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党的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2)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3)1938年,《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4)延安整风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的共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两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两大成果(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谈谈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列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理论实践经验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结合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寓于其实践性之中。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具有实践性———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会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复杂问题,靠马克思列宁主义抽象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教条,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
要真正运用马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
,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县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与建设道路和方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述行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在中国化的基础是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运用马克思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研的理论。
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中国的历史经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国情、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解和运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我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找到一种为我国人民所能理解,要使之能为我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又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
政治考研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政治考研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李大钊及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党的七大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希望通过以上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分析,能够给参加考研的学生带来帮助,祝愿各位考生,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毛概答案
2013级毛概老师所给题目的答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及其科学内涵。
P1-4(过程)一:六届六中全会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在七大,从理论上做进一步阐述;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继续推进。
(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P5-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历史地位。
P7-1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时代背景;p8 第一段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8-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问题展开。
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历史地位:4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概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重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原因:1)毛泽东提出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
进一步阐述:★1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创造性发展。
★2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3说明了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党的其他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过程: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二大科学表述(1982)十一届六中全会新的概括(198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理论。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
它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面前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案例1:千年伟人马克思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无疑就是“千年伟人”的评选。
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 )上经过反复评选,最终结果: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担。
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
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
在评选活动的后期,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
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
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者对它的补充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及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一系列新课题,从而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帝国主义链条上的一个缺口,引领着20世纪整个世界格局的转变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毛概复习资料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学说。
在欧洲也有人称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
之所以没有恩格斯主义的说法,主要是恩格斯的谦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观点) 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所以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垄断真理,而是不断地开辟着通往真理的新道路。
(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怎样传入中国的1、中国固有的理论是儒家学说。
2、近代以来中国的悲惨处境迫使中国人眼光向外寻找新的理论,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又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3、新思想的传播。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法国的启蒙思想,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
4、中国人第一次听说马克思的名字是在1899年5、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是在20世纪初,主要由流亡海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人物传播,同时也有留学日本与欧洲的留学生。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中国人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1、反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洪水猛兽。
一律称之为“过激主义”。
如北洋军阀。
2、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者把它当作救世良方。
如李大钊,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特别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它当作指导思想。
如毛泽东与蔡和森通信中就提出,“唯物史观为吾党哲学根据”。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认识深化(一)概念由来现实生活中存在两条思想路线:其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路线。
其二、理论脱离实际——主观主义的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重要意义:1.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体现了新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其之间的关系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毛概大题重点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革命、建设和改革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革命、建设和改革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文化之中。
[1]对传统文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用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方式深入入浅出的表达出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毛毛概
时间
代表人人物 思想成果
备注
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十十六大大以来
江泽民 胡锦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又一一次与时俱进,推进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指引着党和人人民的伟大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人民的强大大精神支柱。 (3)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
第二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一、基本内容(大大概了解每点讲什么)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 二二、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 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高领导能力力的重要内容。
1997 十十五大大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入党章
1999 人人大大九届 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入宪法 二二次会议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二、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考点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34、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8、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十七大将“建设”改为“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3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搞清楚“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三,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第四,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提出及其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地基本原理同中国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地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地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地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地优秀文化之中.(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地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地历史过程(、,稍加润色即可). 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地理论;④政策和策略地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地理论;⑥党地建设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地理论;⑧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地理论. 科学内涵: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地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地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地正确地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地结晶.b5E2R。
2、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答:毛泽东是伟大地马克思主义者、伟大地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地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地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地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地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地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地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地国际环境地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地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地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地一生来看,他地功绩远远大于他地过失.他地功绩是第一位地,错误是第二位地.他地错误是一个伟大地革命家、一个伟大地马克思主义者所犯地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地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地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地精神财富.p1Ean。
毛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提出。
2.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七大。
3. 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在幼年时期(遵义会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⑴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⑵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 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⑴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动⑵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⑶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战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体总结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吸取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9.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⑶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⑷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⑸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⑹党的建设理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答: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3.如何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将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是优越的。
4.(21世纪头20年是关键时期)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答: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主义公平争议;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提出原因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提出原因|科学内涵|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原因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P13、14,稍加润色即可)。
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⑧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科学内涵: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答: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
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
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答: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条件:①理论基础:广义—人类创造的先进文化,狭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②历史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和苏联的兴衰;③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补充: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如何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答: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答: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权: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4、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有强权,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从农村到城市;第三,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城市与交通要道,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思想,三者密切结合,是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关系:(1)土地革命是这一思想的中心内容;(2)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3)建立相对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就会成为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无法深入开展。
以上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骤方式答: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通过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引导说服教育的方针,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在不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基础上引导农民走互利合作的道路,使分散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经济,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与此同时,党中央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阶级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中央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方式。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将私营企业改造成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一阶段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阶段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第三阶段是推而广之,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前途答: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特点:经济形态上,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属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
前途:社会主义。
(四)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答: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答: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答: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②毛泽东思想贯通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大理论体系的逻辑中介;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参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理论成果: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P113),陈云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P115,注意领会精神!)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两个原则的阐述答: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答: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②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③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如何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将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是优越的。
4.(21世纪头20年是关键时期)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答: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主义公平争议;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八)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从解放生产力的角度);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