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课程习题
古籍善本修复考核试卷
![古籍善本修复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3631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B.可逆性
C.安全性
D.追求美观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籍善本修复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A.熟悉书籍的历史背景
B.了解书籍的装帧形式
C.准备修复材料和工具
D.进行书籍的消毒处理
2.以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于古籍善本的背衬?()
6.以下哪些做法是古籍善本修复中的正确做法?()
A.使用无酸材料
B.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C.记录修复过程
D.任意修改书籍原貌
7.以下哪些材料可用于古籍善本的修补?()
A.相同年代的纸张
B.相同颜色的纸张
C.与原书材质不同的纸张
D.透明胶带
8.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在古籍善本修复中?()
A.纸的酸碱性
B.纸张的强度
1.古籍善本修复时,可以直接在原书上使用钢笔进行标注。()
2.修复古籍善本应尽量使用与原书相同年代的纸张进行修补。()
3.在古籍善本修复中,可以使用透明胶带进行书页的粘贴修补。()
4.古籍善本修复后,不需要进行任何保养和维护。()
5.为了防止古籍善本受损,应避免将其暴露在阳光下。()
6.古籍善本修复时,可以任意更改书籍的原貌。()
A.纸张
B.织物
C.塑料片
D.金属板
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古籍善本受损?()
A.湿度过高
B.光照过度
C.温度过低
D.灰尘和污染
4.古籍善本修复中,哪些步骤属于清洁过程?()
A.去除灰尘
B.清洗污渍
C.杀菌消毒
D.粘贴修补
5.以下哪些方法适用于古籍善本的加固?()
文物保护习题-复习题
![文物保护习题-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9b4533f78a6529647d539d.png)
文物保护一、填空题:1、墓葬的绘图资料包括、,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等。
答案:平面图;剖面图2、考古调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工作便是。
答案:实地勘察3、在那种有多层叠压关系的遗址中,的形成时间一定早于上文化层和遗址单位。
答案:下文化层和遗址单位4、西周王朝在山东分封的两个主要诸侯国是、。
答案:齐国;鲁国;5、地层和遗址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类:、答案:叠压;打破6、在文化中,大汉口文化早于文化。
答案:史;前7、在考古发掘时遇到上层时代早,下层时代晚,这叫地层。
答案:扰乱8、考古测量中,方向的计算有和方位角两种。
答案:象限角9、彩陶的花纹是在绘上的。
答案:泥胎上10、南宋出现一位以简笔人物画出名的,它的作品便是代表,其画风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局面。
答案:梁楷;《李白行吟图》11、北宋的山水画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雄伟场面的式山水,另一种表现清丽诗意的式山水。
答案:全景;小景12、苏裱的发源地是。
京裱的发源地是。
答案:苏州;北京13、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省,因为历史上多在集散,故名宣纸。
答案:泾县;选城14、评定装裱质量的四个标准是、、、。
答案:裱工精细;舒展大方;色彩协调;平整干净15、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和历史价值。
16、设计中美的形式原理包括和谐、对比、对称、平衡、反复、律动、比例、统一。
17、“设计”一词源于英语design,设计是一种构思和计划,以及将这种构思和计划通过一定手段使之视觉化的形象创作过程。
18、有关“形”的认识中,我们一般将“形”分为两大类,即形态和形态。
答案:现实;理念19、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
20、拓印这种方法,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需要原版、纸、墨等条件,其目的也是大批量复制文字和图像。
21、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
2024高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点清单与选择题训练
![2024高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点清单与选择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8ba5e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7.png)
2024高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点清单与选择题训练一、知识点清单1.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2. 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3. 国家文化遗产及其保护4. 地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5.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6. 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与组织7.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与方法8.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参与10. 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二、选择题训练1. 文化遗产是指:A. 只包括建筑物和艺术品B. 只包括传统技艺和习俗C. 人类创造并继承下来并且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产品D. 只包括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2. 以下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 故宫博物院B. 庐山风景名胜区C. 大运河D. 圆明园3. 我国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省份是:A. 北京市B. 浙江省C. 四川省D. 湖南省4. 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地方文化遗产的是:A. 故宫博物院B. 黄果树瀑布C. 中国丝绸博物馆D. 大雁塔5. 以下哪项不属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A. 文物保护法B. 古建筑保护法C. 文化遗产保护法D. 城市规划法6. 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与组织包括:A. 世界遗产委员会B. 文物局C. 文化遗产保护协会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与方法包括:A. 靠天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B. 定期修缮与维护文物建筑C. 制定规划与管理文化遗产D. 所有选项都正确8.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A. 文化遗产保护会阻碍可持续发展B. 可持续发展会损害文化遗产C.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以互相促进D.