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成语的文化内涵黄碧玉
现代汉语含颜色词成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现代汉语含颜色词成语的文化内涵分析本文以「现代汉语含颜色词成语的文化内涵分析」为主题,探讨中国文化中颜色成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基础。
颜色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每一个颜色均会传达深层的文化信息。
而颜色词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指代一种物质的颜色,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该颜色的价值判断和文化情感。
因此,本文聚焦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成语的构成及文化内涵,着眼于从文化角度探讨颜色词成语的文化现象。
首先,可以从文字角度来分析现代汉语中颜色词成语的文化内涵。
颜色词成语的文字构成,绝大多数是由颜色词和在象征寓意上有关联的抽象词组成。
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代表着未经改造的状态,而「青」则象征的是经过磨练和修正后的更高境界。
因此,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句成语就是在传达一种持之以恒、不断改进的精神。
另一方面,现代汉语中颜色词成语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从历史角度来分析。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联想,也就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古代的「紫」一词就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代表着权威和尊贵,代表着高层主宰者的特权。
正因此,古代正式文档上就多出现「紫」、「紫金」这样的字眼。
此外,文化背景也是现代汉语中颜色词成语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
中国文化中有着衍生出来的许多颜色传统以及其所暗含的文化信息,比如「红拂夜奔」这一成语,红色传达出的是勇敢和决心,再加上夜晚的气息,则是暗示着这是必须冒着生命危险的革命行动。
总的来说,中国的颜色成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传统价值体系,以及形成这种传统价值体系的文化背景。
此外,颜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人们应该把握这些文化信息,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颜色成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邃和精妙。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碧玉莫悉身世残"是一句古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生经历曲折、遭遇困难,但又始终坚强不屈的形象。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传说,其中的“碧玉”象征着美丽与坚贞,而“身世残”则暗示着这个人命运多舛、遭遇残酷的挫折。
在这个成语中,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伤感,也有对坚强、乐观精神的赞美。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个成语的起源、含义以及影响,希望通过对这个成语的解读,能够带给读者新的启示和思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起源:介绍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个词组的由来和背景,探讨其最初的出现和传播情况。
2.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含义:分析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个词组所蕴涵的具体意义和内涵,探讨其在不同情境和语境下的解读。
3.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影响:探讨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个词组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讨论其对个人、集体以及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系统论述,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碧玉莫悉身世残的含义与价值,从而更好地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有序的认识框架。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一成语的意义和起源,剖析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碧玉莫悉身世残的背景和内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影响的探讨,进一步挖掘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探讨其在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中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碧玉莫悉身世残这一成语,从而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正文2.1 碧玉莫悉身世残的起源碧玉莫悉身世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红楼梦》。
在这部以爱情、家族和悲剧为主题的小说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就是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
汉语成语色彩词研究
汉语成语色彩词研究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语成语色彩词,即通过符号对对象特征进行形象化、象征性描述的色彩词,其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无可辩驳。
古代诗文中的色彩词大多源于汉语成语,恰如同汉语成语一样,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珍贵价值。
首先,汉语成语色彩词,丰富了汉语手法,提升了色彩词的表达效果。
言简意赅、比喻性明显的汉语成语色彩词,在实际语境中,能够和谐地统一语言的性质,传达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让人物、地物、情感等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化,情景式地描述状态,有效地把主题表达出来,在叙述效果上独具匠心。
其次,浓郁的文化意蕴提升了汉语成语色彩词的表现力。
