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件大事。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加强对这方面的觉悟,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1、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既有中国史,也有外国史;就有古代史,也有现代史。

历史学习包括丰富的内容,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出对学生品质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治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民族荣辱感。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育形式,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教师还要利用好图书、网络等资源,让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师还要利用好当地的相关历史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进行参观,从切身的感受中得到熏陶,磨炼意志。

3、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现代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初中历史学科德育教案

初中历史学科德育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案教学内容: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了解丝绸之路对于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在现代对文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启示。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入丝绸之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分析丝绸之路对于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小组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和讨论;2. 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报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分享(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在现代对文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启示。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强调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读后感或者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思考丝绸之路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资源准备:1. 丝绸之路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2. 小组研究和讨论的材料。

评估方法:1. 小组合作完成的报告成果;2. 学生展示、讨论和提问的表现;3.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2. 如何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引言(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认识历史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明白历史不是简单的黑白之分,而是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忠诚等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为了能够有效地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实施途径,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用的实施途径:(一)注重历史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和编写合适的历史教材,内容既要注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也要注重历史人物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对历史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和设计。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历史人物故事的演示、历史图片的展示、历史音乐的播放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事件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道德观。

(三)组织历史学科主题教育活动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历史学科主题教育活动,如历史人物故事演讲、历史人物书写比赛、历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四)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德育活动在日常的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德育活动,如班会活动、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和感受,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品行规范的理解和认同。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
以上是我在生物教学中的关于“ 困生 ” 育的几 学 教
【 梅 从 斌 . 除 心 理 障 碍促 进 后 进 生转 化 『1 国教 育 学会 中 1 1 排 A. 中 小 学心 理健 康教 育课 题 中期 研 究报 告 论 文 集 ,04 20.
点粗浅认识 。其实没有哪个学生想 做“ 困生” 只要我 学 ,
二 、 合 教 材 ,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心 理 品质 结 培
的人 , 首先要 爱父 母 、 爱兄 弟姐妹 , 团结 同学 , 尊敬 老 师 。不可想象 , 一个连家 乡母校都不热爱 的人 , 热爱 会 祖 国 , 父母兄弟 姐妹 、 连 同学老 师都 不关心 、 不热爱 的 人, 会去 学雷锋 、 做好事 , 为人 民服务 。因此 学校 的教
【 专题研讨 】
浅谈 初中历史教学 中的德育教 育
董秀芳 ( 河北省卢龙县刘 田各庄镇六百户 中学 , 河北 卢龙 0 60 ) 6 40
摘 要 : 育教 育 是 历 史教 学的 一 项 重要 内容 , 德 它贯 穿 于历 史教 学的 始 终 。 学 校教 育 中 , 教 书育 人 的 同 时还 在 在 要 渗 透德 育 。 关 键 词 : 国主 义 ; 合教 材 ; 爱 结 道德 素质

着眼于 自励 、自律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 的心理品 质 。马克思说 :在科学的道路上 , “ 没有平坦 的大道 , 只 有勇于攀登的人 , 才能达到科学 的高峰 。” 科学方 面是 这样 , 何方面莫 不是 如此 , 任 一个人 要有所 作为 , 必 就 须有坚定 的决心 , 坚忍不拔 的毅力 , 勇于 吃苦 的精神 , 孜孜 不倦 的追求 , 历史 上这样 的典故不胜枚举 , 如苏秦 头悬梁 、 锥刺 股 , 刻苦 学 习 , 践 卧薪尝 胆 , 志复 国, 勾 立 司马迁 含垢 忍辱 , 写《 撰 史记》 李时珍用 了2 年 的时 间 , 9 写《 本草纲 目》 国外 的有马克 思写《 本论》 了4 年 ; 资 用 0 的时 间 , 歌德写《 浮士德》 了6 年 的时间 , 用 0 这些中外人 物 的事迹 , 一不激励 着学生刻 苦学 习 , 格 自律 , 无 严 教 学 中如能 因势利导适 时点拔 ,必将对学 生 良好 心理品 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師要发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从而追寻“历史之真”“历史之善”“历史之美”;要借助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事件、人物等,渗透与融入德育。

教师要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化,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开发历史课程,用好历史教材,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更照亮未来。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通过历史教学,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一、发掘德育素材,追寻“历史之真”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追寻“历史之真”,其意义不仅在于还原历史,还在于通过真实的历史史料,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催生学生的历史想象,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

如何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呢?创设历史情境是一个有效的路径。

真实的历史史料、史实,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比如,在教学《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的宣传单,让学生从宣传单中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认识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与国内历史的大背景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等。

在真实的史料面前,学生不仅认识到“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还认识到其中的一些导火事件。

通过这些事件,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对自我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发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从历史事件中发掘相关的历史背景,升华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相关的德育素材。

