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主要分支学科的运用例举

合集下载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原理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原理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原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物质的学科,而地层学则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地层学研究的是地球表层的岩石和地质现象。

而在地层学中,有很多原理被广泛应用,这些原理是构建地质年代学体系和实现地层对比的基础。

一、岩层相对时代原理岩层相对时代原理,又称相对年代划分法,是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根据相对时代划分法的原理,同一区间内某一岩层是相对于其他岩层而言具有特定的地质年代。

这里的相对时代指的是地层中岩石的相对位置和结构特征,而不是绝对时代。

通过岩层相对时代原理运用,可以将地球历史的时间轴分为本来年代和相对年代两个层次。

相对年代可以按照顺序来排列,这为地质记录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

二、地层叠置法则原理地层叠置法则原理是基于地层相对时代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根据这个原理,垂直于岩层的力量涡流方向会导致岩层发生叠置。

这个原理意味着在水平时间内,顶部岩层年代小于下部岩层年代。

通过地层叠置法则原理,我们可以判断岩石的相对年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当岩层的叠置方向向上或者向下倾斜时,我们可以根据叠置的方向来判断岩石的年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年代划分。

三、地质断裂原理地质断裂原理指的是地球或地壳内的地震,会导致岩层中的重要断层。

这个原理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寻找石油、煤炭、矿产、地下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地质断裂原理,并不是所有岩石都有同样的年代,不同年代的岩石可以通过地层中的断裂带区别出来。

这个原理在矿产勘探中应用广泛,可以从中得出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矿产的年代和分布。

四、生物带原理生物带原理是通过不同生物类型的分布在不同的岩石中,来判断该岩石的地质年代。

常见的情形包括不同的化石或不同种类的化石的分布区域、分布深度和分布时间顺序等。

同样的,在现代地质学研究中,也经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进一步研究岩石中的化石,这可以使我们对不同化石种类,以及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演化的认识更加深入。

地质学中的地层构造

地质学中的地层构造

地质学中的地层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的学科,而地层构造则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地层构造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层序、地层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地层中的构造特征和变形过程。

本文将从地层构造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地层构造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层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层是指地球表面上一层一层的岩石堆积,它们记录着地球历史上的各种变化和演化过程。

地层构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层的空间分布、厚度变化、岩性特征以及构造特征等。

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历史,揭示地球表面上的地质过程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地层构造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质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

地质剖面观测是通过对地层的垂直切割,揭示地层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质钻探是通过在地表下钻取岩石样品,研究地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下的构造和性质。

这些方法可以互相结合,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揭示地层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

地层构造的研究对于地质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层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历史。

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岩石组成、变形过程和演化历史,推测地球的构造和演化机制。

其次,地层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表面上的地质过程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地质过程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地层构造的研究对于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下的资源分布和储量,指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地层构造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层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层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历史,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地质过程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指导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

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

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

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结构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的科学。

地质学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专注于研究地质学的不同方面。

下面将介绍地质学的几个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

1. 矿床学矿床学是研究矿床的形成、分布和开发的学科。

它研究矿物资源的产生机制、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化学、矿床分类、矿床特征分析以及矿产资源评价等。

通过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矿产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物理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测量和研究地球的重力、磁场、地震、电磁场等物理现象,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电磁学等。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可以预测地震、勘探地下资源、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等。

3.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地质样品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和比例,研究地球化学过程和地壳演化。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宇宙化学等。

通过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物质的起源和演化,揭示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

4. 地球历史学地球历史学是研究地球历史演化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地球上岩石和化石的分布、形态和组成,重建地球过去的环境、生物演化和地质事件。

地球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年代学等。

通过地球历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探索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为了解地球未来的演变提供参考。

5. 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科。

它研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地质依据。

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灾害学、岩土工程学等。

通过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层序划分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层序地层学是根据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以及有关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对地层型式做出综合解释。

层序地层学的解释过程是建立以地层不整合面为界的成因上有联系的旋回岩性的地层年代地层学体制。

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岩的新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更精致的地质时代对比、古地理再造和钻井前预测生、储、盖层的方法。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从沉积盆地的地质特征出发、以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特征与分布研究为主线,综合运用岩心、地震、测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盆地进行层序单元的划分和对比分析、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规律分析、储集体类型、分布与沉积体系关系的分析,搞清楚骨架岩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提高生油中心与储集体预测能力和精度,提炼出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布模式,指导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总结适合盆地勘探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的分析研究方法[2]。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能否为我国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接受, 要看我们是否承认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个是地层呈旋回式沉积。

尽管就某一单个岩层来讲, 可以是韵律式的沉积, 或者是阵发式。

沉积, 但是就一个基本层段来说, 绝大多数是反复的旋回性沉积。

这一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承认的, 而且从任何一条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都可以找到。

这在层序地层学中称为准层序, 其底界称作海泛面, 代表一次迅速的水进和水体加深。

其顶界为另一旋回底部的海泛面。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这些准层序在纵向上经常是构成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再变粗的高一级旋回[4-5]。