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没有关系9.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是:A. 只有专家和学者可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B. 只有政府和机构可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C.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参与D. 社会参与对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影响10. 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关系是:A. 文化遗产保护不需要教育传承B. 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通过教育传承实现C. 教育传承可以破坏文化遗产保护D. 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没有关系三、文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人类的历史记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名胜古迹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名胜古迹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f05a1b9d528ea81c779ef.png)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_____和______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________、《十七史商榷》、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_________;金文则指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古 籍-整 理保护 测试及答案
![古 籍-整 理保护 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9d572a26925c52cc5bf30.png)
古籍整理与保护1、善本: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2、本校法:是一种用本书校本书的校勘方法,通过前后文字的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从而找出其中的错误。
3、典制体: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
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上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
典制体史书是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分离来的,发展为独立的体裁。
4、集注:汇辑或综合诸家对同一古籍音义的注释。
集合前人关于某部书的注释或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进行注释,多用做书名。
1、试分析造成古籍同书异本现象的原因。
原因:(1)先秦时期图书多无作者自定书名,后人称呼多有不同;(2)古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一种书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可以用作者的姓、名、字、号、官爵等命名;(3)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使用几个不同的书名,如《红楼梦》曾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4)后人将书名简化,造成的不同书名,如《伤寒溯源集》简称《伤寒论》等。
2、比较校勘、校对、校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1范围不同;有无原稿的不同;难易程度的不同。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校对是有了明确可靠的底稿作为判断版样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的内容,只要保证与底稿一致就行了;校勘则搜集各种版本,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的文字语句,判断正误,整理出一个定本。
○3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最初的含义和校勘是一个意思。
刘向以后的学者多以“校雠”一词来指文献整理工作,如郑樵著《通志·校雠略》、章学诚《校雠通义》、程千帆先生的《校雠广义》。
狭义的校雠才指校勘。
3、简述古代史籍的主要编纂体例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我国古代史书编纂的体例有三种: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编年体最早出现,纪传体次之,纪事本末体出现最晚。
三者中影响最大的,为纪传体。
(1)编年体是在春秋战国由孔子编纂《春秋》时创立的。
编年体的体例特点是记事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的顺序叙述每年发生的历史大事,使史实发展的秩序分明。
图书馆古籍整理与研究考核试卷
![图书馆古籍整理与研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46a71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9.png)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古籍的保存保护?()
A.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B.使用防虫剂
C.定期翻晒古籍
D.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备份
3.古籍的版本类型包括以下哪些?()
A.刻本
B.抄本
C.校本
D.影印本
4.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古籍修复?()
A.古籍出现破损
B.古籍页面有缺角
C.古籍字迹不清
D.古籍装帧松动
B.对古籍进行修复和保养
C.对古籍内容进行研究和解读
D.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制古籍
2.在古籍整理过程中,对古籍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古籍的年代
B.古籍的作者
C.古籍的字体
D.古籍的内容和主题
3.以下哪个不属于古籍修复的基本步骤?()
A.清洁
B.拼接
C.上光
D.评估
4.在古籍研究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
A.定期检查古籍的保存状况
B.开展古籍修复技术培训
C.制定古籍保护政策
D.提高古籍的利用效率
17.在古籍整理过程中,以下哪个方法主要用于识别古籍的版本?()
A.纸张分析
B.字体识别
C.印章鉴定
D.线索查找
18.以下哪个不是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学术价值?()
A.丰富图书馆的藏书体系
B.提高古籍的文献价值
C.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C.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古籍整理
D.有助于古籍的传播和普及
12.以下哪个不属于古籍整理与研究的伦理原则?()
A.尊重古籍的原貌
B.保持古籍的完整性
C.保障古籍的安全
