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系列(DOC)

合集下载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

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

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

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

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

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

’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

“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

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社会科学科学研究方法分类与练习解析(很实用)

社会科学科学研究方法分类与练习解析(很实用)

社会科学科学研究方法分类与练习解析(很实用)引言本文将介绍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分类与练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定性研究方法1.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个别对象、组织或事件的定性方法。

- 通过收集和分析个案的细节和内部关系,揭示出个案的特点、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

- 个案研究适用于揭示个别对象或事件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2. 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对话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了解被访者的意见、观点和经验,从而深入探究某一主题或问题。

- 访谈法适用于获取深层信息、了解被访者主观意识和体验的研究目的。

3.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活动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详细的观察笔记,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交互关系和环境背景。

- 观察法适用于研究个体或群体的行为、社会互动和环境特点。

二、定量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

-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进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 实证研究适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测和因果推断。

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通过向目标群体发放一系列问题,并收集回答数据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从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

- 问卷调查适用于获取被调查者的主观意见、评价和反馈。

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和实验操作,以验证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 研究者可以在实验条件下改变自变量,观察并测量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揭示因果关系的存在与否。

- 实验研究适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探索行为规律。

结论以上介绍了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分类与练习解析,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并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使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归纳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归纳

研究方法归纳一、宏观研究方法:哲学逻辑:定性方法数学逻辑:定量方法二、微观研究方法:实验法、准实验法、实地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包括有剧本访谈和无剧本访谈。

电话访谈、邮件、面对面访谈。

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

)、问卷调查法、网格式观察、民族志方法、生命故事法。

荟萃分析、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

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焦点小组法、网络研究法、二手数据分析、叙事研究法、生态心理学法、制度分析法、常人社会研究法、制度人类学方法、评估研究法等。

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2、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3、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

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一

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一

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他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

1、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就是人类总体的历史。

整个人类历史不外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

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来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总之,一切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类存在。

2、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制约、依存、渗透状态,是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资本论》中讲到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世界史是一般与个别,世界与民族,整体与部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对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批判性,认为其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马克思的世界史观把历史观与道德观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就是世界历史的现代化的过程。

世界历史的现代化不仅是器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

二、“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1、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落后国家一方面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先进国家的成果,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并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下游,又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限制和干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合理发展。

2、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一方面,世界性普遍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使得人们的选择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为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成为生产和交往的必然性的奴隶。

3、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虽然获得相当程度的缓解,表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其向全世界扩张的过曾中又聚集着世界性的反动力量。

社会科学文献.doc

社会科学文献.doc

社科文献论文文献论文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的时代现实,而信息技术在让全球化成为日常化的同时更加尖锐地显现了自身。

将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样的麦克卢汉式的断言表述为人是信息网络中技术的人,或许更贴切。

转瞬间,人类就从对技术的欢欣鼓舞转变为对技术的愁眉不展了。

可是,爆炸性的信息冗余并非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

它往往比因缺乏信息更容易使人处于世界的边缘。

人需要在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眼光、自主观点以及检视素养的人才不至于受限于自己经验,或像傻瓜一样被丢弃为宅居者。

所以,韦恩等人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中指出: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做研究,政府、机关、行业与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从实验室到大海深处,从洞穴到外层空间都在进行着研究,研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而且,只有能确实地做研究或评价他人研究的人,才能分享到可信赖的信息。

世界一体化对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而言,意味着被纳入全球机制,并以国际标准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生产与思想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型计划,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学术贡献。

从研究生到专家学者,从政府机关到行业单位以及各级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议都在鼓励研究,倡导学术。

这一潮流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研究方法的空前强调。

中国的论文产量已跃居第二,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术贡献率远远匹配不了生产量。

即是说,中国学术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困境。

如何用西方学术规范表达中国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学术合法性也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突破这种困境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因为,文献综述是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包括分析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它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综述文献的重要性,每年文献综述、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综述类文章都数以万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是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

本文将从哲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介绍该专业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哲学是思考人类存在和思维方式的学科,它探讨人类的本质、价值、真理和意义等问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中,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辨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为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哲学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形而上学、伦理学、社会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方面。

通过研究哲学,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人类的存在和意义,以及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和变迁,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中,社会科学提供了实证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工具,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社会科学,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运作机制,为社会发展和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的意义在于培养具备批判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研究人员,能够独立进行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做出贡献。

这些研究人员可以运用哲学的思辨能力和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为社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类的本质和思维方式。

