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的十个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太极拳基本要领

太极拳基本要领

太极拳基本要领太极拳基本要领1. 立身中正:练太极拳首先讲究立身中正。

所谓中正,就是要使身躯不可前倾后仰,要保持尾闾和脊椎成一直线,始终处于中正状态。

拳经上所说“尾闾中正”,尾闾中正能稳定下盘重心,重心如不稳,运用中则易被人借力失势。

要做到立身中正,在内则必须精神内固,神不外驰,稳静心性。

在外则必须顶头拔背,松要塌胯,如此则自然能保持立身中正的姿态。

2. 安舒松静:太极拳是练神,练意,练虚灵的拳。

练拳时始终保持精神安然舒适,体态轻松自然。

松要松的彻底,要松透,松的好无拘滞之力,松的百无所有。

从预备时开始到整套拳的终了,在全部演练的过程中,思想上都要摒除杂念,静如止水,精神集中,专心致一,澄心静虑。

所谓“一静无有不静”,静可以保持其大脑神经的清醒灵敏,培养人的智慧聪明。

练太极拳还要求练时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并须贯以神气率领。

放松要先松心,后松身,从头颈,脊背,肩,腰,胯,膝,手,肘,腕,脚各部关节都须完全松开,松透,毫无拘滞之力,要大松大软。

拳经所谓“一松百松, 柔若百折若无骨”,百骸舒泰,气血畅通,神清骨爽,久之则内劲增长,最后将能生出极柔软化为极坚刚的松沉柔弹之内力。

3. 虚灵顶劲: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神贯于顶。

所谓虚灵顶劲,即是头容正直,头顶的百会穴要向上轻轻顶起,好像一根绳索将头顶提悬似的,又好像头上顶起一碗水,不使它洒下来。

此全是神意领着,下鄂微收,颈部放松,舌舔上腭,时时保持灵活轻妙的感觉,有头顶青天,足踏黄泉的气概。

但此全是意,不可用力向上顶劲,用力向上顶必定拘滞僵硬,失去灵感。

练拳时,只要时时保持虚灵顶劲的感觉,自然精神能提得起,气血自然流通。

4. 气沉丹田:练太极拳强调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丹田在脐下三寸处。

练拳时,用意识引导呼吸。

练太极拳功夫有素的人,多是采用腹式呼吸。

初学者切不可着意追求气沉丹田的效果,决不能故意去憋气,以鼓荡腹部。

须知气沉丹田是练太极拳全身松开后的自然结果。

太极拳“十要”的概述

太极拳“十要”的概述

太极拳“十要”的概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习太极拳,你知道练习太极拳有哪些要求么?你知道太极“十要”是什么吗?下面跟随店铺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太极拳“十要”的概述是练太极拳之前放松周身以进入修炼状态。

九松是松身体的九大关节,身上其它部位当然要放松。

十要,是要求下收臀或溜臀、裹裆、收腹、吸腹股沟、展胸、圆背、内吸肩胸窝、弛颈。

太极拳的身形十分讲究,一定要规范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所要求的松柔身形,也就是太极拳所要求的体能。

身上的九大关节松开后,身体的各个部位亦应配合,相适应放松。

如松腰与溜臀、裹裆、收腹、圆背密切相联系,孤立的去松腰是困难的。

在讲述放松臀部等十要部位,还是从下往上,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论述松之拳法。

臀臀部在太极拳中主身形中正。

王宗岳拳论有“尾闾正中神贯顶”的教旨。

尾间是脊椎的根部,尾骨部位,位于长强穴。

身不正而尾闾歪斜,影响身形中正;摆尾必定摇头,破坏了身形的正体中正。

太极拳要求身形中正,臀部下收,或称溜臀,方可保持身体正直。

臀部下收,呼吸自然深沉,会阴部位自然上提,身体易于放松,呼吸自然安舒,直接影响松腰、圆背、拔脊、裹档等部位的修炼。

翻臀则破坏全身的松柔关系。

溜臀动作并不难,是摸得着看得见的部位,动则臀下溜,手扶有下溜感。

裆裆是任督两脉的交会处。

练家裆的功夫以圆裆、裆开一线为佳。

裆在会阴穴两侧,会阴与百会穴上下呼应相对,自然疏通任督二脉,王宗岳有“虚领顶劲”“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先贤拳论,可见裆在全身之重要。

