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docx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c a r e f u l e v a l u a t i o n s o f c h i l d r e n ’ S ma he t ma t i c s b a s i s a n d t h e e x —
p a n s i o n o f c h i l d r e n ’ S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ma t h e ma t i c s e x p e i r e n c e . ma k — i n g s t u d e n t s e x p e i r e n c e t h e u s a g e s o f ma t h e ma t i c s t h r o u g h r e a l - i z i n g he t l i f e - o ie r n t a t e d c u r r i c u l u m, u s i n g t e a c h i n g g a me s t o i m- p r o v e s t u d e n t s ’ i n t e r e s t i n ma t h e ma t i c s l e a r n i n g ,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n g s t u d e n t s ’ g o o d l e a r n i n g h a b i t s hr t o u g h f a mi l y - s c h o o l c op e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a n d p ima r r y s c h o o l c o h e s i o n ; Gr a d e O n e o f p r i ma r y s c h o o l ; ma he t ma t i c s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随着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日益重要,幼小衔接视角成为了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幼小衔接视角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幼小衔接视角出发,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幼儿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感知、观察和实践等方式进行思维活动,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的、具体的和直觉的。
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需要逐渐从直观的思维方式过渡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通常对于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玩耍和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数学。
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逐渐进入正式学习的环境,这种兴趣和好奇心可能有所下降。
教师需要采用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幼儿园阶段,学生通常对于数学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他们乐于接触和探索新的事物。
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可能因为遇到困难而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采取鼓励、赞扬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基础。
幼儿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感知和实践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对于数学的基础概念和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需要逐渐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幼小衔接视角出发,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论文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小学与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是否能顺利衔接对儿童后继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对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如果在教学中幼小转变的“坡度”太大,容易对儿童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据此提出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1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1.1教育目标:小学重视知识与技能,幼儿园重视兴趣与体验如表1,对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教育目标可以看出,第一,幼儿园数学把“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与有趣”放在第一位,小学放在第一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反映了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体验,而小学重视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第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的要求以感知和理解为主,小学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以及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可能源于幼儿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幼儿园数学以启蒙为主,小学生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小学数学重视数学教育的学科性。
表1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对比情况下载原表表1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对比情况注:资料来源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2教育内容:内容互有重合,小学结构性更强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发展指南》的描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及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数学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
依据《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方面。
对比可见,第一,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存在许多重合的地方,小学的数与代数包含幼儿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图形与几何包含幼儿园的形状与空间关系,小学的综合实践与幼儿园的数学方法的运用目的相似。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摘要】本文主要从幼小衔接视角出发,探讨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方式。
首先介绍了幼小衔接视角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
接着详细介绍了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方式,包括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的应用。
总结了幼小衔接视角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视角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幼小衔接视角、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意义、未来发展、小结1. 引言1.1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幼小衔接视角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和衔接,为了让学生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更加顺利和有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幼小衔接的视角。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
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要根据幼儿园阶段的特点和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果。
问题解决教学也是幼小衔接视角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 正文2.1 幼小衔接视角的概念幼小衔接视角是指将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衔接起来,通过有序的过渡和衔接,使学生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无缝连接,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幼小衔接不仅强调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更注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贯通和延续。
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延续学前阶段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摘要: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幼小衔接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阶段性教育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尤其注重数学学科的教学,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非常注重教学策略的研究,本文基于幼小衔接视角,探讨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育,进而探究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引言: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幼儿进行教育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幼儿和小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学习模仿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在即将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之间的特殊时期也需要对幼儿进行特别的教育,因此幼小衔接教育应运而生。
然而小学一年级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以幼小衔接为研究视角,进而深入讨论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以期达到促进幼小衔接教育长足发展的目的,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处于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差距并不大,在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距也不大,但是幼儿园毕竟是幼儿园,和小学还有一定的区别。
对此,解决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即对儿童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幼儿园和小学两者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需要对儿童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的适应和调整就是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目标。