古代诗文中那种抒情醇美而又神奇玢瑰的色彩词,其必然涉及汉语成语,如“黄莺飞去,绿竹含咽”中的“含咽”,比喻总的悲伤的心情;“溪水东流,竹林夕暮”中的“夕暮”,把淡淡的暮色形象地描述出来,给人以美好、古朴、无邪之感。
此外,汉语成语色彩词也彰显了文化中所包含的作用,如“节衣缩食”提醒我们不要浪费,“攀龙附凤”把贤良淑德的社会观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最后,汉语成语色彩词还具有极强的韵律感,这是常见的文字色彩词无法比拟的。
韵律感因两个音节的连续重复而形成,而汉语成语的韵律感更是极少的文字色彩词能够达到的。
例如被传唱至今的《我的祖国》中的“雪山飞翔,碧海潜行”,就是文字色彩词效果,在此句中同样有着极强的音乐感,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给人以一种如被音乐围绕的抒情舒爽。
综上所述,汉语成语色彩词在文字色彩词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其手法高明精到,丰富了汉语表达,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蕴,以及前无古人的韵律感,正所谓“汉语,色在云里”,汉语的美完完全全来源于汉语成语色彩词的灵动与绚丽,它们将永远传承着古人的美文美语,流淌于口语文字的表达中。
成语故事中的文化内涵解析
成语故事中的文化内涵解析成语是汉语言中最古老、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现象。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既是民族漫长历史和文明积淀的结晶,又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故事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
下面,我将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入手,深入剖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渔翁得利相传,有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结果钓上了一只金鱼。
这只金鱼求渔翁放了它,渔翁不但放了它,还说:“你走吧,传个吉利,说我把你放走了。
”几天后,渔翁又来到河边钓鱼,这时他钓到了一条极其大的鱼。
这条鱼价值连城,渔翁赚了很多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事不留名,不期待回报,就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它反映了贵重物品的不能轻易属于个人,而是应共享的文化观念。
二、画龙点睛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画家名叫张僧繇。
他为一幅画画龙,画龙的爪子、眼睛、鬃毛、尾巴都画得十分完美,但是画中的龙却看起来没有生气。
为了让这幅画显得生动,他在画完龙的身体后,画了一只与龙眼睛大小相等的小虫子,这样一来,龙立刻有了灵气与魅力。
画龙点睛的含义是指在最后关键的时刻,做出一举决定,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事情,让整个工作变得精妙绝伦,直抵人心。
三、守株待兔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有一个农夫,他耕地时发现了一棵精大的树干,于是他就决定将这棵树砍倒后卖钱。
他就这样守在树旁等待,希望能拦住路过的人帮他砍倒秃树。
不幸的是,没有人肯帮他砍树,他只好放弃了想法。
这个故事的含义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某种运气和机遇,往往会得不偿失,特别是在闲置无事时,要寻找有益之事去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如鱼得水如鱼得水的寓意是指在某个环境中得到了适应和发挥的机会,从而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韩非子》中的故事。
故事中,鱼被抓到后,被放在了水罐里。
本来,鱼应该处于水中,但是现在它只能在水罐里生活。
浅议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含义
陕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S HAANXI RT VU J OURNAL
J u n. 1 5. 2 0l 5
V0 l | 1 7 N o . 2
第 l 7卷
第 2期
【 语 玉 皎
(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2 )
故宫屋顶上的琉璃瓦颜色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凡是黄色琉璃瓦的一定是帝王所住的宫殿黄色除了象征着皇权富贵还象征着希望富有辉煌传说中的天马也是黄色的叫飞黄成语飞黄腾达就是借天马奔腾来比喻官职地位升的很快在京剧脸谱中黄色则用来表示智慧有谋略之人黄色也是佛教最崇敬的色彩佛教寺庙里的装饰品大多是黄色的高僧们所传的袈裟是黄色的除了这些褒义的意义黄色同样也表达一些不好的意义比如女人年龄大了被称为黄脸婆上了年龄的被称为人老珠黄人由于过度饥饿导致营养不良被称作面黄肌瘦用于形容人肌肤之色时黄则给人不健康没有活力及衰老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词所承担的意义会发生变化词的色彩义也会发生变化在颜色词中黄的色彩义是变化最大的从古时候极其尊贵象征皇权的黄色到现代多被人们用于指淫秽下流的东西如
) , 女, 西 安市人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2 0 1 3级 汉语 国际教育在读研 究生。
8 4
起源和根本, 它们蕴涵着 自然界 中最伟大的神奇力量 。因此 , “ 五色” 也就很顺理成章地被 中华 民族定义为 世 间事物 一切 色彩 的基本 元素 : 白、 青、 黑、 赤、 黄 。与现代 色彩理 论 中三原 色 同理 。“ 五行” 思想 是 中华 民族
色 彩体 系的 奠基石 。现代 色彩 体 系也 在这 一基 础上 逐渐 发展 而来 。现代 色彩 体 系 随着 社 会 , 人 们 思 维 的发 展, 除 了蕴含传 统 的文化 含义 还发展 出 了新 的带 有 时代 特 色 的文 化含 义 。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5000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
成语,熟语的一种,指习用的固定词组。
成语的典型特点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文雅。
文化,笼统地说,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等。
一、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
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 闰。
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
古人还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纪年,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
这些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花甲之年、身怀六甲。
在十二地支中,“卯”在“寅”之后,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钱粮预支。
