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教案【实用】
刑事诉讼法教案5-1
教学内容辩护与代理制度教学时间课时分配第5周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辩护制度的概念和实行辩护制度的意义、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诉讼地位、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刑事诉讼代理,并能够结合法律规定对实际案例作出正确评判。
教学重点:刑事诉讼中辩护与代理制度的主要规定。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相关问题。
教学设计:(反映为达到本章教学目的所进行的整体规划,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过程控制的基本思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辩护制度的概念和实行辩护制度的意义、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诉讼地位、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刑事诉讼代理,并能够结合法律规定对实际案例作出正确评判。
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组织教学:一、通过边讲解边用案例说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巩固学生所学。
在讲课过程中把案例发给同学们,让他们根据所学来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矫正与自我矫正的方法使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学生学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对其内容进行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深化讲解,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巩固所学;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自己知识点掌握不牢之处,学生既有成就感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很快对自己的缺点进行矫正,效果良好。
教学过程与基本内容:辩护人一、辩护人的概念辩护人的人数:委托辩护下,辩护人最多有两个;指定辩护下,就一个;自行辩护下,没有辩护人。
二、辩护人的范围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1.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2.辩护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
四、辩护人的责任第35条:1.辩护人只能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辩护。
2.辩护人只能够提出对被告人有利的材料和意见,具体表现为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是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3.辩护人维护的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4.辩护人只有辩护的职责,没有控诉的义务。
五、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辩护人的权利第36条、37条:阅卷权、会见权、取证权辩护律师和一般辩护人对这三项权利享有的程度是不同的:辩护律师依法独立享有。
法学刑事诉讼法公开课教案
法学刑事诉讼法公开课教案【课程名称】法学刑事诉讼法公开课教案【课程简介】本公开课旨在介绍和解析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概念、原则和程序,使学生对刑事诉讼法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素、程序和程序中的关键环节,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学基础。
【课程大纲】第一节:刑事诉讼法概述1.1 课程介绍1.2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作用1.3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2.1 刑事诉讼的主体角色2.2 公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2.3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2.4 受害人的地位和权益2.5 法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第三节:主要刑事诉讼程序3.1 侦查阶段3.1.1 搜查和扣押3.1.2 逮捕和取保候审3.1.3 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要求3.2 审查阶段3.2.1 涉案人员的传讯和询问3.2.2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3.2.3 审查员的审查和决定3.3 审判阶段3.3.1 公诉环节的开庭和起诉3.3.2 辩护环节的答辩和辩论3.3.3 审判员的裁决和判决第四节:特殊程序和补充规定4.1 刑事和解程序4.2 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4.3 刑事申诉和再审程序4.4 刑事执行程序【教学方法】1. 授课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
2.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理解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4. 课堂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各种环节,加深学生对相关原则和程序的理解。
【教学资源】1. 课件:设计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程序和案例。
2. 法律文本:准备相关的刑事诉讼法规章和司法解释,便于学生查阅和参考。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刑事案件,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思考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估。
2024版年度精选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
02 检察院
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 公诉;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并对法 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03 法院
负责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对被告人进行公正、 公开的审理,并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2024/2/2
8
辩护人、代理人等参与人职责介绍
辩护人
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 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包括立案条件、立案材料、立案流程 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刑事案件 立案的基本要求。
起诉程序
阐述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 流程,包括起诉条件、起诉书制作、 不起诉决定等,使学生掌握起诉阶段 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技能。
侦查程序
详细介绍侦查机关的职责、侦查手段、
侦查措施以及侦查终结的条件和程序,
让学生熟悉侦查环节的基本流程和规
2024/2/2
26
当代刑事诉讼法发展趋势与
07
挑战
2024/2/2
27
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和意义阐述
修改背景
适应社会变革与法治进步的需要,解决司法实践 中出现的新问题,与国际刑事诉讼规则接轨。
意义阐述
提升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效率性,保障人权, 加强司法公信力,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2024/2/2
02
程序介绍
立案审查、决定再审、中止原判决执行、另行组 成合议庭等,确保再审程序公正、高效。
24
上诉、申诉等司法救济途径分析
01
02
03
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向 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启动 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全 面审查。
2024/2/2
申诉
当事人认为生效判决、裁 定有错误,向有关机关提 出申诉,请求重新处理, 是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
刑事诉讼法教案
刑事诉讼法教案刑事诉讼法教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4.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5.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6.刑事诉讼的程序。
7.刑事诉讼的证据。
8.刑事诉讼的法律责任。
三、教学方法9.讲解法:通过讲解法律条文和案例,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0.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加深对刑事诉讼的理解。