一个盆地内的沉积物就是由一个或者几个这种高一级旋回构成的。

1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原理1.1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3]1.1.1 海平面升降变化具有全球周期性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地震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即海平面升降变化具有全球周期性,海平面相对变化时形成以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成因相关的沉积层序的根本原因。

地层学重点

地层学重点

生物地层学1.概念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运用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来研究地层的学科。

生物地层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并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特性将岩层编制若干地层单位,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时代。

2.方法①生物群层序原理:也称化石对比原理,意思是相同的岩层总是以同一叠覆顺序排列着,并且每个连续出露的岩层都含有其本身特有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层区分开。

这一认识符合生物演化的前进性和不可逆性。

②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指能据以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化石。

标准化石应具备时代分布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广泛等条件,以利于地层的划分对比。

利用标准化石研究地层的方法称为标准化石法。

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笔石等,他们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地层学研究中。

③生物组合法:对地层中的多门类化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以了解它们的共生组合及其变化情况。

利用生物组合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方法,称为生物组合法。

④百分统计法:百分统计法即根据两个区域各个地层单元中所含化石群之间的百分相似量的比较,建立地层对比关系的方法。

这是生物地层学中常用的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尤其在采用孢粉、介形虫等微体化石进行含油气地层划分对比中应用广泛。

⑤种系发生法:所谓种系发生是指生物发展演化进程中的演化系列和彼此间所存在的亲缘关系。

若地层中化石丰富,应逐层详细采集,经详细鉴定和研究,则可根据各种生物属、种之间在层位上和形态、构造上的逐渐过渡关系,找出它们在发展演化上的内在联系,根据其祖先和后代之间的亲缘关系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演化阶段。

以此,便可将含有这些化石的地层划分开来。

3.应用(意义)①年代地层单位的确定:确定地层的时代可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如各种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但应看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首先,目前年龄测定值的误差较大;其次,由于样品常受后期热变质事件的影响,所测得的年龄值有时并不代表岩层的生成年龄,而是代表热变质年龄。

综合地层学作业-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应用

综合地层学作业-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应用

中期旋回层序
由2个~ 8个短期旋回层序叠加组 成。 按旋回结构特征也可分为两种类 型: ①仅保存上升半旋回沉积记录, 下降半旋回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 向上“变深”非对称型。 ②上升和下降半旋回沉积记录都 得到较好保存的对称型
长期旋回层序
由2个~ 3个中期旋回叠加组成,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
和对称型两类旋回结构
短期旋回层序
中期旋回层序
基准面旋回
长期旋回层序
超长期旋回层序
短期旋回层序 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 沉积物补给率>可容纳空间增长率的高补偿条件下 向上“变深 ”非对称型 (A型)
低可容纳空间(A1型) 海相:相互切割叠臵的潮道砂体与冲刷面组成 陆相:相互切割叠臵的河流或分流河道砂体与 冲刷面组成 海相:潮间细-粉砂岩、泥岩组成 陆相:辫状河道砂体→废弃河道泥粉砂岩组
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于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分级性并没有明 确加以界定,只是简单地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类基准面旋回。这种划分 方法极易导致人们在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时,对同一基准面旋回相对长短 (地层的厚薄及年龄的新老)理解的不同而导致划分的不一致和混乱,不利于 工作中的应用与对比。
郑荣才教授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时,按基准面旋回原理,将本溪 组(C2b) 、太原组( P1t) )、山西组( P1s) )以及下石盒子组划分 为超长期、长期、中期、短期旋回层序。 对基准面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与沉积动力学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分析的原则, 从下往上,飞仙关组和其下伏的长兴组总体上是一个水体向上变浅的中
期基准面旋回,
将其划分为五个基准面旋回,即SSC1(长兴一飞一下)、SSC2(飞一上一 飞二下)、SSC3(飞二上一飞三下)、SSC4(飞三中)SSC5(飞三上一飞四)

考古地层学原理范文

考古地层学原理范文

考古地层学原理范文考古地层学是研究考古学中地层的形成、分布、内容和年代的科学方法和理论。

它是考古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文化演变和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文将介绍考古地层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地层的形成原理地层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分为不同的层次,记录了不同时代的地质、气候和生态变化。

地层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理来解释:1.相对年代原理:地层中较深的岩石层比较古老,较浅的岩石层比较年轻。

这个原理说明了地层的相对时间顺序。

2.原生垂直原理: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岩石层是垂直堆积的。

这个原理说明了岩石层在形成过程中的位置和顺序。

3.杂交陈层原理:岩石层是多次沉积和侵蚀的结果,不同岩石层中夹杂着其他岩石层的碎片,这些碎片可以指示地层的时代和演化过程。

二、地层的分布和内容地层的分布和内容主要通过考察不同地区和地点的地质和沉积物来确定。

地层可以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每一层都可能保存有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

通过对这些地层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当地不同时期的文化演变和经济活动。

常见的地层内容包括土壤、沉积物、植物和动物遗骸等。

三、地层的年代测定地层的年代测定是考古地层学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相对年代测定:根据地层的相对顺序和地质特征来确定地层的年代顺序。

2.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通过测量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确定地层的年代。

