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伴有(或无)胆囊炎腹腔镜下手术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c0e3edcbba0d4a7302763a4d.png)
□腹部超声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根据病情可考虑:上腹部CT和(或)MRCP/MRI、ERCP(必要时)
□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必要时)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二级护理
□饮食:依据患者情况定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1)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肝切除术
□完成术前总结(拟行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围术期安排及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
□必要时预约ICU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外科二级或三级护理常规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康复指导(运动指导)
□夜间巡视
病情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6天
(术后第2~3天)
住院第7~10天
(术后第4~6天)
住院第9~11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复查实验室检查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ICD-10: K80.5)
2020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版)
![2020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c8cf6308a1284ac85043c6.png)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墨菲征(+);3.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腹部超声;(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MRCP、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胆囊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34bcc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f.png)
胆囊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
简介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治疗方法之一是经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本文档将介绍胆囊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1. 术前准备
- 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
疾病状况和手术可能的风险。
- 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胆道
超声等,以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患者需要进行术前禁食和肠道净化。
2. 手术过程
- 患者在麻醉下被撑开,医生将腹腔镜插入腹腔,通过显像系
统观察手术区域。
- 医生会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将仪器插入切口处进行胆囊切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将结石取出并切除胆囊。
-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在切口处缝合伤口,完成手术。
3. 术后恢复
- 患者会被送至恢复室进行监护,直到麻醉效果消退。
- 患者需继续禁食,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何时开始进食。
- 患者需要接受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和疼痛管理。
4. 出院与随访
- 患者在符合出院标准后可以出院。
医生会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出院指导和注意事项。
- 出院后,患者需要按医嘱继续口服药物,并定期复诊。
- 患者在术后一定时间内需注意饮食限制,如避免过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总结
胆囊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临床路径,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和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b2a1b3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e.png)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ICD-10:K80.100x001),拟行保守治疗。
(二)诊断标准。
依据:《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版)》(TG18)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三)进入路径标准。
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K80.100x001);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 经临床评估暂时无需行内镜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14天。
(五)入院第1-3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凝血功能;(3)腹部超声、心电图。
2. 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的检查项目:(1)粪便常规+OB、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培养、胆汁培养;(2)腹部CT、MRCP、心脏彩超、肺部CT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版)》(TG18)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案:1.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如禁食、镇痛、调整电解质、补液等);2.重度急性胆囊炎且具有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可尽早或急诊行胆囊引流。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及《胆道外科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选择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类(第二、三、四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硝基咪唑类,停药指征为:(1)体温正常72 h以上;(2)腹痛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4)PCT<0.05 μg/L;(5)Ⅲ级以上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重要器官功能恢复正常。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93f8d3d581b6bd97e19ea0f.png)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或伴有反跳痛、肌卫),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检查,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行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腹腔镜胆囊切除≤7天;开腹胆囊切除≤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胆囊结石。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腹部超声;(4)心电图,胸部、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CT、MRCP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执行。
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预防应用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甲硝唑。
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选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菌选用氨曲南或者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77e131a0722192e4536f6a2.png)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0︰K80.1)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51.23)(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无黄疸、胰腺炎;2.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证实胆囊结石;必要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明确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2.无明确手术禁忌证;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K80.1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2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等;3.腹部超声;必要时;4.有内科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 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 天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胆囊结石 纯胆囊 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 纯胆囊 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969411baeaad1f347933faa.png)
