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合集下载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是指用于解决社会学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体系。

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致力于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规律性和变化,因此需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首先,观察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观察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场景,亲眼目睹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和现象。

间接观察则是通过观察记录、文献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观察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客观数据和真实情况,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访谈是社会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访谈是指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获取信息。

访谈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个别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

访谈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态度和动机,获取他们的个人经验和观点。

但访谈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被研究者可能存在回答偏差和说话不真实的情况。

另外,问卷调查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并将其发送给大量被调查者,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大量的数据,用于对群体进行整体统计和分析。

但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问卷的设计可能存在偏见,回收率低等。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社会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和观察,以检验某种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研究条件和变量,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

但实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研究条件可能与实际情境脱节,实验结果可推广性有限等。

最后,文献分析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是指研究者通过阅读、解读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和案例来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已有的研究进展和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社会科学家们探索一定社会现象或事件的方法和规范。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包括人文、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人们一般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

本文将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方法选择、研究设计等方面,在这两种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探讨一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是指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或规律的学问。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人类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类的行为、思想等。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研究者通常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数据,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统计分析。

二、方法选择一般情况下,社会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了解人类行为、思想的本质和生成方式。

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广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来确定一定的事实和关联性。

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方法。

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一种具有深度的研究方法。

它是通过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事件等情况来获得知识。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交往以及观察调查等方式来学习社会现象或事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关于社会现象的深度和广度的高度描述,帮助研究者探索真实的人类行为、情感和思想。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通常涉及语言和文字材料的分析,包括词汇、语音、行为和文本/交谈分析。

此外,还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以获得有关实际情况的更深入了解。

在基于定性数据的研究中,主要分析重点就是通过深入理解参与人的观点和意见推演出社会现象或事件的真实的影响。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可以制定一定数量规定(指标)的数学计算方法,建立框架并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尽管在定性研究中,该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部分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分析,但定量研究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正确的方法选择和运用对于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归纳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几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一、归纳演绎法归纳演绎法是从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推演出新的具体现象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

例如,西方现代化理论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在观察到一系列现象后,归纳出了一个“现代化进程”的概念,并将该概念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对其进行解释。

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社会现象等。

在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用尽可能的客观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并找出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找出对象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对象的现象和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要求研究者运用客观的数据和科学的手段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观察,并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因果关系,从而给出科学结论。

与其他方法相比,实证研究法更加科学客观,结果也更加可靠。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详细分析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的研究对象范围可以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领域。

案例研究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靠近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境,深入分析个体中所包含的复杂过程和关系。

五、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研究人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事件和人物,来寻找规律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的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对社会历史情境进行准确的还原,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背景,从而找到研究对象中的普遍性规律性。

六、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或资料,来发现被隐藏的信息、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义研究方法

社会主义研究方法
括大气、水、土壤、日光辐 射、矿物、生物等
社 会 系 统
上层建筑系统
人口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 • • •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 体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要素。 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 运筹性要素。“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 一种生产力”②。管理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协调运转, 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它具 有能动性,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
成要素、功能优化和形态演变等一系列唯
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生产力系统 生产关系系统
实体性要素、渗透性 要素、运筹性要素 所有制关系、生产中 人们的地位及相互关 系、产品分配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思 想上层建筑 数量、质量、年龄构 成、性别构成和区域 分布及其发展变化 自然资源和气候,包
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自然资源和气候包括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矿物生物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 •

(五)自然环境系统
•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 壤、日光辐射、生物等。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 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环境系统主要由自 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要素构成。 • 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 等。马克思把自然资源区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提 供生产资料的自然富源。他认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 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 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 一地区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与人类社会 有密切关系。在当代,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 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核心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它涉及什么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资料获得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解释,如何确定众多具体方法的评价体系等等。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方法,它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是抽象的、概括的“方法哲学”。

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种类·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孔德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涂尔干坚持认为社会学只是在明确了它的研究对象之后,才能确立起自己的科学地位。