幼小衔接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教育,其意义在于帮助幼儿顺利平稳的进行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上的过渡,对于幼儿来说这种过渡不仅仅是进行教育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幼小衔接教育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避免直接由幼儿园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而引起幼儿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减少幼儿对于小学教育的抵触和排斥心理,为小学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中十分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方式。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独立思考、自己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很有意义,可以以“游戏”为素材,采取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想象,发散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时间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案或数学工具,在课前准备好数学课件,让孩子通过数学游戏来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具体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去查找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法同样适用。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并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步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深浅的概念时,可以询问学生,比较两个物品的深浅、高低等;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对物品的观察,感性认识深浅概念,慢慢理解AB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用深浅来比较等等。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将某些感性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思维,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体现在将具体的数学概念和学生生活中的情境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改掌握数学。
例如,在教时间时,教师可以组织做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如早上吃饭、上下课、洗手、上厕所、午休等)的内容,在做这样的情境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事要按照时间顺序,让学生逐步了解时间的概念。
四、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玩乐的方式来增强数学学科的吸引力,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因为游戏是孩子们成长和学习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
略探讨
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概念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问答游戏等形式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使用多媒体教具,如数学软件、互动白板等,使学生
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官学习数学知识。
3.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
例
如,通过称重、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数量关系。
4.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文化等环境中感
受数学的美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我们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作者:卢秉珠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1期摘要: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习惯的培养重视起来,而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阶段。
就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都需要学生慢慢去适应。
本文就幼小衔接视角下来说明幼儿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并对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简单介绍,给出对应的策略,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和老师更好的达到数学学习及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策略引言小学一年级数学不仅是小学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从幼儿园简单接触之后的又一阶段。
在经过了幼儿的简单接触后,对数学有了很基本的认识。
而且数学作为小升初的一门重要主科,是很重要的。
所以,学校及相关任课教师要注意到幼儿园与小学教授数学各方面的不同,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数学之路打好基础。
教师作为引路人,也应该以高度的热情去教会学生学习数学。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偏向于简单的计算,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就侧重于教会学生利用数学计算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教师是利用简单好玩的游戏来教会学生算数,小学一年级数学则将重点放在课堂上,而不是依靠游戏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幼儿园教授数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智力与兴趣,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则是让学生有逻辑推断能力[1]。
二、幼小衔接下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幼小衔接下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师和家长以及学校都没有足够重视这一阶段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还有就是教师与学生并未就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沟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
教师缺少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进一步带领,理所当然的认为幼儿园学过的东西没有必要重复,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另外,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将教学内容和方式依据不同学生情况进行变换,也会使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变得迷茫,不爱学习数学。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幼小衔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教育学界和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幼小衔接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研究表明,幼小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数学内容与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大纲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和适应问题。
如何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从而为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二是探讨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三是阐述重视幼小衔接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意义;四是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五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人化的学习目标。
通过研究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旨在加强幼小衔接,促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效果,建立有效的幼小衔接机制,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关注幼小衔接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一年级作为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习阶段,数学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的过渡,这一阶段特别关
注学生适应小学教育和生活的需要。
小学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重要
阶段,数学教学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注意以下策略:
1. 强调实际操作: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需
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教具,如珠心算板、计数棒等,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引导探究:学生在幼儿园阶段主要是通过自由玩耍来探究世界,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也应该融入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尝试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概念。
3. 关注生活应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息息
相关,因此数学教学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应用,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
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4. 体现差异化教学: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应体现差异化。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
作等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环境下收获更多。
5. 强化课后巩固与家庭学习:数学学习需要不断巩固和复习,
家庭学习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
鼓励家庭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科成
绩和学习兴趣。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探讨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探讨发表时间:2020-11-03T14:23:36.9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0期作者:王立芹[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是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中幼升小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衔接更是教育界的一大课题王立芹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中心小学辽宁凌源 1225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是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中幼升小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衔接更是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对于一年级教学来说,如何提高学生适应度,直接取决于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
尤其是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更是要注意教学中幼小转变的“坡度”控制,避免因为坡度过大而产生学习断层。