胆囊结石(无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无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ICD-10:K80.203)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ICD-10:K80.1/K80.2/K80.3)(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外科学(第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⒈胆绞痛、右上腹不适、隐痛,食后上腹部饱胀等、并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
⒉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实用外科学(第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急诊手术:急性胆管炎。
2.择期手术:患者本人有微创治疗意愿;生命体征稳定;无重要脏器衰竭表现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203胆囊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生化组合、血尿淀粉酶、血型、RH血型因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腹部CT 、MRCP、肺功能等。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日为入院第3-4天。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79f634e58f5f61fb73666fa.png)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路径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发病48小时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上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进油腻晚餐后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
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近似。
2.体征: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3.影像学检查:上腹部B超可见胆囊肿大、壁厚、内有强回声伴后方声影。
腹部CT示胆囊肿大、壁厚、内有高密度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上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胆囊炎诊断明确。
3.急性胆囊炎腹痛剧烈伴发热,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发病48小时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胆总管炎伴发胆总管结石。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上腹部B超、上腹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查上腹部MRI.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内科、麻醉科)会诊。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0e32c4433687e21af45a9b5.png)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102行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间断性右上腹或伴肩背部疼痛不适等2、体征:右上腹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莫非氏征阳性等;3、辅助检查:肝胆胰脾彩超检查(必要时肝胆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胆囊结石诊断明确,有胆囊切除的手术指证:2、无手术禁忌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02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许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片;8、肝胆胰脾彩超;9、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AFP、CA199、CEA等);(七)术前一般不需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72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全麻2、术中用药:麻醉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复查的项目:血常规,肝胆胰腺脾彩超(必要时)2、术后用药;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临床路径
![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a53d0bcf90f76c661371ad0.png)
(5)T管处理(一般原则):拔管时间须在术后2周以上,拔管前试夹T管24~48h无异常,T管造影显示胆管下段通畅,无狭窄,无胆管内残余结石;T管窦道造影提示窦道形成完整(必要时);
(6)康复情况检测: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发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7)伤口护理。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无感染、引流管拔除;
2.无发热、血白细胞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4.不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如胆漏、胰腺炎等。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全身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影响手术安全性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前或术中发现胆管癌、肝癌、胰头癌、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且肝功能失代偿期,则进入相应路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根据术前检查所获得的资料,初步判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否产生急性梗阻、胆管或/和胆囊有无炎症;
2.手术治疗:
(1)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择期手术者;
(2)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包括胆道镜检查并碎石、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为基本术式),适用于: 结石遍布双侧肝叶胆管内不伴有明显的肝实质纤维化和萎缩, 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但肝功能处于代偿期;
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临床路径
一、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ICD-10:K80.5)。
最新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
![最新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dea5b407375a417876f8f4f.png)
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一、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行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钱礼腹部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治指南。
1、症状:有典型胆绞痛或上腹隐痛病史或无症状的静止结石或息肉。
2、体征:无阳性体征或有右上腹压痛。
3、辅助检查:B超或(和)CT等检查提示单纯胆囊结石或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胆囊结石或息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常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1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CT、MRCP、ERCP等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0.5小时和术后72小时内。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手术中固定物:钛夹。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而定。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大面积皮下淤血等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手术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合并急性胆囊炎、腹膜炎、需同时手术处理的胆总管、肝管结石等疾病,估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困难,则不进入此路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肝胆科)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肝胆科)](https://img.taocdn.com/s3/m/0356d312a76e58fafab003bf.png)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102)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ICD-9-CM-3:51.22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1)腹痛: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不适,腹痛可向右肩部放射,部分病人出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腹痛的发作无明显节律性,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