孔德和涂尔干的观点代表的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经典阶段,其特征可概括为:第一,认为社会(科)学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第二,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第三,认为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第四,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20世纪40~60年代的工具实证主义阶段工具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家以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其特征可概括为:第一,坚持了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只是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亦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者统计规律。

第二,坚持了归纳主义的原则。

第三,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

第四,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后实证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它所受到的抨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学没有能够取得有效的发展或规律性的经验概括;(2)由于社会行动是基于人的主观性、反思性和创造性之上的情境诠释构成的,因此社会中不存在决定论的规律;(3)我们处于一个话语的世界,社会本身是一种文本,我们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去读它;(4)社会中只存在着有历史意义的特殊事件,而不可能找到适用于任何时间和地点的一般规律;(5)人们对社会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原理,尤其是因果性的概念也提出了批评。

第3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

第3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
(1)前侧:对被试者的偏见程度进行测量 (2)刺激:播放黑人历史的影片 (3)后测:再次用相同的方式测量偏见程度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3
实验室实验法(2)
古典实验的方式:实验组和对照组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对照组。
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研究 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对照组。 偏见与黑人的历史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引入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对照组
典型研究: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调查 怀特:街角社会 费孝通:江村经济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6
观察法分类(1)
结构式观察法与非结构式观察法
结构式观察指,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程序和观察范围的观 察,它通常根据统一设计好的观察表和观察卡进行。
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式观察而言的,指不根据预 先设定的标准、观察内容和范围进行观察,而只根据研究 目的和任务灵活地、广泛地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作为一个局外人,以旁观者的立 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以此来进行观察、搜 集资料。
优缺点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9
实例:街角社会
街角帮的结构产生于帮 的成员之间长时期的经 常交往。多数帮的核心 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成员 们的少年时代,……街 角青年也可以从这个地 区的某一处搬到另一处 居住,但是他们几乎总 是会继续忠于他最初的 街角。
拉扎斯菲尔德
“The People’s Choice?” 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
意见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 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5
2. 观察法
基本定义:
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 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 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首先,定性研究是指通过观察、描述以及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的是对社会现象深入、全面的了解。

定性研究的特点是:1.以人为本:定性研究注重了解人的行为、意识、经验等方面,关注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2.理论驱动:定性研究通常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剖析问题,通过建立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现象。

定量研究则是通过统计数值、进行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

它强调的是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实证研究等方式来推断普遍规律。

定量研究的特点是:1.客观性:定量研究强调客观测量、统计分析,避免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力求得出普遍规律性结论。

2.标准化:定量研究通常将研究对象的特征量化或标准化,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

3.精准性:定量研究借助统计分析工具能更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提供数量化的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常常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混合研究方法弥补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此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1.多重方法: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社会现象,客观全面地把握问题。

2.抽样与样本:通过恰当的抽样方式选择代表性样本,以便从中获取与整体相符合的数据。

3.问卷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以收集数据,注意问题的语言简单明了、不引导回答、避免主观判断等。

4.数据处理:科学统计分析是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需要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5.伦理问题: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需遵循伦理原则,尊重研究对象的意愿,保护其隐私权。

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同时,保证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伦理原则也是研究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一、引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了科学地认识、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社会规律,而采用的一套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追求科学性,即要基于事实和证据,遵循科学的逻辑和规律进行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

2. 系统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它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操作过程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3. 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及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手段。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特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主体多元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主体既包括研究者,也包括被研究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因此需要考虑研究者的主客观因素和被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2. 相对性: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存在着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研究结果往往是相对的,需要考虑不同因素的复杂关系。

3. 可变性:社会科学研究对象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方法和理论也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研究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持,进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的书籍、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分类、分析和综述,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手段,获取被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 3、人类社会是一个矛盾系统 •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
• •
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 盾,新旧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 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 泽东选集》第1卷,第302页。 矛盾既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贯穿社会发 展的全过程。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而言,主要表现 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 ⑴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社会的性 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 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 ⑵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
活中总是表现为利益冲突。因为“人们为之奋斗 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 ,第187页。利益矛盾在阶级社 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 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 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 它要求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 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利益所决定 的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倾向,分析各 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 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揭示阶级斗 争的客观规律。
• ⑴生产力系统 • ①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
对象 • ②参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 其中劳动者是主导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 ⑵生产关系系统 •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③产品的分配形式
• ⑶上层建筑系统 • ①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
②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社 会生成、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 人类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由人在社 会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都是从人的关系中抽象 出来的。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其 他关系的基石。 ③人类社会是在实践与交往中形成并在实践与交往 中不断扩大的,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也必须在 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 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离不开人的各种生产实践活 动,认识、把握和利用其规律也离不开人的社会 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内部诸要素在 相互矛盾和不断协调中推动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行 和更替。

