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活动——编演课本剧

合集下载

找准切入点 表演促精读——编演“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找准切入点 表演促精读——编演“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读 ,然 后 ,老 师 指 导 学 生 想象 对 话
羊 、 丈天 祥 就 义 的情 景 .启 发 学 生
理解 , “ 一个 中 国人 .无 论 在 怎 样 的境 遇 里 ,总 要 有 梅花 的秉 性 ” 的 含 义 。在 文 章 的 结 尾 ,为 了让 学 生 深 刻 理 解 这 段 话 , 我 寻 找 到 与 之 “ 承 接 ” 的点 : “ 当我 登 船 要 回 国 , 外 公 送 我 绣 着 梅 花 的 手 绢 时 .这 位
生 很快 就 明 白 了 “ 燕 子 低 飞 ” 与 下 雨 的关 系 。 二 、搜 寻 内容 “ 承 接 ” 点 .先
想 后演
“ 演 ” 与
“ 写 ” 的 过 程 中 ,凸 显人 物 语 言 表
超 越 文 本 ,依 据 现 实 生 活 的 实
际 进 行 憧 憬 式 的 联 想 或 想象 ,是 对 文 本 进 行 再 创 作 的 一 种 表 演 形 式
节 人 物 的赞 誉 : “ 这 梅 花 .是 我 们
四 、寻 找 课 文 “ 补 白” 点 .先 “ 补”后 “ 演”
中 国 最 有 名 的 花 , …… 愈 是 寒 冷 ,
愈 是 风欺 雪压 ,花 开 得 愈 精 神 ,愈
补 白 想象 就 是 根 据 文 章 内容 的
演 欲 ,又不影 响课标 的达成 呢?

直一_ 广 —鱼
找 准切 入 点
— —
表 演 促 精 读
编演 “ 课 本 剧 ” 在 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的 实 践 与研 究
文/ 广 州市 天 河 区第 一 实验 小 学 陈 惠 夷 彭 文 韶
在小学 语文教学 中 ,编演 “ 课本 剧 ”活动 广受学生 欢迎 。那么 ,在有 限的课 堂 时间 内如何既满 足学 生的表

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502019年第1-2期课本剧是一种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践编演活动。

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合作、创新、表演等综合素养,更能使教师不断完善教育创新的授课理念。

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课本剧的内涵意义,更应该重视课本剧编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编演能力水平等,还包括对课本剧编演内容的选择、编演效果的分析,以及传统教学思维给整个过程造成的制约等,以促进课本剧编演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课本剧的内涵意义课本剧是指以语文课本为基础,在尽量不改变原著作者意思的条件下,把课本内容改编成学生可以表演的剧本,尽量遵循课本原有的语言和感情进行表达,塑造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从而通过舞台展现出此课文的内涵。

课本剧是一种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学生编演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正因为如此,课本剧也就具有了一些戏剧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同于真正意义的剧本演出,因为它不是由那些专业编写者撰写剧本再由专业演员出演的活动,而只是以课本为基础,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演出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剧是教学不断创新和改革的成果。

一方面,中职的学习压力与普通高中相比较小,因为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学生课余时间不用学习太多专业课,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编演课本剧。

另一方面,中职开设语文科目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而编演课本剧就是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等戏剧方式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与中职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另外,课本剧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为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经验。

二、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中职语文课本剧编演造成一定影响近些年好多大学在不断扩招,所以考上个大学不算是难事,上大学也成了一种普遍风气。

鉴于此,好多人都以上大学为理想,只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能力较弱,想选择中职学些专业技术就业。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1-优质课精品-18新编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1-优质课精品-18新编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通过编写剧本,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运用水平。

通过对戏剧的排练,培养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通过演出,展示同学们的表演才能。

二、教学内容:1)实施步骤1.通过讨论,选取一个适当的题材,成立编写组,集体构思剧本。

也可以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

2.在自荐的基础上成立剧组,确定导演和演员。

3.请戏剧表演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老师、家长担任艺术指导。

4.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演。

5.演出前,设计出节目单,做好宣传工作。

6.演出时,可邀请有关领导、老师、家长观看。

结束后进行交流、座谈。

2)成果展示空城计(搞笑课本剧)(幕启城门大开,城楼上孔明:披鹤氅,戴纶巾,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

少顷,司马懿率众将士上)司马懿:城楼上弹琴的那位是孔明先生么?您好!孔明:谢谢!司马懿:先生城门大开是想用“空城计”来赚我么?孔明:(唱,拉洋片调)往里头瞧来往里观,一座空城在里边。

