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教学设计手工编织
手工编织绳子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绳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绳子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基本的编织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完成一个编织作品。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编织绳子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编织工具,进行手工编织操作。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产生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在编织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并在创作过程中学会珍惜和节约资源。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手工编织绳子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编织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编织技巧。
同时,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编织绳子的历史背景和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三章“绳艺的魅力”。
2. 基本知识:讲解编织绳子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使学生掌握编织的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四章“认识编织工具和材料”。
3. 编织技巧:教授至少三种基本的编织技巧(如平纹编织、斜纹编织、绳结编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编织技能。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五章“编织的基本技巧”。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分组完成一个编织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六章“动手实践:编织作品”。
《手工工艺毛线编织》教案、教学设计

《手工工艺-毛线编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毛线、编织、针法等。
2. 毛线编织的工具:编织针、剪刀、毛线等。
3. 毛线编织的基本针法:起针、平针、挑针、收针等。
4. 简单编织实例:编织小挂件、围巾、帽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2. 教学难点:编织技巧的运用,编织实例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2. 示范法:展示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手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3. 示范:展示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5. 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6. 总结:点评学生作品,总结毛线编织技巧。
7. 拓展:鼓励学生创新,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编织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度:考察学生对编织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3. 学生创新意识:评价学生在作品中的创新元素和独特见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毛线编织教程、图解等。
2. 工具:编织针、剪刀、毛线等。
3. 示范作品:各种编织实例。
4.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讲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第3-4课时:示范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第5-8课时: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第9-10课时:学生之间交流心得,总结编织技巧,展示作品。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使用工具,避免尖锐物品造成伤害。
手工编织教案

手工编织教案
手工编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让学生体会到编织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
1.编织材料和工具的介绍。
2.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编织的实际应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编织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编织材料和工具的介绍。
包括纱线、针、织带等。
3.示范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如,起针、交针、放针等。
4.让学生跟着示范一起编织,练习基本的编织动作。
5.组织学生进行编织小作品的创作。
可以选择编织动物、编织花朵等。
6.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7.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编织创作。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评价学生的编织作品和创造力。
3.听取学生对课堂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
1.编织材料和工具。
2.幻灯片或实物展示。
3.学生的编织作品展示。
六、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编织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2.引导学生探索编织的其他应用,如编织手链、编织帽子等。
3.组织学生参观手工编织工坊,了解更多关于编织的知识和技巧。
简单手工编织详细课程教案

简单手工编织详细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耐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手工艺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授基本编织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难点,让学生掌握编织的基本动作和步骤,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性。
三、教学准备。
1. 编织工具,编织针、编织篮、编织棒等。
2. 编织材料,毛线、棉线、麻线等。
3. 教学课件,包括编织基本动作和步骤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4. 教学辅助,准备好示范作品和教学参考书籍。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激发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
同时,展示一些编织作品,让学生对编织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讲解基本编织方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编织方法,包括针织、勾钩、编织等。
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编织的基本动作和步骤。
第三步,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进行编织实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编织项目,如编织花、编织围巾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
第四步,教师辅助指导。
教师在学生编织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辅助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第六步,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编织实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展示,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编织技巧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因此,下一步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编织技巧。
六、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编织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编织作品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
2. 制作简单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和介绍编织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四、教学资源1. 手工编织工具和材料。
2. 手工编织作品的展示。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制作不同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不同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毛线小动物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的编织作品,如编织地毯或装饰品。
6. 总结回顾: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课堂实录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手链。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手链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手工编织技术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如编织方法、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手工编织技巧,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基本编织技巧,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2. 学生能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学会创新编织方法,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手工编织的兴趣,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互相尊重和欣赏。
3. 学生通过手工编织,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锻炼意志力和毅力。
4. 学生能够关注环保问题,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有的放矢,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包括编织的定义、分类、材料与工具的选择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二章“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2. 基本编织技巧:教授平针、挑针、收针等基本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简单作品编织。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三章“基本编织技巧”3. 创新编织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至少两种创新编织方法,如花样编织、立体编织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四章“创新编织技巧”4. 手工编织作品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五章“编织作品设计与制作”5. 环保意识与废旧材料利用:教育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编织创作。
- 章节关联:课本第六章“环保编织与废旧材料利用”6. 手工编织历史与文化:介绍手工编织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小学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小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手工编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初级阶段:学习基础编织方法,掌握简单的编织技巧,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2. 中级阶段:学习不同的编织花样,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编织技巧,制作具有一定难度的手工作品。
3. 高级阶段:学习高级编织技法,掌握复杂的编织方法,制作具有一定创意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通过投影仪或实物示范,展示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实际操作编织,进行练习。
3.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决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欣赏,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成品、编织技巧掌握情况等。
通过综合考察,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具:编织工具、编织材料、手工书籍、教学PPT等。
2. 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充足的光线和通风。
3. 师资:具有一定编织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老师。
六、教学安排每周安排一到两节手工编织课,每节课60分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和进度。
七、教学效果通过手工编织教学,学生将在动手操作中提高专注力和耐心,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总结手工编织教学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希望在教学中,学生能体会到编织的乐趣,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手工编织吉祥结》教案、教学设计