第三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后实证主义

第三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后实证主义

社会科研的方法体系
社会科研方法纵向可划分为若干层次(高层方法观 层、中层范畴论、移植论和范式论层、低层方法层 和底层作法层)
方法观层
范畴
论(功
能和目 的)
范式
论(取
向)
移植
论(视
角)
方法层p24
作法层p24
高层 中层 低层 底层
社会科研方法体系:中层
范畴论p73
从研究性质的角度看:社会科研的类型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 究)、应用研究。
范畴论p75
预测性研究:带有前瞻性质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 目的是说明研究对象将来的状态。
是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研究对象的现状发展变化规律(描述性研究) 因果链条(解释性研究) 对未来的状况进行科学的
预测(预测性研究)例如:21世纪中国教育督导 走向研究(预测性研究)
高层 中层 低层 底层
社会科研方法体系:低层
方法层(确定研究方式)p77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社会科研方法体系:低层
方法层(确定研究方式)p77
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或访谈等方法,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观点、 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系统地收集信息与进行分析,来认识社会现 象极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
个体主义方法论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克服了 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弊端,提出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三 个命题:
(1)社会目标和利益是某种或某些个人目标和利 益的存在形式,个体利益决定他们的行为选择
(2)社会整体是个体行动的结果,对社会整体的 认识必须归结到“个体行为”的基础上。
(3)对整体范畴的认识必须从个体心理出发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后实证主义

第三讲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第三讲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开放系统就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系统
环境 系统
物质、能量、信息
系统的开放性主要原则

系统只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 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

系统处于不能正常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 信息的交换,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解体和混 乱无序。
如果系统在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 引进的不是“负熵”而是“正熵”,系统也要 导致解体和混乱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 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为系统研究方 法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吸收系 统理论最新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 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发展。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 类社会理解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划分 为由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 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 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统所独具的整体涌现性。因此,社会系统层次研究能够
避免简化还原论的片面认识,达到系统各个层次协调有 序,功能优化。如社会经济系统,只有在宏观经济层次 上管住管好,微观经济层次上放开放活,才能实现社会 经济系统的功能优化。
4.系统的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分类 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能量信息 交换和传递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 息交换和传递的系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讲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三、社会系统研究的重要原则
系统研究方法是上个世纪随着系统科 学的兴起而引起广泛重视的,并被广泛应 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 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 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 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 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 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 明了方向。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第一讲导论一、理解社会科学研究1、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吗?要点:科学的三大特性:逻辑性、可经验验证性(实证性)和客观性二、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二讲社科研究方法基础一、社科研究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涉及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规定着进行社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技术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方法论体系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2、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要点: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式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四种研究方式有着各自最适合的研究问题或领域,研究者应该结合自身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可能的研究资源,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研究方式开展研究(1)调查研究适合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实验研究适合用来探索和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文献研究适合探讨那些时空范围跨度大、研究对象不容易或不方便接触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4)实地研究适合深入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从中提炼和建构理论3、具体方法和技术:抽样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量表制作技术、编码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以上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