没有机枪和大炮,只有歌厅带酒店。

你要胆大就往里钻,看咱俩究竟谁玩完!司马懿:(唱,太平歌词)孔明呀孔明你别唬行不行,你这里确实是座空城。

你身边别无一员大将可用,只有一班文官外加五千兵。

已分一半先去运粮草呀,只剩二千五在城中。

孔明:你昨知道这么清楚呢?司马懿:你来看!(出示一本书)孔明:原来你也有《三国演义》!司马懿:(唱,西河大鼓)《三国演义》人人都能读,只是那,英雄和懦夫读来效果不同。

英雄读《三国》,增长雄才大略,懦夫读《三国》,只会耍呀耍呀小聪明。

两军对垒实力固然重要,勇气智谋也常常起作用。

若不然,为何小国也能打败大国?曹丞相为何在赤壁撞个乌眼青?死抱着“定位”无所作为,找台阶,寻借口,自欺欺人!《三国》中多的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是不是真孔明,我已猜中!孔明:不管我是真孔明,还是假孔明,反正我在台上,你奈我何?司马懿:我让你快快下来束手就擒。

孔明:我就是不下去,你能怎么着?司马懿:当真不下?孔明:不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学目标1.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2.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共同的决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教学难点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教学策略1.小组分工合作,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并创编剧本。

2.课本剧的编排过程远重于演出成果,教学时注重其中的口语训练过程。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力求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学习中获得真真切切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1.谈话导入。

漫长悠远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都可以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

同学们,你们看过课本剧吗?谁来说说自己看过的课本剧?(《晏子使楚》《咕咚》)2.这节课,我们也来排演课本剧。

板书口语交际主题,齐读口语交际主题。

(板书:我们都来演一演)【设计意图】与学生聊天,话题开放,贴近学生生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地打开话匣子,有话可说。

同时开门见山,直奔教学主题,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板块二看剧读文,明确步骤1.学生观看《晏子使楚》课本剧视频,交流哪个角色演得好。

(小组内自由交流)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要做好哪些准备。

(小组内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演课本剧前的准备。

(表演课本剧前,需要选文、改编、排练)课件出示第一步选文: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

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课本剧是指根据学生所学的课本内容进行梳理、编剧和演出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它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参与编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

课本剧编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让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首先,课本剧编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喜欢活动和表演,通过参与编演,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小狗钱钱》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担任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本剧编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言辞表达。

他们需要分析角色的特点、了解情节的发展,以及通过演绎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形成更加清晰、深刻的记忆。

第三,课本剧编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编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还需要与同伴进行配合和协作。

他们需要沟通、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演出。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课本剧编演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参与剧本的编写和演出的实践,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他们可以将故事进行改编、添加情节,让剧本更加丰富多样。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

然而,课本剧编演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课本剧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剧本编写能力,需要对剧本结构、角色塑造等方面有所了解。

其次,演出过程中需要动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有时候,学生们可能会因为担心出错而不敢表演,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去鼓励和引导。

此外,课本剧编演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而言,可能面临着人力和物力方面的限制。

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改编课本剧一、方案设计1、活动目标(1)语文学科目标:①掌握“说”这种文体的特点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②体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跨学科目标:①掌握莲的基本生物知识,了解莲的历史、习性、生长环境等;①掌握基本的戏剧知识,尝试编写一个课本剧并演出该剧活动住务(1)语文科住务:①阅读课文《爱莲说》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请做摘录总结;②阅读课文《爱莲说》的相关评论和文章,请做阅读笔记。

(2)跨学科住务:①悦读课文《爱莲说》并查我有关莲的相关资料,了解莲的历史、品种、用途等。

请提交一份阅读文本;②团队合作编写一个课本剧,明确分工并演出该剧。

3、活动评价(1)评价工具:课本剧评分细则(学生讨论)、课本剧活动表现自我评价核对清单(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3)评价标准:(略)4、总则剧本中要包含原文以及查关干莲的相关资料;剧本中要反映出莲的性格特点;剧本中要体现出作者的高尚品格和生活态度。

5、细则总分为100分,由5名学生担住评委,取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二、方案实施1、准备阶段(1)宣布开展莲魅拾趣跨学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动员学生蹦跃参与此项活动;(2)确定分组名单以及评人进;(3)明确活动要求:分析课文,收集有关莲的资料,小组合作完成剧本。

