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讲解-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知识讲解-虚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说步:“你这个人身子有点虚。”那么什么是虚呢?虚证是中医里病证类型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一,是以正气不足为主要倾向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按照中医的辨证分类,虚证分为“气、血、阴、阳”四个不同的类型,即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怎么分别这四种虚证呢?聂文涛说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这四种虚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从最基本的角度理解了不同的虚症。
虚证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特别是现代都市人,不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又由于工作杧,锻炼身体的机会少。同时应酬多,饮食不规律,且多油腻,因此出现各种虚证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我今天借这个机会把我查阅到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稍微的汇总,把这四种虚证症状一一罗列,希望能让大家有所了解和认识。
1、气虚
气虚是指机体活动能力减退的症状,常常是因为久病体弱,劳累所致。主要又可分为肺气虚和脾气虚。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
肺气虚的症状包括: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容易感冒。
脾气虚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甚至水肿、脱肛甚至脏器下垂。
脾气均虚的症状包括:四肢无力、容易疲倦、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无力。
在这里,讲到一个虚汗,再解释一下。汗证也是中医的重要病症之一,在中医里,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阴虚导致的汗症和阳虚导致的汗症。其中阴虚导致的为“盗汗”,阳虚导致的是“自汗”。盗汗是指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而自汗是指时时汗出,动则益之。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肺气虚跟后面的阴虚和阳虚也有关联。
气虚的改善主要通过补气益肺和升阳等手段,首选中药材是黄芪,为补气之首,其次可选用附子和甘草及大枣。《局方》有方为“黄芪六一汤”:“黄芪六两、甘草一两,细切,每日二钱,水一盏,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又有《魏氏家传方》“芪附汤”云:“附子二钱,黄芪一钱,共为一服,姜汁水煎。”
两,按古时16两秤计算,1两为33.3克,1钱为3.3克。所谓一服,就是和在一起作为一个药。
2、血虚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发为血气之余。因此,血虚与心肝脾三个脏器均有关系。但是又因为肾生精,而精血互生,所以血虚也可能跟肾虚有关系。
血虚的症状有:面色娄黄,唇甲苍白,头目眩晕,心悸不寐,失眠多梦。对女同志而言,则是在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
血虚证一般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病、癌症或者慢性消耗病。而且血虚一般跟气虚是紧密相连的(一般是血虚导致气虚,相对少的是气虚导致血虚),称之为气血双虚。
血虚的改善主要通过补气生血来改善。所以黄芪又是首选药物之一,此外,当归也是生血的中药药材。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金樱子(补中益肾,固精止泄),党参,熟地黄都是很好的药物。其中党参也是补气的好药材,可补脾肺气虚之症。地黄则滋阴补血。
有《中国药典》之方“两仪膏”:“党参4两,熟地黄8两,水煎去渣,将煎出液过滤合并,用文火浓缩至清膏,加蜂蜜4两收膏。每服2~3钱,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可补气益血。
3、阴虚
中医认为,阴虚一般为肺、肾、胃阴虚。其中,肾又分为肾阴和肾阳。肾阴为一身阴液(前面中医八大纲里可以看出,中医把人体辩证的分为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四种不同类型对比)之根本。也就是说,人体阴阳的调谐,阴液只能来自于肾。如果身体缺少肾阴的滋养,则其它脏器则因为亢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中医又认为,人体五脏六器其实是完整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可以相互影响。其中心肾相济、肺肾互滋、肝肾同源、脾肾互补。肾阴的缺少可使得其它脏器受到伤害和病变,所以一开始就讲到是肺、肾、胃阴虚,但是根本是肾阴虚。
具体症状有:干咳少痰,短气喘息,口燥咽干,甚至在午后会有低热、五心烦躁的现象。此外还有潮热盗汗,头晕目眩目涩,牙齿松动及疼痛,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遗精早泄,性欲亢进,颧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
中医认为,阴虚和血虚都是因为人体内的津液亏耗。血和肾阴都是人体内脏器所需之津液,没有他们的滋养,器官就会出现病症。不过也有所区别。血虚的话,会造成其他器官“营养不良”,一般会带来气虚,觉得浑身无力。但是阴虚的话,则是因为肾阴缺少,其它器官“阴阳失调”,导致其亢奋,从而发热。
改善的药物主要有补骨脂、淡秋石、生地黄等。其中补骨脂又名故子,破故子等,《本草纲目》言其“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淡秋石可补肾
养阴。生地黄也可以养阴生津。
4、阳虚
前面讲到,但凡虚证,则均为人体“正气”不足的症状。那么阳虚则为人体“阳气”(肾阳)不足之症,多表现为身体活动能力衰退。不过它同气虚也有所区别。气虚无畏寒的现象,而阳虚则有这个现象。所以阳虚一般来讲,比气虚要严重些。
中医认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有温煦肢体,蒸发水液,促进生殖发育等功能。阳虚的主要表现是:面色绘巫,身体感到寒冷,精神不振,腰膝酸冷,阳痿阴缩,遗精尿频,小便清长,余沥不净,夜尿频多。女同志则表现为带下清稀,宫寒不孕,尿少心悸,肢肿气短,喘咳痰饮,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另外,阳虚者一般同时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所以这个症状严重者一般又被定义为“肾亏”。
治疗的药物大家估计从电线杆和电视广告中看得多了,有菟丝子,海马,各类鞭,虫草等等,不过别乱吃哦,哈哈。平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点韭菜,它号称“壮寻遢”。
从上述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其实虽然中医分为四种不同的虚证,但是又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中医的特点,辩证的看,统一的看。相互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弥补。一般说来,气虚比较是比较轻的虚证,而血虚和肾虚(阴虚+阳虚)则相对较为严重一些。可能大家也发现了,上述不同虚证,可能有些症状是重叠重合的,单纯靠症状也估计难以一下很容易分辨出来自紙ソ底是什么虚,所以最好还是去好的中医院请老中医帮杧把把脉,确诊一下再吃药,毕竟中医又认为,是药三分毒。
可能很多人还是觉得上面的东西看起来好难懂,其实我已经就我查到的资料和文献,用了比较白话和简单的话表达出来了,至少我认为我自己是看得懂的。中医是我们的国粹,其实是很好的东西,它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注重实验、注重数据分析、注重个体,但是它是注重的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注重症状,注重统一和辩证的看待病症。它又它的优势和道理。虽然可能很多人觉得看什么“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好像是跟神话一样,觉得是乱说一通,但是的确中医就是这么认为的,人体不仅仅是肉体器官的组成,它还包括气、血、精等辅助的非肉质性成分组成。就像一辆汽车一样,不仅仅有发动机,还要有汽油、机油、润滑油等,才能使得汽车能够运动起来。一旦某一方面的损坏或者不足,就会造成相联系材部分的病变。我认为这是中医很好的一个观点。就拿我前年的腿上长疮为例,当时长了好几个黄豆般大小的疮,痛,而且一个消掉之后另外又起来,不时,而且关键是先前消隐的居然留下褐色的斑点。我先后去八院、六院、华山以及长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