如电机烧毁、管路破裂等。
2. 设备性能降低: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如功率减小、耗电量增加等。
3. 设备老化:指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损耗和老化的情况,如绝缘材料老化、电路板老化等。
4. 设备操作失误:指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如错误接线、误操作等。
三、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为了解决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问题,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缺陷上报流程:设立专门的缺陷上报通道,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人员应及时汇报给相关负责人,包括缺陷的具体描述、发生时间和影响程度等。
2. 缺陷记录和分类:对于每一个上报的设备缺陷,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3. 缺陷分析和处理:针对每一个设备缺陷,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确定设备缺陷的原因和影响,然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修理、更换或采取其他临时措施等。
4. 缺陷修复和验证:在对设备缺陷进行修复后,应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5. 缺陷统计和分析:定期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了解设备缺陷的发生规律和原因,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被发现、记录、处理和跟踪,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试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二、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损伤、边界超限等不符合正常运行要求的问题。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中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2)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伤,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3)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如发现原始的设备缺陷,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设备维护部门。
2. 缺陷记录(1)设备缺陷应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设备缺陷的发现时间和地点等。
(2)设备缺陷记录应由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缺陷处理(1)设备缺陷应由设备维护部门进行处理,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其他适当的修复措施。
(2)设备缺陷处理应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进行分类,缺陷级别包括重大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等,不同级别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跟踪(1)设备维护部门应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
(2)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向设备操作人员进行通报,告知设备缺陷已经得到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 设备操作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配合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3)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进行设备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进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设备缺陷管理办法4篇
设备缺陷管理办法4篇【第1篇】设备缺陷管理规定方法为全面把握设备的健康情况,准时发觉缺陷,仔细分析缺陷产生的缘由,尽快消退设备隐患,把握设备的运行逻辑,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常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电网平安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增加设备缺陷管理意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2、目的:详细落实电力生产“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缺陷管理必需形成“闭环”,尽量削减中间环节,提升可操作性。
3、本方法适用于公司所属1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
二、缺陷的性质及消退期限1、紧张缺陷:指严峻程度已使设备不能延续平安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此类缺陷必需尽快消退或实行须要的平安技术措施举行暂时处理。
2、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维持短期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退,消退前应对该设备举行严密监视。
3、普通缺陷:指缺陷范围较小,对近期平安运行影响不大的设备缺陷,列入月度检修方案举行处理。
三、缺陷管理流程1、生产部为设备缺陷管理的主管单位,服务公司生产部为设备缺陷管理的协管单位。
2、公司生产部和服务公司生产部各设一名专责,详细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3、调度所、信息管理中心、计量所、送电公司、变电公司为设备消缺的详细实施单位。
4、设备缺陷管理设备缺陷管理采取微机管理,设备的全部缺陷管理流程都应在生产mis上举行,特别状况用消缺通知单来实现闭环管理。
运行人员发觉紧张缺陷时,在根据现场运行规程举行须要的应急措施后,应首先汇报调度,交当值调度值班员处理,需要立刻消缺的,当值调度值班员应直接通知检修维护单位负责人组织消缺,同时上报生产部缺陷管理专责,事后生产部应给检修维护单位补发消缺单。
运行人员发觉其它缺陷后应对设备缺陷作出正确推断,由所属各班班长审核后录入生产mis系统,同时报生产部缺陷管理专责。
对特殊重大和紧张缺陷,设备检修维护单位负责人在接到设备缺陷汇报后,应立刻组织消缺。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建立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指根据电力设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系统地管理和处理电力设备缺陷的规定和程序。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架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规定。
一、制度的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等。
三、组织架构四、主要内容1.缺陷发现与报告2.缺陷分类与登记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缺陷进行分类,并将其登记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