3.性别年代测定:通过测量地层中植物或动物遗骸中的性别激素来确定地层的年代。

4.外部关联法:通过比较地层中的文化遗存与其他已被确定年代的遗存进行对照来确定地层的年代。

四、考古地层学的应用1.确定文化遗存的年代:通过对地层进行研究和年代测定,可以确定文化遗存的时代和演化过程,帮助考古学家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

2.展示地质和气候变化:地层记录了地质和气候的变迁,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地质和气候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质学基础——地层学的基本分类

地质学基础——地层学的基本分类

地质学基础——地层学的基本分类译者:王立群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岩层和成层岩石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被应用于沉积岩和成层的火山岩。

地层学包括两个相关的领域:岩石学或岩性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

目录;1、历史发展2、岩石地层学3、生物地层学4、年代地层学5、磁性地层学1、历史发展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由提出叠覆原理的Nicholas Steno建立的,原始水平原理和1669年提出的侧向连续原理有效地利用了沉积层中有机残体的石化作用。

最初的地层学的大规模实践应用是由William Smith在1790年代和1800年代早期所做的,这位以英国的地质学之父而著称的smith最早绘制了英国地质图,并首先认识了地层和成层岩石的意义和化石对对比地层的重要性。

在1800年代早期的其他有影响的应用是Georges Cuvier和Alexandre Brongniart所做的环巴黎地区的地质研究。

2、岩石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或岩性地层学在地层学中是最早发展的,它涉及到物理岩性或岩石类型在垂向上层状岩层的变化和侧向上称做相变的沉积环境的变化。

地层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如何理解岩层形成的某些几何体的相互关系和这些几何体在沉积环境方面意味着什么。

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叠覆原理,简单地描述它就是:在无变形的地层层序中,最老的地层处于层序的底部。

化学地层学基于在岩性单元之内和在岩性单元之间,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相对比率的变化。

碳氧同位素随时间变化并被用于古环境微细变化的地质制图中,由此发展出同位素地层学这一专门学科。

旋回地层学证明矿物的相对含量常常是循环变化的,尤其是碳酸盐循环变化和随时间以及相对于古气候的变化化石多样性的变化。

3、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是以地层中的化石证据为基础的,在较大范围内的地层中,都含有相同的动植物化石群,在时间上是可以对比的。

生物地层学以William Smith的动物区系演替原理为基础,其主要含义是: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最有能力的种属和优势的种属优先生存。

(4)岩石地层学

(4)岩石地层学

(一)岩石地层学概念
岩石地层学(Lithostratigraphy)含义 根据地壳中岩石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将其系 统地组合成有特色命名的地层,研究此地 层的即为岩石地层学 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主要分支,是传统地 层的一大类 岩石地层学是任何一个新区地层工作研究的 首要手段,任何地层新分支的研究都离不 开岩石地层学
(二)岩石地层单位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 2、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非史密斯地层型地 层单位) ⑴定义:原始层状或非层状岩石(地层)体 遭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期次的变质作用及构 造作用的影响与改造而形成的一套岩石 (地层)体
(二)岩石地层单位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 2、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特征: ①野外自然剖面(非人为恢复的层序)全部 无序或部分无序 ②混杂(构造混杂,形变混杂,沉积、构造 与形变复合混杂) ③野外自然剖面的层序不服从史密斯地层型 的基本定律(地层叠复律、化石顺序律、 瓦尔特相律)
(二)岩石地层单位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 1、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②单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组 组必须空间上连续、岩性岩相必须相同, 但时间上不一定完全相同,而且常常 是穿时的 命名时一般用地理名称
马平组/栖霞组分界-广西来宾
(二)岩石地层单位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 1、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②单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群:组的联合。联合原则:岩性的相近; 成因的相关;结构类型的相似等,如石千峰群 (孙家沟组,刘家沟组,和尚沟组) 如果一大套地层厚度巨大,岩类复杂,又因受 构造扰动致使原始顺序无法重建时,也可视为 一个特殊的群
(二)岩石地层单位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 2、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⑵单位 正式地层单位: ①岩群 原因—— 构造复杂,受强烈花岗岩浆活动影响 因深熔作用导致区域混合岩化作用而形成

主要地质学分支及研究领域

主要地质学分支及研究领域

主要地质学分支及研究领域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许多分支,每个分支都关注地球不同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地质学的几个主要分支及其研究领域。

1.岩石学(Petrology):岩石学研究地球上不同类型的岩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它通过对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和矿物组合进行分析,来揭示过去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和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等。

2.矿物学(Mineralogy):矿物学研究地球上的矿物物质,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等。

矿物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矿物的特征和分布,帮助解析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机制。

3.地球化学(Geochemistry):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家通过分析岩石、矿物和水体中的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和组成,研究地球内部的化学作用、大气-水体-地壳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4.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

它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磁场、地震活动、重力场和地热等。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观测和测量,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机理。

5.地质地图学(Geological Mapping):地质地图学是制作地质地图的学科。

地质地图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地质剖面、岩石、构造和地貌等地质要素,用图形和符号表示地层、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空间关系。