D.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13.在古籍整理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最为繁琐?()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8331a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3.png)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摘要:一、前言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保护2.最小干预原则3.保持原状原则4.真实性原则四、文物保护的实施措施1.立法保护2.管理保护3.技术保护4.宣传教育五、文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六、结论正文:一、前言文物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旨在介绍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以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维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重要举措。
从国际层面来看,文物保护更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
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保护: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文物受到自然和人为损害的风险,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2.最小干预原则:在确保文物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避免过度修复和改变文物原貌。
3.保持原状原则:文物修复时应尽量保持文物原有的历史风貌、构造特征和材料质感,避免对文物原貌造成破坏。
4.真实性原则:文物展示和传播时,应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地反映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四、文物保护的实施措施1.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文物保护的责任主体和义务,强化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
2.管理保护:建立健全文物管理体系,加强文物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3.技术保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定期监测、维护和修复,提高文物的保存寿命和展示效果。
4.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五、文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文物保护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文物盗窃和非法交易等问题。
六、结论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努力。
古籍文献收藏与保护考核试卷
![古籍文献收藏与保护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5dce97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d.png)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古籍文献收藏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和鉴赏价值。收藏古籍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古籍的版本、保存状况、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2.古籍文献保护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修复为辅;尽量保持古籍原貌;使用无害的修复材料。在实际操作中,应定期检查保存环境,避免直接接触和强光照射,选择适当的修复技术。
6.以下_______和_______是古籍保护中的两种基本修复方法。
7.古籍收藏时,应避免直接_______和_______,以免损害古籍。
8.古籍修复前,必须对_______和_______进行详细的记录。
9.古籍保护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至_______℃。
10.在古籍展示中,应使用_______和_______来减少对古籍的损害。
A.温度控制
B.湿度控制
C.防尘处理
D.紫外线防护
5.关于古籍的虫蛀,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
A.定期检查
B.使用驱虫药物
C.保持干燥
D.使用潮湿环境保存
6.以下哪种装帧形式在古籍中较为常见:( )
A.骑马钉装
B.精装
C.线装
D.铁环装
7.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是:( )
A.棉花
B.木浆
C.草浆
D.混合浆
6.古籍展示时,可以随意触摸和翻阅,以增加观众的互动体验。()
7.古籍的保存环境应该尽量保持恒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波动。(√)
古籍收藏品修复技术与保护方法考核试卷
![古籍收藏品修复技术与保护方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01292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c.png)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材料不宜用于古籍修复?()
A.纸张
A.紫外线照射
B.乙醇擦拭
C.高温蒸煮
D.冷冻处理
3.古籍修复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背衬技术?()
A.纸张薄弱
B.纸张破损严重
C.纸张颜色均匀
D.纸张有大量折痕
4.以下哪些材料常用于古籍修复中的补缺?()
A.日本纸
B.棉纸
C.羊皮纸
D.塑料片
5.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需要特别注意湿度控制?()
D.任何古籍都可以采用同一种修复技术
(请在此处继续完成剩余题目的编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籍收藏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纸张老化?()
A.紫外线
B.湿度
C.温度
D.空气污染
2.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古籍的消毒处理?()
3.古籍修复时,对于破损的页面,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修补。
4.在古籍修复中,糨糊的配制应考虑到______和______的平衡。
5.古籍的装订线应选择具有一定强度和______的材料。
6.修复古籍时,常用的清洁工具包括软毛刷、______和专用清洁剂。
7.古籍收藏中,为了防止纸张老化,应控制环境中的______和______。
C.避免阳光直射
D.定期检查
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保护考核试卷
![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保护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ab9ad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d.png)
7.古籍数字化保护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______、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
