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要求
太极拳注意事项
太极拳注意事项
太极拳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拳术,具有健身、强身、防御、修身的作用。
下面是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首先,练习太极拳要注重姿势。
太极拳的姿势主要包括站立姿势、手势、步法等。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身体的舒展、挺拔,同时注重动作的自然流畅,切忌急躁、呆板的动作。
其次,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呼吸。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要结合深呼吸和吐纳的方法来调整气息。
深呼吸可以使气血畅通,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吐纳可以排出体内的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再次,练习太极拳要注重放松。
太极拳讲求“以柔克刚”,要求练习者保持身体松弛、心态平和,在动作中要有舒展、柔和的感觉。
只有身体放松了,才能够做到运气自在,身法灵活。
此外,练习太极拳要注意精神集中。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个动作中,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只有精神集中,才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太极拳的内涵和哲学。
最后,练习太极拳要循序渐进。
太极拳的招式繁多,技巧复杂,初学者要从基本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反复地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总之,练习太极拳要注重姿势、呼吸、放松、精神集中和循序
渐进。
只有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独特魅力,并从中获得身心健康和内心的平静与舒适。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门派众多,内涵宽泛,有着很高的健身价值,习练太极拳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是学习了小编整理分享的: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
欢迎阅读!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1)虚领顶劲(又称顶头悬)《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说明虚领顶劲的重要性。
方法是头部正直,但不能用力。
下颏稍向内收,也要轻松;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
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
无论身体如何转动,这个姿势必须保持。
头为身体之首,想要保持身体中正,首先要保持头部稳定,这样在练习中才不会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2)含胸拔背练习太极拳功架无论快或慢,最忌挺胸,挺胸易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气闭,此两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法。
“含”是微包的意思,含胸是胸微微下沉,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于丹田。
“拔”是上提的意思,拔是用头将背微微提起,有了“虚领顶劲”,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则中枢神经安定。
所以“含胸拔背”是互相关连的,做好“含胸拔背”则浑身显得轻利。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3)沉肩坠肘“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也是互相关联的。
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
肘不坠,动作迟滞,力不能长出,两肋失去保护。
现代宗师教学徒时,强调最多的就是松,不仅思想要放松,要求身体也绝对放松,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学会沉,松沉紧密相关。
习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4)松腰垂臀练大极拳,腰部是最重要的,故有“命意源头在腹隙”之说。
松腰是要求腰要轻松,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
因为太极拳运动变化皆系于腰。
松腰关系到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
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松腰垂臀即是尾间中正。
太极拳身法对为人处事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对身法有严格的要求,习练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心理素质,让人们拥有健康的心态。
太极拳身形要求
一、运动特点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势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求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来说,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前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思、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二、动作要领1以意导动: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注意用意识来支配,“神威主帅,神为驱使”,“以动形随”。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状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阻碍地迅速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又沉稳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特点。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拳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化和转换重心的活动,有虚到实,或有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
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
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不要因为运动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
一般来说,凡是有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有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