1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12.实践操作法: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素养。
四、教学资源13.教材:教材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内容。
14.教辅材料:教辅材料应包括案例分析题库、习题集等。
15.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为4课时,每课时为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16.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1课时)。
17.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课时)。
18.刑事诉讼的程序(2课时)。
19.刑事诉讼的证据(1课时)。
20.刑事诉讼的法律责任(1课时)。
六、教学评估21.学生对刑事诉讼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指导。
以上就是一份刑事诉讼法教案的示例,当然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刑事诉讼法教案-刑事诉讼证据
一、刑事訴訟證據的概念和屬性
(一)刑事訴訟證據的概念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8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二)刑事訴訟證據的屬性: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
(三)刑事訴訟證據的意義
對於公安司法機關來說,證據是準確地認定案件事實、公正處理案件的基礎;對於當事人來說,證據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對於社會公眾來說,證據是進行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的工具。
(四)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證據能力:大陸法證據理論上的概念,相當於英美法證據理論中的“可采性”,它是指某一材料能否在嚴格證明中用來證明控辯雙方所主張的,並且需要由事實裁判者加以判斷的事實,也就是有無充當證據的資格。
證明力:又被稱為證據價值,它是指證據在認定事實上發生作用的力量,也就是證據對於待證事實有無證明作用以及有多大的證明作用,包括證據的可信性和狹義的證明力兩個方面。
二、刑事訴訟證據的法定種類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8條的規定,證據包括以下8種,即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三、刑事訴訟證據的理論分類
(一)根據證據的表現形式,將證據分為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
(二)以證據的不同來源、出處為標準,可以把證據分為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
(三)根據證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害關係的不同,可以把證據分為控訴證據和辯護證據。
(四)根據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的關係的不同,可以把證據分為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四、刑事訴訟證據規則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二)傳聞證據規則
(三)意見證據規則
(四)品格證據規則(五)補強證據規則。
大学刑诉法辅导教案
一、大学刑诉法辅导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和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四、教学内容:1.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特征2. 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3. 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4.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特征、适用范围、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特征。
2. 讲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特征:详细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定义、特征及其重要性。
3. 讲解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介绍刑事诉讼法适用的案件类型和适用条件。
4. 讲解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阐述原告、被告、辩护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5. 讲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介绍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辩护原则等。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分析。
7.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刑事诉讼法的定义、特征和适用范围。
2. 请学生分析典型案例,运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分析。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十、后续章节安排:第二章刑事诉讼参与人第三章刑事诉讼程序第四章刑事证据第五章刑事辩护与代理第六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第七章刑事诉讼中的侦查第八章刑事起诉与审判第九章刑事诉讼中的判决与执行第十章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例外六、大学刑诉法辅导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刑事诉讼参与人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参与人的种类和职责。
《刑事诉讼法》教案
《刑事诉讼法》教案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教案关于“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的有关内容授课人:××*时间:九月二十三日下午首先我先对大家说:谈不上是讲课,因为我这几年一直在从事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对刑事检察包括刑法、刑诉法以及与刑事有关的新的司法规定和司法解释近几年接触的比较少,今天在这也是跟大家共同学习。
希望大家多鼓励,多批评指正。
一、讲一下辩护与代理:我国的辩护制度作为现代法制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体现诉讼程序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辩护制度,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案件,防止办案人员的主观片面性;有利于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利,体现司法活动的公正性,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行使诉讼的教育任务。
那么,辩护人和代理就是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说一下辩护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辩护人的范围: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同时,也规定了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请登陆政法秘书网)身自由的人,和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公、检、法、国家安全、监狱的现职人员、人民陪审员等不能充当辩护人。
在这,我说一下:虽然刑诉法对辩护人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是依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实体辩护,维护他们的程序权利,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制宣传等。
但是由于修改后的刑诉法扩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不再限定为近亲属和监护人。
凡是亲戚、朋友都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接受辩护。
就是因为刑诉法扩大了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在近些年,使一些接受辩护的人不是能够很好地按照律师职责通过诉讼活动来体现法律的公正,使得辩护士去其真正的含义,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为此,我们自治区高级法院对刑事诉讼中就辩护人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规范。
《刑事诉讼法》实训教学方案
《刑事诉讼法》实训教学方案一、实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办理刑事案件基本程序,重点掌握刑事案件立案、强制措施适用、侦查等环节的内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基本知识办理常见刑事案件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和执法理念,养成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及时效意识。