在历史课程与教学中实施德育,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人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历史唯物观。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我们应该牢记 中华 民族近代 的屈辱史 , 不忘国耻 。在教学 中, 循着历史 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了解中国人 民反对 外来 侵略和压迫 , 反抗腐朽统治 , 争取民族独立和解 放, 前赴后继 , 浴血奋战 的精神 和业绩 , 使 学生知道 今天幸福 生活来之不易 , 这是极好 的革命传统教育 。
2 . 情 感 熏 陶
( 2 ) 国而忘家 , 公而忘私。这一美德 的本质就是
归”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 、爱祖 国教育 的 具体 而生 动的材料 。几年来 ,笔者从教学过程 中发 现, 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 的亲切感。 进行乡土 历史教学 , 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 了, 把爱 国人物讲亲 了, 使学生通过对 家乡历史发展 的认识 , 促进对家乡 现状 的研究 ,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 国 联系的更切实 、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 文物 、遗址可供学生 参观、 考察, 有些史 实还可 以让学生调查访 问 , 从 中 得 到一些感性知识 , 培养学生的情操。 重视和加强乡 土历史教学 , 可以使教学 内容更具体 、 更丰富 。学习 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 热爱家乡 、 热爱祖 国 的思想感情 自然会在他们 心中潜滋 暗长 , 正所谓“ 随 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这是空洞 的说教所无法替 代 的。 为此 , 笔者亲 自走访遵义会址 、 息峰集中营等红 色教育基地 , 并在历史教学 中针对贵州名人王若飞 、 邓恩铭等历史人物详细讲解 ,让学生学习他们跟着 共产党义无反顾 ,前 仆后继 ,进行坚苦卓绝 斗争精 神。
二 进 行 德 育教 育 的方 法
1 . 正 面 诱 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 明地 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 良传 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 从具体 、 生动的历史 材料 中悟出真谛 。 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 , 可讲 述隋文帝提倡节俭 、 隋景帝 爱惜谷物 的事例 , 启发学 生认真思考 , 引导他们 自觉 纠正 自己的不 良行为。

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之我见

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之我见

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之我见摘要:俗话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借助教材中丰富的历史资源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因此,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屈原在楚国存亡之际,受到排挤,满怀的治国抱负却无法实现,无奈只能举身赴汨罗——给我们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的岳飞屈死在风波亭,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千年悲叹;清朝末年,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坚持禁烟运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有那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戴着“我是中国人”牌子的吉鸿昌以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的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们,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之魂,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观看我国抗战题材的影片,如《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等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广大历史教师要时刻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历史人物和史实中汲取爱国主义因素,教育学生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时刻与祖国相连,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爱国情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人物的品德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镜头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观念。

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德育教育,以培养有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感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教育、道德情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爱国情感、中华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品德、渗透、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1. 引言1.1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历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像,是道德伦理观念的源头和见证者。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义、公平和道德。

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和人物都是道德榜样,值得学生学习和崇尚。

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和展示历史文献,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避免片面性和误导性的解读。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

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是推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是融入德育教育内容。

历史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是以实践为导向。

历史学科教学中要以实践为导向,让学生学会以实践去验证历史,学会以实践去检验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是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榜样中学会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总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是推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以实践为导向、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等方式,才能真正推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精髓与本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中学历史课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历史教科书的讲授,把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完成中学阶段历史课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强化德育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德育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

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二史一情”教育等。

既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崇高理想,圆满完成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一、通过革命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每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都反映出一种进步的趋向。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一规律不因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进步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毅力,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和优良品质的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光辉形象,例如:大禹为治洪水,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敢精神;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精神等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是我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财富。

用先人的事例去熏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一、注重德育教育的理论指导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来渗透德育教育。

还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来体现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正确对待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

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历史事件的启示和历史文化的精髓来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还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很好的德育培养途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德育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渗透和课外活动培养等方面来实现。

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

希望各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将德育教育融入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不断地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一、强化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是把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授,寓德于教,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团结的信念,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立统一、繁荣、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努力。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长期共同的愿望。

中国各地远古人类都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这些地域性的远古文明各具特色,在漫长岁月中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灿烂的文明。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本课主要授课内容是讲述两宋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的局面。

在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中,我突出了两方面:一方面我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抗金将领岳飞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掌握岳飞的抗金事迹,分析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爱戴的原因,理解岳飞身上所具备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我在本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反映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图片和文字史料,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阵地。

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历史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下面将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尊重师生、诚实守信的榜样。

师德高尚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首要条件。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正确的德育品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比如讲台纪律、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相处等方面。

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影响学生。

二、加强历史素养教育历史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对历史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敏感度、鉴赏力和判断力。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了解自己的历史地位,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可以通过讲授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历史文化遗产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给他们的启迪和照耀。

三、启发学生进行思辨式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以史为鉴,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去思考、领悟、发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就此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四、注重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自己的家国情怀。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故事、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可以利用一些国家重要节日、爱国主题日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五、丰富教学手段,多元素结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图书、图片、影视资料、互联网等多种媒介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历史中的道德教育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历史中的一些道德教育案例
3.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道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历史中的道德教育案例:如孔子、孟子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历史中的道德教育案例,引起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和兴趣。

2. 学习:讲解道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一些历史中的道德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实践: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中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感悟,并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道德教育。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道德修养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课堂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如参与志愿活动、关爱他人等。