文章就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对比了小学一年级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二者的不同提出了如何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做好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一年级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引言要想做好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前提基础。
一年级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不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实现转换升华。
从零散到系统,从知识到方法,都是幼小衔接的跨度,需要师生共同配合才能实现。
一.小学一年级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异同点分析(一)教学内容方面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小学的部分教学内容都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二者的区别在于幼儿园学习的知识较为零散,还不成体系,而进入小学,数学知识逐渐形成体系,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部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提出要重视四大基础教育,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尤其是在数与代数方面,要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且要正确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1. 引言1.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首次接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起着扎实基础、奠定坚实地基础的关键作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其未来学习数学的基础。
1.2 幼小衔接视角的概念幼小衔接视角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教育阶段过渡时,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关系到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积极引导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自信心。
幼小衔接视角还强调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并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幼小衔接视角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质量提升。
2. 正文2.1 理解幼小衔接视角理解幼小衔接视角是指教师在进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经历,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幼小衔接视角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发展。
理解幼小衔接视角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接触数学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幼儿园阶段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式解读一、教师引导式教学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互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提供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情境去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教具、图片等具体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操作和比较,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运算的含义和规律。
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三、差异化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差异化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满足学生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四、启发式教学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教师引导、情境化、差异化和启发式教学等方面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还应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对策探究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对策探究发布时间:2023-04-20T09:33:23.07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4期作者:李静[导读] 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数学方面看,幼儿园是让孩子初步认识数字,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感知和认识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实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图形的认知等教学。
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学校264504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数学方面看,幼儿园是让孩子初步认识数字,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感知和认识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实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图形的认知等教学。
因此,教师要根据两者之间区别和联系,探究科学的幼小衔接教学对策。
一、感知生活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的目标1是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趣与有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数学内容与幼儿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基于课程主题内容,要引入生活资源,让幼儿发现生活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感知数量关系,引导自主学习幼儿园教学中的数学认知,目标2是让孩子感知与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在一年级教学中,教师根据刚入学学生的数量认知情况,根据数学课程的主题,引入对应生活图画和数字,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关知识,得到相关计算结果。
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加法教学后,教师根据减法的内容,先准备气球、书本等道具,并在黑板或屏幕上展示对应的示意图。
接着,教师将手中4个气球拿掉一个,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式子,并说出结果。
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容易地写出“4-1”的算式和得出“3”的结果,以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在社会、环境和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方式的转变是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才能改变的,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等各种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小学数学一年级的学习就显得更重要了,对于当前这种情况,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从三个方面为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学生提供克服这种情况的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策略0.引言根据当前的情况可以发现,一年级的小学教师当前面临许多学生不适应小学学习的问题,比如说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就很严重。
这种问题主要是小学老师在对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小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认识能力的认识存在差异,缺少对小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而导致无法使小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从而给小学生造成了厌学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对本文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结合,总结出一下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小学数学老师克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能够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
1、结合幼儿所学内容,了解学生数学基础当学生们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因此他们受到的教育水平和养成的学习习惯也不相同。
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学的时候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数学摸底考试,或者通过其他手段了解到学生不同的水平,才能避免学生“吃多了”或者“吃不饱”的情况出现。
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1]。
就像是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学数学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园阶段大多数的孩子已经学习过了一到五的数字和加减法的知识。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检测的方式得出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对此进行针对性教学。
通过课堂测试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刚进去小学的学生虽然可以解答到仅限于最简单的阶段,如1+1=2这种难度,如果是3+4=7这种难度就只有很少的学生可以解答了。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摘要】幼升小是每个孩子在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孩子要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环境,也要对小学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数学这门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所以,对于每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来说,数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站在幼小衔接的视角下探讨一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策略引言不论是幼儿教学,还是小学教育,都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而在幼小衔接状态下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引起多方极大的重视。
对于这一特殊时期来说,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教师的悉心教导和耐心帮助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不同之处1.课程内容设置不同在幼儿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侧重于简单的数字计算,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除了幼儿教育阶段的简单计算,与其相比较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更加的完善,更成体系,主要侧重于空间几何、概率统计、实践应用等课题,更加注重教学的综合性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
2.教学方式不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明显要难于幼儿时期的数学教学。