练家在身形拳法中应刻意修炼,技击中常被对方“脚踏中门裆里钻”得势使自己失败。

在拳势中坐步与弓步的虚实变转,裆圆胯松步法自然变转,稍一用力即受人制。

练家要警惕,裆不可着力以虚为要。

松裆的关要是裹裆,似婴儿以三角巾从臀部两胯自下而上,从左右而中包住,而完成溜臀、裹裆动作。

背背与空胸相关联。

空胸背部自然活圆,似龟背,空腰脊椎自然节节上拔,是督脉从会阴向百会的自然走向。

空腰,脊椎自然节节上松至顶,有“气温周身”“满身轻利”之感觉。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

太極拳十要一、虛靈頂勁: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

要求头向上顶,但颈部肌肉不要僵直,头部动作应与身体位置和方向的转换协调一致。

力,用力則項強,血氣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

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二、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

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於胸際,上重下輕,腳根易於浮起。

拔背者,氣貼於背也。

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力能由背發,所向無敵也。

三、鬆腰:腰為一身主宰,能鬆腰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

虛實變化,皆由腰動。

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四、分虛實: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義。

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

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

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用力。

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五、沉肩墜肘: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

若不能鬆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墜肘者,肘往下鬆墜之意。

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於外家拳之斷勁矣。

六、用意不用力:太極拳論所云,全是用意不用力。

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絲毫之拙力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束縛,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

溝恤不塞而水行,筋絡不閉而氣通。

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動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屆,氣即至焉。

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長久練習,則其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也。

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鐵,分量極沉。

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

外家拳之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

七、上下相隨: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

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八、內外相合:太極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軀使。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武术和健身运动,它注重内外兼修、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练习太极拳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享受练习并获得最佳效果:1. 姿势正确:确保你的姿势端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保持直立,放松身体,收腹挺胸,保持自然的曲线。

2. 慢慢练习:太极拳讲究舒缓的动作和流畅的连贯性。

练习时要保持缓慢的节奏,用柔和、连贯的动作来完成每个动作。

3.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呼吸控制。

练习时要注意以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

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用力,并与动作的变化相结合。

4. 注意力集中: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引导。

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呼吸和动作的流动上,提高自我觉察和内观的能力。

5. 避免用力过度:太极拳是以柔克刚、运动平衡为原则的。

在练习时,要避免用力过度,尽量保持肌肉的松弛状态,注重内在的力量和平衡感。

6. 适应个体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练习的难度和幅度,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7. 寻求指导:如果你是太极拳初学者,最好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你的练习。

他们可以帮助你矫正错误的姿势,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当练习太极拳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锻炼:8. 热身:在开始太极拳练习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您准备身体,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9. 不要过度用力: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不是通过用力来完成动作。

尽量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过度紧张和损伤。

相反,要注重在动作中保持轻松和流畅。

10. 注意身体平衡: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感,并注重稳定的站姿和移动。

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倾斜或失衡的姿势。

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11. 保护关节:太极拳的动作通常涉及到关节的运动和承载。

为了保护关节的健康,要确保动作的幅度适度,不要过度扭转或过度伸展关节。

学习太极拳基本要求

学习太极拳基本要求

学习太极拳基本要求【1】1、松腰:能松腰然后才能俩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随子而出。

2、分清虚实:虚实能分开才能转动灵活,否则迈步重治、站立不稳。

3、连贯圆滑,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

一个动作的结束恰好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4、松体:“一动无有不动”周身各关节放松后,就不会使其连接的韧带遭受压迫,宜分泌骨液,增强弹性;就会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而提高了曲伸的灵活性。

5、柔劲;全身肌肉舒松、筋络开通,促进气血循环。

6、势准:就是姿势动作标准化。

如“尾闾正中”调通任督二脉。

7慢稳、练拳后,心跳正常、、、1、初练升降桩:当两手臂升至肩高吸气到极点时,改为呼气。

同样,当两手臂下按至腹前、呼气达到极点时,改为吸气。

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

“精神集中,用意领气,吸气贴于脊背,呼气沉于丹田,意气运转须转换灵活。

”二、太极拳对健身发劲的要求1要先出前脚着地支撑后,再抖腰带动上肢发劲。

这样定势成为、沉稳。

2、发劲要动短劲长:震脚:后脚提起不宜过高,离地面要近,脚下震出声要脆,震脚要轻灵活波,不犯笨重。

3、发劲需曲中求直“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4、发劲注意方向角度;以揽雀尾的拥势、野马分鬃的捌劲势为例:野马分鬃的右臂顺旋,手臂越过大腿,掌心斜向上,方向在大腿外侧,属偶劲。

