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通路 神经解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束核、楔束核 (延髓)
上行
内囊后肢
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 觉传导通路示意图
损伤部位: 交叉平面上方或下方
丘脑 中央 辐射
薄 束 结 节
楔 束 结 节
T4以上(楔束) T5以下(薄束)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浅感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神经 鼻侧半纤维交叉× 颞侧半纤维不交叉
双极细胞
视交叉 视束
节细胞 经内囊后肢 外侧膝状体 上丘臂 顶盖前区 视辐射 端脑距状沟 两侧皮质 (视区)
双侧动眼N副核
双侧瞳孔括约肌 双侧瞳孔缩小
双侧动眼N
节后纤维
双侧睫状N节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视野的概念及投射至视网膜的交叉关系
针刺小指掌面产生疼痛感觉
尺神经—臂丛内侧束—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对侧脊髓丘脑侧 束—对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丘脑中央辐射—对侧中央后回 的中部
右上颌第一磨牙产生疼痛
右侧上牙槽神经—右侧上颌神经—右侧三叉神经节—右侧三叉 神经根—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左侧三叉丘系—左侧背侧丘脑腹 后内侧核—左侧丘脑中央辐射—左侧中央后回下部
皮质脊髓束
锥体系
分部
锥体外系
皮质核束
锥体系
上运动神经元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巨型锥 体细胞(Betz细胞)等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其轴 突大部分纤维经过延髓锥体。 包括:1、皮质脊髓束 2、皮质核束
1.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前部、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 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Conductive pathway
两大类传导通路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周围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元→上行传导束 → →中枢神经系 统(大脑皮质)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感觉)、本体(深)感觉、视觉、听觉、 平衡觉等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传出(运动)神经元→ 下行传导束→
② 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和关节 的本体感受器、 皮肤的精细触 觉感受器
上行
周围突
中枢突
脊N节
脊神经后根 薄束(T5以下) 脊髓后索内侧 (内侧部) 楔束(T4以上) 脊髓后索外侧
经中央管腹侧交叉至对侧×,行于对侧延髓、脑桥和中脑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双侧动眼N核、滑车N核、 展N核、三叉N运动核、 面N核上部、疑核、副N 脊髓核
皮质核束
眼外肌、咀嚼 肌、面上部表 情肌、胸锁乳 突肌、斜方肌 、咽喉肌
小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
对侧面N核下部 和舌下N核
面下部表情 肌、舌肌
皮 质 核 束
锥体系损伤——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部位 肌张力 下运动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皮 肤内的感受器
周围突
中枢突
脊神经后根
脊N节
后根外侧部→背外侧束(痛温觉) 后根内侧部→后索(粗触觉、压觉)
上行
上行1-2个节段经白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行于对侧外侧索和前索
脊髓灰质Ⅰ、 Ⅳ、Ⅶ层细胞 (后角固有核)
→躯体和内脏效应器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等
内 囊 主 要 结 构 模 式 图
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感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
① 传导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 止)时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又称 本体感觉。
视野是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 空间范围
视野→视网膜 鼻侧→颞侧;颞侧→鼻侧; 上→下;下→上 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引起不同 的视野缺损 1. 一侧视神经损伤→该眼视野全盲
2. 一侧视束及以后部位损伤→双眼病 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3. 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双眼视野 颞侧半偏盲 4. 视交叉中不交叉纤维损伤→一眼视 野鼻侧半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 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视神经损伤患侧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动眼神经损伤患侧 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运动传导通路
组成
1.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s):为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 (与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相连)。 2.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s):为脑神经运动核(一般躯 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下行至脊髓
皮质脊髓前束 对侧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
对侧躯干肌、 四肢肌 同侧躯干肌
同侧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1
皮 质 脊 髓 束
2
2
2. 皮质核束
内囊膝部、中脑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 中央前回下 部锥体细胞 大部分纤维至双侧
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锥体束)
增高
脑神经运动核及脑神经、脊 髓前角细胞及脊神经
降低
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如 Babinski征 瘫痪特点
亢进 减弱或消失 出现
痉挛性瘫痪(硬瘫)
下降 消失 不出现
驰缓性瘫痪(软瘫)
肌萎缩
病例
早期不明显
脑溢血
出现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锥体外系
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 结构很复杂,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中继,终止于 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协调锥体系运动功能。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 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运动。
上行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痛温觉 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粗触觉和压觉
脑干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
躯干和四肢浅感觉 传导通路示意图
丘脑 中央 辐射
脊髓丘脑束纤维排列:
外侧→内侧、浅→深
骶部、腰部、胸部和颈部 损伤部位: 脊髓内和脊髓外
2、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皮肤及 口鼻粘膜相关 感受器
周围突
中枢突
三叉N根
脑干下行
三叉N节 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
三叉N脊束核 三叉N脊束(痛温觉) 部分纤维(粗触觉、压觉) 三叉N脑桥核
三叉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上行
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腹后内侧核 (背侧丘脑)
头面部浅感觉 传导通路
三 叉 神 经 根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