“丁是丁,卯是卯”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界限分明,决不会搞错。
古人还往往把观测到的天象与人事结合起来。
成语“日月合璧”是指阴历初一日月同升的现象,这在我国是很难见到的,因而古人附会为祥瑞。
古人称月上弦逐渐盈满为“恒”(gèng),成语“日升月恒”用来比喻兴旺。
“日东月西”则比喻远隔难逢。
“日月参辰”比喻相互不和乃至作对。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古人用来代表地支以纪年月日的特征动物。
据史载,南北朝时生肖已普遍用来纪年,至今民间仍然使用,俗称属相。
而以十二属相纪年,其中无“驴”,“驴年”纯属子虚;生肖不能用来称月,“马月”亦是乌有。
所以成语“驴年马月”表示没有期限。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经常观察日月星辰。
玉的成语与玉的文化蕴涵
玉的成语与玉的文化蕴涵玉的开发在中国历史悠久,距今发现最早的玉器是1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3件软玉砍斫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像征着圣洁、高贵、美丽、坚贞。
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玉文化成为神秘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辞海》、《辞源》里以玉组成的句子、成语、术语、人名、地名、乐器名等条目达370多条。
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以玉喻人喻事的题材内容简直是灿若星河数不胜数,浩如烟海、泱泱大观。
拟从有关的成语来分析玉的文化内涵,借以提高对玉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推动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我国与玉有关的成语典故1.冰肌玉骨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
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
出自《庄子·逍遥游》2.冰清玉润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
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
出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3.冰清玉洁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明公正。
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
出自《魏书·广陵王传》4.不吝金玉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
出自《初刻拍案惊奇》5.堆金积玉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6.粉妆玉琢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
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
出白《红楼梦》第一回7.怀璧其罪直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成语解释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成语解释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成语解释一碧千里:文中指一片碧绿的颜色。
形容草原十分宽广。
一,全、都的意思。
翠色欲流:形容翠绿的颜色很浓,就像水要流动一样。
欲流,将流而未流的意思。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精神饱满:形容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绪饱满。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轮,高大。
奂,盛,多。
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文中指风火山被风雪覆盖的样子。
素,没有染色的。
裹,包,缠。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始料不及:指当初没有料想到。
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
形容勤奋专心。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浩浩荡荡:水势大的样子,也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
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得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
1第二单元成语解释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运转自如:运动得非常熟练自然。
也指没有障碍,很灵活。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一动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沉得住气:沉住气,在情况紧急或感情激动时保持镇静。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
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实话实说:把真实的话,如实的说出来。
面不改色:脸上神色不改变。
形容遇到危险时,镇定自若,神色不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小家碧玉短语结构
小家碧玉短语结构小家碧玉是一个形容家庭环境温馨美好的词语。
在文学上,小家碧玉常用来形容一个家庭中女孩子的品质和特点。
它是由“小家”和“碧玉”两个词语组成的,其中“小家”指的是家庭,而“碧玉”则比喻女孩子的美丽和纯洁。
小家碧玉是一个表达家庭和女孩子的积极形象的短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品质的一种褒奖和赞美。
小家碧玉的形象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特点,如温柔、善良、谦和、才情等等。
首先,小家碧玉的短语结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相互关心和照顾,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氛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和优良的家风,使孩子们在小家的环境下,成长为有亲情、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其次,小家碧玉还可以用来形容女孩子的美丽和纯洁。
女孩子是家庭中的玉人,她们有着秀丽的外表和高尚的品质。
她们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对家人和朋友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她们努力学习,勤奋进取,展现出了聪明和才情。