在幼儿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做数字游戏为主来开展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轻松简单。
但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有很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将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着重体现数学教育的严谨性与探究性。
3.教学目标不同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比较而言,幼儿数学教育以寓教于乐为主,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轻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开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感知力。
而小学数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实现对数学的活学活用和灵活掌握。
二、幼小衔接下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现状从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和交流上来看,不管是幼儿教师还是小学教师对此都不甚了解,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到幼小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教师之间的交流次数少之又少,几乎为零。
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摘要: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需要家长、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
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和学生沟通,这样家长就可以分担教师的一些重担,教师也要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重要的技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这个阶段,数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技能的培养与形成,进而帮助小学生快速养成数学学习习惯,为孩子数学学科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数学;策略分析引言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从进入学校就一直学习,其内容逻辑性,在考试中的比重也相当大。
因此,数学教育通常要求教师经常使用系统、严格、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而由于突然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会对教师教育方式差异产生落差感。
1幼小衔接问题儿童思维转变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期的学生学习目的性较弱,其学习动力主要源于父母、家庭以及同伴,然而在小学阶段,只是依靠外在动力是不足以支撑学生学好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
基于此,幼儿很难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因此,在儿童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时,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鼓励、支持以及正确的引导。
在学习能力方面,对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还是需要教师的帮助,促使其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优点,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学习方法方面,在幼儿园的儿童主要以“玩中学”为主,然而在小学中,教师可以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
在掌握知识程度方面,对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其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太过表面,仍处于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和直观感受阶段,例如,对“1”的认识,小学生只是知道“1”在数字中的顺序,却不了解其真正的含义。
2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环节,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其整个逻辑思维的形成和运用的第二个转换阶段,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发表时间:2020-08-06T15:17:48.423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期作者:王朝俊[导读] 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摘要: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孩子的心境,学习的状态也会发生一定变化。
如何在一年级教学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何让同学们在一年级数学课堂获得有质量的数学教育,是本文着重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数学、教学引言: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节奏逐渐加快的社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成为了家长持续性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不少家长会为孩子报幼小衔接班、学前班等各种辅导班。
这些辅导班在孩子上一年级之前便将一年级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教授给孩子们。
但因为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一些家庭并没有能力支付昂贵的幼小衔接班学费,且不同的私立培训机构其提供教育教学的质量亦参差不齐。
因此,如何做好有效衔接时期,数学教学的过渡,如何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则是老师们应当思索的问题。
一、补短板,树立零基础思维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从接手该班起,孩子们就已经体现出了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提前修读了一年级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孩子相当于重新复习一遍。
有些孩子没有提前接触过一年级教学内容,面对陌生的新知识,会出现一时间难以适应的状况。
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老师常言:要按照大多数的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跟进课程安排。
实际上这并不可取,并且会间接促进课外辅导的膨胀,以至于导致下一轮的新知识鸿沟和教育教学的不平等。
老师应当始终以完全没接触过、没学习过一年级知识的同学为基点去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有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自己的特点。
就拿语文为例,即便在语文课上,某一篇文章没背过,有几个汉字不认识,也不影响其进一步学习新知,因为不同部分之间的知识关联度较小,且相对独立,这是一种知识量的积累。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发布时间:2021-06-18T02:30:39.85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8期作者:罗政法[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但由于不同的儿童处于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在步入小学阶段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差异性。
怒江州兰坪县营盘镇中心校鸿尤小学 671406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但由于不同的儿童处于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在步入小学阶段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差异性。
幼小衔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尤其对于小学的数学老师而言,参差不齐的学习进度给课程增加了不少难度。
本文结合教材内容,对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引言: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升到小学这一阶段的时间,由于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同,导致他们的学习进度高低不一,对一年级的课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数学学科,给老师增加了不少的难题。
面对这一现象,数学老师应首要了解学生们的数学基础,根据情况展开分层教学,在课堂讲解中加入生活元素和游戏的内容,让小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课。
一、了解数学基础,展开分层教学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大力扶持,家长朋友们也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阶段便自行展开了启蒙教育。
虽然在幼儿时期的时候,孩子们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小学老师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数学教师应第一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快速的掌握到学生的数学基础,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展开分层教育,让所有人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1]。
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第三课《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大部分接受过启蒙教学的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都比较熟悉,小部分的学生会出现未知的情况。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发表时间:2020-10-23T15:37:40.5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1期作者:邱文章[导读] 幼小衔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引起学校邱文章石狮市锦尚镇东店小学,福建泉州 362700摘要:幼小衔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
而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引领。
就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来说,尽管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其中涉及到诸多数学基础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对学生后期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组织开展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将幼儿园所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延伸。
关键词:幼升小;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引言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
常有人说: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教!原因是刚入学的孩子学习习惯差,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
但最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往往是:现在的孩子更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越来越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不懂,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成为现今一年级老师的一个大问题。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并尝试在教学中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1幼升小衔接的内涵从促进幼小衔接的主体这一角度来看,推进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历程。