哲学研究人类的存在和思维方式,探讨人类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通过研究人类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动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运作机制,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社会冲突、社会变革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制度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现象。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其研究的基础和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和实地调查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进行分析。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的特征、动态和意义,能够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

定性研究方法常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统计数据和数量化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利用数学和统计技术进行量化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关系,能够进行客观、可靠的数据推断。

定量研究方法常用于经济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领域。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深入研究个别案例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详细描述和分析单个案例,深入挖掘其内在机制和特点。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个别案例的发展轨迹和影响因素,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验证。

案例研究方法常用于管理学、法学和历史学等领域。

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方法是一种以观察和实地调查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走访社会现场、参与观察和记录实地情况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利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实地调查方法适用于研究实践问题和社会过程,能够提供直观和真实的研究材料。

实地调查方法常用于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研究手段,不同方法之间相互补充和协调,共同构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获得准确、深入的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者探究特定现象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正确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发展社会科学理论和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数据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和解释,从而得出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以用数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社会现象,如文化、价值观念等。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检验关系、预测趋势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用数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社会现象,如收入、教育水平等。

此外,比较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者不同时间的数据,来发现规律、验证假设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收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者不同时间的数据,然后进行横向或者纵向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比较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考察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社会现象,如文化差异、社会制度等。

总的来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目的的要求和研究者的能力来确定。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组合,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田野研究•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访谈•观察•田野研究的基本步骤•进入问题•资料收集•分析资料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的访谈●访谈的定义通常采访被简单的定义为有目的的谈话。

具体地说,这种目的为获取信息。

不幸的是,怎样去采访并没有一致的观点。

采访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能或科学,它也能理解为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回答者可以受到内在的奖赏。

●访谈的种类✧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1)标准化访谈⏹标准化访谈使用一种正式化的结构问卷。

采访者需要让被访者回答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

⏹调查者假设调查工具中列出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以致能探出受访者关于研究课题的所有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标准化访谈室使用一系列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信息,信息包括受访者对于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态度。

(2)非标准化的访谈⏹与标准化对于问卷的严格要求相反,非标准化访谈不需要使用已设计好的问卷⏹采访者在访谈之前不预先知道所有需要问的问题所以,采访者不能预先列出要问的问题,他们同样假设不是所有受访者都能对语言相近的问题有同样的理解。

⏹在非标准化的访谈中,采访者必须根据必须根据特定的情况和调查的目标形成问题,做出合适的探索⏹为了增加田野观察非标准化访谈有时被用在田野研究的过程中(3)半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室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半标准化放眼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这类问题一般以一种系统而连续的方式询问被访问者,但访问者可以自由的离题,那是指访谈者允许探索一些非预备问题的答案⏹这种问题必须用被访者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它们可以反映出一种人文关怀,即它们了解个体是以不同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这样,研究者就可以从对象的角度走进这个世界。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一.什么是范式?(一)范式的含义“范式”(Paradigm),源自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

托马斯·库恩在1963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式概念。

他用范式概念来解释科学革命,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

在他看来,科学家通常在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反常现象的逐渐增多,传统的范式框架难以容纳和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提出新的范式,进而用新范式来取代旧范式。

科学的历史就是范式革命的历史。

库恩本人没有直接明确地给范式下定义。

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范式理解为: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它不仅形塑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

人们看世界,就像相框装照片一样,所选用的相框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看法,对范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凡是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关于知识本质的看法、方法论、有效性标准。

范式远比理论要复杂。

人们也永远跳不出某种范式来看世界。

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把世界装入自己的“框架”当中。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及其特点1.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研究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马尔萨斯和马克思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导致人口过剩。

马克思:人口相对过剩,阶段性。

两者用不同范式解释同一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社会科学的范式之间相互竞争。

(1)凡是竞争能够促进学术发展。

主要表现:①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对某个范式的过度的、非理性的迷信;②可以更好地理解用不同范式所得到的观点和行为;③能够跨出固有范式,得到意外惊喜。

(2)范式之争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使社会科学研究陷于停滞。

(3)情境差异和社会变迁对范式会有影响。

范式的选择代表着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现实的选择。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简单地说,方法论及时关于方法的方法。

它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是抽象地、概括的“方法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问题。

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描述可谓众说纷纭,而我们则是试图从两方面来介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一是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之争,二是社会科学与外部的冲突。

社会科学内部的不同观点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主要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