(2)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饭后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厌油、暖气、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炎的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可有压痛。
若无急性感染,右上腹压痛不明显或体检时仅有不适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通常无黄疽。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若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状况通常无明显变化。
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改变。
4.鉴别诊断:若病人出现以仁临床表现怀疑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应首选B超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的大小、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厚度以及结石的大小等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黄疽,应考虑到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具他原因形成的梗阻性黄疽。
此时应选择行CT、MRCP等胆道影像学检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排除内科性黄疽。
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相鉴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行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服消炎利胆药物治疗。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d7db87ec3a87c24028c4d8.png)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第三天(手术日)年月日护理记录送患者到手术室前准备进行项目打√执行时间签名测量生命体征:T:°C P:次/分R:次/分BP:mmHg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去除发夹、假牙、眼镜、口红、首饰等,嘱患者排空膀胱留置胃管手术前给药:口苯巴比妥钠口硫酸阿托品携带用物:□病历□片袋□术中用药□其它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术后护理处置后护理处置白班小夜大夜转入病房时间:时分□是□否□是□否□是□否吸氧2L/分□是□否□是□否□是□否给予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是□否□是□否□是□否监测生命体征:1次/小时□是□否□是□否□是□否检查敷料部位是否有渗液□.有□无□.有□无□.有□无检查引流管引流液量ml性质颜色量ml性质颜色量ml性质颜色固定胃管、保持通畅,6小时后拔除胃管量ml性质颜色量ml性质颜色量ml性质颜色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大夜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症状缓解□是□否□是□否□是□否刀口疼痛疼痛指数<5分□是□否□是□否□是□否疼痛评分参照下图:分分分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疼痛处置□无处置□服止痛药缓解□打止痛针缓解□无处置□服止痛药缓解□打止痛针缓解□无处置□服止痛药缓解□打止痛针缓解疼痛处置后疼痛评分分分分护理指导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禁饮食的目的:预防腹痛腹胀□是□否□是□否□是□否预防下肢DVT:踝泵运动20次/小时,4-6次/天□是□否□是□否□是□否术后适当下床活动、入厕□无法完成□协助完成□自行完成□无法完成□协助完成□自行完成□无法完成□协助完成□自行完成保持敷料清洁、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是□否□是□否□是□否防止坠床:加护床挡□是□否□是□否□是□否指导患者如有不适症状能及早告知医护人员□有□无□有□无□有□无执行护士签名变异:□有□无原因:护士签字: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直视手术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直视手术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489cc5cf84b9d528ea7adb.png)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 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 物。
348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2.腹部 B 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平片。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 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腹部 CT 等。 七、抗菌药物使用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建议使用第二
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 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住院第 1 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 开化验单以及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 病情评估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方式及
风险
住院第 2 天 (术前准备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等 □ 完成术前总结(拟行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 骤、术中注意事项等) □ 向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 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 权委托书 □ 必要时预约 ICU
350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直视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 K80.0)
直视下行胆囊切除术 (ICD-9-CM-3:51.22)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98730d6ee06eff9aff80727.png)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 ︰K80.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51.23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8 年制和 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第 1 版)1.病史: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无黄疸、胰腺炎;2.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证实胆囊结石;必要时 MRCP 。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8 年制和 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第 1 版)1.明确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2.无明确手术禁忌证;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K80.1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2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等;3.腹部超声;必要时 MRCP ;4.有内科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38 号)执行。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3.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4.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 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内固定物:不可吸收性钛夹或可吸收性生物夹;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1e00740b4c2e3f57276341.png)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㊂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㊁胆囊息肉样病变㊁胆囊胆固醇沉着症㊁胆囊腺肌症,需要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I C D -10:K80.101/K82.802/K82.803/K82.400)行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 C D-9-C M-3:51.2300)(二)适应证㊂1.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诊断明确者;2.胆囊壁隆起样病变(息肉或胆固醇沉着症),适合手术治疗者㊂(三)治疗方案的选择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㊂(四)进入路径标准㊂1.年龄<65岁2.近一周内无急性发作,无黄疸,排除M i r i z z i综合症3.无上腹手术史;4.无严重合并疾病,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㊂A S Aɤ2级㊂5.第一诊断符合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疾病编码或胆囊息肉疾病或胆固醇沉着症编码㊂6.