也就是说,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以及小学学校都具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从教育任务这一角度来看,幼儿教育应当注重对儿童学习能力以及与其他儿童相处能力的提升,为儿童在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从学生入学后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在学生入学后所产生的过渡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生活问题,学校都应当提出相关的策略对其进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摘要:数学教学的幼小衔接问题十分重要。
幼儿园与小学的数学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引导儿童从幼儿园数学学习过渡到小学数学学习,教师应精心判断儿童数学基础,延续儿童的幼儿园数学经验;实现课程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利用教学游戏化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最后,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
作者:彭英加
小学与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是否能顺利衔接对儿童后继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对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如果在教学中幼小转变的“坡度”太大,容易对儿童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据此提出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1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
1.1教育目标:小学重视知识与技能,幼儿园重视兴趣与体验
如表1,对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教育目标可以看出,第一,幼儿园数学把“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与有趣”放在第一位,小学放在第一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反映了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体验,而小学重视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第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的要求以感知和理解为主,小学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以及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可能源于幼儿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幼儿园数学以启蒙为主,小学生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小学数学重视数学教育的学科性。
1.2教育内容:内容互有重合,小学结构性更强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发展指南》的描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及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数学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
依据《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方面。
对比可见,第一,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存在许多重合的地方,小学的数与代数包含幼儿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图形与几何包含幼儿园的形状与空间关系,小学的综合实践与幼儿园的数学方法的运用目的相似。
第二,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在幼儿园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和细化,难度加深。
小学数学内容增加了代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知识的结构性也更强,有相对完善的数学学科体系。
即使有与幼儿园相同的数学内容,幼儿的学习只要求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初
步的“认识”,获得一种体验,而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难度更大。
1.3教育方法:小学强调课堂教学,幼儿园重视游戏与生活
已有研究[1-3]显示,幼儿园的数学以低结构化、幼儿中心的活动为主,重视游戏与生活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小学数学以高结构化,教师中心的教学为主,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后的练习。
具体表现为,第一,幼儿园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数学。
例如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先让他们学习数字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等。
小学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为主,在课堂中极少见到游戏活动。
第二,幼儿园推崇“一日生活皆课程”,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小学虽然也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但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儿童,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较之幼儿园少。
第三,作业方面,幼儿园以操作性、趣味性数学作业为主,小学大部分为书面数学作业。
1.4教育评价:幼儿园侧重评价课程,小学重视评价学生
第一,评价对象上,幼儿园数学侧重评价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小学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幼儿园评价是为了解所提供的数学课程是否适合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以便调整和改进工作,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小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第二,评价侧重点上,幼儿园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是评价重点。
小学数学评价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够掌握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为首要评价内容,其次是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
第三,评价方式上,幼儿园数学评价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数学教育过程。
小学数学教育评价以书面测验为主,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
2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
2.1诊断儿童的数学基础,延续儿童的幼儿园数学经验
一个班级新生具有不同的幼儿园数学教育背景,各种数学学习经历所呈现的是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吃多了”,有些则是“没吃过”。
忽视这些数学经验差异,直接按照小学教学大纲已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范来要求学生,就可能出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吃不饱”和“吃不了”问题。
因此,一年级数学教师开学首先就需要通过问询、简单的测试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学习类型等经验基础,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层;其次,合理调整、删减、合并数学教育内容,例如删减简单的计数与运算等与幼儿园重复并且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此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速度慢的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学习速度快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2实现数学课程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
幼儿园数学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幼儿从小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在小学延续这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儿童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做到:第一,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使他们体验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的感觉,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第二,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
改变“灌输型”教学模式,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中。
例如学习《分类》,可以创设垃圾分类情境,要求学生按照是否可回收、垃圾质地、颜色等不同标准分类,使学生在具体生活任务中学会分类。
第三,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认识钟表》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同学交流自己每天起床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告诉父母傍晚几点钟来接自己。
2.3重视数学教学游戏化,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方式,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幼儿园教学“游戏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降低他们的不适程度。
首先,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
例如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师通过与学生玩手指游戏《五只小猴荡秋千》,到最后小猴全部被鳄鱼吃了,五只手指全部握成拳头,再问学生“还有小猴吗?”让学生理解0就是没有。
其次,让儿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巩固数学方法。
在《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中,作为“老狼”的教师可以回答转换为问题,如“现在是短针指向3,长针指向6”,提高游戏的挑战性,同时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认识钟表时间。
再次,重视直观形象教学,编排各类数学游戏,寓教于乐。
可以编排棋类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运动游戏、智力游戏等,通过编排银行游戏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编排棋类游戏巩固简单加减运算等。
2.4促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影响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包括听、说、读、写、做五个方面,听的习惯为:听要求、听问题、听表达;说的习惯为:音量适中,态度自信,表达正确、有序;读的习惯为:读教材、读板书、读练习册;写的习惯为:姿势端正、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簿面整洁;做的习惯为:认识学具、整理学具、运用学具、按时完成作业等。
培养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第一,小步子推进习惯的改变。
入学初用专门的时间学学习习惯,小步骤推进学生习惯改变,允许犯错和反复,并在数学课堂和家庭中运用和巩固。
第二,多赏识,少批评。
关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班级中隆重表扬,对于不好的习惯及时私下给以纠正、指导。
第三,采用量化评比,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建立与其学习习惯挂钩的评价制度,例如,根据学生在课堂、作业,纪律、运动等方面的表现,奖励小印章。
得到十朵小印章就能得到老师写给家长的一封表扬信,得到十份表扬信就可以换一份小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