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二、理论与研究1、理论概述(1)定义: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2)构成要素:1)概念(Concept):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对概念的解释和说明就是概念的定义变量(Variable):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2)命题(proposition):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3)理论的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层)理论、微观理论(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越广,解释越精确,结构越简练,越是好的理论2、社科研究过程中的理论(1)社科研究过程五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从中选择、确定合适的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收集资料——>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2)“科学环”(Walter L.Wallace,1971)三、社科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必须对研究对象无害第三讲研究设计一、设计之前:聚焦并澄清研究问题1、研究问题与研究主题(1)定义1)研究问题: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2)研究主题(课题):社科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2)聚焦并澄清你要研究的到底是什么,方法路径:一是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二是做到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其核心在于使用能够经验实证的变量语言来描述研究问题(3)选择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2、文献回顾的作用与方法(1)文献回顾的定义: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2)文献回顾的方法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注意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必要的摘要记录二、设计中的基础考虑之一:研究目的及其选择研究目的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设计方式的不同在社科研究中,基本的研究目的是三种:探索、描述和解释1、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1)适用情况:陌生的或新生的研究问题(现象)(2)定义: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1)探索性研究很少能圆满地回答研究问题,但它的研究成果往往为后续研究,为寻求和获得确切的问题答案提供了线索、途径、方法、方向等2)常见的探索性研究的成果形式:形成研究问题的初始命题和假设;发展和尝试后续研究中可用的方法;探讨更系统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3)探索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是最简单和形式要求最不严格的:非概率抽样、小样本、参与观察或无结构访谈、定性分析2、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1)适用情况:致力于获得对研究问题现象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帮助研究者回答现象“是什么”及其状况“怎么样”的问题(2)定义: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定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及其相关现象,研究者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清晰的定义和选择,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说的构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说的构建,研究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假说需要具有可验证性和可证伪性。

3. 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选择应考虑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特征和需求,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文本分析等。

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性控制,包括数据的质量检核、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

5. 结果的解释和推论: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推论,以实现对研究问题和假说的验证或证伪,并对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科学建议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重点:实践的观点,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出认识的新问题;提供必要条件: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认识能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标准,最终目的。

实践观点的重要性:研究社会科学时,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二)认识运动的规律人类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认识的运动循环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方法论: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以认识知道实践,在时间中坚持和发展社会科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知识,并且不断创新。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二)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或部分,并通过其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三)任何事物的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系统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方法论: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科学的认识事物的联系,反对一刀切和一风吹,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学习,避免“片面主义”错误。

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1矛盾的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ppt

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ppt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讲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 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 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矛盾、对立统一 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 方法。
本章的难点
社会中的矛盾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问题 研究社会矛盾如何抓住矛盾的特殊性
社会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
2. 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矛盾与和谐不是比肩并立的概念,和谐是矛盾的一
种表现形式
矛盾与和谐不是两相对立、外在的概念
和谐与矛盾同一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和谐乃是矛盾运动中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对立面之间良 性互动、矛盾整体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
和谐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所以不能苛求以“老祖宗、马教条”的方案来解 决21世纪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特殊性, 所以不能奢望以古人的理论“古教条”来解决今 天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民族的特殊性, 所以不能期待以西方的理论“洋教条”来解决中 国的问题。
1.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
理论是对问题的理性解答 “矛盾”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 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矛盾——问题——理论
2.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 学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 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 。 社会科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 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绪论部分:一、方法1. 方法的定义:方法是指基于某种目标而进行活动的正确规则、方式或者手段。

2. 方法包含的四个要素:1)目的性:也被称为有用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2)规律性:带有普遍性,同时具有程序化、逻辑化、规则化的特点。

3)工具性: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物质方面:借助于物化的工具,精神方面则主要包括的是,语言、逻辑、范式等等,可以指导物质层面。

4)对象性:方法必须作用于一定的客体,方法根据对象来制定。

3. 方法的多样性第一章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一、概念:1. 科学:1)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4)具体方法与技术:这涉及到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调查、汇集资料、处理数据等。

3. 对象: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运动规律三、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1. 复杂性高: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明显,但是社会显现纷繁复杂,导致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无法穷尽。

不能直接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照搬到社会科学之中。

2. 依赖性强: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依赖性较强。

3. 主观性明显: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些都不可避免受到研究主体的民族和阶级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当保持价值中立。

超出一切价值判断,只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4. 验证困难:社会现象具有不可逆、周期长和牵涉利益广这些特点,这就导致了社会科学的验证变得不可能,或者是极度困难。