二、实训教学的原则和要求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要求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恰当,程序合法,法律手续完备。
三、实训教学的方法——综合模拟演练法一是准备。
一方面要准备好办理盗窃案件所需的法律文书、印泥、实训印章、立卷材料和相关物品等;另一方面要选用合适的场所作为模拟刑警大队办公室,并按相关要求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
二是分组,定角色,定职位,熟悉任务程序。
分组,将一个区队每个班(10-15人左右)分为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及办案民警四个小组;定角色,就是在一个班选出3名学生扮演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角色,选出2名学生扮演保安的角色,选出1名学生扮演被害人的角色,其余学生扮演办案民警的角色;定职位,就是在签字审批时每个区队区队长要履行公安局局长的职责,各班班长要履行刑警大队大队长的职责;熟悉任务程序,各班班长要组织本班学生明确各自扮演角色的任务,进一步熟悉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
四、实训教学案例——盗窃案简要案情:3名犯罪嫌疑人乘学生上课期间,用电话卡捅开一学生宿舍门锁,窃得笔记本电脑两台,手机两部,现金500元,总计价值12000余元。
3名犯罪嫌疑人盗窃得手离校时,被校门口的2名值班保安询问发现,遂将两名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机关,一名嫌疑人脱逃。
五、实训实施的步骤和具体内容组织实施的步骤:第一步:扮演民警的学生进入模拟刑警大队办公室,与此同时扮演犯罪嫌疑人的学生秘密进入学生宿舍实施盗窃,其他角色也进入各自的位置。
刑事诉讼法教学设计
刑事诉讼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刑事诉讼法中各种程序性规定的适用条件和规定。
3.学会对刑事案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刑事诉讼法是刑法的补充,是司法机关对刑事违法行为进行审判和判决的指导性法规,重要的刑事案件都需要遵循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判,本部分主要讲解刑事诉讼法的一般原则、适用范围、基本程序和流程。
2. 刑事诉讼法程序中的各种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诉讼程序十分复杂,涉及到起诉、立案、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等多个环节。
本部分详细分析和解读了刑事诉讼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和各种规定,例如裁判管辖、起诉检查、举证、调查取证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
3. 刑事案件分析和评价刑事案件结案后,我们需要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审判结果是否公正、合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对刑事案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刑事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PPT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和具体规定。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庭审录像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3. 辅导教学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重难点知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试和结合个人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对刑事诉讼法核心概念和规定的掌握能力,以及对刑事案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刑事诉讼法法律法规书籍和电子文献;•制作的教案、PPT、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模拟法庭、庭审录像等实践教学资源。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部分课程总时间为10周,每周2次,每次2小时。
七、教学设备和工具•讲台、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PPT和教学文献等数字化教学工具;•模拟法庭和各种教学资源。
刑事诉讼法教案
刑事诉讼法教案教案标题:刑事诉讼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程序和流程。
3. 熟悉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和规定。
4. 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1.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 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阶段和程序要求。
4.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和保护。
5. 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程序和判决执行。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案例或图片等引起学生对刑事诉讼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作用。
知识讲解:1. 介绍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强调其在维护社会公正和保护公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2. 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如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公开性原则等。
3. 分别介绍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阶段和程序要求,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
4. 详细讲解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和保护,包括证据的种类、收集方法和使用规定。
5. 阐述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程序和判决执行,包括审判的程序要求、判决的执行方式等。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件中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件中涉及的刑事诉讼法条款和规定,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
2.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刑事诉讼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刑事诉讼法的改进和完善。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刑事诉讼法条文,了解更多细节和实际案例。
2. 提供一些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刑事诉讼法问题,并撰写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刑事诉讼法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实际案例和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
《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主干课。
学习该门课程是在已经学习了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刑法学等基础课程上展开的,同时该门课程的学习也为证据法学、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实务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诉讼程序,重点掌握与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密切相关的立案、侦查、证据、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办案程序;培养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执法办案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理念和程序、证据、时效意识,提高依法办案的自觉性,为做好公安保卫工作,依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一)知识目标●掌握刑事诉讼法律基本理论●掌握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制度:立案、侦查、证据、强制措施、起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法律监督程序和执行刑罚(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区分生活中的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对个案进行分析●能够解决司法中的实际刑事案件(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刑事诉讼法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具有强烈的普遍性、伦理性和强制性,本书共十九章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的概述、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强证据、制措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间与送达、立案、侦查、起诉第、审判概述、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