8.为了确保古籍数字化保护的质量,需要对数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______。
()
9.古籍数字化保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______,使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获取古籍资源。
()
10.在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实践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存储格式,因为它支持多平台兼容并且易于管理。
A.促进文化多样性
B.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C.推动学术研究
D.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步骤包括:扫描、______、存储和发布。
()
2.在古籍数字化过程中,为了保证图像质量,通常使用______分辨率进行扫描。
()
10.古籍数字化保护后的资源可以自由下载和分发,不受版权限制。(×)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流程,并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
2.论述古籍数字化保护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学术研究的贡献。
()
3.请阐述在古籍数字化保护中,如何平衡古籍的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A.对古籍进行装订
B.对古籍进行翻新
C.对古籍进行消毒处理
D.对古籍进行修改
19.关于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下哪项说法错误?()
A.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古籍保护的法律法规
B.古籍数字化保护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C.古籍数字化保护可以随意修改古籍内容
D.古籍数字化保护要尊重古籍的版权
古籍图书租赁保护考核试卷
![古籍图书租赁保护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750f3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0.png)
B.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C.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D.增加就业机会
20.以下哪些是古籍图书保护中常用的物理防护措施?()
A.使用防光窗帘
B.使用密封容器
C.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D.定期清洁古籍表面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古籍图书的保存环境应尽量控制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一般推荐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左右,相对湿度范围是_______%左右。
3.数字化工作使古籍更易于访问和传播,但也涉及版权和技术问题,如数字化质量、数据安全和版权归属等。
4.挑战包括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租赁管理、技术更新等。解决策略包括完善租赁政策、培训专业人才、采用新技术等。
B.保护为主
C.合理利用
D.严格管制
2.我国现行的《古籍保护条例》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A. 2007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3.以下哪个不属于古籍图书的常见损坏原因?()
A.光照
B.温度
C.湿度
D.磁场
4.古籍图书的保存温度应该控制在多少度左右为宜?()
A. 10-15℃
A.空气质量
B.摆放方式
C.借阅频率
D.保存材料
11.在古籍图书数字化过程中,以下哪些技术常被使用?()
A.高分辨率扫描
B.光学字符识别(OCR)
C.数字图像处理
D.手动录入数据
12.以下哪些是古籍图书保护的专业机构?()
A.图书馆
B.博物馆
C.研究所
D.文化公司
13.古籍图书租赁时,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木制容器在古籍保护与收藏的应用考核试卷
![木制容器在古籍保护与收藏的应用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7604b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6.png)
B.容器结构
C.使用环境
D.装饰图案
请在此处继续答题。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制容器在古籍保护中的效果?()
A.木材的种类
B.容器的制作工艺
C.保存环境的湿度
D.容器的装饰风格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木制容器的防虫效果?()
C.保持容器内部干燥
D.使用防尘罩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制容器的稳定性?()
A.木材的干燥程度
B.容器的结构设计
C.木材的拼接方式
D.容器的使用环境
17.以下哪些情况下,木制容器可能对古籍造成损害?()
A.容器内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
B.木材释放有害气体
C.容器密封性过强导致内部湿度过高
D.容器设计不利于古籍存放
5.以下哪些情况下,木制容器可能对古籍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A.木材含水率过高
B.容器密封性差
C.环境湿度频繁变化
D.木材含有害虫卵
6.以下哪些材料可用于木制容器的制作?()
A.红木
B.桦木
C.金属
D.玻璃
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制容器收藏古籍的效果?()
A.容器的尺寸
B.木材的硬度
C.容器的结构设计
A.耐腐性
B.重量轻
C.抗虫性
D.导热性好
1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持木制容器内古籍的干燥?()
A.放置干燥剂
B.定期通风
C.使用防潮箱
D.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制容器的外观质量?()
A.木材的纹理
考试样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考试样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https://img.taocdn.com/s3/m/ff985f3fcfc789eb172dc8ab.png)
题型示意文物保护法规和行业准则考试不定项选择1、下列选项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B、C )A 古文化遗址B. 古墓葬C. 石窟寺D. 近现代代表性建筑2、依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实施的保护程序应将( B )置于首位。
A. 文物现状分析B. 价值评估C. 文物危害因素分析D. 文物周边环境分析专业知识通论考试(仅以责任工程师考试为例,责任设计师考试通论部分题型相同)一、不定项选择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留存和延续下来的构造形式基本有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在北方地区多为井干式;在南方地区多为抬梁式;在森林地区多为穿斗式。
B. 在北方地区多为抬梁式;在南方地区多为穿斗式;在森林地区多为井干式。
C. 在北方地区多为抬梁式;在南方地区多为井干式;在森林地区多为穿斗式。
D. 在北方地区多为穿斗式;在南方地区多为抬梁式;在森林地区多为井干式。