在家庭中,她们是亲人的骄傲,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最后,小家碧玉还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品质的卓越和高尚。
一个小家碧玉的人不仅关注自己的家庭幸福,还关心社会和他人的福祉,他们有着善良和宽容的心灵。
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他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家碧玉的短语结构,是对家庭和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它强调了家庭的温馨和和谐,女孩子的美丽和纯洁,以及个人品质的卓越和高尚。
小家碧玉代表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是我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向往和努力方向。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小家碧玉这个美好形象,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小家碧玉。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温暖、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了追求小家碧玉的品质和价值,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小家碧玉的短语结构,提醒着我们要关注家庭和个人的品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心怀公益和社会责任,为创建一个更加温暖、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共同努力。
黄色中国风成语故事完璧归赵介绍PPT
历载的《 史了一史 事从部记 件夏重》 和朝要是 人到历中 物西史国 事汉著东 迹初作汉 。年,时
的记期
故事简介
·
归该蔺而完
还成相成璧
本语如的归
人一列成赵
。般传语是
比》,一
喻。出个
把
自历
原
《史
பைடு நூலகம்
物
史典
完
记故
好 地
廉 颇
演 化
的决赵故 名定国事 贵向国发 璧临君生 玉近惠在 。的文战
齐王国 国为时 借了期 倒加的 蓬强赵 山国国 上力。
,
他派遣使者赵胜前往齐国,与 齐国的国君进行交涉。
赵胜到达齐国后,齐国国君将璧玉交给 了他,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要等到 赵国归还全部借贷物品之后,才能够将 璧玉完整地归还赵国。
壹贰
赵胜在回程的途中,得知赵国发生了政 变,原国君惠文王被杀害,新的国君已 经登位。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该成语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赵玉献动得给到
胜的。和知新赵
的残
赞赵国国
功片
赏胜君后
绩珍
他的。,
。藏
的行
将
起
忠为
璧
来
诚后
玉
,
和,
的
故事启示
·
归该蔺而完
还成相成璧
本语如的归
人一列成赵
。般传语是
比》,一
喻。出个
把
自历
原
《史
物
史典
完
记故
好 地
廉 颇
成语中的颜色及用处_成语中的颜色文化
成语中的颜色及用处_成语中的颜色文化生活中,有不少成语含有颜色的词素,如红、橙、黄、绿、青等。
颜色进入成语,使成语变得五彩缤纷、流光溢彩,那么你知道多少成语中的颜色及用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成语中的颜色及用处_成语中的颜色文化,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绿色表示绿色的本义。
花红柳绿、桃红柳绿、回黄转绿、橙黄橘绿、红愁绿惨、绿蓑青笠、惨绿少年、绿衣黄里、绿衣使者、绿叶成阴、视丹如绿、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等。
桃红柳绿指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见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例句有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
代指草木。
如红情绿意、纷红骇绿、绿肥红瘦、红情绿意中的绿指春色,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见宋·文同《约春》:“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绿肥红瘦的表意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见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表示妆饰之意。
如粉白黛绿、红男绿女等。
粉白黛绿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见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 例句有曾朴的《孽海花》:一时粉白黛绿,燕语莺啼,顿时把餐室客厅,化做碧城锦谷。
红男绿女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例句见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没有人这么早来逛庙,他自己也并不希望看见什么豆汁摊子,大糖葫芦,沙雁,风车与那些红男绿女。
有美好之意。
如绿水青山,泛指美好山河。
出处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
’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句有明·吴承恩《西游记》”: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
与其它词构成专有名词。
如绿林好汉、绿林豪客、灯红酒绿、说白道绿等。
小家碧玉成语解释
小家碧玉成语解释小家碧玉成语解释小家碧玉意思是旧时指小户人家腼腆善良的美丽女子,也具才德。
出自《乐府诗集·碧玉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家碧玉成语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小家碧玉【拼音】:xiǎo jiā bì yù【简拼】:xjby【解释】: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出处】:《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示例】:无论南部烟花,~,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一回【近义词】:窈窕淑女、掌上明珠【反义词】:大家闺秀【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英文】:beautiful young lady in a small family【成语故事】:宋汝南王的爱妾碧玉写了一首诗《碧玉歌》:“我在破瓜之年被你迷得神魂颠倒,虽然出身于小户人家,不敢高攀你这有钱有势的人。
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深情厚意,可惜我没有倾国倾城的姿色。
