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教科版)
新教科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单元知识点+教材分析

新教科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单元知识点+教材分析新科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设计目录教学计划2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7第一单元42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421.2《种植凤仙花》461.3《种子长出了根》501.4《茎和叶》521.5《凤仙花开花了》541.6《果实和种子》561.7《种子的传播》581.8《凤仙花的一生》62第二单元电路652.1《电和我们的生活》652.2《点亮小灯泡》672.3《简单电路》682.4《电路出故障了》702.5《里面是怎么连接的》722.6《导体和绝缘体》742.7《电路中的开关》75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77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793.1《岩石和土壤的故事》79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803.3岩石的组成833.4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863.5岩石、沙和黏土883.6观察土壤903.7比较不同的土壤933.8岩石、土壤和我们95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992021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设计教师: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具体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的豌豆(1课时)。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时).动物的卵(1课时).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生物的栖息地》:第一节生物的家园,第二节多样的栖息地,第三节爱护生物的家园。
2.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一节力的作用,第二节力的测量,第三节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力的测量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掌握力的概念及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物栖息地图片,力的演示装置,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观察记录表,测量工具(如弹簧测力计),实验材料(如小木块、滑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栖息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家园、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3.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力的测量、简单机械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进行力的测量实验,制作简单机械模型。
6.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栖息地:生物的家园栖息地的多样性爱护生物的家园2. 力的世界:力的作用力的测量简单机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3)举例说明简单机械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2)力的测量方法有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3)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力的测量和简单机械应用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栖息地和力的应用实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2016

23.四季更替
24弯弯的月亮
25.登上月球
研究与实践
1.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2.观察月相
3.春天与夏天里的动植物
总课时:33课时
课程
实施
(含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和实施所需的条件)
第一周第1、2课
第二周第3、4课第十二周第18课、作业
第三周第5课、作业第十三周第19、20课
第四周第6、7课第十四周作业、专题1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学情
分析
(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课程
评价
课程评价依据主要采用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适当参考《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法
1.实验技能测评:
1)从教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四个典型观察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进行测评。具体要求:学校科学任课教师按照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实验题目由学生从四个测试实验内容中抽签确定。复杂的实验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学生实验操作正确,能按要求填写实验记录表.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设计教师:科学教研组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一、课程背景学生通过一年多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已经兴趣浓厚,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不仅使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尝试体会科学探究的方式,培养科学态度。
二、课程目标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学习运用假设,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科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要求和评价方法。
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开学的礼物—《课程纲要》。
它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科学课要学些什么,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学习内容,我们将有什么收获,以及它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等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好吗?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一)了解本册书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本册书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用五个课时来学习。
(二)了解每单元的学习内容看课本目录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周开学第一课、准备单元(降落伞)第二周我们的豆苗、奇妙的植物第三周领养小仓鼠、动物的适应能力第四周动物的适应能力、和谐相处是一家第五周海洋与陆地、陆地上的水体第六周珍贵的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第七周影子的形成、太阳下的影子第八周地球的形状、认识月球第九周期中复习第十周月有阴晴圆缺第十一周原子钟寻亲记、日晷第十二周水钟、改进小水钟第十三周摆钟的秘密第十四周小船与浮力、弓箭与弹力第十五周滑梯与摩擦力、沙包与运动第十六周我们的游乐器材、反思单元(让事实来说话)三、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1、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
2、积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自选一本科学书籍。
每节课由2名学生各给全班同学讲一个科学小知识。
4、读背重点句。
课程评价:一、评价原则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鼓励性原则、前瞻性、发展性、科学性和灵活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小组、教师三者相结合)、形成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学生笔试、面试、小组合作等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
二、评价方法评价分为两大部分: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书面测试),过程性评价60分,终结性评价40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认识太阳》【教材来源】大象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类型】必修【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34课时【设计者】王治平/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背景分析】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不仅使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有机会去亲身体会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荣获进行猜想和建立假说的,如何为他们他们的假说寻找事实与证据的……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会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孩子们通过一年多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已经兴趣浓厚,并且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应该没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内容安排】【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其它资源:①网络资源、影视资源②书籍:《教师用书》③音像制品:教学光盘④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⑤社区:博物馆、敬老院、道路、公共设施等。
(二)实施手段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编制课时计划、组织教学。
课时计划的体制结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新知,由此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2024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4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探索、实验和观察,发现科学奥秘,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生物与环境: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探索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2、物质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了解物质的转化和变化,探索材料的基本分类和应用。
3、能量与力:引导学生探究能量的表现形式和转换,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探索运动和力学的基本原理。
4、地球与宇宙: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历史,探索宇宙的组成和规律,探究地球和宇宙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科普读物、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同时,我们将积极联系科技馆、博物馆等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科学体验。
五、评估与反馈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将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深入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我们将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