《手工编织吉祥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吉祥结的起源和寓意。
2. 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3. 吉祥结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2. 教学难点:吉祥结的编织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编织工具、绳子、图片、视频等。
2. 材料:彩色绳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吉祥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吉祥结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内容:介绍吉祥结的起源和寓意,讲解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亲手编织吉祥结。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吉祥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吉祥结。
6. 拓展: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编织技巧,鼓励学生创新,将吉祥结编织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编织一个吉祥结,并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吉祥结的寓意,并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使用。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视频展示吉祥结的编织过程。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编织吉祥结。
3.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吉祥结的图片,了解其形状和特点。
2. 讲解吉祥结的编织方法,包括起步、编织、结尾等步骤。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 学生动手编织吉祥结,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吉祥结比赛,提高学生的编织技巧。
编织手工教学课程设计

编织手工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编织手工的基本概念,如针法、线材选择、图案设计等。
2. 学生能够了解编织手工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几何图形、对称等,进行编织图案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针法进行编织,完成简单的手工作品。
2.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搭配原理,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编织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编织项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手工艺术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能够在编织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能够通过编织作品,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分享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点,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编织技巧,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以直观、易懂、有趣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能。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技巧:- 针法学习:教授并练习平针、挑针、收针等基本针法。
- 线材认识:介绍不同材质、粗细的线材特点及适用场景。
- 工具使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钩针、棒针等编织工具。
2. 图案设计:- 图案元素:结合数学几何知识,教授图案的基本元素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色彩搭配:讲解色彩原理,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设计独特图案。
3. 实践操作:- 单品制作:教授并实践编织围巾、帽子、手套等基础单品。
- 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技巧和图案设计,完成个人作品。
4. 文化传承与团队合作:- 文化背景:讲解编织手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校手工编织课程设计

学校手工编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针法、线材、图案等。
2. 学生能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3.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熟练运用各种针法进行手工编织,创作出简单的编织作品。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线材和工具进行创作,展现自己的设计思路。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件具有创意的手工编织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增强对手工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在手工编织过程中,学会耐心、细致和专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通过对手工编织的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校手工编织课程,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基本概念与历史- 了解手工编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应用。
- 学习手工编织的基本术语,如针法、线材、图案等。
2. 编织工具与材料的选择- 介绍常用的编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学习如何选择适合的线材,了解不同材质线材的特点。
3. 基本针法学习与实践- 学习平针、挑针、收针等基本针法。
- 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至少两种针法。
4. 简单图案设计与编织- 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如条纹、方格等。
- 将设计图案运用到实际编织过程中,创作出作品。
5. 创意作品制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手工编织作品。
-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件创意作品。
传统手工编织课程设计案例

传统手工编织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传统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并了解其工艺流程。
3. 学生能了解传统手工编织的图案设计原理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手工编织作品,展示其技艺。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设计并编织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图案。
3. 学生能运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分享自己的编织作品和创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手工编织艺术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相互欣赏、尊重和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体验传统手工编织的魅力,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的美术课程。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在民间文化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民间美术鉴赏与制作第三章“民间编织艺术”2. 讲解并演示常见的手工编织方法,如十字编织、平纹编织等。
- 教材章节:同上,第三节“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3. 分析传统手工编织作品的图案设计原理及其文化寓意。
- 教材章节:同上,第四节“编织图案的设计与文化寓意”4. 分组合作,指导学生进行手工编织实践,创作个性化作品。
- 教材章节:同上,第五节“手工编织实践与创作”5.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与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 教材章节:同上,第六节“编织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引入传统手工编织艺术,讲解基本技法。
第二课时:分析图案设计原理,进行编织实践。
劳动课教案:《手工编织》教学设计