既然你真心待我,我们就结为金兰吧!”成语接龙【顺接】:玉人吹箫、玉佩琼琚、玉倒山頽、玉兔银蟾、玉关人老、玉减香消、玉减香销、玉勒金鞍【顺接】:不吝珠玉、不吝金玉、柴天改玉、炊金爨玉、炊金馔玉、爨桂炊玉、摧兰折玉、断手续玉【逆接】:大事化小、大大小小、胆大心小、伏低做小、服低做小、官卑职小、精悍短小、雷大雨小【逆接】:小丑跳梁、小中见大、小乔初嫁、小人之雄、小人得志、小人道长、小信未孚、小偷小摸典源出处《乐府诗集·碧玉歌三首》:《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
”诗曰:“碧玉破瓜时,郎为情倾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
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释义用法碧玉,为一小家女子,嫁与汝南王为妾,很受宠爱。
后用此典泛称平民少女。
用典形式【碧玉】南朝陈·徐陵:“碧玉宫妓自翩妍,绛树新声自可怜。
汉语玉”词群中惯用语、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汉语玉”词群中惯用语、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摘要]作为熟语的一种,汉语惯用语和成语都是经过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的语言结构,其意义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本文以汉语“玉”词群的惯用语和成语为例,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范畴化,并对其隐喻认知意义进行分析,以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关键词]汉语“玉”词群;惯用语;成语;隐喻认知一、引言汉字“玉”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字形为,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对其解释为“玉,石之美。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敷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
凡玉之属皆从玉”。
此段文字可译为:玉为美石,它有五种美德:玉柔润有光泽而又温和,好比人具有“仁”的品质;玉之纹理清晰可从其外看到其中,好比人具有“义”的品质;玉的声音舒展悠扬传至远方,好比人具有“智”的品质;玉宁可折断也决不弯曲,好比人具有“勇”的品质;玉虽有棱角却不会使人受到伤害,好比人具有“洁”的品质。
“玉”字的形体像是由三片玉组成,中间的一竖将其连贯起来。
凡是玉统属的字都归玉部,由玉组成的词群称为“玉”词群。
作为熟语的一种,汉语惯用语和成语都是经过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的语言结构,其意义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本文以汉语“玉”词群的惯用语和成语为例,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范畴化,并对其隐喻认知意义进行分析,以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二、“玉”词群中惯用语、成语的结构方式(一)惯用语的结构方式玉板师、玉板僧、玉抱肚、玉蟾蜍、玉抵p根据“玉”在成语里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玉”词群中的成语分为四类。
1.玉# # #玉波静海、玉惨花愁、玉成其美、玉成其事、玉尺量才、玉川之奴、玉肤雪貌玉斧修月、玉骨冰肌、玉关人老、玉圭金臬、玉后无当、玉毁椟中、玉殒香消玉姜避难、玉洁冰清、玉洁松贞、玉昆金友、玉粒桂薪、玉楼赴召、玉漏犹滴玉律金科、玉马白驹、玉马朝周、玉貌花容、玉佩琼琚、玉砌雕阑、玉汝于成玉人吹箫、玉软花柔、玉润珠圆、玉山将崩、玉扇之报、玉石不分、玉石俱焚玉石俱碎、玉石杂糅、玉食锦衣、玉树临风、玉树琼枝、玉树芝兰、玉碎香残玉堂金马、玉堂人物、玉匣珠襦、玉箫金管、玉燕投怀、玉叶金枝、玉液琼浆玉友金昆、玉宇琼楼、玉鱼之敛、玉振金声、玉卮无当、玉质金相、玉柱擎天2.#玉# #白玉微瑕、抱玉握珠、伯玉知非、涎玉沫珠、盗玉窃钩、雕玉双联、鼎玉龟符戛玉鸣金、戛玉敲冰、龟玉毁椟、桂玉之地、击玉敲金、积玉堆金、金玉良言金玉良缘、金玉满堂、金玉其质、镂玉裁冰、美玉无瑕、鸣玉曳履、弄玉吹箫璞玉浑金、窃玉偷香、软玉娇香、食玉炊桂、馔玉炊金、宋玉东墙、碎玉零玑、瓦玉集糅、烁玉流金、惜玉怜香、衔玉贾石、炫玉求售、以玉抵鹊、倚玉偎香瘗玉埋香、倚玉之荣、引玉之砖、珠玉在侧、醉玉颓山3.# # 玉#八珍玉食、冰清玉粹、冰壑玉壶、冰肌玉骨、冰壶玉尺、冰壶玉衡、雕栏玉砌粉妆玉琢、桂薪玉粒、艰难玉成、金风玉露、金闺玉堂、金辉玉洁、金科玉律金枷玉锁、金镳玉络、金枝玉叶、金相玉映、金镶玉裹、金口玉言、金题玉躞金声玉色、金章玉句、金昭玉粹、金马玉堂、金友玉昆、锦衣玉食、锦囊玉轴昆山玉石、兰摧玉折、蟒袍玉带、琪花玉树、敲冰玉屑、琼枝玉叶、琼楼玉宇松贞玉刚、谈霏玉屑、亭亭玉立、犀颅玉颊、霞明玉映、仙姿玉色、香培玉琢香箸玉杯、牙签玉轴、瑶池玉液、银钩玉唾、珠圆玉洁、珠圆玉润、芝兰玉树灼然玉举、珠兰玉戚、珠零玉落、珠联玉映、珠规玉矩、珠唇玉面、子女玉帛4.# # # 玉被褐怀玉、不吝珠玉、不吝金玉、柴天改玉、灿然若玉、断香零玉、堆金迭玉飞珠溅玉、桂枝片玉、浑金白玉、荆山之玉、咳珠唾玉、铿金霏玉、昆山之玉蓝田生玉、零珠片玉、美如冠玉、鸣珂锵玉、抛砖引玉、喷珠吐玉、青蝇点玉锵金铿玉、横金拖玉、怀珠抱玉、怀珠韫玉、守身如玉、铄金点玉、随珠荆玉韬光韫玉、温香艳玉、握瑜怀玉、瑕不掩玉、玄圃积玉、小家碧玉、兼葭倚玉蝇粪点玉、钟鼓馔玉、字字珠玉根据结构方式,我们又可以将“玉”词群中的成语分为并列式、主谓式、动宾式、壮中式、定中式、紧缩式:1.并列式金科玉律、金枝玉叶、珠圆玉润、芝兰玉树、兰摧玉折、松贞玉刚、玉洁冰清珠兰玉戚、珠盘玉敦、金装玉裹、金马玉堂、冰壑玉壶、仙姿玉色、冰肌玉骨2.主谓式玉石俱焚、蓝田生玉、金玉满堂、珠玉在侧、玉石不分、玉树临风、玉山将崩玉石同碎、兼葭倚玉、蝇粪点玉、玉柱擎天、玉毁椟中、玉人吹箫、白玉微瑕3.动宾式:不吝金玉4.状中式:灼然玉举、亭亭玉立5.定中式:荆山之玉、昆山之玉、小家碧玉、倚玉之荣、引玉之砖6.紧缩式条件关系:玉不琢,不成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转折关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目的关系:抛砖引玉三、“玉”词群中惯用语、成语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分析“玉”在汉语惯用语、成语中,主要是以基本范畴的身份参与到词的组合中。
女性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探析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而表达人们心理工具的语言也具有社会性。
语言是为交际存在的,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的。
因此,语言是一种为交际过程所制约并带有心理烙印的一种符号体系,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
”同一般的语汇相比,成语的稳固性、凝炼性等特征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地更为突出、明显。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
女性成语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与女性有关的成语,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可以是描写女性的成语,也可以是与女性故事相关的,也可以在词中涉及到女性。