2、古建彩画细部图案的攒退活做法主要有下列哪几种?(A、C、D)。
A.玉作B.作染C.烟琢墨攒退图案D.金琢墨攒退图案E.洋抹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砍磨加工地面砖时,转头肋要比墙身砖的小。
(×)2、油满是由白面、灰油、石灰水组成。
(√)工程实务考试(仅以责任工程师考试为例,责任设计师考试工程实务部分题型相同)一、案例分析题背景资料:某硬山式文物古建大木结构为落叶松材质,柱高均3m。
外墙干摆,停泥砖糙砌衬里。
因年久失修,设计文件要求后檐角柱和前檐明间柱子进行墩接,。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拆开柱门墙发现角柱糟朽 1.20m,明间柱糟朽0.95m,随后对两颗柱子进行了墩接。
事件二:使用硬杂木进行了墩接,按规范采用巴掌榫墩接并按设计要求加装了铁箍。
事件三:恢复柱门外墙时,各层干摆十字缝排砖方法如下图,衬里墙采用停泥砖糙砌。
事件四:干摆墙砌筑时,采用传统泼灰加水调制的灰浆作为灌浆材料。
事件五:为加快施工进度,干摆墙所用砖采取了机器切磨五个面的加工方法。
古籍保护课程习题
![古籍保护课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5c583476a20029bc642dc6.png)
古籍保护课程习题1,试述纸张的发明过程和主要发明人在其中的作用。
简述古代造纸的主要几个工艺过程。
答:2,作为文物具有哪些特质?纸质文物与其它文物相比又有哪些特点?纸质文物保护与其它文物保护相比又有哪些特征和难点?3,什么是文物的微环境保护方法?简述该方法主要控制哪些因素和条件(包括具体指标)。
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答:1,微环境保护方法就是通过调控博物馆展柜温度,湿度。
光照亮度等具体环境来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2,(1)光照:在光源上不含紫外线有荧光灯管,光纤灯和LED灯等。
(2)温度:保存环境的调控温度标准为19~24℃,日波动小于l℃Ilo(3)湿度:的博物馆内环境气候的相对湿度为45%~65%,以日波动小于5%RH(4)空气污染的控制与治理3,优势:解决博物馆中的小环境与大环境的控制和整治问题,根据文物的不同质地、不同保存环境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起到阻止或延缓污染物危害文物的效果。
劣势:需要不断地研究符合我国国情最为经济实用的新方法、新手段,以满足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的要求,对人力物力财力要求较高。
4,简述纸质文物修复保护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方法?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答:(1)纸浆修补法,优点:不但可修复破损纸张,还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类型纤维满足手工修复的特殊需要。
纸浆修复效果不错缺点是:破损处有纤维外露(如撕裂)——修复效果好破损处无纤维外露(如刀切)——修复效果差(2)水溶液法(湿法),水溶液能稀释酸,清洗有害物质,但同时也冲洗掉纸纤维中的钙镁离子酸度降低了,但纸寿命缩短.1石灰水脱酸法,优点: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缺点:有可能降低纸张强度;2氢氧化钙和重碳酸钙法(双液两步法)优点:脱酸后pH值达8,是最安全可靠方法.3碳酸氢镁法,优点:处理后纸张耐折显著提高.缺点:只能单页处理,效率低,周期长,字迹颜料会褪色,褶皱.(3)有机溶液法(干法) 1甲醇镁-甲醇法,优点:与水溶液法相似,残留的碱式盐能起抗酸缓冲作用缺点:由于使用了如氟利昂、甲苯和氯化烃等污染溶剂,使用受限制;2韦托法,优点:操作简便,脱酸费用低.缺点:溶剂易燃有毒,有害,对字迹有褪色或变色危害(3),气相沉积法,优点:气相沉积法相对较安全,缺点:对设备要求较高。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考试 选择题 52题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考试 选择题 52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0f79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1.png)
1.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访问性D. 可持续性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于哪一年?A. 1945B. 1952C. 1960D. 19723. 《世界遗产公约》是在哪一年通过的?A. 1972B. 1982C. 1992D. 20024. 以下哪项不是世界遗产的分类?A. 自然遗产B. 文化遗产C. 混合遗产D. 现代遗产5. 中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哪个地方?A. 故宫B. 长城C. 秦始皇陵D.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 以下哪种材料在文化遗产修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A. 天然材料B. 合成材料C. 传统材料D. 环保材料7.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小干预原则”是指什么?A. 尽量减少对文化遗产的干预B. 只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C. 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世界遗产?A. 意大利B. 中国C. 西班牙D. 法国9. 文化遗产修复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A. 美观性B. 历史价值C. 经济效益D. 技术可行性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A. 资金不足B. 技术落后C. 公众意识不足D. 自然灾害11.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12.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素?A. 历史性B. 艺术性C. 实用性D. 文化性13.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常见的破坏因素?A. 自然灾害B. 人为破坏C. 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14.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A. UNESCOB. ICOMOSC. ICCROMD. WHO15.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A. 建筑物B. 艺术品C. 遗址D. 以上都是16.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组织?A. 国家文物局B.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C. 中国科学院D.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17.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访问性D. 可持续性18.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A. 修复B. 加固C. 重建D. 保护19.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20.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A. 资金不足B. 技术落后C. 公众意识不足D. 自然灾害21.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22.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素?A. 历史性B. 艺术性C. 实用性D. 