拦雀尾拥劲由里向前拥出,手臂在胸前,掌心向内,劲点在前臂外侧的尺尧部,劲路向前略右转,属四正劲。

【2】一、太极拳对呼吸的要求:腹式呼吸有两种;一种是腹式顺呼吸,一种叫腹式逆呼吸。

顺呼吸时胸部内含,小腹隆起呼气时胸部扩张,小腹收敛;逆呼吸,吸气时胸部扩张、小腹收敛,呼气时,胸部内含、小腹隆起。

练拳时用腹式逆呼吸为佳。

2、对深呼吸的运动要求:深呼吸,是吸进慢、呼出快,是同样的气量,也要吸尽的时间长,呼出的时间短。

因为,吸尽气是由肺来容纳的,而肺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不能突然扩张,只有随着空气进入,徐徐扩大容积,增大空气的容量,所以吸尽要比呼出慢,这是自然现象,无需强求均匀。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一要虚灵顶劲,不要无精打采;二要松活自然,不要紧张拼搏;三要立身中正,不要俯仰歪斜;四要步法轻灵,不要拖泥带水;五要势正招圆,不要手足舞蹈;六要上下相随,不要散乱分家;七要连贯圆活,不可毛碴断劲;八要虚实互变,不可死水一潭;九要气力相合,不可怒气憋气;十要树神韵、重气势,不停留于表面外形。

太极推手练习推手:一要弄清棚、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几种劲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二要体悟在推手中如何听劲、喂劲、化劲、发劲、上下绞劲,如何体现搭手即拿,使五个手指都干活;三要感受在挽花中如何沾连、粘随、环环相扣、顺逆缠丝;四要通过推手来检验矫正拳中的毛病。

太极拳术十要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虚实5、沉肩坠肘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8、内外相合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自如阶段:太极拳最终要求是重意不重形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为:肩、胯、肘、膝、手、足、上下斜线均相合之意。

拳谚:拳无功一场空,力不敌法,法不敌功。

十三式: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练拳要领:1、身法:上身端正、松肩坠肘、五指抓地、重心稳定;2、手型手法,注重方位变化;3、步型步法,注意起落方位;4、胸腰开合,以腰为轴旋转方向和角度;5、起承转合,每个动作的起点、运行路线、角度、方位变化、落点;6、重心倒换,裆走下弧,重心偏左或偏右是四六开、三七开、二八开,以及左右臂随着重心变化的;7、眼神注视的方向;8、呼吸:内呼吸、外呼吸,拳式的配合;9、放松:逐步做到体松心静。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展开全文太极拳十要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 3.松腰; 4.分虚实;5.沉肩坠肘;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8.内外相合;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学拳不光要明白师傅说了什么,更要领悟师傅没有说什么。

事实上,这“十要”背后对应的是“十个不要”。

只有避开这“十个不要”,才能避免在学拳路上误入歧途,少走弯路。

1、要虚灵顶劲不要无精打采杨澄甫把太极拳称做“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

太极拳要求柔而不软,沉而不僵,立身中正,处处有搠劲。

掤劲就是舒展饱满,支撑八面。

“顶头悬”不仅是掤劲立身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提起精神、气势充盈的体现,虚灵顶劲可以使动作轻灵,姿势优美,起到提神亮相的效果。

正如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所以我们打太极拳中要注意头容正直,提神贯顶,切不可低头缩脖,精神不振,老态病容。

2、要松活自然不要紧张拼搏太极拳是一项松静柔化的武术运动。

“用意不用力”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紧张用拙力,生硬拼搏。

在武术运动中有的拳种以明快有力、放长击远为特点,比如长拳动作要求挺胸收腹,转肩直臂,而太极拳却要沉肩坠肘,含胸展背,表现劲力随曲就伸、松顺柔化的特点。

所以我们打太极拳要松柔沉稳,含蓄自然,不可挺胸直臂,大开大合。

如果说长拳美在刚健挺拔,像一个戎装少男,太极拳则美在自然松柔,像个典雅少女。

3、要立身中正不要俯仰歪斜“松腰”是立身中正的保证,杨澄甫说“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我们常见一些初学者打拳时腰胯紧张。