古人对女性的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音容到笑貌,从性情到品行等,都有一些成语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比较全面的表现了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积淀下来的关于女性的一些文化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喜曲不喜直”,在女性成语年龄类中的表现最为突出。
描写女子年龄类的成语多使用借代手法,不是直接用数字说出年龄,而是用他物代替。
在女性成语中,“金钗之年”表示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表示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
“及笄之年”表示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古代未成年的小女孩是垂发的,到了十五岁左右,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即“加笄”,举行“加笄礼”,表示成年。
《重修玉篇》载:“筓,古奚切。
婦人之筓,則今之簪也。
女子許嫁而筓。
”“碧玉年华”表示女子十六岁。
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
风信之年,二八年纪,破瓜之年。
(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这些用来夸美女的成语,古香古韵,学会了你也能出口成章
这些用来夸美女的成语,古香古韵,学会了你也能出口成章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更是一个人文化底蕴的标志。
《滕王阁序》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就是因为王勃在诗中引用典故多达40多个,例如:俊采星驰、人杰地灵、腾蛟起凤、穷且益坚、萍水相逢、云销雨霁、兴尽悲来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和“美人”有关的成语,学会了,你也会夸人了,并且能出口成章。
建议大家【收藏】哦~白璧无瑕(bái bì wú xiá)原义是指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瑕疵,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用来夸美女是非常合适的。
而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诗句: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并且,这个成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典故:司马迁做太史令的时候,孝武皇后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有一个哥哥想贿赂司马迁,于是就给司马迁的女儿妹娟送来一件精美绝伦的大玉璧,妹娟忍俊惊呼,“这玉璧洁白晶莹,太美了,可谓是稀世之宝啊!”司马迁也抚摸着玉璧说,“如此圆润、光洁,真可谓白璧无瑕。
”妹娟见父亲也如此喜欢,更是爱不释手,可是司马迁接着说,“玉璧最可贵之处是没有斑痕和污点,做人也应该如此,我若是收下,灵魂就会被玷污,更配不上这块玉璧。
”妹娟听后点头称是,于是司马迁秒拒美壁成为千古佳话。
班香宋艳([bān xiāng sòng yàn)这里的班指的是东汉文学家班固,宋指的是战国辞赋家宋玉,所以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辞赋唯美。
所以要夸女孩子有学问时,就可以用得到了。
另外这个成语出自于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碧鬟红袖(bì huán hóng xiù)指代女子年轻貌美,一般夸少女漂亮时常用。
蛾眉皓齿(é méi hào ch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貌美,不限于年龄,夸中年女子时,也可以用。
成语与中国文化
成语与中国文化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成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汉民族多种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文学家研究语言和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汉语成语的的文化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追求平仄的音律搭配,成分之间讲究对称关系,反应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
第二个方面是成语内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语词性分褒义的贬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代表褒义的成语也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例如成语“衣冠禽兽”,古时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
这说明成语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层面。
汉语成语在一定范围内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并且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层次去发掘。
汉民族的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从中华文明的`载体也表现为汉语和成语,准确而生动地变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结构和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
我们可以分别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探讨汉语成语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中国的成语。
(一)汉语成语与精神文化汉语成语在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中占主要组成成分,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于儒家思想而言,提供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历史上形成了各种制度。
(二)汉语成语与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不少成语直接表现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选材集中于日常所见的人或事物直接反映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我们了解到成语中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也证实因为成语利于保存且久经不忘的特性才能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
描写有学问女孩的成语?