本书可分为两编来讲授,第一章到第十章主要是关于刑事诉讼的实体法律法规,第十一章到第十九章主要是关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法律法规。
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阶段;3. 了解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诉讼证明标准;4. 培养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阶段;3.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诉讼证明标准。
教学难点:1.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关系和诉讼参与人;2. 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法律法规;3. 刑事诉讼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刑事诉讼法学;2. 引出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讲授新课1.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征;- 刑事诉讼法学的任务和意义;-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辩护原则等)。
2.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阶段- 刑事诉讼程序的定义和特征;- 刑事诉讼的基本阶段(如: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各阶段的法律依据和诉讼参与人。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典型的刑事案件,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程序的运作;2. 引导学生思考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2. 复习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诉讼证明标准。
二、讲授新课1.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诉讼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证据的定义和分类;-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如:证明责任、证据证明力、证据排除等);- 诉讼证明标准(如:有罪证据标准、无罪证据标准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涉及证据问题的刑事案件,让学生了解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案件中的证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刑事诉讼法教案2-2
教学内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教学时间课时分配第2周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基本原则对实际案例作出正确评判。
教学重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相关问题。
教学设计:(反映为达到本章教学目的所进行的整体规划,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过程控制的基本思路)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基本原则对实际案例作出正确评判。
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组织教学:一、通过边讲解边用案例说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巩固学生所学。
在讲课过程中把案例发给同学们,让他们根据所学来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矫正与自我矫正的方法使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学生学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对其内容进行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深化讲解,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巩固所学;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自己知识点掌握不牢之处,学生既有成就感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很快对自己的缺点进行矫正,效果良好。
教学过程与基本内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五、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法的平等保护原则,又称为“权利平等原则”,它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宪法原则,也是各国刑事诉讼中得到普遍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刑事诉讼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地保护他们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对类似的案件做出类似的处理,不能因为其本人的社会地位、出生、政治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对一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给予“优待”,而对另一部分人则予以歧视。
例如,美国联邦宪法第14修正案规定:“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大学刑诉法辅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学刑诉法辅导教案二、教案章节: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三、教学目标:1. 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性质和基本原则;2. 掌握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和适用范围;3. 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性质2.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3. 刑事诉讼的目的与任务4. 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5.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性质、基本原则等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刑事诉讼法的规定;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刑事诉讼法的定义;2. 讲解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3. 讲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4. 讲解刑事诉讼的目的与任务,让学生明确刑事诉讼的目标;5. 讲解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适用条件;6. 讲解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之间的联系;7. 案例分析:挑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刑事诉讼法的应用;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等问题;10.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刑事诉讼法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刑事诉讼法概念、原则的理解程度;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刑事诉讼法相关教材;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刑事诉讼案例;3.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九、教学时间: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2学时十、课后作业:1.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 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请简要阐述;3.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如何?请分析。
刑事诉讼法教案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一.人民法院: 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国家的审判权。 2组织体系: 1)最高人民法院。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3)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 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2.人民检察院的设置:
二.纠问式诉讼 纠问式诉讼 也称审问式诉讼,是盛行于封建专制时期的 一种刑事诉讼的结构形式。 1.国家依职权积极、主动地追究犯罪。 2.实行有罪推定。 3.刑讯逼供的审讯方法被普遍采用。 4. 书面审理成为庭审的主要方式.