地质地图学家通过地质地图的制作和解读,来揭示地质历史和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

6.古生物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研究地球历史上的生命形态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化石,古生物学家可以了解过去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化、地质时代的划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7.地质力学(Geomechanics):地质力学研究地壳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过程。

它通过研究岩石的断裂、滑动、折叠等变形过程,揭示地球的构造和地震活动的机理。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层序地层学是一种研究地层堆积规律的学科,它通过分析和解释地层中不同岩性、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环境的特征,揭示地球历史的演变和沉积作用的原理。

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应用在油气勘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层序地层学主要包括沉积相、海平面变化及沉积体系等原理。

1. 沉积相原理:不同沉积相的岩性和沉积特征可以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通过对沉积相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层中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沉积环境变化,从而推测地层的堆积规律和古地理演化。

2. 海平面变化原理:根据全球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以及沉积序列中的海侵和海退相特征,可以推测地层的相对时代和地层联系。

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海平面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确认地层的对应关系。

3. 沉积体系原理:沉积体系是指在特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岩性组合的沉积单元。

通过对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揭示沉积环境的变化和沉积作用的机制,进而推测地层的层序关系。

二、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层序地层学在下面几个方面有重要的应用:1. 油气勘探:层序地层学可以揭示不同沉积体系的油气储集规律和分布特征。

通过对沉积相、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确定含油气层的位置、分布范围和储集类型,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2. 水文地质:层序地层学可以揭示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规律。

通过对地层的划分,可以确定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和供水能力,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工程地质:层序地层学可以揭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层的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4. 环境地质:层序地层学可以揭示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历史。

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可以了解过去地球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层序地层学通过分析和解释地层中不同岩性、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环境的特征,揭示地球历史的演变和沉积作用的原理。

13第四章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理论

13第四章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理论

13第四章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理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地壳不同层位的岩石、构造、沉积特征以及形成演化,以揭示地球历史和动力学。

除了经典的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地层学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和理论,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对地层的研究。

一、地球物理方法:1.地震波法地震波法基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变化,利用地震波速度衰减曲线和地震记录来确定地下地层结构。

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可以推断地下不同层位的岩性、厚度和构造。

2.重力法重力法根据地球物体引力的性质,测量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值,并绘制重力异常图。

地层的厚度、密度和地下构造变化会导致重力异常的产生,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断地下地层的特征。

3.磁力法磁力法利用地球磁场的性质,测量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并绘制磁力异常图。

地层的磁性差异和磁化过程可以导致磁力异常的产生,通过分析磁力异常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断地下岩性和构造。

二、生物地层学方法:1.化石记录化石记录地层学是利用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来确定地层的年代和层序。

化石的形态、种类和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定的规律,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建立起化石时代标尺和化石地带,从而推断地层的相对年代和层序。

2.古生态学古生态学是研究古生物群落和环境关系的学科,通过对古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环境偏好的分析,可以推断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变化。

不同生物群落和物种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通过对古生态环境的重建,可以揭示地层的演化和变化。

三、层序地层学方法:层序地层学是基于地层的垂直序列和侧向变化的特点,研究地层的时空格局和沉积动力学。

层序地层学方法包括:1.标尺地层学标尺地层学是建立地层序列和划分地层单元的基础。

通过对地层的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和化石含量的研究,可以建立起地层序列和划分地层。

2.沉积层序学3.改变指示法改变指示法是利用特定事件、岩石特征或化学特征来划分地层序列。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及地质事件简介1概念、原理与特点事件地层学,狭义是指利用稀有的、突发的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对比地层;广义是指利用一切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的学科。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概念。

原理:地质事件都可能在地层中留下相应的地质记录。

根据这些记录便可推断事件的类别、性质及规模,可以探讨事件的成因及其地层价值。

地质事件造成的影响及产物在地层构架中以生物界变革或沉积特征变化记录下来,成为事件地层学研究的基本依据,成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层,大范围内火山灰降落形成凝灰岩;全球性气候降温可导致冰川广布,堆积冰碛岩;地磁极倒转都可能在各地的沉积物中被记录下来;天体撞击能形成特殊的粘土层,其岩石性质、产状、地球化学特点等与普通沉积岩十分不同,其厚度小、分布广、富含铱等稀有元素,形成所谓“界线粘土层”。

事件地层学其具有等时性、大区域性、自然性的特点。

2地质事件简介地质事件可以划分为两类:地内事件和地外事件。

地内事件包括生物绝灭、地磁极倒转、缺氧环境出现、冰期事件、海平面升降、火山喷发及火山灰降落、洋中脊体积变化、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沉积环境变化、浊流和风暴等。

地外事件包括陨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超新星爆发、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

2.1生物绝灭事件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

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

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这次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地史中生物大灭绝的概况:2.1.1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地质学分支学科及实践中的应用

地质学分支学科及实践中的应用

地质学分支学科及实践中的应用
一、地质学分支学科
1、研究地壳物质组成的有:地球化学、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

2、地球及地壳的演化历史有:古生物学、地史学、同位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

3、构造运动及形成的地质构造有: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等。

4、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分布规律有:水文地质学等。

5、研究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工程地质学等。

构造板块相互作用
二、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涉及工程、水文、探矿、环境、灾害、城市、农业、环境、旅游等。