自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相继发展起来,并树立了自然科学的权威位置。

此后社会科学各学科也竞相建立并争取自己的科学地位。

社会学一诞生,其鼻祖奥古斯特·孔德就提出,社会学时关于“社会的科学”,并是各自学科的’“皇后”。

其后的几代社会学家大都继续了孔德的弘旨,努力创建所谓的“科学的社会学”。

故人们通常把这种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孔德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实证主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的工具实证主义阶段和后实证主义阶段。

经典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孔德在《实证政治学体系》中提出我们的每一个观点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或虚构;形而上学或抽象;科学的或实证的。

与之相适应,人的发展也经历三个阶段;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和工业社会。

他认为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实证主义应是这种社会中主要的思想。

由此他提出了“科学层次”理论和社会学。

工具实证主义的代表人徐尔平提出,工具实证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研究方法是独立与哲学,客观性,而非哲学性。

后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继承传统实证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当代的其它各种思想观点。

他通过倡导后实证主义观点而赋予实证主义新的内容,并提高了它的解释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各种反实证主义或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纷纷出现,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研究系列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简表【模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研究系列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简表【模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研究系列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简表
申报专业: 申报职务名称:评审类型:填表人签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 间
现从事专业及时间
承担并完成主要科研课题情况
课题(项目)名称
何时、何部门立项及结项证书号
主持或参加名次
学历(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及学制、学位)
外语考试情况(语种、证书等级或免试)
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及取得时间
任现职近5年来年度考核情况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聘任时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完成专业技术工作基本情况(数量质量及影响等)
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情况
成果名称
何时、何部门评奖及获奖等次
独(合)著,
本人名次
决策咨询报告被领导机关采纳情况
决策咨询报告名称
何时、何领导机关采纳
独(合)著,
本人名次

独(合)著,
本人名次,字数
应用性成果被省领导批示或被院采用情况
成果名称
何时被省领导批示或被院采用
独(合)著,本人名次
公开出版本专业代表性论著情况
论著名称
何时、何出版社出版
独(合)著,
本人撰写字数
所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仅填写符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办法》规定的业绩条件。

社会科学研究系列评审标准(中高级)

社会科学研究系列评审标准(中高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专业划分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历史学、文学、语言学、体育学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社科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中从事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资格名称社会科学研究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第二章申报资格第五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一)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二)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三)具有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二)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一、外语要求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评审条件第十条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一、专业理论知识(一)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务任职条件(试行)

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务任职条件(试行)

附件4:福建工程学院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务任职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我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工作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管理队伍建设,为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从事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

第二条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务设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四个等级。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三条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和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服务育人,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无不端学术行为。

第四条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第五条具备履行申报职务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教育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

申报人员须参加过福建省统一组织的高等教育管理课程进修并取得合格成绩(已取得教育学学士以上学位,在学习期间修过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免修)。

第六条取得全国职称外语考试相应等级合格证书。

职称外语免试按《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发[2002]152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第七条结合所从事的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需要,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年均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35周岁以下的人员须取得省级或国家一级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人员不作要求)。

第八条任现职以来,未出现过较大的工作失误,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第三章任职条件第九条研究实习员任职条件(一)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从事高校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1年以上,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研究实习员职责,可聘任研究实习员职务。

(二)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研究实习员职责,可聘任研究实习员职务。

第十条助理研究员任职条件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助理研究员职责,可聘任助理研究员职务。

社会科学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申报条件及评审标准

社会科学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申报条件及评审标准

社会科学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申报条件及评审标准第一部社会科学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申报条件(水利部要求)一、申报研究员的资格条件1、申报前5年,年度考核达到称职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3、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综合类A级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或达到我部划定的合格线(当年申报有效),或符合外语免试条件并由呈报单位出具免试证明。

4、申报期内参加教育培训达到部规定学时要求。

二、申报副研究员的资格条件1、申报前5年,年度考核达到称职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满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取得中级资格满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中级资格满2年;博士后出站人员。

3、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综合类A级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或达到我部划定的合格线(当年申报有效),或符合外语免试条件并由呈报单位出具免试证明。

4、参加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或水利部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计算机免试条件由单位出具免试证明。

5、参加相应专业等级理论考试取得合格证书。

6、申报期内参加教育培训达到部规定学时要求。

第二部分社会科学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评审标准(国土资源部标准)一、研究员评审标准(一)理论知识1.全面系统掌握国土资源某一专业经济理论知识,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有广博的知识面,对国内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最新成果有较深入的了解。

2.熟悉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和本专业有关规章制度,创造性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开展研究工作,解决科研工作中的重大理论、方法和国土资源管理重大政策问题,是本专业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二)经历与能力(须具备以下条件4条以上)1.根据国家和部门需要,提出过本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具有主持制定该研究方向重大课题的方案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经历与能力。