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稳妥,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三、手型1拳:握拳同长拳,拳心略含空。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
陈式太极拳的掌型“瓦拢掌”。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武术和健身运动,它注重内外兼修、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练习太极拳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享受练习并获得最佳效果:1. 姿势正确:确保你的姿势端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保持直立,放松身体,收腹挺胸,保持自然的曲线。
2. 慢慢练习:太极拳讲究舒缓的动作和流畅的连贯性。
练习时要保持缓慢的节奏,用柔和、连贯的动作来完成每个动作。
3.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呼吸控制。
练习时要注意以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
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用力,并与动作的变化相结合。
4. 注意力集中: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引导。
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呼吸和动作的流动上,提高自我觉察和内观的能力。
5. 避免用力过度:太极拳是以柔克刚、运动平衡为原则的。
在练习时,要避免用力过度,尽量保持肌肉的松弛状态,注重内在的力量和平衡感。
6. 适应个体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练习的难度和幅度,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7. 寻求指导:如果你是太极拳初学者,最好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你的练习。
他们可以帮助你矫正错误的姿势,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当练习太极拳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锻炼:8. 热身:在开始太极拳练习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您准备身体,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9. 不要过度用力: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不是通过用力来完成动作。
尽量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过度紧张和损伤。
相反,要注重在动作中保持轻松和流畅。
10. 注意身体平衡: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感,并注重稳定的站姿和移动。
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倾斜或失衡的姿势。
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11. 保护关节:太极拳的动作通常涉及到关节的运动和承载。
为了保护关节的健康,要确保动作的幅度适度,不要过度扭转或过度伸展关节。
学习太极拳基本要求
学习太极拳基本要求【1】1、松腰:能松腰然后才能俩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随子而出。
2、分清虚实:虚实能分开才能转动灵活,否则迈步重治、站立不稳。
3、连贯圆滑,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
一个动作的结束恰好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4、松体:“一动无有不动”周身各关节放松后,就不会使其连接的韧带遭受压迫,宜分泌骨液,增强弹性;就会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而提高了曲伸的灵活性。
5、柔劲;全身肌肉舒松、筋络开通,促进气血循环。
6、势准:就是姿势动作标准化。
如“尾闾正中”调通任督二脉。
7慢稳、练拳后,心跳正常、、、1、初练升降桩:当两手臂升至肩高吸气到极点时,改为呼气。
同样,当两手臂下按至腹前、呼气达到极点时,改为吸气。
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
“精神集中,用意领气,吸气贴于脊背,呼气沉于丹田,意气运转须转换灵活。
”二、太极拳对健身发劲的要求1要先出前脚着地支撑后,再抖腰带动上肢发劲。
这样定势成为、沉稳。
2、发劲要动短劲长:震脚:后脚提起不宜过高,离地面要近,脚下震出声要脆,震脚要轻灵活波,不犯笨重。
3、发劲需曲中求直“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4、发劲注意方向角度;以揽雀尾的拥势、野马分鬃的捌劲势为例:野马分鬃的右臂顺旋,手臂越过大腿,掌心斜向上,方向在大腿外侧,属偶劲。
拦雀尾拥劲由里向前拥出,手臂在胸前,掌心向内,劲点在前臂外侧的尺尧部,劲路向前略右转,属四正劲。
【2】一、太极拳对呼吸的要求:腹式呼吸有两种;一种是腹式顺呼吸,一种叫腹式逆呼吸。
顺呼吸时胸部内含,小腹隆起呼气时胸部扩张,小腹收敛;逆呼吸,吸气时胸部扩张、小腹收敛,呼气时,胸部内含、小腹隆起。
练拳时用腹式逆呼吸为佳。
2、对深呼吸的运动要求:深呼吸,是吸进慢、呼出快,是同样的气量,也要吸尽的时间长,呼出的时间短。
因为,吸尽气是由肺来容纳的,而肺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不能突然扩张,只有随着空气进入,徐徐扩大容积,增大空气的容量,所以吸尽要比呼出慢,这是自然现象,无需强求均匀。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运动,以其缓慢、柔和、连绵流畅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太极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太极拳动作要领1.脚步:太极拳的脚步主要有丁步、虚步、仆步、行步等。
无论是什么步法,脚的动作都应该轻盈、稳定。
尽量保持脚尖着地,尽量避免用力踩地。
2.腰部:太极拳要求腰部不僵硬,而是要灵活自如。
腰要领先手、身、胸、背、头,起到统领身体的作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腰要随着手的动作产生扭转,形成太极拳独特的腰部功夫。
3.手部:太极拳的手部动作要求柔和、圆滑、慢行快用。
手腕应该自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受伤。
手部的动作要以指尖为主要力点,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增加力度。
4.姿势: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放松自然,不要过度僵硬。
在太极拳的姿势中,要注意身体的均衡,保持正直的身姿,在动作中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保持头部的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5.呼吸: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深、长、缓慢。
在太极拳的动作过程中,应该做到舌抵上腭,鼻腔呼吸,气沉丹田。
呼吸要与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整内气的目的。
二、太极拳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放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放松。