描写有学问女孩的成语?1. 形容女子有学识的词语大家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学的女儿,闺秀,有贤德和才学的女子。
专称大户人家的娴淑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鸦巢生凤:乌鸦窝里生出凤凰,比喻笨庸的母亲生出灵秀的女儿,也比喻贫穷之人家或地方产生出杰出的人才。
气质姿态:巾帼英雄: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专用于形容有英雄气概的女人)女中豪杰:妇女中杰出人士。
近义词还有:女中尧舜、女中丈夫女子无才便是德:旧社会衡量妇女德行的一种标准,提倡妇女不必有学识、有才干,只须一切顺从。
女流之辈:指妇女,常含有轻蔑或自卑之意。
才貌双全:学识和相貌都很好。
(多用于称赞女子有才能、样子长得美丽)窈窕淑女:比喻女子秀外慧中,凡女子外貌美内心聪明可用此语赞美。
秀外慧中:外表秀美,内心聪明,常用于形容女子美丽而聪明。
惠心纨质:纨,洁白的细绢,形容女子姿质美好,心灵纯净。
惠质兰心:惠、兰,香草名,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温柔雅静。
林下风气(致):林下幽静的境界,风气,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2. 形容女生有文化的成语有哪些1、才貌双全[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才学相貌都好。
2、淑质英才[ shū zhì yīng cái ]淑:善良;英:非凡。
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3、风华绝代[ fēng huá jué dài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
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4、南州冠冕[ nán zhōu guān miǎn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
指才识出众的人。
5、扫眉才子[ sǎo méi cái zǐ ]扫眉:妇女画眉毛。
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3. 形容人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汗牛充栋、学贯中西、才华横溢4. 描写一个人非常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通晓古今博览群书饱读诗书学识渊博5. 形容女人有学问的词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博览群书雄才大略、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博学多闻、博学多才、足智多谋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德才兼备6.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出口成章、才高八斗一、学富五车白话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咏柳中碧玉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咏柳中碧玉是描写什么的词语1、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2、作品原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2113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
这里将柳用碧玉来比。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5261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落实语用提高古诗教学实效
落实语用提高古诗教学实效
黄碧玉
【期刊名称】《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古诗教学应注意关注其“语用”目标,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本文从品词析句、巧抓诗眼、指导诵读、拓展延伸四方面阐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增强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策略。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黄碧玉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挖掘古诗中的美,提高古诗教学实效性
2.让"语用"在古诗词的天空飞扬r——浅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设计和落实"写"
3.“古韵”与——以《诗经·采薇(节选)“语用”共舞》为例谈古诗教学如何落实语用
4.轻推古诗词教学这扇窗让古诗词走进学生心田——浅议如何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实效性
5.巧妙落实古诗教学的语用训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 7 月 第 29 卷第 7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l. 2012 Vol. 29 No. 7
《论语》中成语的文化内涵
黄碧玉
(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州 350007)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论语》是儒家文化的载体。《论语》中包含了三百五十多个成语,这些成语因
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教育意义,广为传诵,流传至今。对这些成语进行大致归类,并从“礼”、“仁”、“中庸”和教育