(4)表演时间为每组10分钟。

2、展开阶段(1)进取素材点:以莲的某一方面为切入点,构思剧本主题;(2)创作剧本:要求设置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3)分配角色:确保人人有事做,刑成一个分工明确的表演团队;(4)排练剧情:要有明确的排练计划,不能占用其伈学科的学习时间;(5)剧务策划:剧务组成员构思相关剧情表演中的道具、音乐等;(6)正式表演:抽签决定表演次序,主持人宣布评分细则并由评委打分;(7)评价反馈:评进出最佳剧组、最佳男女演员等,教师做总结性发言。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刘晓东课本剧编演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分角色朗读,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或课外阅读中的相关文章为基础,将其改变成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表演的小型话剧。

它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有机结合,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课本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开辟了一块新的学习天地,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一、精读课文,挖掘“剧”点:课本剧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组织课本剧。

如果死搬硬套,一味追求形式,会起反作用,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形式,也不能节节课都进行,教学活动一旦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其兴趣自然就会淡化。

所以,教师必须先研究课文,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适合进行表演的“剧情”,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开展的形式。

同时,引导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扫除一些简单的学习障碍。

二、改文为剧,巧编情节一旦选择课本剧这种教学形式,接下来的工作是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改编成课本剧。

课本剧的形式可以是“按部就班”,编排成与课文内容相同的剧情,如《半截蜡烛》,让学生直接扮演德国军官和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着重演绎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临危不乱。

也可以根据情况增删剧情和角色,或发挥想象虚构情节,如增添前奏、补充结局、续写故事等。

如学习《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剧情”可表演,但笔者在教学中将课文相关内容设计成三个人物: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把故事的讲解融入到对话中。

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发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灵活设计课本剧剧情。

编演课本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新途径

编演课本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新途径

河北省石家庄一 中)
七 电 七 七 电 七 七 七 七 电
七 电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电 七 |
| | 七 七 七 电 七 电
编演课 本 剧
么语文教学 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 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 的读 、 、 写 ・
听、 说能力呢?我认为 , 应强化语文教学 的实践性 , 把语文 知识与活生生 :
为会意 , 力在穴下 , 劲使不 出。 有 本义 : 。 穷尽 完结 穷 的反义词 : 。 达 这 个字一直被我们古代 的哲学 家所探 究 , 直让 古代的仁人志士很 纠结 、 一
★ 七 七 ’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 七 电 电 七 七 ’ 七 | 七 七
( 作者单位
系列 的问题 都需 要学生去思考 ,需要学 生认 真阅读课文后才 能解 决问 一 , 次 因为初 中学生语文实践水平较为有限 , 目标不能定得 太高。 题 。有 了兴趣 , 生的学 习就显得主动 、 学 积极 。 2 容新 内 学生学语文有兴趣 : - 3 . 读 ’ 要改编课文 , 就需要 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 的深入 理解 , 这时需引
第二课时 : 书——穷 板
当堂训练过程 、 总结归纳过程 、 作业设计( 体现 因材施教 ) 。
我在 目标展示 、 课题引入环节做了 以下尝试 :
导语 : 我今天读了凤姐推崇 的一本社会科学类 书籍— - 故事会 》 - 《 。
第一课 “ 走进汉语世界 ” 第二节“ 古今言殊——l语 的昨天和今天” 里面讲 了一个故事 , 的是一个贫穷 的大学生成就人生 的故事 。哪位 同 汉 , 说 与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第四课“ , 词语万花筒”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 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个小故事 ? 之花——熟语 ” 合并讲解 。

如何编演课本剧

如何编演课本剧

如何编演课本剧一、课本剧及戏‎剧特点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课本剧就是‎用戏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

编写课本剧‎必须突出体‎现剧本的三‎方面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通常用人物‎的上下场来‎划分)。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因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反映的矛盾‎冲突则要求‎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青‎冢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小学语文习题研究之创编表演课本剧

小学语文习题研究之创编表演课本剧

《创编表演课本剧》说题稿一:题目来源我选择说题的题目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同步课堂作业本《武松打虎》中,第5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2)小题——根据第(1)题第○1部分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完成剧本,并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课堂作业本第21页22页),如图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可以看到改编课本剧的练习题,但语文教材中却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课本剧,怎么改写课本剧,让大家无从下手。