放松能够让肌肉更加灵活,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太极拳的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整内气的方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3.注意力的集中:太极拳中的动作要领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掌握好动作的要领。
同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提高练习的效果。
4.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练习的运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不要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练习。
5.注意锻炼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脚步是很重要的。
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平衡能力,但是初学者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锻炼平衡能力。
6.避免用力过猛:太极拳强调的是柔和、缓慢的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肌肉酸痛或受伤。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一要虚灵顶劲,不要无精打采;二要松活自然,不要紧张拼搏;三要立身中正,不要俯仰歪斜;四要步法轻灵,不要拖泥带水;五要势正招圆,不要手足舞蹈;六要上下相随,不要散乱分家;七要连贯圆活,不可毛碴断劲;八要虚实互变,不可死水一潭;九要气力相合,不可怒气憋气;十要树神韵、重气势,不停留于表面外形。
太极推手练习推手:一要弄清棚、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几种劲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二要体悟在推手中如何听劲、喂劲、化劲、发劲、上下绞劲,如何体现搭手即拿,使五个手指都干活;三要感受在挽花中如何沾连、粘随、环环相扣、顺逆缠丝;四要通过推手来检验矫正拳中的毛病。
太极拳术十要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虚实5、沉肩坠肘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8、内外相合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自如阶段:太极拳最终要求是重意不重形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为:肩、胯、肘、膝、手、足、上下斜线均相合之意。
拳谚:拳无功一场空,力不敌法,法不敌功。
十三式: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练拳要领:1、身法:上身端正、松肩坠肘、五指抓地、重心稳定;2、手型手法,注重方位变化;3、步型步法,注意起落方位;4、胸腰开合,以腰为轴旋转方向和角度;5、起承转合,每个动作的起点、运行路线、角度、方位变化、落点;6、重心倒换,裆走下弧,重心偏左或偏右是四六开、三七开、二八开,以及左右臂随着重心变化的;7、眼神注视的方向;8、呼吸:内呼吸、外呼吸,拳式的配合;9、放松:逐步做到体松心静。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坚守太极拳入门的要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重心落于涌泉,才有可能达到完全的松沉。
换句话说,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丝僵硬处,除了两脚必需撑着全身体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块肌肉呈用力状态。
所以说,在太极拳入门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去除身上的僵劲。
2、太极拳入门拳架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前进、后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转动,均要随着腰轴移动,由腰轴来带动。
既然手脚躯干均被腰轴带动,自然不必再用额外丝毫力量移动它。
这样才能达到最起码的松沉。
3、讲究松柔,而不讲究腰轴,举手投足必无法上下相随、一气呵成,而做到拳经拳论上所说的“一动全动”的要求,这种松,就是懈。
在太极拳学习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掌握腰轴的运用,重视腰部训练。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1、太极拳入门需做到主宰于腰,打拳时,要以腰为轴心,用轴心来带动身体。
腰轴先动,手脚才随之而动;腰轴不动,手脚不会自动。
所以,意念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际。
2.太极传需要一直动才能入门。
拳架可以由腰轴带动后,进一步要注意拳架微妙的转折,哪怕是一只手上微小的弧线都是腰弧的外在表现。
这时,上下内外,牵动往来,动静虚实,随屈就伸,无不相合,表现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3、如果有骨架不流畅的变化,病一定在腰腿,不在手脚,要由腰腿来变化,不要盲目在手脚上摸索。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1、太极拳入门需严守分寸、力求中定,无论前弓、后坐、左顾、右盼均要保持体态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两脚构成之底盘内,而且还要紧紧系于腰轴。
此即是古人所说的“守中”。
2、心转换要缓慢渐变,盘架子时,左右脚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
亦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慢慢地变化。
3、虚实分清,举步分虚实,虚脚应虚得能随意起落,实脚则要自然弯曲保持弹性,重心落在涌泉穴上。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1、太极拳入门需动作缓慢式式相连,招式变化之间,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
打太极拳的要领
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经络学说,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和中医经络原理结合,能帮助消化。
但太极拳的要领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太极拳的要领。
欢迎阅读!打太极拳的要领介绍要领1、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要领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要领3、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
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要领4、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要领5、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要领6、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指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都是很规范的要领,如果我们想打一套漂亮的太极,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一起学习。