劳动课教案:《手工编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研究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提高学生对色彩和材料的敏感度;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2. 教学内容
2.1 知识点
- 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 基本编织技巧:绝缘结、掉针结、平编等;
- 基本编织图案的教学。
2.2 教学步骤
- 第一步:介绍手工编织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步: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所需
准备;
- 第三步:示范基本编织技巧的操作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 第四步: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编织图案,并进行实践;
- 第五步: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交流和分享。
3. 教学评价
- 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
- 学生对编织技巧的掌握程度;
- 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程度。
4. 教学资源
- 手工编织的教学示范视频;
- 不同材料和颜色的编织线;
- 编织工具:编织针、编织扣、编织框等。
5.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和创作;
- 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编织比赛和展览。
以上就是《手工编织》教学设计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
生将能够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并提高对色彩和材料的敏感度。
同时,通过练习手工编织,学生也
能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到您,祝您教学成功!。
教师手工编织课程设计

教师手工编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如针法、线材选择等。
2. 学生能够了解手工编织在不同文化及历史背景下的应用与发展。
3. 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基本的编织图案,如平纹、麻花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针法进行手工编织,创作出简单的编织作品。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线材和工具,进行个性化编织创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编织项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编织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的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细致,使他们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手工编织中勇于尝试新方法,发挥个性。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能,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基本概念:介绍编织的基本针法,如平针、挑针、环形针等;讲解线材的种类及特点,如棉线、毛线、丝线等;分析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针、钩等。
2. 编织图案设计:教授基本的编织图案,如平纹、麻花、蜂窝等;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案进行创作。
3. 编织技巧与实践:讲解编织过程中的技巧,如起针、收针、换线等;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4. 创新设计与应用: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将编织技艺应用于实际生活,如制作围巾、帽子、手套等。
5. 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复杂的编织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文化传承与鉴赏:介绍手工编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技艺。
手工编织完整教案小学

手工编织完整教案小学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编织各种简单图案的方法。
3. 编织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编织图案的掌握。
2. 教学难点:编织图案的创新、编织作品的完成。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手工编织教材、编织工具、编织材料。
2. 学生准备:手工编织工具、编织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编织作品,引起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
2. 基本技巧的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编织图案的学习:教师展示各种编织图案,讲解编织图案的编织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编织。
4. 编织作品的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织自己的作品。
5. 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手工编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图案编织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
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培养对手工艺术的热爱。
手工编织教案

手工编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熟悉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基础编织图案的织法;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织布工具:棒棒糖棒、编织针、编织机等;2.线材:棉线、毛线、麻线等;3.工艺材料:珠子、扣子、布料等;4.教学参考资料:编织教程、编织样品。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板书教案标题“手工编织教案”,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2.通过谈论手工编织的相关经验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基本概念和技巧1.讲解手工编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编织器材、编织线材和编织图案等;2.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如握棒和调整棒子的方法,线材的扣紧和松紧等;3.演示如何使用编织机和编织针进行基础编织。
第三步:练习基础编织图案1.让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提供的编织图案,使用编织机或编织针进行练习;2.教师逐一指导学生,纠正动作和姿势的错误;3.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线材和编织图案。
第四步:创作个性化编织作品1.鼓励学生思考并设计个性化的编织作品,如手机包、手链等;2.提供丰富的工艺材料供学生选择,如珠子、扣子、布料等;3.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和使用工艺材料,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作品1.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编织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2.学生可以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3.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创作动力。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编织过程中的动作和姿势是否正确,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编织工具;2.评估学生完成的编织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3.听取学生对编织教学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学习更复杂的编织图案和技巧;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相关书籍继续学习和探索手工编织的更多知识;3.组织学生参加手工编织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交流经验。
六、教学反思本次手工编织教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技巧,练习基础编织图案,创作个性化编织作品等环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手工编织的技能与知识。
《手工编织吉祥结》教案、教学设计