比如弓步时前倾,后坐时仰身,转身时左右歪斜,其原因是没有松腰松胯。

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之处,其病多在腰腿。

”如果能松腰、落胯、屈腿,就会保持端正的身型。

要做到松腰松胯,需要加强桩步力量。

如果两腿力量不够,应该姿势放高一点,不要蹲得过低,力不从心,造成腰胯紧张,上体歪扭。

4、要步法轻灵不要拖泥带水太极拳要求步法轻灵平稳,迈步如猫行,如履冰。

为此杨澄甫告诫人们,行步时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以实腿支撑,另一条虚腿才能转动轻灵,否则就会“上步重滞,自立不稳”。

太极拳精要口诀

太极拳精要口诀

太极拳精要口诀展开全文“中国文化,武术传承”欢迎关注“小旺旺武术传承”,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1、太极十要法则太极拳的“十要”是着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提出来的,概括了太极拳十项基本要求,并加以解说,是练太极拳,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十要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2、十三势分为“八法”、“五行”“八法”是指:掤、履、挤、按、采、挒、肘、靠.“五行”:进、退、顾、定、盼。

3、八法之劲掤劲:这是一种向前、向上的劲路,包括左上、右上、正上的劲路。

捋劲:这是一种向后、向上的引带劲路,包括左后右后、后上的劲路。

挤劲:这是一种向前、向横、向下的压迫劲。

按劲:这是一种向下、向后的沉带劲,包括左后、右后、后下的劲路。

采劲:按提劲为采劲,如采花,手按下去再提拔上来的一种劲。

挒劲:旋转劲为挒劲,对方来劲后,通过旋转使对方失重,把劲再加于对方身上的一种劲路。

肘劲:肘击、肘拿、肘沉、肘带的一种方法称为肘劲。

靠劲:用肩、胯、背击打对方的劲叫靠劲。

4、四练练手、练眼、练身、练步。

5、四功四功:“心、神、意、念”,几乎完全指的是内在的神经活动或精神作用而言。

传统对“四功”的解释是“发之于心、达之于神、行之于意、想之于念”。

还要注意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均匀连贯、轻灵沉稳、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圆活完整、协调自然、意念引导、内外合一。

内外相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外三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内三合。

内外相合:是谓六合,六合则身体中正矣,身体中正,神即提得起。

6、何为内功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

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7、内外双修动与静,养与练,拳与功,内与外。

修练太拳就是要做到内外双,神形兼备。

才能把太极拳的精髓学到手。

练习太极拳需要平心静气,不可心浮气躁,禁忌求快。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掌握的十个要点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掌握的十个要点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掌握的十个要点太极一木人1.太极拳往往不能快速的感到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与慢走、登山等好像差不多,其实不然。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有二,一是练拳的时间不够,即运动量不够。

如果每天只练三遍简化太极拳,大约需时15钟,对体弱的人来说可能合适,对一般人来说,太短了,一般应打五遍至七遍,练拳时间要半小时以上。

有人主张一小时,还不包括站着聊天在内。

运动量的合适与否,应以自我感觉为准,每次练习后精神愉快,身体轻松为合适。

五2.提高的方向不明确,不知如何努力。

拳谱讲的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太极拳提练体、练气、练神三个阶段。

着熟与练体对应,懂劲与练气对应,神明与练神对应。

一般练拳处于练体练气之间。

练体是练身体的柔软,使身体达到松柔;练气是使内气充盈。

在达到有了内气和内劲时,即可收到最大的健身效果,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练得身体松柔,有一定的内气和内劲。

这里边不还存在不少层次要我们经历。

3.练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

一般首先学会一种套路,把姿势搞正确(手、眼、身、步要如法),然后按要领轻、慢、圆、匀的练拳,进一步做到协调、连贯、圆活、上下相随、虚实分清,随着练拳的深入浅出,对要领和要求的理解会不断加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加以改正,这时要逐项按要领要求有意识的锻炼,在一段时间里,(一两个月)主要注意一项要领的练习,掌握后再注意下一项当动作已正确了后,可以开始注意用腰。

腰要起带领四肢的作用。

太极拳要求腰部先动,带动四肢。

三4.用腰可以从腰部旋转弧度很明显的拳式中去体会,如搂膝拗步,单式反复练习,多遍重复体会如何用腰,两手的左旋右转是腰部带动的,搂膝的手从膝前转过是腰转动的结果,手的前扒是腰部向前带动手与身子一齐向前的结果。