太极拳的保健作用不仅对身体健康好,对心情健康也是有益的。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以意气为主的练法这种以身体意气为主的练法要比以身体肌肉为主的练法更和谐一点,但故意的练气易使人体气血的和畅受到干扰,容易使气滞留在身体某些部位。
不利于养生保健,更何况练气反而会丢失自己的整体意识,故习太极者要忌重意、重气、重力、重形、重技、重法、重势、重外、重内、重世,意气鼓荡要和谐流畅,不可过于强行,要以慈悲善良的心态对待万物,使自己和万物处于和谐之中。
太极拳身体各部位要求
太极拳身体各部位要求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运动离不开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动作的协调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统一指挥的。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的智慧而提出的外形和内动的要求。
对初学者,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先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
初学者不要单纯追求进度,应把基本功筑得坚固,有利于逐步提高。
姿势经过不断地检验和纠正,在整体动作中形成了动力定型。
1.头部头:头要正直,不低头仰面,不左右碎裂,旋转时必须自然平正,必须避免摇头晃脑。
面部肌肉必须自然收紧,不要故意搞一些怪样。
头应随着主要的手或肢旋转,定式时,目光需为前方。
眼光理应定向而又不睡视,眼神应当兼具上下左右。
口唇必须轻闭,齿轻合,舌尖轻抵上颚。
必须始终用鼻体温,体温必须自然,应当努力做到体温与动作协调,以体温绵绵、顺其自然为最合适。
颌要微向内交,不容向前捶打,也不容内交过多。
耳必须菽园身后,兼具左右,心平气静,感官自然灵敏。
.顶:虚领顶劲在太极拳中特别强调。
顶劲的要求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好像头顶上有绳索悬着,又好像头顶上顶着一碗满水那样不能摇摆。
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保持上下垂直的姿势。
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领起,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
项:颈项端正举起,而且必须吉斜,决不可强硬态度,这样左右旋转方能够自然、有效率。
颈项若想吉斜同虚领顶劲若想适度领起极存有关系。
顶上劲领太过,颈项可以连带地强硬态度出来;顶上劲领不出来,颈项也可以连带地软塌下去。
练时,眼神向何处旋转,颈项也随着向何处旋转。
2.上肢部肩:肩关节是上肢极为重要的关节,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
首先建议抬起肩关节,练时不论以身领手或以手领身,都就是顺势转圈的。
抬起关节就是在意识鼓励下,经过比较长期的锻炼身体就可以逐渐努力做到的,动作娴熟后,肩关节自然可以逐渐抬起而下陷,沉肩垂肘列入太极拳关键法则之一。
初练时需从全身收紧上著想,对肩关节也从收紧上著想,习武日久后,懂利害的转换,就要从沉著上著想,并使内劲由松柔趋向沉著,手臂就将极为潇洒发劲,也就极为坚硬沈重。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及注意事项练习太极拳的要领及注意事项练习太极拳的要领一、重视基础动作的练习太极拳的基础动作就是太极拳的基本功学习以及招式动作,刚入门的学者一定要先了解整个太极的套路以及要领,打好基础,这样更有助于以后的太极的学习。
二、动作姿势要正确初学太极拳一定要严格要求,使每个动作的姿势都合乎标准。
对一些错误姿势,如:低头、仰面或是头部左歪、右斜等,不仅影响外观,也影响锻炼效果。
如果发现,必须通过勤学苦练进行纠正,否则养成习惯,就不容易改正了。
三、要循序渐进学太极拳和学习其他运动项目一样,要经过不断的锻炼,才能逐步提高。
初学时,一定要防止贪多求快,急于求成,追求进度等缺点。
练习时,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
初学阶段,动作架式可高一些,随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再将动作架式逐渐降低。
四、运动量要适当初次学习太极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心浮气躁,急于学成,刚开始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和招式学习就行。
一般以运动后感到身体轻松,精神好,食欲增加,睡眠好为宜。
运动量过度,可使人感觉疲劳,甚至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年老体弱的人在初学时应特别注意。
但是,练太极拳时,因下肢运动量较大,初学时两腿往往会有酸疼的感觉,这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只要坚持下去,酸疼就会逐渐消失。
五、贵在坚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学习任何的事情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坚持,尤其是太极,太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如果不能够坚持下去很难看到太极拳的健身效果。
练太极拳注意事项一是锻炼时间冬季清晨的空气清洁度相对差些,因此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日出之后,练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牛奶之类的饮料,吃几片饼干或其他小点心,但千万不要吃饱。
(对老年人来说上午10点钟左右较为适宜)二是锻炼场所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起先学习练习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宁静集中,用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行牵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软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温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起伏,连接和顺,到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镇静,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镇静,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行运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态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行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敏捷,不行惊慌;肩──平正松沉,不行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行松软;胸──舒松微含,不行外挺或有意内缩;背──伸展伸拔,称为拔背,不行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敏捷,不行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行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用劲力贯注下肢,不行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态,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需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顺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行片面理解不用力。