《手工编织吉祥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吉祥结的编织方法和意义,能够独立完成吉祥结的编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强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难点:吉祥结编织的技巧和熟练度。
三、教学准备:材料:红色绳子、剪刀、尺子、教程或视频资料。
场地:教室或手工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吉祥结的起源和意义,引发学生兴趣。
2. 演示:教师展示吉祥结的编织过程,边演示边讲解步骤。
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编织吉祥结,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吉祥结的编织。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编织要求,外观是否美观。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
3. 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对吉祥结的了解和欣赏程度。
4. 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满意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吉祥结编织方法。
2. 讲解吉祥结的不同编织技巧,如平结、横结等。
3. 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将吉祥结应用于其他手工艺品制作。
七、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吉祥结编织方法。
2. 讲解:教师讲解吉祥结的不同编织技巧,并展示实例。
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尝试新的编织技巧。
4. 创新:学生发挥创意,将吉祥结应用于其他手工艺品制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创新作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编织要求,外观是否美观。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吉祥结不同编织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1. 教案1.1 课程名称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1.2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1.3 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2. 各种编织针法的介绍和练习。
3. 编织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1.4 教学准备1. 编织针和线材。
2. 编织样品和教材。
3. 教学视频和图片。
1.5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编织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原理,讲解各种编织针法的运用。
3. 示范:展示编织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练习:学生自主进行编织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编织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6.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2. 教学设计2.1 教学策略1. 实践教学:以实践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编织技巧。
2. 分组教学: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创作,促进合作和交流。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2.2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对编织技巧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编织技巧、设计创意和审美观念。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作品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2.3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编织作品的展览和交流活动。
2. 邀请专业的编织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
3. 引导学生进行编织创作的研究和探索。
3. 课堂实录3.1 课堂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编织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2 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原理,示范各种编织针法的运用,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3 学生练习和创作学生自主进行编织练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手工编织小饰品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小饰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编织方法、针法、材料选择等;2. 学生能了解不同编织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如平针、波浪针、花样针等;3.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手工编织小饰品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不同的针法进行手工编织,制作出美观、结实的小饰品;2. 学生能独立设计并完成至少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手工编织小饰品;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的品质;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分享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3. 学生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4. 学生通过创作手工作品,培养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激发对美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手工编织的历史、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 理论知识:- 编织基本概念:针法、线材、编织工具等;- 编织方法:平针、波浪针、花样针等;- 设计原理:色彩搭配、图案设计、饰品款式等。
3. 实践操作:- 编织技巧:示范并指导学生掌握不同针法的编织技巧;- 设计制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小饰品;-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教学案例:- 以教材中相关章节为例,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编织方法和小饰品设计制作;-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编织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
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导入、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编织技巧实践;- 第三课时:设计制作、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手工编织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向学生讲解编织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小饰品设计原理。
手工编织社团课程教案