对于严重和重要缺陷,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缺陷处理与维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要求明确缺陷的处理程序和责任。
对于一般性的缺陷,可以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和维修;对于重大和紧急缺陷,要及时调动维修人员和相关资源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缺陷分析与防范制度要求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缺陷的发生和影响。
5.缺陷管理与追溯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维修和分析,要求建立健全的缺陷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和记录真实可靠。
以上为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度的规定和实施,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工作和设备。
制度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来负责管理和领导,委员会的成员要具备相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最后,制度要求对设备缺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追溯,以确保缺陷的有效处理和分析。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1设备缺陷管理由总工程师牵头,检修副总工程师负责,生技部组织及设备管辖各单位分级管理,贯彻责任制直至落实到班组、岗位或个人;各级管理机构要严格要求、严格考核,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2 设备缺陷消除需遵循“安全、及时、有效、彻底”的原则。
1.3本制度适用于我厂生产设备管理各单位。
2. 设备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在发电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如振动、摩擦、松动、变形、过热、异音、渗漏、指示不准、部件短缺、标志、保温不全等。
3. 设备缺陷的分类3.1一般缺陷(一类):指不影响机组出力和正常运行参数及系统运行方式条件下能够消除的缺陷。
3.2重大缺陷(二类):指机组、主系统、厂用电系统或主要辅助设备发生对安全、经济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缺陷,需要改变机组出力或切换系统才能处理的缺陷。
3.3危急缺陷(三类):指严重威胁设备、系统及人身安全,必须立即停机停炉进行消除的缺陷。
4.1运行方面:由运行各岗位人员在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备用设备定期切换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设备缺陷的具体部位、内容、发现时间,同时录入微机设备管理系统。
4.2.检修方面:由检修设备管理各岗位人员在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了解所辖设备状况,对存在的缺陷或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设备检修后遗留的缺陷录入微机设备管理系统。
5. 缺陷管理职责5.1发电部缺陷管理职责:5.1.1发电部运行人员应按《巡回检查制度》要求,对设备进行巡检并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录入联网微机的设备管理系统,并负责通知检修责任单位,做到通知及时(10分钟以内)、部位准确、内容明确。
5.1.2运行值班员负责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及时(60分钟以内)在微机管理系统中予以注销并录入消缺人、验收人姓名、处理结果等信息。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管理目的配电室设备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记录,实现设备缺陷的及时修复和管理。
二、管理责任1.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责任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分工如下:a. 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巡检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b. 负责设备缺陷的登记和记录,确保缺陷的修复情况得到有效记录;c. 协助相关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d. 提供设备缺陷修复的必要支持和配合。
2. 相关部门的责任:a.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及时维修和处理;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监督和检查;c. 部门领导负责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设备缺陷的发现和报告1. 设备管理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立即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2. 员工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员或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3. 设备维修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核实缺陷情况,并制定修复计划。
四、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1. 设备维修部门应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修复时,应确保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3. 设备缺陷修复完成后,设备维修部门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并记录缺陷的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的记录和归档1. 设备管理员应将设备缺陷的报告、处理和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的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2. 设备缺陷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和发现时间;b. 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情况;c. 设备缺陷的验收结果。
六、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缺陷的数量、类型和修复情况等。