沉积学与地层学揭示地球历史的地质学分支

沉积学与地层学揭示地球历史的地质学分支

沉积学与地层学揭示地球历史的地质学分支地球历史的地质学分支:沉积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构造的科学领域。

它包含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沉积学和地层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地球历史的宝贵信息。

本文将介绍沉积学和地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它们对地球历史的贡献。

一、沉积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形成、分布和演化的学科。

沉积物是指在地球表面的水体、风力或冰雪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固体物质。

沉积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沉积物中的颗粒特征、成因、组成、堆积特征以及地球动力学与环境演化的关系。

沉积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获取信息,包括野外调查和取样、实验室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野外调查和取样是沉积学研究的基础,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岩石、土壤和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获得有关地质历史、古环境、气候变化等重要信息。

实验室分析包括颗粒分析、矿物鉴定、化学成分分析等,可以进一步了解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对大量的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更多的地质信息。

二、地层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地层的学科,地层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时代关系和一定地理时空范围的岩石层序,是地质历史的记录。

地层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层的分布、时代、古生物群、古地理等方面的问题。

地层学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地层。

其中,露头观测是最常用的地层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对露头岩层的观察和测量,了解地层的层序、构造和岩石类型等信息。

此外,钻探技术也是地层学研究中的关键方法之一。

通过对地下的岩石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地下地层的信息,揭示地球深部的演化历史。

此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为地层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

三、沉积学与地层学对地球历史的贡献沉积学和地层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沉积物和地层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历史的珍贵信息。

首先,沉积学和地层学可用于研究地球历史的时代划分。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研究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研究

地质学中的地层学研究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大自然的学科之一,而地层学则是地质学中研究地球各层岩石及其成因、演化过程、地质历史等的基础学科。

在地质学中,研究地层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与石油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息息相关。

地层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地层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地球上的各种岩层以及其中的化石、构造、地貌等方面的学科。

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岩石学分析、化石学研究、地层对比分析、构造测量等几种方面。

田野调查是地层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该方法主要通过实地察看、地层剖面观测、地层理解等方法,对不同的地层进行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地层岩石的厚度、组成、颜色、纹理等性质,初步了解地质构造的特点,以及研究地球历史的空间演化过程。

岩石学分析是地层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它主要是通过对岩石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地层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岩石学分析可以提供地层岩石组成、变质程度、结构、矿化岩基本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化石学研究是通过对各种化石的观察、描述以及比较,来了解不同地层的生物群落和地质时代。

化石学研究主要依据不同化石之间的相似度以及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化石特异性,在不同的岩石中寻找以确定该地层年代。

地层对比分析是地层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地层对比分析主要是对不同地层进行相互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地层所属的地质时代,以及不同地层之间的岩石层序对比、化石对比、矿产对比等方面。

构造测量是地层学基础的研究方法,常常运用在山地构造、断层构造、隆起构造等方面,以测量地面地形、地层厚度、岩层倾角等参数信息来推断构造特征、构造演化等。

地层学的分类地层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岩石地层学、煤层地层学、矿床地层学、古地理学等四大类。

岩石地层学研究岩石体系的层序、成因、物理、化学藏等领域。

是最为基础的地层学分类,这是因为许多其它的地层学分类都需要以岩石地层学为基础。

地质学中的地层分析

地质学中的地层分析

地质学中的地层分析地层分析是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地球上不同地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球演化的过程和规律。

本文将从地层的定义、地层分析的方法以及地层分析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层的定义与分类地层是指地球上由相对连续的岩层或沉积物层组成的一系列地质单元。

地层可以根据岩性、化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分类。

按照时间顺序,地层可以分为下古生代、中古生代、上古生代、新生代等不同的地质时代。

每个地质时代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地质世、期、纪等。

二、地层分析的方法1. 岩石学分析岩石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对地层中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形成环境、岩石类型以及可能的岩石演化过程。

岩石学分析主要依靠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手段。

2. 古生物学分析古生物学是研究古代生物及其化石的学科,通过对地层中化石的种类、分布、数量等进行研究,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年代、古生态环境以及生物演化的过程。

古生物学分析主要依靠化石的鉴定和分类。

3. 地层对比地层对比是地层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地区或不同地层之间的岩石、化石等进行对比,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对年代。

地层对比可以采用地层柱、剖面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4. 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水体和大气中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的学科,通过对地层中元素含量、同位素组成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层的沉积环境、成因及其演化过程。

三、地层分析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1. 地质历史重建地层分析可以帮助地质学家重建地球的演化历史。

通过对地层中的岩石、化石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球不同时期的地质事件、构造运动以及生物演化过程。

地质历史的重建对于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矿产资源勘查地层分析在矿产资源勘查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层中的岩石、矿物、化石等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进而指导矿产勘探和开发工作。

地层学与地质历史的研究

地层学与地质历史的研究

地层学与地质历史的研究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层的分布、形成和演化过程,通过对地层中的岩层、岩性、化石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地球历史上的变化过程。

地质历史指的是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的演化和变化的历史,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构造的变动以及生物的进化等方面。

一、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地层学的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岩石采集与分析、地质测量与制图等。

