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

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中学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为人处事,涵盖古今中外,容包各大领域,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

那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

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

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

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

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二、利用情境感染、潜移默化,激发学生思想感情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和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水平。

历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历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历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其内容多样,情感丰富,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力求使中学历史学习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要充满“教育性”。

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为学生喜爱的,才是有意义的课堂。

1、浅析历史课堂的德育特征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不到历史学科的学习,进入初中,增加历史学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和学习主要是在中学时期。

历史教材本身的教育性特征,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真正受到情感教育的熏陶,让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历史课堂中。

当今倡导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习历史,以丰富的情感融入历史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历史教材设置得非常巧妙,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不仅学到知识,了解到祖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且能够学习古人发奋创新的精神。

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意义非常深远。

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渐趋成熟,教师如果能够在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提升学习的效率。

所以,历史课堂除了让学生了解到必要的历史知识,还要求教师能够以历史教材为契机,教会学生以冷静的眼光分析处理问题,读史可以明智,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古人成功或失败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会分析处理问题,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2、历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如何将德育有效渗透到历史课堂?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深入到历史教材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子。

因为中学生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好时候,我们紧密结合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收到感情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高尚情操。

例如,在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执教教师再介绍完背景知识之后,先是请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想象成林则徐,当时的清王朝腐败无能,英国殖民者利用鸦片摧毁国人的意志,导致吸食鸦片成风,看着教材中一名男子瘦骨嶙峋,身后梳着清王朝代表的辫子,侧卧着倒在榻上,眼神里充满着对毒品的渴望,并享受着毒品带来的短暂快感和享受。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融入人物故事: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生命故事和人格品质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品德和行为,激发学生模仿他们的积极品质。

2. 引导学生审视历史事件:历史上有许多充满道德争议的事件,如战争、奴隶制度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道德角度去审视这些事件,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选择。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辩证思考的能力和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中的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可以培养学生公正、善良、正直等良好品质。

4. 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等方式,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道德意义,感受历史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谋划和耐心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选择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促使学生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获得道德启迪和道德提升。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对历史事件背后道德意义的理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选择和挑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的追求和目标。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对学生所具有的塑造心灵、完善人格、修身养性的作用,在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一直备受重视。

学校教育必须首先做好德育工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呢?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教学素材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

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的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的投笔从戎,立威边塞;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谭嗣同的快哉赴死,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

如讲到钱学森、华罗庚等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纷纷回归祖国时,让学生讨论:“假若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做?”学生在讨论中深化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

2.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其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

尤其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就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四大发明及其传播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速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还有在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方面的成就,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又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形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和行为习惯。

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可以借助适当的德育教育手段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并践行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历史课堂中的讲授方式、历史人物与德育教育以及道德冲突的解决三个方面,初探德育教育手段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历史课堂中的讲授方式1.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事实和人物背后的道德价值的理解。

1.2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视为课堂上的主体,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历史故事和事件中思考、分析和工作的教学方法。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历史故事和事件的讨论,从而加深对其背后道德问题的理解。

1.3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历史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历史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或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历史决策的道德困境,引发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并通过游戏的过程进行道德教育。

二、历史人物与德育教育2.1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历史人物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道德和品德的榜样,通过讲述和分析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积极影响的历史人物进行学习和探讨,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品德和行为中吸取正面的道德观念。

2.2历史人物的道德冲突与选择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决策往往牵涉到道德的选择和冲突。

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决策的背景,引导他们思考相关人物的道德冲突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道德选择。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道德冲突与选择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历史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打算

历史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打算

历史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打算
一,教育目标
1,抓好养成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开拓精神。

3,努力把学生造就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主要内容
1,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2,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认真独立完成,不作弊。

3,积极参加校内,班内的各项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好习惯。

4,培养好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育形式
1,利用班会,晨会,夕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多阵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把德育教育渗透学科教学中去。

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3,利用好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好德育实践活动。