文化性23.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常见的破坏因素?A. 自然灾害B. 人为破坏C. 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24.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A. UNESCOB. ICOMOSC. ICCROMD. WHO25.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A. 建筑物B. 艺术品C. 遗址D. 以上都是26.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组织?A. 国家文物局B.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C. 中国科学院D.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7.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访问性D. 可持续性28.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A. 修复B. 加固C. 重建D. 保护29.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30.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A. 资金不足B. 技术落后C. 公众意识不足D. 自然灾害31.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32.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素?A. 历史性B. 艺术性C. 实用性D. 文化性33.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常见的破坏因素?A. 自然灾害B. 人为破坏C. 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34.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A. UNESCOB. ICOMOSC. ICCROMD. WHO35.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A. 建筑物B. 艺术品C. 遗址D. 以上都是36.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组织?A. 国家文物局B.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C. 中国科学院D.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37.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访问性D. 可持续性38.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A. 修复B. 加固C. 重建D. 保护39.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40.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A. 资金不足B. 技术落后C. 公众意识不足D. 自然灾害41.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42.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素?A. 历史性B. 艺术性C. 实用性D. 文化性43.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常见的破坏因素?A. 自然灾害B. 人为破坏C. 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44.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A. UNESCOB. ICOMOSC. ICCROMD. WHO45.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A. 建筑物B. 艺术品C. 遗址D. 以上都是46.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组织?A. 国家文物局B.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C. 中国科学院D.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47.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访问性D. 可持续性48.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A. 修复B. 加固C. 重建D. 保护49.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50.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A. 资金不足B. 技术落后C. 公众意识不足D. 自然灾害51. 文化遗产保护中,以下哪项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 立法保护B. 公众教育C. 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52.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素?A. 历史性B. 艺术性C. 实用性D. 文化性答案:1. C2. A3. A4. D5. D6. B7. D8. A9. B10. C11. D12. C13. D14. D15. D16. C17. A18. C19. D20. C21. D22. C23. D24. D25. D26. C27. A28. C29. D30. C31. D32. C33. D34. D35. D36. C37. A38. C39. D40. C41. D42. C43. D44. D45. D46. C47. A48. C49. D50. C51. D52. C。
古籍鉴藏考试试题题库
![古籍鉴藏考试试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5d46e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c.png)
古籍鉴藏考试试题题库古籍鉴藏是一门综合了历史、艺术、文献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和审美眼光。
以下是一份古籍鉴藏考试试题题库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1. 古籍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2. 以下哪项不是古籍的装帧形式?A. 卷轴B. 蝴蝶装C. 线装D. 硬封面3. “宋版书”是指哪个朝代的刻书?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填空题4. 古籍的纸张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5. 古籍的印刷技术主要包括雕版印刷、____、____等。
三、判断题6. 古籍的版本越老,其价值一定越高。
()7. 古籍的修复工作需要在无尘环境下进行。
()四、简答题8. 简述古籍的版本鉴别方法。
9. 描述古籍的保存条件及其重要性。
五、论述题10. 论述古籍的收藏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11. 假设你是一名古籍鉴藏师,面对一本疑似明代的刻本书,请描述你将如何鉴定其真伪。
答案解析:1. 答案:B. 宋朝。
四部分类法是宋代学者郑樵所创,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2. 答案:D. 硬封面。
古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是卷轴、蝴蝶装和线装。
3. 答案:B. 宋朝。