(三)混合式诉讼 混合式诉讼,混合式诉讼是在吸收了弹劾式诉讼和 混合式诉讼 纠问式诉讼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侦查追诉阶段:纠问式 实行不告也理,国家追诉,不公 开,不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侦查秘密进行 审判阶段:弹劾式 不告不理,审判和控诉分开,被告人 在诉讼中具有主体地位,庭审公开进行,采用言辞辩 论形式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诉讼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一)概念 诉讼从字义上讲,“诉”是告的意思,即告诉告发、控告; 概念:诉讼从字义上讲 是告的意思,即告诉告发、控告; 一 概念 诉讼从字义上讲, 的基本含义是争或辩,争曲直于官府,即争辩曲直为讼。 “讼”的基本含义是争或辩,争曲直于官府,即争辩曲直为讼。 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 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应用法律解决具体案件的活动。 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应用法律解决具体案件的活动。 由于诉讼所解决的案件性质不同,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不同, 由于诉讼所解决的案件性质不同,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不同, 所以,诉讼又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所以,诉讼又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和 民事诉讼古代就有,行政诉讼则是现代才出现的。 民事诉讼古代就有,行政诉讼则是现代才出现的。
刑事诉讼法教案【实用】(优秀版)word资料
刑事诉讼法教案【实用】(优秀版)word资料刑事诉讼法教案【实用】标题:刑事诉讼法教案【实用】第一章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含义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3、了解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刑事诉讼1、诉讼的含义:“诉,告也”,“讼,争也”其定义是:诉讼是讼争一方或双方将讼的原因、内容、主张及理由告知、倾述于听讼之人,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我国的诉讼是指在国家司法机关的主持下,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全部活动。
诉讼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不断地赋予特殊含义。
按照诉讼纷争的内容,可将诉讼划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大类。
2、刑事诉讼:是指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查明犯罪和追究犯罪的活动。
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刑事诉讼有广义和狭义有区别,我国的刑事诉讼属于广义的。
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狭义的专指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有六个方面的特点(P4-P5)。
二、刑事诉讼法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属于程序法。
2、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刑事诉讼活动。
3、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共有七个方面(P6)。
4、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存在于广义及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之中。
刑事诉讼法通常是指广义的。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1、刑诉法与宪法的关系:A、宪法是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版教学设计
刑事诉讼法第五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
2.掌握刑事诉讼程序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
3.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背景、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2.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各个主体角色: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等3.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和证据标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合法性和证明力等4.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主要程序环节: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开庭审理、量刑、上诉等第二部分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实践案例1.根据刑事诉讼法程序,分析并讨论实际案例2.探究当前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问题和存在的改进空间3.比较国内外刑事诉讼程序的异同,并展开讨论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让学生从基础概念和程序入手,系统掌握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案例2.讨论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和对问题的分析来探究刑事诉讼程序的问题和存在的改进空间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中,不断加深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认识和理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的学习2.刑事诉讼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讲解,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教学难点1.刑事诉讼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2.如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评估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
总评成绩以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综合计算。
评估重点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刑事诉讼程序分析、实践案例应用分析两方面。