实地考察是地层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地层的实地观察和采集岩石样本,可以获得大量的地质信息。

岩石采集与分析主要包括对不同地层中的岩石进行采集、切割和研磨,然后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化学分析,从而得到岩石的组成和性质等信息。

地质测量与制图则是通过测量地层的厚度、倾角和坐标等参数,然后绘制地层图和地层剖面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揭示地层的变化规律。

二、地层学在地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地层学在地质历史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层中的岩石、化石和地层序列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判断地球的演化历程以及地球历史上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生物灭绝事件等。

1. 地层对地球演化的标志根据地球上不同地层的堆积特征和岩性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地壳的变动和地球表面环境的演化过程。

例如,古生代地层中的化石和岩石记录了地球上早期生物的进化过程,而新近纪地层中保存的化石和沉积物能够告诉我们地球近现代环境的变化。

2. 地层对古生物学的贡献地层中的化石是了解古地球生物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地层中不同岩层的化石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特点。

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对于揭示生物的进化历史以及古环境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地层对古地理学的启示地层记录了地球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

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的沉积物类型和化石组合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出地层时期的地理环境,如古海域、古陆地和古气候等。

这对于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地貌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矿物具有确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组成矿物的 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重复排列,并具有自 己的结构,那么就是晶体。晶体在外界条件适合的时候,其形态多表现为规则 的几何多面体,但这种情况很少。 矿物在地壳中常以集合的形态存在,这种集合体可以由一种,也可以由多 种矿物组成,这在地质学中被称为岩石。
一、绪论
2、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通过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气体的溶解、挥发等方 式互相渗透和影响。固体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气和水活动的场所。岩石圈的物 质也不断运动,并通过火山喷发的形式进入水圈和大气圈。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 用不断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这些圈层,是由于其组成物质的重力差异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地球 上的任何质点均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种力的合力就是重力。 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气和水,并对他们的运动产生了影响。
一、绪论
3、地质学的研究特点
地壳中除了保存着各种地质变化的遗迹之外,还有记载着生物的演化和同位素的 蜕变等其他科学方面的珍贵史料,它是地球的一系列复杂运动的结果,而这种运动现 在还在进行着。对于地表以下较大深度的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目前还只能通过地球 物理等探测技术,来进行间接的推测和研究。 同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比较,地质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历史性和综合性。 只有根据足够的实际资料,特别是根据足以充分说明空间和时间变化因素的丰富资料 总结出来的地质学理论,才能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地质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般的地质研究必须通过一定比重的野外实际调查, 配合相应的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构成一次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样、初 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以至复查验证的完整的地质研究过程。地质学研究在实 质上都是对其研究对象的一次综合性调查研究过程。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地质学的研究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 术、新方法,如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察方法、科学深钻技术、同位 素地质方法、航空以及遥感地质方法、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等的 采用。 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新的成就的引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宇宙 地质学等地质科学中边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地质学的发展,同时使地质学的 方法不断地革新。

大学课件 地层学原理与类型学原理精品教育文档

大学课件 地层学原理与类型学原理精品教育文档
和遗迹内堆积混为一谈。
大学各学科PPT课件 持续更新 欢
迎收藏
14
遗迹内的堆积 大学各学科PPT课件 持续更新 欢
迎收藏
15
6、晚期堆积中可以出早期遗物 早期堆积里不能出晚期遗物
在早期堆积形成时,晚期遗物还没有出现,因 而不存在埋入早期堆积的可能。
晚期堆积在形成时会扰动破坏早期堆积,会把 早期遗物翻到晚期堆积中,有些物品是早期制造的, 流传到晚期才埋入晚期堆积,所以晚期堆积可以出早 期遗物。
度推测地层跨越的时间长度。 D.个堆积单位内部也有形成过程,但在堆积成分不变的情况下,难以再区分层次 E.层学不能确定堆积单位之间有多大的时间间隔。认为地层的直接叠压就反映了
时间连续,甚至认为在文化上是相袭的观点是错误的。 F.层并不与历史发展的各时代一一对应。划分地层的根据是地层成分的变更,而
一个文化期内,由于生活内容改变导致垃圾成份不同或取土来源发生变化都可 以形成新的地层,而社会政治制度变革却不一定导致地层成份的变化。 G.于同期同文化的人们在不同地点形成的地层堆积成份不一致,因而不能像地质 学那样,把地层在较大地区范围内作统一对比,也就不能判定两个以上遗址之
迎收藏
3
1、遗址的地层堆积是按时间早晚 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形成的
遗址中未有人类活动前,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 当人类居住或进行其它长期活动时,会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 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 叫“熟土”。
熟土层的形成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在堆积成分大体不变 的情况下,呈现基本一致的色和质。但当遗址中人的活动或 自然环境有所变化而使堆积成分也有显著改变时,新形成的 熟土层和旧的熟土层在色、质等方面会产生差别,这样就出 现了考古工作中可以辨别的不同熟土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学主要分支学科的运用例举011111 陈粲摘要:地层学是研究地壳表层成层岩石的学科。