其实,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课本剧表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整体发展及反思,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题目分析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古典名著单元,均出自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

学完课文《景阳冈》,武松机智勇敢,艺高胆大的英雄形象,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也很感兴趣。

把它改写成课本剧,并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它们的魅力。

创编课本剧需要注意三点:(1)剧本开头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舞台说明。

(2)将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成人物之间的对话。

(3)根据对话和语境,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根据第(1)题第○1部分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完成剧本,并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这一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武松打虎这个故事的阅读理解和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把握,同时也考察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台词动作,还要分角色表演。

这也正是本单元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的预演。

三、指导策略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改写课本剧,怎么把课文中叙述性的语言改为人物对话,表演时还要加上那些表情和动作,有一定的难度。

编演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源头之水

编演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源头之水

编 演课 本剧
— —
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源头之水
刘晓东
江苏省 泰州市姜堰 区蒋垛 中心小学
“ 课 本 剧 ”对 老 师 们 来 说 早 已不
学 生 在 表 演 中完 全 融入 角 色 中 ,再 现

是什么陌生的概念 ,很多学校在各种
场 合 也都 会编 排 一 两 个 课 本 剧 进行 演 出 。但 是 ,真 正 以编 演 “ 分音标已熟悉顺势我把音标集中起来进行教学三节课下来学生已然能熟记于心了于是我宣布学生可以在单词下面注音标并教给学生一些查字典的方法根据音标记单词的方法这样一来记单词速度快了语音判断错误少了学生由此也尝到了甜头
K e c h e n g y u i i a o x u e
课程与教学
课 文 中叙事 性 的文 章 改编 为戏 剧 形 章来源 可 以是 我们小学课 本书上 的 ,
也 可 以是 课 外读 物上 的 。小 学 语文 教
式 ,以戏剧 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文 活动 ,富有创新性和挑 战性。通过表 实践活 动,指 导学生练 习舞 台表 演。 能力和个体人文特征全面、整体发展 。 年 级 学生 的理 解 语 言 的 能力 、 口语 交 材所选内容大多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 编演课本剧 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 际的能力、合作 探究 的能力、角色表 内涵 ,有一定 的情节或意境。引导 学 生将课 文改 编为剧 本,再 组织排 演 ,
改编是一种创造 ,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 演 的能力 。
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 的创造性得到
这不仅 是课堂表演 的一种形式 ,而且 充分发挥。汇演 时,观看的学 生把 台
二 、小学中年级 学生 写观 、演后感
在一二年级表演的基础上 ,组织 已成为取 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 上 形 象 与 自己创 造 的形 象 进 行 对 照 , 中年级学生开展表演课本剧的实践活 服务和丰 富校 园文化 的一种新型语文 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 的技巧与 自己

编写课本剧作文500字五年级下册

编写课本剧作文500字五年级下册

编写课本剧作文500字五年级下册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编写课本剧作文500字五年级下册篇1我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我的爱好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象棋。

记得有一次暑假,我报了一个象棋兴趣班,因为我知道下象棋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

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还碰到了两位同学呢,没想到他们也去学象棋,兴致勃勃地,把我都感染了。

课堂上老师教了我们很多象棋知识:当头炮,马来保;一车挡道,万夫替敌;小卒过河横冲直撞;士象守卫,戒备森严,重点是将帅不能牺牲。

又讲了攻守之道,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回家我就和爷爷下象棋,没想到爷爷下象棋那么厉害,一会儿就吃了我好几个棋,没花一点攻夫就把我的棋吃个光光,就剩一个最重要的帅了,我只能举手投降。

我想:爷爷一定是受过高人指导,不然不可能这么强大。

我每次上完兴趣班都要和爷爷较量一下,可是结果都是一样,屡战屡败。

有一次我和爷爷下象棋的时候,我走错了几步,害得我连将帅都要保不住了,可是爷爷把棋重新调到我走错前的.地方,教我思考怎么走,就这样我赢了,但是我知道我还没真正的掌握。