六、教学进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时间教学内容第一周刑事诉讼法的制定背景和基本原则第二周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角色第三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基本程序环节第四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第五周案例分析和讨论1第六周案例分析和讨论2第七周案例分析和讨论3第八周期末考试七、教学资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版2.相关案例材料和教学资源3.法学教学视频和课件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第一节刑事诉讼法教学目的1、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含义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3、了解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一、刑事诉讼1、诉讼的含义:“诉,告也”,“讼,争也”其定义是:诉讼是讼争一方或双方将讼的原因、内容、主张及理由告知、倾述于听讼之人,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我国的诉讼是指在国家司法机关的主持下,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全部活动。
诉讼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不断地赋予特殊含义。
按照诉讼纷争的内容,可将诉讼划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大类。
2、刑事诉讼:是指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查明犯罪和追究犯罪的活动。
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刑事诉讼有广义和狭义有区别,我国的刑事诉讼属于广义的。
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狭义的专指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有六个方面的特点(P4-P5)。
二、刑事诉讼法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属于程序法。
2、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刑事诉讼活动。
3、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共有七个方面(P6)。
4、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存在于广义及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之中。
刑事诉讼法通常是指广义的。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1、刑诉法与宪法的关系:A、宪法是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即宪法是“母法”,刑事诉讼法是“子法”。
B、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内容,务必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所规定的刑事司法制度、组织和原则。
C、刑事诉讼法是宪法所规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具体体现。
2、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A、二者都属于刑事法律,都是用于解决犯罪问题的法律。
B、二者之间是形式的统一,也是方法与任务的统一。
C、在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P93、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异同:A、都属于程序法,三个诉讼法规定的许多诉讼原则、制度和程序都是相同的。
B、三大诉讼法各自解决的的实体问题的性质是不同。
C、在主持诉讼的专门机关上、在诉讼程序上、在证据制度上在诉讼结果上都有区别。
四、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三个方面)1、刑事诉讼法律规范2、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3、刑事诉讼实五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外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一)外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1、弹劾式诉讼制度弹劾式诉讼是指在禁止原始的血亲复仇基础上,由国家垄断纠纷裁判权而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诉讼模式。
具体而言,弹劾式诉讼具有如下基本特点:第一,“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
第二,国家裁判机关只负责对诉讼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至于其他诉讼事宜,如传唤证人、收集证据,则全由诉讼双方共同负责。
第三,控告人与被告人均为诉讼主体,二者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并共同主导着诉讼程序的进程与结局。
国家裁判机关则居于中立地位,作为超然第三方听取证据,作出裁判。
第四,在案件难以裁断时,往往诉诸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神誓裁判。
如,共誓涤罪、决斗等。
以现代的眼光看,弹劾式诉讼具有以下优点可资借鉴:第一,“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的作法,确保了裁判者的中立地位,同时也有助于避免裁判者集控诉权与审判权于一身而带来的角色冲突。
第二,原被告享有同等诉讼权利并主导诉讼活动的发展;裁判者只负责听取证据和辩论,默察其间,以不过多的干预换取诉讼双方的充分辩论。
第三,诉讼以言词、公开的方式进行,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判决的接受和承认。
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
在此,姑且不说其神明裁判的历史局限性,但就诉讼制度而言,其弊端有二:第一,不利于追诉犯罪。
第二,不利于保护被害人权益。
2、纠问式诉讼制度一般来说,盛行于中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纠问式诉讼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家官员依职权主动追查犯罪,而无需等待被害人或其他人的控告。
相对于弹劾式诉讼的“不告不理”,纠问式诉讼更强调国家在追诉犯罪方面的责任,实行的是“不告也理”。
第二,在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不享有任何诉讼权利,唯有负责审判的国家官员菜是诉讼主体。
第三,整个诉讼以秘密、书面的方式进行。
第四,采法定证据制度,被告人的口供被视为“证据之王”;在一定证据基础上,为获取被告人供述,可以采取刑讯。
与弹劾式诉讼相比,纠问式诉讼大大强化了惩罚犯罪的能力。
在这种诉讼模式中,被认为犯罪的人几乎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就此而言,纠问式诉讼取代弹劾式诉讼意味着一种制度上的进步。
第一,纠问式诉讼是一种漠视个人人格尊严的制度。
第二,纠问式诉讼尽管有“诉讼”之名,却无诉讼之实。