宋版书指的是宋代的刻书,以其精湛的印刷技艺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而著称。
4. 填空答案:竹纸、棉纸、宣纸等。
5. 填空答案: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等。
6. 答案:错误。
古籍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年代,还与其稀有性、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有关。
7. 答案:正确。
古籍修复需要在无尘环境下进行,以防止灰尘对古籍造成进一步损害。
8. 简答:古籍的版本鉴别方法包括观察字体、纸张、墨色、装帧、印章等,同时还需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9. 简答:古籍的保存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环境,以及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良好的保存条件对于延长古籍的寿命、保护其完整性和价值至关重要。
古籍修复复习题
![古籍修复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70a0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古籍修复复习题古籍修复复习题古籍修复是一门独特而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古籍修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带领读者回顾古籍修复的基本知识,并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
第一题:什么是古籍修复?古籍修复是指对古代文献、书籍等古代手稿进行修复、整理、研究和保护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保护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使古籍能够更好地为后人所用。
第二题:古籍修复的意义是什么?古籍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知识。
通过修复古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
古籍修复还可以为后人提供研究和学习的资料,促进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三题:古籍修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古籍修复的基本原理是尊重原件,保护原貌。
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应该尽量保留原件的原始特征和历史痕迹,避免过度修复或改变原貌。
同时,修复人员还需要运用一些专业技术和方法,如纸张修复、文字补全等,以确保修复后的古籍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展示。
第四题:古籍修复的挑战是什么?古籍修复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古籍的破损程度。
由于古籍的年代久远,很多古籍已经出现了破损、褪色、虫蛀等问题,这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另外,古籍修复还需要考虑到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以及修复后的长期保存和展示等问题。
第五题:古籍修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古籍修复也在不断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古籍的修复和传播更加方便和高效。
通过数字化修复,我们可以对古籍进行虚拟修复,还原古籍原貌,并将其保存在电子媒体中,以便更广泛地传播和利用。
此外,古籍修复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化学、物理学等,以提高修复的精度和效果。
第六题:你认为古籍修复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古籍修复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古籍修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其次,古籍修复可以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古典文献与文献保护技术》期终考试卷(B卷)及答案
![《古典文献与文献保护技术》期终考试卷(B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fb8f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0.png)
《古典文献与文献保护技术》期终考试卷(B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档案文献遗产载体类型分为、、。
2. 对档案文献遗产造成危害主要有两种,人为的有意破坏和。
3. 纸张的老化主要有三种:、、。
4. 机制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主要分为四类:、、和禾本科纤维。
5.字迹色素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三种:、和黏附方式。
6.对档案文献遗产而言,影响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有、、、和臭氧等。
7.在评估我国文物的价值时,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其中最高级别是,其下分为等。
8.档案库房害虫的生长发育变态过程分为和两种。
二、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20分)1.档案库房内结露与否不仅取决于库房的实际含水量,而且与库房的当前温度、湿度直接相关。
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时,越难以结露。
()2.在文献的各种保护措施中,控制好库房的温湿度是最重要的。
()3.种毛纤维是最好的造纸原料,最差的是禾本科纤维。
()4.光盘的信息寿命与其物理寿命无关。
()5.微生物对档案文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档案文献遗产制成材料、污染档案文献等多个方面。
()6.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角度来看,光照度越少越好。
()7.纸张内的纤维素遇酸后不会发生水解。
()8.在对高温高湿的档案库房里进行温湿度调控时,应先降温,后降湿。
()9.字迹材料主要包括颜料与染料两种,染料字迹比较稳靠,适合记录档案。
()10.光波波长越短,能量越小。
紫外光波长很短,因而对档案文献载体影响很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对古籍进行评估的“三性原则”是什么?2.库房管理中最常用湿度概念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定义。
3.纸张去酸的技术方法有哪三种,哪一种方法适合大规模去酸的需要?4.影响档案文献遗产保存的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及生物因子是哪些?四、计算分析题(20分。
计算10分,理由说明10分)已知库内温度为25℃,库内相对湿度为30%,库外温度为27℃,库外湿度为50%,求库房能否进行通风?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籍保护课程习题
1,试述纸张的发明过程和主要发明人在其中的作用。
简述古代造纸的主要几个工艺过程。
答:
2,作为文物具有哪些特质纸质文物与其它文物相比又有哪些特点纸质文物保护与其它文物保护相比又有哪些特征和难点
3,什么是文物的微环境保护方法简述该方法主要控制哪些因素和条件(包括具体指标)。
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
和劣势
答:1,微环境保护方法就是通过调控博物馆展柜温度,湿度。