假如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改变,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在养生和教育上有重大意义,我们今天学习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习练太极拳要做到内外双修,太极拳是一种深层内涵的功夫。
太极拳讲究含而不露,“养我浩然之正气”。
太极拳在攻防方面讲求“沾连粘随”、“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和“后发制人”。
这里很重要的是积极的“随”,在“随”中寻找变化,不提倡主动进攻;技击中还讲究“点”到为止,不争输赢高低,而是在悠闲高雅、妙趣横生的太极推手中,去探求哲学与力学的真谛。
这种谦和的精神与道家的“贵柔”、“无为”、“不争”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1、自信中正向上,柔中寓刚太极拳不是一味地讲柔,更不是柔弱无能,而是处处带掤劲,柔里藏刚,棉里藏针,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攻防技击上注重以圆破直,化而后发,“化”是为了“发”,化即是发。
太极拳在技击中,还讲究“得机得势”,就是讲在变化中始终占据主动的地位。
强调中正安舒,与提倡“一身正气”的理念也是相合的。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正确的身法,身体要保持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这样才能达到练拳的效果。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更加注重自然的自强之道,而淳朴传统的太极拳正是使人类的身心均处于一种积极自信的状态之中去展示健康的形体,健康的追求与健康的精神。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2、包容海纳百川,大度适度佛家讲究“慈悲为怀”多行善事,大度包容。
太极拳也是处处求圆,柔和圆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怀;太极拳讲求顺乎自然,含蓄、贵和、不争的博大胸襟。
能包容才能开放。
太极拳的体系始终是开放的。
由于开放,才能广泛地吸收中国武术各流派的精华,来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从祖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完善自我。
现代人学习太极拳能提高心理素质,扩大胸襟,学习太极拳要容纳百川,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功夫。
太极拳身法的九个要领
太极拳身法的九个要领太极拳身法九个要领概括了太极拳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它是太极拳的一种技术和表演形式,目的是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练习拳术时,也可以看作是一套体术。
1.坐自然: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要放松、腰关节要松弛,肩部要平衡、胸部要突出,头顶向上、脊椎要挺直,使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
2.虚实分明:胸部要收紧,背部要松弛,虚脚与实脚要分明,保证腰腿、足踝、各节间的一致性,以达到一致的力量和平衡。
3.腰部软硬换换:腰部自然松弛,协调腰腿和胯部,以及下部骨骼在动作中的变化,改变腰部的硬度,以保持身体的均衡。
4.手肘圆弧:保持耐心和均衡,胸部要向前,双肩要向后,双手肘扁平,上下两部分收紧,手肘如弧形般伸展,达到呼吸与发力的同步效果。
5.腿要曲弯:双腿要安定,膝盖要有力,外股要向上,内股要向下,脚趾要朝上,腿要曲弯,并有节奏感,使身体在推搡时产生弹性。
6.步法如棋:步法需要迅捷,要能转换快速,变化有节奏,身体要有韵律,步伐要轻灵,双脚要齐步,要严守步态,如棋势般一步一步,自然舒展的变换。
7.顶上张:要坚持头、脊、腰、腿、膝、脚、掌接触,并把脚踝拉紧,全身要有张力,肩部要轻盈抬起,脊椎向上,头顶要移起,发挥应有大小动作,让整个身体有灵动感。
8.收放一气:保持平衡,以“收为主,合为辅”,使身体静止,以及发力时的放松,使力量能够由内聚出,以及外散入,达到发力的有效性和效率。
9.势均力敌: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把握有限的力量,推动练习双方的拳法,使双方抗衡,形成不变的变化,达到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互制的效果。
总之,太极拳身法的九大要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良好平衡,还可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和表演效果。
仅仅通过以上九个要领,人们并不能掌握太极拳的所有精髓,只有持之以恒的实践,才能永久地收获太极拳的利益。
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太极拳的特点是一动无不动,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对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要求,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欢迎阅读!简述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练太极拳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姿势,否则容易导致关节损伤,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而且还伤元气。
(一)头颈打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上顶,过去有人称提顶、吊顶、悬顶或悬顶弛项、头顶项领、头顶项竖等。
头颈勿左右歪斜,前俯后仰,颈肌勿僵直。
头颈动作应随身体沿纵轴转动,与躯干的旋转上下协调一致。
初学者头部只要做到轻轻上顶,下颏微收,头部摆正,头颈将腰脊轻轻领起即可。
打太极拳面部要自然放松,口要闭合或者微微张开,牙齿轻轻咬合,舌抵上腭,均匀呼吸,眼神要随着身体转动目视前手或者平视前方。
(二)胸背打太极拳要注意“含胸拨背”。
“含胸”就是胸不外挺,两臂微内含,胸肌放松。
“拨背”就是脊背舒展自然,胸部松开,免除肋间肌紧张,这样呼吸就能自然舒畅,益于血液回流心脏。
(三)腹部“虎胸实腹”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实腹”就是气沉小腹。
要做到“实腹”首先要注意腹部放松,保持呼吸深长匀静,如大横膈膜运动幅度。
使腹内压变化加大,腹腔内脏得到“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初学者不要因追求“实腹”的感觉而使腹肌紧张。
练太极拳要运用到腹式呼吸,想要减肥瘦身的人可练习太极拳,短短一周的时间,就会发现肚子变小。
(四)腰脊腰在太极拳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过去有“腰为车轴”,“刻刻留心在腰间”,“活泼于腰”的说法。
打太极拳时要微微后弓,并松腰垂臀,尽可能减小腰弯达到直腰的要求。
这就是以前所说的“坐腰”与“填腰”。
正确的腰部姿势能使身体处于端正安舒的姿态,并使腹肌松弛,为呼吸提供良好的条件。
练习时,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注意有意识向下松垂,腰腹不可前挺或后屈,以免影响动作灵活、自如地转换。