后来我每次都认真听讲,因为我知道了下象棋要善于思考,排兵布阵,就跟打仗一样如何战胜敌人。

学习下象棋,让我体会到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无奈。

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相信只有我努力钻研下象棋,就一定能战胜对手。

编写课本剧作文500字五年级下册篇2自从我学会了象棋之后,就天天要吵着和爸爸妈妈一起下象棋。

不管有多忙,我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下象棋,因为象棋让我十分快乐。

小小的棋盘,大大的快乐。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下象棋,妈妈做裁判。

开局,我在“車”的位置埋伏了一匹“马”,我微微一笑说:“爸爸,你可要小心了!”说完,我就开始大肆地攻城略地,不到一会儿工夫,爸爸元气大伤。

爸爸一看那里还有我的一个“車”,于是立刻就用大炮把“車”给轰出了战场。

我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爸爸果然上当了。

“你输定了!”我大叫一声。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爸爸反驳道。

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金卫红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9年第02期课本剧是一种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践编演活动。

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合作、创新、表演等综合素养,更能使教师不断完善教育创新的授课理念。

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课本剧的内涵意义,更应该重视课本剧编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编演能力水平等,还包括对课本剧编演内容的选择、编演效果的分析,以及传统教学思维给整个过程造成的制约等,以促进课本剧编演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课本剧的内涵意义课本剧是指以语文课本为基础,在尽量不改变原著作者意思的条件下,把课本内容改编成学生可以表演的剧本,尽量遵循课本原有的语言和感情进行表达,塑造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从而通过舞台展现出此课文的内涵。

课本剧是一种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学生编演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正因为如此,课本剧也就具有了一些戏剧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同于真正意义的剧本演出,因为它不是由那些专业编写者撰写剧本再由专业演员出演的活动,而只是以课本为基础,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演出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剧是教学不断创新和改革的成果。

一方面,中职的学习压力与普通高中相比较小,因为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学生课余时间不用学习太多专业课,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编演课本剧。

另一方面,中职开设语文科目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而编演课本剧就是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等戏剧方式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与中职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另外,课本剧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为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经验。

二、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中职语文课本剧编演造成一定影响近些年好多大学在不断扩招,所以考上个大学不算是难事,上大学也成了一种普遍风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表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课本剧表演的概念、意义、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课本剧表演的概念课本剧表演是将课文内容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角色的扮演、语言的表达、场景的布置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课本剧表演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课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课本剧表演的意义1.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课本剧表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课本剧表演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激发学习兴趣:课本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和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课本剧表演的步骤1.选择适合的课文:选择适合表演的课文,尽量选择故事性强、情节丰富的课文,以便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节安排。

2.组建表演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表演小组,并推选出小组负责人。

3.编写剧本: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编写剧本,确定角色、情节和场景等。

4.排练和修改:各小组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5.表演展示: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展示,让学生们欣赏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注意事项1.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分组和角色分配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2.注重剧本的编写和排练:剧本的编写要符合课文内容,情节安排要合理,排练时要注重学生的表现和情感表达。

3.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编演课本剧:引领语文教学大胆创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编演课本剧:引领语文教学大胆创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编演课本剧:引领语文教学大胆创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思维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源于社会生活的发展。

引领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大胆创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廉颇的知错就改,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学生乐于表演。

下面谈谈这个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一、编剧,让学生在读中找“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演,必须对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整理,适当加入细节描写衬托人物性格,这就是编剧。

将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进行内化,转化为适合表演的口语化语言,这是课本剧成功表演的前提。

课文《将相和》篇幅较长,可分为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学生在编剧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与老师一起一次又一次地理解课文,体会字词含义,对人物的语言、神态、性格特点不断加深认识,为成功表演奠定了基础。

课本剧的编写还必须遵从课本原意,不能擅自改变课文主题。

课本剧编好了,可以在排练中对各种细节做必要的修改,使剧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二、排练,让学生在“戏”中发展排练是演好课本剧的关键,它包括人物角色、服装、道具等多方面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表演剧中人物,孩子们不得不带着问题到处去向年长者请教,不得不去翻阅有关小说,不得不去观看古装戏的影视资料。

一旦疑团顿消,心情豁然开朗,那种获得成就感的乐趣几乎是难以言表。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

在角色分配时,好多学生争演蔺相如,甚至包括女生。

面对这一双双充满期待、渴求的眼睛,的确让人感动,我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一颗颗热情的心呢?于是在拍练中又多了一个“前奏”——公平竞争角色。

蔺相如的扮演者们个个施展浑身的解数一比高低,最后定出最佳人选。

2020语文统编五(下)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2020语文统编五(下)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本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抹绚丽的风景,是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把原文的故事情节加以延伸,将课文改为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结果。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将课本内容巧妙融入剧情中,演绎成一幕幕动人的课本剧,他们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语言、精美的服装道具、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剧本的角色中,将剧本中的形象情节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按照“明格式——学方法——细读文——共编写”的流程创编课本剧。