手工编织社团第一课时认识编织工具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三、教学过程:(一)钩针的起源(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三)认识钩针和线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编织短针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钩针一枚;毛线一团三、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编织长针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钩针一枚;毛线一团三、教学过程:(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编织中长针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钩针一枚;毛线一团三、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编织树叶一、教学目标: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钩针一枚;毛线一团三、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偶奇遇记》
教学时间
第14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看过的外国动漫电影
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外国动漫电影
四、猜想一个木匠,一个木偶会带来什么?
五、引出《木偶奇遇记》观看前30分钟。
六、谈谈你最喜欢《木偶奇遇记》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最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
七、说说《木偶奇遇记》中你觉得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情节是哪个?要是你会怎么做。
教学内容
木偶奇遇记
教学时间
第16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述已经看过的《木偶奇遇记》
二、小组交流汇报
三、猜想后面会怎么样?
四、引入今天的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五、观看《木偶奇遇记》60分钟到90分钟。
六、谈谈《木偶奇遇记》中的哪个情节是你没想到的?你愿以为故事会怎么发展,结果会怎样?
七、说说如果你拍《木偶奇遇记》,你会怎么改?为什么要这么改?
二、小组交流汇报
三、猜想后面会怎么样?
四、引入今天的动画片《千及千寻》
五、观看《千及千寻》30分钟到60分钟。
六、谈谈《千及千寻》中的哪个情节是你没想到的?你愿以为故事会怎么发展,结果会怎样?
七、讨论:说说如果你拍《千及千寻》,你会怎么改?为什么要这么改?
教学内容
冰河世纪1、2
教学时间
第10、11、13课时
11.接下来右手穿两颗珠子,依次往前编,当顶部第一层编织到拐弯处时,右手线穿一颗珠子即可,线的穿法和基本穿法一样,穿好以后顶部的拐弯就做好了。(提醒:顶部的每一个拐弯处都是穿一颗珠子,然后接下来又开始穿两颗珠子)。
顶部第一层拐弯做好后,继续右手穿两颗珠子向前编,到了第一层结尾处,穿两颗珠子。
12.顶部第二层的编法和第一层完全一样。当顶部第二层编织到结尾处时,变化产生了,见图。按图中所示,穿过拉紧。
4.接下来的步骤及第三和第四步一样,先穿珠,再绕线穿回拉紧,这样以此类推穿十组这样的小花(这样底部的竖边就出来了)。
5.穿好第十组以后,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做弯了,左手不穿珠,右手穿三粒,动作及第四步动作一样,右手线从左手绕过之后穿右手的三粒珠的最后一颗。穿好之后拉紧。
拐弯做好以后,做法又是及第三步和第四步相同,左手穿一粒,右手穿串二粒。
13.接下来开始顶部的收边操作了,见图,蓝线和红线分别代表左手线和右手线,蓝线依次拐弯穿过,红线在离蓝线拐弯处还有两颗珠子的时候(见图中黄圈所示),开始穿两颗珠子,然后和蓝线交叉,按基本穿法穿好就可。
14.接上面一步,右手线继续穿两颗珠子(按基本穿法穿珠),穿到竖边快要拐弯时,右手线只穿一颗珠子。
右手线依次类推穿两颗珠子,到结尾处时,右手线穿一颗珠子即可(按基本穿法),穿好拉紧。
6.接下来右手穿三颗珠子,穿盒子的两侧一起步就要看颜色的搭配,一开始右手穿珠的顺序是先穿一粒白色,再穿两粒红色。
7.继续向前,右手先穿一粒红珠,再穿一粒白珠(共穿两颗),编好拉紧。
8.接下来依次类推右手都是穿两颗珠子,到红色了就换成红珠,其他用白珠,具体什么时候换用红珠,参照下图,可以看着图片珠子的位置,到了就换成彩色的珠子即可。这样盒子侧面的第一层(一层为盒子的四条边)就要编好了,到了第一层的接点处右手只需穿一粒珠子,然后按基本穿法编好就可。
9.盒子侧面的第二层的编法和第一层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到了花型所用珠子的颜色不同。
盒子侧面共计编五层,其余四层和第一层的编法完全一样,只要注意花型的变化就可以了。
10.在穿好五层以后,接下来开始做顶了,顶部第一层的做法和盒子侧面五层的穿法一样,也是右手线先穿三颗珠子,顺序是二白,一绿。左手线从侧面第五层的最后一排珠子内孔依次穿过。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看过的外国动漫电影
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外国动漫电影
四、猜想一只松鼠,一颗松果会带来什么?
五、引出《冰河世纪1》《冰河世纪2》,观看影片。
六、谈谈你最喜欢《冰河世纪》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最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
七、说说《冰河世纪》中你觉得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情节是哪个?要是你会怎么做。
教学内容
木偶奇遇记教ຫໍສະໝຸດ 时间第15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述已经看过的《木偶奇遇记》
二、小组交流汇报
三、猜想后面会怎么样?
四、引入今天的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五、观看《木偶奇遇记》30分钟到60分钟。
六、谈谈《木偶奇遇记》中的哪个情节是你没想到的?你愿以为故事会怎么发展,结果会怎样?
七、说说如果你拍《木偶奇遇记》,你会怎么改?为什么要这么改?
玉门市第一小学学校课程
教学设计
(2016.3)
课程名称:手工编织
课程开发者:殷建芝张珍
班级人数:
教学内容
水晶珠KT猫纸巾盒的串珠法
教学时间
第3-4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串珠水晶双鱼纸巾盒
教学时间
第月至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草莓纸巾盒
教学时间
5、6月
第9-18课时
教学流程
1.先从底部做起,剪一段6号尼龙线,长度大约4米(初学者可以短点),穿四粒珠子在线的当中,即左右线的长度各保持约两米。
2.左手抓紧线,右手抓住线从左手线后面绕到前面(方向从右至左),绕过来之后,再穿回原右手边的最后一颗珠子(方向从右至左),穿出后左右两手再用力拉紧(提醒:两根线的接触结点要把它拉到珠子内孔的中央,这样珠子就被固定的非常牢固)。
3.接下来左手穿一粒,右手穿串二粒。
右手线从左手的线后面绕到前面(方向从右至左),绕过来之后,再穿回原右手边的最后一颗珠子(提醒:穿右手边的二粒珠子的最后一颗,不要穿前面一颗,方向从右至左;左手的那颗珠子要在两根线的交叉结点之下,手的穿珠的动作和第二步的动作是一样的,只是所穿的珠子数量有变化)。
15.然后拐弯的时候不穿珠子,两根线从横边的珠子内孔穿过,到离拐弯处还有两颗珠子的时候,右手线开始穿两颗珠子。
16.把左右两根线在珠子当中多绕几圈,怎么美观,怎么牢固就怎么穿。只要把左右手线当中交叉后,穿回拉紧就可,多余的线头剪去。
教学内容
千及千寻
教学时间
第8、9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述已经看过的《千及千寻》
教学内容
大闹天宫
教学时间
第1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最喜欢的中国国动漫电影
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中国动漫电影
四、猜想一只猴子,一次拜师会带来什么?
五、引出《大闹天宫》观看前30分钟。
六、谈谈你最喜欢《大闹天宫》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最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