屈髋屈膝是体质腰部正确姿势不可缺少的补偿动作,这样做能使身体稳固,动作圆活完整。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学好太极拳我们需要形意结合,那么大家知道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一、几个主要部位练法1、身:立身中正安舒,处处不能散乱失中,要表现大方、舒展、稳健、和顺的形态。
在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不论动作如何变换,躯干和四肢要做到上下协调一致,保持螺旋式升降和一气贯通,要做到中正、轻灵圆活、沉着稳重,手、脚、身三者连成一体,是太极拳整体动作特点之一。
同时还要一身备“六弓” 的身形,即双手肘关节为二弓,双脚膝关节为二弓,颈项为一弓,腰为一弓。
以腰弓为主,肘、膝、颈项弓为辅;以腰为轴,两膊相依,中间自然,两腿即能支撑八面,又能稳固坚实。
动作变换,就能机动灵活。
身法的练习,在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我们在技击和推手中处于有利地位。
2、脚:太极拳对脚步要求是很高的,脚步起落、进、退、侧行、斜行等变换要练得虚实分清,大小均匀,不得大意。
同时迈步要轻灵,落脚要稳健,转动时不可左右摇摆。
步法变换要渐变不要突变。
凡迈步时须先将腰胯松沉旋转,并将意气沉入下丹田,直至脚底,小腹要鼓紧,坐稳一脚,再将另一脚缓缓地以弧形迈出。
不论前进后退,膝关节要保持微屈。
落脚方位、足尖外开或内扣、旋转角度均要求淮确。
对马步、弓步、歇步、虚步、仆步主要五种步法,必须分清主次、先后、虚实。
如能做到迈步如猫行,站立似仙鹤,前进似游龙,后退似猿猴,就能达到四平八稳。
3、手:练习太极拳的手臂,要沉肩垂肘,要松柔圆活,忌僵忌滞,动作横竖、顺逆、升降、开合,均要作大小不同的弧形或环形,各关节、经络、肌肉纤维要舒松和顺。
手的动作配合肘部千变万化,大家需要加以学习。
动时,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定时,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运行的手臂微有膨胀感,始终要贯串手臂运动时,膊随肩转,肘随腕转,腕随掌转。
上下一条线,全凭腰臂转。
开劲如猫捕鼠,合劲似猿攀岩。
总之,全身上下内外,开合收发的动作姿势,均能将龙、虎、熊、猿、鹤的五种动物形像反映太极拳上来,取得保健养身的作用,这感觉是很有趣的`。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虚灵顶劲顶劲是指头容正直,神贯于顶。
该要领并不是单指头项,应包括整个身心。
从足到头顶均要体现上灵之意。
即:两足抓地头项上领,如两足与头将身体拉长的感觉。
二、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微涵内收,使气沉于丹田。
拔背是指气贴于背,蓄力于脊。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三、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常言道“步随身转则为功,身随步转则为病”。
正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总势歌》)四、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
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
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五、沉肩坠肘沉肩是指肩松开下垂。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
坠肘是指肘往下松坠之意。
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发力不能完全到位。
六、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
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七、上下相随上下相随是指《太极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此方可称做上下相随。
八、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
即:“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
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
九、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
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太极拳身法的操作要求
太极拳身法的操作要求练太极拳时的动态是“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
它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全身各部肌群和肌纤维都参加活动,使肌肉发达、柔韧而富有弹性,增强了收缩能力。
由于肌肉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增强;又由于太极拳的立身与动作要求中正不偏,使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良好变化,骨质变得坚固,提高了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性能,使其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断地做螺旋式弧形动作,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韧带受到良好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打太极拳要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内外相合、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在太极拳锻炼的各个过程中以下七个要点必须严格做到。
1.松腰:是指在微微屈膝、松胯的基础上,使腰部保持松、沉、下的状态。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才能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随之而出。
古人认为,腰为肾之府,肾是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
所以《拳论》一再强调“命意源头在腰隙”。
2.分清虚实:太极拳运动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虚实变化,分清虚实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
初练太极主要是步法要分清虚实。
如全身重心坐于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运动中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实能分开才能转动灵活,否则迈步重滞、站立不稳。
3.连贯圆活:太极拳运动讲究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至腰。
要完整一气、手随足运、足随手动。
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动则俱动。
一个动作的结束恰好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4.体松:就是使日常生活中僵硬的肢体转为拳功中的松柔态势,并使之与拳式动作相随,“一动无有不动”,如婴儿和幼童的手或足一动,随之周身本能运动。
体松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的。
周身各关节放松后,就不会使其连结的韧带遭受压迫,宜分泌滑液,增加弹性;就会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而提高了屈伸的灵活性。
凡患有颈、腰椎和关节炎者在学练了太极拳后对此都深有体会。
太极拳各种招式的身法要求