四,学期,月,周必做工作
1,日:上好每一节课,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2,周: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
3,月:总结一月来,德育工作成绩与不足,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提出下月的德育要求。

4,学期:总结一学期来的优劣事例,评出先进,批评落后,提出下学期的要求。

五,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按月重点
九月:民族精神弘扬宣传活动,培养民族精神十月:爱国主义教育,孝敬父母教育
十一月: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教育
十二月:安全常识,法律法规教育
一月:勤俭节约,文明过新年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它不但能拓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而且能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

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时代特征。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第一,进行国情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真相,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好好发展今天和未来。

国情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身为中国人,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认识国情,才能懂得怎样去保护祖国、发展祖国。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青年学生要进行近代史教育,国情教育”。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渊源流长,文化繁荣昌盛,典籍连绵不绝,人才鼎盛辈出。

直到清朝中期为止,我国的文化、科技、经济一直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有经典的儒家学说,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有鼎盛的唐朝文化,有名誉海外的郑和下西洋,有辉煌的康乾盛世……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血泪和智慧才凝结出来的历史文明,这些历史文明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顾历史文明,有利于让青少年增强民族自信心,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抗争的历史。

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华民族遭受了沉重的民族损失和民族耻辱。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中华民族的广大人民过着苦不堪言、暗无天日的生活,更可悲的是使中华民族背上了“东亚病夫”的恶名。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国耻事件几乎使中华民族走向了灭国之路。

在这些苦难面前,可喜的是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和广大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立志捍卫中华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第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青少年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少年修身、养性、立志、守法、爱国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历史知识教育、历史情感教育、历史行为教育、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不只是教育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发掘他们的学术成就,在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种人才能够有能力有勇气去肩负社会责任,成为更好的公民。

一、历史知识教育中学历史教育是向学生介绍历史的科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

历史知识教育以人类历史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历史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体会历史,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兴衰荣辱,让学生在了解其它文化和习惯的同时也抱有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学生经历过的历史与人生阅历融会贯通,从情感上意识到公民责任,为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奠定坚实基础。

历史行为教育包括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和历史事件的启示作用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历史上的先贤和英雄,了解到他们的精神、深邃、意蕴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历史榜样长出耐劳、负责的品格,往往在磨练中锻炼出无人替代的精神能力,他们的品质、道德与情感触动着我们,推动着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四、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介绍历史实际情况,更是教授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只有理解历史中各种人物和事件的面貌,才能明白自己尽责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肩负着的宏大历史使命。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公民意识、民族自尊和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

中学历史课堂中有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实践中感受到生活味道,增强自己的人文素质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并为之不断付出。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历史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文化基础教学。

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也起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下面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的做法及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高尚情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例如:在教学“瓦特改良蒸汽机”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水烧开后,蒸汽掀动壶盖这一现象受到启发,激发了探究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

”通过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有何感想?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触及心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德,让学生形成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思维习惯。

二、联系生活实际,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也是新课程中的一个新理念。

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

所以,教师讲授必须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以此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段史实时,我让喜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学生分别为一组,然后各组讨论运用自己的思想主张针对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某一方面管理问题,为班级出谋划策。

这样将学生生活实际与历史课程相联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

因此,实现了学生“由知导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德育效果。

三、通过历史人物,熏陶学生积极情感,塑造优秀品格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故事和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希望对历史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注重教材选择,注重德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的经历往往是德育教育的最佳载体。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往往具有崇高的品德和追求,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讲解贞观之治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君主应该有的良好品德和才能,通过讲解岳飞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渗透,通过故事的讲解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关于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如孝道、忠诚、诚信、和平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懂得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重要的道德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注重德育渗透,使历史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注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思考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老师为主导的讲解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对于德育渗透来说是不利的。

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思考。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中学历史课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课不仅仅是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在历史课堂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中感受国家、民族的命运和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民族精神。

下面将从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探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渗透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老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历史事件的背后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