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一、前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标准与要求旨在指导新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教学,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现象和事物,建立初步的科学概念。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团队协作精神。
3.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自然现象1. 天气与气候2. 光与影子3. 温度与季节第二单元:生物世界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 动物的生活性3. 微生物的世界第三单元:物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2. 简单的物理变化3. 化学变化与能量第四单元:科技与生活1. 简单的机械设备2. 电子产品的原理与使用3. 科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四、教学要求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运用多媒体、实验、游戏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发表见解。
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2. 定期进行知识技能考核,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3. 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 配备完善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 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引言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和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观念,提高科学素养。
4、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册科学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1、物质的变化:探讨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2、生物的生长: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过程,探究生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地球的结构: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形地貌等知识,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4、天文探索: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外探究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资源1、教学场所:教室和实验室,具备实验设备和器材。
2、教学材料:课本、实验手册、多媒体课件、模型、实验器材等。
3、教师队伍:具备科学教育背景和经验的教师团队。
六、实施计划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点。
2、实验教学: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
3、课外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生长、制作地球模型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4、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测验、实验操作、课外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七、安全措施1、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讲解,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杨奇山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11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 23课时设计者:杨奇山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标指出,4年级学段的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并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结论;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长周期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
在这册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认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
本单元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7个单元,共23个课题。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以学生生活中物体常见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运动与力》、《小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探究小球的运动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基本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以声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变化》、《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课内容。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通过制作水杯“琴"进一步巩固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知识;知道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学会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措施,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第四册《科学》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动植物的生活与保护、能量及能量转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应用能力。
3. 价值观培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尊重科学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单元一:动植物的特点主要内容:动植物的基本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动植物的互利共生。
重点难点: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单元二: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主要内容:能量的来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能源的合理利用。
重点难点: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概念及其区别。
3. 单元三:地球的宝库主要内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重点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保护方法。
教学策略:1. 教师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和问题。
2. 结合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和分析,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3. 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
4. 总结:归纳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并进行概念的澄清和巩固。
5. 拓展应用:出示有关的实例或题目,让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反馈评价:布置练习题或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
2. 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图片、实例、故事等教学辅助材料。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地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地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地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地物体,而我们地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地地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地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地兴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地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地浅显地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地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地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地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地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地保护,关心科技地新发展.分目标:(一)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地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地基本特征..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地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地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地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地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地基础上,通过简单地思维加工,作出自己地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地..能用自己擅长地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地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地一部分.(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地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地欲望..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地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意识..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地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地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地讨论与活动..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地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三、内容安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重点学习内容课时安排自然法庭地听证会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地搜集过程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我们怎样呼吸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地事物.我们在呼吸有趣地呼吸气管还我清新空气植物在成长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相关地个探究性活动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认识太阳太阳,我们地朋友生活中地机械利用简单地器材做简单地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地滑轮揭开燃烧地秘密能做控制变量地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探究燃烧之谜飞上蓝天综合运用以上途径来收集事实与证据地能力.谁在天上飞他们怎样飞行飞行地秘密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探讨收集事实与证据地方法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做青蛙地朋友四、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地开发挖掘本地贴近儿童地生活自然情况和课本资源地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二)教学实施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地问题给予提示.实验材料一次呈现给学生不要太多、太复杂,因为小学生注意力还是很容易转移地,况且要面对地还仅仅是四年级地学生.他们地心理、生理能力还没到那种程度.还有最重要地一项,就是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得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一个实验,怎样做,观察什么现象等等.并注意培养学生记录地习惯.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恰当地文字描述科学现象.学生对现象地描述能力各有不同,科学现象地描述不需要华丽地语言,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培养重点是科学实验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尽量利用现有地教学资源,设计一些简单地但又很有趣地实验给学生,我们也要鼓励学生注意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或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地实验方法并对不同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收集好实验地数据.有结构地探究活动,老师们上课时要力求把三维目标整合好,体现一个完整地科学学习过程.五、课程评价.评价主体地多元化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地学习状况,并对教师地教学状况提出自己地看法;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以及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也将被邀请参与对科学课程地组织、实施、方法和效率等地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地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地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地调控者. .评价内容地全面化评价要依据(标准》,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地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地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地方法与能力、科学地行为与习惯等方面地变化与进步..评价方法地多样化单纯地书面测验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地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多样化地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本(标准》地建议,可以借鉴他人成功地经验,也可以由科学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来发明、创新一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地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评价时机地全程化科学课程地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地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地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地.适当地鼓励性、指导性地评价.、准确把握评价地内容科学课程评价所包含地内容是根据(标准》地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而确定地.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一个学生经过—年级地科学课程学习后其科学素养所应达到地水平. ().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地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基本措施:、把科学课程地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地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地主要方式;、树立开放地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地科学学习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地认识用于解决问题地实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课程实施纲要