2. 配合历史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

五、课后反思: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实践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2. 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结合学生的道德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帮助,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

七、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案例一:探索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的结合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具有重要作用。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一次探索性的教学活动,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相结合,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案例描述教师在讲解古代文明的过程中,选择了埃及文明为主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埃及文明的了解,教师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

在考察过程中,教师细心引导学生观察文物,讨论埃及文明背后的价值观,如尊重生命、崇拜自然等。

教师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埃及法律、道德规范和社会制度,引导他们探索古代文明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逐渐认识到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自己应该如何行为。

教学目标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学到了埃及文明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价值观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他们在探索中深入理解了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观念。

案例二:历史故事引发道德思考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解历史故事,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思考。

本案例中,教师巧妙利用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悟出道德原则。

案例描述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历史时,讲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孟母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道德原则,例如母爱、教育的重要性和为子女着想等。

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逐渐意识到孟母的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对于个人品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开始认识到道德的普遍性和长久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道德原则。

教学目标这次教学活动通过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道德的思考,使他们深刻理解了道德原则的价值和作用。

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为他们的德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表明,通过巧妙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融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这些案例不仅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历史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过去的学科,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不仅仅是获取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素养,这是每位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 案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一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其背后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可以通过《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忠义、仁爱等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 史学启蒙教育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从历史中领悟道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关注历史的人文意义。

3. 利用教材和课外读物除了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这些读物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情怀。

4. 探讨历史中的道德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中的一些道德问题,比如忠孝节义、仁爱礼义等,帮助学生从历史中领悟道德,提高其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三、创新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1. 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品质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可以选取一些历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或题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3. 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品德和道德,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4. 实践活动结合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历史中的道德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反思,增强其品德和道德修养。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信、有道德的公民。

历史学科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刘备、丘吉尔等,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世界。

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勇敢、诚实、宽容等。

通过学习历史的错误和失败,学生也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教育的魅力在于,它不仅告诉学生历史的事实,还告诉他们这些事实中蕴涵的道德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历史研究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历史学科中的许多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来找到答案。

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辨别信息真伪、分析问题原因和结果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中的不同立场和观点,分析其中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动力,从而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中也常常有关于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学生需要通过思考、辩论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历史学科通过实践和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学科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的知识,还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学生可以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亲自体验历史事件,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和维护现实中的和平与稳定。

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历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历史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提高对道德和人文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下面将分享一些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方法。

一、以史为鉴,启发学生的情感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具有感染力和感人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启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可以讲述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通过介绍勇敢的抗战英雄来教育学生勇敢和坚强,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也感受到这些英雄的伟大。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一些积极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选取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与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三、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学习道德历史教学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再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历史中学习道德,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历史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参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培养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历史研究,可以结合德育教育目标,让学生选择一些与道德相关的历史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历史研究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献分析、逻辑推理、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六、教师示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品质和行为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价值观。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概述: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

1. 加强德育内容的融入- 在历史课程中注重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 增加德育素材的选取,如历史人物的品德感悟、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案例。

-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重要性。

2. 创设德育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尊重他人的研究氛围,倡导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 细心观察学生的交往行为,及时给予正确的道德引导。

3. 引导德育思考- 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个人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

- 提出具有道德问题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思考解决方案。

-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德育表现和变化,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4. 与家庭、社会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和成长。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 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

总结: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德育内容融入、创设德育环境、引导德育思考和与家庭、社会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担当的合格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颁布与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还有赖于整体文明成都的提升”,“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贯彻中央精神,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的道德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学历史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挖掘学科教学的内涵,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德育教育。

一、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为祖国而
献身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强大精神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唐朝历史时,让学生明白: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盛,文化发展,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历史发展到清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变革图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加上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国越来越落后。

所以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成了一部中华民族
的耻辱史,中国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到新中国建立,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通过学习中国汉代的文景之治、古代的四大发明、唐代的贞观之治、清朝康乾盛世等,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产生爱国主义热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样通过历史教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比较,使同学们能够辩证的历史地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总要有一种精神品质,它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对于中学生来说,良好的品质形成是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勤奋、谦虚、诚实、坚强、创新都是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体现,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有利于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王羲之练字、达·芬奇画蛋、司马迁写《史记》、发明大王爱迪生等名人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才能做好每件事。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勤奋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史料记载,北宋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问,正值天下太平无事,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或到郊外游玩,或在酒
楼茶馆宴会。

晏殊因为家贫,只好在家里读书。

有一天,真宗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并解释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和兄弟们闭书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的合适人选。

”晏殊向真宗谢恩后说:“其实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里穷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了。

”真宗听了,对他愈加赞赏。

通过读晏殊等的史料,教育学生为人要诚实。

通过学习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刘备三顾茅芦、中国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历史事件,告诉学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生在学习这些史料时,诚实的种子就在他们心中播种下,而文天祥、方志敏、叶挺、夏明翰、林祥谦、施洋等的英雄事迹则可让学生学生形成不屈不挠为正义不怕牺牲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些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和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只有站在前瞻的高度,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和认清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教育,才能不辱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是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