【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资料】1.什么是课本剧: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2.课本剧怎样去写:第一,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第二,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刘晓东课本剧编演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分角色朗读,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或课外阅读中的相关文章为基础,将其改变成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表演的小型话剧。

它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有机结合,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课本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开辟了一块新的学习天地,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一、精读课文,挖掘“剧”点:课本剧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组织课本剧。

如果死搬硬套,一味追求形式,会起反作用,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形式,也不能节节课都进行,教学活动一旦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其兴趣自然就会淡化。

所以,教师必须先研究课文,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适合进行表演的“剧情”,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开展的形式。

同时,引导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扫除一些简单的学习障碍。

二、改文为剧,巧编情节一旦选择课本剧这种教学形式,接下来的工作是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改编成课本剧。

课本剧的形式可以是“按部就班”,编排成与课文内容相同的剧情,如《半截蜡烛》,让学生直接扮演德国军官和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着重演绎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临危不乱。

也可以根据情况增删剧情和角色,或发挥想象虚构情节,如增添前奏、补充结局、续写故事等。

如学习《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剧情”可表演,但笔者在教学中将课文相关内容设计成三个人物: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把故事的讲解融入到对话中。

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发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灵活设计课本剧剧情。

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一、语文教学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径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课文已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

"也经常听到一些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遇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少慢费差"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和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

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笔者认为,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方式,笔者试谈谈语文教学中该活动方式的意义及要求。

二、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过去在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照本宣科,全面繁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

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都是不熟悉的,现在老师借着编演课本剧的东风,趁着学生兴趣盎然的劲头渗透有关的戏剧常识,学生乐听、爱听,也会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需要编演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研读下来,同时因为编演的需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求相关的资料来充实课文,弥补不足。

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主动、积极,而且有了一定的深度。

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性活动——编演课本剧
执教泉州八中王丹红
活动目的
1.在课本剧的改编、演出和观看活动中,让学生具体、形象地学到戏剧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接受审美教育。

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发挥个性特长。

2.调动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充分肯定学生的智慧和才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进而提高语文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活动准备
一.在学习戏曲单元之后,在掌握戏剧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此项活动。

二.组织观看话剧《日出》,在鉴赏中学习与模仿。

三.成立两个剧组,并帮助他们确定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等人员。

剧本可由编写小组编写,也可利用现有课本剧资源(最终选用了本校获奖的剧本《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语文教学通讯》上刊登的《<愚公移山>――<愚公新传>》)。

四.对导演的工作进行指导,拟订工作计划、物色演员、组织排练、组织彩排。

活动形式
1.选出两名学生当公证员,其他学生分成两大剧组,用一节课进行展演和比赛。

2.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将课桌排成“凹”字形,中间部分为舞台。

两大剧组学生分坐两边。

进行对抗赛。

3.事先将有关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同步播放。

活动步骤
1.热身赛。

2.《愚公移山》剧组表演。

3.《邹忌讽齐王纳谏》剧组表演。

4.自我评价。

5.知识竞赛。

6.颁奖。

7.布置作业。

活动反思
首先,《编演课本剧》这一活动,采用分两大组进行对抗赛的方式,从上课效果来看,这一形式是成功的。

这主要是这一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在比赛的各个环节都有亮点,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积极地进行排练、彩排(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剧还是导演自己编写的);自行设计了表演之前的集体亮相;舞美设计别出心裁;知识竞赛争先恐后;“自我评价”环节更是彰显自信和个性。

总之,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采用这种形式是在贯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来的一种方法。

因为,激烈的对抗赛往往最能展示人们的风采,,也最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就的的确确地感受到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增长了。

其次,从这一活动课的内容安排上看,我觉得还是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性、语文的综合性及语文的实践性。

选编的两个课本剧,源于脍炙人口的名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不但适于表演,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编演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增长戏剧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安排的两个竞赛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竞赛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戏剧知识,在质疑、辩论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自我评价”环节增进了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信的表述中,锻炼了口才。

另外,这一堂课的几个环节安排也较紧凑,而且高潮迭起,在课前是做了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思的。

但是,回想一下这节课,也有不少缺点。

例如:课件没“打包”,以致课件播放效果不佳;第二轮知识竞赛中,由于学生不是自己教的,没办法引导他们在提问的问题上做深度的挖掘;教师自己也还有点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