2. 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应上报相关部门,供其参考改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亿利能源公司电厂(以下简称“电厂”)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电厂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定义和缩略语(一)缺陷分为设备缺陷和设施缺陷,是指影响机组主辅设备、公用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建、构筑物正常使用和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状态和异常现象,如设备的振动、位移、摩擦、卡涩、松动、断裂、变色、过热、变形、异音、泄漏、缺油、不准、失灵,建、构筑物设施和附件的损坏、安全、消防和防洪设施损坏,以及由于异常引起的参数不正常等.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零、一、二、三、四类,其中零、一、二、三类缺陷主要指设备缺陷,四类缺陷主要指非设备性缺陷;(二)零类缺陷即紧急缺陷,是指危及主要设备安全运行或人身安全,如不及时消除或采取应急措施,在短时间内将造成停机、停炉、甚至全厂停电或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三)一类缺陷是指威胁安全生产或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机组正常出力或正常参数运行,属于技术难度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更换重要部件或更新设备,通过机组大小修才能消除的缺陷;(四)二类缺陷是指系统无备用设备需在计划检修中才能消除的缺陷,该缺陷不影响设备出力和以正常参数运行,但有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可能,需要倒系统运行或必要时需停机停炉后在短时间内就可消除的缺陷;(五)三类缺陷是指发电主、辅设备及公用系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性质的缺陷,在机组运行中可以消除,消除时不影响机组出力或负荷曲线,属于可随时消除的缺陷;(六)四类缺陷是指非生产设备缺陷,主要指建、构筑物等非生产设施缺陷,主要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以外,对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不会构成直接影响的缺陷,包括:建、构筑物(门窗,给排水、屋顶、地面、设备基础等)、一般照明(不含生产现场照明)、卫生间、设备标牌、保温油漆等缺陷;(七)重复缺陷是指同类设备或设施在厂家规定或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八)及时消除的缺陷是指在规定的时限内,包括批准延期处理的时限内消除的缺陷;(九)主要指标定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某某电厂设备缺陷的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某某电厂生产区域所有设备设施消缺管理。
第二章管理与职能第三条管理责任体系(一)职能与分工1. 生产技术部在分管生产副厂长领导下,是全电厂设备缺陷的管理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监督、考核设备缺陷的处理,保证设备完好。
2. 发电运行部、设备维护部是分管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部门,对设备缺陷要从发现到消除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设备完好。
3. 各管理、物资供应部要为设备缺陷管理做好服务工作(二)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1. 每周生产调度会听取各部门生产情况汇报,掌握全厂机组运行情况及一、二类设备缺陷情况,及时协调消缺。
2. 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设备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重大缺陷,安排各部门消缺,对设备重大缺陷提出指导性处理意见。
3. 组织总结、研究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管理的主导性意见。
4. 负责组织对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缺陷的诊断,对一类或重大缺陷决定是否停机、停炉处理。
对消除重大或特殊设备缺陷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批。
(三)生产技术部1. 是全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归口管理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监督、指导设备缺陷的处理等管理工作。
2. 负责本制度的修订与补充,并监督执行。
3. 掌握全电厂生产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对频发性和重大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予以消除并汇报主管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
4. 会同检修、运行人员,诊断一、二类设备缺陷,审核检修消缺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并监督执行。
5. 审核和补充设备维护部提出的消缺计划及其安全技术措施。
6. 参与所有设备缺陷转类、开口审核。
(四)设备维护部1. 设备维护部经理应全面了解机组运行状况,掌握缺陷的发现、消除和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协调各部门做好消缺工作。
2. 各专业主管全面负责本专业的消缺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对本专业所发生的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总结、考核;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协助督促日常消缺工作;未消除的缺陷及时记入台帐并汇报经理,以备计划消缺之用;负责本专业设备的消缺质量验收、检查、监督的管理工作;协调、指导解决消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对本专业所属设备缺陷情况检查、统计、跟踪考核。
3. 专业主管负责本专业设备大、小修及临修的消缺计划的编制,并监督实施。
4. 设备维护部是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单位,对设备缺陷的消除进行全过程管理。
部门经理及各专业主管应积极组织、协调所辖班组消缺,保证设备完好。
5. 各专业主管及点检、班组班长、技术员应全面掌握所辖设备的缺陷情况,对现场设备消缺进行技术指导。
6. 专业点检员负责本专业点检工作,督促协调本专业日常消缺工作。
7. 根据设备事故、障碍、异常等现象,负责分析、研究并制定反事故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8. 对本专业较大的设备缺陷,由专业主管组织鉴定诊断,及时制定处理意见及措施并上报生产技术部。
9. 设备维护部主管、点检、及设备专责人应每天巡视现场设备,查阅运行值班记录、缺陷记录,对新发生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对消除完的缺陷进行验收。
10. 针对频发性设备缺陷的起因,开展分析诊断,或召开专题会研究分析,找出原因,予以消除,避免缺陷重复发生,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11. 对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技术措施及处理后的效果等,应写出专题总结,并详细记入设备台帐。
12. 负责编制本部门月度设备缺陷管理总结,及时将月度消缺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于下月2号前以电子版报生产技术部。
13. 检修班长应掌握本班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缺陷,负责安排及时消除缺陷。
14. 当接到运行人员联系消缺陷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消缺,做到白天15分钟、夜间20分钟到现场。
夜间消缺人员应服从有关领导的组织调度,及时到位消缺。
15. 设备缺陷消除后,应向运行人员交待,经双方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
(五)发电运行部1. 运行人员应对所辖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于发现后1小时内登录BFS++缺陷管理系统填写缺陷记录。