第三,刑讯的野蛮残忍,再加上法定证据制度的机械僵硬,使得纠问式诉讼在制度设计上完全走向了人性的反面。
而违背人性的制度尽管可以在强权维持下得以存在,却最终无法长久。
(二)外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即职权主义诉讼制度和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
在诉讼理论上,称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模式为“职权主义诉讼”,又称“审问制”,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发挥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作用,特别是法官在审判中的主动指挥作用;称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模式为“当事人主义诉讼”,又称“对抗制,”主要强调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当事人在诉讼中积极主动、互相争辩对抗,审判机关相对消极,只是居中裁判。
1、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制度在诉讼结构上,大陆法系国家的职权主义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pol.ice、检察官和其他有侦查权的官员依职权主动追究犯罪。
(2)侦查和预审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居重要地位,侦查、预审不公开进行。
(3)在刑事案件的追诉上,一般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方式。
(4)法官起主导、指挥作用的审判程序。
(5)确定的上诉和法律救济程序。
2、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在诉讼结构上,英美法系国家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侦查主要由pol.ice机关进行。
(2)在起诉方式上,英国历史上检察官、pol.ice、go-vern-ment机关、商号及公民个人都有起诉权,实际上绝大部分案件由pol.ice部门负责起诉。
(3)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抗辩集中体现在审判程序中。
(4)上诉程序和再审程序限制较多。
3、混合式诉讼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两大法系刑事诉讼制度呈现相互融合、吸收的趋向,有的国家兼采当事人主义诉讼和职权主义诉讼两种制度的因素,形成混合式诉讼,又称“折衷主义”诉讼。
主要代表国家是日本和意大利。
其基本特征有:(1)吸收了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制诉讼的特点,在诉讼中注重发挥控辩双方的积极性,注重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
在法庭审判中,实行交叉询问等制度。
(2)保留了职权主义的某些特点,肯定了法官主动依职权进行调查证据的权力,注重发挥法官在调查案件事实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3)起诉与审判职能分开,实行不告不理。
(4)实行无罪推定原则,被告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5)控诉、辩护、审判三角鼎立,构建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混合式诉讼是在原有的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吸收当事人主义的积极因素之后形成的一种诉讼制度。
这一诉讼制度结合了两种诉讼制度的长处和优点,尽力避免缺点,既强调了对人权的保障,又不忽视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提高效率,为许多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发展史:夏朝—……明朝—清朝2、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A、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基本不分;B、皇帝(或国王)掌握最高司法权;C、司法行政不分,司法从属于行政;D、维护统治者特权,实行公开的不平等;E、刑讯逼供,罪从供定;F、具有重狱讼、慎刑罚的精神清末的刑事诉讼法1、清末的刑事诉讼法特点:西方法律、法学进入中国立法领域,中国法律开始近代化、资产阶级化的转折。
2、清末的刑事诉讼法律方面的立法有:A、《刑事诉讼法》草案(1906年),但未公布即宣告作废。
B、《法院编制法》(1906年至1909年)。
C、《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1910年),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草案,但未及颁行,清就灭亡了。
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1、南京临时与刑事诉讼法;2、北洋go-vern-ment与刑事诉讼法;3、国民partygo-vern-ment与刑事诉讼法。
新中国与刑事诉讼法1、建国初期颁布的有关单行本。
2、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年)(80年施行)3、199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正—中国特色本章思考题:1、纠问式诉讼、弹劾式诉讼的概念、特点。
2、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的概念、特点。
3、中国古代司法的特点。
六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根据(一)、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即立法目的)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即制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律,建立刑事诉讼制度,规范刑事诉讼程序所要达到的目标。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2、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二)、刑事诉讼法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依据是我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即根据宪法制定的。
七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的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具体有:(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这项任务的具体体现主要有:1、司法机关通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惩罚犯罪分子,同时可以使有违法行为的人迷途知返,使那些不稳定分子逐渐养成守法的习惯,减少和预防犯罪。
2、司法机关通过整个诉讼活动,教育公民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3、司法机关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和法律宣传,教育公民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积极与犯罪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