是地质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地层学研究的主要范围是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其相互间时间关系的确定,即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学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许多重要矿层和有用岩石都直接属于地层的一部分。

本文就主要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在今年来地质工作中的运用举例,帮助我们对地层学的学习,并使今后地层学在生产实习中的运用更加熟练。

1.介绍地层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

年代地层学以地层的地质年代归属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时间界面为准划分地层,与地质年代表一致是建立地层系统的基本要求。

岩石地层学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划分地层,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

生物地层学以地层所含生物化石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生物群的交递变化为准划分地层。

由于生物演化具有全球的同时性和一致性,所以生物地层研究是确立地质时代表的重要手段。

现代地层学扩展了研究范围,深化了地层类型及其时空分布与古环境、古构造的关系,加强了历史的、综合的研究。

现代地层学还大量的使用了新的技术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使地层学研究更为深入和准确。

2.运用介绍2.1岩石地层学的运用岩石地层学是指对地壳中的岩石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其特征和相互关系,将其组织成相应地层单位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简言之,是根据地层的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的学科。

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对象为地层的岩石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特征(岩层单层厚度、各类岩性的组合关系及旋回性),各岩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形成环境。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划分对比地层,建立岩石地层单位(龚一鸣、张克信,2007)。

刘永清等在对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沉积相研究中层运用到岩石地层学的相关内容,根据岩石组合特征,进一步还原了峡东地区震旦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形成环境。

峡东地区震旦纪总体呈现的由北东向西南缓倾斜的构造背景(赵自强等, 1988,1980),据前人研究,震旦系碳酸盐岩缓坡台地沉积可以划分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和盆地4 个亚相带。

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只简要的介绍内缓坡相带中环潮坪沉积。

环潮坪沉积典型的特征是发育一系列向上变浅并具有帐篷构造的角砾状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高频叠加序列, 单个高频层序下部为泥晶或粉晶白云岩, 发育水平层理和局部的凹状和不规则状纹层应为潮间带的沉积, 上为角砾状白云岩, 具大型帐篷构造, 为潮间带上部的沉积。

田家园子陡山沱组底部露头剖面发育2 个完整的塞卜哈一环潮坪沉积序列, 下部序列2.0 ~ 2.5 m 厚、上部1. 5 ~ 2. O m左右(刘永清等,2003)。

将所做的研究,可做出地层柱状图如下(图1)。

图1 峡东陡山沱组下部塞卜哈一环潮坪沉积微相序列岩石地层学中的多个环潮坪旋回,充分而有力的表明了环潮坪沉积环境,并可以进一步的在后面沉积相研究中得到进展。

2.2生物地层学的运用生物地层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运用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来研究地层的学科。

生物地层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并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特性将岩层编制成若干地层单元,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时代(龚一鸣等,2007)。

本文就刘鹏举等对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初探中对生物地层学的运用进行举例。

根据化石的产出层位和生物群组成特征,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古生物群明显可划分为早期以大型具刺疑源类为代表的微体古生物群发展演化阶段和晚期以含埃迪卡拉型软躯体宏体后生动物为特征的宏体后生生物两个发展演化阶段,两个发展演化阶段各自包含有若干个生物组合(刘鹏举等,2012)。

峡东地区早期微体古生物演化阶段的化石产出层位位于陡山沱组的二段和三段的中下部,总体以大型具刺疑源类极度繁盛为特征,具刺疑源类不但丰度大,而且分异度高,其中,具刺疑源类化石Tianzhushania的亲缘关系被解释为后生动物胚胎的滞育囊胞。

(尹磊明等,2008)。

峡东地区晚期生物化石在产出层位上位于陡山沱组四段和灯影组,以埃迪卡拉型软躯体宏体后生动物的出现和宏体多细胞藻类的极度繁盛为特征,代表了一个重要生物演化阶段的开始。

此外,至晚期出现具弱矿化骨骼的管状后生动物Cloudiniids类。

根据宏体后生生物化石的垂向分布特征,可将此阶段的化石划分为3个组合,即:下部的庙河生物群组合;中部的以Vendotaenides类为主的宏体生物群组合;上部的以具弱矿化骨骼的管状后生动物Cloudiniids类为特征的生物组合。

由此得出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的两个生物发展阶段,然后进一步的进行地层单元的编制。

对埃迪卡拉纪划分为两统:下统对应以大型具刺疑源类为主的生物演化阶段;上统对应含软躯体后生动物为特征的生物发展演化阶段,可与国际典型埃迪卡拉生物群出现的层位对比。

2.3生态地层学的运用生态地层学是以生物的群落分析为基础,研究地层中化石群落的时空分布及演替规律,用以划分对比地层和恢复古环境,为盆地分析、沉积演化和矿产预测服务,海、陆、大气演化控制生态系统的演化,三者的记录分别保存在地层和化石群落中,利用古生态反演可识别古环境。

例如陈忠等对海底冷泉的研究,利用了生态地层,还原了海底冷泉的古环境。

长期以来深海环境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那里阳光无法到达,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生物缺乏必要的食物来源。

然而,在海底冷泉喷口或热液喷口,存在以化能自养细菌为初级生产者的食物链,衍生成群落结构独特的生态系统,拓展了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潜在界线。