等方面,探讨其文化内涵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论语; 成语; 文化; 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H136.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2)07-0023-04
作者简介: 黄碧玉( 1988 - ) ,女,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与方言。
一、伦理道德类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文中体现儒家文化的 成语很多,几乎贯穿于每篇,如“入孝出悌”、“温良恭 俭让”、“节用爱人”、“见义勇为”、“父母在,不远游”、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出门如宾”、“四海之内皆兄弟”等。 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礼”与“仁”。礼,就是人
在孔子眼中,礼与 仁 是 合 为 一 体、不 能 分 开 的, 正如他在《论 语 · 颜 渊 》中 对“仁 ”下 定 义 时 说 的: “克己复礼为仁。”从这个 定 义 来 看,“仁”应 该 由 两
收稿日期: 2与“复 礼”。“克 己”包 括 哪 些 内容? 通 观《论 语》,“言 而 有 信”、“知 过 能 改 ”、 “温良恭 俭 让”、“己 所 不 欲,勿 施 于 人”、“内 省 不 疚”、“言 必 信 ,行 必 果 ”等 ,这 些 可 以 说 是“仁 ”的 本 质和 内 核。 “复 礼 ”也 就 是 合 乎 礼 的 规 范 和 要 求。 “礼”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从《八佾》篇和《乡党》篇 可以看到君臣之礼、臣与臣之礼、接送 使 节 之 礼、升 堂 之 礼 、执 圭 之 礼 、服 礼 、斋 戒 之 礼 、饮 食 起 居 之 礼 、 待友之礼等。《论 语 》中 关 于“礼 ”的 成 语 有“富 而 好 礼”、“是 可 忍 ,孰 不 可 忍”、“杞 宋 无 征”、“告 朔 饩 羊”、“博 文 约 礼”、“升 堂 入 室”、“克 己 复 礼 ”等。 中国的 等 级 观 念 极 为强烈,人们非常重视亲疏远近、 男尊女卑的社会阶级关系,而“礼”的关键就是要通过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区别出高低贵贱。中国这种错 综复杂的宗族血缘关系制造了千丝万缕的人际纠葛, 使中国人活得很累,很不自由。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又使得中国人在世俗生活中有着更多的情感联系和精 神寄托,使他们寻找到生命存在的依靠,心灵上感受到 亲情的存在,从而获得一种踏实感和满足感。这或许 正是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居于中华文化主流地位 的原因所在。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礼,是形成得最早的也是最 重要的社会规范,其渊源可追溯至中华民族的上古时 代。据有关文献,早在伏羲时代,即上古时期,由于原 始宗教的产生以及对人群及社会进行管理、治理的需 要,出现了礼的规范以及性禁规等。《世本 · 作 篇》 载: “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1]《路史·后纪》载: “正姓氏,通 媒 妁,以 重 万 民 之 丽。 丽 皮 荐 之,以 严 其 礼,示 合 姓 之 难,拼 人 情 之 不 渎。”[2] 礼 的 出 现 对 后 来 中华文明以及儒家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在我们 的先人由原始蒙昧状态向文明的过渡中也起着十分突 出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与古 代特别是夏、商、周三代主要靠“礼”对社会进行规范、 治理和统治关系极大。由《论语》及其成语可以看出, 孔子 十 分 崇 尚“礼 ”,主 张 克 己 复 礼,即 克 制、修 养 自 己,维护、尊重礼的规范和社会秩序,并将“礼”作为自 己创立的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
《论语》是儒家经典名著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包含了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政治观和教育观。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由简 练、含蓄的语句写成,经过提炼、浓缩可以得到很多成 语。这些成语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教育意 义,广为传诵,流传至今。
《论语》全书仅二万余字,以《汉语成语大全》为参 照,整理出有成语三百五十多个。从内容上看,有些直 接涉及伦理道德、品行修养、思想观念、教育学习、社会 政治和人生 感 悟 等 方 面,有 些 则 通 过 利 用 与 饮 食、服 饰、建筑和植物等有关的成语来间接体现。从结构上 看,有的是《论 语 》中 的 原 文 原 字,有 的 是 后 来 经 过 增 字、减字或改字变化而成的,还有的是后人根据其原文 意思浓缩、提炼创造出来的。本文在统计成语的数量 时,将一些表达意思相近但语言结构稍有不同的成语, 如“北辰星拱”、“众星拱辰”和“众星拱北”,算作一个 个独立的成语 而 不 归 并 为 一 个,在 论 述 时 以“北 辰 星 拱”一个成语来代表三个成语。还有一些由两个可以 单独运用的成语构成的成语组,如“食无求饱,居无求 安”,其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各是成语,可以单 独使用,那么它们就算作三个成语,在统计数量时分开 计算。本文把这三百五十多个成语就其内容进行大致 归类,同时,主要从“礼”、“仁”、“中 庸”和 教 育 等 方 面,探讨它们的文化内涵。《论语》中的成语大致可以 分为四类: 伦理道德类、思想观念类、教育学习类和社 会政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