光照亮度等具体环境来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2,(1)光照:在光源上不含紫外线有荧光灯管,光
纤灯和LED灯等。
(2)温度:保存环境的调控温度标准为19~24℃,日波动小于l℃Ilo(3)湿度:的博物馆内环境气候的相对湿度为45%~65%,以日波动小于5%RH(4)空气污染的控制与治理3,优势:解决博物馆中的小环境与大环境的控制和整治问题,根据文物的不同质地、不同保存环境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起到阻止或延缓污染物危害文物的效果。
】
劣势:需要不断地研究符合我国国情最为经济实用的新方法、新手段,以满足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的要求,对人力物力财力要求较高。
4,简述纸质文物修复保护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方法各有哪些优势
和劣势
答:(1)纸浆修补法,优点:不但可修复破损纸张,还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类型纤维满足手工修复的特殊需要。
纸浆修复效果不错缺点是:破损处有纤维外露(如撕裂)——修复效果好破损处无纤维外露(如刀切)——修复效果差
(2)水溶液法(湿法),水溶液能稀释酸,清洗有害物质,但同时也冲洗掉纸纤维中的钙镁离子酸度降低了,但纸寿命缩短.
1石灰水脱酸法,优点: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缺点:有可能降低纸张强度;2氢氧化钙和重碳酸钙法(双液两步法)优点:脱酸后pH值达8,是最安全可靠方法.3碳酸氢镁法,优点:处理后纸张耐折显著提高.缺点:只能单页处理,效率低,周期长,字迹颜料会褪色,褶皱.
(3)有机溶液法(干法) 1甲醇镁-甲醇法,优点:与水溶液法相似,残留的碱式盐能起抗酸缓冲作用缺点:由于使用了如氟利昂、甲苯和氯化烃等污染溶剂,使用受限制;2韦托法,优点:操作简便,脱酸费用低.缺点:溶剂易燃有毒,有害,对字迹有褪色或变色危害(3),气相沉积法,优点:气相沉积法相对较安全,缺点:对设备要求较高。
5,纸质文物的老化受损主要有哪些因素并简要说明这些因素破坏纸质文物的原因和机理。
答:(1)1,纸张老化内在因素(1)纸张材质老化①纤维素降解老化②半纤维素降解老化③木质素纤维素降解老化(2)字迹材质老化(3);
4)古墨的老化
(4)印刷油墨老化(
2,纸张老化外在因素(1)、温度、湿度(2)、氧气、其它气体(3)、光老化
(4)、微生物老化(细菌,霉菌)(5)、发黄原因机理(6)、酸化老化
①纤维素老化
A,纤维素水解老化,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水解为小分子葡萄糖。
糖类物质为菌类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也成为虫类生长的食物。
B纤维素氧化,老化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及还原性端基能被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等氧化,相应生成氧化纤维素,使得纸张变黄、变脆,机械强度降低。
C,纤维素酸性水解老化,纤维素大分子中的β-1,4-糖苷键是缩醛键对酸敏感,在适当的氢离子浓度,温度作用
下会发生酸性水解。
D,纤维素光化学降解,太阳光使纤维素物质降解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氧化纤维素和有强还原性的有机物。
在湿气和氧气下,纤维素易被光降解,引起强度下降并产生羰基和羧基。
②半纤维素降解老化,半纤维素在外界条件如光、热、酸、碱的作用下,可酯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6,纸质文物中机构主要是纤维和填料,其中纤维主要含有哪3种物质其中哪种物质含量的多少对纸质文物的质量和寿命影响很
大
答:(1)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2)半纤维素——在光、热、酸、碱作用下,可酯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纸张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不仅能缩短造纸中打浆时间,而且能增加纸张强度。
但半纤维素含量太多会影响纸张寿命。
7,分别说出虫类和霉菌对纸质文物的损害情况,并具体说出防治
的方法和种类。
】
答:虫类;损害情况:古籍书画、档案图书中——带有昆虫所需各种养料: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有记载档案图书害虫有100多种,它们以纸张为食料温床,咬烂纸张,在纸上产卵,排泄有色
代谢物污染纸张,破坏纸张表面的整洁,虫害孽生繁殖危害纸张。
防治方法:(1),清洁卫生防治①周围环境清洁、存放柜架清洁、文物清洁;②书画库通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书库及时开关窗户门户通风,防生虫——书库空间要大,面积宽敞,书架,书柜摆放要宽,垛书间隔3cm,③防煤烟, 橱灶之地
(2),环境条件防治虫害虫害与霉害环境条件相似——采用不利于生存条件来防治。
①日常温度:22-32℃利于害虫生长繁殖;40-52℃或-4-10℃为致死多数害虫温度区。
②湿度:相对湿度≥70%利于害虫生长繁殖,干燥能抑制害虫生长繁殖。
③空气:害虫新陈代谢需氧气,含氧≤2%害虫缺氧致死。
(3),高低温防治①高温℃/5min或49-52℃/10-12h杀死虫;②低温-5-10℃杀虫。
利用冬季寒冷,人工制冷,抑制害虫生长、发育、繁殖、杀死。
4),缺氧法防治,害虫及霉变均需氧,将空气中的氧气由21%降至2%下,使虫缺氧窒息死亡。
霉菌;损害情况:取决于温度,湿度,光线,pH值,氧气.养料.霉菌以纸张,淀粉浆糊,胶料,油墨等作为养料,吞污损毁纸张。
防治方法:(1),环境防霉①保持书库,书清洁卫生,人员进出更
衣;②过滤净化库内空气,减少阻止灰尘颗粒霉菌孢子入库;③控制库内温度,湿度,保持干燥通风;
(2),除氧防霉,除氧或充氮密封贮藏,抑制霉菌呼吸
(3)`
(4)防霉剂防霉,抑制霉菌代谢,繁殖
(5)γ射线辐照防霉,食品业已用,档案馆曾使用。
但是会否产生不良副
作用,尚无进行试验研究,需试验后再视情慎用。
8,纸质文物的酸化对其危害很大,简要说出危害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并说出纸质文物的几种脱酸方法。
答:(1)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的组合。
纤维素大分子中基环间的葡萄糖柑键。
当酸的水溶液作用于纤维素时,使葡萄糖柑键发生断裂,并造成聚合度降低,其结果使纸变质发脆。
水解过程中,酸是催化剂,它能降低葡萄柑键断裂的活化能,而提高水解速度。
水解速度随着氢离子浓度成一定比例的增加,也就是PH值越低,酸性越强,水解速度越快。
纸的变质表现在宏观上是变色,在微观上便是结构的破坏(即机械强度的下降)。
(2)1,用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纸质文献进行脱酸,对脱酸剂种类、脱酸剂流量、等离子体能量密度、脱酸次数等参数进行调节后,确定合适的脱酸参数,并对大量不同材质的纸张以及书画颜料进行脱酸处理2,使用物化性质优异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原料对纸张进行静电纺丝封护3,使用等离子体脱酸技术以及静电纺丝封护技术对明、清、民国时期的报纸、封面纸、书页等多种纸张进行脱酸和加固处理
9,分析测试纸张主要有哪些性能指标其中哪几项指标能够分析评判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
答:(1)基本性质质量<225g/m2为纸,质量≥225g/m2为纸板
(2)物理性能1,厚度2,紧度松厚度3,抗张强度4,伸长率5,抗张
能量吸收6,耐破度7,耐折度8,撕裂度9,施胶度10,白度11,透气度12,挺度13,人工加速老化14,纸张其它分析外观质量(尘埃、洞眼、透明点、半透明点、褶皱、折子、筋道、网印、毛布痕、浆疙瘩、鱼鳞斑、裂口、卷边、色泽不一致、黑斑、杂物)物理性能(定量、厚度紧度、机械强度、伸缩性、可压缩性、挺度、透气度、柔软性)其中机械强度包括:抗张强度、裂断长、耐破度、撕裂度、破裂强度、戳穿强度、耐折度、环压强度、伸长率等.)(3)纸张化学性能测试1,纸张pH值测定热水抽提法冷抽提法试纸法2,纤维素含量纸张铜值测定纸张纤维测定纸张松香测定纸张有害杂质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