在高等生物分类学上,冷泉环境和热液环境的生态群落相似,但冷泉系统的生物量高而生物多样性低,已被确认的冷泉生物物种已超过210个。

冷泉和热泉生态系统的生长速率不同。

热泉生物一般生长得很快,巨大热液管状蠕虫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然而冷泉生态系统生长非常慢,如冰蠕虫可以存活250a 。

冷泉生态系统的分布形式受甲烷流体流速、水体或沉积物间隙水中还原态化学元素种类的活性所控制。

在冷泉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类型主要为自由生活的甲烷氧化菌、硫酸盐还原菌和共生的甲烷氧化菌、硫酸盐还原菌。

在甲烷和硫酸盐浓度高的环境中,甲烷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与甲烷发生AOM,为化能合成生物群落繁衍提供了碳源和能量,成为冷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在初级生产者基础上,繁衍着管状蠕虫、蛤类、贻贝类、多毛类动物以及海星、海胆、海虾等一级消费者和鱼、螃蟹、扁形虫、冷水珊瑚等二级消费者,它们最终被线虫类动物分解而回归自然,形成一套完整的冷泉生态系统(图2)。

图2 冷泉化能自养生态系统结构及食物链特征(陈忠等,2007)如图,弄清了海底冷泉生态系统结构,便弄清了海底冷泉古环境的特征。

以缺氧甲烷氧化为能量基础而繁衍成的冷泉生态系统,以崭新的面貌诠释着生命的含义,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为探索生命的起源、发现新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和生存对策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4化学地层学综合前人化学地层学研究的方法或手段,基本上是根据地层中化学元素(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或比值的特征,采用一些数学方法进行图谱分析,进而归纳出其中的变化特征或规律,且常常结合地层岩性、岩相、生物学和构造学特征等,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成因等方面的研究(龚一鸣等,2007)。

例如震旦系沉积相研究中,对Ce、Eu的异常研究:稀土元素在沉积岩中的分布除自身固有的物理、化学习性外, 与沉积环境和亚、微相关系密切, 并表现出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样式。

峡东震旦系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总量以潮间带中下部一潮下带上部微相最为丰富,平均值为23.21 x 1 0 一6 , 潮间带上部和潮上带微相居中, 为1 2.21 X l0-6 , 而台缘浅滩、潮汐流浅滩和滩后障蔽渴湖等微相稀土总量最低, 为6.9 9 -4.8 3 X1 0-6。

以变浅、暴露以及干燥蒸发环境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亚微相中稀土元素普遍表现E u 的亏损。

δCe和δEu 在判别沉积环境的变浅、变深或海平面的升降方面更具有独到的意义, 从小尺度沉积旋回序列上, 沉积环境由深到浅的变化往往伴随着δCe的明显减少和δEu丰度的相对减低。

因此, 利用δCe随环境由浅变深的正异常以及δEu的负异常特征完全可以帮助判别乃至微小沉积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可以依此合理推断和判别层序界面的发育和位(刘永清等,2003)。

朱茂炎老师等也利用同位素地层学,做出了陡山沱组沉积相的研究。

对于著名的三峡和宜昌北部的沉积相分析表明三峡地区是样子板块近海沉积,与贵州省瓮安地区相似。

不同地区的碳同位素显示了不同的相,结果证明δ13C的负偏移在陡山沱组第二段十分显著,名为BAINCE。

伴随了其他三个δ13C的偏移,初期的CANCE,第一个边界中的WANCE,和陡山沱组顶部的DOUNCE。

这些化学底层学数据证明了埃迪卡拉纪的海相演变(朱茂炎等,2011)。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同位素碳、氧同位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图3)。

图3湖北西部陡山沱组研究地区和贵州中部瓮安北斗山地区的地层对比普遍的地层序列和δ13C地层学变化在左列。

灰色阴影表示负偏移,红色虚线表示地层序列边界。

同位素地层对比,证明了埃迪卡拉纪的海相演变。

3.结语地层学的分支学科有许多许多,除了文中所述,主要的地层学分支学科还包括年代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土壤地层学等。

各个地层学分支学科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息息相关又缺一不可。

地层学的运用广泛、方法多样,在以后我们的生产实习中,熟练的运用地层学的相关知识,是成为一个合格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赵自强, 邢裕盛, 马国干等. 1980 . 湖北峡东震旦系. 中国震旦亚界.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赵自强, 邢裕盛, 丁启秀, 等. 1998. 湖北震旦系.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永清,尹崇玉,高林志,等.2003.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沉积相研究.地质评论(49卷,第2期).陈忠,杨华平,黄奇瑜,等.2007.海底冷泉特征与冷泉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热带海洋学报(26卷,第6期).龚一鸣,张克信.2007.地层学基础与前沿.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尹磊明,周传明,袁训来.2008.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天柱山卵囊胞———Tianzhushania的新认识.古生物学报(47卷第2期)朱茂炎,等2011.Carbon isotope chemo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evolution of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western Hubei,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刘鹏举,尹崇玉,陈寿铭,等.2012.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纪年代地层划分初探.地质学报(86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