同时要特别注意:1. 要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个人行为、个人生活状况而是重点在于解释和说明这些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

2. 要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为了获取和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论和技术的总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为社会科学研究建立可靠的数据基础,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关注社会现象的语境、背景和意义,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

定性研究方法侧重于获得丰富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揭示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其他文化时常采用的参与观察法和生活史法。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量化的手段,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研究社会现象。

它主要关注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大样本和高度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提供客观、可重复的结果。

例如,在经济学中,使用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关系。

三、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既关注社会现象的丰富细节,又追求整体结构。

混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提供对研究对象的细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定量研究提供对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混合研究方法的特点是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例如,社会学家在研究家庭关系时可以同时采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以实证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追求通过观测和实验,来获取可验证的事实,从而建立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控制,通过采用严谨的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和推断。

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数据驱动和验证性。

例如,在心理学中,使用实验证验和统计分析来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1、基于实践的的社会科学研究2、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3、基于理解的社会科学研究4、基于批判的社会科学研究1.基于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从实践出发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为人提供了认识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世界。

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社会必须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既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论,将它从理念世界拉回到世俗世界,也把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纳入人类实践,导入认识过程,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资料决不是人的主观意识所固有的,而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所以实践即是理论检验和科学划界的原则,也是检验哲学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标志。

•马克思的方法论特征不仅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将历史与现实、人和自然有机统一起来。

他认为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意义,无非是人类通过各种行为、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目的。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以人类实践作为理解现实世界生成和发展的逻辑,并没有停留在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从实践维度寻求解释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方法,认为实践是自然和社会对立统一的中介和基础,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

2.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从一诞生,其鼻祖奥古斯特.孔德就提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并是各门学科的“皇后”。

作为一种曾在西方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方法论观点,实证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孔德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实证主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的工具实证主义阶段和后实证主义阶段。

第一阶段:经典实证主义•孔德既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实证主义观点的首倡者。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代码:1928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学习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的理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任务和目的,要完成这种任务和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此,方法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

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

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不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日益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

学习本课程,既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史,又要同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助于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搞好科学研究,并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中提升出新的方法,从而推进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涉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本专业的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为先期课程,并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为平行课程,并以其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充实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特征。

正解理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同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些历史发展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预见性的问题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是必然性的统一、是确定 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解释——记录与发现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 科学预测 工具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在哪里。 社会现实的基本模式是稳定的。 人们对于现实的知识是累积的。
实证主义

预测人类活动的一般模式 因果法则 演绎逻辑 精确的经验观察
补充:科学的统一性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晶,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客观真理性。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 科学是借助于一定的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得的,由 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所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 证实体系,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Q3 什么是人类的基本特征


人类是自利的、寻求快乐的和理性的个体 人们的活动是以外在因素为基础的,相同的原 因对每个人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Mechanical model of man

自由意志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杜撰,它描述 的只是科学目前尚未征服的那些层面的人类行 为。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人类有创造力、能够改变且有适应能力。 人也会受到他人的误导、虐待和剥削。 Eg 社会意义、义务和关系织成的网 慈孝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常识是错误的意识 客观现实隐藏在神话与幻觉的背后。
Q5 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对社会现实 的解释或理论

介于决定主义与自愿主义之间 消除幻觉,描述处境的深层结构,解释如何达 成变迁以及提供一个未来的图景。
补充: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可证实性 作为科学推理的基础和根据的事实 可重复性 可预见性
定量化

事实问题 自然科学: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 社会科学:从内在心理、个性、社会、全 球……


可重复性和可实验性的问题 宇宙大爆炸 强子对撞机实验



定量化的问题 关于社会的定量研究越来越多 数学本身有待完善 数理模型和分析计算的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定量并不是探索真理的唯一道路。
Q6 如何确定一个解释是对还是错?