搂膝拗步在形成弓步时,腰部边转边向前(转动稍占先,也可称为先转后进),在一段距离内两手和身子相对位置不变,进稍占先转动稍后(称先进后转),上手在腰的转动下实现列的动作。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理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而太极拳的基本功是掌握太极拳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以“太极十大基本功”为主题,对这些基本功进行分解教学。

一、站桩: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意念集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通过站桩可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呼吸,增强稳定性和耐力。

二、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动作的开始,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起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三、托球:托球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练习托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握拳,手掌向上,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整个身体呈放松状态。

四、分腿:分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脚尖向外微微旋转。

五、转身:转身是太极拳动作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转身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转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步稳固,腰部旋转,手臂伸直。

六、上步:上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上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七、下蹲:下蹲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蹲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坐下。

八、扫腿:扫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扫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扭转。

九、进步:进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进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十、收势:收势是太极拳动作的结束,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收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呈放松状态。

通过对太极十大基本功的分解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导语:我们都知道,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很多,但是你们知道太极拳的保健功效吗?太极拳的保健功效其实也很多,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

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虚灵顶劲
指练习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

含胸塌腰
指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榻。

松腰养气
指腰部放松,以养炼体内浩然之正气。

分清虚实
指双手要虚实,双足要虚实。

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虚则右足实。

沉肩坠肘
指在松垮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榻,周身骨节放松。

以益行气
指气受意的指挥,在体内运行,一举一动均要用意用力。

上下相随
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指,周身必需上下相随,一气贯通。

内外相合
指外形动作与内气运动互相一致,密切配合。

招式相连
指打一整趟太极拳不仅一动全动,周身相随,而且招式之间不丢不顶,圆转自如,一气呵成。

动中求静
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之中求得相对、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
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

功效:练精化气。

充实肾精。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大要领太极拳功夫修养的十大要领,贯穿于整个太极拳实践的全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十大要领第太极拳的一大要领虚灵顶劲气沉田虚灵者,灵明也;顶劲者,内劲轻轻上拔,使清阳之气上升;气沉田即在运动中把人体能量,沉藏于丹田。

其具体做法为:下颏回收找喉头,喉头向后向上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会,百会虚悬,使周身上下内外连成一个整体。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顶头悬要从“悬”字着眼,从“顶”字着手,“悬”的意思是虚领,属于柔,“顶”的意思是使颈直肌轻度收缩,属于刚,要处处有刚柔相济之意。

虚灵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真正的顶劲。

顶劲上领,不可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血压升高,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其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容易产生杂念。

因此,太极拳理论指出:“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非有,若有若无,无过不及,折其中而已。

”“虚灵顶劲气沉田”所指的丹田是下丹田。

中医理论认为,下丹田通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

故古代养生家认为,用心意集中于丹田内,先吸后呼,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而百脉皆通,气血畅通百病皆除;又认为,将心意守住丹田,丹田即生气生血,气血充足,身体健壮而百病皆愈。

所以,气沉丹田,不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基本功。

在太极拳揉手(推手)中,头要自然向上领起,上虚下实,气沉落于小腹(下丹田),此时下盘稳健,周身中正,动作忽隐忽现,如物漂于水。

如球滚于地,犹如不倒翁,即拳谱所云:“飘飘荡荡浪里钻,上轻下沉不倒颠。

太极拳的第二大要领:含胸拨背意内敛含胸者,胸微内含;拔背者,尾闾下垂,百会上领,拉直脊柱;意内敛即精神不张扬。

其具体做法:含胸时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敛,胸略内含,心气下降,自然形成横膈式深呼吸,促使腹腔内的器官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不仅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内脏机能之活动,而且对揉手(推手)之走化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太极拳术十要

太极拳术十要

《太极拳术十要》体悟之得朱廉方杨澄甫宗师所著的《太极拳术十要》,以精辟的语言和通俗的拳理,高度概括了杨式太极拳的精髓,被誉为是杨式太极拳的经典、初学者的指南、深造者的方向。

本人在40多年的实践中,悉心体会,受益匪浅。

现谈谈自己所积累的一点粗浅认识,诚请前辈和道友们指正。

一要:虚灵顶劲——刚柔相济立天地虚灵顶劲也称虚领顶劲或顶头悬。

要求舌轻抵上颚,精神提起,第三、四节颈椎骨略向后退,使头颈向后贴到衬衣后领上去,使百会穴轻向上领。

这样做自然带动下颏微收(如果颈椎不动单做下颏微收,会使颈椎向前倾斜,不符合中正的要求,练太极拳要求处处中正安舒,主要指的是脊椎要中正),目视前方,微微向下,耳听后方,微微向上。