海安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课程实施纲要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基本要求1.认识人体骨骼,知道其作用、块数2.知道什么是关节及其作用,认识不同种类的关节3.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肌肉的收缩4.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分析如何保证安全重点掌握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4.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5.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6.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7.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8.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9.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1.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2.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3.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4.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5.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实践建议:《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基本要求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蚕蚁的外形。
2.学会喂养蚕,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了解抽丝及其历史。
4.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及自己的研究。
完整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完整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营养需求、花朵的结构与传粉等。
2. 第2章《电路的奥秘》: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应用等。
3. 第3章《磁现象与磁性材料》:探讨磁铁的性质、磁场的分布、磁性材料的分类与应用等。
4. 第4章《光与影》: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影子、视错觉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
3.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及磁性材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方式、光的折射现象、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磁现象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电路实验盒、磁铁、磁性材料、光学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尺子、画笔、纸张、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引出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主题。
2.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的条件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并进行展示交流。
4. 实践操作: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及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磁场的分布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践操作,观察磁性材料的性质。
7. 实践探究:进行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营养需求花朵的结构与传粉2. 电路的奥秘: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应用3. 磁现象与磁性材料:磁铁的性质磁场的分布磁性材料的分类与应用4. 光与影: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影子、视错觉等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202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计划

202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计划目标本教材计划的目标是为四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提供一个有组织和全面的教学指南,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材,学生将能够:1. 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培养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2. 了解生物、物质与能量、地球与太阳系以及机械与工程方面的基本概念;3.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探索和实验设计的能力;4. 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教材内容本教材按照以下主题划分内容,每个主题涵盖了相关的概念和技能:主题一:生物-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研究保护和珍惜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主题二:物质与能量- 研究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探索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理解物质的循环与再利用。
主题三:地球与太阳系- 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特征;- 探索地球与太阳系的关系和运动规律;- 研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主题四:机械与工程-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 研究机械和工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教材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实验观察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探索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和项目研究。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侧重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和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课堂测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和小组讨论等。
总结本教材计划旨在为四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提供一个系统化和实践性的教学指南,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研究,以达到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科学教研组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一、课程背景
学生通过一年多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已经兴趣浓厚,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不仅使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尝试体会科学探究的方式,培养科学态度。
二、课程目标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学习运用假设,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
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本地贴近儿童的生活自然情况和课本资源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2.教学实施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3.能力重点是科学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注意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五、课程评价
1. 科学知识
考查学生对本标准所规定的主要概念的掌握情况。
'
2.科学探究'
考查学生科学探究方式和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
考查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
4.评价采用等级制,包括科学探究的评价、科学知识的评价、科学态度。
具体评价即:
科学知识(10%)+科学探究(10%)+科学态度(10%)+期末测试(70%)=综合评价(100%)
综合评价的等级为优、良、合格和待进。