用实践来区别好的理论与坏的理论。 正确描述深层结构所产生的条件,然后应用这 种知识去改变社会关系。 Eg 房屋租赁歧视的解释。利润?仇视?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




物质条件下的事实独立与主观知觉之外,但是 事实并不具有理论中立性。相反,事实需要来 自某个价值、理论与意义的框架中的诠释。 什么是事实? 纳夫齐格《不平等的非洲》 因此,为了诠释事实,我们必须了解历史,接 受一组价值,并且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深层结构。
第三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Ten questions

1prupose 2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 3 nature of human being 4 view on human agency 5 common sense 6 explanation 7 truth or false 8 good evidence 9 knowledge 10 values
Q8 社会政治价值从哪一点上介入 了科学?
不尝试保持价值中立。 热情的参与者。
Critical social sciense(CSS)

A critical process of inquiry that goes beyond surface illusions to uncover the real structures in the material world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change conditions and build a better world for themselves.
Q6 如何确定一个解释是对还是错?


如果被研究者觉得理论说得通,如果能够让他 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进入到被研究者的生 活现实中,那么该理论即为真。 一个诠释的社会科学的解释,就是记录行动者 的观点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读者能够理解的形式。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

社会情境都有大量的暧昧不明之处。 事实是变动不定的,埋藏在诠释取向的意义体 系之中的。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社会互动与社会建构的意义 体系之上的 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个性化的 Eg 雨人
Q3 什么是Βιβλιοθήκη 类的基本特征
人类行为可能有一定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是在 不断演进的意义体系之中,或是在社会互动所 产生出来的社会惯例之中被创造出来的。 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失业-虐待儿童
Q8 社会政治价值从哪一点上介入 了科学?

批判研究取向认为只有一个或是几个正确的观 点,其他观点不是显而易见的错了,就是误导 人的。

Feminist Postmodern research
女性主义社会研究的特征





对女性主义价值立场和视角的拥护 拒绝存在于假设、概念以及研究问题之中的男性至上主义 建立一种研究者和他或她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移情式联系 对于性别联系和权力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敏 感性。 将研究者的个人情感经历整合到研究过程之中。 在选择研 究技术和跨越学术领域的界限方面具有灵活性。 承认人类经验中的情感和相互依赖的维度 寻求促进个人和社会变迁的行为导向研究。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改变世界 “弄翻整条船” 行动取向(actional orientation) eg 出租公寓-种族歧视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真真实实地存在于“那里” 社会现实不断变化,根源在于社会关系或制度 间的紧张、冲突或矛盾
Q3 什么是人类的基本特征

诠释的社会科学

诠释学(hermeneutics) 赫尔墨斯(Hermes) 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有意义的社会行动,不只是外在的行为 人类行动在人群中获得它的意义。 实践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eg 手指的意义
后现代社会研究的特征




拒绝所有的意识形态和有组织的信仰,包括对所有社会理论的拒 绝。 强烈地依赖直觉、想象力、个人经验和情感。 充满了无意义感和悲观主义,相信世界永远不会改进。 极端的主体性,认为心灵与外在世界没有区别。 狂热的相对主义,相信世界上存在无数的解释,没有任何一个特 别强而有力。 充满异质性、混乱和复杂性。 拒绝研究过去或相异之处,因为只有此时此地是相关的。 相信因果关系不可能研究,因为生活过于复杂,而且变化迅速。 断定研究永远无法真正地呈现社会世界发生的情形。

1purpose: causal laws 2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 Essentialist orientation 3 nature of human being: mechanical model 4 view on human agency: determisnistic ……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常识更重要 世界在你出生之前就已存在,而在你死后,亦 将继续存在。 人们根据他们在与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所创 造的意义体系,发展出各种方法来维系或再生 产出对现实的感知。
Q5 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对社会现实 的解释或理论


表意与归纳。 让读者感受另一个的社会现实。 揭示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意义、价值、诠 释框架和生活规则。 Eg,职业赌徒
Three approaches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Critical social science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PSS)

An organized method for combining deductive logic with precise empirical observation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in order to discover and conform a set of probabilistic causal laws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general patterns of human activity.

价值中立性是指,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 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 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 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IS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ocially meaningful action through the direct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people in natural settings in order to arrive at understand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how people create and maintain their social worlds.

逻辑自洽 符合事实 可被重复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