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如何剥削压迫百姓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剥削压迫和不公平分配的社会现象是不道德的,教育学生要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而在学习现代历史时,可以讲述一些革命先烈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从而激励学生要有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通过这种方式,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就能够使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迈进。

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也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进行道德思考和价值取舍。

老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分析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道德功过,让学生自己来评判何为是非之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老师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就一些历史事件或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懂得如何进行道德取舍和正确抉择,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角色的发挥与渗透德育教育渗透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前言初中历史教育是学生了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通过学习历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德育教育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历史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

学生需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中的正义、公平、勇气等等所代表的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准则。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习历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并欣赏历史和文化。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选择合适的历史教材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历史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内容丰富、有深度的历史教材。

通过选取含有代表性、具有启发作用的历史事例和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人性、生命、荣誉和责任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落实德育教育。

采用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采用教学方式多样化。

采用创新、趣味、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中心课堂活动过程中开展辩论、讨论、讲故事、讲述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历史的价值观和文化。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除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重视责任和义务的教育,传递正面的行为准则和班级规范,以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进而促进学生德育的培养。

结论通过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探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一、注重德育教育的理论指导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来渗透德育教育。

还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来体现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正确对待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

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历史事件的启示和历史文化的精髓来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还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很好的德育培养途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德育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渗透和课外活动培养等方面来实现。

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

希望各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将德育教育融入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核心思想,如何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的改革中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

因此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历史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堂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呢?就我的日常教学活动,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在中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

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1.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如教材对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铡刀铡她,让说出其他共产党员的名单,但她视死如归。

横眉以对,坚贞不屈。

刘胡兰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利用直观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具的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

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都江堰、曲辕犁、筒车、长城、运河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

历史的德育计划

历史的德育计划

历史的德育计划
引言概述: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历史的德育计划则是通过历史教育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历史的德育计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1.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3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2.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
2.2 培养学生辨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2.3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三、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
3.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2 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豪感
3.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四、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4.1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吸收道德力量
4.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4.3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五、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1 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5.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
5.3 培养学生积极参预社会事务的意识
六、实施历史的德育计划的方法
6.1 设计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活动
6.2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6.3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总结:
历史的德育计划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提高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历史责任感,并且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和道德品质。

同时,历史的德育计划还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提升社会责任感。

为了有效实施历史的德育计划,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使学生在历史教育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历史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过去的学科,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不仅仅是获取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素养,这是每位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 案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一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其背后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可以通过《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忠义、仁爱等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 史学启蒙教育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从历史中领悟道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关注历史的人文意义。

3. 利用教材和课外读物除了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这些读物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情怀。

4. 探讨历史中的道德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中的一些道德问题,比如忠孝节义、仁爱礼义等,帮助学生从历史中领悟道德,提高其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三、创新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1. 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品质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可以选取一些历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或题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3. 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品德和道德,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4. 实践活动结合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历史中的道德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反思,增强其品德和道德修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和思考历史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这是我们需要有一个策略的问题。

1、启迪真知:历史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对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真理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批判正确的历史观念,提高学生对真理的感知和认识。

同时,教师应重视历史知识的发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发展方向。

2、激发人文情怀: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意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就,以及体会历史带给人类的痛苦和崇高。

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提高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历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准则的重要性,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培育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良心等道德情操。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良好的历史传统和道德范例,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意识,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

4、强化思考力: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述和案例的讲述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作家在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所表现的主题、各种文化及其相互作用等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应该是启迪真知、激发人文情怀、培养道德情操、强化思考力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和体验,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取深刻的德育教育成果,并为未来的人生做好铺垫。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引言: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学科教育和教育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初中历史课程既是传授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有效平台。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步骤,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第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1.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历史和历史文化遗产:初中历史教学应通过教授历史事实和事件,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珍视历史文化遗产。

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意识,使他们懂得自己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

同时,鼓励学生感受历史的责任感,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将对历史产生影响。

3.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初中历史教学应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使他们意识到作为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初中历史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认识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篡改历史事实。