这样能使精神提起的前提下,大脑迅速安静下来(如果只知道目视前方不知道耳听后方的话,就不符合太极拳有前必有后的拳理要求)。

古人有诗云:一片灵机写太和(虚实),全凭方寸(心意)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阿(宝剑名)。

也就是说:通过虚实的交替,凭意识引导肢体,有意无意的动作,变来了刚柔相济。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要使周身轻松利落,精神不垮,头角不低,有堂堂正正的气概;顶头悬要从悬字着眼,从顶字着手,悬的意思是虚领,属于柔,顶是使颈直肌轻度收缩,属于刚,要处处有刚柔相济之意。

二要:含胸拔背——周身灵敏转腰胯含胸拔背和其它运动项目的挺胸相反。

胸宜放松、浅含,如同人们深思入静的状态,不可做成驼背的样子,更不要损坏动作中正的姿势和形象。

含胸的深浅度要按动作的需要而有所不同,盘架子和推手不同,发劲与不发劲不同。

杨式大架套路不发劲,只要把胸部放松就可以了,能配合扩大腰胯部转折的范围即可。

在化劲和发劲时须加深含胸。

这也是在刹那之间,随即又归于自然浅含。

拔背仅限于个别动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作应是扩背。

扩背是在两肩松沉的条件下,背肌群向左右两侧延伸舒张。

如:起势,两手徐徐向前向上平举时背部皮肤稍有一点绷紧的感觉。

练好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练好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健康一 家人 一
练 好 太 极 拳 的 十 大 要 领 ■ 蒯 海 蓉
太 极 拳是 我 国传 统 武术 文化瑰 宝 , 无数 人喜 爱 并勤加 练习 。那么 , 怎样才能练好太 极拳呢?
要领一 姿 势正确
要领六 虚实分清
分清 者 , 清楚也 ; 虚实者 , 变化 矣。在形体上 ,
要领三 呼吸 自然
行拳 时手 足 呼应 。例如搂 膝 拗步 , 左手 往上
立掌时, 随 即把右 脚提 起 来 向前 弓腿 。左手 向前
按好 , 弓步也 同时完成 了。要想上下卡 H 随, 大脑必 须排 除杂念 , 将注意力高度 集中存动作 … I c .
要领九 内外相 合
刚开始 接触太极 拳 , 可用鼻子 自然 呼吸 , 将 舌
J I 页 H 针‘ 』 出 j 瓜. 手 J / _ T , f = r『 _ , j 一 芹』 f J } ; I j 之 ! j
发力 , 重 心 放 丫 脚, 乍 ; ’ f 于… 芹
恂前 推 ; 右脚 跃起虑 点地 . 于倒转 一 , 于 l I  ̄ l t , ] 右脚 拍下
图 2 招式 三十 三 护心 拳
中气提来臂力刚, 连环二起上飞扬。
顶精 领起 往 上升 , 翻 身腾 空如 飞 龙 。
瞪 眼握 拳相 最凶 , 机关 灵敏 内藏 胸 。 左足 虚 点先 蓄 势 , 何 人识 此 大英 雄 。
图 3 招式 三十 四 踢 一脚 欲扬 先 抑养 太和 , 左 脚提 起 往上 扬 。 若遇 英 雄初 到此 , 一 脚踢 倒万 重 山。
合是在 周身六合 的基 础上 , 使 皮肉筋脉骨 、 五脏 六
深 呼 吸即腹 式 呼吸法 , 并 将 呼吸和 动作 自然地结

想成为太极高手,先学会这些!

想成为太极高手,先学会这些!

想成为太极高手,先学会这些!1、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

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2、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3、“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

4、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

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才是至重要。

5、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地方,转为松开紧张处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6、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7、「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8、拳式练习时,身体要有起伏(或升降)。

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

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

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切到整套拳式。

9、我们经常说「松沉」。

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样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

左边沉,右边升。

然后,右边沉,左边升。

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10、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

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11、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拉。

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

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

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

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12、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跨扩膝,手上劳工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13、必须在一式的动作完成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式的动作,不可抢先。

14、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结束。

15、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折;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

绝不可用拙力将手指并拢或撑开。

手指尖要虚领顶劲,指根气沉丹田。

16、两手如一手。

背部好像有一条似有似无的幼线连着左右两手。

太极拳修炼的十项要点【1】?2021?年...