2.具有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的经历与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为了获取和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论和技术的总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为社会科学研究建立可靠的数据基础,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关注社会现象的语境、背景和意义,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

定性研究方法侧重于获得丰富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揭示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其他文化时常采用的参与观察法和生活史法。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量化的手段,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研究社会现象。

它主要关注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大样本和高度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提供客观、可重复的结果。

例如,在经济学中,使用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关系。

三、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既关注社会现象的丰富细节,又追求整体结构。

混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提供对研究对象的细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定量研究提供对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混合研究方法的特点是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例如,社会学家在研究家庭关系时可以同时采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以实证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追求通过观测和实验,来获取可验证的事实,从而建立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控制,通过采用严谨的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和推断。

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数据驱动和验证性。

例如,在心理学中,使用实验证验和统计分析来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doc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doc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所有相关学科的总称,其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

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包括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神学、人类学、美学、考古学等。

[1]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论1.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

实证主义是以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

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把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理论构造的模式,从而达到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认为科学的目和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

[2]在方法论取向上,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只是把看作自然科学方法是去寻求自然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

[3]2.人文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以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这种方法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本学科的独特性及其内在的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属于自己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在韦伯看来,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

‘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

” ①3.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马克思在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研究方法论上,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考察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再是单纯地在形而上的层面去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研究,而是去“改造世界”。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关于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关于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关于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意见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布部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1.05
【实施日期】2011.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关于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工作安排意见
(二〇一一年五月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在省人社厅的统一管理、指导下,由省社会科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根据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有关规定,现就2011年度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皖社科字〔2006〕4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科学专业研究队伍,更好地发挥社科理论工作者在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和安徽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特点,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本评审标准条件所称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凡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转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社会科学事业,敬业爱岗,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积极承担工作任务。

第八条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第九条学历资历条件(一)研究员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研究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2.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三)助理研究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研究实习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2.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研究实习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四)研究实习员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第十一条研究员条件申报研究员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十条和第九条第(一)款外,还须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1.在学术上有较深造诣,对本学科的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或在重要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撰写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推动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发展,或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或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2.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和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本学科某一领域的研究方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具有指导和主持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业绩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2.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前2名完成人;3.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级课题,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4.主持完成一项省(部)级课题,经省(部)级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

(三)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总量平均每年不少于3万字。

兼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研究人员,成果总量不少于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二。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0篇以上(独撰论文不少于2/3,下同),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研究员学术水平;2.有1篇以上对策研究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9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研究员学术水平;3.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10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2部(每部10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研究员学术水平;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前2名完成人,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研究员学术水平。

第十二条研究员破格条件破格申报研究员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和第十一条第(一)、(二)款外,任期内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总量不少于30万字,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研究员学术水平,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0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2.有1篇以上对策研究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9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3.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10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2部(每部10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前2名完成人,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0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三条副研究员条件申报副研究员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十条和第九条第(二)款外,还须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1.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深入的、创见性的研究,发表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或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2.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和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设计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具有指导和主持本学科一定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业绩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2.主持或参与完成一项省(部)级课题,经省(部)级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3.主持完成两项市(厅)级课题,经市(厅)级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

(三)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总量平均每年不少于2万字。

兼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研究人员,成果总量不少于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二。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笫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研究员学术水平;2.有1篇以上对策研究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7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研究员学术水平;3.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8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8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笫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2部(每部8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8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笫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研究员学术水平;4.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7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研究员学术水平。

第十四条副研究员破格条件破格申报副研究员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和第十三条第(一)、(二)款外,任期内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总量不少于20万字,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研究员学术水平,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6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2.有1篇以上对策研究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5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3.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8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8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2部(每部8万字以上),如系合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8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4.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6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条助理研究员条件申报助理研究员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十条和第九条第(三)款外,还须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对本学科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资料,能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二)业绩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参与完成一项省(部)级课题,经省(部)级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2.主持完成一项或参与完成两项市(厅)级课题,经市(厅)级有关部门鉴定认可(以结项证书为据)。

(三)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在高、中级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每年按计划完成科研任务,至少整理或写出1篇以上研究报告、专业学术资料或论文,其中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助理研究员学术水平。

第十六条助理研究员破格条件破格申报评审助理研究员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和第十五条第(一)、(二)款外,任期内按计划完成科研任务,每年至少整理或写出1篇以上研究报告、专业学术资料或论文,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任期内发表科研成果总量不少于5万字,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助理研究员学术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