并鼓励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步骤1. 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

2. 创设情境和场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和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例如,讨论历史人物或团体在某个具体历史时期是否守住了底线,是否表现出了应有的道德风范等。

3. 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事例中的道德因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事件中的道德因素。

例如,通过研究战争中的援助行为、抗争行为、恢复行为等,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镜像,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思想。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不仅具备了很强的学科内容,也具备了丰富的德育价值。

历史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场所,故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手段。

一、历史课堂中的启发探究法启发探究法是历史课堂的核心教学法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探究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例如,通过给学生提供历史文献、文物和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历史课堂中的讨论争辩法讨论争辩法是历史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辨和判断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设置合适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

例如,在学习二战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德国的国家利益和个人良心之间的冲突角度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

三、历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法历史课堂不仅能够传授历史的知识,还能够通过情感教育法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悲惨和不幸,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历史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历史课堂中的有力手段之一。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历史事件的重现,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教育学生。

例如,在学习古代战争时,可以进行模拟战斗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激发学生对和平与友爱的渴望。

历史课堂是德育教育的理想场所,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课堂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健康。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公民意识。
历史课堂的德 育教育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
历史课堂中的人物故事 - 可以通过历史上的英雄
人物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 平,讲解人物故事时需要适当 调整叙述方式,不可过度渲染 。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
历史课堂中的道德观念教育 - 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传递正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的德育教育
目录 简介 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 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总结
简介
简介
什么是德育教育? -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
教育的过程。 - 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历
史人物故事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简介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
惯和价值观。 -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
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 - 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和行
为问题,及时进行课堂调整。 - 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
生的协作精神外资源,拓展教育视 野
- 增加教育资源,如社区 参观、专家讲座等。
-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教育 信息,拓展教育视野。
总结
总结
历史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和课堂氛围进行。
总结
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课 程,提高教育效果。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的道德观念,如弘扬正义、尊重人权、 诚实守信等。
- 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对道德 观念的兴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如何实施德育 教育
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确认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 -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
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 - 设计多样化的教育任务和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核心思想,如何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的改革中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

因此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历史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堂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呢?本文就我的日常教学活动,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在中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

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1.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如教材对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铡刀铡她,让说出其他共产党员的名单,但她视死如归。

横眉以对,坚贞不屈。

刘胡兰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
精神。

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利用直观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具的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

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都江堰、曲辕犁、筒车、长城、运河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

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会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传统。

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

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3.师生互动情感熏陶。

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

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

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

就在即将沉没的当儿,随从
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

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

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

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

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国情、激发斗志。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垂危。

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

讲授这些内容,要着重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要能够激发学生奋进、图强,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

从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图强之路在哪里?历史教师要用历史告诉学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二、在历史课堂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
1、利用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和良好事例。

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等良好的思
想品质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岳飞、文天祥等人的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司马迁、李时珍等的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真等等。

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既要选取正面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像秦桧、魏忠贤等人,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

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创新都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这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答案,如祖冲之、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

2、利用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认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生必备的良好的思想品质。

唐太宗曾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

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朝代的兴起衰退无不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人民拥护的政权日益强大,失去人民拥护的政权则日益没落,最终被推翻。

故史书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事件的成功都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只能归功于人民群众。

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大业的。

那些所谓的英雄只是把许
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汇集起来罢了。

历史教学要通过讲授历史杰出人物和社会英雄的故事,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

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

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
1.开展“演讲比赛”: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你有哪些心得,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心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2.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
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3.利用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利用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好方法。

可以参观家乡的一些文物和遗迹,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祖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产去参观如:古城、故宫、都江堰、泰山、黄山、兵马俑等。

使学生看到祖国悠久历史,壮丽山川,认识到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

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简单的历史文物,如:古钱币、古书籍等。

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总之,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通过各种渠道去实施德育,而历史教学是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历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动力。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创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防止和平演变的最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黑龙江省安达市羊草中学
刘学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