太极拳修炼的十项要点【1】?2021?年...

太极拳修炼的十项要点【1】2021年...太极拳修炼的十项要点【1】2021年7月7日星期三十大要点是松、静、平、慢、匀、意、气、圆、合、整具体练法如下;松;松是练太极拳的一项最基本要求,也是一种最基础的功法,是一种全身的行为表现。

先要从思想上放松,不可有紧张情绪,神意紧张,身体运作时就会有拙力,就不能自然,可导致各部关节和肌肉僵硬,使经络与气血活动受限。

只有把思想意识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才可松开,经络与气血才能畅通无滞。

松也是分阶段的,一个层次与另一个层次对放松的要求程度不一样。

随着认识的不断加强,放松的程度也就不断加深。

总之,习练太极拳要求先求开展,后求紧奏,只有从意识上运作,使各个关节部位都能达到放松,才能舒展地进行运动,这样才可使肌肉松弛而不僵滞,使经络气血畅通无阻,从而达到健身之效果。

静;松是静的前提,而静是松的要点,没有松,静也是无法做到的、【这句话如果倒过来说也是很有道理的,'静'是松的前提,“静”是松基础,没有静,没有心静,就不会有松。

这样讲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一一一平凡人注】。

如果没有静,松也就没有主题,总之,松与静是相互相存的一种关系。

李亦畲先生讲过;“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显然“静”在习练太极拳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松静是修炼太极拳功法之要术,是依靠平时的习练去培养和修炼的。

随着松静程度的不断加深,才能能使头脑由虚静到冷静而逐步修炼成为松静的体势。

有松可修炼为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轻灵,一片神行的境界,才能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得机得势。

平;【待续2】。

练太极拳十大要领

练太极拳十大要领

练太极拳十大要领如果没有掌握练太极拳十大要领,就很难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练太极拳十大要领,希望能帮到大家!1、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

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

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4、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

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5、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太极拳练习技巧_练太极拳十大要领架子不外虚实开合。

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6、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7、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

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

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8、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9、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

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调息
调整呼吸。

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和日常习惯,保持呼吸自然,不要因为练功而引起呼吸急促,该呼就呼,该吸就吸,不要憋气。

首先要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并且注意循序渐进。

使吸起呼落,开吸合呼,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

太极功系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这种呼吸方式适合动作的要求与生理需要,能提高排浊吸清量,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加强,加大腹压的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同时易于做到“气沉丹田”。

进一步就是练精化气。

二、凝神
凝神就是精神集中。

《内经》谓之“精神内守”,孟子谓之“不动心”,孔子谓“定而后静”。

刘纬祥先生说的“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

”静时要如此,动时也要如此。

人体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所以精神集中对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就有良好的保健意义。

不但“无极式”如此,每一动作都要注意精力集中,由心而眼神、四肢、躯干上下照顾完整,一气不能散乱。

《拳经》云“手眼身法步,内外紧相随”“心意为元帅,气血为先锋,拳脚为兵丁。

”眼神的贯注,有助于精神的集中,心神不乱就能提高运动的效果,所以《拳论》也主张“眼为先锋”。

对病弱的人、眩晕病人或极度神经衰弱者,可以“眼若垂帘”,似睁非睁,似闭非闭。

对体内气血变化的感觉较为明显,并能促精神内敛,注意精力集中。

对大脑活动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三、肌肉放松
太极功与其它武术运动、体操运动不同,定式也好,动式也好,全身肌肉都要放松,连骨骼关节也要使之放松毫不用力。

在行功之前,要求人体的脊柱呈自然形态直立,使头、躯干、四肢等部分都要进行松散舒适的活动。

所以我们在练太极功之前,往往要作洗髓金经,以活动筋骨关节。

因为放松自如,真气易于流通。

孟子日:“持其志,勿暴其气”,又说:“蹶者趋者则动其气矣。

”这里所指肌肉放松,就是《拳经》所云:“纯任自然,毫不用力”,“肌肉松地,如肉欲坠。


四、头顶云领
《拳经》云:“头如泰山压顶,领如高着浮云”,又有“头顶悬”、“虚灵顶劲”、“提肛吊顶”。

这些要求都是说明头向上顶,颈项竖直,要避免颈项僵直与头的自由摇晃,更不能左歪右斜,任意动作,而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方向变换与躯干旋转连贯一起,协调动作。