太极拳各种招式的身法要求太极拳以太极阴阳理论为基础,在技击、养生上具有突出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各种招式的身法要求。
欢迎阅读!太极拳各种招式的身法要求身法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
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
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砸得磁实,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
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
”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
提顶头有提携全身之势,头顶百会穴与档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走架打手时,将头颈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
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骨节得以节节贯串,圆活灵通。
能提顶,头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
头直目正,顶悬身拔,左右旋转,轻灵如意。
吊裆吊裆系与提顶相对而言,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串,提顶可携起全身,裆部首先给予配合,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涵胸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
郝月如先生说:“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
”如不能涵胸,气易上涌,影响呼吸通畅,精神紧张,故要涵胸。
但涵胸不是凹胸,习者应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
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松肩肩关节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也不可肩关节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
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
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控制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要求----赵幼斌(2013-06-02 19:42:49)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要求----赵幼斌作者:武汉太极新手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要求赵幼斌练太极拳讲究身法,要求做到中正、灵活、稳固。
身法服务于四肢,手脚运用的效果,同是体现了身法的作用。
太极拳有许多要领规范着身法,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等等,这些都相互关联影响着身法的形态和运动质量。
讲身法首先要讲“虚领顶劲”,因为它对身法诸般要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虚领顶劲”也写作“虚灵顶劲”,又叫“顶头悬”。
具体做法是:喉头微后收,下颌稍收提,头顶(百会穴)虚上领,使颈椎拔起松竪,有胸前锁骨与脖后大椎连带向后上移提的感觉。
功用是生气势,主精神,蕴灵感,是周身放松的前提。
这里要特别留意“悬”字的概念和感觉,我认为它是对“虚领顶劲”是更准确的表述。
“顶劲”有颈椎主动向上竖的意思,做不好脖子容易犯僵,因此“虚灵”就是进一步规定了“顶劲”的状态。
反过来也可理解为头顶主动向上领起,让头部主动“悬”起,使颈椎拔展,“顶劲”与“虚灵”感觉同时存在就叫“顶头悬”。
实际上,做到“顶头悬”的要领,就等于做到了“立如平准”。
“立如平准”原本为“立如秤准”。
但不论是“秤准”还是“平准”,它的一般概念,是把它比喻行拳走架要始终守住一个虚拟的支点或提点,这个虚拟的支点或提点就是“虚领顶劲”。
因为:在意识的指导下使头部向上悬、脊椎骨向下节节垂松,就会有一种身体虚挂下沉而又灵活和脚下沉稳的感觉。
再着意两肩胛、两胯的放松,会感觉血气贯四稍,肢体绕脊椎中线有激灵感,虚实轻重也会觉的左右可消长自如,“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有杳”的身法灵感就会产生。
这就是“顶头悬”起到“秤准、平准”的作用。
所以“顶头悬”是做到身法“立身中正,上下贯串;左右平衡,虚实互补;灵活守中,活似车轮”的前提。
运用身法还同时需要“含胸拔背”、“松腰”、“气沉丹田”等要领的梳理。
“含胸”是心口不窝气、平而略内涵,有心胸宽舒海涵的感觉。
胸不能前挺,两肩不能后张,如此则气涌力浮;“拔背”是在大椎上领时,顺便将胸脊抻直,有“气贴于背”的感觉。
背不拱,背拱则气聚劲僵,也不前顶,前顶则胸仰,重心上升根浅。
“含胸拔背”做法实际与“顶头悬”的运动方向相反——锁骨、肩头、肩胛、胸、肋、背部骨架和肌肉群,及胸腔内部脏器同时向下松坠,与顶有上下背道而驰之感。
这里注意“气贴于背”的概念。
“贴”字有轻、粘、存的意思,是意在蓄神。
不是将气、劲聚在背,或成拱背发力的姿态。
实际上“拔背”是要求劲通于背,背存收放之机,起到劲气输送顺达的作用即可。
因为主宰劲力关键在于“用腰”而非“用背”,是用腰脊段的曲卷开合之动,形成下与腿脚、上与背、肩、手劲势贯串顺达,因而背部不能聚气或弓背。
但两掌推出或发力时,肩胛是随臂向前拉伸,加上尾闾的坠敛,背部自然形成的饱和(俗称龟背)状态则是必然的,当然也是允许的。
“松腰”,是在胸背部内外松弛连带的作用下,使腰腹部延续向下放松得到的松驰状态。
不讲胸背放松,单要求松腰是不可能的。
“松腰”有利于气沉丹田,力贯足下,下盘稳固。
但“松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腰”,使腰更好地起到“主宰”作用。
简单地说,“松腰”能更好的做到“分虚实”,避免“双重”,达到进退转换的自如稳健;“松腰”有利于做到敛臀、收腹、蓄劲,在发力时配合呼吸能产生一定的“气劲”,但不能塌腰撅臀。
腰为一身之枢纽,用好腰就能为周身上下内外更好的服务。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好像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局。
除上面提到和简述的身法要领外,拳经、论、诀中还有很多都值得我们一点一滴去研究和领会,使之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演练效果。
某些太极拳前辈的一个不传之秘——“空肩”作者魏坤梁练太极拳者之所以能够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从而能够不用力地化解掉别人的攻击也就是实施沾粘连随,与使得全身传递性的力量畅透地贯通到手臂攻击别人,肩关节放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
无怪乎仅168个字的6首太极拳古拳谱,第1首的第1句中就有“两膀松”之语。
肩关节放松在外形上的反映就是杨澄甫先生所首先提出、近代1925年至上世纪末百年间被各太极拳家的著作纷纷奉为经典引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沉肩坠肘”。
通过实践探究可以知道: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之所以能够具有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的效果,除了手臂对于其动作不能有主动用力而始终象软鞭子似的外,还必须使得肩对于手臂的动作,仅仅是提供身躯力量传递至手臂的输送通路,是不给予主动力量的,或者说就力量的提供与支撑而言,肩就象是不存在似的。
“不存在似的”也就是“空”的。
因此,练太极拳者之肩关节放松也可以称为“空肩”。