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㊂(五)标准住院日㊂1天(六)术前准备门诊完成㊂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㊁尿常规;(2)肝肾功能㊁电解质㊁血糖㊁凝血功能㊁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㊁丙肝㊁艾滋病㊁梅毒等);(3)胸片㊁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心脏彩超㊁肺功能㊁腹部C T㊁M R C P(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㊂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 2015 43号)执行㊂预防性用药时机为术前0.5-1小时㊂(八)手术日为入院第一天㊂1.麻醉方式:全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㊁抗生素㊂(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㊂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师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专科病房恢复㊂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 2015 43号)执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㊂必要时应用镇痛药物㊂(十)出院标准㊂1.血压和脉搏与术前基准相当或不大于术前基准20%以内2.活动能力与术前接近3.无恶心呕吐,或症状轻微,口服药物可控制㊂4.无明显疼痛,或症状轻微,口服药物可控制㊂5.无出血㊂6.出院评估㊂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 A D S评分量表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ȡ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㊂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㊂(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㊂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中因胆囊炎症重,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致中转开腹手术,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㊂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术前检查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血型、大便潜血、血糖、血尿淀粉酶、血脂、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2.腹部 B 超、腹部 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平片。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肿瘤标记物检查(含 CA19-9、CEA); 2.肺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弱 患者); 3.ERCP,MRCP/MRA。 七、抗菌药物选择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建议使用第二 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 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 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 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 物。 八、手术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术式为胆囊切除+胆管切开 取石(包括胆道镜检查并碎石、取石)+胆总管 T 管引流术。 3.术中用药:麻醉药物,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 普外科三级护理常规
□ 普外科二级护理
□ 低脂饮食
□ 低脂饮食
□ 术前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治疗情抗 □ 术前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治疗情抗菌药物
菌药物
□ 术前用药
□ 续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
□ 三大常规、血型、大便潜血、凝 □ 1)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全麻腹腔镜下行◎胆
血功能、血电解质和肝功能、肾
□ 术中特殊用药带药
□ 备血
373
时间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术前 1 天)
□ 入院宣教 □ 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 健康教育、服药指导、活动指导 □ 饮食指导:◎低脂饮食,根据病
胆管结石伴有(或无)胆囊炎腹腔镜下手术临床路径
(2020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管结石(伴有或无胆囊炎、胆管炎)(ICD-10: K80.3) 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ICD-9-CM-3: 51.88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三、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四、标准住院天数≤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K80.3 胆管结石(有或无胆囊 炎、胆管炎)疾病编码。 2.有手术治疗指征,无手术禁忌症并符合手术条件。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 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43;T 管引流术
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2)备皮、药物过敏试验
□ 腹部 B 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3)术前禁食 4-6 小时,禁饮 2-4 小时
胸部平片、腹部 CT、
□ 4)必要时行肠道准备(清洁肠道)
□ 根据病情可考虑:MRCP/MRI、ERCP □ 5)麻醉前用药
□ 血气分析、肺功能、(必要时) □ 6)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371
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且肝功能失代偿期,则进入相应路 径。
3.围手术期由于营养不良、脓毒血症、糖代谢异常以及合并 症,需延期外科手术,住院时间延长。
4.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如术后残留结石),需要 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72
胆管结石有或无胆囊胆管炎腹腔镜下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370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治疗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经 T 管胆管造影、腹部 B 超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制酸剂、肠外营养(视情况)。 3.各种管道处理:视具体情况尽早拔除胃管、尿管、腹腔引 流管。 4.T 管处理(一般原则):拔管时间须在术后 2 周以上,拔 管前试夹 T 管 24-48h 无异常,T 管造影显示胆管下段通畅,无狭 窄,无胆管内残余结石;T 管窦道造影提示窦道形成完整(必要 时)。 5.康复情况检测: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发生、胃肠道 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6.伤口护理。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无感染、腹腔引流管拔除。 2.无发热等感染征象、生命体征平稳。 3.可进半流食,无呕吐等不适,无需肠外营养补充。 4.不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如胆漏、胰腺炎 等。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存在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全身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 手术风险增高,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前或术中发现胆管癌、肝癌、胰头癌、肝脓肿,或伴有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管结石伴有或无胆管炎、胆囊炎(ICD-10: K80.3)
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ICD-9-CM-3: 51.88003)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日
出院日期:
年 月日
伴发(并发)病主要诊断: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术前 1 天)
术中注意事项等) □ 完成术前准备 □ 手术医嘱 □ 术前手术风险评估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
及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
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书 □ 麻醉师察看患者,签署麻醉同意书 □ 必要时预约 ICU
长期医嘱: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 开检验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 □ 邀请相关科室会诊 □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
目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 □ 核查检验检查结果 □ 结合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完善相关检查检验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 科内术前病例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 完成术前总结(拟行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