因为头顶项竖,真气才能由督脉上升。

项竖直,下颏微向后收;口轻闭舌上卷舔上腭,才能能行功时舌下生津(即金津玉液)。

此乃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称它为“甘露”。

五、含胸拔背
一、行功时不能挺胸,也不能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

背部肌肉要自然舒展,胸部肌肉也自然松弛,不能紧张,两臂下垂,两肩微向前扣,胸部自然,稍有内含
的意思,胸向内含,则背部自拔,足踵踏地,则两肩自然内扣,而两臂自然下垂。

《内经》云:“至人之息也以踵”,其纯任自然之精意所在。

含胸拔背则大气由脊柱直上而下归丹田,气功要领就在于此。

六、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骨骼肌放松的具体要求。

如果骨骼肌不放松,则肩不能沉,肘不能坠,气血运行也就不能畅快,肌肉骨骼也得不到濡润滋养,发麻发胀的感觉不易出现。

肩部的充分放松,才能使上体轻松灵活,下肢沉实稳当。

肩要松沉灵活,肘关节必须保持微屈,即下垂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松沉肩关节,肩为臂与躯干的连接的结构,肩能松沉则臂自灵活;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

气自沉小腹,便于屈伸和虚实转换,前臂被制必用肘化,大臂被制必用肩化。

肩肘不能松沉,则上肢都脱离不了僵化的境界。

七、正脊松腰
在行功时,身体要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支撑八面。

《拳经》云:“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脊为屋梁,腰为车轴。

又云:“腰脊为一身之主宰”,这都说明腰脊对健身的作用。

脊为督脉循行之途径,脊正直松弛,大气由会阴穴直转长强穴上升泥丸宫穴。

腹部有意识地向下松沉,以帮助大气的运行。

腰松弛则进退旋转、虚实转换灵活自如,无往而不适。

随时注意腰腹不能前挺,这样可以增加两腿的支撑力,使下盘稳固,动作趋于灵活完整,可扫除头重脚轻之病象。

八、提肛虚步
练太极功的提肛,并不是用力控制,而是随呼吸有意识的自然调整。

因为吸气时提肛,能帮助大气上升,维持脊椎的直竖,使气沉丹田之内,从而迈步如猫行,达到轻灵的目的。

虚步就是《拳经》上说的“迈步如猫行”。

在迈步时随着提膝(松膝)而提起足跟。

迈左步时以右腿为支柱,松左膝,提起左足使其靠近右腿踝骨,然后再向前迈步。

迈右步时亦同样要求。

前进时,足跟先着地,足尖徐徐着地。

后退时足尖先着地,足跟徐徐落地。

《拳经》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这些具体的要求,进退的变换,发力的根源,身体的稳定,都以脚和腿的作用最为重要。

而虚步又是对脚腿最有规律的训练,是松弛的有力印证。

九、虚实
分清、重心稳定这方面的要求与太极拳大致相同。

在动作上,不外乎虚实变换,重心转移的掌握而已。

每个姿势的衔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比太极拳简练,而气血的运行则比太极拳要通顺。

所以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处处都要顾及气机的舒畅与否。

虚实变幻,既要分明,又要连绵不断。

动作与呼吸绵绵起伏,如行云流水,自始至终一贯到底。

《拳经》云:“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在这种姿势变换、进退旋转的变化过程中,身体要保持中正之式,重心移动要稳健,腿部
支撑要牢固扎实,而不能东倒西歪。

一动则全身俱动,由局部而牵动全身,同时又沉静、稳健,给人以中正大方和顺的形象。

十、气沉丹田
丹田乃针灸穴位名。

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别名丹田。

此处指下丹田,在眉间的叫上丹田。

《内功经》云:“一吸一提,大气归脐,浊升清下,气归脐下。

”《汪昂集一秤金》云:“……吸清气一口,以意用力同津送至脐下丹田”。

道家吐纳之法也都说是脐下。

所以我们也以脐下为丹田之所,不必计较几寸之范围。

我们要求气沉丹田,就是练功时将真气下沉到丹田之内,从起式直到结束每一个动作,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头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

行功日久,则小腹有气团结成。

但气沉丹田不能急于求成,千万不能做成“气贯丹田”或“力入丹田”,要注意沉与贯不同,沉出于自然,贯出于勉强。

沉就像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的引力徐徐下降,贯字则附加外力就会破坏呼吸自然。

所以气以直养为宜。

《拳经》要求“虚心实腹”,而气沉丹田就是这一些要求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