这就是说:如果肩关节放松没有“空肩”的效果,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
比如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没有“空肩”效果的,因此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与太极拳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两回事。
李雅轩先生就用了“空肩”这一个词,他的《发劲歌》的第1句就是“空肩软臂一身松”。
这“空肩软臂一身松”显然包含了杨澄甫先生所反复教导、但还没有形成明确文字表述的一脉真传,是包含于《杨氏老谱》所说的“决不可失其绵软”、“外终柔软而迎敌”之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要领。
李雅轩先生所说的“空肩”显然是就效果与方法对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沉肩坠肘”的重要说明。
因此,只有具有“空肩”效果的“沉肩坠肘”才是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但“空肩”也就是“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显然又不等于是“沉肩坠肘”。
因为“沉肩坠肘”主要是反映了练太极拳者肩臂肘之外形状态,而外形状态不等于就是效果与方法;“空肩”效果并不仅仅是“沉肩坠肘”的外形状态所能够包括的。
这就是说“空肩”还包含了“沉肩坠肘”之外形所包括不了的内容。
2010年有一次在沪遇到一位著名传统太极拳老前辈的弟子,我向他谈起我对“空肩”的体会,他说:“你既然这样说了,我也就告诉你:这空肩是我老师的对外不传之秘。
”确实,就目前而言,许多练太极拳者并没有真正明白太极拳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怎么回事,“空肩”在许多练太极拳者的认识中是一个空白,不少网上视频与音像甚至反映某些被称为有正宗传统师承的人对此也是浑然不知的,“空肩”对于许多练太极拳者确实是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秘密”;这样的“秘密”如果不了解,恐怕苦练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是得不到“空肩”效果的;当然,许多练太极拳者由于没有“空肩”的概念,自认为做到肩放松了,其实并没有明白太极拳的肩放松是怎么回事,这是太极拳失传蜕变为外家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许多人感到太极拳有不得其门而入之太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难怪某些太极拳老前辈要将其视为非弟子之人的不传之秘了。
这种情况反映出不少正宗传承正如陈炎林先生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所说的是属于“泰半失传”、“阙而不全、略而不详”,甚至是“亦仅皮毛耳”的,并不是所有的正宗传承都是毫无失真之完整合格的。
然而,另一方面,既然“空肩”的武术效果就是肩关节之肌放松与能够实现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处处落空”之沾粘连随,那么,从通过实践追求这样的武术效果出发,根据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已经明确介绍的要领旁推侧究,“空肩”的方法也是完全可以被渐渐悟通而洞悉无遗的。
那么,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也就是“空肩”究竟是怎样的呢?我的体悟如下:(一)要做到“空肩”,就必须做到所有手的动作都是“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
许多练太极拳者与练外家拳者都说其动作是“其根在脚”、“主宰于腰”的,其实许多人所谓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与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是两回事。
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从力学角度说,是说所有手的动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传递提供给手的,腰脊的力量则是始于脚的;这样,手的力量运动方向与身躯的力量运动方向往往总是相反的,古太极拳谱所说的“有前即有后”就包括了这种情况;而且,在这种情况中身躯是不发生主动力量的,身躯对于胯就象是载于船上的货箱对于船,身躯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动等运动都是胯载着发生的。
这样,手臂向各方向运动与身躯的关系、身躯之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运动方向的一侧的关系,就象是被推着行驶的手推车之朝向行驶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的关系似的,或者就象是飞行的火箭与火箭喷发力的关系似的。
行驶着之手推车的前部分是后部分所推动的,火箭的飞行是靠着向运行方向相反方向的喷发力由于反作用的转换与传递推进的;太极拳之身躯的腹背或左右两侧的关系、手臂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身躯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是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所推动的;手臂向前运动的力量是由于腰脊向后撑发生的力量由于反作用而由身躯传递至手臂的,手臂的向右运动的力量则是由于腰脊向左撑发生的力量由于反作用而由身躯传递至手臂的等等。
比如揽雀尾按,胸腹部是背部所推动的、手的向前按的力量是由于腰脊的向后撑所引起的,因此,虽然整个身躯是被后腿推着向前移,其实整个身躯是向后撑的;云手中身躯往左移,身躯的左侧是右侧所推动的(身躯右侧又是向右撑的)、手由上向左云的力量是由于腰脊的向右撑所引起的,因此,虽然整个身躯是被右腿推着向左移,其实整个身躯是向右撑的;由于力量的传递必然会发生衰减,因此揽雀尾按腰脊向后的力量必然大于手臂向前的力量,并且越是靠近手臂运动的方向,就越是放松也就是越“虚”;这种情况可以用“前虚后实”来表示,这个“前”是指运动肢体也就是手臂的末梢即手,“后”是指躯体中的运动中枢就是腰脊。
拳术谚语中有“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之语,这句谚语反映了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发生了支点、积蓄与转换的杠杆作用。
然而,对于太极拳而言,肩就象是手臂在体内的延长部分,手臂就象是直接长在腰脊上的,或者说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就象是一条弹动的链条中的一个环,因此,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是没有中转杠杆作用的。
也就是肩对手臂的运动是没有支撑作用的,这样肩才是可以始终放松的。
因此,“肩催肘”是违反“两膀松”与“力由脊发”的,对于太极拳学练而言是错误的。
很多人练太极拳,手臂的向前运动是整个身躯的同方向推动所引起的,这样,由于没有反作用力量的发生和传递,手臂是不可能成为太极拳所说之放松的,肩在手臂的向前运动中也是不可能不发生同向之支撑作用的,肩就必定是僵硬的,也就是说“空肩”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中,脚仅仅是对身体的下支撑,对于手臂的力量是无关的,腰对于手臂的力量也是无关的,因此,这种情况对于太极拳而言是不能称为“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
而有的人虽然也做到了手臂与身躯的运动方向相反,然而没有做到“主宰于腰”而以腰骶部位的腰脊作为整个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肩对手臂的运动发生反向支撑作用了,肩也必定是僵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