夜间发现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缺陷后,还应电话通知检修值班人员消缺。
2. 各主管应每天对所辖设备进行巡视,查阅值班记录及缺陷管理系统并在部门会上汇报,听取部门安排。
会后尽快布置协调消缺工作。
3. 主管对现场较大设备缺陷应亲临现场诊断鉴定,采取措施,防止任其蔓延扩大。
对一、二类缺陷及重大设备缺陷,必要时应制定专门的防范措施或事故预想措施,监督实施,及时将详情汇报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并通报生产技术部、设备维护部。
4. 负责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工作。
5. 机组大、小修前应提出所属设备检修时必须消除的设备缺陷清单报生产技术部、设备维护部。
6. 负责填报和消除生产区域土建四类缺陷,编制缺陷月度总结分析,于下月2号前以电子版报生产技术部。
7. 已经消除的缺陷,应由运行值班员到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同时执行缺陷关闭程序。
8. 对于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运行人员应严密监视其发展情况,严格执行厂部和部门规定的相关措施。
第三章缺陷类别第四条缺陷分类术语与和定义(一)缺陷分为设备缺陷和设施缺陷,是指影响机组主辅设备、公用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建、构筑物正常使用和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状态和异常现象,如设备的振动、位移、摩擦、卡涩、松动、断裂、变色、过热、变形、异音、泄漏、缺油、不准、失灵,建、构筑物设施和附件的损坏、安全、消防和防洪设施损坏,以及由于异常引起的参数不正常等。
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零、一、二、三、四类,其中零、一、二、三类缺陷主要指设备缺陷,四类缺陷主要指非设备性缺陷。
1. 零类缺陷:即紧急缺陷,是指危及主要设备安全运行或人身安全,如不及时消除或采取应急措施,在短时间内将造成停机、停炉、甚至全厂停电或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2. 一类缺陷:是指威胁安全生产或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机组正常出力或正常参数运行,属于技术难度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更换重要部件或更新设备,通过机组大小修才能消除的缺陷;3. 二类缺陷:是指系统无备用设备需在计划检修中才能消除的缺陷,该缺陷不影响设备出力和以正常参数运行,但有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可能,需要倒系统运行或必要时需停机停炉后在短时间内就可消除的缺陷;4. 三类缺陷:是指发电主、辅设备及公用系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性质的缺陷,在机组运行中可以消除,消除时不影响机组出力或负荷曲线,属于可随时消除的缺陷;5. 四类缺陷:是指非生产设备缺陷,主要指建、构筑物等非生产设施缺陷,主要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以外,对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不会构成直接影响的缺陷,包括:建、构筑物(门窗,给排水、屋顶、地面、设备基础等)、一般照明(不含生产现场照明)、卫生间、设备标牌、保温油漆等缺陷;6. 重复缺陷:是指同类设备或设施在厂家规定或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7. 及时消除的缺陷是指在规定的时限内,包括批准延期处理的时限内消除的缺陷;8. 缺陷管理主要指标(1)各类缺陷比例=(各类缺陷数/缺陷总数)×100%(2)消缺率=(已消除的缺陷数/缺陷总数)×100%(3)各类缺陷消缺率=(各类消除缺陷数/各类缺陷总数)×100%(4)消缺及时率=(及时消除的缺陷数/按制度要求应消除的缺陷数)×100%(5)重复发生缺陷率=(各重复缺陷数之和/缺陷总数)×100%9. 各类缺陷的处理要求(1)零类缺陷需由运行值长请示有关领导后,确认并通知检修维护单位,检修维护单位在接到通知后,要求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积极组织检修。
此类缺陷发生后,消缺部门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连续不间断处理,尽量缩短消缺时间;(2)一类缺陷应由生产技术部和设备维护部、维护单位共同组织专人负责制定检修方案和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落实备品备件。
方案制定后经分管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计划检修项目落实到大小修计划中;(3)二类缺陷由设备维护管理部门提出消缺申请,经发电运行部汇报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由运行部门负责安排倒系统或申请低谷消缺处理;(4)三、四类缺陷由设备维护人员提出消缺申请,维护人员在征得运行人员同意后,即可组织消缺。
第四章管理流程第五条执行程序(一)设备缺陷管理的安全规定1. 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消除,暂时不能消除且威胁安全和设备完整的重大缺陷发电运行部制定监视和控制的措施,以免缺陷发展和扩大,同时要做好事故预想。
2. 危及人身和机组运行的设备缺陷,值长汇报电厂领导按事故处理的规定执行,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设备缺陷处理,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操作票制度。
4. 设备缺陷处理,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规程,必须办理工作票。
5.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记录、汇报、联系处理,做到各负其责。
(二)设备缺陷类型的鉴定:1. 运行人员向BFS++系统录入一条新的缺陷时,一律将缺陷类型暂定为“三类缺陷”。
2. 检修人员对缺陷进行现场检查后,对确属三类缺陷者,应直接按规定进行消缺处理。
若检修人员认为缺陷不属三类,检修班组长办理缺陷转类,接到短信平台信息后,相关人员在工作时间内2小时办理完审批手续,转类流程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3. 设备缺陷,凡属缺少备品、配件的,检修点检填写备件计划信息,依据备件采购周期,明确设备消缺时限。
(三)消缺期限的规定:1.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应于0.5小时内将缺陷录入设备缺陷数据库。
2. 被通知人接到通知后,应保证白天15分钟、夜间20分钟内,安排消缺人员赶到控制室,会同运行人员对缺陷进行初步鉴定和办票处理。
3. 零类缺陷限时在24h内消除4. 一类缺陷需在停机或大小修中处理,不做限时要求;5. 二类缺陷限时在72h内消除;6. 三类缺陷限时在48h内消除;7. 四类缺陷限时在72h内消除;(四)缺陷的转专业:设备维护部内部,不同班组之间进行缺陷转专业处理时,由责任班组受理,并电话通知相关专业班组长或技术员进行确认。
(五)缺陷的记录1. 正常情况下,缺陷管理统一使用BFS++系统的缺陷管理软件。
2. 当软件出现异常不能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应临时进行书面记录,并用电话通知设备维护部及时进行消缺处理。
(六)缺陷的延期: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缺陷,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消缺期限:2. 一类缺陷,在最近一次小修或临修中达不到消缺条件(如系统不能停运、停运时间不够长等)时,一类缺陷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批准,重大缺陷经分管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可以延期至下一次机组检修或机组大修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